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试卷
湖北省襄阳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襄阳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1.(4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一笔一画诉春秋,一撇一捺绣风华。
汉字,历经几千年风雨涤荡,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汉字不仅是记载、保存和传承悠久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niǔ()带。
亘()古以来,汉字与中华文明,协同发展,互相成就。
汉字不断,中华文明才会绵延不绝。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niǔ 带亘古(2)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叹为观止B.名副其实C.巧妙绝伦D.相辅相成2.(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空间站“天宫”寄托了中华民族对广袤太空的无限遐想。
(“遐想”是这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B.诗歌《天上的街市》和《我爱这土地》的作者都是郭沫若。
C.电视剧《人生之路》通过高加林的命运起伏,展现了年轻人面对挫折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这句话没有语病)D.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说:“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
”“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这里对“阳”的解释是正确的)3.(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数学之美不限于好看和实用,还在于它充满魅力。
②当然,更多时候,人们感受到的是数学的实用美。
③它以理性的光彩和逻辑的缜密,激发人们不懈探索新的未知。
④这不只是数学家的看法,普通人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发现数学之美。
⑤数学是美的,几何图形有对称美、比例美,数学公式有简洁美、准确美。
A.⑤②③①④ B.①②⑤③④ C.⑤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⑤③4.(7分)诗文默写。
(1)春天,总是带给人们美好和希望。
朱自清在《春》中就写到“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2),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3)“不以物喜,。
”人的一生中,或早或晚、或多或少会碰到一些困难挫折,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态度去面对。
(范仲淹《岳阳楼记》)(4)美是什么?美是曹操“A. ,若出其里”(《观沧海》)的博大境界;美是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B. ”(《钱塘湖春行》)的喜悦情感;是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C.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费达心境;美是辛弃疾“D. ,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壮志豪情人生因美而精彩,世界因美而绚丽。
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chì)灵巧(qiǎo)装扮(bàn)B. 沉默(mò)悲怆(chuàng)融化(róng)C. 漫步(màn)嘈杂(cáo)纤细(xiān)D. 美丽(měi)雕刻(diāo)悠闲(xián)答案:C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心动魄脱缰之马毕恭毕敬B. 融会贯通喜出望外鸡鸣狗盗C. 融汇贯通眉清目秀喜笑颜开D. 惊心动魄脱缰之马毕恭毕敬答案:B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 假如没有辛勤的园丁,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C. 通过这次比赛,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高。
D. 他的成绩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是因为他每天晚上都在努力学习。
答案:D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就像辛勤的蜜蜂。
B. 那片枫叶像火焰一样燃烧。
C. 小明的声音如同一把利剑。
D. 那条小河弯弯曲曲,就像一条银色的丝带。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女孩像一朵盛开的花朵,美丽动人。
B.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声音清脆悦耳。
C. 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D. 那座山高耸入云,犹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答案:D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问题。
阳光下的歌声张晓风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一群孩子在湖边嬉戏。
突然,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了湖里。
其他孩子吓得惊慌失措,纷纷跑去找大人。
这时,一个名叫小明的孩子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湖里,救起了落水儿童。
小明回到家后,妈妈问他:“你怎么这么勇敢?”小明笑着回答:“我看到有人落水,就想起我小时候,也是你救了我。
所以,我想帮助别人。
”第二天,小明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湖边玩耍。
初中语文中考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恬静惬意脱缰B. 蔓延精神融化C. 振奋拮据领略D. 恍若畸形难堪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在课间休息时,偶然遇见了那位曾在电视上见过面的著名科学家。
B. 为了使同学们提高学习成绩,学校决定聘请那位有经验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
C. 她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政府决定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3.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其他加点字在词性上不同的一项是()A. 悠闲悠扬悠然B. 融合融化融会C. 纷纷纷繁纷扰D. 磨练磨损磨灭4.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雪白的棉花像朵朵白云。
D. 风中的柳絮像一片片雪花飞舞。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飞来飞去,好像在找它的家。
B. 那座山势险峻,让人望而生畏。
C. 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D. 这本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
6.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聪明伶俐,一举一动都让人赞叹不已。
C. 那位老教授博学多才,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那个调皮的小男孩,总是让人头疼不已。
7.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飞得越来越高,直到消失在天际。
B. 那座山势险峻,让人望而生畏。
C. 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D. 这本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为什么不来呢?”他焦急地问。
B. 他喜欢读书,尤其是那些关于历史的书籍。
C. 那只小鸟飞得越来越高,直到消失在天际。
D. 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9. 下列句子中,字音、字形、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中考语文完整试卷电子版
---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共30分,每小题2分,共15小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装腔作势稳如磐石B. 雕梁画栋息息相关C. 破釜沉舟稳如泰山D. 碌碌无为稳如铁塔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B. 这篇文章内容丰富,引人入胜,深受读者喜爱。
C. 看到自己的成绩,他十分高兴,泪流满面。
D. 他在会上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对改进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3. 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我们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B. 他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赞扬。
C. 这个计划虽然很好,但缺乏可行性。
D. 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做事细致周到。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乘风破浪”比喻不畏艰险,奋勇前进。
B. “含辛茹苦”形容忍受辛苦和艰难。
C. “举世闻名”形容非常著名,全世界都知道。
D. “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使人受益。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B. “他来到我们班,我们都很欢迎,因为他学习好,为人又热情。
”C.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物产丰盛的国家。
”D. “他站在那里,沉默不语,仿佛在沉思。
”6.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了很久。
B. 他对我的帮助我永远都忘不了。
C. 这个公园的风景真美啊!D.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
7.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比喻)B.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拟人)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夸张)D.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拟物)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他是个热心肠的人。
”B. “她把一切都告诉了我。
【中考真题】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附解析
【中考真题】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挚.爱(zhì)舵.手(duò)栩.栩如生(xǔ)B.游弋.(yì)藻.饰(zǎo)姗.姗来迟(shān)C.翘.首(qiáo)棱.角(líng)前仆.后继(pū)D.豁.亮(huò)映衬.(chèn)耐.人寻味(nài)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苏州园林的角落也有图画美:阶砌旁栽着几丛书带草,墙上漫延着爬山虎。
B.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胜利横渡长江。
C.石拱桥不但形势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上。
D.飞经亚洲,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我就会仔细地分辩大概到了哪个地区。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马识途先生是名副其实....,意蕴深远;他的诗....的大师,他在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他的小说别具匠心歌题材广泛,韵味十足;他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抑扬顿挫....的追....。
这份功力既来自他对艺术孜孜不倦求,也源于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A.名副其实B.别具匠心C.抑扬顿挫D.孜孜不倦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发射的“智慧天网一号”宽带通信卫星,将承担为多个应用领域提供更精准数据。
B.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全球各地不同风情的园林景观,吸引广大市民前往参观的热情。
C.成都市旨在以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为目的,近年来先后举办了多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D.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成都市教育局大力建设全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8分)(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意是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
(2)郦道元《三峡》中描写山势起伏、绵延不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4)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史事写自身,发议论,抒感慨。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分)科技创新是生产力,文化创意也是生产力。
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复杂多元。
而文化创意几乎可以改变一切,可以(),“文化+”也就()了。
当然,文化是需要用创意的方式①(zuò)加法的,与科技创新有着不尽相同的规律和要求。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一旦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将会爆发出巨大的威力,②(shèn)至成为颠覆性的创新力量,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要成为发展新动能的双引③(qíng),科技和文化要真正融合发展,最大的挑战和最关键的瓶颈还是人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全社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加强科学普及、文化普及和艺术普及的工作力度,还需要提高全社会尊重科技创新、热爱文化创意的意识。
这样双管齐下,才是养护人才和市场的两全之策。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3分)(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所不知水到渠成相辅相成B.无所不在水落石出相反相成C.无所不在水到渠成相辅相成D.无所不知水落石出相反相成(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某个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请写出这个动词并修改,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解析)
语文试卷第Ⅰ卷(共70分)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绯.红(fēi)狭隘.(yì)津.津有味(jīn)B.剔.透(tī)步骤.(zhòu)既往不咎.(jiù)C.濒.临(bīn)颈.椎(jīng)载.歌载舞(zǎi)D.庇.护(pì)广袤.(mào)中流砥.柱(jī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谧。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先字帖。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即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其美。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与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与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射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的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在下面语段中,一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运动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兀鹰来说,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但是只要 B.所以因此只要C.因为因此如果 D.所以但是如果5.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现代工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罩”,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中考真题】河南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中考真题】河南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阅卷人得分、积累与运用(共23分)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其中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少林寺、久_ill_(符负)盛名的学府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观星台等。
这些历史建筑宛如镶嵌在_ill_(崇祟)山峻岭间的颗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堆璨光芒。
数千年来,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何为“天地之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1. 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 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3.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构建过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2012年9月,郑州东站开始运营时,只有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与郑西高铁在此交会,“米”字只是一个反写的“厂”字。
2012年12月,京广高铁郑州至石家庄段通车,反写的“厂”字化身”丫”字,“米”字形高铁网初步架构。
2014年7月,郑州东站进入“逢车必停”时代。
随后两年,郑太高铁郑州至焦作段、徐兰高铁郑州至徐州段先后开通,”丫”字变为“十”字加一“、"。
至此,“米”字形高铁网“十”字定框。
2019年12月,郑渝高铁郑州至襄阳段、郑阜高铁相继开通,“米”字只差东北方向的最后一撇,“米”字形高铁网已基本具备整体形态。
2023年12月,济郑高铁全线贯通,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
三二I�2012年:M:®}{丿二三(年才g 咪_@@`、2日3M 仆全面建成l卢丿)4. 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小麦育种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
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河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晕、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促进了优质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为河南小麦的丰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4年西藏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4年西藏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不____(jù)风雨、欣欣向荣的中国。
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_________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祝融”探火、“義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无数平凡英雄拼_____(bó)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1.文中加点字“澈”“遨”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zhéào B.chèào C.zhéáo D.chèáo2.文中____处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A.惧博B.惧搏C.俱博D.俱搏3.文中横线处填入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沧海桑田B.前仆后继C.日新月异D.可歌可泣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历史的纵深,造就了时代的气韵。
②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③中国到了今天,我每时每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
④立于历史的沃土上,我们远眺未来。
⑤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4.语段中☐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B.?。
C.;。
D.;?5.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① B.③ C.④ D.⑤二、选择题6.某市举行“中国航天”科普活动,作为活动主题,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生逆袭,赛场夺冠B.文明社会,关爱为先C.科海泛舟,逐梦飞天D.诚信为本,道宽路广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故乡》都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024年辽宁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辽宁省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聪颖(yǐng)峭壁(bì)羡慕(mù)目不窥园(kuī)B.亢奋(kàng)黄晕(yūn)恬静(tián)振耳欲聋(zhèn)C.真挚(zhī)微薄(báo)晶萤(yíng)巧妙绝伦(lún)D.飞窜(cuàn)慰勉(wèi)尊循(zūn)丰功伟绩(jì)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从嘉兴到延安……灿若繁星的红色资源________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________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记录着党的优良传统,________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始终是________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A.见识艰苦卓绝记载鼓励B.见识艰苦朴素承载鼓励C.见证艰苦卓绝承载激励D.见证艰苦朴素记载激励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之所以被称为诗国,不是因为我们人人都写诗,而是我们有一个崇尚读书、崇尚诗教的民族传统。
②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着文化种子,滋养着我们的诗意人生。
③我们不一定人人都是诗人,但是我们可以从诗词中体味到温馨浪漫和灵趣哲思。
④通过读诗,让我们回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让我们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精神境界。
A.“崇尚读诗”“温馨浪漫”和“精神境界”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B.句②中“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文化种子”的主干是“诗歌撒播种子”。
C.句③用“但是”连接前后两个分句,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
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句子中的词语“通过”换成“只要”一词。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4.某中学开展“悦读书海·畅享经典”主题读书活动,安排如下:(1)书海拾贝,研精致思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山东省菏泽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山东省菏泽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默写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
① ,② 。
③ ,④ 。
2.依据课文填空。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二章》)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
(《<孟子>三章》)③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二则》)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
(《与朱元思书》)3.根据提示默写。
①“天下国家”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仁人志士常常借“梦”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醉里挑灯看剑, ”。
②初中生活即将成为美好的回忆,在此分别之际,如果你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选取两句诗送给同学留作纪念,并激励其胸怀壮志,勇向未来,那么这两句诗是:“ , 。
”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落梅风•书所见张可久柳叶微风闹,荷花落日酣,拂晴空远山云淡。
红妆女儿十二三,采莲归小舟轻缆。
4.赏析“柳叶微风闹”中“闹”字的妙处。
5.这首曲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因想东坡守杭之日,春时每遇休暇,必约客湖上,早食于山水佳处。
饭毕,每客一舟,任其所之。
2024届中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届中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题。
1.(3分)上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烂漫(làn)B.非难(nán)C.愚钝(yū)D.渺茫(wáng)2.(3分)上面语段中画线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央央不乐B.自抱自弃C.花团绵簇D.美不胜收3.(3分)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州园林修剪和栽种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将“修剪”和“栽种”调换位置)B.每一位老师都非常特别希望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
(删掉“非常”或“特别”)C.随着一声巨响,使“神州十五”号返回舱在预定区域内成功着陆。
(去掉“使”)D.阅读文章,要关注标题,尤其是那些能暴露主旨的标题。
(将“暴露”改为“揭露”)4.(3分)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儒家经典B.蒲松龄——清代文学家C.林冲——景阳冈打虎D.《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5.(3分)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班级转来一位新同学,他整日一言不发,也不参与课堂小组讨论。
作为同桌,你想劝他参与到讨论中来。
你对他说:A.“小组讨论人人都要发言,你有什么特殊的?你必须说话!”B.“小组讨论是大家思维碰撞的过程,我们特别期待你能参与。
C.“你现在学习成绩不好,难道想拖我们小组的后腿吗?”D.“你一言不发,是想念原来的同学了吧?你真重情义呀!”6.(3分)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有的人把读书当作乐趣有的人把劳动当作乐趣B.有的人把读书当作乐趣有的人把劳动当作乐趣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C.有的人把劳动当作乐趣有的人把读书当作乐趣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D.有的人把读书当作乐趣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有的人把劳动当作乐趣7.(7分)按教材原文填空。
(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落花”自喻,表现诗人不忘报国之志,至死也要牵挂国家的句子是:二、阅读(45分)(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8—10题。
2024年山西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亲爱的同学,展卷安!让我们放平心态,开启语文之旅……一、古典之美(27分)(一)1. 学校诗社举办“寻古人雅趣”活动。
下面是小宇同学制作的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极目皆趣(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篱下采菊,物我两忘,闲适恬淡。
(陶渊明《饮酒》<其五>)(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光阴流转,时序交替,富有理趣。
(王湾《次北固山下》)(3)“__________,阅金经”,远离世俗,雅音相伴,墨香静心。
(刘禹锡《陋室铭》)(4)“__________,__________”,泰山南北,一明一暗,相映成趣。
(杜甫《望岳》)趣由心生(5)“日月之行,__________”,沧海壮阔,吞吐日月,豪情满怀。
(曹操《观沧海》)(6)“__________,静影沉璧”,皎皎月色,一泻千里,月影如玉。
(范仲淹《岳阳楼记》)(7)“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月夜闲游,寻访村民,兴味盎然。
(陆游《游山西村》)(8)“__________,__________”,水天相连,如梦似幻,美妙绝伦。
(李清照《渔家傲》)寻美的眼睛里,万物皆趣;诗意的想象中,趣味无穷。
2. 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选用其中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入诗句点评的空缺处。
1939年,周恩来在绍兴的题词诗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秋瑾《满江红》)点评: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出______的“竞雄”精神。
(二)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文言文探究活动。
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2024初中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初中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蓊郁(wěng)撷取(xié)B. 喑哑(yīn)濒临(bīn)C. 翩跹(xiān)诠释(quán)D. 祈祷(qí)嗥鸣(há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B.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C.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广大青年迎来了建功立业。
D.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在晚会上讲了一个笑话,逗得大家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关。
C. 他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同志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
D. 现在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多读书,甚至不惜重金让孩子上各种课外补习班,真是见异思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4. 请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2)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4)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三、阅读题(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0分)5.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下列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024年广东中考试卷语文
选择题下列哪部作品是广东籍作家所著?A. 《骆驼祥子》B. 《围城》C. 《家》D. 《荔枝香》(假设为广东籍作家作品)(正确答案)下列哪个成语与广东的历史文化相关?A. 刻舟求剑B. 亡羊补牢C. 粤犬吠雪(正确答案)D. 画蛇添足广东中考语文试卷中,以下哪项是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正确理解?A. 文言文无需理解背景即可准确翻译B. 文言文中的“之”字总是指代人C. 文言文阅读需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答案)D. 文言文中的典故都源自广东下列哪首诗歌是描绘广东风光的?A. 《春晓》B. 《江南春》C. 《广府风光》(假设为描绘广东风光的诗歌)(正确答案)D. 《静夜思》在广东中考语文试卷的修辞手法考查中,以下哪项是比喻句?A. 他笑得像哭一样。
B. 他的心情像天气一样多变。
(正确答案)C. 他跑得比兔子还慢。
D. 他的话像钉子一样钉在心里。
下列哪项是广东中考语文试卷中可能考查的文学常识?A.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广东人B. 广东话是汉语的一种方言(正确答案)C. 《西游记》的故事发生在广东D. 广东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广东中考语文试卷的古诗词鉴赏部分,以下哪项是对诗词意境的正确理解?A. 所有诗词都表达了诗人的欢快情绪B. 诗词中的“月”总是代表团圆(正确答案)C. 诗词的标题总能概括全诗内容D. 诗词中的“花”总是指代爱情下列哪项是广东中考语文试卷中可能出现的病句类型?A. 成分残缺(正确答案)B. 使用了广东方言词汇C. 句子过长D. 使用了修辞手法在广东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部分,以下哪项是阅读文章时应采用的方法?A. 只阅读题目不阅读文章B. 只阅读文章开头和结尾C. 结合题目和文章内容进行理解(正确答案)D. 只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岛市2008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
(4分)如果你渴望健康、美丽与智慧,如果你 A 生命中的每一寸光阴,如果你愿意为这世界 B 情朗和欢乐,那么,请锻(li àn )心情。
它可以 C 人生的苦难,但绝不会被苦难所击碎。
它延展着,包容着,被覆着我们裸露的神经, D 着我们精神的海洋与天空。
它是蓝色澄清的内心疆域,在那里(q ī)息着我们永远不疲卷的灵魂。
(1)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将其依次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分)(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A 、B 、C 、D 处选填合适的词语。
(只选序号)(2分) 选项:①增添 ②保卫 ③珍惜 ④蕴涵我会选:A . B . C . D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 ,, , 。
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
①他执着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②震动了整个理念物理学界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④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A.④①③②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3.在横线上仿写加点语句,所写语句要符合语境,并与下文衔接顺畅。
(2分);如果生活是一张画纸,那么亲情便是五颜六色的画笔,没有了亲情,人生只是一张白纸;......................................如果生命是一舟孤帆,那么亲情便是乘风破浪的帆船,没有了亲情,生命只是一只残舟……紧紧抓住亲情吧!4.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
(2分)..(1)宇航员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出来。
(2)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5. 名著填空。
(3分)(1)《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在妻子虎妞死后爱上了“美丽、年轻、要强、勤俭”的,她是小说主要人物之一。
(2)《》一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苏联文学中最卓越的英雄形象之一。
(3)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的主要内容是以“”为核心,主要包括歌颂母爱、歌颂童真、歌颂自然和探索人生等内容。
6.如果你最好的朋友小甲不顾家庭的经济状况,盲目地与他人攀比消费标准,你打算如何劝说他走出这个生活误区?不少于50字。
(3分)7.请按原文填空。
(12分)(1)山回路转不见君,。
(2)?却话巴山夜雨时。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4),铜雀春深锁二乔。
(5)闲来垂钓碧溪上,。
(6),随风直到夜郎西。
(7)鲜花是美的,白居易春行钱塘湖,为“”的景象深深陶醉;雪花也是美的,胡天飞雪在岑参心中化作了明媚春光,好似“”。
(8)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意境壮美、凝炼深刻的笔触描写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9)人们常用杜甫《望岳》中的“,”两句诗,来表达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的一项( )(2分)8.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A.《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曹刿论战》就是选自其中。
B.《爱莲说》选自《周元正公集》,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
C.《夜雨寄北》和《无题》都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D.《渔家傲》的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二、阅读(满分60分)(一)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9—12题。
(10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①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②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③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西湖游记》)[注释] ①杭人:杭州人。
②山岚:山里的雾气。
③夕舂(chōnɡ):太阳落山。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月色入户.:(2)其实湖光染翠之工.: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11.甲文作者借月下美景抒发了怎样的心情?(2分)12.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修辞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不同?(2分)(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3—18题。
(20分)躺在母亲身边王晓明①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②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有时候她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
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
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③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④“聊天。
”我不耐烦地说。
⑤“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⑥“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⑦“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⑧“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也行。
”我说。
⑨“哦。
”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⑩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
我心里突然一动。
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11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
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12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
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
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13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
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14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
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15母亲惊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16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17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18此时冰心的小诗在我心中回荡: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原文有改动) 13.请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短语运用的妙处。
(3分)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14.阅读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说说其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
(3分)15.文章第○11、○12两段运用了哪种叙述方法,试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分)16.文章第○17段“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3分)17.文章以冰心先生的小诗结尾有什么作用?(4分)18.读了选文后,文中“我”对母亲那由衷的愧疚和依恋之情一定深深地感染了你,请你把此时此刻对母亲的情感用文字抒发出来,不少于30字。
(3分)(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9—23题。
(15分)太空的旅行者——空天飞机魏庆①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人类如想“上天”,可乘普通飞机;如想去“天外”——太空,则可乘航天飞机。
与此同时,自“哥伦比亚号”和“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解体事故后,世界各国都在集中力量发展下一代航天运载工具——空天飞机。
②两种飞机各有不同的外形结构、动力特征和不同的运行空间等。
普通飞机起降方便,但其速度却受到一定限制;航天飞机由于在大气层以外飞行,空气阻力小,可以长时间高速飞行,但其起降却特别困难。
能否取两种飞机之长,研制出一种新型飞机呢?聪明的科。
美国空军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研制跨大气层的飞行器,着力学家早就想到这一问题....研究发展高超音速技术。
③现役航天飞机都是由大型运载火箭发送的,运输成本很高,而且到2015年现役航天飞机将超期服役。
为了争夺宇宙空间资源,研发新一代的空间往返系统迫在眉睫。
因此,一些国家期望能开发一种可完全重复使用的、单级的、水平起落的、在大气层内以超然发动机为推进系统的新一代航天飞行器。
1996年开始实施的计划中,空天飞机成为先进航天器的发展方向。
④空天飞机是航空航天飞机的简称。
顾名思义,它集飞机、运载器、航天器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既能在大气层内做高超音速飞行,又能进入轨道运行,将是21世纪控制空间、争夺制天权的关键武器装备之一。
与航天飞机相比,空天飞机多了一个在大气层中航空的功能,而且它起飞时也不使用火箭助推器。
空天飞机的奥妙之处在于它的动力装置,这种动力装置既不同于飞机发动机,也不同于火箭发动机,是一种混合配置的动力装置。
空天飞机中安装有涡轮喷气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
涡轮喷气发动机可以使空天飞机水平起飞,当速度超过2400km/h时,就使用冲压发动机,使空天飞机在离地面6万m 的大气层内以3万km/h的速度飞行;如果再用火箭发动机加速,空天飞机就会冲出大气层,像航天飞机一样,直接进入轨道。
返回大气层后,它又能像普通飞机一样在机场着陆,成为自由往返天地间的输送工具。
⑤目前,中国已启动研发第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
它将是超越美国“航天飞机”水平的航天运输系统。
但尚.不能达到“空天飞机”的技术水准,预计可在2020年左右研制成功。
同时,中国科研人员也已有意开展空天飞机的研究。
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和“空天飞机”也有区别,即必须用火箭进行发射,而“空天飞机”则可以自行起飞。
⑥中国研发航天运输系统选择的技术道路和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均不相同。
俄罗斯重在发展飞船,而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航天飞机作为研发重点,他们的航天飞机系统其实只有两样,即航天飞机机体和固体火箭助推器。
但美国的航天飞机系统、功能和设计极其复杂,而且包揽许多可以用无人航天器进行的任务,导致维护费用高、容易发生事故等高代价,经济上很不合理。
中国航天专家提出一种立足于新一代运载火箭主要技术的串联式两级入轨重复使用运载器方案。
该方案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两级方案,降低了对发动机、材料等技术的指标要求,从而可以立足于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成熟技术,技术基础较好。
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起步方案。
专家指出,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降低发射费用、提高可靠性、缩短发射周期,为采用空中发射、水平起飞等新型发射方式提供强大的机动能力,从而达到快速、机动、可靠、廉价地进入空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