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__省略_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_周黎安
晋升机制下地方政府官员竞争的博弈分析
利 他主 义者 和机 会主 义者 。在 行 为博 弈 得 中 央 政 府 的 治 理 理 念 从 上 到 下 实 现 ( E) 为 凸函数 。
中。 前者 的策 略 是 实 绩 策 略 : 后 者 的 策 了 统 一 。
以 下 分 析 将 中 央 政 府 对 地 方 政 府 官
略 是 投机 策 略 。 自利者 属 于 中间情 况 .
而 正 是 这 种 行 为 最 终 会 影 响 其 能 否 获 得晋升。
一
政 府 官 员 之 间 展 开 的 晋 升 角 逐 :第 一 . 两
个地 方政 府 官 员 同 时 选 择 实 绩 , 即E . 10 > ;
正 式 制 度 下 的地 方 政 府 官 员 之 间
的 博 弈
第二 , 密度函数 仁f ( 8 ) 表 示 随机 因 素 8 的
束 下 . 地 方 政 府 官 员 与 其 晋 升 对 手 在 这 些行 为 也将 成 为 影 响 地 方 政 府 官 员 绩 ,且 E 。 > 0 ; 8 t 表示影响地方政府 官员选 不 同 制 度 组 合 中 进 行 横 向 博 弈 . 并 依 能 否 最 终 获 得 中 央 政 府 认 可 . 实 现 其 晋 择 实 绩 的 随 机 因 素 , 且8 < 0 。 以 下 是 地 方 据 价格 结 构 的 变化 。 选择 适应 性 行 为 。 升 目标的重 要 因素 。
下, 分 析 地 方政 府 官 员 ( 本 文将 地方 政 么 控 制 权 ” 。引 自李建 德 , 《 经 济 制 度 演 情 况 下 地 方 政 府 官 员 的 效 用 则 为 U =
府 官 员 分 为 三 种 类 型 。强 利 他 主 义 者 、 进大 纲 》 ) , 对 地 方 政 府 官 员 进 行 了 明 确 ( R, E) = t L — G( E ) , 其中, G( E) 表 示 地
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
政治学作业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显著增加,作为公共行政改革的一个方向,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是一个热点。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把这种全球范围内的地方政府合作, 归结为如下原因: 第一, 由于环境保护和经济持续发展等政策问题, 亟须区域内各地方政府间协力处理; 第二, 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地方政府间必须通力合作解决失业和贫穷等社会问题; 第三,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 区域内各地方政府间必须藉由资源和行动的整合, 以发挥综合作用, 提升地方竞争力; 第四, 尽管地方政府为提升其效能, 已经与许多私部门或非政府组织建立伙伴关系, 但地方政府间所建立的伙伴关系, 仍是其他合作关系所无法取代的机制。
我国作为一个超大型国家,国内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很大,资源和地理优势各不相同,环境、工业、金融发展政策面对不同问题,因此,我国地方政府之间需要不断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
为了提高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我国中央政府曾多次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促进地区之间的合作。
1999年开始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都是国家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地方政府之间合作而进行的发展战略。
现实情况表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之外,还需要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积极合作。
作为政府间一种重要关系, 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往往受政治制度、经济关系、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 在关于地方政府合作困难原因的分析中,主要有两种观点。
其一,王小卫、蔡新会认为,区域之间的市场发育程度是影响区域合作的重要原因,不同的市场发育程度下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不同,市场主体活动的主动性不同,从而影响区域之间的政府合作。
其二,北京大学的周黎安教授从地方政府官员政治晋升博弈的角度进行了剖析。
他认为,在我国,除了在经济上竞争外还要在在“官场”上为晋升而竞争。
但是,以上两种观点不能从根本上解释地方政府之间的不合作现象。
层层加码与官员激励 周黎安
“层层加码” 现象的解释可以推出几个可以检验的理论假说
第一,对于相对年轻的地方官员,因其未来的仕途更长、职业前景激励更强, 面对中央的目标,更可能会公布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目标。 第二,在担任现职之前在上级政府工作的经历会减弱提出高指标的激励,因为
作为考核方的上级会比较了解该官员。
第三,其他条件不变,在任期接近结束的官员越可能提出高目标,因为此时的 高姿态会给上级留下好印象,而且因为任期可能结束,自己不必在未来“兑现”许 诺,提出高目标面临的约束更少一些
揭示“层层加码”现象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经济的运行特征的意义?
首先,我们想利用“层层加码”的现象解释在2008 年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中国经
济的亮丽表现。
中国地方政府对于中央刺激计划的加码使得政府对于经济的刺激规模远远大于 公布的4 万亿。当规模空前的资金在短时间内注入经济体,经济企稳复苏就是必然的 结果了。
市级政府对于省级目标的加码
市级政府的平均目标增长率要高于省级目标均值2.05%—3. 39%,超出部分占 省级目标的20%以上。在实际完成方面,除2008 年市级实际完成略低于目0. 156%
之外,我们看到省级和市级实际都超额完成了增长目标。
为什么会出现“层层加码”的现象?
“层层分包”的行政体制是“层层加码”现象经常发生的一个基本的制度背景。 但是,“层层加码”的最终出现还必须取决于地方官员激励的性质,而这与政治锦 标赛紧密相连。 从地方官员的角度看,从基层政府开始的政治晋升之路就如同一个逐级淘汰的政 治锦标赛,为了晋级下一轮的竞争,必须保证本轮的优胜,而一旦因为某种原因 “出局”,就意味着未来机会的彻底丧失。 由于晋升的机会总是有限的,上级政府在考核下级的绩效和表现、决定提拔谁的 时候,必然采用某种程度的“相对绩效评估”。如何使自己的经济绩效高过竞争 对手是获得政治晋升资本的重要途径。中国政府结构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当中央 以经济绩效考核省级主要官员的时候,省级官员为了争取更好的经济绩效,也会 要求其下属的地级市官员提供好的经济绩效,在这些市级主要官员之间展开一个 围绕着经济增长的政治竞争。同样,市级政府会在县级主要官员之间组织经济竞 争。所以,政治锦标赛是在多层级间同时进行的。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公共管理学学科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有更深刻的体会,同时培养学生以科学化和批判性的思维面对公共管理过程和公共管理案例。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前半学期关于公共管理案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公共管理学知识谱系,以及公共管理学所具有的科学思维方式在面对现实社会中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的有效性,系统性和深刻性。
课程目标2:通过整个学期的学习,尤其是后半学期的学习,增强学生自主运用公共管理、政治科学等学科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独立思考、研究和呈现公共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五号宋体)三、教学内容(四号黑体)第一讲转型社会中的公共服务多元供给逻辑1、讲课内容:本讲以“1、面向多元需求的城市公共物”,“2、多线逻辑下的女性公共政策”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2、教学目标:让学生对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原则,以及涉及城市社会学、女性社会学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对如何分析社会群体属性与公共生活的对接的方法有所掌握。
3、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教学互动中,基础理论部分涉及到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的阅读和讨论;课堂案例教学以结合经典文献进行案例分析为主,整个教学互动中课堂讲授贯穿始终。
4、考核方法:根据课堂讨论参与频率和深度进行考核。
第二讲国家治理的社会基础1、讲课内容:本讲以“1、疫情期间的人口流动秩序”,“2、土地制度变革与农民养老”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2、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教学互动中,基础理论部分涉及到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的阅读和讨论;课堂案例教学以结合经典文献进行案例分析为主,整个教学互动中课堂讲授贯穿始终。
3、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掌握当代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依赖于特定的社会基础;让学生理解掌握政治与社会关系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性。
浅析我国公务员晋升激励机制
浅析我国公务员晋升激励机制
我国公务员晋升激励机制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改进。
现行的公务员晋升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是过于单一的评价标准。
目前的晋升激励机制主要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样的机制容易使得公务员过于注重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能力提升。
现行的公务员晋升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是晋升渠道较为狭窄。
目前,公务员的晋升主要通过内部选拔和考核等渠道进行,但这种方式容易形成利益团体,限制了公务员的晋升机会,也容易导致公务员的能力和潜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现行的公务员晋升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是晋升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
目前,公务员的晋升过程缺乏公开透明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容易导致潜规则的出现,影响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公信力。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应该多元化评价标准,不仅注重考试成绩,还应该考虑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表现,例如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团队合作能力等。
应该扩大公务员晋升渠道,增加外部选拔和竞争机制,打破利益团体的壁垒,为更多优秀的人才提供晋升机会。
公务员的晋升机制还应该与市场经济接轨,借鉴企业的管理经验,引入绩效考核和竞争机制。
应该加强晋升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建立公开透明的评价标准和程序,确保晋升过程公正、公平、公开。
也要加强对晋升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公正的现象。
我国公务员晋升激励机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改进的方向包括多元化评价标准、扩大晋升渠道、增强公正透明性等。
只有通过改进机制,才能更好地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论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
论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随着中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得到不断提升,同时政府官员的晋升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既需要个人努力,也需要合作,这需要政府制定和完善激励政策,在合适的时候施加正确的激励力度。
首先,政府应该以激励为导向,设计和执行合适的政策措施,以促进政府官员的激励和合作。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高额的薪酬福利和良好的晋升空间来鼓励官员更好地发挥其能力。
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来奖励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官员。
这能为官员提供目标导向,同时也可以为更大的组织利益作出更好的贡献。
其次,政府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使得政府官员在晋升博弈中更好地合作。
政府官员之间经常存在着合作、竞争和利益博弈等各种不同关系,如果不能有效地协调合作,会导致一些问题。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鼓励官员在工作中互相合作,团结拼搏,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同时,在对官员进行激励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个人努力,也应该关注他们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团队协作精神的落地。
最后,政府需要完善管理体制和制度,加强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确保激励政策能够有效地推行。
政府应该确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用以指导官员的日常管理和绩效考核,同时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力度,避免激励措施被滥用和误用。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官员的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管理技能,使其具备更好的管理能力和意愿。
总之,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政府官员的晋升博弈是重要而复杂的话题,它不仅关系到官员个人的前途,也关系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针对这一现实,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激励政策,促进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落实科学合理的评价和监管机制,实现政府官员的各项任务和职责,助力政府实现管好项目、管好资金、管好人才、管好机制,从而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
政府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及对策
政府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及对策摘要: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文章首先分析和总结了政府统计数据失真的表现形式和可能造成的后果,然后从不同的视角考察了其背后的原因,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改善和提高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表现形式;后果;原因;对策05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而相当一部分信息是基于统计数据获得的,与之相应的决策也是基于统计数据分析做出的。
统计数据质量的好与坏、高与低,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决策的可靠性。
因此,可以说,统计数据质量就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为了改善和提高政府统计数据的公信度和本身的质量问题,本文试图从以下方面加以研究:(1)政府统计数据失真的表现和后果;(2)政府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3)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提高政府统计数据质量。
一、政府统计数据失真的表现和后果(一)政府统计数据失真的表现2002年4月,我国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数据公布通用系统(CDDS),这意味着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应以国际通行的评判标准要求自己。
但是,目前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与数据质量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政府统计数据还存在失真情况。
主要表现在:1、全国和地方统计数据的不一致性。
社会各界认为我国政府统计数据的公信力不强,全国和地方统计数据经常出现不一致现象,以GDP为例,随着统计方法与核算体系的完善,全国和地方统计数据的差距应该逐渐缩小,但从表1可以知,2005年、2006年和2009年各省GDP数值汇总值均远高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GDP数值,差额为1.4万亿元、2.1万亿元和2.66万亿元,全国和地方统计数据的差距逐年扩大。
尽管国家统计局为此进行了一些技术上的解释,但这种现象暴露了我国政府统计数据存在“数字打架”的事实。
2、不同政府部门统计数据的不一致性。
不仅国家和地方的统计数据存在出入,不同政府部门统计数据也存在不一致性。
不同政府部门统计在收集数据时,应用的统计方法、指标口径、数据采集渠道的不同,导致不同政府部门在同一指标,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_周黎安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周黎安内容提要:本文研究了中国地方官员的治理模式)))/晋升锦标赛治理模式0的性质与特征,并试图揭示这种特定模式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及其各种特有问题的内在关联。
本文认为,晋升锦标赛作为中国政府官员的激励模式,它是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根源,但由于晋升锦标赛自身的一些缺陷,尤其是其激励官员的目标与政府职能的合理设计之间存在严重冲突,它目前正面临着重要的转型。
关键词:晋升锦标赛地方官员的激励中国经济增长一、引言: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被世人誉为/增长奇迹0。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一方面表现为GDP增长速度高、持续时间长。
从增长速度来讲,自现代以来,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能在30年间保持每年将近百分之十的增长速度,日本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只持续了20年。
按照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趋势,许多学者估计,中国的高速增长很可能不止30年,有可能长达40年。
但另一方面,从经济理论的角度看,这个奇迹的神秘之处在于其/非常规0的性质:经济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若干增长条件,如自然资源禀赋、物质和人力资本积累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中国与其它国家相比并无独特之处,甚至处于低水平阶段,如人均资源禀赋、技术创新水平。
也就是说,按照这些理论的预言,中国不应该有经济奇迹发生。
由于诺斯的开创性贡献(North and Thomas,1971;North,1981),近年来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制度尤其是经济和政治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物质和人力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被认为只是增长的结果,而不是增长的内在源泉,更深层次的决定因素是一国的制度安排。
最近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一国的司法制度对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而政府的结构以及受到的权力约束也同样影响经济增长(Shleifer and Vishny,1993;Delong and Shleifer,1993;La Porta等,1998)。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政府间合作机制研究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政府间合作机制研究陈金翠(河南城建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36)摘要:在区域经济建设的推动下,各类资源开始向特定的区域集中,其中,政府间的合作便是促进资源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重大国家战略,必然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合作与交流,从而在产业布局、制度构建等宏观方面形成合力,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政府间合作;中原经济区;建设;合作机制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 (2012)10-0066-03Oct.,2012Vol.20No.10河南社会科学HENAN SOCIAL SCIENCES 2012年10月第20卷第10期改革开放以后,有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讨论越来越多,相关的研究文献也大量涌现。
而随着我国区域经济规划“三化”趋势的持续延伸,国民经济发展结构也向内需拉动型进行转变[1]。
在这一过程中,一直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中原地区面临着全面崛起的契机。
这是因为,该区域的建设如果能够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不但会将对中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还能够进一步推进国民经济的建设步伐[2]。
自《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规划纲要》批复之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更是受到了全社会普遍的关注[3]。
自此以后,中原经济区的概念特征、功能结构以及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等问题都已经被前所未有的明确下来。
而在区域经济建设的推动下,各类资源开始向特定的区域集中,其中,政府间的合作便是促进资源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背景,首先阐述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意义,然后分别从产业布局、绩效考核体系、制度、合作意识等方面,分析了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间合作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最后给出了推进中原经济区政府间合作的相关策略。
希望通过本文的努力,在多个方面深化对中原经济区的研究和实践,为中原大地谋取更多更长久的福利,为国家利益的实现提供必要的保障。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_周黎安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周黎安内容提要:本文研究了中国地方官员的治理模式)))/晋升锦标赛治理模式0的性质与特征,并试图揭示这种特定模式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及其各种特有问题的内在关联。
本文认为,晋升锦标赛作为中国政府官员的激励模式,它是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根源,但由于晋升锦标赛自身的一些缺陷,尤其是其激励官员的目标与政府职能的合理设计之间存在严重冲突,它目前正面临着重要的转型。
关键词:晋升锦标赛地方官员的激励中国经济增长一、引言: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被世人誉为/增长奇迹0。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一方面表现为GDP增长速度高、持续时间长。
从增长速度来讲,自现代以来,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能在30年间保持每年将近百分之十的增长速度,日本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只持续了20年。
按照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趋势,许多学者估计,中国的高速增长很可能不止30年,有可能长达40年。
但另一方面,从经济理论的角度看,这个奇迹的神秘之处在于其/非常规0的性质:经济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若干增长条件,如自然资源禀赋、物质和人力资本积累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中国与其它国家相比并无独特之处,甚至处于低水平阶段,如人均资源禀赋、技术创新水平。
也就是说,按照这些理论的预言,中国不应该有经济奇迹发生。
由于诺斯的开创性贡献(North and Thomas,1971;North,1981),近年来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制度尤其是经济和政治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物质和人力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被认为只是增长的结果,而不是增长的内在源泉,更深层次的决定因素是一国的制度安排。
最近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一国的司法制度对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而政府的结构以及受到的权力约束也同样影响经济增长(Shleifer and Vishny,1993;Delong and Shleifer,1993;La Porta等,1998)。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标准格式及说明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标准格式及说明一、总体说明1. 全文请用Microsoft Office Word编排,页边距上下各2.54cm,左右各3.17cm。
全文采用单倍行距。
文章的一级标题前后采用6磅间距。
其他段前、段后均采用0倍间距。
除特别说明外,全文两端对齐。
2. 全文(包括文章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邮编、内容提要、关键词、文章各级标题、正文、图表及各级标题、参考文献、注释等)中所有英文文字及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e(TNR)字体。
文章正文(不包括标题及图表名)中的中文文字用五号宋体。
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内容提要、关键词、各级标题、图表及图表名称的中文文字格式详见“文章标准格式”说明。
3. 英文参考文献、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中的标点符号用TNR格式。
除段尾外,所有英文标点符号后面均空一个字符,但多个英文标点符号之间不用空格。
表示编号的阿拉伯数字后用实心句点“.”,实心句点后空一个字符与内容隔开。
文中其他各处的标点符号均用中文宋体格式。
所有中英文标点符号必须符合中英文标点符号的标准。
4. 中文题目、作者、单位及邮编、内容提要、关键词等放在文前,英文题目、作者、单位及邮编、内容提要、关键词等放在文末。
5. 节、小节、目、子目的标题采用“一、”“(一)”“1.”“(1)”编号制,可根据需要略过某些级次,如节“一、”标题下直接为目“1.”。
标题一般不超过四级。
正文中要点可用“第一”、“第二、”等表示,不要用带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6. 注释为释义性注释,即对论著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采用页下注(脚注)形式,每页重新编号,编号用带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7. 在初次投稿时,文中不要出现作者信息以及基金信息,这些信息均在本刊系统中特定位置填写。
若收到编辑部递交修改稿的要求时,再将作者必要的信息以及基金信息放在首页规定的位置。
8. 所有计量与统计结果均用表格形式呈现。
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博弈及其激励
经济发展” 再演变为 “ , 经济增长速度 ” 作为锦标 推进速度 , 掀起社会主义合作化新 高潮》 在《 的强大 为“ 激励下 , 中国范围内再次展开了轰轰 烈烈 的锦标 赛的排名标 准。这是 中华 民族 命运 的一次 重大改 在 赛式的“ 合作化竞争 ” 。哪里合作化推进的速度快 , 合作范围广泛 ( 合作社规模庞大) 那里 的成就也 自 ,
的生产热情 , 织了一场规模空前 的生产 劳动锦标 之中并在 “ 组 文化大革命” 中发扬光 大。“ 宁要社会主
不要资本 主义 的苗” “ 是敌人拥护 的, 、凡 我 赛。这种生产劳动锦标赛与典型示范和政治 与生产 义的草 ,
相关联 , 形成了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所称之 的“ 生 活空间” 。在这种“ 生活空间” 人们彼此进行相互 中,
杨介 一 杨 , 迪2
政府机关、 每个公社以及每个企业的可粘贴之处 , 墙
里墙外、 大街小 巷、 屋顶地 面。所有 人 ——男女 老 少, 工农商学兵——都堂而皇之地和 自豪地委 身于 非理性的狂热之 中, 甚至长期 以来一直被认 为是 自
(. 1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2 北 京师范大学公共部 门绩效测评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全面深刻地认识几乎存在于中国社会公共治理
最终却人为地制造 了更为森严 的等级 而从一场在群众 中开展 的生产活动的锦标赛 扩展为 锦标赛运动 , 知识分子处于这个 高耸人云 的金字塔 的最底 各政府部门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锦标赛 。这种 方式 体制 ,
为在极度困难 的战时的 中国共产党 的存在 、 发展与
扩大 产 生 了重 大影 响。
国迅速掀起了合作化 的高潮 , 将合作化 推进 了社会 参考文献 :
于“ 短缺危机” 还是要好无数倍 , 它毕竟 是发展 中的 问题 , 是因为发展而引发的问题而不是 因为停止 而
中国地方政府官员晋升博弈过程中劳动契约的逆向激励研究
了确认并提 出分税制改革对地方政府可能带来 的影响。如朱恒鹏 ( 2 0 0 4 ) 提供的经验数据表明, 实
行 分税 制后 地方 政府 财政 支 出仍 然 取决 于从 当地 经济 所 能 获 得 的财 政 收 入 , 但 认 为 中央对 地 方 财税 利 益 的攫取 会对 地方 的热 情产 生 消极 影 响。 陈抗 等 ( 2 0 0 2 ) [ 6 j 的研 究 表 明 , 改 革 以来 地 方政 府 推 动 当 地 经济 发展 的积 极性 受 到影 响 , 并 且从 原 来 扶 持 私 营企 业 的 “ 援助之手” 变成 “ 掠夺 之 手 ”, 其 会 通 过 加 大摊 派 和增加 税 费等手 段 满足 自身 利益 的需 求 。然 而 我 国 的现 实 情 况却 是 : 虽 然 中央 的多 次 经 济
对地方政府带来 了强的财政经济激励 , 有利于解决计划经济时期长期存在的财政软预算 约束 问题 。 因为在此种激励下 , 政府更倾向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 , 以此来招商引资而不是单纯地用于弥补国有企
业 的损 失 。J i n等 ( 2 0 0 5 ) 对该 理论 进行 了实 证研 究 , 其提供 的一 些经 验 数据 表 明 , 中央政府 对 地 方 政府 的财政 经济 激励 承诺 是有 效 的 。
政策调整和改革都触及了地方利益 , 但地方政府推进经济增长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而降低 , 财政联邦主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周黎安内容提要:本文研究了中国地方官员的治理模式)))/晋升锦标赛治理模式0的性质与特征,并试图揭示这种特定模式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及其各种特有问题的内在关联。
本文认为,晋升锦标赛作为中国政府官员的激励模式,它是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根源,但由于晋升锦标赛自身的一些缺陷,尤其是其激励官员的目标与政府职能的合理设计之间存在严重冲突,它目前正面临着重要的转型。
关键词:晋升锦标赛地方官员的激励中国经济增长一、引言: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被世人誉为/增长奇迹0。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一方面表现为GDP增长速度高、持续时间长。
从增长速度来讲,自现代以来,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能在30年间保持每年将近百分之十的增长速度,日本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只持续了20年。
按照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趋势,许多学者估计,中国的高速增长很可能不止30年,有可能长达40年。
但另一方面,从经济理论的角度看,这个奇迹的神秘之处在于其/非常规0的性质:经济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若干增长条件,如自然资源禀赋、物质和人力资本积累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中国与其它国家相比并无独特之处,甚至处于低水平阶段,如人均资源禀赋、技术创新水平。
也就是说,按照这些理论的预言,中国不应该有经济奇迹发生。
由于诺斯的开创性贡献(North and Thomas,1971;North,1981),近年来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制度尤其是经济和政治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物质和人力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被认为只是增长的结果,而不是增长的内在源泉,更深层次的决定因素是一国的制度安排。
最近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一国的司法制度对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而政府的结构以及受到的权力约束也同样影响经济增长(Shleifer and Vishny,1993;Delong and Shleifer,1993;La Porta等,1998)。
从政府官员晋升博弈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
到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也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 注, 对农 民工工资被拖欠原 因的解 释主要有 以下几
种 。一是农民工依法维权的意识淡薄 , 很少 主动与
占农 民工 总数 的 5 . %, 4 3 占建 筑 业 从 业 人 数 的
7 .%。 22 以上数据表明, 事建筑业的农 民工无论在 从 农 民工总数 当中, 还是在建筑业从业总人数当中都
p y i re r . a n a ra s
K yw rsdb h npy etnaer; i pat r etgm e od :et m ;am n i ra tu h o c;a e c r s rm n p j
0 引言
农民工工资被严重拖欠的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
法签订正式合 同, 导致法律介入困难 ; 三是从契约论
维普资讯
第1 期
王传慧等: 丛煎府官旦妥 堙銮垂建设
壅基
——
— — 7 1
以, 研究建筑领域农 民工 的工资拖欠问题具有很 强 的代表性。 本文试图从一个新 的角度来探讨建筑领域农 民 工工资拖欠的原因, 对建筑领域债务链加以分析 , 对 官员为提高本地的 G P而搞政绩工程建立博弈 模 D 型。通过分析 , 得出结论——拖欠农 民工工资 的熏 要原因是政府官员在进行工程投资决策时不科 学,
维普资讯
第 2卷 1
20 06年
第1 期
2月 JU N L O OR A F
山 东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 NI E ST U V R IY OF A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CnmE ‘ AND I E El 强 G
V1 1 N . o. o 1 2
浅析我国公务员晋升激励机制
浅析我国公务员晋升激励机制我国公务员晋升激励机制是公务员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公务员队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晋升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
本文通过浅析我国公务员晋升激励机制,旨在探讨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我国公务员晋升激励机制的特点是以综合素质为导向。
公务员晋升不仅仅是单纯的考核工作表现,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通过晋升考试和面试等方式,评估公务员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领导才能、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表现,全面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
我国公务员晋升激励机制的特点是兼顾公平和激励。
公务员晋升激励不仅要符合公平原则,确保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还要具有激励效果,能够激发公务员的工作动力和创新精神。
在选拔晋升过程中,既要注重选拔标准的明确和公开透明,又要注重激励手段的灵活和多样性,以激发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国公务员晋升激励机制存在一些问题。
公务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单一。
在现行机制下,公务员的晋升途径主要是通过考试晋升,这容易导致公务员只关注书本知识和应试能力,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锻炼机会。
晋升标准和评估方法偏重数量指标。
现行的晋升评估体系大多侧重于量化指标,如职级、考核分数等,容易导致功利主义思维和急功近利的行为。
公务员晋升的晋级速度慢。
公务员的晋升渠道相对狭窄,导致大量优秀的公务员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公务员晋升激励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晋升途径和机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完善晋升标准和评估方法,注重考察公务员的工作实绩和绩效贡献,加强对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的考核。
要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供更多的培训资源和学习平台,促进公务员的自我提升和能力提高。
要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内部交流和经验共享,建立公务员之间的良好互动机制和合作机制,促进公务员之间的学习和互相成长。
中国数字产业政策工具特征与范式协
论其作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基础研究投入不仅能够带来知识和信息,更是改变了地区的创新环境。
这种由基础研究投入带来的创新环境变化会影响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产生“选择效应”。
尤其在中国的特殊情境下,地方政府的偏好也会影响企业的更替,基础研究投入所引发的“选择效应”会更多地表现为政府选择。
那么,基础研究投入是否通过“选择效应”对企业创新产生差异影响,又是否与地方政府的偏好有关?已有文献对于这些问题显然关注不足。
相比于以往研究,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既有研究对基础研究的争议不断,本文将基础研究投入纳入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验证了基础研究投入效果的区域差异性,从基础研究投入带来的创新环境变化的新视角理解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二是已有文献主要关注基础研究带来的知识外溢对创新的影响,本文以企业进入和退出为切入点,将基础研究投入的“选择效应”与企业创新能力相结合,深入分析基础研究投入创新效应的异质性根源;三是本文引入地方政府对异质性企业的偏好差异,在不同的地方政府偏好条件下分析基础研究投入创新效应的异质性。
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够为政府研发支出结构调整及政策选择提供借鉴,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中国情境下基础研究投入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理解,是对现有文献的有益补充。
一、理论基础与假设(一)基础研究投入与企业创新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了解某种现象和试验的潜在基础。
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技术进步源泉,基础研究除了需要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之外,还具有研发周期长、失败风险高的特征。
极强的知识外溢性和使用的非排他性使基础研究具有公共品的属性,会导致市场失灵问题。
为此,各个国家的基础研究投入通常是由政府承担重任,承接政府基础研究投入的主体也多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产出成果大多是科学论文和著作。
本文认为,基础研究投入对企业创新既存在正向影响,也存在负向影响。
基础研究主要通过如下两个方面促进企业创新:第一,基础研究投入能够向外界传递一种信号,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平台。
政治晋升激励机制下的地方重复建设_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1]
政治晋升激励机制下的地方重复建设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 皮建才[内容摘要]本文从政治晋升激励的角度考察了中国重复建设的内在机制。
本文的分析表明,横向政治晋升激励的作用机制和纵向政治晋升激励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由此得到落后地区是否进行重复建设的条件也就不相同。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价格扭曲放大了横向和纵向政治晋升激励的作用。
为了降低落后地区进行重复建设的程度,中央政府需要对不同地区地方政府的官员采用不同的政治晋升激励,也需要努力推动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体制改革。
[关键词]地方重复建设;横向政治晋升激励;纵向政治晋升激励作者简介:皮建才(1977 ),男,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南京,210093),博士。
研究方向:企业理论、发展经济学、转型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
一、引 言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重复建设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和问题,所以试图对此进行解释和回答的文献特别多。
皮建才[1]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梳理性的总结,把这些文献分成了五类。
一是从财政激励的角度分析的,认为财政激励使得地方政府倾向于投资那些看起来有利可图的产业,并对投资后的产业进行地方保护。
[2-5]二是从晋升激励的角度分析的,认为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的晋升激励使得地方之间的合作空间非常狭小,而竞争空间非常巨大,这就形成了地方保护和重复建设的制度基础。
[6-7]三是从预算软约束的角度分析的,认为地方政府进行的投资或地方政府干预企业进行的投资并没有顾及项目的风险和成本。
[8-9]四是从产权制度的角度分析的,认为国有企业对控制权丧失缺乏必要的补偿,政府部门或企业管理者为了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对并购等重组行为进行极力抵制,这样就形成了重复建设的产权基础。
[10]五是从羊群行为的角度分 本文获得南京大学人才引进培养基金项目和南京大学文科校级规划项目青年项目的资助。
析的,认为地方政府的风险规避倾向使得晋升激励下的地方官员选择了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的行为,[11-12]当前越来越多的关于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主流经济学文献[13]认为,中国政府间的M型组织结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正是这种结构决定了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政治晋升激励。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_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周黎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100871) 内容提要:过去大量的研究强调行政性分权和财政包干下地方官员的财政激励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其互动的影响。
本文建立了一个地方官员政治晋升博弈的简单模型,旨在强调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对地区间经济竞争和合作的影响。
由于政治晋升博弈的基本特征是一个官员的晋升直接降低另一个官员的晋升机会,即一人所得为另一人所失,这使得同时处于政治和经济双重竞争的地方官员之间的合作空间非常狭小,而竞争空间非常巨大。
该模型理解我国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视角和框架,它尤其有助于解释我国长期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大而全0的地区发展战略和地区间形形色色的产业/大战0和恶性竞争。
关键词:晋升激励 地方保护主义 重复建设 区域合作* 作者感谢朱玲、魏众、刘小玄、剧锦文、汪淼军、陈烨以及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研讨会的参与者对本文提出的富有价值的意见。
在形成本文想法的过程中,作者也得益于车嘉华的评论,特此致谢。
一、引言由于我国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地方官员的激励与行为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成为分析地区经济现象的一个重要的透视点。
迄今对我国政府官员,尤其是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行为的研究主要强调行政性分权和财政包干改革以来地方官员的财政与经济激励。
沈立人、戴园晨(1990)分析了行政性分权和财政包干对中国/诸侯经济0形成的影响;Oi(1992)、Jin,Qian,and Weingast(2000)强调了财政包干改革对地方政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意义;Young (2000)提供了中国地区间贸易保护主义和产业同构化的经验证据,并强调地方财政激励和扭曲的价格体系对产业同构化的影响。
毫无疑问,财政和经济激励构成地方官员激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这些激励本身仍然无法满意地解释很多地方官员的行为,比如长期困惑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顽疾)))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
晋升激励与地方保护: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年级:2002专业:经济学基地班西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晋升激励与地方保护:一个基于政治控制权收益的解释作者:刘瑞明(学号:20021030019)指导教师:白永秀2006 年5月 15 日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摘要本文在一个基于政治控制权收益为目标的晋升激励框架下,整合既有的理论认识,利用一个模仿博弈模型,对长期存在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同构及其引发的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现象给予一个完整解释。
本文研究表明:在以政治控制权收益为目标的晋升激励体制下,出于对政治控制权收益中的相对位置的考虑,在信息约束与风险规避条件下,地方政府官员将采取模仿经济发展战略上的方式最大化自身利益。
而这种经济模仿发展战略必然导致产业同构的形成,这进一步引发地区企业在产品市场和原料市场的互相争夺,地方保护主义与人为的市场分割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在随后的经验验证中,历史资料支持了上述逻辑。
最后,本文指出:由于政府组织中对相对绩效的激励需要与政府主导型经济中道德风险的两难冲突,从短期看,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将有利于缓解这一冲突,但长期来看,产权改革和市场环境的维护才是出路所在。
关键词:晋升激励政治控制权收益经济模仿产业同构地方保护Performance Based Incentives and Local Protection: An Explanation under a Framework ofBenefits of Political Control Rights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ame industrial structure at different region and the local protection between them in china under a framework of performance based incentives. We show that, in the government pushed economic, if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be concluded in the contract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give to the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the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will ignore their own superior information that develop the local economic and “go with the flow”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re own benefits when they allocate the resources which they control. This will lead to the sam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n local protection between them. It is harm to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mpirical study show that the logic we bring forward are right. In short run, perfect the performance judged system will be relax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demand of 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e in th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and the moral hazard in the government pushed economic, but in long run, the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s is necessary.Key Words: Performance Based Incentives; Benefits of Political Control; Herd Behaviour; Same Industrial Structure ; Local Protection目录题目 (1)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1)理论分析 (4)相对绩效考核与产业同构的形成 (6)经验实证 (9)简短的结语 (11)附录 (12)参考文献 (14)致谢 (15)晋升激励与地方保护:一个基于政治控制权收益的解释刘瑞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02经济学基地)内容摘要:本文在一个基于政治控制权收益为目标的晋升激励框架下,整合既有的理论认识,利用一个模仿博弈模型,对长期存在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同构及其引发的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现象给予一个完整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周黎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100871) 内容提要:过去大量的研究强调行政性分权和财政包干下地方官员的财政激励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其互动的影响。
本文建立了一个地方官员政治晋升博弈的简单模型,旨在强调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对地区间经济竞争和合作的影响。
由于政治晋升博弈的基本特征是一个官员的晋升直接降低另一个官员的晋升机会,即一人所得为另一人所失,这使得同时处于政治和经济双重竞争的地方官员之间的合作空间非常狭小,而竞争空间非常巨大。
该模型理解我国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视角和框架,它尤其有助于解释我国长期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大而全”的地区发展战略和地区间形形色色的产业“大战”和恶性竞争。
关键词:晋升激励 地方保护主义 重复建设 区域合作* 作者感谢朱玲、魏众、刘小玄、剧锦文、汪淼军、陈烨以及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研讨会的参与者对本文提出的富有价值的意见。
在形成本文想法的过程中,作者也得益于车嘉华的评论,特此致谢。
一、引言由于我国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地方官员的激励与行为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成为分析地区经济现象的一个重要的透视点。
迄今对我国政府官员,尤其是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行为的研究主要强调行政性分权和财政包干改革以来地方官员的财政与经济激励。
沈立人、戴园晨(1990)分析了行政性分权和财政包干对中国“诸侯经济”形成的影响;Oi (1992)、Jin ,Qian ,and Weingast (2000)强调了财政包干改革对地方政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意义;Young (2000)提供了中国地区间贸易保护主义和产业同构化的经验证据,并强调地方财政激励和扭曲的价格体系对产业同构化的影响。
毫无疑问,财政和经济激励构成地方官员激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这些激励本身仍然无法满意地解释很多地方官员的行为,比如长期困惑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顽疾———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
主流文献关于这些问题的解释主要是基于市场和经济竞争的逻辑(沈立人、戴园晨,1990;银温泉、才婉如,2001;Young ,2000):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财政包干体制强化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和经济激励,各个地区为保护本地的资源、市场和税基而各自为战,为寻求高额利润而过度进入某一行业。
可是这种解释并不完全令人信服。
如果说地方官员的财税激励是地方保护主义存在的根本原因,那么,为什么同样面临税收激励的国家之间却可以通过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达成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而同在一国之内的各地区却一直不能达成类似的协定?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一位东北的人大代表在谈及振兴大东北过程中出现的“诸侯经济”现象时尖锐地指出:当市场渴望连接在一起也应该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政府官员们却没有坐到一起研究彼此间的协调发展,这种现象不仅在东北存在,在全国也存在。
①为什么市场渴望协调与合作时政府官员却迟迟不愿意坐到一起?这是传统解释所无法回答的。
关于重复建设问题的传统解释也存在一些未解的疑问:如果地方重复投资只为了寻求高额利润和相应的税收利益,那为什么有些地区在注定要亏损的前景下仍然要过度投资?更关键的是,在我国长期存在的一浪接一浪的重复建设“大战”中,各地区带有明显的“相互攀比”和“相互较劲”的色彩,这又如何用市场和财税动机来理解?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地方官员经济合作失败的深层原因提供解释。
我认为,地方官员合作困难的根源并不主要在于地方官员的财税激励及他们所处的经济竞争的性质,而是在于嵌入在经济竞争当中的政治晋升博弈的性质。
同一行政级别的地方官员,无论是省、市、县还是乡镇一级,都处于一种政治晋升博弈,或者说政治锦标赛(political tourna ments)。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地方官员的选拔和提升的标准由过去的纯政治指标变成经济绩效指标,尤其是地方GDP增长的绩效,系统的经验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Li and Zhou,2004)。
不同地区的地方官员不仅在经济上为GDP和利税进行竞争,而且同时也在“官场”上为晋升而竞争。
在政治晋升博弈中,给定只有有限数目的人可以获得提升,一个人获得提升将直接降低另一人提升的机会,一人所得构成另一人所失,因此参与人面临的是一个零和博弈。
而在正常的经济竞争中,合作使得参与人实现“来自交易的收益”(gain from trade),合作博弈所对应的是一个正和博弈。
“官场”竞争的逻辑将深刻地改变由官员所主导的经济竞争的方式和内容,而这一点正是被以往的研究所忽略的。
本文建立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说明政治晋升博弈下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倾向。
在地方官员的行为对邻近地区存有“溢出效应”的场合,政治晋升博弈的基本特征就是促使参与人只关心自己与竞争者的相对位次,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参与人不仅有激励做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事情,而且也有同样的激励去做不利于其竞争对手所在地区的事情(如阻碍外地的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对于那些利己不利人的事情激励最充分,而对于那些既利己又利人的“双赢”合作则激励不足。
这就是为什么处于政治锦标赛博弈中的政府官员不愿意合作却愿意支持“恶性”竞争的基本原因。
作为一个运用,我将从政治晋升博弈模型出发对我国长期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提出一个系统的解释。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从政府官员晋升激励的角度研究了政治晋升竞争对政府主导型的区域竞争和合作的影响,在一个全新和系统的解释性框架下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竞争与互动过程。
本文另一隐含的贡献在于提供了转型经济中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政治竞争方面的根源。
②在本文的模型中,地方官员依赖于对地方经济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影响力,通过恶性的经济竞争达到政治竞争的目的,这正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我国国有企业存在软预算约束的一个新的根源。
众所周知,科尔奈对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经典的解释是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父爱主义”倾向(Kornai,1979),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普遍存在的动机;但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官员出于对晋升的政治激励而不惜以地方产业和企业的经济预算为代价参与地区竞争,已不再是简单的“父爱主义”的行动了。
二、晋升博弈中的地方官员的激励与合作:一个简单模型本节将试图建立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以揭示具有锦标赛(tournaments)特征的政治晋升博弈的①据新华社电,转引自《北京娱乐信报》2004年3月11日的报道《“大东北”下还有“小东北”:“诸侯经济”抬头》。
②Shleifer and Vis hny(1994)也提出了一个关于软预算约束的政治解释,所不同的是,他们考察在一个民主政体下,政治家如何通过补贴企业来获取企业雇员对他们的政治支持,以赢得连任。
基本结构、政府官员的激励及其对经济合作的影响。
本模型是对Lazear 和Rosen (1981)锦标赛模型的一个扩展。
我们设想有这样一个晋升博弈,其中上一级政府对两个地区的地方政府首脑A 和B 的地区经济绩效进行考核,绩效较高者将获得政治提拔。
①每个地区的经济绩效由y i 代表,地方官员的努力与其所在地区经济绩效的关系可以由下列式子代表:y i =a i +ra j +e i (i =A ,B ;i ≠j )其中a i 代表地方官员i 的努力程度,a j 代表地方官员j 的努力程度。
上述假设说明我们的模型适用的条件是政府官员的决策和行为(如重大投资决策)对地方经济或某些产业的影响力必须非常大。
我们假定上级政府能够观察到y i ,但无法观察到a i ,a i 只有官员i 自己知道。
这样,上级政府所能采用的激励机制都只能基于可观察的经济业绩。
系数r 代表官员j 的努力对地区i 经济业绩直接产生的边际影响,如果r 不为零,则表明地方官员i 的行为对地区j 有“溢出效应”。
为简化问题起见,我们假定 r <1,即不论“溢出效应”为正抑或为负,任何一个官员的行为对自己业绩的影响要超过对别人业绩的影响。
e i 是一个随机扰动项,e i 和e j 相互独立,我们假定(e j -e i )服从一个期望值为0、独立和相同的对称分布F 。
① 本模型也完全适用于两个同级的政府部门和一个部门的两个科室的情况,或者一个大型M -型公司的两个分公司,我们所需要的只是这些参与人处于同一级的晋升竞争,晋升的标准是参与人的相对绩效。
② 效用最大化的二阶条件要求 2U i a 2i=(1-r )2f ′(·)(V -v )-C ″(a j )<0,由于据我们的假定,(e j -e i )是对称分布,因此在对称的纳什均衡下,a *i =a *j ,f ′(0)=0,又由于C ″>0,该条件将自动得到满足。
假定政治锦标赛的规则是:如果地方i 的经济业绩超过地区j ,即y i >y j ,那么官员i 将得到提拔,获得V 的效用,这时官员j 则不被提拔,获得的效用为v (V >v )。
这个关于晋升标准的假设符合自从1980年代初以来我国地方官员的考核和晋升的实际情况,即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标准以地方GDP 增长的绩效为主。
由于(e j -e i )服从分布F ,官员i 获得提拔的概率可通过下列运算得出,即对于i ≠j ,Pr (y i >y j )=Pr [a i +ra j +e i -(a j +ra i +e j )>0]=Pr [e j -e i <(1-r )(a i -a j )]=F [(1-r )(a i -a j )]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官员i 的效用函数:U i (a i ,a j )=F [(1-r )(a i -a j )]V +{1-F [(1-r )(a i -a j )]}v -C (a i ) 由上式我们得到官员i 实现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②(1-r )f [(1-r )(a i -a j )](V -v )=C ′(a i )(i =A ,B )其中f (·)是分布函数F 的密度函数。
在对称性纳什均衡下,上述一阶条件变成(1-r )f (0)(V -v )=C ′(a i )(i =A ,B )为了理解上式所隐含的福利含义,我们可以将上述条件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一阶条件相比较。
在社会最优(first -best )的安排下,我们将选择a i 和a j 使得社会剩余的期望值最大化,即对于i ≠j ,max a i ,a j (1+r )(a i +a j )-C (a i )-C (a j ),其一阶条件为(1+r )=C ′(a i )(i =A ,B ) 比较这两个一阶条件不难发现,在社会最优的情况下,r 越大意味着地方官员激励应该越大,可是,在政治锦标赛下,r 越大却意味着地方官员的激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