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中央银行学第九章

合集下载

中央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

中央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

中央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中央银行存在的理由是什么?中央银行是历史的产物,因而它的产生与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种种矛盾既是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同时也是塑造中央银行各项基本职能的重要因素。

政府对货币财富和银行控制的需要、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信用集中的需要、建立票据中心的需要、统一金融管理的需要。

2.如何理解英格兰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英格兰银行是中央银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

尽管它的产生比瑞典银行要晚近40年,但它最先真正地全面发挥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是英王威廉三世特准设立的英国历史上第一家私人股份制商业银行。

它的成立与政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英法战争(1689-1697)期间,英政府军费支出庞大,但税收短缺,加上贪污横行,财政状况陷入窘境。

为了弥补财政收支的不均衡,1694年7月27日英国国会制定法案,由本来已是政府债权人的金匠募集120万英镑作为股本,创立了英格兰银行,并取得了不超过资本总额的钞票发行权。

英格兰银行在成立之初,它的业务与一般商业银行没有显著区别,主要从事存款、贷款和贴现等业务,与其他商业银行也只一般的往来关系。

但是,英格兰银行享有一般银行不能享有的特权:一方面,它向政府放款,抵补英国连年殖民战争的资金需要,到1746年止,英格兰银行已借给政府1168.68万英镑;另一方面,它获准以政府债券为抵押,发行等值的银行券。

这样,英格兰银行成为第一家无发行保证却能发行银行券的商业银行。

除对政府放款、无保证发行钞票外,英格兰银行还代理国库管理政府证券,并于1752年管理国家债券。

由此可以看出,英格兰银行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作为国家银行和私人银行之间的奇特的混合物”。

英格兰银行的最初发行权只限于伦敦和伦敦周围英里以内,发行的银行券是20英镑以上的大面额钞票。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王广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1年)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P29)1、试述央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2、央行制度在初建时期和普及发展期各有何特点?3、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4、对比分析早期中央银行与现代中央银行职能。

5、简述央行制度类型及其特征。

6、概要说明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组织结构、职能与资本结构。

7、概要说明中国人民银行当前组织结构状况。

8、概要说明欧洲央行组织结构与职能。

9、概要说明香港金融管理局制度。

第二章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P49)1、如何理解央行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2、简述当前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

3、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与实质?4、试述赞成及反对央行独立性的理论观点。

5、简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6、试评述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独立性。

7、试评述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

8、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国际特点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国情的改进意见。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1、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试分析中居银行业务活动原则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原则差异的原因?3、试从资产负债的基本关系和各项目的对应关系分析中国、美国、日本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各有什么样的特征。

第四章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P99)1、简述央行主要负债业务。

2、简述央行存款业务。

3、简述央行准备金存款业务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4、什么是央行货币发行业务?如何区分经济发行与财政发行?5、央行货币发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比较各种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优缺点。

7、什么是基础货币?利用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基础货币的决定。

8、结合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比较两国基础货币投放机制。

9、试述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10、比较中央银行发行债券与商业银行发行债券。

11、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负债业务结构有哪些主要的变化?成因是什么?12、试比较以国债和央行债券为对象的公开市场操作。

福州大学中央银行学重点整理,课后习题

福州大学中央银行学重点整理,课后习题
2、试比较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项目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有何异同?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格式和主要项目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基本相同,但根据 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和信用方式,表中的项目有所增减,各主要项目的概念及定义也有所差 别。
相同点:资产都是分为国外资产和国内资产两大类;负债大体上也是相同的
第三章
1、试分析中央银行业务活动原则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原则差异的原因。 无论是中央银行还是商业银行,其业务经营原则是与他们的业务目标紧密相关的。对于商业 银行,其性质是企业,必然考虑营利,因此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目标必然要考虑到收益成本 核算;而且他们的经营目标也必然是为其自身考虑。
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有明显不同。一方面,政府赋予了中央银行最高的权力;另一方面, 在政府的法律法规限制下,中央银行又必须履行调控经济等重要职责。同时,中央银行和政 府必须保持一定的和相对的独立性,这点与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完全的独立性不同。
第十二章
1、集中监管体制:是指把金融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统一进行监管,一般由一个金融 监管机构承担监管的职责,绝大多数国家是由中央银行来承担,也有的国家另设一个专门负 责监管的机构。
2、分业监管体制:是根据金融业内不同的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分别进行监管的 体制。一般由多个金融监管机构共同承担责任。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货币主管部门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的稳健经营与安全,规 定本国金融机构必需或自愿地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率向保险机构交纳保险金进行投保的制 度。
第五章
再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 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第六章
1、清算:又称银行间清算,是指通过一定的支付服务组织和支付系统,实施支付指令的发 送与接收、对账与确认、收付金额的统计轧差等一系列专业程序。 2、净额结算:支付系统在清算周期的特定时刻,将在清算周期内收到的转账金额总数和发 出的转账金额总数进行总计轧差,得出净余额. 3、实时全额结算:资金转账处理和资金结算同步、连续进行的实时全额结算。

中央银行学

中央银行学

《中央银行学》重点注: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以课本和老师所讲为准!一、填空题(5个*2分=10分)1.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权力行使人)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权力分配机构、内部职能机构和分支机构设置等方面。

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大致可归并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这三个方面◆决策权是权力的核心,是中央银行权威的象征;◆执行权是权力的集中体现,在执行中又包含着许多次级决策权;◆监督权是对决策和执行权力的约束,是对中央银行有效行使职能的保证。

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行使最高决策权,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行长负责制2.中央银行负债业务货币发行种类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种类是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

3.货币发行准备金及其构成货币发行准备的构成:现金准备和证券准备4.央行资产业务(央行票据的定义)中央银行的资产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各种债权。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再贴现业务、贷款业务、证券买卖业务、黄金外汇储备业务及其它一些资产业务。

央行票据:央行票据即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中央银行发行的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

商业银行在支付认购央行票据的款项后,其直接结果就是可贷资金量的减少。

5.货币政策内生、外生(关键词)所谓“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是指货币供给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实际经济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的,而不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所谓“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是指货币供给主要不是由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的,而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解释]通常认为:中央银行可通过各种货币政策措施的使用来调控货币供给量,即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决定的。

与之相反的观点则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因而是中央银行不可控的的。

中央银行学(第四版)王广谦课后习题

中央银行学(第四版)王广谦课后习题

第三章法定业务权力: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力。

银行性业务: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

包括资产负债业务、支付清算业务、经理国库业务和会计业务。

管理性业务: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所从事的业务,这类业务主要服务于中央银行履行宏观金融管理的职责。

中央银行资产:是指央行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各种债权。

主要包括:再贴现业务、贷款业务、证券买卖业务、黄金外汇储备业务及其他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负债:中央银行负债是指金融机构、政府、个人和其他部门持有的对中央银行的债权。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由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负债业务和资本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央行资产负债表是其开展货币发行业务和货币政策业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报表。

央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都综合地反映在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表上。

第四章存款准备金制度: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第一准备金:由现金和在其他银行存放的存款构成。

第二准备金:是指银行最容易变现而又不至于遭受重大损失的资产,如国库券及其他流动性很强的资产。

货币发行:是一定时间内从央行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减掉回流到央行的货币的差额。

经济发行: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渠道来发行货币。

财政发行:是国家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增加的货币发行。

货币回笼:是指银行通过各种途径从市场货币流通中收回的一定量的现金。

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

证券准备:包括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券等,这些凭证必须是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

弹性比例制度:指增加发行的钞票超过了规定的现金比率时,则国家对超过法定现金准备部分的发行课征超额发行税,如果钞票回笼或准备现金增加,且达到规定比例,则免征发行税,以限制中央银行过度发行钞票。

2015-2016中央银行学第五章

2015-2016中央银行学第五章

票据到期 增值税发票 承兑人 日 号码
申请再贴现用途:申请人签章: 年
备注:


第一节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和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 中央银行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的 形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及其 他部门进行的贷款。
第一节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和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 种类: 1. 对金融机构的贷款 体现“最后贷款人”职能 短期 多以政府债券或商业票据为担保的抵押放款
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和贷款业务的异同 相同点:效果 不同点:
依据 资金的流动性
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性质
收入 对金融环境的要求
证券买卖 证券质量 高 差价 不确定 高
贷款 银行信用 低 利息 确定 低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
包括:国内债券公开市场业务 外汇公开 市场业务 对象:一级交易商 证券种类: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中央银 行票据
• 构成:
黄金、外汇、IMF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
• 外汇储备经营管理:
安全、流动、增值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储备资产业务 •外汇储备规模管理:
3个月左右的进口用汇水平,
并且不少于外债余额的30%。 • 外汇储备风险管理: 主权风险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第一节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和贷款业务
1. 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两种途径: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买卖不同期限的有价证券
2. 与再贴现和准备金政策配合,提高货币 政策效果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
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相关规定 • 种类: 信誉好 、流动性高 • 交易方式: 现券交易、回购交易 • 市场规定: 限定在二级市场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

王广谦 中央银行学 第三版 第9章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王广谦 中央银行学 第三版 第9章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 (1)由金融主管部门来执行监管职能,如中国、新加坡、 日本等; – (2)由金融主管部门和其他机构一起执行监管职能,如美 国、德国、法国等; – (3)将金融主管部门和金融监管执行机构实行分离,或者 是前者对后者授权,或者是后者对前者负责,如英国、我国 的台湾地区等。


根据各国金融主管部门和具体金融监管 执行机构的不同,可以将金融监管机构 的设置模式分为下面四类: 1.双线多头金融监管机构设置模式
三、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



社会利益论 社会选择论 特殊利益论 追逐论 管制新论
1.社会利益论


社会利益论源于三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 社会利益论认为管制有利于整个社会,而管 制成本却由社会的极小部分承担,从而整个 社会的福利减去政府管制成本将大于整个社 会福利减去破产损失。 社会福利论提出管制是一种减低或消除同市 场缺陷相联系的损失的手段。这一理论也假 定市场缺陷可能发生的三种情况:垄断、外 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

适量的金融机构能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但过多的金融机构引起的恶性竞争也是 经济危机的根源之一。因此对新的金融 机构的审批必须做到:
– (1)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 (2)符合金融业发展政策和方向。 – (3)符合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规定。 – (4) 符合合理布局、公平竞争要求。
2.该金融机构有无存在的可能性
– “双线”是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条线; “多头”是指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业由多个 金融监管机构来进行监管。 – 优点与不足。

2.单线多头金融监管机构设置模式
– “单线”是指对金融业监管的权力集中在中央政 府这一级;“多头”是指在中央这一级政府有多 个机构负责对金融业的监管。 – 优点与不足

中央电大金融学第九章 自测题答案

中央电大金融学第九章 自测题答案

单选题(每题6分,共5道)题目1未回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下列()不是银行类金融机构。

选择一项:A. 商业银行B. 政策性银行C. 储蓄银行D. 投资银行反馈知识点提示: 银行金融机构的类型。

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

正确答案是:投资银行题目2未回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1948年12月1日,()在原华北银行、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成立,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

选择一项:A. 中国银行B. 中国人民银行C. 交通银行D. 中国农业银行反馈知识点提示: 新中国成立后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是:中国人民银行题目3未回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以下不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是()。

选择一项:A. 证券公司B. 合作金融机构C.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D. 保险公司反馈正确答案是:合作金融机构题目4未回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专门向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发放条件较宽的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其宗旨主要是向最贫穷的成员国提供无息贷款,促进它们的经济发展,这种贷款具有援助性质。

选择一项:A. 国际开发协会B.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C. 世界银行D. 国际金融公司反馈知识点提示: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

正确答案是:国际开发协会题目5未回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具有融物和融资的双重功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

选择一项:A. 信托投资公司B. 证券公司C. 金融租赁公司D. 保险公司反馈知识点提示: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构成。

参见教材本章第三节。

正确答案是:金融租赁公司未标记标记题目信息文本多选题(每题8分,共5道)题目6未回答满分8.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证券机构主要包括()等金融机构。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证券公司B. 投资基金管理公司C. 信托投资公司D. 保险公司E. 财务公司反馈知识点提示: 证券机构的类型。

参见教材本章第三节。

中央银行学整理版(参考答案)

中央银行学整理版(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中央银行制度: 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

2.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3.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4.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

5.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所从事的业务。

6.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根据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7.货币发行:一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8.经济发行: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

9.财政发行:指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

10.弹性比例制度:指增加发行的钞票数超过了规定的现金比率时,则国家对超过法定现金准备部分的发行课征超额发行税,如果钞票回笼或准备现金增加,且达到规定比例,则免征发行税,以限制中央银行过度发行钞票。

11.业务库:商业银行基层行(处、所)为了办理日常现金收付业务而建立的金库,它保留的现金是基层行(处、所)现金收付的周转金、营运资金的组成部分,经常处于有收有付的状态。

12.发行库:是为国家保管待发行的货币(货币基金)的金库。

13.央行票据: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

中央银行学重点精编

中央银行学重点精编

《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别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给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全部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改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享有特定授权并承担特定责任的银行便成为中央银行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指由假设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局部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给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

治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X金融治理当局为履行职责而从事的治理类业务。

存款打算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给予的权力,依据宏观货币治理需要,依据操作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打算金比率和结构,并依据货币X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操作的制度。

货币发行:有两重涵义:一是只货币从中央银行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经济发行:指中央银行依据国民经济开展的客观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

财政发行:指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

保证打算制度:指货币发行要以政府公债、短期国库券、短期商业票据等国家信用作为发行打算。

发行X: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

再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法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国际储藏:构成国际储藏的主要是黄金、X以及国际货币X组织创设的特别提款权。

主权风险:因国家间关系恶化或对方国发生政治经济混乱而冻结我方资产,或使我方资产难以调回。

结算:一般是指为完成商品交易、金融活动、消费行为等因为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而发生的货币收付,是货币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具体表达。

(NEW)王广谦《中央银行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NEW)王广谦《中央银行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章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六章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七章 中央银行的其他主要业务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八章 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分析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九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与决策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与效果检验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二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三章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监管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四章 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五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的监管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六章 中央银行与外汇管理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七章 中央银行的对外金融关系与业务往来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八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稳定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1 复习笔记一、中央银行的产生与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1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客观经济原因中央银行的历史起源大致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后期。

第一章中央银行学

第一章中央银行学
19
2003年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金融资产管 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 构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成立中国银行业监 督管理委员会。
20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会常务委员 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 行法(修正案)》。
20
人民银行新的职能正式表述为“制定和 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 融服务。” 这种职能的变化集中表现为“一个强化、 一个转换和两个增加”。
调节信用规模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31
充当商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 最后贷款人是指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困难而无
法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时,向中央银行融资 是最后办法。(见《伦巴街》,巴奈霍特, 1837) • 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向商行或其他金融 机构融通资金时,主要是通过再抵押、再贴 现 ,也采取直接提供贷款等方式。
中央银行制度普遍成为世界各国的一 项基本经济制度
9
四、中国中央银行制度 清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户部银行 (1904) 大清银行 (1908)
10
辛亥革命时期和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央 银行 中国银行 (1912) 交通银行 (1908)
11
孙中山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 (广州,1924) 中央银行(武汉,1926)
45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联邦储备 理事会
美国联邦 储备体系
联邦公开 市场委员会
12家联邦储备 银行及分支机构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复合型的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在一国内不单独设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 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行和商 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央行职能的中 央银行制度,即“一身两任” 。
西非货币联盟 (West African Monetary Union)

中央银行学习题答案uint 9

中央银行学习题答案uint 9

第9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1.简要解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含义和判断标准。

答: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当一项货币政策实施之后,所产生的政策效果相对于中央银行预期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

从广义角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包含货币政策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沿着预期的传导机制,通过稳定地影响中间目标,进而实现最终目标的整个过程。

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标准判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1)科学性。

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明确可靠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2)及时性。

指中央银行能够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迅速采取行动,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货币政策,且能在合理时间内实现预期的调控效果。

(3)前瞻性。

指中央银行通过加强对未来经济金融形势和趋势的预测分析,在考虑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时滞、经济金融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其他潜在因素之后,预先采取某些行动或提前预留一部分政策空间,以使得货币政策实际发挥调控效应的过程能够与经济金融动态调整的未来最优目标路径一致。

(4)效率性。

货币政策操作是一项有成本的活动,若能够以尽量低的成本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那么这样的货币政策无疑具有更高的效率。

2.简要阐述主要经济学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答:在理论上,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一直存在争论。

争论的核心在于货币是否“中性”,即货币是否能对产出、就业等实际变量产生影响。

(1)以古典主义学派和新古典主义学派为代表的“货币中性论”的支持者认为,货币只是蒙在实体经济之上的“一层面纱”,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同比例的增加,而不会对实际产出水平产生任何影响,因此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3)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总体上继承了古典主义学派的思想遗产,虽然承认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可能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但在长期中仍然是无效的。

(2)以凯恩斯主义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为代表的“货币非中性论”的支持者则认为,货币是真实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供给的变化会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对产出、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因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如果运用正确)。

中央银行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中央银行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名词解释:1.中央银行制度: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

2.最后贷款人:在出现危机或者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

3.银行的银行:统一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一级为普通银行提供支付保证,即充当最后贷款人。

4.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由一家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与中央银行初级发展阶段和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

复习思考题:3.市场经济国家为什么需要一个健全的中央银行制度?(1)从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提出了对金融业加以管理的必要性;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

(2)从产生中央银行的客观经济原因来看,首先缓解政府融资的压力,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客观上需要有一个机构对政府的收支、资金往来和融资进行专门管理。

(3)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和信用条件,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央行是国家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央行是国家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

因此在市场经济国家中一个健全的中央银行制度为国家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4.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从垄断货币发行权看,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从统一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一级为普通银行提供支付保证即充当最后贷款人看,它是“银行的银行”;从保障银行和金融业稳健运行、旅行金融监督管理职能和为政府服务等方面看,它是“政府的银行”。

总之,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看,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5.中央银行职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表现为:集中和垄断货币发行权;(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表现为:①集中存款准备金,控制信贷规模,保持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②充当最后的贷款人;③充当票据交换和清算的中心;(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表现为:①代理国库;②代理政府债券发行;③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信贷支持;④为国家持有和经营外汇储备;⑤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⑦实施金融监管;⑧向政府提供信息和决策建议。

中央银行学含答案

中央银行学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大纲(请和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答案供参考)一、单项选择1、下面中央银行中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是( D )。

A、日本银行B、美国联邦储备体系C、法兰西银行D、意大利银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 C )。

A、国家开发银行B、中国进出口银行C、中国人民银行D、中国农业银行3、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它与一般的金融机构不同的是( C )。

A、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拨付经费B、具有银行业务活动的特征,会有盈利C、服务对象是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D、与政府意愿相一致4、中央银行的业务,是中央银行职能的体现。

有价证券买卖业务是中央银行的( B )。

A、负债业务B、资产业务C、中间业务D、表外业务5、中央银行的业务,是中央银行职能的体现。

外汇储备业务是中央银行的( B )。

A、负债业务B、资产业务C、中间业务D、表外业务6、中央银行负债业务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是( B )。

A、公开市场业务B、货币发行业务C、代理国库业务D、再贴现业务7、中央银行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其业务活动有其自身的原则,下列关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中央银行的有些业务活动以盈利为目的B、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需要保持流动性C、中央银行业务活动要保持相对独立性D、中央银行的业务状况保持公开性8、中央银行作为国家机关,与一般的国家机关相比,其不同在于(A)。

A、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B、中央银行政府之间保持绝对的独立性C、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主要是行政手段D、中央银行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付9、按机构设置划分,中国人民银行属于( D )。

A、准中央银行制度B、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制度C、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D、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10、为了解决商业银行短期资金周转的困难,补充流动性以及在紧急情况下保证商业银行的最后清偿能力,防止出现金融恐后,造成金融体系的混乱,中央银行会贷款给商业银行,此时,中央银行充当了( B )。

(完整)中央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中央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

中央银行制度: 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2.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3.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4。

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

5.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所从事的业务。

6。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根据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7.货币发行:一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8.经济发行: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

9.财政发行:指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10。

弹性比例制度:指增加发行的钞票数超过了规定的现金比率时,则国家对超过法定现金准备部分的发行课征超额发行税,如果钞票回笼或准备现金增加,且达到规定比例,则免征发行税,以限制中央银行过度发行钞票。

11。

业务库:商业银行基层行(处、所)为了办理日常现金收付业务而建立的金库,它保留的现金是基层行(处、所)现金收付的周转金、营运资金的组成部分,经常处于有收有付的状态。

12.发行库:是为国家保管待发行的货币(货币基金)的金库。

13。

央行票据: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

中央银行学九

中央银行学九

(一)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
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是指货币供给主 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收入、储蓄、投资、消 费等实际经济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 定,而不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是指货币供给主 要不是由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经济 主体的行为决定,而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 策决定。
14
第一节 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及调控体系中的作用
(三)有关货币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歧
1、古典学派
市场的有效性使得工资和价格对于产量极 富弹性,所以经济活动总是能够迅速调整到 自然产出水平 古典学派的总供给曲线在短期内是通过自 然产出水平的一条垂线 货币对实物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所 以货币政策和所有政府干预都是无效的。
15
第一节 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及调控体系中的作用
2、凯恩斯学派与早期菲利普斯曲线
货币在实体经济中并不是“中性”的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改变利率,影响投 和消费品的需求,实现稳定经济的目的 菲利普斯提出货币工资变化率和失业 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 保罗萨缪尔森和罗伯特索洛进而提出 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菲 利普斯曲线 结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
(二)经济增长
作为宏观经济目标的增长应该是长期稳定的 增长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对保 持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 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 充分就业并不是追求零失业率 充分就业的目标,是将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的水 平。 25
1、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奥肯定律”,说明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存 在正相关的关系。 但是如果经济增长的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 本或资源或知识密集型转变,那么经济增长 可能引起就业率的下降,此时两者的关系就 将是负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内容: 再贴现率的调整 再贴现的条件——主体、对象
第一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再贴现政策的作用 • 影响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 资金成本 • 对调整信贷结构有一定效果 • 对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 告示效应 • 防止金融恐慌
第一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 优点: 中央银行可利用其履行最后贷款 人职责,既可调节货币供给总量又可 调节信贷结构。另外,再贴现政策通 过改变再贴现率引导市场利率发生变 化,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一)道义劝告
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 地位和声望,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的业务活动提供指导、发表看法和提出某 种劝告,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和贷 款方向,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的目的。
中央银行的声望越高、地位独立、道 义劝告的作用就越明显
第三节 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第一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趋势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降低或取消,已成 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改革方向。
第一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再贴现政策 (一)含义 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再贴现率的办 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从 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持有超 额准备的成本,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 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 策措施。
第一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局限性: 1. 主动权不完全在央行手中,控制货币供 给量效果不理想 2. 较易发生非政策意图的货币供应量变动 3. 调整再贴现率的宣示效应是相对的 4.不能改变利率结构,只能影响利率水平 5.再贴现政策受到银行对利率预期的影响 6.再贴现率的调整方向缺乏弹性
第一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公开市场业务 (一)含义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 (二)公开市场业务的内容 1.确定买卖证券的种类和数量、制定操作 计划 2.决定操作方式的长期性和临时性 3.选取操作机构 4.确定交易方式
第三节 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从国际经验看,中央银行通常综合运用 常备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两大类货币政 策工具管理流动性。 常备借贷便利的主要特点:一是由金融 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 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二是常备借贷便利 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 对性强。三是常备借贷便利的交易对手覆盖 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第三节 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三)公开宣传 中央银行通过各种媒介,公布经济 金融信息,宣传货币政策意图,以引导 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预期。 (四)金融检查 中央银行代表政府从事金融管理、 对银行的业务活动情况进行检查,以加 强对金融业的控制和维护金融安全。
第三节 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常备借贷便利(SLF) 主要功能: 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 对象: 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 期限:1-3个月。 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 的需要等综合确定。 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 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 贷资产等。
第二节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不动产信用控制政策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 客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管理措施 包括:最高限额 、最长期限、 最低首付、每期最低额
第二节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四、优惠利率
中央银行对国家拟重点发展的某些部门, 行业和产品规定较低贷款利率,目的在于刺 激这些部门及行业的生产,调动它们的积极 性,以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 化。 两种方式: 制定低贷款利率、规定较低再贴现率
第一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五)公开市场业务评价 优点 1.具有弹性 2.央行具有主动权 3.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 给量微调 4.宣示效应较弱,不会引起公众误解 5.可以经常性连续性操作 6.具有很强的可逆性
第一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局限性 1.操作较为细微,技术性较强,告示作用较弱 2.需要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 3.外部环境变化以及公众预期都可能抵消公开 市场业务的作用 4.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商业银行的行动不一定 符合中央银行的意愿 5.公开市场操作受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影响
第三节 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中期借贷便利(MLF)
201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的提供中期基础货币 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 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采取质 押方式发放,金融机构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 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通 过调节向金融机构中期融资的成本来对金融机构的资 产负债表和市场预期产生影响,引导其向符合国家政 策导向的实体经济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促进降低社 会融资成本。
第三节 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一、直接信用控制政策
中央银行从内部结构和数量两方面, 根据有关法令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业务加 以直接干预的总称。 手段: 利率最高限额、利率配额管理、流动 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预、贷款的最高限额、 特种存款。
第三节 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二、间接信用控制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和窗口指 导的方式,对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实 施间接指导。 特点:不具有强制性
第一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局限性: 1. 缺乏弹性 ,对银行冲击力大 2.只能影响一般利率水平,无法影响利率结构 3.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金 率较低的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影响金融稳定 4.影响各类金融机构的竞争基础 5.对各类银行各地区银行的影响不尽相同 6.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频繁调整会扰乱存款机构正 常的此案金管理和财务计划 7. 宣示效应太强,不利于金融稳定
第三节 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 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以7天期 以内短期回购为主(Reverse REPO),操作在 七天期等品种工具之后,继续构建隔夜等超 短期品种 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的即时启用,预 示着正、逆回购将成为人民银行调节流动 性的主流工具,使其在流动性调控上更趋 精准,此举也意味着未来存款准备金率的 使用频率将减少甚至逐渐淡出。
第二节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含义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 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 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第二节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消费者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各种耐用消 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的政策。 最低首付 最长期限 商品种类
第二节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利用信用买卖证券的控制, 规定贷款额占证券交易额的比重,限制对证 券市场的贷款规模。 方式: 规定保证金比率 调整保证金比率 规定有价证券抵押贷款的保证金比率
优点: 灵活方便、无须增加行政开支 条件: 央行的威望地位高 国内道德水准高,遵纪守法意识强 央行有足够的司法权限和法律手段
第三节 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二)窗口指导 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走 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 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 目的:调节银行信用总量,但并 不对放款用途作质的限制
第一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
1. 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 的流动性 2. 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3. 调节货币供给总量
第一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缺点 优点: 1. 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均等 2. 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力度大、速 度快、效果显著 3. 中央银行有完全的自主权
第一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 调控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 • 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 与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提高政策效果 • 减少货币流通量的波动幅度
第一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四)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条件: 1.中央银行必须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 2.中央银行对公开市场业务具有弹性操纵权 力 3.国内金融市场机制应完善 4.金融市场上的证券种类和数量应完善 5.信用制度应相当发达 6.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
第三节 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抵押补充贷款(PSL)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43次常务会议精神,支持国 家开发银行加大对“棚户区改造”重点项目的信贷 支持力度,201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抵押补充 贷款(Pledged Supplemental Lending,PSL)为开发性 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 抵押补充贷款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 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发展而对金融机构提供的 期限较长的大额融产。
第九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一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含义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 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 制的信用工具。 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再贴 现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第一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 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 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盒改 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 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