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发声基础之气息训练12页

合集下载

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

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

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科学的发声能够保证发音器官的持久健康,同时从专业上讲也是为了做到声音的饱满圆润。

下面由就由店铺为大家整理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欢迎查看~一、用气:呼吸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声音好坏的关键。

气不足,声音黯淡无光;用气过猛,又损害声带,而且噪音重。

一般人是单纯的胸式呼吸法,声音虚而不实,没有底气。

我们采用胸膈呼吸法。

膈————横膈膜,在胸、腹之间。

像一个圆屋顶,吸气时把小腹收缩,膈肌就下降,弓形的肋骨提高和扩展。

这就增加了胸腔的容积。

小腹收缩,不单纯向后,而是腹肌向中收缩。

这中心就是丹田(脐下三指处)。

训练方法:吸气:小腹向中心收缩:胸廓、大腹、腰部同时扩张。

不是单纯向前、向上挺胸,而要向左右撑开。

感到腰带渐紧,特别是后腰,有向后撑开的感觉,不要提肩,也不要让胸部塌下去。

呼气:切忌一下把气放出使胸、腰塌瘪,而是把小腹一直坚持收住,努力控制胸部和腰部慢慢呼出气来。

支点:一般呼吸的毛病是吸得浅,咳嗽式堵塞式的气息。

整个上部是紧张的,要解放这部分,扩张开,就解决了。

紧张点放到丹田,以丹田、胸膛、后胸作为"支点"(即着力点,劲儿用到的地方有支点,声音才有力度。

)对比示范:1、唱"深深的海洋……"(有支点与无支点的声音)2、发"啊"———————打通了,音越高气越要下沉。

3、朗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门中断楚工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对比体会两种用法。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并非不可捉摸。

我们日常生活动作中经常遇到,请体会一下:1、假设你现在饿极了。

突然,窗口飘来一阵炒菜香味。

是烧肉?还是煎鱼?请大家闻闻看,究竟是什么味道?2、鲜花一支包在手绢里,通过嗅觉品评出它的名字来。

要舒适自如,避免紧张僵硬。

吸气时深沉而安静,使五脏六腑都感到熨帖愉快。

3、体会用力抬起一件笨重物体感觉:气息自然下沉腹肌收缩,4、早上来到野外,深呼吸,体会胸扩腹收。

播音主持气息的训练(中传北广)

播音主持气息的训练(中传北广)

播音主持气息的训练(中传北广)人们常用“气乃声之本”来形容气息与声音的关系,这表明呼吸在发音过程中起着提供动力的作用。

呼吸状态好,气息流畅,说话的效果自然会好;若呼吸状态不好,气息不流畅,则会造成许多发音和用声上的问题。

因此,掌握适当的呼吸知识和呼吸技巧,对播音主持的口才很有帮助。

第一节、电视播音对呼吸的要求电视播音具有可视性,观众要么可以直接看到说话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要么可以看到与话语有联系的画面。

它对呼吸的要求与播音主持使用的语言类型有直接关系。

在电视新闻播音中,新闻稿多采用组织严密、简练明确的新闻语言,语句结构较为复杂,句子也往往较长。

它要求播音员吐字清晰,并有饱满的气息支持连贯的发音。

播音员应有较强的呼吸能力,以提供较强的气息量和较长的呼气时间。

另外,电视新闻播音吐字工整,声音起伏不大,要求呼气稳定,气流忽大忽小会使发音飘忽不定。

归纳起来,电视播音主持应当在呼吸方面具有这样一些能力:①呼吸气流量较大,有较大肺活量;②有较强呼吸控制能力,呼气稳定,持续时间长;③能够在播音和主持中灵活运用不同呼吸方式。

对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除了播报新闻,还应尽可能地参与许多更接近生活的节目。

比如采用接近口语的讲述方式主持一些交谈节目。

在这类节目中,语言感**彩变化常常很丰富,播讲方式也较为随便。

语言的这种特点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有灵活变化的语言能力,随之而来的是呼吸方式的多样化和呼吸的灵活性。

第二节、三种呼吸方式人的呼吸有3种基本方式: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与胸腹联合式呼吸。

它们各有其特点。

掌握它们的特点,特别是胸腹联合式呼吸的特点,对播音主持很有帮助。

1.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以膈肌活动带动肺扩张或收缩,形成吸气和呼气动作的呼吸方式。

膈肌因其位置处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又被称为横膈或横膈膜。

腹式呼吸在吸气时,膈肌收缩。

于是,朝胸腔凸起的横膈收缩向下,趋于平直,在横膈带动下,肺被向下拉动扩张,气流吸入。

呼气时,膈肌放松,横膈膜回弹,气流在挤压作用下从口鼻腔呼出。

播音主持呼吸训练

播音主持呼吸训练

播音主持呼吸训练人们常用“气乃声之本”来形容气息与声音的关系,这表明呼吸在发音过程中起着提供动力的作用。

呼吸状态好,气息流畅,说话的效果自然会好;若呼吸状态不好,气息不流畅,则会造成许多发音和用声上的问题。

因此,掌握适当的呼吸知识和呼吸技巧,对播音主持的口才很有帮助。

一、电视播音对呼吸的要求电视播音具有可视性,观众要么可以直接看到说话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要么可以看到与话语有联系的画面。

它对呼吸的要求与播音主持使用的语言类型有直接关系。

在电视新闻播音中,新闻稿多采用组织严密、简练明确的新闻语言,语句结构较为复杂,句子也往往较长。

它要求播音员吐字清晰,并有饱满的气息支持连贯的发音。

播音员应有较强的呼吸能力,以提供较强的气息量和较长的呼气时间。

另外,电视新闻播音吐字工整,声音起伏不大,要求呼气稳定,气流忽大忽小会使发音飘忽不定。

归纳起来,电视播音主持应当在呼吸方面具有这样一些能力:①呼吸气流量较大,有较大肺活量;②有较强呼吸控制能力,呼气稳定,持续时间长;③能够在播音和主持中灵活运用不同呼吸方式。

对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除了播报新闻,还应尽可能地参与许多更接近生活的节目。

比如采用接近口语的讲述方式主持一些交谈节目。

在这类节目中,语言感情色彩变化常常很丰富,播讲方式也较为随便。

语言的这种特点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有灵活变化的语言能力,随之而来的是呼吸方式的多样化和呼吸的灵活性。

二、三种呼吸方式人的呼吸有3种基本方式: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与胸腹联合式呼吸。

它们各有其特点。

掌握它们的特点,特别是胸腹联合式呼吸的特点,对播音主持很有帮助。

1.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以膈肌活动带动肺扩张或收缩,形成吸气和呼气动作的呼吸方式。

膈肌因其位置处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又被称为横膈或横膈膜。

腹式呼吸在吸气时,膈肌收缩。

于是,朝胸腔凸起的横膈收缩向下,趋于平直,在横膈带动下,肺被向下拉动扩张,气流吸入。

呼气时,膈肌放松,横膈膜回弹,气流在挤压作用下从口鼻腔呼出。

播音主持气息练习方法

播音主持气息练习方法

播音主持气息练习方法播音主持气息练习方法播音主持气息练习方法11、取坐姿,身体重心在臀下当中椅子的前部,需满臀坐。

腰直、胸含、肩松;完全自然地象叹气一样,将体内分气全部吐出来,然后从容自然地吸气。

注意体会吸气时,小腹自然的外凸、两肋后部及腰两例自然张开、撑起的感觉。

吸到正常的程度自然地呼气,注意体会两肋下塌、腹壁渐松复原。

2、以慢吸慢呼的方式,在第一练习的基础上,以坐姿体会稍有控制的吸气和呼气。

在将体内余气全部吐出来之后,吸气时有意识地强调吸到肿底、两肋打开、腹壁打开、的感觉进行慢吸慢呼。

在吸气的过程中,着重体会两助后部渐张、腹肌渐渐向丹田集中。

腹壁从松弛状渐渐绷紧站定的感觉。

当吸气至比日常自然吸气稍多的五、六成满时,调整吸气肌、呼气肌的控制感觉;屏气一瞬间立即慢慢的呼气。

呼气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尽量保持两助张开支撑感(实际仍会塌下收回一些);二是重体会,在这种呼吸肌的配合中、靠腹肌收缩往外送气流的感觉。

这一步练习主要体会胸腹联合式呼吸方式中,腹肌参与吸气、呼气控制、特别是收腹呼气的感觉。

随着呼吸控制能力及隔肌与腹肌配合能力的增强,吸气量可加大到八、九成满,只需注意呼气时,仍不要有明显地扼喉感。

播音主持气息练习方法2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和基础。

在播音和主持时,气息的速度、流量、压力的大小与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以及共鸣情况都有直接关系。

可以说,要控制声音,驾驭语言,就必须学会控制气息。

以下介绍气息训练的几种方法。

播音主持气息练习的五种方式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和基础。

在播音和主持时,气息的速度、流量、压力的大小与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以及共鸣情况都有直接关系。

可以说,要控制声音,驾驭语言,就必须学会控制气息。

所谓“控制气息”,就是要学会胸腹联合呼吸法。

在生活中,人们的本能呼吸是浅呼吸,即只作胸部呼吸。

播音或主持时,用这种本能的呼吸方法发音,时间一长,声带就会疲乏,声音就会嘶哑。

而胸腹联合呼吸法,是要深呼吸,将空气吸入肺叶底部——横膈膜处,即一般人系腰带的地方。

播音气息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播音气息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播音气息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1. 嘿,朋友!你知道吗,播音气息训练的一个超棒方法就是深呼吸啦!就像你潜入大海前要深深吸一口气一样。

比如说,早上起来,站在窗前,大口地吸气,然后慢慢地吐出来,感受气息在身体里进进出出。

这样能让你的气息更平稳呢!
2. 还有啊,数枣练习也很有效哦!咱们来试试:“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你能数到多少个呀?我就经常这样练习,气息真的会越来越长哟!
3. 嘿,你想想跑步的时候怎么呼吸,那播音气息训练也可以借鉴呀!快速地吸气,然后均匀地呼气,这不就像我们在快速地播报又要保持稳定一样嘛。

我每次做这个练习都觉得自己越来越厉害了呢!
4. 模仿小狗喘气也是个有趣的办法呀!“哈哈”地快速喘气。

就好像你看到了特别好玩的事情,激动得气喘吁吁。

试试看,这能提高你的气息灵活性呢!
5. 读绕口令来训练气息也很不错哦!“八百标兵奔北坡”,读起来,感受气息在舌尖上跳跃。

这感觉是不是很奇妙呀?
6. 平时说话也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哦,别像机关枪一样突突突地说完。

要像放风筝一样,慢慢地放出去。

比如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就可以试着控制气息呀!
7. 还有还有,仰卧起坐对气息也有帮助呢!做的时候感受腹部发力,就跟播音时的气息支持一样。

做几个仰卧起坐试试,你就知道啦!
我觉得啊,这些播音气息训练的方法和技巧真的很实用,只要坚持练习,我们肯定能让自己的播音更上一层楼!。

播音发声气息训练

播音发声气息训练

播音发声气息训练播音发声的气息训练:1. 气息其实,对气息的认识对于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里的东西是不能够使其学到真正控制呼吸的方法,仅提供参考与对照的依据,换句话说,我们只有在自己找到自己认为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的感觉之后将这种感觉与书上的正确理论进行对比,检验自己的感觉,调整自己的状态。

我们主要来说说实用的能体会到正确呼吸方法的办法,我们只有在体会到正确方法知道才能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练习,将这共感觉固定住。

方法一:这个练习要两人进行,两人同相,练习人在前辅助人在后,后者将双手放到前者后腰处,稍微用力,用双掌按压其后腰部。

这时,练习人用腰部力量缓慢的将按压在腰部的双手推开,注意,一定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用力部位并且记住这个位置肌肉运动的感觉,同时动作一定要慢,反复进行练习。

在单人作次练习时,双手在背部交叉即左手摸后腰右部,右手摸后腰左部,同时肩部放松。

方法二:这种方法是在一的基础上进行练习的,在保持住后腰撑开的感觉后作此练习。

○1.保持兴奋的精神状态○2.面部保持微笑○3.在缓慢的仅用鼻子吸气的同时打开眉心与撑开后腰○4.重复上一步,但是将用鼻子进气改为口鼻同时进气,注意:及其过程一定要慢,感受气息从眉心、鼻子、口三点流入撑开的后腰。

以上方法可以比较容易的帮助我们找到吸气的感觉,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我们所说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法更重要的部分式呼气,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呼吸横隔膜的一升一降的过程中来完成的。

吸气时,随着气息从口鼻同时进入到胸腔、腹腔,从上至下的流入,迫使横隔膜下降,使我们能够吸入更多的空气。

呼气时,状态正好与吸气时是相反的,横隔膜上抬,使气息被压出口。

以上基本上就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基本过程了。

但是我们更加要注意的是,我们学习气息的关键是要使气息和字音相结合,所以我们还要进行“字音-气息”结合训练,这一步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能够做到“呼-吸”的要求,但是在进行表达的时候已让没有气息的支撑与依托,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字音-气息”的结合。

播音员主持人气息训练(练习)

播音员主持人气息训练(练习)

播音员主持人基础训练气泡音:闭口和张口共30秒。

轻度哼鸣:20秒。

膈肌训练(狗喘气):闭口1分钟,改良的“嘿”、“哈”共30秒”。

慢吸慢呼:2次,20秒。

慢吸快呼:2次,10秒。

快吸慢呼:4次,2分钟。

“si”——音:20秒、30秒各2次.“yi”——音:20秒、30秒各2次。

“yu”——音:20秒、30秒各2次。

搓脸:10秒。

转颈:10次,10秒。

松下巴:10秒。

提颧肌:10次,10秒,手辅和自行交替进行。

咀嚼:闭、张口各20次,30秒。

半打哈欠:5次,10秒。

撮唇:10次,20秒。

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为一次),30秒。

转唇:8×8拍,30秒。

双唇裹响:30次,30秒。

弹唇:30秒。

b本音:60次,30秒。

ba→ba→ba→ba……:30秒。

bo→bo→bo→bo……:30秒。

顶腮:30次,30秒。

刮舌:20次,20秒。

伸卷舌:10次,30秒。

立舌:10次,10秒。

转舌:8×8拍,30秒。

弹舌:30秒。

d本音:60次,30秒。

da→da→da→da……:60次,30秒。

de→de→de→de……:60次,30秒。

g本音:60次,30秒。

ga→ga→ga→ga……:60次,30秒。

ge→ge→ge→ge……:60次,30秒。

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87→876→8765→87654→876543→8765432→。

争取一口气数完。

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9→98→987→9876→98765→987654→9876543→→1。

争取一口气数完。

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9→→109→1098→10987→109876→1098765→→3→32→。

争取一口气数完。

组合: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87→876→8765→87654→876543→8765432→(换气)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9→98→987→9876→98765→987654→9876543→→1(换气)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9→→109→1098→10987→109876→1098765→→3→32→。

播音主持——气息训练

播音主持——气息训练

播音主持——气息训练播音主持中,气息是发声的基础。

气息的速度、流量、压力的大小与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以及共鸣情况都有直接关系。

要想控制声音,驾驭语言,就必须学会控制气息。

控制气息的关键在于胸腹联合呼吸法。

在播音或主持时,使用本能的呼吸方法发音,时间一长,声带就会疲乏,声音就会嘶哑。

而胸腹联合呼吸法,是要深呼吸,将空气吸入肺叶底部——横膈膜处,即一般人系腰带的地方,它一般采用鼻子吸气,吸入横膈膜的气,使肋骨自然向外扩张,腹部有发胀的感觉。

随着小腹逐渐收缩,气息也从小腹深处涌上来,推动声带发音。

通过这种方式发出的声音不仅洪亮、有力,而且持久,能保持整句话的声音都饱满圆润。

如果一吐气横膈膜就塌瘪,那么,气息就会像破了的皮球一样迅速泄掉,声音也就会失去气息的支持。

这样造成的问题是:头几个字有气息支持,后面的字没有气息支持,讲起话来给人的感觉就会前强后弱,上气不接下气。

而呼吸本身很费力,声音也难以持久。

关于呼吸的训练下一节会专门讨论,以下介绍气息训练的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闻花练气法。

坐直,静心,躯干略前倾,头正、肩松、小腹微收,舌尖抵住上腭,如闻花香般从容吸气,感觉气流好像沿脊柱而下,后腰部逐渐有胀满感,两肋向外扩张,小腹逐渐紧收,吸气至七八成满;控制一两秒,然后缓缓吐气,以达到20~30秒为合格。

缓慢地吸气,然后缓慢地呼气。

呼吸过程要慢而不僵,各部分器官配合协调,气息均匀。

缩短吸气时间(急吸气),像要喊住突然发现远方走来的熟人似的,急速吸气,两肋一下子提起,但动作不能让人有明显察觉。

气息很快地进入肺部,然后相当缓慢地呼出,每一瞬间使用的力量都应当是相等的。

第二种方法是气息体操法。

双目微闭,以站立姿势为宜。

整套体操共分为10节。

第三种方法是软口盖练法。

最常见的是“闭口打哈欠”,即打哈欠时故意不张开嘴,而是强制用鼻吸气、呼气。

最后一种方法是压腹数数法。

平躺在床上,将一摞书压在腹部,吸足一口气,开始从1往后数,这是一种增强腹肌和横膈膜控制气息的强制训练。

播音主持 呼吸练习

播音主持  呼吸练习

第三节 换气 两句话之间换气,句首换气,吸气无声, 两句话之间换气,句首换气,吸气无声, 换了就用,留有余地。 换了就用,留有余地。 气息的换补是在语言的停顿处进行的(偷气、 气息的换补是在语言的停顿处进行的(偷气、 抢气、就气),进气量要依表达需要而定。 ),进气量要依表达需要而定 抢气、就气),进气量要依表达需要而定。 1、喊“阿毛”,位置由远到近变换 阿毛”
2、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泉,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纯洁的清泉,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三、四声的用气练习 1.同声韵夸张(音程长,声调全) 同声韵夸张( 同声韵夸张 音程长,声调全) bā bá bǎ bà dā dá dǎ dà 巴拔 把 爸 搭 答 打 大 fēi féi fěi fèi xiē xié xiě xiè 非 肥 匪 费 些 鞋 写 泻 chū chú chǔ chù 出 除 楚 处 wāng wáng wǎng wàng 汪 王 枉 忘
4.发出纯净的、音高自然一致的“ 4.发出纯净的、音高自然一致的“a”的延 发出纯净的 长音。 长音。 5.数数儿以每秒2个的速度数:1、2、3、4 5.数数儿以每秒2个的速度数: 数数儿以每秒 。。。。。。。。 6.数葫芦,清晰地发出“ 6.数葫芦,清晰地发出“一口气数不了二十 数葫芦 个葫芦,一个葫芦,两个葫芦,三个葫芦, 个葫芦,一个葫芦,两个葫芦,三个葫芦, 四个葫芦。。。。。。” 四个葫芦。。。。。。” 。。。。。。

气息发音训练

气息发音训练

气息控制训练没有气息,声带不能颤动发声。

但只是声带发出声音是不够的。

想要嗓音富于弹性、耐久,需要的是源源不断供给声带气流。

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气息控制的方法,帮助大家控制气流,进而控制声音。

一、胸腹联合呼吸法吸气后两肋扩大,横膈膜下降,小腹微收。

胸腹联合呼吸法是朗读时应该掌握的方法。

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可以使气息均匀平衡。

理想的状态是做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气断情不断,声断意不断”。

练习方法:1、慢吸慢呼总体的要求——站稳,双目平视前方,头正,肩放松,象在旷野呼吸花香一样,慢慢吸足气。

要感觉到腰腹之间充气膨胀,气入丹田,但是要收小腹。

保持几秒后,轻缓呼出。

可以在呼气的时候加入以下练习:呼气时练习xiao lan(拼音小兰),一声声渐渐远去;或者数数1、2、3、4……,嘴上用力,发音之间不要闭住声门,不要跑气换气,数得越多越好。

2、快吸慢呼快速短促地吸气,并保持气息;呼气时缓缓呼出,配合声音,平稳均匀。

培训讲课过程经常用到这个方法。

呼气时,可以通过以下发声练习:巴拔把爸低答底大夸大上声练习:好美满想仰场……换气练习:广场上,红旗飘,看你能数多少旗,一面旗,两面旗,三面旗,四面旗,五面旗……相声小品里的“数来宝”经常用这个形式,大家可以观察演员的呼吸。

二、强控制练习要求气要吸得深并保持一定量,呼气要均匀、通畅、灵活。

强控制练习需要一点声乐练习知识,在这里不好介绍。

大家可以回想:《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喝酒唱歌那一段,最后结尾有个“啊——哈,哈,哈,哈哈哈……”基本的感觉就是这样。

要体会隔肌和腹肌的作用,发声的时候气息是应该下沉的。

三、弱控制练习1、吸气深呼气匀。

缓慢持续地发出ai uai uang iang 四个音。

2、夸大声调,延长发音,控制气息。

花红柳绿H--ua H—ong L—iu L—v(发音时,声母和韵母之间气息拉长,要均匀、不断气)3、通过夸大连续,控制气息,扩展音域。

播音发声基础之气息训练

播音发声基础之气息训练

播音发声根底之气息练习总要求:气畅、字清、声美、多变播音员播音的综合感觉:声音象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小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似被吸住挂在硬腭的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播音怎样获得综合感觉:气息下沉,头部放松,不僵不急,声音贯穿,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播音对吐字的要求:准确、清楚、圆润、集中、流畅第一节气畅〔呼吸限制〕掌握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要领,首先要掌握呼吸的根本状态.这种根本状态的吸气和呼气要领分别如下:吸气要领:吸气要吸到肺底、两肋翻开、腹壁“站定〞.这是一种深吸气.而在生活中只有将人体内余气全部吐出后才能有吸气的需求.在体会吸气要领时,应先将体内余气用叹气法全部呼出,再自然吸气,此时才容易体会到将气吸到肺底、两助翻开的感觉,否那么易成为胸式呼吸.在自被吸气的过程中,腹肌的配合是不明显的〔尤其是女性〕.在胸腹联合式呼吸练习中, 吸气时我们要求除隔肌、肋间外肌等吸气肌肉群紧张工作外,腹肌、肋间内肌等呼气肌要从自然吸气时的松弛、休息状态.进入“准备工作〞的预备状态,即“腹壁站定〞状态.在吸气时,腹肌有意识地向中医经络的“气海〞至“关元〞穴集中,使腹肌与隔肌进人弱抗拮状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吸气时腹肌的紧张度不可过强,过强的腹肌收缩会阻碍隔肌下降而影响胸腔上下径的扩大,进而影响吸气量的增加.当吸气进行到比自然状态呼吸稍多又不至于失去限制水平时〔初练者吸气至五、六成满即可,不必贪多〕,即可转入呼气阶段.在练习时.,吸气及呼气之间的屏气时间要尽量短而流畅, 忌人为地扼喉.假设吸气过满,超出了呼吸肌的抗拮限制水平,喉头声带会自动地屏气、扼喉,这不利于限制气流正常发声.呼气的要领:第一步要掌握呼气的稳劲状态,其中应以快吸慢呼为练习重点;第二步是锻炼呼气的持久力,一般要求一口气呼气发声可持续30秒-40秒;第三步练习呼气与发声“挂钩〞,掌握发声时呼气的调节方法.纵观呼吸限制根本状态的练习过程,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呼吸是人与生俱来的水平,日常生活中呼吸、说话用声都是下意识“自动化〞的,而日常的呼吸限制水平,不能满足播送电视艺术语言的要求.播送电视的播音主持艺术从业人员,应以生活中的呼吸为根底,通过有意识地呼吸限制练习,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并进一步掌握艺术发声的呼吸限制方法;练习和使用尽量不要脱节,练习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说话发声时的实际呼吸限制水平.只要根本状态对了,应尽快结合实际发声练习,在发声综合练习中提升呼吸限制水平. 呼吸限制方法的改善是改变不良呼吸习惯、养成良好呼吸习惯和增强呼吸限制能力的过程,需要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长时间的锻炼才可见效,呼吸肌的协调和限制水平的提升,只有坚持天天练,直至将生活中的呼吸限制与话筒前用声的呼吸限制统一起来.到达新的“自动化〞调节呼吸限制时,才能使呼吸限制达到纵控自如.第二,呼吸水平的练习是一个过程.第三,呼吸限制应以实际发声效果来检验.第四,应学会换气、补气、偷气、救气等多变的用气方法.第五,发声时应把呼气的限制放在首要位置.播音中"情""声""气"的关系解决情、声,气的关系不是一项孤立的任务.如果脱离了稿件,就无所谓播音中情、声,气的关系.因此,播音中的情、声、气应该统一于稿件.首先是自如性与限制性的统一.情、声,气统一于稿件,又要处理好几个统一.自如性是指从主观可能角度,情、声、气固有的适应水平.播音员自己具备的情、声、气到达什么样的广度和深度?应该心中有数.有的播音员对某种内容、某类体裁的稿件、对某些声音形式、气息状态、对某种工作环境是适应的,就叫有自如性. 对另外一些不适应,就叫没有自如性或缺乏自如性.限制性是指从客观要求角度, 情、声、气可塑的支水平;播音员对不同内容、不同体裁的稿件,不同声音形式、气息状态和不同工作环境的不同要求, 也应该心中有数,并根据这不同要求去播音.把握这不同要求运用悄、声、气的过程就是增强限制性的过程.由此可知, 在播音中解决情、声、气的关系,限制性与自如性要统一.初学播音的同志往往把许多自然成份带到播音语言十来,以为这就是“自如〞,这是由于对播音中的限制性熟悉缺乏.我们所说的自如性,必须与限制性统一,必须有准确的语言目的,必须有具体、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运动,必须有高超的语言技巧,并统一于稿件中,完成于话筒前.如果不顾及稿件的客观要求,一味地“自然〞下去,不仅谈不上限制性,就连自如性也会逃之天天,剩下的便只有白纸一张了,怎能画出自如性与限制性统一的图画来?如果只有限制性而无自如性,情、声、气就会显得生硬,带有明显的僵化状态.必须善于把握自己情、声,气的自如状态,在可能的根底上,在深广范围内发挥自己的优势,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实现自如的限制性.在克服“自然〞状态过程中,必须强调限制性,否那么,只是隔靴搔痒.我们必须熟悉到限制性与自如性是对立的统一,在解决情,声、气的关系时不应抑此扬彼.由于,没有控制性,自如性就失去了确定性,成了随意运动,而没有自如性,限制性也就失去了主动性,成了机械运动.…在限制性与自如性的对立统一中,我们又要注意二者的不平衡性.我们的目的是使二者融为一体,浑假设天成.但在播音实践中,二者往往是假设即假设离,此伏彼起. 限制性与自如性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无止境的,它们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我们总是处于熟悉不平衡,寻找平衡的过程中,力求到达“从心所欲而不喻矩〞. 有的稿件,有的时候似乎到达了某种平衡,也要分辨那不平衡的细小差异,以便向更高一级努力.限制性与自如性的不平衡性有多种情况. 一般地说,限制性过强,给人以做作、不熟练之感,好象理智在排斥着感情,取代了感情;自如性过多,给人以模糊、轻率之感,似乎感情摆脱了理智,干扰着理智.有的播音员播某一篇稿件时,有的地方限制性过强,有的地方自如性过多,不够统一.有的播音员,播这一篇稿子限制性过强,播另一篇稿子自如性过多.也有的播音员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较好’气息、声音的限制性过强〔气浅声高、气足声压、语势呆板单一、停顿四平八稳之类〕,或者气息、声音状态较好,而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不自如〔情景再现不丰富,内在语不充分、对象感欠具体、语言日的太笼统、工作环境对心情的影响等〕.另外,初学者自如性过多,既不知如何调动感情, 对气息,声音也缺乏正矶舶限制.学一段之后,明确了正确的创作道路,一时又不能全面掌握,显得限制性过强,以后,经过屡次反复,理论上的明晰,实践上的体会,便可以到达初步的统一.我们可以说,限制性过多,是脱离自然状态的开始,不应该过分担忧,好象是走上了错误的创作道路.这时,只要在不平衡中寻求平衡,再进一步增强限制性中的自如性,问题是可以顺利解决的.其次是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规整性是播音语言的根本特点.规整性是指有声语言的规范、工整、质朴,缜密.它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字正腔圆、呼吸无声:在吐字归音上应该“字字珠矶〞,切忌音包字、的产字、棉花腔,不但要正确,标准,还要有韵律美.那种声音似乎优美,但吐字含混、咬字塌瘪的播音,就不可取.呼吸一般无声,进气迅速,出气发声,没有发声的气擦声,也没有停顿时的放气、吸气声.2.格式正确,轻重恰当:每一个词、词组都有轻重格式的问题,违背了轻重格式的规律不但显得语言不够规整,有时还会使得语意不清、语气生硬.以两个字词为例,有中重格式如白云、水渠、伟大、自觉,有重轻格式如月亮、石头、进去、名字,还有重中格式如荣耀、正确、必然、情况.以台名为例, “人民广播电台〞一般为重中中重中重格式,中央和各省、市名也有较为固定的格式:中央、北京,广东、广西等为中重格式,上海、辽宁,吉林、贵州、四川等为重中格式,黑龙江为中中重格式.如果在语句中因并比关系突出某个音节作为重音,种种轻重格式可以发生变化,如与湖北并比,“湖南〞可变为中重格式.3.逻辑严密、不涩不粘:如按语法关系停顿连接、按主次关系突出削弱、按逻辑联系衔接照应,按政策高度把握分寸等.不能生涩,拖沓,不宜粘连一堆,散舌一片.4.语势平稳、不浓不淡:播音切忌从语势上追求大起大落、突起突落,也不宜从色彩一卜着意夸张渲染.感情色彩太淡,给人以冰冷的感觉,而感情色彩过浓, 也会造成故作多情的印象.重要的是平稳中显出变化,分寸上把握浓淡.规整性是指语言的一种表达特点,类似文学创作巾的白描手法,绝非对感情色彩的轻视,更非对语言技巧的摒弃.它要求的是适合寸:播音语言的表达样式,是别具一格的表达方式.这种样式或方式,并不比戏剧台问、朗诵语言的要求低.无视了播音语言的规整性,就会失掉我们这一门语言艺术的特色. 但是, 多样性又是播音语言的长期弱点.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缺少对多样性的探求,没有较好地解决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问题. 所谓多样性,简单些说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1.抓个性,要有意境:每一篇稿件都有自己的个性,从内容、目的、基调到体裁、结构、语言特点都有不同于另一篇稿件的东西. 这种种不同就是我们创造它的意境的条件.抓不住个性,抓不住具体稿件的特点,不可能创造深邃的意境.2.抓语气,要有造型:语气是播音语言诸种技巧的中央,它不但表达播讲目的, 还带动丰富的语势变化.造型,有播音员个人语言特点的风格、形象化人物的语言特征、诸种文体特殊性语言表达等,并非仅指人物的老少.不从语气入手和不通过语气显露,同样造成语言的雷同化,情、声、气的单一化.3.抓变换,要有情彩:这里说的变换,包括思想感情的变化和声音、气息状态的转换.以明暗为例,深沉的感情与欢快的感情要求声音的明暗不同. 那种单纯追求响亮的声音的作法,不会有情彩可言,必然导致播音中缺乏多样性.4.抓美感,要有装饰:所谓装饰,不同于外在的,形式主义的粉饰.我们应该从美学的高度来对待、处理播音中的情,声,气,否那么就会有意无意地走上自然主义的歧途.必须使听众得到美感享受,播音才可能作为一门语言艺术自立于各类学科中,并作为一种艺术珍品列于人类艺术宝库里.从情、声、气的角度说, 这艺术珍品一定要给人以深思遗想的天地,一定要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感染.多样化,就在于情、声,气的丰富多彩,就在于充分利用话筒并综合各种表达技巧.如有时用虚声,有时用气音,停顿节拍感的欲断还连,话筒偏正、远近等.这种装饰应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多样性为我们的播音再创造开辟出更为广阔的道路,绝非对播音特点的菲薄,也绝非对语言技巧的玩弄.规整性与多样性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只有规整性,缺乏多样性,容易百人一腔、千篇一律, 只有多样性,没有规整性,容易各行其是,面目全非.在播音中我们要努力把规整性融入多样性,把多样性化入规整性,到达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在坚持播音语言的根本特点的同时,创造贬紫嫣红的播音语言特色.提颤肌与思想感情的运动播音发声学中把口腔限制要领分为四个要点:"提颤肌、挺软腭、开牙关、松下巴〞.其实这四个要点在实际运用中是一次完成的,根本方法是:“提飘肌之前下巴先稍微往后收,牙关〔上下槽牙张开〕翻开,软腭自然上提挺起,颤肌自然向上提.〞四个要点协调统一,一次完成.基于这个特点我们把四个要点简称为“提颤肌〞.什么是“颤肌〞?人体解剖学中这样解释:“‘颤肌’属于运动系一类,是面部肌肉的一局部,可随人的意志而收缩,面部肌肉又主要分布在口裂和眼裂的周围, 分为环行肌和辐射状肌两种.‘颤肌’属于辐射状肌,它的上方位于眼轮匝肌与咬肌上方之间,下部与笑肌和口轮匝肌相接.在开大或闭合孔裂时〔颤肌提起〕而牵动面部皮肤显出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人体解剖学中对“颤肌〞的解释说明,“提颤肌〞时面部表情不是呆板的、无表情的,它会使面部显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这就为我们后边要提到的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所以,光有外部“提颤肌〞显出的表情还不够,还得有内心的情感相配合.我们再看看“思想感情〞,先看思想感情中的“思想〞,“思想〞是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思想感情〞中的“感情〞〔情感〕是指:“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认引起的心理反响,如喜欢、愤怒、悲、恐惧、爱慕、厌恶等等.〞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和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情感固然重要,但离开了思想,就如同大街上号啕大哭的陌生人, 让人不知道在哭什么?为什么要哭?所以,情感和思想二者是交融统一的.我们播音中通常把二者称为“思想感情〞或简称“感情〞.思想感情的“运动〞是指:“播音员对语言内容进行具体感受的深化,是指播音员由语言内容引发的思想感情从积聚到迸发的状态.一句话,是指播音员的思想感情随着语言内容的开展而不断变化的状态.〞托尔斯泰在?论艺术?中明确地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播音表达中,在唤起感情从积聚到迸发的状态之后, 再用有声语言来传达这种感情,让别人也能体验到这种感情一一这就有播音表达的艺术性了. 但是,如果思想感情运动起来了,而面部表情没有配合,不提颤肌,这时的运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或阻碍.受众会觉得播音员对表达的事物无动于衷, 如果自己对表达的事物无感情,那就很难让别人体验到<--DWLayoutTable-->什么感觉.在播出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因不提颤肌而使得播音平淡、懒散等现象,也常常会遇到因思想感情不运动而使得播音不打动人,不感染人,没有活力等情况.生活中也是一样,当一个人讲他最得意的一件事情的时候,冲动时会眉飞色舞或快乐得手舞足蹈.这时他的面部表情〔提着颤肌〕的快乐劲儿和他的内心感受〔思想感情的运动〕是一致的,而且是自然协调的,根本就不会有“紧张〞二字.可是“播音〞不同,播音员大多数情况下面对的不是真实的受众,而是话筒或摄像机,要不然就是直播的现场.这时的播音员既要注意传达的内容,又要注意和不在眼前的而又确实存在的受众〔或现场的真实的观众、嘉宾〕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多数情况下是文字稿件,没有生活当中那种自然、轻松、愉快的气氛和场面,这时要靠播音员去根据理解、消化稿件,根据整个节目的意图去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 然后再传达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稿件内容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而“提颤肌与思想感情的运动〞正是播音员在表达中需要掌握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不提颤肌给受众的感觉是过于严肃或冷漠, 受众难以接受.而提了颤肌可思想感情又没有运动起来,尽管播音员面部表情是喜悦的,可内心是空的,受众会觉得你不愿或没有和他交流.就好比过年的时候,明明是欢乐喜庆的气氛,但如果播音员或主持人“不提颤肌〞而思想感情又不运动,那欢乐喜庆的气氛肯定受到影响,这样受众是不会接受的.前边提到,“颤肌〞属于面部肌肉,它是以开大孔裂来牵动面部皮肤显出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的,所以,当开大孔裂时,颤肌提起,口腔翻开,这时的面部表情是积极主动的状态,正好用来配合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 有声语言的发出也显得明亮、圆润、积极;但是,当思想感情运动起来之后,颤肌没有提起,口腔的开度不够,这时的面部表情就不是积极主动的状态,也就不能够配合思想感情的运动.这时有声语言的发出也达不到“圆润、明亮、积极〞,而是“偏冷、偏暗、偏沉〞的,同时还直接制约或影响着思想感情的运动, 这种情况下播出的内容,给受众一种不积极、不想说的感觉.所以,“提颤肌〞与“思想感情的运动〞二者一内一外,内外结合,先内而后外,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我们之所以弓S调"提颤肌〞正是合理运用提颤肌的生理现象,从而配合思想感情的运动使“有声语言〞的发出“圆润、明亮、积极〞.当然,要到达“提颤肌〞与“思想感情运动〞的一致,要经过刻苦的练习,特别是情感的培养.由于,要想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的感情,首先必须有生活体验,情感是生活经验上升到一定程度的精神境界.这里要说明的是,播出的稿件要有思想性,首先要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归纳、分析后再上升到思想,然后,再对所播内容作出理性的判断,从而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这时的情感就有了深刻的含义.播音表达中的内外部技巧还有很多,“提颤肌和思想感情的运动〞之间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还有很多的细节有待业内同行去深入地探讨.。

播音主持——气息训练

播音主持——气息训练

播音主持——气息训练之袁州冬雪创作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和基础.在播音和主持时,气息的速度、流量、压力的大小与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以及共鸣情况都有直接关系.要想节制声音,驾驭语言,就必须学会节制气息.所谓“节制气息”,就是要学会胸腹结合呼吸法.在生活中,人们的天性呼吸是浅呼吸,即胸部呼吸.播音或主持时,用这种天性的呼吸方法发音,时间一长,声带就会疲乏,声音就会嘶哑.而胸腹结合呼吸法,是要深呼吸,将空气吸入肺叶底部——横膈膜处,即一般人系腰带的地方,它一般采取鼻子吸气,吸入横膈膜的气,使肋骨自然向外扩大,腹部有发胀的感觉.随着小腹逐渐收缩,气息也从小腹深处涌上来,推动声带发音.通过这种方式发出的声音不但洪亮、有力,而且持久,能坚持整句话的声音都丰满圆润.与此相反,如果一吐气横膈膜就塌瘪,那末,气息就会像破了的皮球一样迅速泄掉,声音也就会失去气息的支持.这样造成的问题是:头几个字有气息支持,后面的字没有气息支持,讲起话来给人的感觉就会前强后弱,上气不接下气.而呼吸自己很费力,声音也难以持久.关于呼吸的训练下一节会专门讨论,以下先容气息训练的几种方法.①坐直,静心,躯干略前倾,头正、肩松、小腹微收,舌尖抵住上腭,如闻花香般从容吸气,感觉气流好像沿脊柱而下,后腰部逐渐有胀满感,两肋向外扩大,小腹逐渐紧收,吸气至七八成满;节制一两秒,然后缓缓吐气,以达到 20~30秒为合格.②缓慢地吸气,然后缓慢地呼气.呼吸过程要慢而不僵,各部分器官配合协调,气息平均.③缩短吸气时间(急吸气),像要喊住突然发现远方走来的熟人似的,急速吸气,两肋一下子提起,但动作不克不及让人有分明发觉.气息很快地进入肺部,然后相当缓慢地呼出,每瞬间使用的力气都应当是相等的.双目微闭,以站立姿势为宜.整套体操共分为 10节:第 1节:快吸快呼第 2节:慢吸慢呼第 3节:快吸慢呼第 4节:慢吸快呼第 5节:深吸浅呼第 6节:浅吸深呼第 7节:鼻吸鼻呼第 8节:口吸口呼第 9节:鼻吸口呼第 10节:口吸鼻呼提示:可安插在早晨时间停止操练.最罕见的是“杜口打哈欠”,即打哈欠时故意不张开嘴,而是强制用鼻吸气、呼气.平躺在床上,在腹部压上一摞书,吸足一口吻,开端从1往后数.这是对气息输出作强制训练,以达到增强腹肌和横膈膜的控气力度的目标.做这个操练时,开端阶段压的书可少些,逐渐增加,即循序渐进.为了不占有工作中的时间,可操纵睡前做这个操练.先吸足一口吻,屏息数秒,然后用平均的、低微的、带有气息的声音从1开端数数,就像是说悄悄话一样.和压腹数数法一样,在开端阶段可数得少一点.不过应注意,数数时尽可能不撒气、不漏气.①胸腹结合呼吸法吸气后两肋扩展,横膈膜下降,小腹微收.胸腹结合呼吸法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可使气息平均平衡.抱负的状态是做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气断情不竭,声断意不竭.”的时候,最好在空肚的时候停止.②强节制操练强节制操练要求气要吸得深并坚持一定量,呼气要平均、通畅、矫捷.放声长笑“啊——哈,哈,哈,哈哈哈……”;“嘿、哈、吼”音基本的感觉就是这样.要体会膈肌和腹肌的作用,发声的时候气息是应该下沉的.③弱节制操练第一,吸气深,呼气匀.缓慢持续地发出“衣――”、“丝――”音.第二,夸张声调,延长发音,节制气息.花-红-柳-绿(发音时,声母和韵母之间气息拉长,要平均、不竭气)咬字训练绕口令一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着一只鹅,坡下流着一条河,哥哥说:宽宽的河;弟弟说:白白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鹅过河,还是河渡鹅.绕口令二八十八岁公公门前有八十八棵竹,八十八只八哥要到八十八岁公公门前的八十八棵竹上来借宿.八十八岁公公不准八十八只八哥到八十八棵竹上来借宿,八十八岁公公打发八十八个金弓银弹手去射杀八十八只八哥,不准八十八只八哥到八十八岁公公门前的八十八棵竹上来借宿.绕口令三小牛放学去打球,踢倒老刘一瓶油,小牛回家取来油,向老刘道歉又赔油,老刘不要小牛还油,小牛硬要把油还给老刘,老刘夸小牛,小牛直摇头.你猜老刘让小牛还油,还是不让小牛还油.平时跑步出现轻微气喘时,可背一首短小的古诗.开端训练时可两人配合停止,并肩小跑,一句接一句地背下去.背诵时,要尽可能节制不出现喘息声;一首诗背完后,要调节呼吸,然后再继续停止.此外,还需注意的是,激烈运动时不成停止此项训练.选一篇或一段长句较多的文章,用较快的速度读下去;在气息缺乏时,运用“偷气”技巧,读后确定最佳换气处.所谓“偷气”,是指不要边发声边吸气,而是要用极快的速度,在不为人察觉时吸入部分气流.而换气,宜口鼻并用,以鼻为主,掌握时间差,使气流充沛有力.。

朗诵气息的基本功训练

朗诵气息的基本功训练

朗诵气息的基本功训练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来源。

充足、稳定的气息是发音的基础。

说话时,横在呼出气流通道上的两条声带,迅速地一开一闭,把稳定的气流切成一串串的喷流,进而转换成听得见的峰音,随着舌、唇、腭等器官的运动,不断改变声道的声学性质,将峰音变成能区别的语音,通过胸腔、喉腔、咽腔、鼻腔、口腔组成的共鸣器放大而发出声音。

这就是发音的全过程。

气息的运用与呼吸、声带、共鸣器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此,着重要进行下列训练:一、呼吸训练。

有的人讲话或唱歌声音洪亮、持久、有力,人们赞叹说,他(她)“中气”很足,相反,有的人说话或唱歌音量很小,有气无力,上气不接下气,像蚊子嗡嗡叫一样,使人难以听清,这种人则“中气”不足。

其间除了身体素质的区别外,还有一个气息调节技巧问题,即呼吸和讲话的配合、协调是否恰当的问题。

1、正常情况下,说话是在呼气时而不是在吸气时间进行的,停顿则是在吸气时进行的。

如果是持续时间较长的讲话或朗诵,必然要求有比平时更强的呼吸循环。

讲话时的正确呼吸方法,应当采用由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也称丹田呼吸法),即运用小腹收缩,靠丹田的力量控制呼吸。

郭兰英在谈到运用这种呼吸方法时说:“唱歌时小肚子常是硬的,唱的越高就越硬”胸腹式联合呼吸介于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者之间,是二者的结合。

具体方法如下:(1)、吸气:小腹向内即向丹田收缩,相反,大腹、胸、腰部同时向外扩展,可以感觉到腰带渐紧,前腹和后腰分别向前、后、左、右撑开的力量。

用鼻吸气,做到快、静、深。

(2)、呼气:小腹差不多始终要收住,不可放开,使胸、腹部在努力控制下,将肺部储气慢慢放出,均匀地外吐。

呼气要用嘴,做到匀、缓、稳。

在呼气过程中,语音一个接一个的发出后,组成有节奏的有声语言。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使腹部和丹田充满气息,为发音提供充足的“气”,同时,由于小腹向内收缩,胸前向外扩张,以小腹、后腰和后胸为支柱点,为发音提供了充足的“力”。

“气”与“力”的融合,为优美的声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音发声基础之气息训练总要求:气畅、字清、声美、多变播音员播音的综合感觉:声音象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小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住挂在硬腭的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

播音怎样获得综合感觉:气息下沉,头部放松,不僵不急,声音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

播音对吐字的要求: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第一节气畅(呼吸控制)掌握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要领,首先要掌握呼吸的基本状态。

这种基本状态的吸气和呼气要领分别如下:吸气要领:吸气要吸到肺底、两肋打开、腹壁“站定”。

这是一种深吸气。

而在生活中只有将人体内余气全部吐出后才能有吸气的需求。

在体会吸气要领时,应先将体内余气用叹气法全部呼出,再自然吸气,此时才容易体会到将气吸到肺底、两助打开的感觉,否则易成为胸式呼吸。

在自被吸气的过程中,腹肌的配合是不明显的(尤其是女性)。

在胸腹联合式呼吸训练中,吸气时我们要求除隔肌、肋间外肌等吸气肌肉群紧张工作外,腹肌、肋间内肌等呼气肌要从自然吸气时的松弛、休息状态。

进入“准备工作”的预备状态,即“腹壁站定”状态。

在吸气时,腹肌有意识地向中医经络的“气海”至“关元”穴集中,使腹肌与隔肌进人弱抗拮状态。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吸气时腹肌的紧张度不可过强,过强的腹肌收缩会阻碍隔肌下降而影响胸腔上下径的扩大,进而影响吸气量的增加。

当吸气进行到比自然状态呼吸稍多又不至于失去控制能力时(初练者吸气至五、六成满即可,不必贪多),即可转入呼气阶段。

在训练时。

,吸气及呼气之间的屏气时间要尽量短而流畅,忌人为地扼喉。

若吸气过满,超出了呼吸肌的抗拮控制能力,喉头声带会自动地屏气、扼喉,这不利于控制气流正常发声。

呼气的要领:第一步要掌握呼气的稳劲状态,其中应以快吸慢呼为训练重点;第二步是锻炼呼气的持久力,一般要求一口气呼气发声可持续30秒-40秒;第三步训练呼气与发声“挂钩”,掌握发声时呼气的调节方法。

纵观呼吸控制基本状态的训练过程,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呼吸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呼吸、说话用声都是下意识“自动化”的,而日常的呼吸控制能力,不能满足广播电视艺术语言的要求。

广播电视的播音主持艺术从业人员,应以生活中的呼吸为基础,通过有意识地呼吸控制训练,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并进一步掌握艺术发声的呼吸控制方法;训练和使用尽量不要脱节,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说话发声时的实际呼吸控制能力。

只要基本状态对了,应尽快结合实际发声训练,在发声综合训练中提高呼吸控制能力。

呼吸控制方法的改善是改变不良呼吸习惯、养成良好呼吸习惯和增强呼吸控制能力的过程,需要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长时间的锻炼才可见效,呼吸肌的协调和控制能力的提高,只有坚持天天练,直至将生活中的呼吸控制与话筒前用声的呼吸控制统一起来。

达到新的“自动化”调节呼吸控制时,才能使呼吸控制达到纵控自如。

第二,呼吸能力的训练是一个过程。

第三,呼吸控制应以实际发声效果来检验。

第四,应学会换气、补气、偷气、救气等多变的用气方法。

第五,发声时应把呼气的控制放在首要位置。

播音中"情""声""气"的关系解决情、声,气的关系不是一项孤立的任务。

如果脱离了稿件,就无所谓播音中情、声,气的关系。

因此,播音中的情、声、气应该统一于稿件。

首先是自如性与控制性的统一。

情、声,气统一于稿件,又要处理好几个统一。

自如性是指从主观可能角度,情、声、气固有的适应能力。

播音员自己具备的情、声、气达到什么样的广度和深度?应该心中有数。

有的播音员对某种内容、某类体裁的稿件、对某些声音形式、气息状态、对某种工作环境是适应的,就叫有自如性。

对另外一些不适应,就叫没有自如性或缺乏自如性。

控制性是指从客观要求角度,情、声、气可塑的支能力;播音员对不同内容、不同体裁的稿件,不同声音形式、气息状态和不同工作环境的不同要求,也应该心中有数,并根据这不同要求去播音。

把握这不同要求运用悄、声、气的过程就是加强控制性的过程。

由此可知,在播音中解决情、声、气的关系,控制性与自如性要统一。

初学播音的同志往往把许多自然成份带到播音语言十来,以为这就是“自如”,这是因为对播音中的控制性认识不足。

我们所说的自如性,必须与控制性统一,必须有准确的语言目的,必须有具体、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运动,必须有高超的语言技巧,并统一于稿件中,完成于话筒前。

如果不顾及稿件的客观要求,一味地“自然”下去,不仅谈不上控制性,就连自如性也会逃之天天,剩下的便只有白纸一张了,怎能画出自如性与控制性统一的图画来?如果只有控制性而无自如性,情、声、气就会显得生硬,带有明显的僵化状态。

必须善于把握自己情、声,气的自如状态,在可能的基础上,在深广范围内发挥自己的优势,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实现自如的控制性。

在克服“自然”状态过程中,必须强调控制性,否则,只是隔靴搔痒。

我们必须认识到控制性与自如性是对立的统一,在解决情,声、气的关系时不应抑此扬彼。

因为,没有控制性,自如性就失去了确定性,成了随意运动,而没有自如性,控制性也就失去了主动性,成了机械运动。

…在控制性与自如性的对立统一中,我们又要注意二者的不平衡性。

我们的目的是使二者融为一体,浑若天成。

但在播音实践中,二者往往是若即若离,此伏彼起。

控制性与自如性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无止境的,它们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我们总是处于认识不平衡,寻找平衡的过程中,力求达到“从心所欲而不喻矩”。

有的稿件,有的时候似乎达到了某种平衡,也要分辨那不平衡的细小差异,以便向更高一级努力。

控制性与自如性的不平衡性有多种情况。

一般地说,控制性过强,给人以做作、不纯熟之感,好象理智在排斥着感情,取代了感情;自如性过多,给人以模糊、轻率之感,似乎感情摆脱了理智,干扰着理智。

有的播音员播某一篇稿件时,有的地方控制性过强,有的地方自如性过多,不够统一。

有的播音员,播这一篇稿子控制性过强,播另一篇稿子自如性过多。

也有的播音员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较好‘气息、声音的控制性过强(气浅声高、气足声压、语势呆板单一、停顿四平八稳之类),或者气息、声音状态较好,而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不自如(情景再现不丰富,内在语不充分、对象感欠具体、语言日的太笼统、工作环境对心情的影响等)。

另外,初学者自如性过多,既不知如何调动感情,对气息,声音也缺乏正矾舶控制。

学一段之后,明确了正确的创作道路,一时又不能全面掌握,显得控制性过强,以后,经过多次反复,理论上的明晰,实践上的体会,便可以达到初步的统一。

我们可以说,控制性过多,是脱离自然状态的开始,不应该过分担心,好象是走上了错误的创作道路。

这时,只要在不平衡中寻求平衡,再进一步加强控制性中的自如性,问题是可以顺利解决的。

其次是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规整性是播音语言的基本特点。

规整性是指有声语言的规范、工整、质朴,缜密。

它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字正腔圆、呼吸无声:在吐字归音上应该“字字珠玑”,切忌音包字、葫芦字、棉花腔,不但要正确,规范,还要有韵律美。

那种声音似乎优美,但吐字含混、咬字塌瘪的播音,就不可取。

呼吸一般无声,进气迅速,出气发声,没有发声的气擦声,也没有停顿时的放气、吸气声。

2.格式正确,轻重恰当:每一个词、词组都有轻重格式的问题,违背了轻重格式的规律不但显得语言不够规整,有时还会使得语意不清、语气生硬。

以两个字词为例,有中重格式如白云、水渠、伟大、自觉,有重轻格式如月亮、石头、进去、名字,还有重中格式如光荣、正确、必然、情况。

以台名为例,“人民广播电台”一般为重中中重中重格式,中央和各省、市名也有较为固定的格式:中央、北京,广东、广西等为中重格式,上海、辽宁,吉林、贵州、四川等为重中格式,黑龙江为中中重格式。

如果在语句中因并比关系突出某个音节作为重音,种种轻重格式可以发生变化,如与湖北并比,“湖南”可变为中重格式。

3.逻辑严密、不涩不粘:如按语法关系停顿连接、按主次关系突出削弱、按逻辑联系衔接呼应,按政策高度把握分寸等。

不能生涩,拖沓,不宜粘连一堆,散乱一片。

4.语势平稳、不浓不淡:播音切忌从语势上追求大起大落、突起突落,也不宜从色彩—卜着意夸张渲染。

感情色彩太淡,给人以冰冷的感觉,而感情色彩过浓,也会造成故作多情的印象。

重要的是平稳中显出变化,分寸上把握浓淡。

规整性是指语言的一种表达特点,类似文学创作巾的白描手法,绝非对感情色彩的轻视,更非对语言技巧的摒弃。

它要求的是适合寸:播音语言的表达样式,是别具一格的表达方式。

这种样式或方式,并不比戏剧台问、朗诵语言的要求低。

忽视了播音语言的规整性,就会失掉我们这一门语言艺术的特色。

但是,多样性又是播音语言的长期弱点。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缺少对多样性的探求,没有较好地解决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问题。

所谓多样性,简单些说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1.抓个性,要有意境:每一篇稿件都有自己的个性,从内容、目的、基调到体裁、结构、语言特点都有不同于另一篇稿件的东西。

这种种不同就是我们创造它的意境的条件。

抓不住个性,抓不住具体稿件的特点,不可能创造深邃的意境。

2.抓语气,要有造型:语气是播音语言诸种技巧的中心,它不但体现播讲目的,还带动丰富的语势变化。

造型,有播音员个人语言特点的风格、形象化人物的语言特征、诸种文体特殊性语言表达等,并非仅指人物的老少。

不从语气入手和不通过语气显露,同样造成语言的雷同化,情、声、气的单一化。

3.抓变换,要有情彩:这里说的变换,包括思想感情的变化和声音、气息状态的转换。

以明暗为例,深沉的感情与欢快的感情要求声音的明暗不同。

那种单纯追求响亮的声音的作法,不会有情彩可言,必然导致播音中缺乏多样性。

4.抓美感,要有装饰:所谓装饰,不同于外在的,形式主义的粉饰。

我们应该从美学的高度来对待、处理播音中的情,声,气,否则就会有意无意地走上自然主义的歧途。

必须使听众得到美感享受,播音才可能作为一门语言艺术自立于各类学科中,并作为一种艺术珍品列于人类艺术宝库里。

从情、声、气的角度说,这艺术珍品一定要给人以深思遄想的天地,一定要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感染。

多样化,就在于情、声,气的丰富多彩,就在于充分利用话筒并综合各种表达技巧。

如有时用虚声,有时用气音,停顿节拍感的欲断还连,话筒偏正、远近等。

这种装饰应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

多样性为我们的播音再创造开辟出更为广阔的道路,绝非对播音特点的菲薄,也绝非对语言技巧的玩弄。

规整性与多样性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

只有规整性,缺乏多样性,容易百人一腔、千篇一律,只有多样性,没有规整性,容易各行其是,面目全非。

在播音中我们要努力把规整性融入多样性,把多样性化入规整性,达到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在坚持播音语言的基本特点的同时,创造姹紫嫣红的播音语言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