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要求下的三维目标
2023新课标三维目标改为
2023新课标三维目标改为
2023新课标三维目标改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2023年的新课标中,我们针对目前的教学模式和社会需求,提出将三维目标改为: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品德修养。
一、知识掌握
知识是学生获取和运用新信息的起点,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在新课标中,我们将重点放在知识面的掌握上。
通过优化课程、加强实践、增加经验和提高教育效率等措施,全方位推进知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能力培养
能力是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核心和基础。
在新课标中,我们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师教育能力,引导学生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四方面共同发展。
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逐步发展自己的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
三、品德修养
品德是人类社会共同遵循的社会伦理准则和社会行为规范。
在新课标中,我们将重视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
我们将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念和价值观,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锤炼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约束、自我修养和道德修养能力。
综上所述,2023年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改为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品德修养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针对现代社会对于高品质教育的重大需求做出的重要改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未来公民,以迎接未来各个领域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
2022年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转换
2022年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转换1.三维目标这个词语不提了,改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改前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关系没变,内容也差不多,但现在改用“三会"表述,细化为学生能“会什么”的三个方面。
其中,情感态度方面(过去的术语)由原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细化为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勇于探索,统称为科学精神。
2.结构化内容组织,注重单元教学,每节课都要有单元整体意识。
3.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突出教学活动的发展性,但教师、学生的角色没变。
4.评价的目的没变(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新增鼓励学生的自控和管理。
5.信息技术方面。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是信息技术的三个用处。
读完之后,让我深受启发,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方面进行了反思与再实践。
2022版新课标中强调"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过去是整合,现在是融合,而且如何融合,说的更简练、清晰、有层次。
在日常教学中,我使用更多的是希沃白板,它教学资源丰富,互动性强,能辅助教师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以复习课为例,我利用希沃白板辅助学生整理所学,进行练习,由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比如”认识万以内的数"这节复习课,为了使学生对数的组成、比大小等知识点进行综合应用,我在练习环节利用希沃白板创设了动物园比较大小的场景。
并利用希沃白板的随机抽号功能,选择五名学生,每一一个学生在希沃白板上随机抽取一个数字。
之后,扮演小动物角色,根据数字大小,由大到小地站成一排,并说出各自数的组成以及接近的数。
其他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
这是各种形态课程教学都必须把握的。
把三个维度的基本要求作为新课程教学的完整性结构目标,是新课改的一个创新性标志。
三维目标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维目标是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和领导管理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多元互动教学程序的基本依据。
因此,树立新课程理念,必须认识理解三维目标,进行多元互动教学,必须掌握三维目标。
认识并掌握三维目标,表现在:要弄清每个维度的内涵、层次结构及其水平要求;要弄清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要弄清三维目标是怎样通过互动整合达成素质的。
1、三维目标的内涵、层次结构及水平要求(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是每个学科课程都要设定的预期教学指标,是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要达成要实现的结果。
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一门课程,通过一定阶段过程,在知识方面要获取多少,在技能、能力上要提高到何种程度。
要达到何种规格,要取得何种结果,这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都具有的共性特征,所以,把知识与技能合在一起,又叫做结果性目标。
结果性目标概括了“知识与技能”的本质特征。
一般来说,结果性目标的结构可以由学懂、学会、会学三个台阶目标组成。
学懂,是第一个台阶目标。
其基本要求是对所学新知要能理解,新知中某些基础知识还要能够转化成为基本技能。
学懂是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代名词,学懂了,应该说就具有了基础性学习能力。
学会,是第二个台阶目标。
其基本要求是能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解决学科或生活或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使知识形成一定结构,使技能合成为能力。
学会,应该包括以下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等等。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内涵与关系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内涵与关系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每一科都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都说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但具体到每一科它们的体现是一样的吗?新课标妄图用一种理念把所有的学科都统管起来,这样的做法不是实事求是的,教数学与教语文的目标、方法竟然高度一致,这如何都难以叫人信服,至少得分个文科理科吧?比如语文大力提倡什么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就是不懂什么是语文的表现,语文能力与素养主要不是研究出来的而是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发展来的,所谓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语文学习中也基本上是中看不中用,显得比较热闹,实际上很容易走上形式主义,合作学习的最基本的基础是学生有合作的习惯,合作的习惯需要从小培养,而我们的学生就比较缺乏,这不是一两堂公开课、示范课就可以解决的,许多公开课都以前后四人小组合作形式来体现新理念,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浅薄与虚假。
合作探究只能说是许多学习方法中的一种,绝对不是永远对每一学科每一学段最有效的。
应该说新课标提出三维目标是有一定价值的,但也容易造成人们认识上的一种模糊。
其中表现之一就是导致轻视知识的倾向,课堂上刻意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或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而造成知识能力目标的缺失,演胡编的现代版的话剧就以为是走进文学情感空间,扮演历史人物叫感受历史体验古人情怀,谈感受、讲体会、说想象,却不愿认真读几遍书,忽视对文本本身的关注,热衷于搞一些很花哨的东西。
在三维中,我们认为最为关键的依然是以前提的双基——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在抓好知识与能力目标达成的前提下也关注另外的两维,既达成“教学”的因素也达成“教育”的因素,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也不是独立的贴标签式地而更多是渗透式的体悟式的。
认为情态价比较虚不易测量因而忽视的做法肯定也是不对的,我们应当让自己的教学具有教育的元素。
对三维目标另外一个模糊的认识就是以为每堂课必须体现出“三维”,比如许多新课改下的新的教学设计开头几乎都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值得商榷的。
新课改三维目标
新课改三维目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中国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新课改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举措,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新课改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将对新课改三维目标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新课改三维目标概述新课改三维目标是指新课程改革中的三个重要方面,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这三个目标相互关联、相互渗透,构成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框架。
三、知识与能力目标3.1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它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新课改强调知识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知识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
3.2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能力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
新课改强调教育过程的活动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六、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实施策略为了实现新课改三维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实施策略。
教学三维目标怎么写
教学三维目标怎么写伴我考一、三维目标的确立三维目标主要有三个:1. 知识与技能目标(Kno Wledge and AbiIity )2. 过程与方法目标(ProCeSS and method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EmOtiOn ,AttitUde and Value )二、三维目标的书写(一)、书写规则:1、学生是主体。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理解,课堂教学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我们在书写的过程中就不能用“培养” “发现”学生,或者是“让”学生怎么样,这都是老师为主体的表现,正确的应该是学生“理解”“掌握” “了解”等形式的。
例: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一一说出、列举、识别,解释、说明、分类、对比、归纳,检验、证明、尝试、模仿,操作、制作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 “经历、感受、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考察、接触、体验等” 一一“了解、体验、掌握、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关注、认同、接受、欣赏、称赞、喜欢、感兴趣尊重、爱护、拥护,帮助;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
2、要有行为动词。
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些:与知识相关的行为动词:3、要用行为条件。
不管做什么事情不可能无限制的利用时间,而且在现实的教学环境中,咱们的时间也是被定下来的,所以我们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合理的安排, 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
例如如果是语文,让学生去朗读、或者背诵,那你就能规划出一段时间,如果是数学课要让学生做练习,那也是要规定多长时间做完,如果是化学课,让学生做实验的话也需要规定出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能完成所有的实验等等。
而时间的规划不宜过短,学生根本就完成不了,这种规划肯定不合理,当然也不宜过长,如果过长的话,一方面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再者当学生完成之后教学秩序也不利于维持,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也少,因此要合理规划。
一般建议是3 —10分钟即可,当然每个学科根据自己的教学时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可以进行有效的安排。
新课程三维目标解读
新课程三维目标解读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新课程三维目标解读陕西教育学院教育系陈晓艳2009年9月内容提要第一部分:存在问题二、三维目标确定与陈述中的错误*学习语文版《为人民服务》,把教学目标定为:1.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学习人教版《故乡》,把教学目标定为:1.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小说的主题。
2.分析把握闰土、杨二嫂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品味小说语言的特殊。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思想感情。
*学习苏教版《明天不封阳台》,把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技能目标:学习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过程方法目标:理清线索和表达的主要意思,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
*存在问题:1.对象倒置。
指将对象界定为教师。
2.内容异化。
一是脱离学科定目标。
二是脱离文本定目标。
3.表述虚泛。
一、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1.知识与技能*知识: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感情的。
*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意义)。
*知识目标设计的注意点:1.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结构。
2.知识掌握的程度可分为:熟悉a记忆a理解应用。
3.知识目标的设计,不一定要列出所有的文本知识,可舍弃一些知识点,不必罗列具体的知识点作为目标,主要是写出知识的脉络,并指出教学内容中的核心概念。
4.熟知知识学习的目的。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
*一般可分为四种:一是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技能。
*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推理等技能。
*例如: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知物体。
新课改提倡的三维目标
新课改提倡的三维目标
新课改提倡的三维目标分别是:
1. 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2. 能力与创新的培养: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生被鼓励参与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3. 学习能力与自主发展的培养: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学会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教师的角色也从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新课改三维目标
新课改三维目标摘要:1.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概述2.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内容3.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实施策略4.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意义5.总结正文:【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概述】新课改三维目标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
这一目标体系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内容】1.知识与技能:指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相应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学习过程和采用的学习方法。
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健康的心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实施策略】1.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内涵,明确目标要求,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2.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以帮助学生达成三维目标。
4.教师要与家长、社会等多方合作,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意义】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提出,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新课改三维目标也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结】新课改三维目标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三维目标
•什么是三维目标•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正确理解三维内涵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
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1.知识与技能(一维)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
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一是基本技能。
如读、写、算的技能。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
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
如绘画、做操、打球等。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
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
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2.过程与方法(二维)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
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
2020/7/30
6
三者的关系
❖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 的主要方面。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 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
❖ 整合三维目标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 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
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
2020/7/30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 生的语文素养能力”。
新课标的提高语文素养能力的主要内容主要包 括:
1、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2、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和探究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 感。
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020/7/30
4
(二)过程与方法
❖ 课程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总目标”指出“能 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运用语 文”。“过程”,重在“亲历”。“识字”“阅 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 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 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综合实践课中 语文、数学的综合性学习、小课题 研究中。
2020/7/30
9
对实际教学的利弊
❖ 课程编排时专题式,专题式教学有利于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合作意识,也可以再合作中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探究的精神。专 题式教学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 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有利于造就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对历史课程目标 的达成具有明显优势。
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
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指什么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如何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三维的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它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并非是三个各自独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有何影响科学素养与传统科学教育目标一个区别是更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
传统科学教育的目标主要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方面的培养,较少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即使有,也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而科学素养,就是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是他对科学没有兴趣,或者表现出非常冷漠、不积极、在价值判断中经常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即使他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掌握得再好,科学研究的本领再大,也可能产生负面作用。
因此,在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中,应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也就是他对什么感兴趣,表现出好奇、兴奋、满意等情绪,对什么不感兴趣,表现出讨厌、不高兴等情绪。
新课改三维目标
新课改三维目标
新课改是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个性和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包括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和促进创新创业。
首先,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新课改强调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改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创造力、交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并做好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之间的结合。
其次,新课改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新课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
最后,新课改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创新和创造。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通过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能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总之,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是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和促进创新创业。
通过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新课改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新课改三维目标
新课改三维目标(最新版)目录1.新课改的背景和意义2.三维目标的定义和内涵3.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4.三维目标的实施策略5.三维目标的评价与反思正文一、新课改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现代人才,我国教育部门在 21 世纪初推出了新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新课改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旨在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体系。
二、三维目标的定义和内涵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简称三维目标。
这一目标体系旨在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知识与技能:指学生学习后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采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方法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心理品质和人格养成。
三、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1.知识与技能: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和基本技能的熟练。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三维目标的实施策略1.教学设计: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落实,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2.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3.作业布置与评价:教师要依据三维目标设计作业,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五、三维目标的评价与反思1.评价:教师、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进行全面评价。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新课改提出的课程标准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那么,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把“三维目标”整合起来,是我们每位教师每节课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
教学以“三维目标”为标准,首先要认识各项目标的基本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要思考,怎么去整合,怎么去实现。
1、知识与能力
3
以及内心体验,关注学习者的学习态度,便其真正懂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4、三维目标整合
如果说知识与能力是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过程与方法则是获得知识与技
能的途径与手段,而情感、态度、家主管则是保持课堂教学具有生命力的系统。
三
——仅供参考
个维度的目标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整体。
三维目标整合,就是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知识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载体的作用,没有知识与能力这个载体,其他目标也就不存在了;过程与方法,是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维度之间的中介物,起着连接和桥梁的作用;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起着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目标维度升华与实现的作用。
——仅供参考。
新课改中教学的三维目标
新课改中教学的三维目标现行的新课改的实施下,一般要求教师制定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因此三维目标的编写对教育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要实现学生全面、终身的发展;倡导给个性充分、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给学生主体生动、活泼的发展空间。
新课程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上,全面依靠学生。
. 教学目标编写的整体性。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它由教学目的决定,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层次。
通过逐层具体化,教学目标系统构成一个上下贯通、有机联系的完整体。
教学目标编写要联系实际,切实可行,切忌空泛和漫无边际。
知识与技能是体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根本。
三维教学目标把知识与技能放在首位,其实也体现了“双基”教学的重要性,在物理教学中,主要是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编写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它由教学目的决定,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层次。
通过逐层具体化,这个教学目标系统构成一个上下贯通、有机联系的完整体系。
对于一线教师,通常要分析、阐述的是课堂中的教学目标,即课时目标。
在设计课时目标时,必须牢牢把握住教学总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还要以单元目标为依据,保证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2. 教学目标的灵活性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教师要认真钻研,在教材中区分出哪些是最低限的大纲材料,哪些是基本的材料,哪些是加深的材料,然后制定出灵活而富有弹性的、适合更多学生的课堂教学目标。
3. 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目标之间有一定的层次关系,比如,在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中,从识记开始,经过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到评价,这六个目标就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关系。
在设计和阐明教学目标时,要注意设计出具有层次的教学目标之间集,并准确的进行分析和描述。
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
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指什么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如何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三维的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它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并非是三个各自独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有何影响科学素养与传统科学教育目标一个区别是更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
传统科学教育的目标主要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方面的培养,较少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即使有,也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而科学素养,就是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是他对科学没有兴趣,或者表现出非常冷漠、不积极、在价值判断中经常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即使他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掌握得再好,科学研究的本领再大,也可能产生负面作用。
因此,在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中,应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也就是他对什么感兴趣,表现出好奇、兴奋、满意等情绪,对什么不感兴趣,表现出讨厌、不高兴等情绪。
最新的三维目标是什么(范文4篇)
最新的三维目标是什么(范文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最新的三维目标是什么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最新的三维目标是什么(1)什么是“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是课程的载体,回答的是“课”的目标,教什么,学什么,即内容的安排与要求,教学围绕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和学习而展开,通过教学活动,学生掌握了目标指向的知识与技能,就为实现了这维目标;过程与方法是课程的操作系统,回答的是“程”的目标,怎么教,怎么学,即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按目标的指向顺利实施,就为实现了这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的动力系统,为什么教,为什么学,调动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参与学习,通过教学组织,学生知道了教师为什么教,自己为什么学,并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参与到学习当中,就为实现了这维目标。
“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师生在课程教学中要把握的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知识与技能作为载体,要通过过程与方法习得与掌握,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为动力,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充分参与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信任、友善,同时受到鞭策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从而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以用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领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为最终目标。
最新的三维目标是什么(2)什么是三维目标,所谓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
它是指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感情体验;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一种对周围事物、事件的态度的形成;价值观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对周围经济利益、金钱的看法。
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成果。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内涵是: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所谓“知识与技能”,强调的是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新课程改革下三维目标
本资料由教师招聘考试中心整理汇编新课程改革下三维目标新课程改革下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具体而言,“知识与技能”目标长期以来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它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应该说,从17世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起到今天的21世纪,我们仍然注重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
这一目标维度从现代课程观出发,认为课程不再是学科的总和,而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并形成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是课程实施中的主体,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体验本身就是财富,将会对其未来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建立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的,是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的反叛。
其逻辑起点是不仅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更要致力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即人格完善。
在新课程改革中,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被提到了空前突出的地位。
从理论上说,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握“三维目标”各维度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应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那么,如何把握新课程“三维目标”中各维度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比较积极而稳妥的做法是: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诚然,新课程设计者没有明说“三维”之中哪一维最重要,只是强调“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知识与技能”是最基础的,或者说是前提条件。
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打好“知识与技能”基础的学生,会很好完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最根本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在日常备课中遇到的教学目标设计上的困惑:
答:《新目标英语》(人教版七年级)教育教学,看起来十分容易,但真正落实《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教育教学目标,则不那么简单。
同时又要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之下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更是难上加难。
以下是我在日常备课中遇到的教学目标设计上的困惑。
一、本教材本身在农村初级中学中的困境
1、新教材部分内容与农村实际生活脱节。
《新目标英语》在教材内容的取舍问题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体现了语言教育教学教材编写的主体思路。
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动力。
然而在相当一部分具体生活片段或事例、事物地筛选上,过多地吸收了英美国家的现实生活情节及其事物。
比方pizza(比萨饼),baseball(棒球)、soccer(美式足球)、French fries(法国炸薯豆条)等等词汇;又如成立各种俱乐部并制作海报、写招聘或宣传广告、结交笔友、谈论流行文化等活动。
作为农村初级中学初一的学生们,几乎没有听说过,更不用说亲身体验过;他们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只能在教师的协助下发挥想象而获得。
从而使设计目的大打折扣。
如果教师仅仅指导学生纸上谈兵,又如何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牢固呢? 因此,我认为,就教材内容而言,本教材
的某些章节只适合大城市等各方面都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不适应欠发达的农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