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30086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英文名称: Garden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Control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学时: 45学分:2.0适用对象:植保专业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科目,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本课程的学习水平,在考试上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还要加强实际能力的考核,二者评分的比例可采用7:3。
先修课程:昆虫学通论、植物病理学通论、植物化学保护、园艺及农作物栽培学等。
二、课程简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主要讲授园林植物上重要病虫害的识别、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原理与方法。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大纲是根据植保专业教学计划以及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是该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该门课主要阐述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各类病原物及害虫的性状,病虫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病虫害在园林建设专业中的重要性,且认识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总学时45学时,讲授33学时,实验12学时,分两部分讲授,第一部分为园林植物病害部分,第二部分为园林植物昆虫部分。
第一部分园林植物病害部分第一章园林植物叶部病害(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白粉病类、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病原2、认识白粉病类、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症状3、掌握白粉病类、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防治方法。
(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1)认识花卉白粉病、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
(2)以大丽花白粉病、驳骨丹锈病、兰花炭疽病、菊花褐斑病(斑枯病)、月季黑斑病为重点,介绍这些病类的症状特点、病原形态、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认识花卉白粉病、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症状。
(2)掌握这些病类的防治方法。
3(问题与应用掌握这些病类的症状及防治方法1(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实验一重要园林植物病害识别(一)要求:认识花卉白粉病、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症状特点课后练习:1、园林植物锈病有哪些病原引起的,2、园林植物锈病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怎么样,3、如何防治花卉白粉病,4、白粉病和锈病如何识别。
【免费下载】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学大纲
1,掌握水稻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掌握小麦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法。
第八章 棉花病害(6 学时)
教学内容: 1. 棉花苗期病害; 2. 棉枯萎病和黄萎病; 3. 棉铃病害
教学要求:掌握棉花苗期病害的症状,区别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症状 第九章 蔬菜病害(8 学时) 教学内容: 1. 蔬菜霜霉病: 2. 蔬菜维管束病害: 3. 枯萎病、青枯病 4. 蔬菜病毒病
教学内容: 1. 植物病原真菌 营养阶段、繁殖、真菌的生活史、分类和命名、主要植物病原真菌类群的特点、真菌所致病害症状特点及简要识别方法 2.植物病原细菌 细菌与植物病害的关系、病原细菌的一般形态、主要植物病原细菌类群、细菌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和简要识别方法 4. 植物病原病毒 病毒与植物病害的关系、病毒的一般性状、植物病毒病害的特点及诊断 5.其它植物病原物 线虫、类菌原体、类立克次氏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学大纲
、 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概论
绪言(1 学时)
教学内容: 1.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病虫害的治理 2.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的性质和任务 3.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的学科特点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4. 90 年代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某些特点及植保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5. 怎样学习植物病虫害防治学
教学要求: 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危害及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意义 了解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性质、任务
第一章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时)
教学内容: 1. 植物检疫 2. 农业防治 3. 生物防治 4. 物理机械防治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 掌握几种防治方法的优点和局限。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preventionandcuretodiseasesandinsectpestsofgardenplant课程编码:1321144325总学时数:36学分:2开学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园林教研室适用于专业:园林适用于对象:本科(四年)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课程就是高等学校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实验课程就是园林专业学生必修课程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课堂教学教学环节;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实验课程就是高等学校园林专业学生必修课程的一门关键专业课课堂教学教学环节。
该课堂教学教学环节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是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就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园林技术人员所必不可少的。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园林工程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实验课程的教学,增加收入学生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实验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存有比较系统的重新认识和恰当的认知,为进一步自学奠定稳固的基础。
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实验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当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著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育,著重学生积极探索精神和技术创新意识的培育,努力实现学生科学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课内实验时数:12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宜从三年级第六学期开设。
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工程原理、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建议[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实验一园林植物昆虫标本的收集、制作和鉴别一、目的建议掌握昆虫标本采集、制作和保藏的技术与方法,学会昆虫鉴定的一般方法,了解当地昆虫的主要目科和优势种类、天敌昆虫的种类以及生活环境和主要习性,为本地园林植物害虫的准确鉴定和综合治理奠定科学基础。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园艺专业果的一门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园艺植物生产所必需的防治病、虫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科学地开展综合防治,有效防止病、虫的危害。
为今后从事园艺植物的生产、科研、技术推广服务和经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园艺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效的防治方法以及预测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合理、安全使用农药技术,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生产绿色果蔬食品。
初步形成发现、分析和解决生产上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观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昆虫识别基本知识;2.掌握病害诊断基本知识;3.了解园艺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要点和各种防治方法;4.熟悉当地主要园艺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特点。
能力目标:1.能正确识别园艺植物主要害虫种类;2.能在田间正确诊断园艺植物几大类主要病原的病害;3.掌握园艺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和病、虫害防治适期;4.掌握安全、合理使用无公害农药技术;5.具备对当地园艺植物主要病、虫进行综合防治的能力;6.调查了解当地园艺植物病、虫的发生情况,具备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对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产生兴趣;2.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3.具有从事园艺植物病、虫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4.培养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模块一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理论基础1.园艺昆虫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学习1.1 昆虫的外部形态了解昆虫头部、胸部、腹部、体壁的构造与功能。
理解表皮的特性与防治的关系。
1.2 昆虫的内部构造及生理了解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基本构造及其主要功能,昆虫的激素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理解昆虫的消化系统、呼吸作用、神经系统、血液循环和分泌系统与防治的关系。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课程标准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植物保护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生物基础》《种植基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知识与技能,为后续《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植物保护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对植物病虫害识别、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能力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教育植物保护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标准和农作物植保员、农业技术员等岗位需求,围绕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植物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具体需求为主线,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参考职业岗位的防治流程,序化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有效控制植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病虫害的能力。
1.能识别主要植物害虫和常见病害,会进行病原物镜检。
2.掌握害虫的预测预报、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流行规律,以及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和方法,会进行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3.了解昆虫分类依据及命名原则,熟悉昆虫纲各目的主要形态特征,会制作简易的昆虫标本。
4.具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团队意识、集体意识。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及环保意识。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教学大纲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教学大纲《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是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内学时90,学分5,实验学时27。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是种植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主要研究生态系统中的害虫和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变动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关系,同时又研究寄主受害后寄主、害虫与病原物的互作关系。
以便提出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综合治理配套措施,达到控害、高产、优质和维护优良生态环境的目的。
、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本课程既涉及到植物,又涉及到动物和微生物,因此,它与农药、生物防治、作物栽培、土壤、作物营养肥料等关系密切。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作物病虫害防治、果树病虫害防治、蔬菜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和森林保护基础。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按成人学习设计,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用为主,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具体各章的教学要求分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了解三个层次。
重点掌握的是本章最重要的内容,掌握的为基本内容。
考试以重点掌握和掌握的内容为主,了解的内容基本不考或仅占很小比例。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教学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根据学习者工作或学习的区域,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问题。
录像教材分两类,一类为重点串讲,讲解各章重点、难点,一类为实例介绍,将各类典型案例展示给学习者。
学习中有问题,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等方式与中央电大教师联系,同时还有学习中心的辅导教师为学习者辅导、答疑。
学习者应按时完成作业、实验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在实践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各章学时分配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辅以录像教材及网上教学辅导等媒体。
文字教材为合一型,即自学指导、实验指导等全部在内。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30086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英文名称:Garden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Control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 45学分:2.0适用对象:植保专业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科目,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本课程的学习水平,在考试上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还要加强实际能力的考核,二者评分的比例可采用7:3。
先修课程:昆虫学通论、植物病理学通论、植物化学保护、园艺及农作物栽培学等。
二、课程简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主要讲授园林植物上重要病虫害的识别、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原理与方法。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大纲是根据植保专业教学计划以及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是该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该门课主要阐述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各类病原物及害虫的性状,病虫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病虫害在园林建设专业中的重要性,且认识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总学时45学时,讲授33学时,实验12学时,分两部分讲授,第一部分为园林植物病害部分,第二部分为园林植物昆虫部分。
第一部分园林植物病害部分第一章园林植物叶部病害(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白粉病类、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病原2、认识白粉病类、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症状3、掌握白粉病类、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防治方法。
(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1)认识花卉白粉病、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
(2)以大丽花白粉病、驳骨丹锈病、兰花炭疽病、菊花褐斑病(斑枯病)、月季黑斑病为重点,介绍这些病类的症状特点、病原形态、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认识花卉白粉病、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症状。
(2)掌握这些病类的防治方法。
3.问题与应用掌握这些病类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实验一重要园林植物病害识别(一)要求:认识花卉白粉病、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症状特点课后练习:1、园林植物锈病有哪些病原引起的?2、园林植物锈病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怎么样?3、如何防治花卉白粉病?4、白粉病和锈病如何识别。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是为园艺专业本科开设的专业课,学生在学习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及土壤学等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后,学习本课程。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是以生物科学为理论基础, 与应用技术相结合,讲述园艺植物病虫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并运用植物保护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果树、蔬菜等园艺植物的病虫害症状、特点和发病规律,其主要任务是使园艺专业学生运用己经学到的植物病虫害的相关知识去思考综合防治在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中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了解国内外园艺植物保护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课堂教学重点突出基本概念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实用技术,要把课堂讲授与园艺植物生产紧密结合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及时介绍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及方法,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向。
同时联系山东省园艺植物生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生产管理,为将来从事园艺专业的工作打下基础。
3.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园艺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掌握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能够综合防治现代园艺植物生产基地规划病虫害以及相关组织管理的能力,掌握主要园艺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方法、绿色生产方式、有机生产方式等, 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创新意识浓、应用型的专业型人才,为从事园艺植物生产和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法及综合防治2、熟悉园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了解国内外园艺产业的发展现状【教学设计建议】首先介绍国内外园艺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而讲述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的基本方法和综合防治的具体内容,然后讲述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学大纲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学大纲[] [] [] [] [] [] [] [] [] [] []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单元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概论绪言(1学时)教学内容:1.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病虫害的治理2.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的性质和任务3.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的学科特点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4. 90年代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某些特点及植保工作面临的新情况5. 怎样学习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学要求: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危害及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意义了解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性质、任务第一章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时)教学内容:1.植物检疫2.农业防治3.生物防治4.物理机械防治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掌握几种防治方法的优点和局限。
第二单元植物病害及其防治第二章植物病害的概念(4学时)教学内容:1. 植物为什么会生病2. 什么是植物病害3. 植物病害分类4. 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5. 植物病害的的症状6. 传染性病害与非传染性病害7.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教学要求:1. 掌握植物病害的定义2. 重点掌握植物病害的症状概念,掌握主要症状的类型3. 掌握植物病害形成的原因4. 重点掌握传染性病害与非传染性病害的概念5. 掌握非传染性病害的诊断方法第三章植物病害的病原物(10学时)教学内容:1. 植物病原真菌营养阶段、繁殖、真菌的生活史、分类和命名、主要植物病原真菌类群的特点、真菌所致病害症状特点及简要识别方法2.植物病原细菌细菌与植物病害的关系、病原细菌的一般形态、主要植物病原细菌类群、细菌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和简要识别方法4. 植物病原病毒病毒与植物病害的关系、病毒的一般性状、植物病毒病害的特点及诊断5.其它植物病原物线虫、类菌原体、类立克次氏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教学要求:1.重点掌握植物病原真菌类群2.了解类菌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第四章病原物的寄生性、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2学时)教学内容:1.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致病性2. 寄主的抗病性教学要求:1. 重点掌握致病性、抗病性、垂直抗性、水平抗性的概念2. 掌握植物的抗病性机制第五章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流行(2学时)教学内容:1.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程2. 侵染循环3. 植物病害的流行病害流行的类型、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病害流行的预测教学要求:1.掌握病程及侵染循环的概念;2.掌握病害流行的类型、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3.了解病害流行预测第六章粮食作物病害(12学时)教学内容:一、水稻病害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烂秧、水稻病毒病二、麦类病害小麦锈病、麦类黑穗病、白粉病、线虫病三、杂谷类作物病害玉米大、小斑病、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玉米病毒病、高粱黑穗病、粟白发病教学要求:1,掌握水稻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自学指导主编黄敏学习建议1、开始学习本教材之前,请按目录浏览全书;2、分章节学习,学完一章后整理该章的学习笔记,通过比较、归纳、加工所学内容;3、听必要的面授辅导课有利于提高自学本教材的效果和效率;4、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最好边学习、边接触实际、边总结;5、完成每章后的复习思考题;6、自习时间分配建议(见表)。
自学时数分配表(22周每周4学时复习1周)章节学时时间作业备注绪论 2 7月5页1-5题8 7月33页1-5题第一章害虫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一节虫害发生的原因和虫灾防治的基本途径第二节害虫虫情调查方法第三节害虫防治的主要方法第四节害虫的综合防治10 7-8月83页1-5题第二章水稻害虫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种类识别及为害第三节发生与防治第四节水稻害虫综合防治6 8月99页1-5题第三章小麦害虫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种类及为害第三节发生与防治第四节小麦害虫综合防治6 8月126页1-5题第四章杂粮害虫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种类及为害第三节发生与防治第四节玉米害虫综合防治8 9月173页1-5题第五章蔬菜害虫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种类及为害第三节发生与防治第四节南方保护地蔬菜害虫综合防治4 9月190页1-4题第六章地下害虫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种类及为害第三节发生与防治6 9-10月217页1-5题第七章棉花害虫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种类及为害第三节发生与防治第四节棉花害虫综合防治6 10月233页1-4题第八章烟草害虫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种类识别及为害第三节发生与防治6 10月250页1 -3题第九章甘蔗害虫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种类及为害第三节发生与防治12 11月344页1-5题第十章果树害虫第一节柑桔害虫第二节苹、梨、桃害虫第三节南方特色水果害虫6 12月367页1-5题第十一章茶树害虫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种类及为害第三节发生与防治第四节茶虫综合防治4 12月392页1-5题第十二章仓储害虫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种类及为害第三节发生与防治第四节仓储害虫综合防治复习 4 12月总时数88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了解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农业昆虫学的内容和任务。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505304,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72(54/18),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3/1),学分:4学分,开课学期:第3学期。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园林植物病理和昆虫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调查统计和预测预报方法,以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的原理和方法,为保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园林生态安全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为毕业生今后从事园林植物的生产、科研、技术推广服务和经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于园林技术(专)专业。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如表1。
三、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效的防治方法以及预测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合理、安全使用农药技术,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生产绿色果蔬食品。
初步形成发现、分析和解决生产上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观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体要求达到以下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昆虫识别基本知识;2、掌握病害诊断基本知识;3、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要点和各种防治方法;4、掌握当地主要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特点。
(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识别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2、能在田间正确诊断园林植物主要病原的病害;3、能独立调查统计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并以此制定防治适期;4、能科学、安全、合理地使用无公害农药;5、能依据所学知识对当地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6、能综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素质目标:1、具有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兴趣;2、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效益意识;3、具有从事园林植物病、虫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4、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植物病虫害防治教案
(六)防治:
课 目
第七章 油料作物病害
目 的
要 求
了解大豆灰斑病、褐纹病、菌核病、霜霉病的分布与危害,掌握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其防治
雌雄成虫 ←— 3、4龄发育
大豆胞囊线虫发生代数,因各地土温不同而异。
胞囊线虫在田间传播:农事操作,田间流水,种子远距。
(四)发病条件:
1、土壤条件:土壤温、湿度、土壤质地对胞囊线虫的发育有重大影响。
2、轮作制作:重、迎茬地发病重。
3、施肥与灌溉。
(五)防治方法:防治大豆胞囊线虫最实用的方法是使用抗虫品种。
1、选育和利用抗(耐)病品种。2、合理轮作。3、农业技术措施。
4、种子检疫、药剂拌种。
5、土壤施药。
6、生物防治。
二、大豆根腐病:分布与危害
(一)症状:根部,地上部分,地下根
(二)病原菌:由多种病原菌侵梁所引起的。主要有:尖孢镰刀菌、燕麦镰刀菌、禾谷镰刀菌、茄腐镰刀菌、腐霉菌、丝核菌等。
三)侵染循环:
寄主的抗扩展
影响潜育期条件 主要是温度
发病期
三、病害在寄主植物群体中的发展阶段
初次侵染 单循环病害
少循环病害
再次侵染
多循环病害
四、病害或病原物的延续阶段
教学方法
举例
举例
讲授
对比
对比
主要内容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
一、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
介绍几种相关的概念
二、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
1.寄主植物 决定病害是否流行的关键
担子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4)真菌所致病害的特点及识别方法
教学方法
图解
挂图
课 目
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 第二章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理论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理论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要求
1.掌握昆虫基础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于害虫识别和防治之中;
2.掌握植物病害基础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于病害的诊断和防治之中;
3.掌握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灵活应用于综合防治方案制定之中;
4.掌握农药基础知识,并能正确应用于病虫害的防治之中,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目标;
5.掌握园林植物的食叶、吸汁、蛀干、地下害虫的为害特点、发生规律,以及防防治方法;
6.掌握园林植物的叶、花、果、枝干和根部病害的为害特点、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实践技能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并以较多的案例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要把素质教育贯穿在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加强。
三、理论教学方法
本课程理论课在教室进行,以讲授为主, 并辅助以多媒体及相关的录相资料,部分单元开展专题讨论和学生演讲;实验课主要在实验室进行,对主要病虫进行观察和鉴定,并辅助于课内外的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以及病虫的饲养和观察,以增加学生对植物病虫的识别诊断、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等方面的感性认识。
实训课主要在田间进行, 对主要病虫进行田间识别诊断和防治。
最后进行一次课外综合实训,对学生的会诊断识别、会分析原由、会制订方案、会组织实施的植保“四会”能力进行综合训练。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5英文名称: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一、课程说明1.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植物保护专业必修3.课程目的(1)了解并掌握农业有害生物天敌的主要类群及其应用的基本原理、途径和方法(2)在生产中开展生物防治,从而实现对环境安全的农业可持续发展(3)了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趋势,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4. 学分与学时学分为1.5.学时为325. 建议先修课程微生物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学.吴云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2)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吴云锋主编. 校内胶印. 005年参考书目:(1)Biological and Biotechnological Control of Insect Pests. Rechcigl J E & Rechcigl N A. Lewis Publishers 2000.(2)Biological Control: Measures of Success. Gurr G & Wratten 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3)害虫生物防治(第三版).赵修复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4)中国生物防治.包建中,古德祥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5)昆虫病理学.蒲蛰龙主编.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6)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发展.卢良恕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7)害虫防治:策略与方法.张宗炳, 曹骥主编.科学出版社.1990年(8)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与方法(第二版).蒲蛰龙主编.科学出版社.1984年(9)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单卫星主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7. 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实验课并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2)采用多媒体教学8. 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形式有:实验报告(2)考试成绩占70%,形式有:考试9. 课外自学要求(1)了解生物防治实例(2)掌握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和防治效果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病害生物防治序论基本内容:(1)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概念(2)研究进展(3)生物技术在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基本要求:(1)了解国内外生物防治的发展历史,掌握国内外筛选的重要生防菌,应用病害的成功实例,存在问题等(2)学习组织培养技术、遗传工程技术等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3)掌握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在维持自然生态系和农业生态系的平衡中的作用,有益微生物与植物病害各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应用的现状与需要解决的问题(4)掌握工程菌的遗传改良方法教学重点:(1)生物防治的发展历史(2)有益微生物与植物病害各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1)生防制剂的应用(2)工程菌的遗传改良方法第二章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措施基本内容:(1)防治原理(2)植物根际和叶围微生物(3)土壤放线菌(4)荧光假单胞菌(5)木霉菌(6)芽孢杆菌(7)内生细菌(8)重寄生真菌基本要求:(1)了解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一般原理和常用方法,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包括降低病原物接种体密度、从病残体上取代病原物、抑制病原物孢子的萌发和生长、保护被侵染的部位以及诱发寄主的抗性反应(2)掌握拮抗作用、捕食作用、竞争作用、溶菌作用、重寄生作用和交互保护作用(3)熟练运用不同的原理和措施适用于不同的生防菌和不同的病害(4)了解植物根际和叶围微生物的种类、影响因素(5)掌握根际促生细菌的防治原理和应用方法(6)掌握放线菌、荧光假单胞菌、木霉菌和芽孢杆菌的种类、菌丝形态与菌落颜色(7)学习放线菌、荧光假单胞菌、木霉菌和芽孢杆菌的防治原理和方法,分离鉴定、活性筛选方法(8)了解植物内生细菌和重寄生真菌的种类与分布(9)掌握防治原理,内生细菌的生态学、鉴定方法,应用方法和注意的问题教学重点:(1)拮抗作用、捕食作用、竞争作用、溶菌作用、重寄生作用和交互保护作用(2)根际促生细菌的防治原理和应用方法教学难点:(1)内生细菌的生态学(2)生防菌的鉴定方法第三章生防微生物基本内容:(1)土壤根际微生物(2)木霉菌(3)荧光假单胞菌(4)放线菌(5)芽孢杆菌(6)内生细菌(7)重寄生真菌(8)内生真菌(9)毛壳霉基本要求:(1)熟悉放线菌、荧光假单胞菌、木霉菌、芽孢杆菌的菌丝与孢子形态(2)掌握土壤微生物种类(3)熟练掌握各种生防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活性筛选方法教学重点:(1)土壤根际微生物的种类(2)木霉菌、荧光假单胞菌、放线菌和芽孢杆菌的生活习性教学难点:(1)生防菌的分离培养(2)生防菌的种类鉴定第四章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基本内容:(1)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2)细菌病害的生物防治基本要求:(1)了解土传真菌病害,如立枯病、猝倒病、枯萎病、全蚀病等的种类和发生特点(2)掌握生防菌如荧光假单胞菌、木霉菌、重寄生真菌,真菌病毒等防治效果、应用状况(3)了解细菌性青枯病、环腐病等重要土传细菌病害(4)运用细菌性土传病害的生防途径,生防菌种类,如芽孢杆菌、链霉菌、假单胞杆菌、菌根真菌等应用状况、应用方式等教学重点:(1)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2)细菌病害的生物防治教学难点:(1)生防制剂的种类(2)生防制剂的应用第五章抑病土基本内容:(1)抑病土概述(2)抑病土的利用基本要求:(1)了解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掌握抑病土概念、利用方法等(2)掌握抑病土的概念,作用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教学大纲《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是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内学时90,学分5,实验学时27。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是种植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主要研究生态系统中的害虫和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变动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关系,同时又研究寄主受害后寄主、害虫与病原物的互作关系。
以便提出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综合治理配套措施,达到控害、高产、优质和维护优良生态环境的目的。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主要由四篇、五部分组成。
具体情况见下表绪论第一部分第二部第一篇植物病害基础分第二篇植物虫害基础第三部分第三篇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第四部分第五部第四篇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实验分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本课程既涉及到植物,又涉及到动物和微生物,因此,它与农药、生物防治、作物栽培、土壤、作物营养肥料等关系密切。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作物病虫害防治、果树病虫害防治、蔬菜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和森林保护基础。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按成人学习设计,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用为主,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具体各章的教学要求分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了解三个层次。
重点掌握的是本章最重要的内容,掌握的为基本内容。
考试以重点掌握和掌握的内容为主,了解的内容基本不考或仅占很小比例。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教学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根据学习者工作或学习的区域,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问题。
录像教材分两类,一类为重点串讲,讲解各章重点、难点,一类为实例介绍,将各类典型案例展示给学习者。
学习中有问题,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等方式与中央电大教师联系,同时还有学习中心的辅导教师为学习者辅导、答疑。
学习者应按时完成作业、实验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在实践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各章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学时绪论 2第一篇植物病害基础26第一章植物病害的概念8第二章植物病害的病原物10第三章病原物的寄生性、致病性及寄主的抗病性4 第四章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流行 4第二篇虫害基础29第五章昆虫的形态 5 第六章昆虫的解剖及生理8 第七章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4 第八章昆虫的分类 4 第九章昆虫与环境 4 第十章害虫调查与预测预报 4第三篇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6第十一章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6 第四篇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实验27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识别要求其中四个作为必做的实验,共27学时实验二植物病原真菌形态观察实验三植物病原细菌形态观察及发病组织溢菌现象观察实验四昆虫的体躯及头部形态观察实验五昆虫胸部形态观察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辅以录像教材及网上教学辅导等媒体。
文字教材为合一型,即自学指导、实验指导等全部在内。
它的任务是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系统传授和自学指导。
录像教材为重点辅导型和典型案例展示型,它的任务是导学、强化重点、分析难点、开阔眼界和演示实验等。
网上教学辅导根据教学进度解决一、二周内的教学问题。
三、教学环节要求学习者自学文字教材,收看教学录像,通过学习小组学习、讨论及辅导教师的辅导、答疑和平时作业,按教学要求掌握教学内容。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必须完成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未参加实验或实验成绩不合格的,不能参加期末的统一考试。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绪言教学内容: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二、本学科的性质和任务三、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四、怎样学习植物病虫害基础知识教学要求: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意义;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性质、任务。
第一篇植物病害基础第一章植物病害的概念教学内容:一、植物为什么会生病二、什么是植物病害三、植物病害分类四、侵染性病害发生的要素五、侵染性植物病害的症状六、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七、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植物病害症状的概念、症状的类型;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概念。
掌握: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病害形成的原因;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方法。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病原物第一节病原真菌一、真菌的营养阶段二、真菌的繁殖三、真菌的生活史四、真菌的分类和命名五、主要植物病原真菌类群的特点六、真菌所致病害症状特点及简要识别方法第二节植物的病原细菌一、细菌与植物病害的关系二、病原细菌的一般形态第三节植物病毒一、病毒与植物病害的关系二、病毒的一般性状三、植物病毒病害的特点及诊断第四节其它植物病原物一、线虫二、寄生性植物重点掌握:植物病原真菌类群了解:寄生性植物第三章病原物的寄生性、致病性及寄主的抗病性教学内容:第一节病原物的寄主性和致病性一、寄生性二、致病性三、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变异第二节寄主的抗病性一、抗病性的概念二、抗病性的表现三、植物抗病的变异四、植物的抗病机制教学要求:重点掌握:致病性、抗病性、垂直抗性、水平抗性的概念掌握:植物的抗病性机制第四章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流行第一节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程一、侵入前期二、侵入期三、潜育期四、发病期第二节侵染循环一、侵染循环的概念二、病原物的越冬越夏三、病原物的传播四、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第三节植物病害的流行一、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二、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三、植物病害流行的预测教学要求:掌握:病程及侵染循环的概念;病害流行的类型、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了解:病害流行预测第二篇虫害基础第五章昆虫的形态教学内容:第一节昆虫及与农作物有关的其它主要动物类群概述一、昆虫纲的共同特征二、与农作物有关的其它主要动物类群第二节昆虫的头部及其附器一、头部的基本构造二、头部的附器第三节昆虫的胸部及其附器一、胸部的基本构造二、胸足的构造和类型三、翅的构造和类型第四节昆虫的腹部及其附器一、腹部的基本构造二、外生殖器的构造第五节昆虫的体壁一、体壁的结构与性能二、体壁的衍生物三、体壁构造与害虫防治的关系教学要求:重点掌握:触角、口器、胸足、翅的类型掌握:昆虫体躯的一般结构;头壳、胸部、胸足、腹部、外生殖器、体壁的构造第六章昆虫的解剖及生理教学内容:第一节体腔分区和内部器官的位置一、体躯的分区二、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第二节消化系统一、消化道二、消化腺三、消化作用与化学防治的关系第三节排泄器官一、马氏管二、其它排泄器官第四节血液循环系统一、背血管的构造二、昆虫的血液循环途径三、昆虫的血液及其功能四、杀虫剂与血液循环系统的关系第五节呼吸系统一、气管系统的构造和分布二、气门构造三、气体的交换四、害虫的呼吸与化学防治的关系第六节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一、昆虫神经系统二、昆虫的感觉器三、神经系统和神经活动与害虫防治的关系第七节生殖系统一、雌性内生殖器官的基本构造二、雄性内生殖器三、交尾与受精四、生殖系统的构造与害虫防治之间的关系第八节昆虫内分泌一、内激素二、外激素教学要求:掌握:体腔的分区及内部器官的位置;消化道的构造及功能;消化系统与害虫防治了解:气管的形式;呼吸活动与害虫防治;其它器官的基本构造和功能第七章昆虫的生物学特性教学内容:第一节昆虫的繁殖发育与变态一、昆虫的繁殖方式二、昆虫的发育与变态三、各虫期生命活动的特点第二节昆虫的行为与习性一、简单反射二、趋性三、本能四、食性五、群集性六、转移与迁飞第三节昆虫的生活史一、世代与年生活史二、休眠与滞育三、研究昆虫年生活史的意义和方法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昆虫的变态类型;昆虫各发育期的概念及其生物学特性;昆虫的食性;昆虫的生活史、世代、休眠与滞育的概念掌握:昆虫的繁殖方式了解:昆虫的简单反射、趋性、本能、群集性、转移与迁飞、保护性第八章昆虫的分类教学内容:第一节昆虫分类概念一、昆虫的分类的意义二、昆虫的分类的依据和方法三、昆虫分类的阶元第二节昆虫纲的分目及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十个目简介一、直翅目二、半翅目三、同翅目四、缨翅目五、脉翅目六、鞘翅目七、鳞翅目八、膜翅目九、双翅目十、蜱螨目教学要求:重点掌握: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脉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蜱螨目的代表种掌握:昆虫的分类阶元了解:昆虫分类的意义、依据、方法第九章昆虫与环境教学内容:第一节农业生态系与农业昆虫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二、农业昆虫的发生与分化第二节与农业昆虫有关的物理因子一、气候因子二、土壤因素第三节与农业昆虫有关的生物因子一、食物因素二、害虫与天敌第四节农田生态系中的种群和群落一、食物链与食物网二、种群的结构与特征三、生境与生态位第五节昆虫种群的生态对策一、生活史对策二、时间与空间对策三、生态对策与害虫防治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温度与昆虫生长发育速度的关系;昆虫的天敌在害虫防治中的利用;掌握:种群、生态系统、有效积温法则、生态抗性、遗传抗性的概念;虫害形成的原因;温湿度对昆虫生存及繁殖的影响、温湿度的综合作用第十章害虫调查与预测预报教学内容:第一节害虫的调查一、昆虫的田间分布型二、调查取样方法三、调查取样单位和数量四、调查结果计算第二节害虫的预测预报一、害虫预测预报的类型二、发生期的预测常用方法三、害虫调查和预报的新技术教学要求:掌握:害虫发生期的预测方法;害虫的田间调查的方法;取样及调查资料的计算方法第三篇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第十一章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检疫一、植物检疫的重要性二、植物检疫的任务三、植物检疫的对象四、对外检疫和国内检疫第二节农业防治一、农业防治的理论基础二、农业防治对病虫害的防治作用三、对农业防治的评价第三节生物防治一、天敌昆虫的利用二、病原微生物的利用三、其它有益动物的利用四、昆虫信息化合物的利用五、重寄生、颉抗和交叉保护的利用第四节物理机械防治一、人工器械捕杀二、筛选三、诱集和诱杀四、阻隔法五、利用温、湿度杀灭病虫六、利用某些高新技术防治害虫教学要求:掌握:几种防治方法的优点和局限。
第四篇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识别实验二植物病原真菌形态观察实验三植物病原细菌形态观察及发病组织溢菌现象观察实验四昆虫的体躯及头部形态观察实验五昆虫胸部形态观察实验六昆虫腹部形态观察实验七昆虫的变态、卵、幼虫、蛹的类型,成虫性二型和多型现象教学要求:选择其中四了作为必做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