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高中地理海水温度与盐度
1、结合气压带、风带、湿度、降水量、蒸发量等因素,
综合分析海洋表面平均盐度D纬度带比C纬度高的原因:
_降__水__量__与__蒸__发__量__之__差__大____。
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
2、分析A纬度带年降水量多的原因_气__流__上__升_________。
3、分析A纬度带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比E纬度带低的主要
3.3 海水温度和盐度
一、海洋概述
1、世界的海洋 ①四大洋 ②面积 3.61亿km2,占71%(地球表面积是5.1亿km2) ③体积与水量: 地球水体的主体是 海洋 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冰川
海洋水 地球 水体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淡水(2 . 53%)
A(96.53%)
1 23
二、海水温度
海水热量的收支状况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所示海域是 A、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B、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A C、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D、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若此海域位于 太平洋,
A、乙处的水温高于甲处
B、丙处的水温高于甲处
D
C、甲处有加利福利亚寒流经过
D、甲处有日本暖流经过
D 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三)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 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 C 度(赤道)和高纬度 (两极)递减。(呈马 鞍型曲线)
想一想
A E
B D
1.读图AB,、位A、E于E位两赤于点道的副地盐热度区带最,高海虽而区B然点,的气纬盐温度度高较低低,,,蒸为蒸发什发么量量呢也大; 受不(请副小注热,意他带但们高由的气于纬度压受位带赤置控道) 制低,气降压水控稀制少,,降蒸水发丰量沛大, 大降超水过量降大水于量蒸,发因量而,海盐洋度表稍面低盐。度最高。
高一地理课件-海水的温度和盐度.ppt
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 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赤 道)和高纬度(两极)递 减。(呈马鞍型曲线)
南 北
赤道地区,虽然气温高,蒸发量也不小, 但由于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丰沛,降水 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
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 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赤 道)和高纬度(两极)递 减。(呈马鞍型曲线)
海岸带在资源贮存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非常 明显的边缘效应,是现代社会发展经济最有利的 地带。 海岸带的区位优势表现在: 1、自然条件优越:地势低平、丰富的资源、 宜人的气候,有利于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 2、交通便利;便于引进国际资本、技术,发 展经济,便于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3、可直接利用海水; 4、海滨多荒地,征用购置土地费用低; 5、海洋自净能力强,废弃物、处置代价小;
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盐度达4.1%
红海盐度高的原因: ①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 发量大于降水量; ②红海两岸是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没有陆 地淡水注入; ③红海海域较封闭,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思考: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在哪儿?为什么?
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①波罗的海海域位于副极地多雨带,降水较多而 蒸发量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②波罗的海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的淡 水注入; ③波罗的海海域较封闭,高盐度的海水流入少。
时间分布 夏季高于冬低、昼高于夜 太阳辐射 影响因素 天气气候 洋流
海水的盐度
盐度的概念 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影响盐度的因素 世界盐度之最
盐度的概念
(一)、盐度的概念
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了解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
–掌握测定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分析海洋生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方案。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海洋的热爱和关注。
–提高学生对地球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温度和盐度是影响海水物性和生物活动的重要因素。
–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与地理环境有关。
2.教学难点:–对不同地理环境下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影响进行深入理解。
–了解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规律和测定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和课外调查等。
在讲述温度和盐度的概念和特点时,采用讲授方式,对于影响温度和盐度分布的因素,通过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不同地理环境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影响。
在实验扩展环节,通过在实验中测定海水温度和盐度,让学生亲自探究测定方法,并通过实验结果深入分析相关知识点。
在课外调查环节,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查,了解大洋环境和生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海底和海洋生物的美丽奇妙之处,激发学生对海洋的热爱和好奇心。
2.学习笔记–让学生预习相关知识点,通过学习笔记(要求)的方式学习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概念和特点。
3.概念讲解–讲授温度和盐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学生可以结合学习笔记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4.实验扩展–学生进行实验,测定海水温度和盐度,加深对测量方法和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5.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探究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让学生对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规律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解决方案。
6.课外拓展–学生分组或个人完成课外调查,了解大洋环境和生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海水的盐度和温度、渔场、盐场
埃及
红
苏丹
海
阿曼 也门要盐类:
2、盐度:
3、分布规律: 4、极值 最小:波罗的海 不超过1% 原因: ①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②四周陆地河流众多, 有大量淡水汇入; ③海域较为封闭,高盐度 的海水流入少。
瑞 典
挪 威 海 的 波 罗 芬 兰
60 0N
二、海水的盐度
1、主要盐类:
2、盐度:
3、分布规律: 4、极值 5、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1)蒸发量与降水量 (2)有无淡水注入 (3)洋流
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
1、洋流:处于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 2、入海河流多,带来丰富的饵料。 3、处于中、低纬地区,海水水温适宜。 4、沿海大陆架宽浅或周围岛屿众多,水域面积广 例子:舟山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中国最大) 1、处于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水交汇处 2、长江等入海河流多,带来丰富的饵料 3、处于中纬地区,海水水温适宜。 4、周围岛屿众多,海域面积广
盐场形成的自然原因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 2、地形:地形平坦,有广阔的泥质海滩 中国三大盐场:长芦盐场(环渤海,最大)、布袋盐场 (台湾西部)、莺歌海盐场(海南岛西部) 例:分析长芦盐场形成的自然原因: 1、气候: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旺 盛,利于晒盐。 2、地形:地形平坦,有广阔的泥质海滩。 例:分析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形成的自然原因: 1、气候:位于背风坡,雨影区,降水少,蒸发旺盛。 2、地形:地形平坦,有广阔的泥质海滩。
规律1、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低纬和高纬两侧递减 规律2、河流入海处盐度较低(大量淡水注入) 规律3、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高, 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低
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关系
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关系
大西洋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
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
季节、气候变化等;而盐度受海水源、淡水输入、蒸发、地质作用和释放等影响。
大西洋有很多地方的海温和盐度在春秋季节变化较剧烈,冬季变化较少。
在沿海地区,近海海水温度一般是夏季高于冬季,而深海地区,海水温度则在冬季较高,在夏季有所降低。
盐度则是随着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后,而下降。
海温越高,水体从低温到高温,如果有足够的盐度,水体中的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会变强,这样盐度会减少,海水溶液当中就生成更多的离子,这样离子的混合物的盐度就
会减少。
海水中的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海水源也会影响海水的盐度。
海水从高温、高盐度
的地区流入低温、低盐度的地区,使得海水从高温高盐度转变成低温、低盐度。
另外,海
水中的盐度也会随着大气中的降水变化而受到影响,如大气中的降水比较多,海水就会变
得比较淡;如果大气中的降水比较少,就会使海水变得比较淡。
另外,冰川融化也会对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有很大影响。
冰川融化的淡水会混入海水中,将海水的盐度降低;而且当冰川融化的淡水多的时候,海水的温度会因此降低,过冷的海
水也容易使生物生存环境变差。
3.2.1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5.情感性:本节课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播放海洋生物、海洋灾害等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教师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2.互动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互评和自我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创新性:本节课教师运用了现代技术工具,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进行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海洋现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学生热爱地理学科,培养地理学科兴趣,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3.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提高创新精神。
4.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全球问题,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播放海洋生物、海洋灾害等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2.学生能够分析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如太阳辐射、海底地形、大气环流等。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海洋现象,如季节性渔场、海洋灾害等。
海洋地理——海水的温度、盐度及海水运动
海洋地理——海水的温度、盐度及海水运动【思维导图】【必备知识】一、海水温度(1)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和热辐射消耗的热量。
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个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3)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水的温度变化比陆地温度变化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原因:海水热容>陆地>空气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变化图海洋表层平均温度随纬度的变化二、海水盐度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
盐度表示海水中三、海水运动形式1.波浪风浪:风力作用形成;是波浪中最常见的一种。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是影响海岸发育、演化的主要因素。
2.潮汐(1)定义: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大。
(2)运动规律:一天中通常海水两次涨落一月中大潮:初一(朔)和十五(望),月球、太阳的引力相叠加;小潮:上弦月和下弦月,月球、太阳的引力相抵消,(3)意义:潮水能淹没潮间带,使海底泥沙发生迁移。
因此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设等需要掌握潮汐和潮流的特性。
(4)潮汐涨落因时因地而异,可分为:半日潮、全日潮、混合潮三种类型。
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称半日潮。
全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只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称全日潮。
混合潮:一个月内,有些日子为半日潮,而另一些日子为全日潮的潮汐类型称混合潮。
3.洋流(1)洋流是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叫洋流。
(2)性质分类:A.B.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风海流:在盛行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随风飘动,并推动其下层的海水运动。
密度流:由于海水温度、盐度等的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梯度力,从而导致海水流动。
关于海水的盐度和温度
由于海水密度都大于1,且密度数值的前两位数字对海洋各处海水密度都相同,因而为简便起见,常把密度减1,再将小数点向后移动3位,这样所得的密度称为条件密度。如海水密度为1.02526 g/cm3,则其条件密度为25.26。
中国近海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在中国海近岸地区,特别是河口地区,海水的盐度变化大,因而那里海水密度主要由盐度决定;在距河口较远的海区,海水密度主要由温度决定。表层海水密度总的分布特点是:冬季密度最大,夏季最小,春季为降密期,而秋季为增密期。由于密度是温度和盐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其分布不如温度、盐度那样规则,但总的趋势是沿岸密度小,海区中央密度大,河口地区密度最小。
3.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
从总体上来说,海水温度随海水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在1000米以下深度,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很缓慢,在3000米以下,水温随深度基本不变,保持在2℃左右。
但由于海水的混合、季节变化和海流等的影响,水温不是随深度简单地递减,而有时会出现同温、水温递增以及水温剧减或剧增的跃变层。
4.海水温度的日、年变化
解题:此题的难点在于能否准确抓住影响盐度的主导因素,能否全面分析影响盐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思考时应该应用盐度影响因素的思维方法来进行分析:应考虑影响盐度的因素有哪些?哪一个是主导因素?除了主导因素外还有哪些主要因素?读图1可知,第(1)小题D海区之所以盐度低,是因为D海区分布于中高纬度,气温低,蒸发量小,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第(2)小题,由于A海区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蒸发量大,但其降水量高于蒸发量,因此其盐度并非最高,而B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高。
高中地理海水的温度与盐度
高低并说明原因?
B
2、比较C、D两点盐度和
温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3、请你将A、B、C、D四
点盐度按由高到低顺序排
列。
C
A 0° D 23.5°
巩固练习
同一海船,在下列海区中吃水最深的是:( D )
A.红海 B.北海 C.加勒比海 D.波罗的海
海水盐度越小,吃水线越深。
巩固练习
A 读某大洋等水温线图,判断
3、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南
北
海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 和高纬度递减。(呈马鞍型曲线)
3、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思考:
为什么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
南
北
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 控制,天气稳定而干燥,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 量,因而海洋表面盐度最高。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2、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
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读“某局部地区大洋表层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回答问 题.
(1)此海区位于 北 (南或北)半球.
(2)在图中正确的位置上画洋流.实线箭头 表示暖流,用虚线箭头表示寒流。
水平分 同一纬度 夏季水温高; 布规律 季节分布 冬季水温低
太阳辐射 季节变化
同一纬度,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 洋流 不同洋流 寒流流经海区水温低
3、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南
北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015 湖南)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 列小题。
高一必修一海水性质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海水性质知识点海洋是地球上占据绝大部分的水域,它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而了解海洋的性质则是了解和保护海洋生态的基础。
本文将对高一必修一中关于海水性质的知识点进行探讨。
一、海水的组成海水是指封闭的海洋或海湾中的水体。
它是由水和各种溶解物组成的。
其中,水的含量最高,约占海水总质量的96.5%。
其他主要溶解物包括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溴化物等。
这些物质的存在使得海水具有独特的性质。
二、海水的盐度盐度是指海水中所含溶解物的质量浓度,通常以千分之一计算。
海水的平均盐度约为35‰,即每公斤海水中约含有35克的溶解物。
盐度会因为地理位置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例如,靠近河口的海域盐度较低,而季节性的降水会导致盐度降低。
三、海水的密度海水比纯水密度高,这是因为海水中的溶解物增加了水的质量。
平均海水的密度约为1.025 g/cm³。
密度对海洋环流和混合起着重要的作用。
密度差异可以产生密度流,从而推动海洋环流。
四、海水的颜色海水在不同的地方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大部分情况下,海水呈现蓝色或绿蓝色。
这是因为海水在吸收和散射光线时,吸收了红光和黄光,留下了蓝光。
此外,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溶解物质也会影响海水的颜色。
五、海水的温度海水的温度会因季节、地理位置和深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通常,海水的温度在沿海地区较高,而远离沿海的地方较低。
而深海水则呈现出相对恒定的低温。
海水的温度会对海洋生物的分布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六、海水的pH值pH值用于衡量溶液的酸碱性。
海水的平均pH值约为8.1,属于微碱性。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海水的pH值可能会发生变化,使海洋生物受到威胁。
七、海水的透明度海水的透明度受到混浊度和溶解气体的影响。
在沿海地区和近岸海域,透明度相对较低。
而远离陆地的深海水透明度较高。
透明度的变化会影响海洋生物的视觉和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
综上所述,了解海水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海洋生态系统。
第一节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4.影响因素 (1)取决于 降水量 和 蒸发量 的对比。 (2)河流注入河口附近盐度 较低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盐度_低__于_ 南半球同纬度海域。 (3)洋流:同纬度海域,暖流流经海区盐度_较__高__,寒流流经海区 盐度_较__低__。
[释疑教材·明原委] 教材 P25 思考 提示:1.北太平洋位于北半球,太阳辐射最强在 6 月 22 日 前后,最弱在 12 月 22 日前后,地表获得太阳短波辐射增温并 以长波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使其温度增高。地表增温过程需 要一定时间,因此其温度达到最高和最低值应落后于太阳辐射 最强和最弱时间;地表增温速度的快慢还取决于海陆性质等因 素,由于海洋热容量大,因此增温速度慢于陆地,最高值出现 在八月,最低值出现在二月。
(3) 世 界 上 盐 度 最 高 的 海 区 在 ________ , 盐 度 超 过 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世 界 上 盐 度 最 低 的 海 区 在 ____________ , 盐 度 不 超 过 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一节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预读教材·填要点] 一、海水的温度 1.影响因素 (1)热量收入:主要来自 太阳辐射 的热量。 (2)热量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 所消耗的热量。
2.分布规律
同 不一 同海 海区 区: :水 低温 纬夏高季,高高纬,低冬季低 (1)水平洋流寒暖流流流流经经的的海海区区,,水水温温偏偏高 低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40
20
0
20
40
60
一、海水温度 ㈠、水平方向上(表层海水) 1、按季节: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2、按纬度:低纬度水温高于高纬度。 分布规律:由赤道附近向两极递减 原因:赤道附近终年吸收到的太阳 辐射总量大
2℃ 12℃ 27℃
赤道
27℃ 10℃ -2℃
一、海水温度 ㈠、水平方向上(表层海水) 1、按季节: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2、按纬度:低纬度水温高于高纬度。 3、按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海区水温偏高; 寒流所经海区水温偏低;
⑸、红海盐度最高(>4.1%)的原因:
⑹、波罗的海盐度最低(<1.0%)的原因:
小试牛刀
比较下图中各点盐度高低
D
河流 0o
C
A
盐度由大到小:D >B >A
B
印 度 洋
>C
3、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递减。
⑴、副热带海区盐度高的原因:
⑵、赤道附近盐度低的原因:
A
E
C
B
D
60°N
60°S
60 °N
附近陆地面积广大,有较多的陆地淡水注入
(对盐度起了稀释作用)
3、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递减。
⑴、副热带海区盐度高的原因: ⑵、赤道附近盐度低的原因: ⑶、高纬度地区盐度 < 低纬度地区,原因: ⑷、 60°N盐度 < 比 60°S ,原因:
第三章
海洋水体
3.1 海水温度和盐度
感性认识
一、海水温度 ㈠、水平方向上(表层海水) 1、按季节: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 冬季水温低 原因:
高中地理选修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一、海水的温度
1、海水热量的收支状况
收入:太阳辐射 支出: 海水的蒸发
全球海洋热量 收支基本平衡
思考
(1)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海水温度具有怎样的变化特点? 结论:海水温度具有空间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
(1)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2)分析C纬度带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比D纬度带低的主要原 因:
C纬度带位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四周众多河水注入,因 此海洋表面平均盐度较低,而D纬度带位于南半球,大部分为 海洋,缺少河水注入。
波波罗罗的的海海在在哪哪儿儿呢呢??
分析波罗的海 的盐度高 还是低,为什么?
最低!! 低于1%
1. 降水较多 2. 蒸发量小 3. 有大量陆地河流注入 4.地形较封闭,与外界 水体交换少。
_变__化__小__,__呈__低__温__状__态________。
沿岸陆地河流、淡水湖泊较多,注入的淡水量大
太阳辐射(能3集)若中储有存在一海水股表层洋流流经AB,其性质属于___寒__ (寒或暖)流,请标
注该洋流流向。
三、海水的盐度
1、盐度: 单位质量的海水所含的盐类物质的质量。
主要是氯化钠(70%)氯化镁(14%)
2、分布规律:
世界大洋平均盐度3.5%
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3、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 淡水汇入 洋流
4、世界盐度极值区 世界最高盐度:红海 4.1﹪
世界最低盐度:波罗的海 不超过1﹪
分布规律:
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 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世界大洋平均盐度: 3.5%
②(E太纬1)度阳表带辐层纬海度射水低温,能度温集的度水较中平高分,储布蒸存规发律量在大;海水表层 。(2),(1),(3)
高考地理知识点:海水的性质
高考地理知识点:海水的性质
一、海水的性质(温度、盐度)
★1.影响海水温度变化因素:
纬度: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洋流:暖流流过海区温度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温度弯曲;寒流反之。
海陆漫衍:由于海水热容量大,陆地等温线一月份向南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反之。
季候:同海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海水深度:海水温度因海深而有变化,1000m以下变化小。
★2、影响海水盐度因素:
蒸发量与降水量:副高海区盐度高,赤道海区盐度稍低。
径流:北纬60°海区比南纬60°海区盐度低,长江口夏季盐度低。
洋流:暖流流过海区盐度较高,寒流反之。
海域关闭度:红海盐度高(副高,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无径流汇入;海域关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
波罗的海盐度低(温带海洋性气候,多云多雨;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大量径流汇入,海域关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
二、海水运动
1.风波:风(盛行风或行星风系)是主要动力。
2.潮汐:主要动力是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钱塘潮壮观:正值天文大潮;盛行东南风加推潮势;钱塘江顶托和杭州湾口大内小都加剧钱塘潮势头(亚马孙河河口、欧洲西部类似)。
高中地理 高考冲刺-海洋地理——海水的温度、盐度及海水运动
海洋地理——海水的温度、盐度及海水运动【思维导图】【必备知识】一、海水温度(1)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和热辐射消耗的热量。
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个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3)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水的温度变化比陆地温度变化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原因:海水热容>陆地>空气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变化图海洋表层平均温度随纬度的变化二、海水盐度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
盐度表示海水中三、海水运动形式1.波浪风浪:风力作用形成;是波浪中最常见的一种。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是影响海岸发育、演化的主要因素。
2.潮汐(1)定义: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大。
(2)运动规律:一天中通常海水两次涨落一月中大潮:初一(朔)和十五(望),月球、太阳的引力相叠加;小潮:上弦月和下弦月,月球、太阳的引力相抵消,(3)意义:潮水能淹没潮间带,使海底泥沙发生迁移。
因此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设等需要掌握潮汐和潮流的特性。
(4)潮汐涨落因时因地而异,可分为:半日潮、全日潮、混合潮三种类型。
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称半日潮。
全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只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称全日潮。
混合潮:一个月内,有些日子为半日潮,而另一些日子为全日潮的潮汐类型称混合潮。
3.洋流(1)洋流是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叫洋流。
(2)性质分类:A.B.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风海流:在盛行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随风飘动,并推动其下层的海水运动。
密度流:由于海水温度、盐度等的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梯度力,从而导致海水流动。
海水温度与盐度
盐度最低——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 盐度最低 纬度高,气温低,故降水量﹥ ①纬度高,气温低,故降水量﹥蒸发量 海区较闭塞, ②海区较闭塞,又有大量淡水汇入
海水等温线变化: 高高低低” 海水等温线变化:“高高低低” 温度变高, 温度变高,等温线往高纬弯曲 温度变低,等温线往低纬弯曲 温度变低,
二、海水的盐度 海水的盐度: 海水的盐度:指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 物质的质量 影响盐度分布因素: 影响盐度分布因素: (1)气候 )气候——降水量与蒸发量 降水量与蒸发量 (2)有无陆地淡水的注入 ) (3)海区封闭程度 )
(2)东西变化: )东西变化: 暖流流经海区盐度偏高(蒸发大) 暖流流经海区盐度偏高(蒸发大) 寒流流经海区盐度偏低 (3)特殊分布 )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盐度最高的海区——红海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红海 位于副热带,常年盛行下沉气流, ①位于副热带,常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 蒸发量﹥降水量; 小,蒸发量﹥降水量; 几乎无淡水汇入; ②几乎无淡水汇入; 较闭塞, ③较闭塞,与大洋海水交换少
盐度
60°S
30°
0°
30°
60°N
(1)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 )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逐渐递减 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蒸发量﹥ 蒸发量﹥降水量 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降水量﹥ 降水量﹥蒸发量 副热带向高纬度,温度递减, 副热带向高纬度,温度递减,所以蒸发逐 渐减弱, 渐减弱,盐度逐渐降低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一、海水的温度分布规律: 海水的温度分布规律: (1)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高纬度海区 )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 的水温低 (2)在同一海区,夏季的水温高些,冬 )在同一
3.2.1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
《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
水平:绘制世界大洋表层海
水温度示意图,总结世界大
洋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变
化规律。
垂直:根据图表总结海水温
度随深度变化规律。
时间:根据图表对比夏季冬
季同一海域海水温度。
【合作探究1】
结合视频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珊瑚白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为减少”珊瑚白化“现象提出建议
(引导学生在提建议时从不同主体出发,扩宽思路)
【课堂实验二—尝一尝】
么变化
【合作探究2.1】
水循环使得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引发学生思考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在水循环示意图中哪些环节使得海水质量发生增多和减少的变化。
高中地理教案海水的温度盐度及运动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海水的温度、盐度及运动●知识梳理一、海水温度1.海水热量的收支: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1)影响因素: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除取决于热量平衡的分布与变化外,还受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2)表层海水的水平分布规律①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特点:海水表面温度受季节的影响、纬度制约及洋流性质的影响。
(3)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但1000米以下水温差别不大。
思考讨论南纬60°附近比北纬60°附近海域温度低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北纬60°附近多暖流,受其影响水温偏高;而南纬60°附近多寒流,且多冰山,受其影响水温偏低。
二、海水的盐度1.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因素盐度增高盐度减低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淡水汇入无河水、冰雪融水汇入有河水、冰雪融水汇入洋流暖流流经寒流流经海水混合高盐度海水流入低盐度海水流入2.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1)按纬度的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2)世界大洋平均盐度:3.5%。
(3)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红海,盐度最低的海区——波罗的海。
思考讨论波罗的海成为世界盐度最低海区的原因是什么?提示:①降水较多而蒸发量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②四周陆地河流多,有大量淡水汇入;③海域较封闭,高盐度海水流入少。
三、洋流1.洋流的形成(1)风海流: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这种受盛行风影响而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
(2)密度流:各个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这种洋流叫密度流。
(3)补偿流: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动脑筋:
第三节 海水温度和盐度
一、海洋水是地球上水的主体 二、海、气和海、陆相互作用 三、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F
E
G
B
A
C 寒流
D
暖流 H
牛刀小试:
1.读下图,回答: 关于海水热量收入和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D ) A .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B .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 .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 .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
一、 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
深度、体积、水பைடு நூலகம்、面积
地球上水的组成
96.53
0.04 3.43
海洋水 大气水 陆地水
二、海、气和海、陆相互作用
(一)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
1.海洋与大气之间广泛存在着物质与能 量的交换,是大气的主要水源和热源 。
2.海水对大气温度有调节作用
(二)海洋和陆地的相互作用
水蒸发耗热
作业: 1.复习本节知识 2.预习《海水运动》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
C.同一纬度海区:
暖流经过,水温高;寒流经过,水温低。
(2)垂直分布规律
A.1000米以上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B.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经常保
持低温状态
(二)海水盐度
1.海水盐度的定义
2.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气候、河川径流、洋流
(1)
气候:
蒸发量>降水量→盐度高 蒸发量<降水量→盐度低(外海和
1.海岸带是海陆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带 2.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
三、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重点)
(一)海水的温度
热量收入: 太阳辐射
1.海水热量收支状况
热量支出:
海水蒸发所 消耗的热量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规律
A.同一季节,不同纬度海区:
低纬水温高, 高纬水温低 。
B.同一海区,不同季节:
大洋)
(2) 河川径流:有淡水汇入→盐度低 (河口)
(3)
洋流:
暖流流经→盐度高 寒流流经→盐度低
3.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
A
E
B C
D
● 对照大气环流图,分析A、B、C盐度高低的原因? ● 比较C、D两点盐度高低,找出原因?` 想一想:
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 分别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 世界大洋平均盐度: 3.5% ● 世界盐度最高海区: 红海(4.1%) ● 世界盐度最低海区: 波罗的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