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中的端午节节庆文化与湘西旅游
小议《边城》中的湘西民俗世界
小议《边城》中的湘西民俗世界作者:王婷婷来源:《文学教育》2014年第12期内容摘要:沈从文的《边城》呈现了一个充满风情的湘西民俗世界。
本文从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湘西社会的节庆习俗、湘西地区开放的爱情观念及婚俗、湘西对于傩神的信仰。
接着,文章综合阐述了民俗描写对于文艺作品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艺民俗边城湘西“习俗催化艺术,艺术改造习俗”①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时,都会或多或少地涵盖一些民俗的成分,例如某地婚丧嫁娶的风俗、节庆的风俗等;甚至有些文学作品直接取材于民间传说。
钟敬文先生曾打过一个比方,说人们生活在民俗里,就好像鱼儿生活在水里,没有民俗,也就没有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因此,文学要表现人,表现人的关系、人的事情和人的思想感情,就离不开与之密切相关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即民俗。
②《边城》中,沈从文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蕴含在民俗事象之中,把寓意深厚的民俗景观作为写作的背景,将小说的人物和事件融于文艺民俗学的框架中,使民俗成为传情达意的一种媒介。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阐释,探讨沈从文所营造的“边城”湘西民俗世界在整篇小说中的重要地位。
一.湘西社会的节庆习俗每个民族,受自身历史或地理环境的影响,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作者开篇即点出——“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
”对于这三个重要的边地节庆,作者做了不同程度的展现。
对端午节,沈从文无疑是着墨最多的,文章共四次提到“端午日”。
边城地处湘西,属古时楚地,为巫楚文化。
端午节也正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楚国的爱国主义浪漫诗人——屈原;划龙船、包粽子等节日的活动都由此发展而来。
边城地处偏僻,人们平常很少有机会赶赴热闹的场面。
而在端午节这天,整个边城可以说是全城出动,男女老少纷纷去河边看划龙船、捉鸭子。
在这样一个场景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特别是青年男女之间的情愫暗生便有了一个合适的自然地时空场所。
所以,翠翠与天保、傩送两兄弟的爱情故事、情感纠葛始终与端午节在时空上相连。
《2024年电影《边城》中的湘西民俗元素》范文
《电影《边城》中的湘西民俗元素》篇一一、引言电影《边城》改编自沈从文同名小说,以湘西边远的小镇为背景,以其独特的人文风貌和深情的乡土情怀深深吸引了观众。
这部影片不仅通过精良的演员阵容和细腻的情节描绘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故事,更是对湘西民俗元素的深刻挖掘和展现。
本文将从电影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电影《边城》中如何将湘西的民俗元素呈现得淋漓尽致。
二、湘西的自然与人文背景湘西位于中国湖南西部,地势复杂,风景秀丽,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这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
而电影《边城》就是以此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湘西生活画卷。
三、电影中的湘西民俗元素1. 服饰文化:电影中的人物穿着,无论是色彩鲜艳的苗族服饰,还是朴素大方的汉族服饰,都充分展现了湘西地区的服饰文化特色。
这些服饰不仅具有实用性,更是当地人民审美观念和风俗习惯的体现。
2. 饮食文化:湘西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影片中通过展示当地特色美食如酸辣粉、糍粑等,展现了湘西人民的饮食特色和风俗习惯。
3. 民间艺术:电影中多次出现的湘西民间艺术表演,如苗族舞蹈、吹芦笙等,充分展示了湘西地区的民间艺术魅力。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是当地人民的娱乐方式,更是他们表达情感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4. 婚丧嫁娶:电影中通过描绘当地人的婚丧嫁娶等重要活动,展现了湘西地区的传统习俗和礼仪文化。
这些习俗和礼仪不仅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更是他们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体现。
四、电影对湘西民俗元素的呈现方式电影《边城》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情节设计,将湘西的民俗元素呈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的镜头语言不仅捕捉了湘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还通过人物的行为举止、对话等细节,展现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
此外,影片还通过音乐、音效等手段,营造了浓郁的湘西地域氛围,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湘西的民俗文化。
五、结论电影《边城》通过对湘西民俗元素的深入挖掘和展现,成功地将这一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呈现给了观众。
小议《边城》中的湘西民俗世界
小议《边城》中的湘西民俗世界内容摘要:沈从文的《边城》呈现了一个充满风情的湘西民俗世界。
本文从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湘西社会的节庆习俗、湘西地区开放的爱情观念及婚俗、湘西对于傩神的信仰。
接着,文章综合阐述了民俗描写对于文艺作品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艺民俗边城湘西“习俗催化艺术,艺术改造习俗”?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时,都会或多或少地涵盖一些民俗的成分,例如某地婚丧嫁娶的风俗、节庆的风俗等;甚至有些文学作品直接取材于民间传说。
钟敬文先生曾打过一个比方,说人们生活在民俗里,就好像鱼儿生活在水里,没有民俗,也就没有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因此,文学要表现人,表现人的关系、人的事情和人的思想感情,就离不开与之密切相关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即民俗。
?《边城》中,沈从文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蕴含在民俗事象之中,把寓意深厚的民俗景观作为写作的背景,将小说的人物和事件融于文艺民俗学的框架中,使民俗成为传情达意的一种媒介。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阐释,探讨沈从文所营造的“边城”湘西民俗世界在整篇小说中的重要地位。
一.湘西社会的节庆习俗每个民族,受自身历史或地理环境的影响,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作者开篇即点出――“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
”对于这三个重要的边地节庆,作者做了不同程度的展现。
对端午节,沈从文无疑是着墨最多的,文章共四次提到“端午日”。
边城地处湘西,属古时楚地,为巫楚文化。
端午节也正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楚国的爱国主义浪漫诗人――屈原;划龙船、包粽子等节日的活动都由此发展而来。
边城地处偏僻,人们平常很少有机会赶赴热闹的场面。
而在端午节这天,整个边城可以说是全城出动,男女老少纷纷去河边看划龙船、捉鸭子。
在这样一个场景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特别是青年男女之间的情愫暗生便有了一个合适的自然地时空场所。
所以,翠翠与天保、傩送两兄弟的爱情故事、情感纠葛始终与端午节在时空上相连。
翠翠分别与天保、傩送相识在端午节,而且也都与湘西端午节“划龙船”“捉鸭子”这两项传统的节庆活动有关。
《2024年电影《边城》中的湘西民俗元素》范文
《电影《边城》中的湘西民俗元素》篇一一、引言电影《边城》以湘西地区为背景,成功塑造了一部深刻描绘地域文化特色的佳作。
电影通过细致的剧情刻画、唯美的画面表现,向观众展现了湘西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本文将围绕电影《边城》中的湘西民俗元素展开探讨,分析其表现手法与文化内涵。
二、湘西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电影《边城》以湘西的自然风光为背景,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湘西世界。
湘西地区以其秀美的山水、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民俗文化。
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湘西的山水之美,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同时,电影还通过细腻的画面表现,展现了湘西的民俗风情,如传统的建筑风格、服饰文化、饮食习俗等。
三、湘西的民间传说与节庆活动电影《边城》中,许多湘西的民间传说被巧妙地融入了剧情。
这些传说具有神秘色彩,反映了当地人的信仰与价值观。
此外,电影还展示了湘西的节庆活动,如龙舟节、庙会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剧情,还让观众对湘西的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湘西的婚丧嫁娶习俗电影《边城》中,湘西的婚丧嫁娶习俗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在婚姻方面,湘西地区有着独特的婚俗,如定情、提亲、嫁娶等环节。
这些习俗在电影中得到了细致的描绘,让观众对湘西的婚姻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此外,电影还展示了湘西的丧葬习俗,如祭祀、送葬等环节,反映了当地人对生死观念的理解与尊重。
五、湘西的民间艺术与手工艺电影《边城》中,湘西的民间艺术与手工艺也得到了充分展现。
如剪纸、刺绣、木雕等民间艺术形式在电影中得以呈现,展示了湘西人民的智慧与才艺。
此外,电影还展示了当地的手工艺品制作过程,让观众对湘西的民间艺术与手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总结电影《边城》以湘西为背景,成功地将地域文化特色展现给了观众。
通过对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民间传说、节庆活动、婚丧嫁娶习俗以及民间艺术与手工艺的细腻描绘,电影让观众对湘西的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湘西民俗元素不仅丰富了电影的内涵,还让观众在欣赏美丽画面的同时,感受到了地域文化的魅力。
边城中的三次端午节
边城中的三次端午节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以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等习俗而广为人知。
而在边城地区,端午节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情。
第一次端午节:静谧的城镇在边城的一个小镇上,每到端午节,镇上的居民们都习惯性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家人一起庆祝这个节日。
小镇变得空旷而静谧,仿佛整个城市都进入了一个慢节奏的状态。
然而,在城镇最中心的那个古老的街巷里,有着一座古老的祠堂,里面供奉着一位记载在本地历史中的英雄人物。
在这里,一些老人们依据着传统,在端午节这一天会举行祭奠仪式,以示纪念。
这座祠堂在端午节那一天变得特别热闹,这一刻仿佛将整个城镇的历史都凝聚了起来。
一些人摇动着民族乐器,唱起了这个地方特有的歌曲,静谧的小镇变得嘈杂而有生气。
第二次端午节:狂欢的小镇随着时代演变,这个小城镇也慢慢地变得没落,很多年轻人搬离了家乡,寻找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空间。
然而,一样没有变的就是每年的端午节,而且这一次端午节变得特别特殊。
小镇的饮食中心和商业中心也变得狂欢起来,不同的食品摊位和特色商品店已经铺展开来,人们在这里欣赏龙舟竞赛,品尝各种美味佳肴,唱着歌跳着舞。
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街道都充满了狂欢和热情。
在城市公园里,有一个古老的广场,当地的青年们在这里组织了一场精彩的比赛——扯旗棍。
这是一项传统的中国武术运动,需要选手们在手中持棍的情况下,用固定的手势去扯对手手中的旗帜,展示着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这一次端午节让小城镇变得特别美好,好像重新振作了起来,这个节日发挥着巨大的力量。
第三次端午节:留恋的游子随着城镇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游子启程前来拜访家乡。
他们来自大到城市,小到村庄,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这个小城镇是他们的故乡。
而这一次端午节,就是他们怀旧的时间。
那些年少时的友情在此刻又重聚,那些曾经挚爱的青涩爱情在这里又随时间的流逝变得分外珍贵。
在一些老牌的餐馆里,他们重温祖辈留下的食谱,整个小城镇都充满了文化回忆。
而这些城镇的游子不忘携家带口,共同度过一个美好的节日。
边城写了三次端午节
边城写了三次端午节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经典的小说,是烽火家族的创作代表之一。
小说的主要背景设定在民国初期的四川凉山州,通过对于烽火家族人物的描写和对于当时社会和历史的一个呈现,使得该小说逐渐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文学之作。
在边城里,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作者沈从文在小说中写到了三个端午节,从而更加丰富地描绘了边城的文化和风俗。
第一个端午节是在烽火家族的家庭内,详细描述了家庭成员如何欢度这个传统节日。
家中的女人准备着各种食品,男人则骑马到集市上去购买马具和其他各种用品。
家中的大小姐孙蕙则是在镇子上玩耍,她福星高照,遇到一个名为高午的男子,两人短暂交谈后,便陷入了深深的情感纠结。
第二个端午节是道观中的祭祀活动。
边城的道观非常重视端午节,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祈福和保护的重要日子。
全村的道士和居民都穿上了古代的服饰,走上了街头。
人们向道观中供奉着龙舟和五色丝子,祈求家族平安和生意兴隆。
小说中特别描述了一组穿着干净衣服的童子,他们手持竹叶儿和彩绸,跟随在后面,整个路程都非常有节日感。
第三个端午节是在小说结尾处,其意义更加深刻。
在这个节日的夜晚,烽火家族大少爷、第一代主人烽子降生的魂魄,穿着白色的衣服,出现在孙蕙梦中。
他们一起在川江畔边划龙舟,孙蕙协助烽子的魂魄寻找自己的身份和珠联璧合的爱情。
在龙舟比赛中,孙蕙和烽子降生的魂魄获得了胜利,并且在赛后,烽子告诉孙蕙,他并不是孙蕙之前认为的身份和身世,两人相互理解,宣誓一生相守。
边城中的三个端午节,凸显了其深刻的文化和内涵。
虽然这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但在小说中,却有着许多反映时代和人性的深层意义。
无论是家庭欢度的节日,还是道观中的祭祀仪式,都体现出人们的对于自身和家族安危以及生活美满的渴求。
而在小说的结尾,烽火家族的主人和孙蕙,代表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他们意识到了自身的追求和现实的平衡,表现出对于自由、说不、不居中、有始而有终的坚定信念。
总而言之,边城三个端午节的描述不仅展现了美丽的风俗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也给我们带来了对于自身追求和时代精神的思考启示。
论《边城》中的民俗事象
论《边城》中的民俗事象论《边城》中的民俗事象《边城》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论《边城》中的民俗事象。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边城》中的民俗事象《边城》是沈从文笔下呈现出的最美丽的“湘西世界”,湘西的山山水水和巫楚文化氛围养育了沈从文,而沈从文又通过自己的笔把湘西故土神秘的风姿和喷涌的原始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家这种摆脱现实情感的重压,把感情融化在文字和故事中而表达出的深沉情感正是通过这种对民俗情感的认同而获得的。
《边城》的成功之处在于沈从文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放在了民俗事象之中,将意蕴深厚的民俗景观作为写作的背景,将小说的人物和事件融于民俗学语境的框架中,使民俗获得了一种媒介的作用。
因此,对民俗的理解成为了对《边城》理解的一把钥匙。
《边城》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与边地情调的民俗风情画,小说中的民俗在被叙写的同时显现出了自有的审美意蕴和价值。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民俗是特定地域与民族的文化名片,它存在于民间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要素中间,是一个由种种民俗事象所组成的现实文化空间。
换言之,民俗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原生态的现实社会生活表象,一定地方的民俗就是该地方凡俗大众日常生活的真实图景。
所以在深入反映一个地区的生活时,自觉地去观察和搜集在人们心灵中有着广泛影响、并在其思想性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民俗事象,对作家塑造具有民族性格和独特个性的典型形象大有裨益。
《边城》借助了一系列具有民俗符号寓意和功能的具体事象传达深邃的情感和信息,营造出文本朦胧而悠远、朴实而隽永的审美韵致。
歌谣在苗族人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各种仪式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
苗族人不但平素能随时随地信口唱来,表达当时的情绪或叙述当地的事件,而且每当举行某种仪式或集会时,男女对歌更是日夜不休。
而对歌也成为了男女婚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青年男子是否能寻到理想的伴侣、抱得美人归,就要看他唱歌的本事了。
边城里的端午节
边城里的端午节边城里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于战国时期,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包等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并且这些活动已经成为端午节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对于边城里的端午节,却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和意义。
边城是指靠近国境线的城市或地区,其人口构成和文化背景与内陆地区往往不同。
在历史上,边疆地区经常发生战争和动荡,所以人们在保护领土和民族的意识下,会有独特的庆祝方式。
在一个边城,我曾经见过一个特别的端午节活动,那就是骑马打球。
这个传统玩法类似于漠北地区的草地马球,但是场地和规则有了改变。
首先是场地,不是用草坪或球场,而是在城外空旷的野区,没有界限,比赛边界就是城墙和山峦。
然后是规则,球场里的球被换成了鞭炮,每个队伍有三个人,每个人手持一把短枪,骑在马上追逐对方,用短枪射击对方的马尾巴和腿部,以此来得分。
比赛中间,球掉落时要停止比赛,用鞭炮点燃来庆祝胜利。
这个规则对于不熟悉骑马的人来说,肯定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这个边城里,人们将马当做亲密的伙伴和荣誉的象征。
培养马匹和乘驾技巧已经成为这个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因为马匹把他们和其他地区的人区分开来。
鹰、狼、马和羊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动物,因为这些动物与当地的环境、生活和传统紧密相连。
所以在端午节这个特别的时刻,他们以骑马打球来庆祝。
当然,这个活动也带有一点儿危险,需要参赛选手们具备很高的技巧和勇气,在紧张的比赛中又要注意安全和防范意外。
但这正好说明了这个活动和这个城市的特殊之处,它不仅充满了激情和挑战,而且保留了一种文化遗产和民族传统。
除了骑马打球,边城里的端午节庆祝方式还有其他独特的形式。
比如,他们会彩绘糯米饭团或在粽子里夹上山楂、花椒、紫苏等食材,让口味更加丰富。
而且人们还喜欢在家中挂艾叶和菖蒲,将其佩在腰间或放在床头,据说可以祛除邪气和瘟疫,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家人的健康和祈求好运。
总之,边城里的端午节庆祝方式虽然与内陆地区有所不同,但也有它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2024年电影《边城》中的湘西民俗元素》范文
《电影《边城》中的湘西民俗元素》篇一一、引言电影《边城》以湘西地区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唯美而又哀伤的边疆小城故事。
电影不仅成功塑造了一群生动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对湘西的民俗元素进行了生动的展现。
本文将从电影的角度,对其中所体现的湘西民俗元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湘西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湘西位于湖南省的西部地区,这里山清水秀,自然风光优美。
同时,湘西地区也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民俗风情独具特色。
这些丰富的民俗元素在电影《边城》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三、电影《边城》中的湘西民俗元素1. 传统节日与习俗电影中多次展现了湘西地区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龙舟节、苗年节等。
这些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既有欢快的歌舞表演,又有热闹的赛马比赛,生动地展现了湘西人民的热情与活力。
此外,电影还展现了湘西地区的婚嫁习俗,如新娘出嫁时穿的红衣、新郎接亲的仪式等,都体现了湘西人民的淳朴与善良。
2. 民间艺术与手工艺电影中还展现了湘西地区的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如刺绣、编织等。
这些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在湘西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电影中,这些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让观众对湘西地区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民间信仰与传说电影中还涉及了湘西地区的民间信仰与传说。
如对神灵的崇拜、对祖先的祭祀等,都体现了湘西人民的信仰观念和价值观念。
这些信仰与传说在湘西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是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影中,这些信仰与传说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让观众对湘西地区的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四、湘西民俗元素在电影中的作用1. 增强电影的文化内涵通过展现湘西地区的民俗元素,电影《边城》成功地将这个地区的文化特色融入到了故事中,增强了电影的文化内涵。
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对湘西地区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塑造人物形象湘西地区的民俗元素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展示人物在节日、婚礼等场合的表现,观众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人物的性格、价值观等,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和情感。
边城中关于端午节的描写
边城中关于端午节的描写
在边城这座小镇,端午节是一年中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到了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会依照传统,挂上艾草叶,端着粽子,共庆佳节。
边城的端午节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赛龙舟了。
早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各个社区就开始组织龙舟队,并在城边小溪中进行训练。
这逐渐形成了一项传统运动,大家都争着来参与。
在比赛当天,整个城镇都会沸腾起来,人们激情高涨地为自己的龙舟队呐喊助威,一派热闹景象。
最终,获胜队伍会得到丰厚的奖励,而输了的队伍也会得到观众的掌声和鼓励。
除龙舟赛外,边城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活动。
城中心的广场上会设立各式各样的小摊位,摊主们会售卖粽子、艾草和其它传统节日食品,各种玩具、装饰品也应有尽有,孩子们自然是最开心的。
此外,还会有一些小型展览,展出一些关于端午节的文化和历史的信息。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会拜祭屈原,并祈求祂的保佑。
据传,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投江自尽而泣名于世。
为了防止江中的鱼虾等食物吃了他的尸体,人们通过端午节来缅怀他,还会在江中扔入一些食物,以此表示敬意。
除了以上几个活动外,二龙山更是一个必去之处。
这座山位于小镇的东侧,传说屈原的灵魂存在于山里。
在端午节的时候,二龙山上会点起大量的蜡烛,形成了一幅庄严肃穆的景象,也让人倍感节日的意义。
总的来说,边城的端午节庆祝活动十分有趣,充满了文化和历史的气息。
当然,更重要的是,它让人们重拾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让大家心情愉快,祝福家庭和谐,也为整个城镇注入了一份喜悦和活力。
边城的三次端午节
边城的三次端午节“边城的三次端午节”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在边疆地区的城市中发生的端午节故事,这个城市的人们三次庆祝端午节,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庆祝这个节日。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边城。
边城是一个位于边境地区的城市,其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这个城市的人们经常受到来自邻近国家和地区的威胁,但是这些人依然乐观坚韧,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端午节便是这个城市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
第一次端午节是在城市被围攻的时候庆祝的。
故事中的城市被一支来自外国的军队围攻了多年,但是城市的人们决定不放弃他们的传统。
他们庆祝了端午节,表现出他们的勇气和坚韧。
这次庆祝没有糯米粽、龙舟赛和粽叶飘香,但是城市的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用各种方式庆祝他们的节日。
第二次端午节发生在城市捕获了一位间谍之后。
故事中说,这个城市被围攻后一直存在间谍活动。
然而,城市的人们注意到一位可疑的人,成功地抓住了他,并庆祝了胜利。
他们搞了一个趣味比赛,一些坚强的城市居民展示了他们的力量和技能。
第三次端午节是因为世界范围内的疫情爆发而被取消了。
城市的人们因此感到非常失落,因为他们热爱庆祝他们的传统节日。
然而,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方式庆祝这个比赛,他们在家庆祝,并在城市中放出了许多鞭炮,庆祝他们的节日。
以上就是故事中三次端午节的内容。
这个故事非常感人,因为它表达了城市的人们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来的勇气和坚韧。
这个故事也强调了传统和文化的重要性,并表达了人们如何坚守传统,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松手。
最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传统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
即使在十分困难的时候,人们也会为了坚守传统而继续庆祝。
传统是一种信仰,是参与它的人团结起来的纽带。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要我们坚持信仰和信念,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难和挑战。
《边城》中的端午节节庆文化与湘西旅游
《边城》(Remote City)中的端午节庆文化与湘西旅游The culture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Xiangxi TourismReflected in Remote City摘要:《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中关于端午节的描写构成了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的重要因子。
而湘西特有的端午节庆文化、风俗人情与《边城》中的端午民俗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现实中的独特性。
《边城》的声名远播促进了湘西旅游的发展,由此打造的文化演艺产业也获得了成功,但是如何把节庆文化和湘西旅游更好地结合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Abstract: Remote City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Shen Congwen. The describe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his nov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king that beautiful and sorrowful love story. The culture and customs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peculiar to Xiangxi shares the same characteristic with that of in Remote City, but it has its own specialties in re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Xiangxi tourism has widely benefited from the reputation Remote City, which brought big success to the industry of cultural programmes. And the most important project that we are facing is to do a better combination of festival culture and Xiangxi Tourism.关键词:边城端午节节庆文化湘西旅游Key words: Remote City,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culture, Xiangxi Tourism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乡土作家,出生于湘西小城凤凰城,湘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神秘而质朴、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的边陲小镇。
《边城》中的民俗审美意蕴解读
《边城》中的民俗审美意蕴解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是一部具有浓郁民俗审美意蕴的乡土小说。
民俗学者陶立曾说过:“民俗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它还是民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1}《边城》把朴实却意蕴丰厚的湘西民俗世界作为书写背景,并将其中的人物、事件、生活环境等要素聚焦在民俗学语境的架构内。
沈先生用抒情性的叙述话语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湘西民俗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边城》所描绘的民俗既充实了小说又成就了小说本身,尤其对小说的情节建构和人物塑造都有其独到的意蕴和作用。
一、歌谣:湘西古老的民间文艺歌谣在传统社会是最具娱乐性的一个表现形式,最早在《诗经》中就有相关的诗句:“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在民俗学视域中,钟敬文先生认为:“(民谣)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
”{2}《边城》里有很多民歌段子,外公为翠翠唱的歌、翠翠渡船时唱的歌、边城人的船歌等等,有的表面听来略显甜蜜和浪漫,其实从其本质来看,却在彰显一种浓烈而厚重的生命观。
例如翠翠曾经唱过一首迎巫神的歌:你大神,你大仙,排驾前来站两边。
关夫子身跨赤兔马,尉迟恭手拿大铁鞭!你大仙,你大神,云端下降慢慢行!张果老驴上得坐稳,铁拐李脚下要小心!福禄绵绵是神恩,和风和雨神好心,好酒好饭当前陈,肥猪肥羊火上烹!{3}从这首通俗的巫歌中,我们可以看出湘西茶峒人的宗教信仰,可以庇佑他们的神仙有关公、尉迟,以及“八仙”中的铁拐李和张果老。
这四位神都归在道教神仙体系中,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出有一部分当地民众可能是信奉道教的,并把某些道教神灵作为他们敬奉崇拜的神。
这种敬奉崇拜不仅沉淀在其内在的精神世界中,还被直白地表露在民间歌谣当中,这也说明他们的信仰是不隐藏的,反而是大大方方让众人知晓的。
除此之外,“情歌,是民间歌谣中数量最多,也更加脍炙人口的一种。
在历代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的爱情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4}。
虽然小说中并没有罗列具体的歌词大意,但从侧面我们也可以领略到情歌在当地民众生活中和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2024年电影《边城》中的湘西民俗元素》范文
《电影《边城》中的湘西民俗元素》篇一一、引言电影《边城》改编自沈从文先生的同名小说,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湘西地区的独特风情和民俗文化。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电影《边城》中湘西地区的民俗元素,分析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湘西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湘西地区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势险峻,山清水秀。
这里的人民以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为主,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电影《边城》所展现的湘西地区,正是这种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的完美结合。
三、电影中的湘西民俗元素(一)建筑风格电影中展现的湘西建筑风格,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吊脚楼、风雨桥等建筑形式。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还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建筑艺术。
(二)婚嫁习俗电影中描绘了湘西地区的婚嫁习俗,如相亲、定亲、迎亲等环节。
这些习俗不仅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三)民间艺术湘西地区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如苗绣、土家织锦等。
电影中通过描绘这些民间艺术,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节日庆典湘西地区的节日庆典活动丰富多彩,如苗年节、火把节等。
电影中通过描绘这些节日庆典活动,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和活力。
四、湘西民俗元素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一)文化内涵湘西地区的民俗元素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地域性,还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艺术价值电影《边城》通过展现湘西地区的民俗元素,将当地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对于传承和弘扬当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论电影《边城》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湘西地区的独特风情和民俗文化。
影片中的湘西民俗元素不仅具有地域性和历史性,还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这些元素不仅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通过电影《边城》,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湘西地区的文化和艺术魅力。
边城中湘西社 会的风俗文化与其影响
边城中湘西社会的风俗文化与其影响《边城中湘西社会的风俗文化与其影响》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而独特的湘西画卷,其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风俗文化,这些风俗文化不仅为故事增添了浓厚的地域色彩,更对湘西人民的生活和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湘西社会有着独特的节日习俗。
在书中,端午节是一个备受重视的节日。
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河中龙舟竞渡,鼓声震天,岸边观者如云,欢呼雀跃。
年轻人纷纷跃入河中捉鸭,展现出他们的勇敢和矫健。
这样的节日习俗,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体现了湘西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力量、勇气的崇尚。
这种对节日的重视和热情,增强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让整个社区在共同的庆祝中更加团结和谐。
婚俗也是湘西风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湘西,婚姻往往有着一定的传统和规矩。
比如,媒妁之言在一些情况下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双方家庭的认可和同意是婚姻成立的重要前提。
同时,彩礼和嫁妆的交换也是常见的习俗。
然而,与一些地方不同的是,湘西的婚俗中也有着对爱情的尊重和追求。
翠翠与傩送之间纯真的爱情,就超越了世俗的规矩和物质的考量。
这种婚俗文化,既保留了传统的元素,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年轻人追求真爱的空间,反映了湘西人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和抉择。
湘西的歌舞文化同样别具特色。
人们在劳作之余,常常通过唱歌跳舞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愉悦。
歌声悠扬,舞姿优美,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些歌舞不仅是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手段。
通过歌舞,人们传递着喜怒哀乐,分享着生活的点滴,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这种歌舞文化培养了湘西人民乐观向上的性格,让他们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生活的美好。
饮食文化在湘西社会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湘西地区的特色美食,如酸鱼、腊肉等,反映了当地的物产和气候特点。
酸鱼的制作,是为了在潮湿的环境中保存食物;腊肉则是在冬季为了储备足够的营养。
这些独特的饮食方式,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更体现了湘西人民的智慧和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2024年电影《边城》中的湘西民俗元素》范文
《电影《边城》中的湘西民俗元素》篇一一、引言电影《边城》是一部以湘西地区为背景的经典作品,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情感表达,将湘西的美丽风光、独特民俗和深厚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旨在探讨电影《边城》中湘西民俗元素的表现,分析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湘西的自然风光与民俗景观电影《边城》以湘西的自然风光为背景,展现了湘西地区的独特魅力。
画面中,青山绿水、古朴村落、翠竹摇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同时,电影还通过镜头捕捉了湘西的民俗景观,如赛马、龙舟竞渡、婚嫁习俗等,让观众感受到了湘西人民的热情与活力。
三、湘西的民俗文化元素在电影《边城》中,湘西的民俗文化元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例如,湘西的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在电影中得到了展示,让观众领略到了湘西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电影还展现了湘西人民的日常生活场景,如集市贸易、乡村庙会等,呈现了湘西人民的勤劳、朴实和热情。
四、湘西的民间信仰与传说电影《边城》还深入探讨了湘西的民间信仰与传说。
例如,电影中提到的山神信仰、祖先崇拜等民间信仰观念,以及关于湘西地区的神话传说,都为电影增添了神秘而富有深意的文化内涵。
这些信仰与传说不仅反映了湘西人民的宗教观念和价值观,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五、电影中的湘西民俗艺术表现电影《边城》通过丰富的镜头语言和情感表达,将湘西的民俗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电影中的歌舞表演、民间工艺品等,都展现了湘西人民的创造力和艺术才能。
此外,电影还通过人物的情感纠葛和命运波折,将湘西的民俗文化与人物性格、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观众在欣赏美丽画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湘西文化的深刻内涵。
六、结论电影《边城》以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湘西地区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民间信仰。
通过对湘西民俗元素的深入挖掘和表现,电影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了湘西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传递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传承湘西的民俗文化,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永远的《边城》,说不尽的“端午”
永远的《边城》,说不尽的“端午”作者:刘宝强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03期沈从文先生代表作《边城》中有关“端午事件”的篇幅占到小说的三分之二,“端午”几乎贯穿了《边城》的始终。
在众多的民俗节日中,先生为什么唯独对“端午”情有独钟?先生为何选择“端午”来结构小说?“端午”在小说中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几何?一、端午,折射着湘西和谐凶悍的民情1.自然环境的宁静和美边城的秀美不只在于“端午”这一特别的节气,在于“豆绿色的水、天气明朗、落日、薄雾”,在于“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在于“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更在于清澈见底的河流、依山凭水的小城、河街上的吊脚楼、攀引缆索的渡船、宁静的白塔、深翠逼人的竹篁、鸟雀的交递鸣叫……青天碧水,落日白云,色彩明丽。
落日的余晖、水面的空濛,意境邈远。
如“花间派”代表词人韦庄的《菩萨蛮》“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优美闲适,“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边城人与自然地水乳和谐地交融。
2.人文环境的封闭谐闹边城众人的快乐在于“端午”节日的祥和,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生活氛围和睦。
其实,不止边城的端午如此。
小说的第三章开头就这样描摹边城之“边”,治理者无为而治,人们生活安闲舒适,远离尘世的纷扰,活脱脱一个世外桃源的境界。
“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边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端午的边城也很壮美,这壮美在于全边城人“赛龙舟”“捉鸭子”的盛宴,在于端午阳气的袅袅升腾,在于边城人所向披靡的无限的生命活力。
端午的风俗图腾,将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自然的清秀纯美、人文的和谐彪悍,不可思议地浑然一体。
二、端午,见证者翠翠萌发的悲剧爱情1.午夜相逢激起爱情的涟漪端午的龙舟比赛是热闹无比的,让全城人振奋,也让翠翠兴奋,更让她沉浸在两年前的一个端午里,端午的季节翠翠情窦初开。
沈从文《边城》赏析例文
沈从文《边城》赏析沈从文《边城》赏析例文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沈从文《边城》赏析例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赏析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的《边城》被遴选进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高中学生得以领略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美。
《边城》所写的故事很简单,然而却极美: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
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
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
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
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
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
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
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
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描绘了水边船上所见到的风物、人情,是一幅诗情浓郁的湘西风情画,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
一、山水美《边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边城中的端午节赏析
边城中的端午节赏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艾草等习俗。
而在边城,端午节也有着独特的风情和传统,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边城中的端午节。
首先,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
据传统说法,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相传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因忠直不阿,遭到贵族排挤,最终投江自尽。
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而在边城,端午节也承载着丰富的意义,不仅是纪念屈原,更是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弘扬团结友爱的精神。
其次,边城中的端午节习俗。
在边城,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会早早起床,挂艾草、喝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等,这些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挂艾草是为了驱邪避疫,喝雄黄酒则是为了祛病驱邪。
而吃粽子则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传说中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为了不让鱼虾啃食他的尸体,就把包着米的竹叶丢进江里,后来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此外,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在边城,人们会组织龙舟比赛,场面热闹非凡。
再次,边城中的端午节民俗表演。
除了传统的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外,端午节当天,边城还会举行各种民俗表演,如舞狮、舞龙、踩高跷等。
这些表演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节日的热烈庆祝。
舞狮、舞龙等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最后,边城中的端午节民俗游玩。
在端午节这一天,边城的街头巷尾都会布置起彩旗飘扬、鲜花簇拥的景象,人们穿着节日盛装,走在街上,热闹非凡。
此外,还有一些古老的游戏和民俗活动,如踢毽子、踩高跷、放风筝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节日生活,也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民俗风情。
总的来说,边城中的端午节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在这一天,人们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粽子,还可以欣赏到各种传统表演,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民俗游玩中。
从《边城》看湘西的风俗文化
从《边城》看湘西的风俗文化从《边城》看湘西的风俗文化<边城》的描写让湘西的文化得到大力的推广,让更多的人知道湘西这个地方。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从《边城》看湘西的风俗文化。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湘西风俗画秋水明月心沈从文的《边城》是文学史上一件别致的精品,《边城》是歌颂人性的至美,“是表现人性美的力作”,“是人性美的赞美诗”,是一部理想的作品。
既然是理想的,就不是现实的。
边城是单纯的,每一寸都是真,每一寸都是善,每一寸都是美。
在这片如世外桃源般的土地上人们如此生活着:“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计数。
”一、真:真心、真诚、纯真1.主人公翠翠与傩送之间最真挚的爱情翠翠是一个迷人的形象,是全书的灵魂。
她美、热情、纯真。
随着岁月的更替,翠翠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因为在一次龙舟竞渡时邂逅船总的儿子傩送,从此暗暗倾心。
后来,翠翠路遇了刚刚在划船比赛中得了头奖的傩送,两颗年轻的心灵撞击在一起,那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
她那少女的纯情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超越了世俗的物质条件,爱的真诚,热烈,忠贞,没有做作,不虚伪,完全出自内心。
用翠翠爷爷的话来说:“有什么福气,又无碾坊陪嫁,一个光人。
”没有任何附加的物质条件,翠翠是凭着身上绽放的自然的美打动船总的两个儿子,当顺顺要傩送在与团总女儿婚事的事情上表态时,他说:“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是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语言虽简单质朴,但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爱得真挚,刻骨铭心。
2.老船夫与外孙女翠翠之间最美好、纯真的亲情老船夫是作者在小说中尽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
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他疼爱有加。
随着岁月的流逝,转眼间,外孙女已出落成了一个如她母亲一样美丽的少女。
从此,在老船夫的心里又多了一层心事:为翠翠找一个如意郎君。
为此他不辞辛苦,竭尽全力周旋于翠翠、天保、傩送、船总顺顺和杨马兵之间。
无意中为孙女的婚事设置了一些障碍,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最终酿成了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城》(Remote City)中的端午节庆文化与湘西旅游The culture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Xiangxi TourismReflected in Remote City摘要:《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中关于端午节的描写构成了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的重要因子。
而湘西特有的端午节庆文化、风俗人情与《边城》中的端午民俗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现实中的独特性。
《边城》的声名远播促进了湘西旅游的发展,由此打造的文化演艺产业也获得了成功,但是如何把节庆文化和湘西旅游更好地结合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Abstract: Remote City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Shen Congwen. The describe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his nov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king that beautiful and sorrowful love story. The culture and customs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peculiar to Xiangxi shares the same characteristic with that of in Remote City, but it has its own specialties in re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Xiangxi tourism has widely benefited from the reputation Remote City, which brought big success to the industry of cultural programmes. And the most important project that we are facing is to do a better combination of festival culture and Xiangxi Tourism.关键词:边城端午节节庆文化湘西旅游Key words: Remote City,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culture, Xiangxi Tourism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乡土作家,出生于湘西小城凤凰城,湘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神秘而质朴、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的边陲小镇。
《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作品中影响力非常深远的一部小说,描写了在湘西边境上的小城茶峒发生的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
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宝和傩送爱上了拉渡船老头的外孙女翠翠,爱情没有开花结果,等来的却是天宝的意外死亡,傩送的远出不归,暴雨里拉渡船老头的死去,最后只留下孤苦伶仃的翠翠。
《边城》中充满了色彩浓厚的民俗意蕴,如端午节、划龙船、对歌、老船夫的丧葬等。
其中对端午节的描写则成了故事开展、人物心理变化的重要因素。
《边城》从问世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庆文化也随着《边城》的影响力成为湘西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由此带动了湘西特别是凤凰县的旅游,成了湘西旅游的一张名片。
而由此打造的以《边城》故事情节编排的大型舞台剧“烟雨凤凰”和张家界魅力湘西大剧院打造的开场节目《边城》,则更好地演绎了《边城》的美,把文化传播与旅游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Shen Congwen, a famous provincial writer in the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of China, was born in Fenghuang town of Xiangxi, a little border town with multi-nationality, mysterious cultures and special customs. Remote city, a very far-reaching novel in his works, described a very beautiful and sorrowful love story happened in Chadong, a little town in the border of Xiangxi. The captain Shunshun’s two sons, Tianbao and nuosong, both fell in love with Cuicui, the granddaughter of a ferryman. There was no any results about her love, but facing with Tianbao’s accidental deaths, Nuosong’s going far away with no coming back, and the deaths in storm of her grandfather, and finally leaving Cuicui alone. Remote city filled with strong folk color, such as Dragon Boat Festival, rowing dragon boat, doing antiphonal singing, and the funeral of old ferryman. And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f promoting the plot and changing the inner thinking of characters is the description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From its first publishing to now, Remote City, bearing more than 80-year history, has prompted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o be a veryspecial cultural activity with its influence, which has driven the development of Xiangxi’s tourism, especially that of Fenghuang, thus becoming a business card of Xiangxi’s tourism. The large scale stage play ―Mysterious Fenghuang‖ and the opening program performed in Zhangjiajie charming Xiangxi Grand Theater were forged by getting the inspiration from the story plot of Remote City. They both gave a better demonstration of the beauty existed in Remote City, thus combining the culture spreading and tourism, also impuls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1.《边城》中的端午文化抒写1. The Culture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expressed in Remote City节日民俗是一种典型的综合性的民俗现象,是认知、把握民俗文化的窗口。
就端午节而言,作为湘西各民族的重大节日,在湘西这块古老而偏僻的厚土上,端午节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浓重的宗教内涵,凸显出鲜明而重要的民俗意义。
沈从文在小说《边城》中共详略地描写了四次端午节的场景。
端午节成了建构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的重要因子。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的边城茶峒。
端午节是构建小说《边城》的重要原因。
Festival and folk-custom are kinds of typical comprehensive folkloric phenomena and the window to recognize and grasp the local culture. As for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very important festival for various nationalities living in Xiangxi, it has particular presentation and deepening religious meaning in this ancient and remote land, showing obvious folk significance. The scene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appeared four times in Remote city, which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making that beautiful and sorrowful love story.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summer festival in folk areas, especially in Chadong, the southern border place. Therefore, it’s the vital factor to build the novel, Remote City.首先,小说中的端午节民俗有利于彰显边城中的朴素民风。
营造唯美的氛围。
端午节是边城茶峒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左右,全茶峒人就皆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1]这一天,除了龙舟竞渡这个传统的节目外,还有茶峒专属的“捉鸭子”活动,那是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节日气氛而别出心裁的一项活动"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放入河中,只要是善水的军民,均可下水追赶鸭子,谁捉到,谁就是鸭子的主人"First, the folk custom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helps to reveal the simple mores in that border town and create a beautiful atmosphere. And the festival is also the busiest day in the whole year at that place. All the local women and children would wear new cloths, and they will draw a ―王‖on the corner of their forehead on that day. They must eat fish and meat to celebrate the festival, and they would finish their lunch at 11:00am, and then they would lock the door outside ( usually they lock the door inside, because women would stay at home. At the festival day, the whole family members would go out to play, so they lock the door outside) to watch the rowing boat race out of the town. At that day, except for the boat race, there is still another activity, peculiar to Chadong, called ― catching the duck‖, which was created by the local officer of army ,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atmosphere of the festival and enjoy the festival together with its people. They put 30 ducks in the river to catch, and whether you are ordinary people or soldiers, you could catch the duck in the river. You would be the owner of duck if you catch it.其次,小说中的端午节给我们勾勒了一个清晰的时间线索,促成了小说故事的形成与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