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词句解析
杨氏之子五年级下语文21课随堂笔记之课文重难点探究八
![杨氏之子五年级下语文21课随堂笔记之课文重难点探究八](https://img.taocdn.com/s3/m/f5563f7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e.png)
杨氏之子五年级下语文21课随
堂笔记之课文重难点探究八22、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随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随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词句赏析:
为/设果,果/有杨梅。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出了文章要讲的人物及其特点。
起到全文的作用。
2.为/设果,果/有杨梅。
杨紫为孔君平放水果。
可以看出,杨紫非常有礼貌,善于招待客人。
23、五年级21课杨氏之子随堂主要内容及译文笔记
五年级21课杨氏之子随堂主要内容及译文笔记
主要内容:
他通过讲述梁国一所中学里一个姓杨的九岁男孩的故事,赞扬了这个孩子思维敏捷、机智幽默。
译文:
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他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一天,孔君平来看望他的父亲,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所以孔君平把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带来了孔君平水果,包括杨梅。
孔
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们看,说:这是你们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没听说孔雀是你的鸟。
24、20金字塔夕照随堂笔记之课文重难点探究
20金字塔夕照随堂笔记之课文重难点探究
课文重难点探究:
1.从什么可以看出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日落、田野和沙漠都是金色的,就连尼罗河也泛着金光。
古代的金字塔几乎都是纯金打造的,可见九月的开罗一片金黄。
2.第二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第二段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写的。
《杨氏之子》文言文解读
![《杨氏之子》文言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302ce6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6a.png)
《杨氏之子》文言文解读《杨氏之子》文言文解读《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杨氏之子文言文解读,希望能帮到大家!杨氏之子南北朝:刘义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孔君平来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
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注释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
甚:非常。
诣:拜见。
未闻:没有听说过。
示:给……看。
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乃:就;于是。
曰:说。
未:没有解读《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
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人家里面九岁的小男孩的一个故事。
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端水果来招待孔君平,水果里面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
学习本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
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
举例如下: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本文虽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
小学五年级语文杨氏之子的知识点总结
![小学五年级语文杨氏之子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55c03e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f.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杨氏之子的知识点总结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杨氏之子的知识点总结1.课文简说课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通过孩子的妙答,表现了他的风趣、机智。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这本书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2、词句与题目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的(特点)。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甚:很惠:(huì)同“慧”,智慧的意思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yì):拜见。
乃:于是。
句子意思: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③为设果,果有杨梅。
设:摆放,摆设。
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示:给……看。
未闻:没有听说过。
曰(yuē):说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
”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杨氏之子的知识点总结】。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dee6622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7.png)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杨氏之子文言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文言文注释】1.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2.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3.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4.设:摆放,摆设。
5.甚:非常。
6.诣:拜见。
7.未闻:没有听说过。
8.示:给……看。
9.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10.乃:就;于是。
11.曰:说。
12.未:没有【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
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作者介绍】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
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
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位极人臣,但其堂弟宋文帝和刘义康的“主相之争”日益激烈,因此刘义庆也惧遭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
曾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
后任江州刺史。
刘义庆是刘裕的侄子,在诸王中颇为出色,自幼就被刘裕所知,称赞其“此吾家丰城也”。
他“性简素,寡嗜欲”。
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刘宋宗室,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
文言文《杨氏之子》鉴赏解析
![文言文《杨氏之子》鉴赏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040ac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7.png)
文言文《杨氏之子》鉴赏解析文言文《杨氏之子》鉴赏解析一、《杨氏之子》出处介绍《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饶有情趣。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二、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孩子的回答很妙,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是在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三、词句与词语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
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
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③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
9.《杨氏之子》
![9.《杨氏之子》](https://img.taocdn.com/s3/m/54c3521eeff9aef8951e0609.png)
2017/2/28
我来比一比
未闻孔雀是夫 子家禽 孔雀是夫子家 禽
说话练习:
如果来访是姓黄,你觉得他会 怎样答? “未闻( )是夫子 ( )。” 如果来访的不姓孔,也不
姓黄,而是其它姓,你会 怎么说?
2017/2/28
形容人善于言辞的成语
滔滔不绝 能说会道 谈笑风生 言辞流利 巧舌如簧 出口成章 语惊四座 能言善道 舌灿莲花 花言巧语 口若悬河 妙语连珠 才辩无双 娓娓而谈 口齿伶俐 能言善辩 伶牙俐齿 妙语连珠 唇枪舌剑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 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拜见。 乃:就,于是。
第二句:有一天,孔君平来拜 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 家里,这个孩子被叫了出来。
2017/2/28
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 设:摆放,摆设。
第三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 果,其中就有杨梅。
梁国/杨氏子/九岁, 甚聪惠。孔君平/诣/其 父,父/不在,乃/呼儿 出。为/设果,果/有杨 梅。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 应声答曰:“未闻/孔雀 /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怎么样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甚:很,非常。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第一句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 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聪 明过人。
2017/2/28
聪惠体现在在哪里
会听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反应快 儿应声答曰: 会说 “未闻孔雀是夫 子家禽。” 示:给……看。
曰:说。 未:没有。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第四句: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 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五年级下册语文21课杨氏之子笔记
![五年级下册语文21课杨氏之子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31db23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4.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21课杨氏之子笔记杨氏之子笔记一、词语注释1. 杨氏:姓氏,指杨家族。
2. 豪门:指富裕家族。
3. 风度翩翩:形容人的举止优雅,文质彬彬。
4. 奢侈品:指价值昂贵的商品,一般与豪门富贵的生活方式相关。
5. 聘礼:指男女订婚时男方家庭送给女方家庭的礼物。
6. 贴心:指真诚关心人,顾虑周到。
7. 谦虚:指谦逊谨慎,不自我吹嘘。
8. 合理:指符合情理、道理,公正公平。
二、课文精华1. “那是一个风度翩翩、举止得体的年轻人。
”这句话形容了杨氏之子的外表优雅、仪态得体。
2. “他跟小芳每星期只打一次电话,每次不超过五分钟。
”这句话表现了杨氏之子身上的贴心和细节关注。
3. “我是杨氏之子,但这不代表我就比别人高贵。
”这句话表现了杨氏之子的谦虚态度。
4. “我认为,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走得更远。
”这句话反映出杨氏之子理性、现实的思维方式。
5. “我认为聘礼不必太高,但一定要合理。
”这句话表现了杨氏之子实际、务实的生活态度。
三、个人感悟1. 通过本篇课文,我深深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即便在同一个家族内,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特质和个性。
相比杨氏之子所在的豪门,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显得比较朴素,但是并不代表人的内在就没有优秀的品质。
2. 从杨氏之子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非常注重自己的细节处理和他人的感受。
他富有细心、贴心和关怀之情,热爱尝试新的生活方式,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 在现实生活中,婚姻聘礼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
如何恰当地处理这些问题,不仅体现出家庭的素质和背景,也代表着个人的态度和思想。
因此,在做出决定时,我们需要将尊重和信任作为首要原则,尽量避免因礼金问题引发的不必要的矛盾。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10《杨氏之子》词句解析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10《杨氏之子》词句解析新人教版(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5737cf915f804d2a16c178.png)
《杨氏之子》词句解析一、对句子的理解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
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
可见,孔与孩子很熟.3、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二、对词语的理解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字。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bd0eac0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a.png)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杨氏之子》通过对杨家的一个男孩与孔君平的对话描写,突出了小男孩的聪明机智。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杨氏之子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翻译: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
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注释: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
甚:非常。
诣:拜见。
未闻:没有听说过。
示:给……看。
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乃:就;于是。
曰:说。
未:没有。
赏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
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人家里面九岁的小男孩的一个故事。
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端水果来招待孔君平,水果里面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
学习本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
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
举例如下: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本文虽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
要采取以下步骤帮助学生理解短文的意思:文中的“家禽”是说的“家禽”吗?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
《杨氏之子》原文及翻译译文
![《杨氏之子》原文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eb8e9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5.png)
《杨氏之子》原文及翻译译文1、《杨氏之子》原文及翻译译文《杨氏之子》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释】①惠:通“慧”。
②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会稽山阴人,为人方直,有名望。
③诣:拜见。
译文:梁国杨家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有智慧。
孔坦去拜访他父亲,其父不在家,就叫孩子出来。
孩子为客人摆设果品,其中有杨梅。
孔坦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道:“这是你们家的家果。
”孩子随声答道:“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鸟。
”2、《杨氏之子》原文及翻译译文《杨氏之子》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释】①惠:通“慧”。
②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会稽山阴人,为人方直,有名望。
③诣:拜见。
译文:梁国杨家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有智慧。
孔坦去拜访他父亲,其父不在家,就叫孩子出来。
孩子为客人摆设果品,其中有杨梅。
孔坦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道:“这是你们家的家果。
”孩子随声答道:“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鸟。
”3、《阳子之宋》原文及翻译译文《阳子之宋》原文及翻译EMAIL:*****************《阳子之宋》原文及翻译:【原文】阳子之宋,宿于逆旅。
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
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山木》)【译文】阳子到宋国去,住在旅店里。
旅店主人有两个妾,其中一个美丽,一个丑陋。
但是主人却看中丑陋的,轻视美丽的。
阳朱问他缘故,旅店主人回答说:“那个美丽的自以为美丽而骄傲,所以我不认为她美;那个丑的自认为丑陋而恭顺,所以我不认为她丑。
”阳子说:“弟子们记住!品德高尚而又不自以为贤明的人,到哪里去不受尊重呢?”4、《昔有长者子》原文及翻译译文《昔有长者子》原文及翻译百喻经寓言故事原文: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杨氏之子》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杨氏之子》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6f3df75a8102d276a22fc8.png)
杨氏之子体裁:文言文题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作者:名字:刘义庆年代:南北朝描述: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
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翻译: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原文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译文:孔君平来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
原文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译文: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原文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赏析一:思想内容《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引》,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赞美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把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
赏析二:写作技巧本文虽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通过九岁孩子的回答,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回答的委婉和机智。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
”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不是我家的果,所以请您知道这个道理”这个意思,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杨氏之子这篇课文
![杨氏之子这篇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79c4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6.png)
《杨氏之子》课文《杨氏之子》这篇课文是统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内。
原文与知识要点如下:【课文】杨氏之子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②聪惠③。
孔君平诣④其⑤父,父不在,乃⑥呼儿出。
为设⑦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⑧儿曰:“此⑨是君家⑩果。
”儿应⑪声答曰:“未闻⑫孔雀是夫子⑬家禽。
”【重点字词注释】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杨:姓杨。
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子:儿子。
题目的意思:姓杨人家的儿子。
②甚:很。
③惠:“惠”同“慧”。
④诣(读yì):拜访。
⑤其:他,他的。
⑥乃:于是。
⑦为(读wèi)设:给……摆放。
为:替、给;设:摆放。
⑧示:给……看。
⑨此:这。
⑩君家:你家。
⑪应(读yìng)声:随着声音,马上。
⑫未闻:没听说过。
⑬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从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文史知识】刘义庆,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课文重点内容】1、孩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杨氏之子》原文、译文及注释
![《杨氏之子》原文、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46ba47c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7.png)
《杨氏之子》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杨氏之子
南北朝-刘义庆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对照翻译: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孔君平来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
为设果,果有杨梅。
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
此是君家果。
”
这是你家的水果。
”
儿应声答曰:“
杨氏子马上回答说:“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
注释: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
甚:非常。
诣:拜见。
未闻:没有听说过。
示:给……看。
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乃:就;于是。
曰:说。
未:没有。
文言文《杨氏之子》译文及赏析
![文言文《杨氏之子》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39546c482fb4daa58d4bb6.png)
文言文《杨氏之子》译文及赏析导读: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以下为您带来文言文《杨氏之子》译文及赏析,欢迎浏览!杨氏之子南北朝:刘义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孔君平来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
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赏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
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人家里面九岁的小男孩的一个故事。
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端水果来招待孔君平,水果里面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
学习本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
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
举例如下: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本文虽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
要采取以下步骤帮助学生理解短文的意思:文中的"家禽”吴说的“家禽”吗?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
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在读中体会九岁孩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交流对这个问题的体会。
《杨氏之子》解析29页文档
![《杨氏之子》解析29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62c4f375fbfc77da369b1b6.png)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杨氏之子》原文及点评
![《杨氏之子》原文及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0bb3b64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d.png)
《杨氏之子》原文及点评
《杨氏之子》原文及点评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乐。
点评:
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在一个下雪的冬日里,谢太傅召集孩子们谈论有关做文章的事。
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很高兴,就问孩子们:“纷纷飘落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说:“用空中撒盐勉强可以比方。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用柳絮因风飞舞来比方。
”谢太傅大笑,非常高兴。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0课杨氏之子课文及其翻译、课后题讲解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0课杨氏之子课文及其翻译、课后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d47c6c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c.png)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
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很聪明。
有一次,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刚好他的父亲不在家,孩子被叫了出来迎接客人。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
并且还可以看出孔君平很有礼貌。
③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
”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孩子的回答很妙,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是在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杨氏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杨氏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adcf2ab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4.png)
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中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但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孩子出来。
孩子为孔君平摆设水果,其中就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立刻回答道:“我从未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注释:1. 梁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境内。
2. 杨氏子:姓杨的家族的孩子。
3. 九岁:九岁的年纪。
4. 聪惠:聪明而有智慧。
5.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是当时的官员,官至延尉。
6. 诣:拜访。
7. 父:父亲。
8. 乃:于是。
9. 呼:叫。
10. 为设果:摆设水果。
11. 果有杨梅:水果中有杨梅。
12. 指以示儿:指着杨梅给孩子看。
13. 君家果:你家的水果。
14. 未闻:没有听说过。
15. 孔雀:一种鸟类,象征着高洁和美丽。
16. 夫子:古代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17. 家禽:家养的鸟类。
赏析:《杨氏之子》这个故事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通过讲述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展现了小男孩的聪明才智。
故事虽然简短,但寓意深刻,充满了趣味性和智慧。
在这则故事中,杨氏之子用巧妙的话语回应了孔君平的夸奖,既没有直接否定孔君平的赞美,也没有恭维对方,而是巧妙地以孔雀与杨梅进行类比,使孔君平在尴尬中领悟到了自己的失误。
这种机智的应对,充分展示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的家教。
此外,这个故事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杨氏之子之所以能够如此聪明机智,离不开他良好的家庭教育。
这也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杨氏之子》这个故事以简短的语言、幽默的情节、深刻的寓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聪明机智、家教良好的孩子形象,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杨氏之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一篇)
![杨氏之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一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62b85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9.png)
杨氏之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一篇)杨氏之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1杨氏之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杨氏之子南北朝:刘义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
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注释: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
甚:非常。
诣:拜见。
未闻:没有听说过。
示:给。
看。
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乃:就;于是。
曰:说。
未:没有。
赏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
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人家里面九岁的小男孩的一个故事。
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端水果来招待孔君平,水果里面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
学习本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
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
举例如下: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氏之子》词句解析
一、对句子的理解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
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
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3.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
”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注意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二、对词语的理解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字。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