罗杰斯传播学史

合集下载

罗杰斯.《传播学史》笔记

罗杰斯.《传播学史》笔记

第一章施拉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传播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它从欧洲为美国带来了欧洲流亡学者,吸引了美国学者,如 (009)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传播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010)施拉姆的传播学观施拉姆的传播学思想最直接受到统计局和战士新闻局的20多名工作人员和顾问的影响 (013)大众传播研究1942年始于国会图书馆 (014)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传播中”探讨那些种类的问题?我非常非常想做那样的事 (014)第一个传播学博士课程设在一个新闻学院(衣阿华)的开设,直接导致了传播领域之被分为两个分支学科: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 (016)“老爸”布莱尔及其弟子们(新闻学的来源,弟子们领导各新闻学院)布莱尔、普利策、埃利奥特新闻学因此在威斯康星开创起来 (16)威斯康星在20世纪30年代是以社会科学为基础的新闻学教育的种子机构,而布莱尔是开拓性人物 (17)新闻记者不仅要求被培养的知道如何写新闻,而且能够理解他们所报道的那些话事件由以生成的社会 (18)布莱尔的学科体系包括“一个为新闻学准备的、结构完整的4年期学习课程,......,与此同时,历史、经济学、政府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科学和文学的选修课和必修课也被列入” (018)社会科学为新闻学提供基础,这个总概念......似乎事贯彻普利策和埃利奥特校长的提议 (019)衣阿华新闻学院盖洛普事民意测验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奠基人 (021)施拉姆事莫特组织的“防止对演讲者粗暴协会”的成员之一,这个协会为著名的演讲者——模特说服他们到衣阿华旅行——提供演讲后的放松,引以为荣的事:它能够把杰出的公众人物带到衣阿华城来 (021)(施拉姆)领导新闻学院莫特辞职,施拉姆出任,表示“我希望所看到的新闻学院……所早就的学生将是整个个大学中最适合于理解和谈论他们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学生”。

它并不是一种职业型的新闻教学观,而是呼吁一种布莱尔式的课程,既包括少量的新闻学方面的课程,大量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课程 (022)施拉姆超出了布莱尔一大步:它建立了大众传播方面的博士课程(1943);而不是像在威斯康星那样的新闻学方面的博士课程,涉及 (022)传播学奠基人所在地 (23)传播研究所(紧随博士课程建立之后创建)如果将研究机构设立在新闻学院内,其他社会科学家就很可能认为他与他们的研究兴趣没关联,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也不大会参与到传播学来 (024)研究所比起一个系更容易开创而且能促进学科间的合作 (024)莫勒1947年代替施拉姆成为衣阿华新闻学院院长 (25)施拉姆在传播学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026)第一部分传播学的欧洲起源第二章达尔文进化论、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这些欧洲的理论基础间接地影响了1900年后在美国崛起的传播学。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诺伯特·维纳和控制论)【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诺伯特·维纳和控制论)【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第十章诺伯特·维纳和控制论一、名词解释1.反馈答:反馈是指在控制论中,通过有关一个系统过去行为的信息来控制这个系统的未来行为。

因此,它是借助于重新插入一个系统的过去行为的结果来控制该系统的一个手段。

在一个传播系统中,反馈是一个接受者对于信源从前信息的回应,表明它的效果。

2.诺伯特·维纳答:诺伯特·维纳是美国最著名的数学家,控制论之父,和香农一起发明了有关信息的熵度量法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和香农一起开创信息论的工作。

维纳的理论对于传播学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由互动论的传播学者所组成的帕洛阿尔托学派具有重要的影响。

维纳的代表作有《数学原理》、《控制论》,还有控制论的通俗读本畅销书《人类对人的使用:控制论和社会》,维纳的理论在若干方面对传播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3.控制论答:控制论是20世纪初由诺伯特·维纳提出的重要理论,是关于自我控制系统的理论,它以“反馈”概念为依据,其定义是通过关于一个系统以往运行情况的信息,来控制这个系统的未来行为。

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已被有效地应用于广泛的跨学科的适用领域:大脑功能和神经生理学、人工智能、工厂自动化、假肢和国际传播。

4.受众[复旦大学2012.2007~2008年研;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研;华中师大2005年研]答:受众是指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

受众是一个集合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例如书籍或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或电影、电视的观众等。

传播学家克劳斯认为,受众按其规模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①特定国家或地区内能够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这是最大规模的受众;②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着定期接触的人,如报纸的定期读者或电视节目的稳定观众;③不但接触了媒介内容而且也在态度或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对传媒而言这部分人属于有效受众,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实质性的传播效果。

传播学史——罗杰斯 读书报告

传播学史——罗杰斯  读书报告

作者:【美】E·M·罗杰斯译者:殷晓蓉出版项:上海译文出版社字数:516,000内容简介:作者罗杰斯,是新墨西哥大学传播学与新闻学系教授和系主任。

在这部著作里,他从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著作开始讲起,到20世纪60年代它作为美国大学最重要的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追溯了构成人类传播学的整整一个世纪的事件。

读后心得:史不可不读。

“任何渉入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

”这是著者埃弗里特·M·罗杰斯在其作品《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的引言中所说,我认为对极了。

在此之前,我曾经试着读过一些关于传播和传播理论的书籍,阅读过程中很想追本溯源,也正因此,读史成为必然。

在本书的出版序言中,读到一段很值得铭记的话:“凡著述,有经验性、实用性而无理论性、前瞻性,失之过浅;有理论性、前瞻性,而无经验性、实用性,失之过虚。

理论性、前瞻性如树之根、树之干;经验性、实用性如树之枝、树之叶。

两者互为依存,缺一不可。

”罗杰斯的《传播学史》可以说是将这两方面结合、交融得恰到好处,私下觉得用这个标准来警策自己的写作,也不失为一条中肯的教训。

对于像我这样初涉传播学殿堂的人来说,《传播学史》可以作为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

罗杰斯通过传记式的编写,在人的基础上理解传播学史。

以传播学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为线索,勾勒出一幅传播学的家族谱系图。

整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史实性强,人物生平纪事详尽,作者文笔兼顾通俗与专业。

我想这也是这部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专著读起来让人比较轻松的原因所在。

在这部著作中,罗杰斯循着传播学发展的现实轨道和思想脉络,追溯了构成人类传播学的整整一个世纪的事件。

从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著作――到20世纪60年代,开创了一种将理论、历史和个人传记结合起来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详尽而又准确地论述了传播学这门新兴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创立)【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创立)【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第一章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创立一、名词解释1.威尔伯·施拉姆答:威尔伯·施拉姆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

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施拉姆在传播学史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他就是这个领域的奠基人,是第一个将自己认作是一个传播学学者的人;他最早在大学中创办以“传播”命名的博士课程;他培养了第一代传播学学者。

施拉姆在衣阿华认可了那些有助于建立这个新领域的教科书。

就传播学的博士课程来说,就他于1947年在厄巴纳所创建的传播研究所来说,施拉姆在衣阿华新闻学院的大众传播课程是一个导航性的计划。

在伊利诺伊,施拉姆使传播学的学术工作范式启动起来,这些范式一直持续存在到今天。

2.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清华大学2007研]答: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对其之前提出的循环模式的修正,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

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联系,又通过大量复制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他们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

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但仍然没有考虑更为广泛的社会过程和背景对传播的影响。

3.“老爸”布莱尔答:“老爸”布莱尔是美国大学新闻教育的非正式的奠基人,1873年生于密尔沃基的一个报人家庭。

1912年,他帮助创建了美国新闻学教师协会,并担任了该协会的第一届主席。

他通过主持美国新闻学院和新闻系协会课程委员会(AASDJ)的工作,影响了其他大学的新闻学课程。

布莱尔是新闻问题研究的一个强有力的推动者,他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担任美国新闻教师协会研究委员会主席。

布莱尔通过以一个更加学术性的方向改造新闻学院的途径,帮助新闻学院生存下来。

写一篇关于e.m.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的读书笔记报告

写一篇关于e.m.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的读书笔记报告

写一篇关于e.m.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的读书笔记报告《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传播学著作,由美国知名传播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撰写。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叙述方式,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传播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传播学的认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罗杰斯教授在本书中采用了传记式的方法来梳理传播学的历史,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使得整部作品既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生动有趣的阅读体验。

通过将理论、历史和个人传记相结合,罗杰斯成功地展现了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过程。

在书中,罗杰斯教授详细介绍了多位对传播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学者和他们的理论贡献。

其中,对施拉姆的介绍尤为引人入胜。

施拉姆作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其在二战期间的统计局和战时新闻局的工作经历,以及后来在依阿华大学、伊利诺依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创立传播学系、撰写传播学教材、培养传播学博士、建立传播学研究所的传奇经历,都被罗杰斯教授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些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施拉姆个人的学术生涯,也让我们对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除了对学者的介绍外,罗杰斯教授还对传播学史上的经典研究和实验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这些研究和实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料,也让我们对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我对传播学的认识从原先的模糊和片面逐渐变得清晰和全面。

值得一提的是,罗杰斯教授在书中还穿插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和趣闻轶事,这些内容为整部作品增添了不少趣味性。

例如,书中提到的某些学者之间的学术争论和合作,以及他们在学术生涯中的趣事和轶事,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学术界的活力和魅力。

总的来说,《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是一部极具价值的传播学著作。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不仅对传播学的历史和发展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也对传播学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第三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一、名词解释1.《释梦》答:《释梦》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标志性著作,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代表作,他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病人梦的分析体系和研究,深入探讨了梦的实质、释梦的方法、梦的伪装、梦的材料和来源、梦的工作以及梦的过程等理论问题,提出了象征论为理论基础,建构“梦是愿望的满足”的理论,梦论成为精神分析学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

《释梦》被誉为“揭开人类心灵的奥秘”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16本书之一。

2.精神分析理论答:精神分析理论是指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止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它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3.本我答:本我是本能冲动的根源,指原始的、非人格化的而完全无意识的精神层面。

本我由生而有之的某种心理本性——诸如本能——的所有东西构成。

由人的人格的生物成分构成的本我,借助于作为减少紧张的手段的快乐原则来发挥作用。

对于本我来说,不存在善和恶;它不知道道德。

本我与自我,超我共同组成人格。

根据192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中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假设以后,无意识就只成了一种精神现象,许多以前认为是无意识的东西成了本我。

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库。

4.选择性理解答:选择性理解(selective perception),是指人们的理解受愿望、需要、态度以及其他心理因素影响的倾向。

选择性理解在各种传播中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选择性理解意味着,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消息可以有非常不同的反应方式。

没有哪个传播者可以假设,某条消息对所有的接收者都会产生他们想要传达的意义,他们甚至不能假设某条消息对所有的接收者都具有同样的意义。

罗杰斯《传播学史》笔记

罗杰斯《传播学史》笔记

罗杰斯《传播学史》笔记《传播学史》——罗杰斯罗杰斯是传播学的一个新兴的分支领域—发展传播学的重要开创者。

这门学科是二战之后首先在美国开展起来的,并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其中心课题是:如何运用传播拉促进国家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具有启发意义,特别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改革和发展道路有关,它集中探讨大众媒体在实现社会变革,或在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过渡过程中的作用问题。

罗杰斯是“议程设置”理论的杰出发展者和当代主要代表人之一,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体之注意某些问题而忽略另一些问题的做法,本身可以影响公众舆论;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体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体为各种问题所确定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

《创新与扩散》是他的成名作,他赋予传播已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传播是社会变革的基本要素,而社会变革的过程就是创新与发明的传播推广过程。

他提出议程设置研究中应该加以补充和重视的方面:开展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议程设置的对比研究;重视对传媒议程的分析,研究议程设置在大众传媒如何影响社会方面的重要性。

“洛克菲勒基金会对于传播学产生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有这样一种说法——美国传播学‘是建立在石油提供的基础上的’”。

欧洲起源、三个学派、四个先驱者和作为集大成者的施拉姆,是《传播学史》的主线。

第一章施拉姆的口吃直接影响了他对传播学的关注,导致传播学的最终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传播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战争努力要求一种跨学科的方法,它往往是以传播学问题为中心。

它从欧洲为美国带来了勒温、拉扎斯菲尔德、阿多诺、霍夫兰、拉斯韦尔等美国学者从事传播研究。

将那些将要开创传播学领域的学者连接成一个密集的网络拉斯韦尔(1948)的传播模式——“谁说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产生什么效果?”—首次发表在洛克菲勒基金会传播研讨班的一份报告上(1940年11月1日),这个研讨班1939至1940年期间,每月在纽约举行。

罗杰斯传播学史

罗杰斯传播学史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E.M 罗杰斯引言思考: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传播学是自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20世纪40年代初具规模,二战后得到迅速发展。

传播学史本质上是社会科学史.(与五大社会科学领域关联紧密: 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我们对传播学的印象先驱者:对传播学做出了重要的思想贡献,但是并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传播学学者,他们的学生也不这样看,他们也没有通过在大学里建立传播学院或传播系是这个领域机构化(施拉姆的划分)。

奠基人:没有受过传播学的正规教育,但是从事传播研究,并在这个新的领域培养的新一代的传播学学者。

三大学派:法兰克福学派芝加哥学派帕洛阿尔托学派传播学史的主线欧洲起源三个学派四个先驱者集大成者施拉姆第一部分欧洲起源19世纪的三大智者查尔斯·达尔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马克思《物种起源》精神分析理论批判学派他们每一个人都以其关于人类行为和人类社会的革命思想改变了这个世界的精神在某种精神的意义上,这三人都是创造性的叛逆者,都反抗他们所处的欧洲社会规范,并都为他们的理智激进主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大学模式的建立1450年后的欧洲大学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型的欧洲型大学产生于天主教教会)。

研究性大学的样板是创建于1737年的格廷根大学(德国)。

由此开始了这样的思想:教授应该从事研究以便发现新知识,而不仅仅是将他们领域的传统科研成果传授给他们的学生。

要求学生在其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不仅仅是聆听和背诵他们所听到的知识。

研究性大学模式的建立迅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两个不同的大学模式:一是大学的本科生的模式,即自由的艺术教育模式。

二是注重研究生学习的研究性大学的德国模式。

(三位伟大的思想家都在他们那个时代的一流欧洲大学中受到教育)一、查尔斯·达尔文和进化论(1809-1882 英国)1 、它在系统阐释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直接影响了马克思(社会进步一种进化的机制)。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读书笔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阅读传播‎和传播理论的‎书籍必定要追‎根溯源,读传播学史就‎成为更全面和‎深刻了解这门‎学科的前提。

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以一种独特的‎传记式方法来‎阐述了整个传‎播学的发展历‎史,里面贯穿了个‎人传记、历史、理论三种形式‎,让我们对传播‎学的历史和创‎建有了系统、全面、客观的理解。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讲‎“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达尔文和进化‎论、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和批判‎学派是对传播‎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欧洲‎三大思想渊源‎。

达尔文和进化‎论对传播学的‎影响在四个方‎面:首先,进化论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直接影响了‎马克思,马克思采纳了‎一种严格的革‎命观点,一种进化的机‎制推动着马克‎思主义。

其次社会达尔‎文主义所表达‎的“变异”将库利和帕克‎那样的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引‎向社会学领域‎。

再次达尔文有‎助于非语言传‎播的研究的开‎展,这是传播学的‎一个专业,他仍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最后,进化论的许多‎重要概念和机‎制现在都被研‎究群体生态学‎的学者们所使‎用,这其中也包括‎传播学学者。

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提出了‎“无意识”现象,并且自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将弗洛伊德分‎析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为我们提供了‎批判学派的传‎播理论。

马克思和批判‎学派是经验学‎者思想的一个‎来源。

三大思想本身‎也相互吸收、互相影响,所以他们对传‎播学的影响也‎是交叉的。

第二部分讲“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包括芝加哥学‎派、拉斯韦尔和宣‎传分析、拉扎斯菲尔德‎和大众传播效‎果、勒温和群体动‎力学、霍夫兰和说服‎研究、维纳和控制论‎以及香农和信‎息论。

传播学之所以‎在美国发展,很大原因是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导致大量的知‎识分子流亡到‎美国,传播学研究中‎心也由欧洲转‎移到美国,这一时期有大‎量的传播理论‎诞生,并逐步形成三‎大学派。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读书笔记《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是E·M·罗杰斯以传记式记载的传播学直到1960年的历史。

这样一本历史教科书式的50万字的著作,按照时间的跨度,分本别类的记载了传播学的起源,在美国的发展及传播学的建立。

本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传播学在欧洲的起源。

把我们引入查尔斯·达尔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尔·马克思这些思想巨匠学术攀登的历程中。

从进化论到精神分析学说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批判学派,那时还没有传播学的概念,但是传播学的发端却是从生物学,心理学乃至马克思在审视工人阶级的异化而总结出的共产主义而来。

罗杰斯的这种传记式的描述风格,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重新审视传播学。

传播学根植的萌芽是什么?从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进化论中的许多概念和机制被引入到诸如群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和社会学中,这些理论的发展促成了非语言传播研究的展开,而这正是传播学的一个专业,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看,又将传播学引向个人的心理,情感以及态度。

弗洛伊德从主观主义出发,通过研究梦境形成精神分析的学说。

而这些理论成为传播学的根基(传播学中的理论在个体当中寻求行为变化的力量。

)并在随后实验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对群体动力学的研究一并促成了传播学的发展。

勒温在心理学中的研究比如“场论”和“矢量”的概念既是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论(比如将主观主义重新植入其中,而这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向契合),又与传播学紧密相连(“认识既是传播的结果,又是传播的起源。

在你心中的东西业是获得的传播的结果,你告诉其他人的东西是来自同一心灵的内容——这些内容正经历变化,并相互发生作用”)。

场论中的认识论恰好切中人类传播过程中的相互效益。

而从马克思和批判学派来看,马克思有一种强烈的受迫害情结,他重视受压迫的人,他是一个建设性的设计者。

他及其近代的批判学派的理论团体被经验学者看做思想和概念的来源。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第十一章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一、名词解释1.信息[上海大学2013研]答:信息是指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陈述。

对接受者而言,它是预先未知的事理,具有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功能。

因此,信息必然包含着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这是信息最基本的特点。

除此之外,信息还具备以下特点: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2.信息论答:信息论是指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

信息论将信息的传递作为一种统计现象来考虑,给出了估算通信信道容量的方法。

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是信息论研究中的两大领域。

这两个方面又由信息传输定理、信源—信道隔离定理相互联系。

香农被称为是“信息论之父”。

人们通常将香农于1948年10月发表于《贝尔系统技术学报》上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作为现代信息论研究的开端。

3.信宿答:信宿是指信息动态运行一个周期的最终环,是传输信息的归宿。

其功能是接收情报信息,并选择对自身有用的信息加以利用,直接或间接地为某一目的服务。

信宿可以把信息资源转化为人类的巨大物质财富,在信息的再生产过程中,还可以起到巨大的反馈作用。

信源、信宿和信道是信息传播的三大要素。

信源是信息的发源地。

信道即传递信息带的通道,是信源和信宿之间联系的纽带。

4.反馈[南京理工大学2010研]答:反馈是被作用部位反作用于作用它的上级部位。

泛指发出的事物返回发出的起始点并产生影响。

传播学上的反馈是指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5.讯息(message)[北邮2008研;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研;武汉理工大学2005研]答:讯息(message)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罗杰斯《传播学史》笔记(修改版)

罗杰斯《传播学史》笔记(修改版)

第五章芝加哥学派(1915-1935)一,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1.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的繁荣,对重要的欧洲理论(特别是西美尔)起着思想登陆点的作用。

2.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

芝加哥学派是改良的,进步的和实证的。

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

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强调符号互动论。

4.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二,乔治.西梅尔和芝加哥学派西梅尔:德国人,受达尔文和斯宾塞影响,围绕社会进化,城市社会生活,城市生态学等问题从事教学和写作。

西梅尔认为,社会学的中心问题是对社会化的理解,此观点由C.H.库利,G.H.米德和J.杜威推向前进,并将之系统地阐述为符号互动论。

西梅尔有关传播的理论观点:(1)社会由个体之间的传播所构成;(2)所有的人类传播代表着某种交流,具有交互的效果;(3)传播在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不断改变的个体之间发生;(4)人类传播满足某些基本需要,诸如追求收入、教育或其他渴望达到的目标;(5)某些种类的传播随时间的发展成为稳定的或固定的,因而代表着文化和社会结构。

三,库利,杜威,米德和帕克1.共同的特征(1)改良派,通过更准确地理解社会问题而对抨击社会问题发生了兴趣;乐观主义者,主张为了美国民主制能在城市共同体中繁盛,社会进步是需要的。

(2)库利和米德创建了互动社会心理学,反对以直觉构成人类个性的基础,认为人际传播是个性构成的中心。

(3)强调人类传播的主观主义,即信息的接受者以某种为其所特有的方式解释信息的内容,而不是完全如同信源所意图的那样。

(4)早期芝加哥学派是经验的,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将统计的方法运用到量化资料的分析中。

2.库利(1)发展了两个主要的概念:“镜中我”,“初级群体”(2)三本主要著作:《人性和社会秩序》,《社会组织》,《社会过程》3.杜威和实证哲学(1)他认为个体只有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才能发现自我意识,因此对于民主制度来说,共同体乃是基本的。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建立)【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建立)【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第十二章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建立一、名词解释1.施拉姆[人大2013研;湖南大学2010研]答:威尔伯·施拉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传播学家,传播学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人称“传播鼻祖”、“传播学之父”。

他把美国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它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与修正,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并创立传播学,这是其最大的功绩。

1949年其第一本权威性著作《大众传播学》出版,是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标志着传播学的创立。

同时,还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的壮大。

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授予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曾任衣阿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并先后创办四个传播学研究机构:衣阿华大学舆论调查中心(1934)、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1948)、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1955)和夏威夷东西方中心传播研究所(1955)。

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培养众多知名学者,形成“施拉姆学派”。

2.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清华大学2007研]答: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对其之前提出的循环模式的修正,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

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联系,又通过大量复制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他们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

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但仍然没有考虑更为广泛的社会过程和背景对传播的影响。

3.发展传播学答:发展传播学是指研究大众传媒在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作用的学科。

施拉姆在60年代时开始提出来并进行研究,他的著作《大众媒体和国家发展》,总结了大众传播在发展中的作用。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威尔伯·施拉姆2.媒介生态环境3.群体生态学4.法兰克福学派5.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马克思和批判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

2.简述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3.简述大众传播社会效果三层面。

4.简述拉斯韦尔作为传播学研究先驱的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谈谈你对社会认同模式的认识。

2.辨析:传播效果是指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有效结果,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传播主体的传播技巧。

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3.大众传播研究中的“两级传播”理论是在什么样的研究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对传播效果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冲击?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威尔伯·施拉姆答:威尔伯·施拉姆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

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施拉姆在传播学史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他就是这个领域的奠基人,是第一个将自己认作是一个传播学学者的人;他最早在大学中创办以“传播”命名的博士课程;他培养了第一代传播学学者。

施拉姆在衣阿华认可了那些有助于建立这个新领域的教科书。

就传播学的博士课程来说,就他于1947年在厄巴纳所创建的传播研究所来说,施拉姆在衣阿华新闻学院的大众传播课程是一个导航性的计划。

在伊利诺伊,施拉姆使传播学的学术工作范式启动起来,这些范式一直持续存在到今天。

2.媒介生态环境答:媒介生态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它主要由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构成。

其中政策环境对媒介生态环境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传播学的控制分析的角度讲,任何大众传播机构作为信息的传播者,都不能随心所欲的传播信息,它的传播行为总是受到社会特定的政治制度、政策法规、文化范式构成的潜网的深层控制。

传播学史 罗杰斯

传播学史 罗杰斯
Communication
• 美国陆军研究处
二战期间,美国军事机构中的社会科学研究是作为一种监控军队士气的手 段而开始的 。事实上,斯托弗的研究处就位于美国陆军特种勤务处(后改 为宣传与教育处)之内。起初,军方并不同意这项调查,不过,这项研究在 奥斯本将军的帮助下于1941年—1945年开展起来(主要是因为斯托弗的小 组在其领导下)。 奥斯本是一个“优雅的,带贵族气派的、有着百万家产的商人,是总统的 私人朋友”(康弗斯),也是一个有知识的社会科学家,并在“社会科学研 究理事会”任职。 研究处最有影响的成果之一是一种点状体系,用于战争结束时军队的解散。 研究处由两个主要的小组组成:一个是调查研究小组,由L· 科特雷尔领导, S· 主要人员为社会学家,特别是由斯托弗以前在芝加哥大学的博士生中征集而 来;一个是实验小组,由C· 霍夫兰领导,主要人员为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和 获得博士学位的个人,特别是由斯托弗以前在芝加哥大学的博士生中征集而 来。他们都构成了一个紧密的网络,由一种为共同事业而工作的精神而凝聚 Commun在一起。 ication
斯托弗的研究人员和研究顾问总汇起来代表着美国 社会科学的精华:他的研究人员年轻有为,他的研究顾 问已经身居要职。其中包括L· S科特雷尔,小欧文· 贾尼 斯,M· H拉姆斯戴恩
Communication
• 霍夫兰的陆军实验
在霍夫兰战时研究中概念变量的核心是态度。相当多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已 致力于测度态度,致力于探讨涉及态度变化的因素。说服研究已经为心理 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传播学学者所进行。说服研究代表着最 流行的一类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种,社会心理学中的主要概念的确也是态 度,一种对于发挥着行为意向的作用的某个人或某个物体的肯定的感觉或 否定的感觉。这个定义有这样的含义,即一个人的态度,如果是已知的话, 将预示那个人在以后某个时候的明显行为或行动。

《传播学史》读后感

《传播学史》读后感

《传播学史》读后感——体育新闻教育:“绿眼罩人”与“卡方人”花了大概两个多星期的时间,粗略的读了罗杰斯的《传播学史》。

首先,吸引我的是本书用一个独特的传纪式的方法来阐述了整个传播学的发展历史,里面贯穿了个人传纪、历史、理论三种形式。

对于我一个体育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我了解传播学发展历史的最佳读物,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新鲜的知识和观点,它更多地让我进一步了地了解了传播学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触动,让我懂得了一门学科的产生是需要很多历史条件和历史人物的推动,而且是需要跨学科的理论支持。

通过网上查资料,得知罗杰斯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传播学学者之一。

他是传播学的一个新兴分支领域——发展传播学——的重要开创者,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创新-扩散理论”,也是议程设置理论的杰出发展者和当代主要代表人之一。

罗杰斯通过《传播学史》把传播学的历史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介绍了传播学的欧洲起源,罗杰斯从19世纪的三个欧洲大师——达尔文、弗洛伊德和马克思——入手,“19世纪的三大智者都是欧洲人,分别生于英国,奥地利和德国。

达尔文、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他们每一个人都以其关于人类行为和人类社会的革命性思想改变了这个世界的精神。

”这为传播学的诞生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

第二阶段主要阐述了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罗杰斯认为传播学从1900年以后在美国的崛起,相当程度上受到进化论,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这些欧洲理论的影响。

“1930年左右,由于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大批的欧洲学者移居美国,学术思想开始跨越大西洋来到一片新鲜的土地上。

”这一部分介绍了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以及香农、麦克卢汉等传播学学者对传播学做出的贡献。

第三阶段主要讲述了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领域的建立。

在对施拉姆生平的研究过程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美国最终艰难建立的事实。

罗杰斯更伟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传播学今后发展的方向,他指出了美国主流传播学对于媒体效果研究的狭隘偏向,与此同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新课题。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卡尔·马克思和批判学派)【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卡尔·马克思和批判学派)【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第四章卡尔·马克思和批判学派一、名词解释1.法兰克福学派[中国传媒大学2011研;北大2011研;南开2010研;北邮2010研;复旦大学2009研]答: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

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

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

在西方社会科学界,法兰克福学派被视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并以从理论上和方法论上反实证主义而著称。

它继承了青年黑格尔派施蒂纳等人的传统,受叔本华、尼采和狄尔泰的非理性思想影响,并受新康德主义、韦伯的“文化批判”和社会学的启迪,借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概念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提出和建构了一套独特的批判理论,旨在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彻底批判”。

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看来,批判理论超越一切哲学之上,并与每一种哲学对立;这种批判否定一切事物,同时又把关于一切事物的真理包含在自身之中。

2.经验学派[厦门大学2007研;湖南大学2008研]答:传播学的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他们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

他们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故自称为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研究受行为主义心理学说的影响,多以实验和调查的方法来研究传播及其过程与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就开创了从行为科学角度研究人类传播的传统。

其中主要有拉扎斯菲尔德为首的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所的一些学者的传播流研究,以及以霍夫兰为首的说服研究的一些学者。

3.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北京大学2001研]答: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是指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传播观。

该理论认为: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制约以外,还具有自己的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

中山大学传播学(罗杰斯版传播学史)考研笔记(五)、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传播学(罗杰斯版传播学史)考研笔记(五)、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传播学(罗杰斯版传播学史)考研笔记(五)、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7.24)第二部分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流亡到美国的著名社会科学学者:勒温、拉扎斯菲尔德、整个法兰克福学派。

(115)美国社会科学的直接来源(欧洲理论家)孔德:实证主义;涂尔干;西梅尔影响芝加哥学派;塔尔德的模仿理论影响扩散理论(S 型,地位高的早接受新思想,其他人模仿)和社会学习理论(个人观察他人行为,成为自己行为指南)。

……扩散:通过它,在时间过程中,某个创新思想凭借某些渠道在一个社会体系的成员中传播;韦伯:官僚机构、理解、个人魅力冯特:首开将实验用于心理学,手势概念影响度为和米得的反射弧 (116)第五章芝加哥学派对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 (118)洛克菲勒基金构成了由美国社会科学所采纳的方向,例如,它对与经验的方法的重视。

(124)20 世纪20 年代是美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10 年,骰子主要头像芝加哥大学。

(125)社会学系的创建哈伯校长雇用斯莫尔建立一个社会学系。

斯莫尔(西梅尔通过他对芝加哥产生影响)认为芝加哥学派要扩展德国的社会学理论,要多元化,检验这样的问题:世纪之交,在美国新的城市环境中,美国民主制如何被调节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126)乔治. 西梅尔和芝加哥学派西梅尔围绕社会进化、城市社会生活、城市生态学等问题从事教学和写作。

(128)涉猎广泛,工作本质是纯理论的,没由经验性的调查。

(128)《陌生人》激励帕克;《团体分支机构之网》导致网络分析;三人组合(一个三人组合构成一种不稳定关系,因为其中两人构成了一个二分联合体来对抗第三人)。

(129)现代美国社会学追随涂尔干(通过经验研究获得统计资料)和韦伯,偏离了西梅尔(认为社会学分析的进步在于深刻的思考而不是事实的分析和积累)。

(129)西梅尔认为社会学的中心问题是对社会化的理解,这观点由库利、米德、杜威推想前进,并系统阐述为符号互动论。

E.M.罗杰斯和他的《传播学史》

E.M.罗杰斯和他的《传播学史》

E.M.罗杰斯和他的《传播学史》
E.M.罗杰斯和他的《传播学史》
埃弗里特·M.罗杰斯(Everett M.Rogers)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传播学学者之一,也是世界颇有影响的媒介研究者.他开创了传播学的一个新兴的分支领域--发展传播学,也是"议程设置"理论的杰出发展者和当代主要代表人之一.本文通过对他的<传播学史>的评述,着重探讨他作为一个传播学史学家的杰出贡献.
作者:殷晓蓉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刊名: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RTV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2 ""(2) 分类号:B206 关键词:罗杰斯传播学史优势地位传记式的方法。

[终稿]《传播学史》读后感

[终稿]《传播学史》读后感

读《传播学史》的感悟《传播学史》是传播学发展历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本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很高的名誉。

这本书的作者是罗杰斯,也是一位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十分著名的人物,对传播学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这本书是罗杰斯的得意之作,在这本书中,我了解了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也知道了那些对传播学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著名学者以及他们的主要贡献。

在书中,罗杰斯从达尔文、马克思等人的巨著开始讲起,一直讲到20世家60年代传播学作为新的研究领域为世人所接受,讲述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事件。

在这些事件的讲述中,罗杰斯是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展开的,我觉得这样更容易让人去了解传播学的发展历程。

读完这本书,我对传播学的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传播学史》第一章讲述的是施拉姆如何创建传播学的。

施拉姆的传播学观形成于1942年,当时正在处于二战时期,当时的统计局长和战时新闻局的工作为其传播学观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一章还介绍了施拉姆的生平。

读了这一章,我感觉到成功真的不容易,一个人要想成功往往要有渊博的学识,施拉姆就是具有历史政治学学士学位和心理学学位博士学位,而且精通英国文学,这位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想成功还要有适当的环境和善于思考和研究的习惯。

这本书当中很好的交代了当时施拉姆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传播学观点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读完第一章,让我觉得传播学的发展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需要的是学者们不懈的努力。

接下来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总共分为三大部分,这三部分由古及今,由欧洲到美国,逐一介绍了那些对传播学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著名学者。

这些学者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大多接触过,但是所了解的并不多。

读完这本书之后让我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一部分写的是传播学的欧洲起源,主要讲了马克思、达尔文和弗洛伊德这三位伟大的智者。

由于他们都是欧洲人,而且对后世传播学的发展产生启蒙的影响,所以这一部分也就被称作传播学的欧洲起源。

这三位智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们三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E.M 罗杰斯引言思考: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传播学是自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20世纪40年代初具规模,二战后得到迅速发展。

传播学史本质上是社会科学史.(与五大社会科学领域关联紧密: 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我们对传播学的印象先驱者:对传播学做出了重要的思想贡献,但是并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传播学学者,他们的学生也不这样看,他们也没有通过在大学里建立传播学院或传播系是这个领域机构化(施拉姆的划分)。

奠基人:没有受过传播学的正规教育,但是从事传播研究,并在这个新的领域培养的新一代的传播学学者。

三大学派:法兰克福学派芝加哥学派帕洛阿尔托学派传播学史的主线欧洲起源三个学派四个先驱者集大成者施拉姆第一部分欧洲起源19世纪的三大智者查尔斯·达尔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马克思《物种起源》精神分析理论批判学派他们每一个人都以其关于人类行为和人类社会的革命思想改变了这个世界的精神在某种精神的意义上,这三人都是创造性的叛逆者,都反抗他们所处的欧洲社会规范,并都为他们的理智激进主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大学模式的建立1450年后的欧洲大学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型的欧洲型大学产生于天主教教会)。

研究性大学的样板是创建于1737年的格廷根大学(德国)。

由此开始了这样的思想:教授应该从事研究以便发现新知识,而不仅仅是将他们领域的传统科研成果传授给他们的学生。

要求学生在其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不仅仅是聆听和背诵他们所听到的知识。

研究性大学模式的建立迅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两个不同的大学模式:一是大学的本科生的模式,即自由的艺术教育模式。

二是注重研究生学习的研究性大学的德国模式。

(三位伟大的思想家都在他们那个时代的一流欧洲大学中受到教育)一、查尔斯·达尔文和进化论(1809-1882 英国)1 、它在系统阐释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直接影响了马克思(社会进步一种进化的机制)。

2 、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所表达的“变异将库利、帕克那样的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引向社会学领域,尽管他们后来都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

3、达尔文有助于非语言传播的研究的开展。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对动物表情的研究。

4、进化论的许多概念和机制现在都被研究群体生态学的学者们所使用。

诸如:环境,对稀有资源的竞争和生存等进化的概念(系统内各单位的生存和灭绝原因)。

赫伯特·斯宾塞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斯宾塞将社会进化定义为某种现象的不连贯的、无序的分布状态向连贯的、有序的变化状态的转变。

他使用来自生物学的类比,追溯社会从简单向复杂的发展并最早提出了“适者生存”的术语。

斯宾塞“终身狂热地仇恨国家权利”,认为最好的政府是统治最少的政府。

斯宾塞声称,所有的系统不可避免地从不那么有组织的状态向越来越有秩序的状态进步。

认为资本主义是社会进步的理想机制支持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因而他的理论得到了企业巨头的支持,在美国内战以后的30年里,如不把握斯宾塞便不可能活跃在理论工作的任何领域。

他的理论最终名声扫地,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促进了进化论的普及。

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1856-1939 奥地利犹太人)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有重要的作用,对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有重要的影响。

它通过批判学派、帕洛阿尔托学派、拉斯维尔直接影响了传播学领域,并且通过霍夫兰不那么直接的影响了这个领域。

弗洛伊德的主要贡献是他对无意识的认识,超出了我们理性控制的精神力量的影响的认识,对于性欲在个体从婴儿时期的精神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

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试图通过考察个体内在的东西、特别是探究个体的无意识来揭示人的行为。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灵分为三个自我意识的层次:1、意识,一个个体可以不怎么困难地予以理解和向他人描述。

2、前意识,一个个体可以将之召唤到意识当中。

3、无意识,它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不能进入一个个体的自觉意识,除非这个个体依靠精神分析家的帮助。

弗洛伊德是一个医生精通神经学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探讨无意识:.催眠术、自由联想、梦的分析《释梦》。

谈话疗法的开创:进行长期深入的访谈,了解病人压抑在无意识中的创伤,通过“宣泄”,从而治愈患者。

精神分析理论对于传播学的贡献弗洛伊德被认为是心理学的重要奠基人。

1、法兰克福学派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今天的传播学理论,即形成了批判的传播理论。

2、帕洛阿尔托小组和交往传播的形成。

3、通过霍夫兰的努力,成立了耶鲁人类关系协会,确立了人格研究的学术传统,因而弗洛伊德的理论间接地形象了传播学。

三大学派1帕洛阿尔托学派帕洛阿尔托小组产生于帕洛阿尔托地区的两个更为早期的理论小组的逐渐融合。

帕洛阿尔托小组由贝特森领导,20世纪70年代末被帕洛阿尔托学派或更准确的称为交往传播学派。

以作为交往着的人类行为的理论观点为中心。

帕洛阿尔托小组的学术构成在很大程度上是跨学科的,导致了一种混合型的活力(参加者各种社会学科的背景)。

帕洛阿尔托小组以个体和他人的人际关系为中心,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不同,在其传播思想中表现出了系统理论,将个体之间的关系网络作为它的分析单位。

帕洛阿尔托学派本质上将传播等同于人类行为“人不能不传播”在社会联系之下,人们可能无法避免传播,尽管有时行为可能不是传播性的,可能只是提供信息。

帕洛阿尔托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帕洛阿尔托学派的观点认为人类传播作为通向两个或以上参与者相互理解的一个步骤,不仅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和成功的。

个体间的信息交流也可能是非语言的、无意图的、可产生悖论的。

交往传播学学者的观点是控制论的,以系统论为基础。

它不适合传播学占统治地位的认识论,这是帕洛阿尔托小组的交往理论之所以没有对传播学产生更多影响的一个原因。

传播研究的占统治地位的重点是研究效果(对于个人)的。

相反,交信理论试图回答了一个完全不同类型的重要问题(对于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的过程的人类传播的认识)。

三、卡尔·马克思和批判学派(1818-1883 德国犹太人)马克思生平:年轻时成为一个基督教新教徒,大学时不是一个认真的学生,整天饮酒和决斗,成为一名青年黑格尔主义者(社会因为战争,革命和斗争而得到进步),后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吸收费尔巴哈关于阶级冲突的观点(阶级斗争,推翻政府权威)。

由于他是政治领袖的直言不讳的批判者,所以他进入德国大学任教的途径被阻断。

他的社会主义政治学和他的激进的作品导致他从德国被流放。

马克思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一名能干的记者,《莱茵报》主编。

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强烈批判者和分析者,提倡一种共产主义社会。

写作《共产党宣言》《资本论》马克思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很大,被称为“社会学的达尔文”。

认为冲突和斗争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引擎而不是和平的变化。

批判学派以法兰克福学派和社会研究所著称的批判学派是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理智结合。

“批判学派”不仅包括了最初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那些重要知识分子,也适用于几百个当代学者,他们认为自己是早先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精神后裔或在思想上与其十分接近。

2法兰克福学派侧重于马克思、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观点,人性本能,偏见研究)以及先锋派的艺术和文学,他们受到了莫斯科式的马克思主义的恶语中伤,他们的意识形态是左派马克思主义的也是理智的。

法兰克福学派核心人物------霍克海姆、阿多诺、马尔库塞、洛文塔尔、犹太中上层子弟法兰克福学派不强调经验的资料收集,但也并非是非经验主义的学者,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所研究对象的历史对社会的组成部分进行批判,有时他们也会利用量化分析的态度进行研究。

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学说1、对于实证主义的批判,声称社会科学是一种虚假意识(包含了认可现状的思想,认为事实可以通过观察和试验获得)2、、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因为它没有完全摆脱实证主义(通过革命消灭异化和统治,资本规律,实证的,认为马克思的框架不完整)3、对于社会的批判,因为它具有引导个体对其状况采取虚假接受的态度的非理性因素。

批判学派试图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引入意识。

因此,批判的理论家的行为旨在导致一个没有人类剥削的理想社会。

在这方面,他们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规范立场。

法兰克福学派不仅有政治目的,而且还有经济独立性,几乎所有的法兰克福学者都能逃脱希特勒的控制。

返回欧洲1950年,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德国重建社会研究所以后,法兰克福学派恢复对于弗洛伊德的重视,研究所再次对精神分析理论发生兴趣《权威人格》进行偏见研究,宣传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兰克福学派主要批判后资本主义,因为战后资本主义用大众媒体广告操纵着人们的精神,这样人们就会渴望消费产品,就会丧失他们的批判和抗争性的思想路线,大众传播被现存的制度用来控制社会(与经验学派的根本分歧在于经验学派认为媒体帮助改进社会问题)。

在美国现存的批判学派学术中心:伊利诺伊大学,衣阿华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第二部分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知识分子从欧洲向美国迁移:离开纳粹德国来到美国,知识分子的迁移是将传播理论的欧洲根源转移到美国的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当时的德国大学在世界范围内出类拔萃:德国人极其重视教育,很早就建立了研究型大学,德国大学既有教学的自由特点,又有学习的自由特点。

(大国崛起)直到一战前,就任何领域在一流大学里学习,跟随真正的大师学习就意味着在欧洲,特别是在德国学习。

美国社会科学的直接根源都来自欧洲的理论家及其学说,包括实证主义,经验研究研究,扩散理论。

在美国来自欧洲的理论得到了经验主义意义上的研究。

3芝加哥学派哈珀校长设想建立的新型城市大学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非常重要:1、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的繁荣。

2、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

3 、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社会存在,人类存在就需要传播)。

4、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芝加哥学派培养的学者对于这个学派怀有巨大的忠诚。

帕克是这个学派的最有影响的成员,也是开创了大众传播研究的学者。

库利、杜威、米德也将传播置于他们关于人类行为的概念体系的中心地位。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10年,而主要的骰子投向了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城的社会问题)同时洛克菲勒纪念基金会为经验研究所(一系列而非个人研究)提供的基金的刺激,使一批极有能力的社会科学家在此工作(早期传播学建立在石油所提供的基础上)。

约翰杜威实证哲学:杜威认为,个体只有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才能发现自我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