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_3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共4篇]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共4篇]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我怀着对社会学极大的热情读了这本费老的《乡土中国》,读罢,感触颇深。
正如费老所说,这本书是一种尝试,尝试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那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书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地缘与血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方面展开叙述,生动全面地展现了乡土中国的面貌。
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触,那里将分开阐关于“土”的思考“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好处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正因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诚然,当今社会,城里人习惯用土里土气、土头土脑来藐视乡下人,然而只有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一种高贵的象征,一种质朴的感觉,一种返璞归真的踏实和厚重。
我们的民族与泥土是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从这个好处上说,我们又何尝不该尊重乡土,尊重农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关于乡土习惯与现代社会“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的着多说吗?”这类话是我们构成的乡土习惯,但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阻碍。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个人不知道个人的底细,因此得讲个明白。
乡土社会从熟悉得到信任,而现代社会口说无凭,还要签个字,画押,构成法律。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我想这点体现得很明显,当我们走出那片乡土来到北京这个大城市的时候,我们会有诸多的不适应,我们会爽快的答应别人,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说好了这样却没有照办,不明白为什么不怎样熟悉还要满脸堆笑,因而我们会受骗、会受伤、会被别人说成傻,但是,真的是傻吗,只但是我们的乡土习惯已经不适应这个现代社会罢了。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10篇)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10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篇1记得在村里读书时,一天夜里熄灯后和宿舍的兄弟们卧谈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人?或者再明确一点:中国人的特征是什么?即我们何以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这个问题,当时没有讨论出结果,也不会一下子就得出什么结果,因为我发现在探讨“中国人”时,我首先需要搞懂“中国”,而对于“中国”这个概念,我发现自己其实是所知甚少。
“中国”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心间,难以散去,直到最近读到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始有所明了。
所谓“乡土中国”,其实就是传统中国,是我们今天这个中国的逻辑前提,理解今日的中国,必须深刻领悟传统中国的内涵,这恰恰就是当代中国人很少触及的。
通过《乡土中国》的十四篇经典文章,让我们来领悟传统中国的概貌吧。
乡土本色:礼俗社会通常历史教科书都会指出,土地所有权问题,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兴亡更替的主要矛盾。
没有土地,农民将失去生活的基本保障,除了揭竿而起,别无生路。
如果手中握有土地,即使生活困苦,多数农民还是要固守这份田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世代传家。
农民固守土地,终其一生,很少离开。
所谓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
在农业聚落,即乡村形成之后,由于人口缺乏流动性,农村生活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熟悉的人,熟悉的土地,熟悉的生活方式,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
在这种强烈的“熟悉性”下,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乡土社会中,人们因彼此熟悉而相互信任,人与人的关系并不需要契约来保障。
契约的强制只能滥觞于陌生人的关系之中。
于是乡土社会逐渐演化为一个礼俗社会,而异于西方的法理社会。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第三章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第三章(原创版)目录1.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2.乡土社会中的权力结构3.乡土社会的文化传承4.乡土社会的变迁与挑战正文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第三章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乡土中国》的第三章中,作者费孝通深入探讨了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
乡土社会是一个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社会,其生活节奏相对缓慢,社会关系相对简单。
人们世代在此生活,形成了深厚的地域文化。
乡土社会中的权力结构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在这个社会中,权力主要由长老、乡绅等地方精英掌握,他们通过传统礼教、习俗等方式对乡民进行管理。
这种权力结构在乡土社会中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容易滋生腐败、权力滥用等问题。
乡土社会的文化传承乡土社会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地域性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扬。
乡土社会的文化传承主要体现在语言、风俗、信仰等方面。
这种文化传承为乡土社会提供了独特的精神支撑,但也可能使其对外来文化产生抗拒。
乡土社会的变迁与挑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乡土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和挑战。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乡土社会的人口结构、经济形态等发生了深刻变化。
传统的乡土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而新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也在乡土社会中逐渐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护乡土文化的同时,实现乡土社会的现代化,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总之,《乡土中国》第三章对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权力结构、文化传承以及变迁与挑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土社会的特点,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乡土中国第三章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乡土中国第三章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乡土中国》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鲜明的笔触描绘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
以下是第三章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1. 摘抄:“乡村的人们,因为他们所生活的地方是个小社会,所以他们不知道有什么是文化。
他们只是说自己的地方好,他们的乡亲好,他们的事情好,他们的一切都好。
”感悟:这段摘抄揭示了乡村人民对自己土地的依恋和自豪感。
他们虽然缺乏文化知识,但对自己的家乡和乡亲充满了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他们生活的支撑和动力。
2. 摘抄:“乡村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是很单纯的,所以他们的思想也是很单纯的。
他们只知道生活,不知道思想。
”感悟:这段摘抄表达了乡村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
由于长期受限于物质条件和教育水平,他们的思想相对简单,更注重实际生活的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缺乏对抽象概念和思想深度的关注。
3. 摘抄:“他们的法律,就是他们的习惯。
他们的道德,也是他们的习惯。
”感悟:这段摘抄强调了乡村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观念是通过习惯形成的。
乡村人民凭借长期的生活经验和传统习俗,形成了一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这种习惯成为了他们社会秩序的基础,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规范的遵守和传统价值的尊重。
4. 摘抄:“乡村的人们,他们是不懂得什么是进步的,他们也是不懂得什么是落后的。
”感悟:这段摘抄揭示了乡村人民对进步和落后的认知。
由于信息闭塞和教育资源匮乏,他们缺乏对进步和落后的明确理解,更多地关注自身生活的改善和生存问题的解决。
这也反映了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在发展水平和观念上的差异。
以上是对《乡土中国》第三章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通过这些摘抄,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乡村社会的特点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这部作品引发了对农村问题的深思,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提出了重要的思考。
乡土中国第三章读书笔记四篇
乡土中国第三章读书笔记四篇《乡土中国》我没有读之前心里就想乡土中国是一种以怎么样的形式反映出来的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我读完了《乡土中国》之后给我的答案是脑袋里出现一幅画面里面有的父亲和母亲辛勤劳动的背影和我家乡父老乡亲他们在田地里播种辛勤劳动的画面呈现在我的眼前,泪水悄悄的滑落下来打湿了我的衣服我开始想家人以及家乡的人民和山山水水了。
虽然农村没有像城市那么的繁华但有宁静清新的空气有朴素人民,灿烂的微笑待人友善,他们懂得珍惜生活和努力创造财富。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
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
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
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读过哪本社会学的著作在理论和语言上胜过这本薄薄的小书。
有人认为费孝通在这本书最主要是提出了,"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这两个概念。
我倒是觉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乡土中国的根子挖出来了,指出来为什么我们最近百年的变迁会如此之艰难。
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先生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
比如他就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
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
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
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谈论文字下乡的问题里面,他认为,在乡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经验的传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个地区住的几百年,世世代代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都是一样的,解决的办法都是一样,不需要什么理论,什么创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17篇)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17篇)《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最近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著作中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是当时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
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中国农村变迁之前的样貌。
本书一共十四篇,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利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深度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首先是乡土本色,“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正如费先生所说的,中国的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个“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
其二,不流动性。
其三,熟人社会。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建立在能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中国社会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制约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思想文化的发展。
再加上乡村社会是一个社会变迁十分缓慢的社会,人民已经习惯了乡土社会的安稳生活,以至于不能适应其他快速变迁的社会,这才是“乡土社会”“乡土”的原因。
接下来是文字下乡,“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社会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费先生说,文字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讲究文法、艺术,但是在面对面的乡土社会中是没有必要的,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间隔,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相处之间有着自己的“行话”,有着“无言胜似有言”的效果,乡土社会中的文盲体现了乡土社会的本质,乡下人是没有文字需要的。
在差序格局中,作者把当时的社会分为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和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
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就像捆火柴一样绑在一起,而中国则是家庭,就好比丢了一块石头在水里,荡出一层一层的波纹,具有伸缩的能力,有着“人情冷热、攀关系、讲交情”的特点,而西方的就是权力问题,作者说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个差序,也就是伦。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八篇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读了费先生的《乡土中国》,我深有感触。
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乡土或者类似于乡土的环境中度过的,因此我就是一个地道的乡土中人;另一方面,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此刻已有60多年的时刻跨度了,而这60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的乡土此刻怎样样了?中国是不是还是一个乡土中国?费先生的乡土理论是不是还适应此刻的中国?这些问题都让我充满了兴趣。
在我看来,本书开头就应是注重写中国的乡土,后面多转化为写乡土的中国。
中国的乡土自有其特点,而中国也的确带有浓浓的乡土味。
直到此刻,这种味道也还处处可闻。
环保宣传标语中国此刻的乡土状况如何呢?我没有做过有用的调查,不敢妄语。
官方的说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这未免有失精细,我姑且以我的家乡为例吧,这状况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平时在村里,最有感触的便是孩子少了,减了不少热闹。
村中的老人过世的也多了。
让人不好意思的是许多村里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来,不少新媳妇也不认识了,真有一点物是人非的感觉。
每一天早晨都有幼儿园的车来,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经常不回家,更别说大学生了,这就让长老权利的施行大打折扣。
有一次,我们村长让我抄一份关于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确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成为农民工。
以上所述也就应是大多数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状况了,这当然与费先生所在的那个年代的乡村不一样了,然而虽然有这么多的变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对于每一个乡土中人来说,土地是亲切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也是密切的,因此乡土本色毕竟是维持住了。
说道文字下乡,其实是知识下乡,费先生说只有等到乡土性的基层变化了,文字才能下乡。
而今的社会变迁如此之大,以至于包括我在内的农村孩子都出来找知识了,同时,知识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乡下传播开来,手段多样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于超出了村民的理解潜质。
《乡土中国》第三章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第三章读书笔记《〈乡土中国〉第三章读书笔记》读《乡土中国》第三章的时候呀,那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古老的乡村,听村里的长辈唠家常一样。
这一章里有好多有趣的点呢。
比如说差序格局这个概念,真的是太独特了。
以前我从来没这么想过人际关系呢。
费孝通先生把咱们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比作是一块石头扔进水里产生的一圈圈波纹。
每个人都是那个中心的石头,而周围的波纹就是和自己关系亲疏不同的人。
最里面的波纹那就是自己最亲近的家人啦,像爸爸妈妈、兄弟姐妹。
再往外呢,可能就是亲戚朋友,然后再远一点就是一些认识的同乡之类的。
这种关系不是像西方那种团体界限分明的,而是很有弹性的,就看你自己怎么去衡量。
而且呀,我就想到自己的生活里。
就拿过年走亲戚来说吧。
我们家那些亲戚,有的虽然是比较远的亲戚,但是因为某些特殊的联系,比如曾经一起做过什么事,或者是家族里的长辈关系好,那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好像又拉近了一些。
这就像是差序格局里,那波纹因为一些特殊的因素又重新调整了亲疏关系一样。
还有哦,在这一章里提到的私人道德。
咱们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这种差序格局是紧密相连的。
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我们会有很强的道德约束,对待家人、朋友那是相当的友善和照顾。
可是呢,一旦超出了这个圈子,道德的标准好像就有点不一样了。
这也不是说我们就不道德了,只是说这种道德是有差等的。
就像我小时候,在家里要是偷偷拿了妈妈的一块糖,那心里可愧疚了,觉得自己做了天大的坏事。
但是要是在外面看到一个不认识的人掉了东西,可能就没有那么强烈的道德感去提醒他。
当然啦,现在长大了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是这也说明了这种私人道德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另外呢,我发现这种差序格局还体现在很多地方。
在农村里,分地的时候可能就会考虑到家族的关系。
自己家族里的人可能就会分到比较好的地,或者是挨在一起的地。
这就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家族关系在这种差序格局里占了很重要的位置。
而且在处理村里的事务的时候,大家也会先考虑自己熟悉的、关系近的人的意见。
《乡土中国》的读书笔记(精选25篇)
《乡土中国》的读书笔记《乡土中国》的读书笔记(精选25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土中国》的读书笔记(精选2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土中国》的读书笔记篇1读费孝通先生之《乡土中国》,虽仅粗读了一遍,但已收获颇丰。
接下来谨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三个部分简略谈一些话,有发自内心的感悟,也有引名家之言作为支撑,思路混乱,望谅之。
在读到开头,我就被费孝通先生对于教师这一光辉职业的看法所吸引,特于此引先生之言,此部分算个开头,大抵是和“乡土中国”这个名词无关的。
“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
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
”费孝通先生作为大儒大家,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及在当今看来都如此前卫的观点着实让我惊讶。
初读此书,竟难有陌生之感,若非书中所述之人、之事、之言皆为早期之物(此处的早期可追溯至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我都难以发觉此书出版至今已有七十余年。
先生在序言中提到,他做出了一种不成熟的、局限于客观条件的尝试。
“尝试什么呢?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按先生所陈观点,大抵可以说乡土中国,是生长在中国基层的传统社会的骨子里并从骨子里散发出的能够影响、支配、作用于中国社会的体系之说。
那么接下来,我将说一些关于乡土中国的“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方面的内容。
谈及“乡土本色”,农耕应该可以是我们民族确和泥土分不开的文明乃至成就,它深刻地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之中,不论时间、不论区间,我们的思想中总会对农耕青睐有加。
耕作离不开土,老农也就如半截身子长在了土里。
从土里长出来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会受到土的束缚。
土如同中国众生的血液,联结了上亿人,像宗族血亲般,只是各立门户,各具情结,其差异最重表现不外乎地域上的、以山川河流勾勒分壑的各自乡土文明。
乡土中国第三章阅读笔记
乡土中国第三章阅读笔记《乡土中国》第三章阅读笔记在阅读《乡土中国》第三章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这一章主要探讨了农村文化中的价值观、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让我对农村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首先,作者提到了农村文化中的价值观。
在中国农村,家庭和亲情被视为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人们重视家庭、家族和邻里之间的关系,这种重视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
比如,在婚礼上,新郎新娘要给父母磕头敬茶,这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对家庭的尊重和感激。
而在葬礼上,亲戚朋友会赶来祭奠亡灵,这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对逝者和家人的关爱和慰藉。
其次,作者谈到了农村文化中的信仰和道德观念。
在中国农村,人们相信祖先神灵和土地神灵的存在,这些神灵保佑着家庭的平安和丰收。
因此,在农村经常会看到一些祭祀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对神灵的敬仰,更是对家族祖先的尊重和感激。
同时,在农村也有很多道德规范,比如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不要偷盗等。
这些道德规范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也是对家庭的维护和对社会秩序的保障。
在阅读这一章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让我对农村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意识到农村文化的珍贵性和保护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前往城市生活。
这导致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农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种独特的文化。
总之,《乡土中国》第三章让我对农村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和保护这种独特的文化遗产。
我相信这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探索。
关于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43篇)
关于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43篇)关于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43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篇1《乡土中国》一书由费孝通先生所作,收录了14篇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的内容,对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作了大体上的解剖分析,从乡土社会的本质到乡土社会权利结构问题的分析都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见解,而本书中一些有关乡土社会的理论分析恰好又能验证当今中国社会变迁中所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
一、乡土社会的特性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书首次出版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时就对“乡”这个字作了一个从社会大众视角的解释,无外乎包含了贬低蔑视的意味,而就算在现在这个时代这个字眼同样多少带着贬意,但与以前的时代相比,我们可以感觉到“乡”中的贬低意味是逐渐在减小的。
举一个例子,就像假如今天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有人要是用“乡里人”作为攻击一个人观点的工具的话,我们会觉得这个人眼界小、没水平、没素质。
这可能也是一个侧面,反应出当今社会乡土社会的变迁。
原来的时代,城里人嫌弃乡下人土气首先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是,正是因为有城市的存在才会出现这样的对比,要是整个中国都是农村也就不存在乡气不乡气的问题了。
城市与乡村产生这种对比,是由于在乡村社会所适用并有效的那套规则,在城市现代化的社会里行不通,以一种落后无效的方法运用于追求效率的现代化社会,无可厚非会遭受到负面的评价。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不像游牧可以逐草而居,农业最倚重的是土地,守着土地生存变成了乡土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特性,即人口流动性小,安土重迁。
二、文字在乡土社会中的地位费孝通先生在有关“文字下乡”的章节中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作了一定的回答解释,即文字在乡土社会是否必要。
读书笔记《乡土中国》(通用8篇)
读书笔记《乡土中国》(通用8篇)读书笔记《乡土中国》篇1第一章是“乡土本色”。
作者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他们都是从乡村社会分离出去的,在行为方式社会习惯方面还带有很多乡土社会同样的痕迹(虽然他们自己是很不愿意承认的,因为“土气”毫无疑问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
),所以要研究“中国性”,就不得不从根基出发,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乡土社会。
另一层意思是说现在这个乡土性只局限于基层,就是说虽然地主、知识分子、工人、资本家等社会阶层都是从乡土社会分化出去的,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与乡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里人对乡下人冠以“乡巴佬”的称呼,因为他们对于乡土社会已经完全没有了认同感。
至于这些阶层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怎样具有着乡土社会的文化的根,后面会有详细的分析。
在第一章里,作者从“土气”切入,分析中国人的农业本性。
“远在西伯里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种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因为农业的固定性,才有了“土气”,所以说这个词很贴切的描述了中国的农业本性。
“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生活范围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
由于生活的固定,结成了稳定封闭的邻里关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又一重要特征。
许多中国社会的特征都是由此而来。
比如说,中国为什么早在战国就有墨家提出法制社会的观念,但是两千年了中国为什么还是人制社会?就是因为这种人际关系的局限性和邻里的熟悉性。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行了,还用的着多说么?”这种生活背景下显然没有法律和合同之类东西存在的必要,因为那都是对付陌生人的,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现代人才需要。
对中国人来说,分得太清楚未免伤了感情。
中国文化的模糊性大概也从这里来。
第二和第三章讲当时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乡”。
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了了。
乡土中国三四章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三四章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深刻地探讨了中
国传统农村社会的结构和特点。
以下是《乡土中国》三四章的读书笔记: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
文字下乡是指将文字传播到乡村地区,使乡村居民也能够使用文
字进行交流和学习。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人们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
方式传递信息,文字的使用并不普遍。
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字下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乡土社
会中的人们有着自己的一套语言和文化体系,这些体系已经足以满足
他们的生活需要。
此外,乡土社会中的人们也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到
文字,因此对文字的学习和使用缺乏动力。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字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文字可
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交流和学习,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文字下乡是必要的。
第四章: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是指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阶层和群体,这些阶层和群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费孝通先生认为,差序格局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有关。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等级制度和家族伦理,这些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在差序格局中,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是由他们的家族背景和社会关系决定的,而不是由他们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决定的。
差序格局的存在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它使得社会中的资源分配不公,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和谐;另一方面,它也促进了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使得中国传统社会能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保持相对的稳定和繁荣。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第三章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第三章《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第三章》是李敖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他在这本书中探讨了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的诸多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启发。
在本章中,李敖先生主要讲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制度、婚姻制度以及父权制度。
家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
在《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第三章》中,李敖先生指出,中国的家族制度非常重视血统和家族延续,尤其是长子继承制。
这种制度使得家族关系非常复杂,同时也造成了许多问题,比如家族纷争、家庭矛盾等。
这一观点引发了我对中国家族制度的思考,我认为家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自由,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另外,在婚姻制度方面,李敖先生也提出了一些观点。
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包办婚姻和女性地位低下是婚姻制度的缺陷之一。
在这一点上,我深表赞同。
中国的传统婚姻观念和结构对于个体的自由选择和尊严造成了极大的限制,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
然而,我也注意到,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中国的婚姻制度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包括婚姻自主权的提升和女性地位的改善,这些变化无疑是积极的。
父权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
李敖先生在书中指出,父权制度使得父亲在家庭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和控制,而子女则需要绝对服从。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家庭内部的不和谐和矛盾。
然而,我认为在当代社会,父权制度已经大大减弱,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和尊重也更加重视。
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习和思考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制度、婚姻制度和父权制度,我们不仅需要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还需要关注当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观点或许只是其中的一种角度,但我相信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讨,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社会,也更好地认识和改变当代社会。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第三章》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启发,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许多问题,也引发了我们对当代社会的反思和思考。
《乡土中国》第三章读书笔记四篇
《乡土中国》第三章读书笔记四篇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依赖记忆。
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乡土中国》第三章读书笔记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土中国》第三章读书笔记1最近看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算是一本纯理论的书,从中了解到关于乡村过度到城市的前世今生。
其中有个观点令我印象深刻,在城镇化的变革之中,一部分人学习了文化知识去适应现代城市生活,但是在农村生活是不需要这些知识的,所以城里人会觉得乡下人什么都不懂,其实只是他们不需要懂而已,就好比城里人也不需要懂得如何种地和喂养牲畜。
乡村生活本来是很稳定的生活,在我小的时候,农田里还是一番热闹的景象。
在农村土地是大家最重要的资源,而且没法带走,所以背井离乡的无奈、安土重迁都是人们对于土地的情感。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烂熟于心的农业技术似乎也后继无人,农业社会似乎在渐渐远去,现代化的农业我见到的也很少,虽然人们已经摆脱了利用动物耕种换成了各种机器,但是农业至今还需要很多人力的付出。
如果一个人愿意主动的去适应一个规则,那么这个规则肯定就变成了一种文化,例如尊老爱幼等。
如果一件事还需要临时的政策,那么它还是政治的范畴。
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你必须适应它才能更好的生存。
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他经过人们不断的实验,绝大多数人的认同。
在传统的文化中,年长的人总是正确的,有领导能力的,晚辈永远是要尊重前辈的。
可是如今的变革开始加速,与时俱进才是时代的主旋律。
很多观念开始名存实亡甚至崩塌。
我们再去因循守旧的发展自己,是否还能跟得上时代。
对于社会的研究属于社会学的范畴,社会学,一个看似综合其实也很专业的学科,有人说社会的推动要依靠政治,后来当经济问题出现的时候觉得经济才能推动社会的变革,直到后来才发现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乡土中国第三章读书笔记
文句摘录
•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向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
•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
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
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
•一切文化中不能没有”词“,可是不一定有”文字“。
我这样说是因为我想说明的乡土社会,大体上,是没有“文字”的社会。
•人在记忆上的发展程度是依他们生活所需要而决定的。
我们每个人,每一刻,所接触的外界是众多复杂,但是并不尽入我们的感觉,我们有所选择。
•(历世不移的结果)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
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
他们的个别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
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
•乡土社会中不怕忘,而且忘得舒服。
只有在秩出于生活常轨的事,当我怕忘记时,方在指头上打一个结。
•这样说,中国如果是乡土社会,怎么会有文字呢?我的回答是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的,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
•(乡土社会中的人)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乡土中国第三章读书笔记范文三篇
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
在这里,分享贡献你的知识。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乡土中国第三章读书笔记范文三篇,,乡土中国第三章读书笔记篇1《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站住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国农村社会格局及其特征的阐述和解读;乡土中国,则是千百年来沉淀在华夏儿女血液里的一份浓浓的乡土情。
有朋友曾不止一次地感慨:只要脚踩在泥土上,他就是踏实的,就有种想开怀大笑的快乐和轻松。
我又何尝不是呢!泥土,实乃根之所在。
脚踩在泥土上,就是人回归了本位,找到了根。
有根的我们,不会焦虑,不会浮躁,当然也不会有飘忽不定的虚无,我们享受着泥土给予根的滋养,当然是踏实和快乐的。
乡土中国,虽有其土,却是不加雕琢的自然美;虽有其愚,却贵在不加掩饰的质朴。
乡土中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她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田园风光、包容的博大胸襟以及厚重的人文积淀,滋养着亿万国人的精神和灵魂。
所以,失意时,回归乡土,古往今来,就是人们的最佳选择。
即使飞黄腾达,也要回归乡土,祭祖寻根。
毋庸置疑,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份不能割舍的乡土情。
和费孝通先生一起走进《乡土中国》这部社会学著作,就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中国的乡土社会的基本格局、特征以及传统社会的一些风俗人情等,也更能从根本上理解沉淀于中国人血液中的乡土情怀。
乡土中国第三章读书笔记篇2在我理解,差序格局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延伸的亲疏不同的关系网络。
这个格局和西方的团体格局相同的就是格局与格局之间都有交融性。
在差序格局里,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这就有些像一片雨点落在湖水里激起的圈圈波纹一样,波纹不断向外推延,同时又互相交错,构成整片湖的联系而在西方社会中的团体格局里,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团体构成。
所以,我们今天大学里会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社团组织大概就是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导读: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
本书推出的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和《皇权与神权》四篇著作,可供社会学工作或教学、研究者参考。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乡土中国》是费老先生根据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一课的教学内容而编辑成的一本小册子。
之所以说是小册子,是因为这本书很薄,由14篇文章组成,但是每篇文章之间又有逻辑联系。
《乡土中国》一书探讨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乡村有别于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与此相对应的就是“陌生人社会”。
也正是从这本书开始“熟人社会”这个概念开始流行起来,特别是用在解释乡村社会的一些特性的时候。
本书围绕乡村社会的特点分析介绍了“熟人社会”形成的原因、乡村的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秩序等问题。
一、“熟人社会”乡村就是一个“熟人社会”,即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形成这种社会的原因与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性是分不开的,所谓的“乡土性”就是指生活在乡村的人世世代代都与“土”脱不了干系,土地是他们最普遍的谋生办法。
从我们的历史上看,我们的祖先也是通过种地延续下来的,所以说我们的民族也是和泥土分不开的。
土地的一大特点就是不可移动性,而乡下人又是靠土地生活,所以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代代相传,生于斯,死于斯。
那么一个村子里“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很特殊,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互相都很熟悉,也就产生了信任,社会关系就是靠这种信赖维持的,而不是法律。
乡下人间这种特殊的信任关系导致了今天的法律在乡村不能适用,在城市里是“良法”,在那里似乎成为了“恶法”,有点“水土不服”。
而且由于土地的因素,社会的流动性很小,社会变迁速度也很慢,与城市的变化速度形成了天壤之别,所以才形成了“二元城乡结构”,与这“土”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二、语言和文字城里人眼里的乡下人是“愚”的,这里所说的愚不是智力问题,而是说乡下人不识字,是文盲。
这就叫“愚”吗?这个标准似乎不合理了吧。
按费先生的说法应该是指“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否则就不能自圆其说了。
乡村里很多人都是“白字先生”,即使识字的也识得不多,但是这与“熟人社会”是分不开的。
所以就要考虑文字在乡村的用途,“我们是不是因之可说向下多文盲是因为向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呢?”也就是说乡村里是否有文字的需求。
在这种熟人社会,也就是“面对面的社群”,人们的交流用得更多的是语言,亦或通过足声、声音、气味就能辨别对方,亦或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就能表达想表达的东西。
这是人与人交流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原始的方式,这些在乡村里还是很常见,这种环境下文字似乎显得是那么地不必要。
而且文字本身也不是完美的,“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
但是在城市却恰恰相反,文字就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交流媒介,工作、生活甚至娱乐都离不开文字,因为有这种需要所以才要识字。
更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的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
语言本事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
”“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
”“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
表情、动作,因为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
”(《文字下乡》)乡村社会流动性小,社会变迁慢,生活经验、技巧都是长者口口相传的,不会有遗漏晚辈都是按照老人所说生活处事,根本不需要文字记载。
“在一个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的社会中,历史也是多余的,有的只是‘传奇’。
”乡村社会生活本来就很简单,关系也不复杂,用这个圈子的“特殊语言”就能很好的维持社会秩序,所以文字也就没有存在的空间。
所以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只有认清了文字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才能使乡村真正接受文字,否则都是削足适履。
只有当这种熟人社会被打破之后,才会渐渐有使用文字的需求。
三、社会结构有人说“私”是乡下人的一大毛病,其实从整个中国的历史来看,应该说中国人的“私”是无处不在的,而不是仅仅专属于乡下人。
从中国整个的社会结构格局中就会理解这个“私”——也是就书中所说的“差序格局”,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
如何理解二者的区别呢?简单地说,“团体格局”中存在一个超越个体的“实在”,它是无形的,但是它却将每个个体联系在一起,对待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人人生而平等”。
“差序格局”中就不存在这种没有差别的兼爱,它是以“己”为中心,不断地往外推形成了一个网,就像把石头丢向水面形成的一圈圈波纹,每个人都是一个网的中心,也就是没有让人与人牢牢结合在一起的力量。
每个个体似乎都是独立的,他在自己的圈子里就是“老大”。
“这里所谓‘私’德问题就是个群己、人我的界限怎样划分的问题”。
团体格局中个人与群体界限分明,西洋社会里的国家这个团体就是一个明显的也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限,维系着团体秩序就是国家的宪法、法律等等。
差序格局中的这种界限却是模糊不清的,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伸缩,所以“在差序格局中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明确的公私之分,社会结构式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维持这种社会秩序的就是私人之间的道德。
差序格局这种社会结构在乡村还是普遍存在的,乡村社会秩序就是靠着道德维持的。
在这里国家的观念很薄弱,乡村就是国家权力的边缘地带,在这里法律似乎是维持社会秩序的辅助工具。
社会稳定的维持就是靠私人之间的道德,而这种没有明确界定的道德是没有标准的,根据对象不同而不同。
所以“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这种团体道德的缺失导致人人都以把自己私人间的.道德放在首位,而国家的法律规则次之,不承认个人平等主义,这就是乡村社会的差序格局,也是法律在这里“不适应”的原因之一。
乡土社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以“小家族”为单位组成的血缘团体,这里的“家”和西洋社会里的“家”含义就不同了。
西洋社会家的主要功能是生儿育女,它的的界限是固定的,而乡土社会的“家”则可有大有小,可以自由伸缩,它是一个事业组织,有点类似于团体格局中的团体,但是又有不同。
在家族这种社群中,主轴是纵向的,各人之间有一定的亲属关系和差别,这种差别决定了个人在家族中的地位,“孝道”对维持家族内部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家之长的地位是最高的,团体格局中人人是平等的,受到一个统一的规则约束。
所以这就是差序格局存在的原因和私人道德重要性的体现。
四、社会秩序的维持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而要维持固有的社会关系,就得避免感情的激动,激动地情感具有破坏和创造的作用,这也就必然要打破乡土社会的稳定。
然而在这个熟人社会里,人们共同生活在有限的空间里,都知根知底,互相了解。
这个社会是他们所熟知的,只要按着现有的秩序生活就可以了,不需要去摸索和探险。
乡土社会之所以没有“浮士德式”的激情,还因为它是一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就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合”。
这个原则遏制了乡土社会唯一产生感情激动地因素,乡土社会就完全是一个互相了解熟人社会,不存在差异或隔阂。
所以说“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乡土社会的熟知维持社会的稳定。
乡土社会可以说是“无法”的社会,但是不能说它是一个“无需规律”的社会。
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是怎么维持社会秩序的呢?依法而治的社会维持秩序所用的力量是国家公权力,法律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制定的行为规范,乡土社会是国家权力的边缘地带,这里不需要法律来规制行为。
乡土社会自身的特点——安土重迁,不问时代更替,只管季节变换,有点世外桃源的味道——决定了社会变迁很慢,社会变化很小,依靠祖祖辈辈积累传授下来的经验就足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这种社会我们称之为“礼治”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维持礼的力量就是传统,乡土社会具备“礼治”的各种社会条件,所以无需国家公权力的干涉。
乡土社会的社会秩序依靠传统的力量来来维持的,没有成文的规章制度,而是时间积累起来的文化、经验。
如果乡土社会变迁很快的话,传统文化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个时候礼治秩序就会动摇,就会逐渐被法治秩序所取代,如今的乡村就在经历这个过程,但是会很漫长。
“无法”的社会里亦“无讼”,传统式维持社会秩序的力量,所以调解纠纷的过程可以说是说教的过程,而没有任何程序可言,没有任何成文规范可依。
乡村里的人也信服这种说教方式,所以它能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法律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人们甚至不喜欢诉讼,打官司的人都是不道德亦或没教养的人,这是一种羞辱。
礼治秩序的维持就在于自身的修养,注重克己。
但是随着法律渐渐走进乡土生活,必然会引起法律规范与传统道德的冲突,该如何处理呢?甚至适用法律和按传统办事的结果是截然相反的,若按法律办案必然引起人们的不满,甚至更剧烈的矛盾。
所以在乡土社会构建法治秩序的进程中,不是仅仅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更应该注重怎样才能使法治秩序与乡土生活想融通在一起?怎样才能避免或者减少打破礼治秩序引起的弊病?否则司法机构在乡下人的眼里真成了庇护作恶的机构。
“送法下乡”“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医疗下乡”这些都是为改变乡村的社会结构做的准备,所以构建法治秩序之路漫漫,现今的乡土社会仍是以熟人为主的社会,传统的效力相较更大。
五、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乡土社会中存在四种权力,“一是从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从社会活动中所发生得同意权力,三是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得长老权力,”四是从社会变迁中发生得时势权力。
这四种性质不同的权力在乡土社会中可以说是同时存在的,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制约,相互协作,共同维持乡土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推动着乡土社会的变化。
在自给自足的乡村经济中,横暴权力受到限制。
横暴权力直接追求的目的就是经济利益,乡村中人们只需满足自己家庭的生活所需,而不需追求过剩的物质积累,这种自然经济下不会诱使其他的群体来征服它们。
所以横暴权力受到了经济条件的约束,也就给同意权力流下了活动空间。
但是同意权力同样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同意权力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社会分工出现了个人权利与义务的概念。
分工体系越发达,这种权利才会随着扩大,才会愈发显现出这种权力的的作用。
乡村经济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以家庭为一个生产单位,分工是在一个家庭内部进行的,而且还是闭门自给型的,出了家门人与人之间没有所谓的权利义务,所以同意权力也不能很好的施展。
按费先生的话说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虽则名义上可以说是‘专制’、‘独裁’,但是除了自己不想持续的末代皇帝外,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与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