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常用单位换算_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在小学数学中,单位换算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知识点,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掌握好单位换算的公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单位换算的常见公式,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长度单位换算公式。

1. 厘米和分米的换算公式:1分米 = 10厘米。

2. 厘米和米的换算公式:1米 = 100厘米。

3. 分米和米的换算公式:1米 = 10分米。

二、重量单位换算公式。

1. 克和千克的换算公式:1千克 = 1000克。

2. 克和毫克的换算公式:1克 = 1000毫克。

3. 千克和吨的换算公式:1吨 = 1000千克。

三、容积单位换算公式。

1. 毫升和升的换算公式:1升 = 1000毫升。

2. 升和立方米的换算公式:1立方米 = 1000升。

四、时间单位换算公式。

1. 秒和分钟的换算公式:1分钟 = 60秒。

2. 分钟和小时的换算公式:1小时 = 60分钟。

3. 小时和天的换算公式:1天 = 24小时。

以上就是小学单位换算的一些常见公式,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掌握这些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单位换算,比如买菜、做作业、测量等等,掌握好这些公式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老师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位换算的概念,比如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来引导学生进行单位换算的练习,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之,单位换算是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多加练习,掌握好这些常见的单位换算公式,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为你们带来很多便利。

小学数学中的常见单位换算

小学数学中的常见单位换算

小学数学中的常见单位换算数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而在数学中,单位换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过单位换算,我们可以将一个物理量从一个单位转换为另一个单位,使得我们能够更方便地进行计算和理解。

在小学阶段,常见的单位换算包括长度、重量和容积的转换。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小学数学中的常见单位换算方法。

一、长度单位换算在小学数学中,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厘米、米和千米。

这些单位可以相互转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计算长度。

以下是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米(m)= 100厘米(cm)1千米(km)= 1000米(m)根据以上关系,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

例如,如果需要将20千米转换为米,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20千米 x 1000米/千米 = 20000米同样地,如果需要将4000厘米转换为千米,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4000厘米 x 1千米/1000米 = 4千米二、重量单位换算在小学数学中,常见的重量单位有克和千克。

我们可以通过单位换算来将一个物体的重量从一个单位转换为另一个单位。

以下是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克(kg)= 1000克(g)根据以上关系,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重量单位换算。

例如,如果需要将5千克转换为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5千克 x 1000克/千克 = 5000克同样地,如果需要将800克转换为千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800克 x 1千克/1000克 = 0.8千克三、容积单位换算在小学数学中,常见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

通过单位换算,我们可以将容积从一个单位转换为另一个单位。

以下是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升(L)= 1000毫升(mL)根据以上关系,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容积单位换算。

例如,如果需要将3升转换为毫升,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3升 x 1000毫升/升 = 3000毫升同样地,如果需要将500毫升转换为升,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500毫升 x 1升/1000毫升 = 0.5升总结:通过单位换算,我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长度、重量和容积的计算和理解。

初中单位换算知识点总结

初中单位换算知识点总结

初中单位换算知识点总结单位换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通过进行单位换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的度量单位,提高我们的量化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从长度、质量、时间以及容积等几个方面进行初中单位换算知识点总结。

一、长度单位换算长度是物体的一维尺寸,是用来度量物体直线距离的物理量。

在长度单位换算中,主要涉及到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等几个单位。

其换算关系如下:1米(m)= 10分米(dm)= 100厘米(cm)= 1000毫米(mm)在长度单位换算中,我们通常需要进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比如cm到m的换算,m 到mm的换算等。

可以通过简单的乘除法运算进行换算,如下所示:例如:15dm=15×10=150cm25m=25×100=2500cm40mm=40÷10=4cm通过这些简单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好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长度单位。

二、质量单位换算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重量和引力,是一个体系的基础物理量之一。

在质量单位换算中,主要涉及到千克(kg)、克(g)、毫克(mg)等几个单位。

其换算关系如下:1千克(kg)= 1000克(g)= 1000000毫克(mg)在质量单位换算中,我们通常需要进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比如kg到g的换算,g到mg的换算等。

可以通过简单的乘除法运算进行换算,如下所示:例如:4kg=4×1000=4000g800g=800×1000=800000mg60mg=60÷1000=0.06g通过这些简单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好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质量单位。

三、时间单位换算时间是事件发生或完成的过程所经历的量的总称,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

小升初数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小升初数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小升初数学重要知识点汇总一、体积和表面积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a×h÷2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2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6、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公式:S=(a×b+a×c+b×c)×28、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公式:S=6a29、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10、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11、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312、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13、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14、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公式:S=ch=πdh=2πrh15、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的周长×高+圆的面积×2公式:S=ch+2s=ch+2πr216、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Sh17、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二、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亩=666.666平方米3、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4、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1市斤5、算术:(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单位的换算知识点总结

单位的换算知识点总结

单位的换算知识点总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单位,也需要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单位换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速度等各种不同的量的变化和转换。

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的效率。

1. 长度的单位换算长度是物体直线距离的度量,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毫米等。

在长度单位之间进行换算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换算关系。

1米 = 100厘米1米 = 1000毫米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比如说,一个物体的长度是2米4厘米,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多少厘米。

又或者,一个物体的长度是240厘米,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多少米。

换算方法:2米4厘米 = 2×100 + 4 = 204厘米240厘米 = 240 ÷ 100 = 2.4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用到英寸、尺、码等单位,这需要对不同度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有着清晰的认识。

2. 面积的单位换算面积是平面上的大小范围度量,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等。

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也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1平方米 = 1000000平方毫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比如说,一块地的面积是200平方米,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多少平方厘米。

又或者,一张纸的尺寸是20厘米×30厘米,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多少平方厘米。

换算方法:200平方米 = 200×10000 = 2000000平方厘米20厘米×30厘米 = 20×30 = 600平方厘米在面积换算中,还会经常遇到亩、公顷等单位,需要对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有着清晰的认识。

3. 体积的单位换算体积是三维空间的大小范围度量,常见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等。

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也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小升初数学单位换算

小升初数学单位换算

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大全
一、长度单位换算 : 千米(km)、米(m)、分米(dn)、厘米(cm)、毫米(m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二、面积单位换算: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 平方千米 =100 公顷
1 公顷=10000 平方米 -----------进率不同,要记住!!!
1 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1 平方厘米 =100平方毫米
三、体积单位换算: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升、毫升
1 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 =1000 立方厘米
1 立方厘米 =1 毫升
1 立方分米 =1 升
1 立方米 =1000 升
1 升=1000毫升
四、重量单位换算:吨、千克、克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
五、人民币单位换算
元、角、分
1 元=10 角
1 角=10 分
1 元=100 分
六、时间单位换算
世纪、年、月、日、小时、分、秒
1 世纪=100 年
1 年=1
2 月
1 日=24 小时
1 时=60 分
1 分=60 秒
1 时=3600 秒
大月(31 天)有:1、3、5、7、8、10、12 月
小月(30 天)的有:4、6、9、11 月
平年 2 月 28 天,闰年 2 月 29 天
注:年份÷4,没有余数的为闰年(366天),有余数的为平年(365天)。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总归纳(必备知识点大全)课件.doc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总归纳(必备知识点大全)课件.doc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必备知识点总归纳常用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换算: 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米=10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2、面积单位换算: 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1 公顷=10000 平方米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厘米=100 平方毫米3、体( 容) 积单位换算: 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1 升 1 立方厘米=1 毫升 1 立方米=1000 升4、重量单位换算: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 1 千克=1 公斤5、人民币单位换算: 1 元=10 角 1 角=10 分 1 元=100 分6、时间单位换算:1 世纪=100 年 1 年=12 月大月(31 天) 有:1\3\5\7\8\10\12 月小月(30 天) 的有:4\6\9\11 月平年 2 月28 天, 闰年 2 月29 天平年全年365 天, 闰年全年366 天 1 日=24 小时 1 时=60 分 1 分=60 秒 1 时=3600 秒常用数量关系等式1、份数: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倍数:1 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 1 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 1 倍数3、路程: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价量: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数据运算: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常用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 :面积 a :边长)周长=边长× 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 × a2、正方体(V: 体积a: 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 6 S 表=a×a× 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 ×a× a3、长方形(C:周长S :面积 a :边长)周长=(长+宽) × 2 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 体积s: 面积a: 长b: 宽h: 高)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 × 2 S=2(ab+ah+bh)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 a :底h :高)面积=底×高÷ 2 s=ah ÷ 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 :底h :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 a :上底 b :下底h :高)面积=( 上底+下底) ×高÷ 2 s=(a+b) ×h ÷ 28、圆形(S:面积 C :周长лd= 直径r= 半径)周长=直径×л=2×л×半径C= лd=2лr面积=半径×半径×л9、圆柱体(v: 体积h: 高s :底面积r: 底面半径c: 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 лr 或лd)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 2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 体积h: 高s :底面积r: 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 3奥数常用公式1、平均数总数÷总份数=平均数2、和差问题:( 和+差) ÷2=大数( 和-差) ÷2=小数3、和倍问题:和÷( 倍数-1) =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4、差倍问题:差÷( 倍数-1) =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6、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7、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8、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9、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售出价÷成本-1) ×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 -20%)10、盈亏问题(盈+亏) ÷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 ÷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 ÷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应特别注意奥数中的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 那么:全长=株距×( 株数-1)株距=全长÷( 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 另一端不要植树, 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 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 1全长=株距×( 株数+1)株距=全长÷( 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奥数中的常用数据及规律1、圆周率常取数据3.14 ×1=3.14 3.14 ×2=6.28 3.14 ×3=9.423.14 ×4=12.56 3.14 ×5=15.7 3.15 ×6=18.843.14 ×7=21.98 3.14 ×8=25.12 3.14 ×9=28.262、常用特殊数的乘积25×3=75 25×4=100 25×8=200 125 ×3=375125×4=500 125×8=1000 625×16=10000 37 ×3=1113、常用平方数112=121 12 2=144 13 2=169 14 2=196 15 2=225162=256 17 2=289 18 2=324 19 2=361 10 2=100202=400 30 2=900 40 2=1600 50 2=2500 60 2=36007702=4900 80 2=6400 15 2=225 25 2=625 35 2=1225452=2025 55 2=3025 65 2=4225 75 2=5625 85 2=72254、关于常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2=0.5 4=0.25 3/4=0.75 1/5=0.2 2/5=0.4 3/5=0.64/5=0.8 1/8=0.125 3/8=0.375 5/8=0.625 7/8=0.8751/20=0.05 3/20=0.15 7/20=0.35 9/20=0.45 11/20=0.551/25=0.04 2/25=0.08 3/25=0.12 4/25=0.16 6/25=0.245、常用立方数13=1 2 3=8 3 3=27 4 3=64 5 3=12563=216 7 3=343 8 3=512 9 3=729小学数学应掌握的基本概念、数理规律及应用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 都是整数。

常用单位换算小升初数学知识点

常用单位换算小升初数学知识点

常用单位换算小升初数学知识点
常用单位换算必备小升初数学知识点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积(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升=1000毫升
4、质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4个季度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小升初数学必考单位换算进率表

小升初数学必考单位换算进率表

小学数学知识点——单位换算进率·公式大全一、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1年(闰年)=(366)天1年(平年)=(365)天1年=(4)个季度1季度=(3)个月1年=(12)个月1月=(4)个星1星期=(7)天1日=(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二、长度单位进率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三、面积单位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四、体积、容积单位进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分米=(1)升1升=(1000)毫升五、质量单位进率1克=(1000)毫克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1吨=(1000000)克小学数学知识点——单位换算进率·公式大全一、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1年(闰年)=(366)天1年(平年)=(365)天1年=(4)个季度1季度=(3)个月1年=(12)个月1月=(4)个星1星期=(7)天1日=(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二、长度单位进率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三、面积单位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四、体积、容积单位进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分米=(1)升1升=(1000)毫升五、质量单位进率1克=(1000)毫克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1吨=(1000000)克。

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及面积公式总结

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及面积公式总结

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及面积公式总结数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单位换算和面积公式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内容,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及面积公式。

一、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换算(1)1千米(km)= 1000米(m)(2)1米(m)= 100厘米(cm)(3)1厘米(cm)= 10毫米(mm)2.容量单位换算(1)1升(L)=1000毫升(mL)(2)1升(L)=10分升(dL)(3)1分升(dL)=10毫升(mL)3.质量单位换算(1)1千克(kg)= 1000克(g)(2)1克(g)= 100毫克(mg)二、面积公式1.矩形的面积公式矩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即面积(A)=长(l)×宽(w)2.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即面积(A)=边长(s)×边长(s)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的一半,即面积(A)=1/2×底边(b)×高(h)(2)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长a和b,以及两条边之间的夹角C,可以使用三角形的海伦公式求解面积:面积(A)=√[s×(s-a)×(s-b)×(s-c)]其中,s=(a+b+c)/2,c为第三条边长。

4.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取近似值3.14),即面积(A)=半径(r)×半径(r)×π5.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与下底的平均值乘以高,即面积(A)=1/2×(上底(a)+下底(b))×高(h)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即面积(A)=底(b)×高(h)7.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以宽乘以高,即体积(V)=长(l)×宽(w)×高(h)。

小升初单位换算专题

小升初单位换算专题

单位换算知识点做题思路方法简析:1.属于“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乘以它们的进率”,1吨=1000千克,所以5.12吨=5.12×1000=5120千克2.属于“小单位化成大单位,除以它们的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所以120平方厘米=120÷100=1.2平方分米1.长度单位换算:周长(c)1千米(km)=1公里=1000米(m),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分米(dm)=10厘米(cm)= 0.1米(m),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注意:长度单位涉及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长宽高的具体数量,平面图形的周长问题,以及立体图形的棱长和等问题。

训练题3米=()厘米5分米=()厘米2千米=()米5千米=()米8米=()毫米 3.6分米=()厘米5.8厘米=()毫米4000米=()千米68毫米=()厘米560厘米=()分米234分米=()米80毫米=()厘米5千米=()米3分米=()厘米200dm=( )m4厘米=()毫米100厘米=()米1千米=()米95分米-90分米=()分米5米9厘米-18厘米=()米1米-5分米=()分米1分米-8厘米=()厘米2.面积单位:(S)1平方米(m2)=100平方分米(dm2),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0.01平方米1平方厘米(cm2)=100平方毫米(mm2)=0.01平方分米=0.0001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小升初高频考点】长方形的面积=长×宽(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a2)平行四边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低×高)÷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高+长×宽+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注意: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立方单位等都无法比较训练题一、选择1.下列选项中,进率是100的两个面积单位是()。

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常用单位换算

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常用单位换算

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常用单位换算
常用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总归纳(必备知识点大全)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总归纳(必备知识点大全)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总归纳(必备知识点大全)小升初数学总复必备知识点总归纳.常用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4、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5、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6、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经常利用数量干系等式1、份数: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路程: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价量: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数据运算: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经常利用图形计较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л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面积=半径×半径×л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奥数常用公式.1、平均数总数÷总份数=平均数2、和差问题:(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大概和-小数=大数)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6、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7、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8、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9、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10、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XXX)÷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应出格留意奥数中的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关闭线路的两头都要植树,那末: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2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关闭线路的两头都不要植树,那末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奥数中的常用数据及规律1、圆周率常取数据3.14×1=3.143.14×2=6.283.14×3=9.423.14×4=12.563.14×5=15.73.15×6=18.843.14×7=21.983.14×8=25.123.14×9=28.262、常用特殊数的乘积25×3=7525×4=×8=×3=375125×4=×8=×16= 37×3=1113、常用平方数11²=121 12²=144 13²=169 14²=196 15²=22516²=256 17²=289 18²=324 19²=361 10²=10020²=400 30²=900 40²=1600 50²=2500 60²=3600770²=4900 80²=6400 15²=225 25²=625 35²=122545²=2025 55²=3025 65²=4225 75²=5625 85²=72254、关于经常利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5、常用立方数1³=1 2³=8 3³=27 4³=64 5³=1256³=216 7³=343 8³=512 9³=729XXX数学应掌握的基本概念、数理规律及应用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都是整数.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透露表现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透露表现.0也是自然数.3计数单元: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元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3b整除,大概说b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都能被8整除,1125、、5000都能被125整除.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2都是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叫做15的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几个数私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个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3的倍数有3、6、9、12、15、18……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末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二)小数41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均匀分红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透露表现.一位小数透露表现十分之几,两位小数透露表现百分之几,三位小数透露表现千分之几……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2小数的分类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0.25、0.368都是纯小数.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例如:3.25、5.26都是带小数.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41.7、25.3、0.23都是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4.33……3.……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3.555……0.0333……12.……一个轮回小数的小数部分,顺次不竭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轮回小数的轮回节.例如:3.99……的轮回节是“9”, 0.5454……的轮回节是“54”.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例如:3.111……0.5656……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0.……写轮回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轮回部分只需写出一个轮回节,并在这个轮回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轮回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例如:3.777……XXX写作0.……XXX写作.(三)分数1分数的意义:把单元“1”均匀分红多少份,透露表现这样的一份大概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2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3约分和通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四)百分数1透露表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平日用"%"来透露表现.百分号是透露表现百分数的符号.二、方法(一)数的读法和写法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依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背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开端的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零.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元也没有,就在那个5数位上写0.3.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5.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6.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依照整数的写法来写.7.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依照整数的读法来读.8.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二)数的改写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亿.2.近似数:按照实际需求,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背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透露表现.例如:省略亿背面的尾数是13亿.3.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 1.例如: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5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47亿.4.大小比较1.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2.比力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不异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不异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3.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三)数的互化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背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之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之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挪动两位,同时在背面添上百分号.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四)数的整除1.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平日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2.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3.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6最小公倍数.4.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五)约分和通分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平日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三、性质和规律(一)商不变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展大概同时减少不异的倍,商不变.(二)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开端添上零大概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三)小数点位置的挪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革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3.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四)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大概除以不异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2.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3.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四、运算的意义(一)整数四则运算1整数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划分是部分数.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3整数乘法:求几个不异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7一个确定的商.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二)小数四则运算1.小数加法: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2.小数减法: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不异.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个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3.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4.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5.乘方:求几个不异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例如3×3 =32(三)分数四则运算1.分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2.分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不异.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个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3.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4.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5.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四)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6.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五)运算法则1.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2.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83.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4.整数除法计较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5.小数乘法法则:先依照整数乘法的计较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侧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补足.6.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再继续除.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较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8.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9.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较方法:先通分,然后依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较.10.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划分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归并起来.11.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12.分数除法的计较法则:甲数除以乙数(除外),即是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六)运算顺序1.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不异.2.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3.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4.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内里的,再算中括号内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5.第一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6.第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五、具体应用(一)整数和小数的应用1简单应用题(1)简朴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干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平日叫做简朴应用题.(2)解题步调:a审题相识题意:相识应用题的内容,晓得应用题的前提和问题.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考虑,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义.也可以复述前提和问题,帮助相识题意.b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9。

必备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常见单位换算公式

必备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常见单位换算公式

必备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常见单位换算公式小升初数学是学习生涯的关键阶段,为了能够使同学们在数学方面有所建树,下面为大家分享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常见单位换算公式,大家一起来学习吧!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数学小升初知识点归纳大全

数学小升初知识点归纳大全

数学小升初知识点归纳大全一、整数和有理数1.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如正整数、负整数、零等;2.整数的大小比较和绝对值的求法;3.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4.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约分和等价数;5.相反数和倒数的概念。

二、整数的应用1.整数在竖式计算中的应用;2.温度的表示和比较;3.整数问题的解决方法;4.线段的概念和整数的应用。

三、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2.一元一次方程的列式和根的概念;3.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单位换算1.时间、长度、容量、质量等单位之间的换算;2.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相互换算。

五、角和三角形1.角的概念、度量和分类;2.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3.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关系;4.多边形的概念和分类。

六、面积和体积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求法;2.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法;3.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七、小数1.小数的表示和读法;2.小数的大小比较;3.小数的四则运算。

八、百分数1.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百分数的计算和转化;3.百分数的应用。

九、圆1.圆的半径、直径和弧长的概念;2.圆的性质和关系;3.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十、几何图形的判断和应用1.图形的对称性和判断方法;2.图形的相似性和比例关系;3.图形的应用问题。

十一、平行线和三角形的判断1.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2.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小升初系列-小学生数学公式大全:单位换算公式

小升初系列-小学生数学公式大全:单位换算公式

小学生数学公式大全:单位换算公式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

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梳理

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梳理

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梳理一、整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1.相同整数与分数的加减运算2.不同整数与分数的加减运算3.整数与分数的乘法运算4.整数与分数的除法运算二、小数的四则运算1.小数的加减法运算2.小数的乘法运算3.小数的除法运算三、四则混合运算1.通过加减乘除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化简、换元等方法化简计算过程四、倍数与约数1.数的倍数2.数的约数3.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五、分数的化简1.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2.分数化简为最简分数3.分数的比较与排序六、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1.平面图形的边、角、面2.平面图形的名称、性质、构造与计算3.平面图形的相似与全等4.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七、几何运算1.线段的比例与分点问题2.利用几何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运算得到缺失的几何数据八、单位换算1.常用长度、重量、时间、容量的单位换算2.通过换算解决实际问题九、有理数与无理数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2.化简含有根号的运算3.根号的运算性质与特点十、利息的计算1.简单利息的计算2.复利的计算十一、图形的对称性1.简单图形的线对称与点对称2.正方形的对称性质及运用1.基本计算能力:能够熟练进行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2.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了解常见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定义、性质及相关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3.单位换算与数学应用能力:具备常见长度、重量、时间、容量的单位换算能力,并能够通过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4.利息的计算能力:能够独立计算简单利息和复利,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根号的运算与无理数的概念:了解根号的运算性质与特点,以及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

6.对称性的认识与应用:了解简单图形的对称性质,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具有对称性,并能够应用到相关题目中。

总结起来,小升初数学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图形几何知识、单位换算与数学应用能力、利息的计算能力、根号的运算与无理数的概念以及对称性的认识与应用。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知识总结之常用单位换算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知识总结之常用单位换算

【常用单位换算】
(一)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三)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四)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五)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六)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有:4、6、9、11月】
【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小升初数学常用单位换算考点

小升初数学常用单位换算考点

小升初数学常用单位换算考点
基础教育一直是最受学校和家长关注的,最为基础教育重中之重的初等教育,更是得到更多的重视。

查字典数学网小升初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小升初数学常用单位换算,希望能帮助大家做好小升初的复习备考,考入重点初中院校!
小升初数学常用单位换算考点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小升初考试是小学生进入初等重点初中院校的一次重要考试,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复习,同时也希望我们准备的小升初数学常用单位换算能让大家在小升初的备考过程助大家一臂之力!。

小升初数学单位换算公式_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数学单位换算公式_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数学单位换算公式_知识点总结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最多的知识,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应该把每一个基础知识学懂,这样上初中了才不至于那么吃力。

下文为大家分享小升初数学单位换算公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时间单位换算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小升初数学复习技巧】【小升初数学模拟题】
数学公式是数学的一个必记知识点,对于小升初的同学来说,小升初数学科目的公式较为繁多,一下子记住全部公式不太现实。

同学们在备考小升初数学科目时都知道,有很多公式需要我们记忆和掌握,更多小升初数学单位换算公式请关注【小升初数学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备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常用单位换算_知识点总结
为了帮助每个考生更好的备考小升初,下面是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常用单位换算,欢迎参考学习,希望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积(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4、质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4个季度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分享的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常用单位换算,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祝大家考试取得好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