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知识点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知识点第一单元“词语盘点”1嗡朗润酝酿卖弄喉咙应和嘹亮烘托静默风筝抖擞健壮呼朋引伴花枝招展2镶边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秀气宽敞贮蓄澄清空灵地毯3鸣蝉花苞娇媚棱镜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静谧屋檐凄冷化妆莅临造访吝啬淅沥干涩草垛绿茵茵咄咄逼人第二单元“词语盘点”5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憔悴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6信服分歧取决一霎两全粼粼各得其所7并蒂花梗匿笑沐浴祷告姊妹亭亭徘徊遮蔽心绪流转隐蔽菡萏攲斜《咏雪》译文: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与小辈谈论*的义理。

不久,雪下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落下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大体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

”而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起。

”谢太傅大笑起来很高兴。

这就是谢太傅大哥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来。

太丘便丢下(他)离开了。

等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当年7岁,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不来,已经走了。

”友人生气地说:”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自己却丢下我走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过了正午还没来,就是没有诚信;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节。

”友人惭愧极了,下车拉元方,元方跑进门去,看都不往回看一下(元芳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第三单元“词语盘点”9逃窜寻觅跪下拗口确凿轻捷云霄倘若鉴赏啄食和蔼恭敬质朴博学渊博倜傥淋漓盔甲绅士人迹罕至人声鼎沸10捡拾感慨搓捻绽开争执惭愧悔恨激荡奥秘拼凑企盼截然不同疲惫不堪小心翼翼不求甚解混为一谈恍然大悟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11磨蹭抵达尴尬难堪俯视狼狈原谅枉然贪婪弹簧自卑畅销诅咒惨淡威风凛凛众目睽睽煞有介事废寝忘食饥肠辘辘《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____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孔子说:“学____并时常温____,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____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____过了?”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七年级下册语文笔记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语文笔记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语文笔记知识点总结一、词汇1. 实词与虚词:实词是有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虚词是无意义的词,如连词、介词、助词等。

2. 同音词、近义词与反义词:同音词是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如“洗”、“系”;近义词是意义相近但用法有些不同的词,如“懒惰”、“懒散”;反义词是意义相反的词,如“富裕”、“贫穷”。

3. 词语搭配:指一些常在一起出现的词语,如“积极应对”、“早出晚归”。

4. 成语、俗语、谚语:成语是固定搭配的四个字词,如“金玉良言”;俗语是有名无实的习语,如“画蛇添足”;而谚语则是民间流传的智慧名言。

二、阅读1. 阅读策略: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如预览、速读、略读、精读等。

2. 阅读理解:指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领悟。

3. 阅读态度: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心态和态度,如认真对待、积极思考、虚心向学等。

三、写作1. 写作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四种常见的写作方式。

2. 写作步骤:包括构思、提纲、翻译、修改四个步骤。

3. 写作技巧:包括运用比喻、对比、排比、夹叙夹议等手法提升文章表现力的技巧。

四、语法1. 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数词、量词、助词等十个词类。

2.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七个句子成分。

3. 语法结构:指用句子成分合成的语法结构,如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五、修辞1. 比喻:用比拟的方法去描写,加强表现力。

2. 比拟:直接进行比较描写。

3. 夸张:说出与实际不符的过度词语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4. 借代:用某种代表代替具体事物。

5. 对偶:通过对称式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优美、简洁、容易记忆。

六、修养1. 修身:指个人内心品质的修养,如做人守规矩、讲道德、处世相处等。

2. 规范:指遵循语言规范,如用词得当、语言规范、讲究礼仪等。

3. 养性:指培养良好的心态和素养,如稳态平和、学会感恩、情感管理等。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1. 文学常识。

2. 重点实词。

- 当涂:当道,当权。

- 辞:推托。

-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 往事:历史。

- 及:到,等到。

- 过:经过。

- 更:重新。

- 见事:知晓事情。

3. 重点虚词。

-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 为:-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成为)。

-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省略句,肃遂拜(于)蒙母)4. 通假字。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表反问)。

5. 古今异义。

- 孤:古义指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指孤单、孤独。

- 博士:古义指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指学位的一种。

- 往事:古义指历史,今义指过去的事情。

6. 一词多义。

- 当:- 当涂掌事(掌管)。

- 但当涉猎(应当)。

- 见:- 见往事耳(了解)。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

7. 句子翻译。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蒙辞以军中多务。

-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 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和吕蒙谈论议事,(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1. 文学常识。

2. 重点实词。

- 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户,门。

- 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织布的梭子。

- 惟闻:只听到。

惟,只。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及复习提纲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及复习提纲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及复习提纲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特殊句式:判断句(者…..也,为…..是, “即” “乃” “则”“皆” “本” “诚” “亦” “素” “必”)、被动句(“于” “见” “为” “受” “被” “受……于”)、省略句(承前,蒙后,自述,对话“人物/曰:….”)、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疑问句。

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一、语文知识点1.词语辨析1)意义近义词意义近似的词语称为近义词,如“高兴、欢喜、愉快”,要注意它们的细微差别。

2)词义辨析指同音同形而意义不同的词。

如“确信、确实、千真万确”的差别。

2.句型分析1)简单句只有一个主语、一个谓语和一个宾语组成的句子称为简单句。

2)并列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结合而成的句子称为并列句,连接词有“和、与、或、但、然而、因为、所以、由于”等。

3)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的句子称为复合句,连接词有“虽然、因为、所以、如果、除非”等。

3.阅读理解1)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要注意成分的辨析,特别是句首的主语。

2)现代文阅读先看题目、了解文章大意、掌握主题思想、提取关键词、把握段落结构、细节判断、谨慎选择答案。

二、数学知识点1.整数1)正整数大于零的自然数称为正整数。

用Z+表示。

2)负整数小于零的自然数称为负整数。

用Z-表示。

2.分数1)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称为真分数。

2)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称为假分数。

3.平面几何1)平面图形由若干个线段连接而成的图形称为平面图形。

如:三角形、矩形、正方形、菱形、六边形、五边形等。

2)直线、射线由无数点组成的单条直线,称为直线;一条起点,延伸到无穷远的直线,称为射线。

4.代数式由变量、常数和运算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符号语言,称为代数式。

三、英语知识点1.时态1)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习惯性或客观真理的状态或动作,如“My father often goes to work by car.”2)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某个动作或情况,如“We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2.语法1)介词短语以介词为首的词组称为介词短语。

如“In the morning, we usually have breakfast at home.”2)形容词用法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表示该名词的性质或特征。

七年级下册必备语文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必备语文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必备语文知识点一、汉字知识 1. 汉字的构造和基本笔画: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等。

2. 汉字的部首和偏旁:认识常用的汉字部首和偏旁,了解它们的意义和作用。

3. 汉字的读音和拼音:掌握汉字的读音规则和拼音方法,能正确拼读并书写常用的汉字。

二、词语运用 1. 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常用词语的词义、辨析和搭配。

2. 词类和构词法:了解词的分类和构词法,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掌握常用的词类和构词法规则。

3. 词语的使用:学会运用词语进行准确表达,注意词语的搭配和语法功能。

三、句子结构 1. 句子的成分:了解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基本成分,能正确判断和分析句子结构。

2. 句子的种类:认识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不同种类的句子,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法。

3. 句子的连词和标点:掌握句子的常见连词和标点符号,正确使用它们进行句子间的连接和标点。

四、阅读理解 1. 阅读技巧:学会运用快速阅读、扫读和精读等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文章结构:理解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结构,能够抓住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3. 阅读策略:掌握理解文章的方法,如细节理解、推理判断、主旨领悟等,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和深度。

五、作文写作 1. 写作表达:学会运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进行写作,注意句子的连贯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2. 写作结构:了解不同类型作文的结构和写作要点,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 写作技巧: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如开头的吸引、结尾的收束、段落的过渡等,提高作文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学习以上的语文知识点,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多读多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同时,要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多参与课堂讨论和阅读活动,拓宽自己的语文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祝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一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

初一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

初一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初一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生字攒cuán拗ǎo确凿záo菜畦qí桑葚shèn轻捷jié蟋蟀xīshuài臃肿yōnɡzh ǒnɡ脑髓suǐ相宜书塾shú方正博学蝉蜕tuì人迹罕至hǎn鼎沸dǐng油蛉línɡ斑蝥máo珊瑚shānhú长妈妈chánɡ敛liǎn秕谷bǐ系jì窦dòu厥jué倜傥tìtǎng 叵pǒ盔甲kuī锡箔bó缠络chánluò觅食mì竹筛shāi渊博yuān宿儒sù豁huō,陌生mò鉴赏,传授shòu,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1)确凿:非常确实。

(2)缠络:缠绕。

(3)觅食:寻找食物。

(4)渊博:形容学识深广。

(5)倜傥:洒脱;不拘束。

(6)高枕而卧:垫高枕头,无忧无虑地睡觉。

比喻无所顾虑。

3、掌握下列多音字。

吓xià吓唬hè恐吓间jiàn间隔;jiān中间攒cuán人头攒动;zǎn攒钱拗ào拗口;ǎo拗断;niù执拗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1、生字肿胀zhǒnɡzhànɡ叮嘱dīnɡzhǔ恐惧kǒnɡjù骊歌líɡē花圃huāpǔ鸡毛掸子jīmáodǎnzi咻咻xiūxiū玉簪花yùzānhuā2、解词(1)肿胀: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郁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2)叮嘱:再三嘱咐。

(3)恐惧:惧怕,害怕。

(4)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比喻犹疑不决。

3课、丑小鸭1、生字来势汹汹láishìxiōnɡxiōnɡ嫉妒jídù丑陋chǒulòu讪笑shànxiào木屐mùj ī2、解词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猛。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全)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全)

重点词语及理解(1)迸溅:向四外溅。

(2)商酌:商量斟酌。

(3)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4)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5)无虞:不用忧虑。

(6)愧怍:惭愧。

(7)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8)吞噬:吞食。

(9)羸弱:瘦弱。

(10)灼灼:形容明亮的样子。

这里用来形容桃花繁盛明丽的样子。

(11)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12)安顿:安详,安稳(13)絮说:絮絮叨叨地说(14)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15)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16)孤零零: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或没有陪衬。

(17)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8)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19)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沙场。

(20)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21)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2)屏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23)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担心。

(24)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25)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26)如释重负: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

比喻人在解除某种负担后轻松快。

(27)悲天悯人: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28)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29)盘虬卧龙: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30)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

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31)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

(32)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33)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34)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表现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35)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36)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指悲壮的事迹使人感动。

(37)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38)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知识点随着学习进程的深入,七年级下册的语文知识点也随之增多。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系统总结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巩固,提高成绩。

一、词语解释类1. 成语:指由四个汉字以上组成,并且具有某一固定的意义的词语,如“不可思议”、“落花流水”、“龙马精神”等。

2. 词语辨析:指在相近意思的两个或多个词语之间选择正确的用法,如“看望”和“探望”、“古董”和“古玩”等。

3. 近反义词:指在相近或相反的两个词语之间选择正确的词语,如“平和”和“热烈”、“悲伤”和“欢乐”等。

二、句子翻译及分析类1. 译句子:将汉语句子翻译成英语或其他语言,加强语言运用能力。

2. 句子分析:分析汉语句子的结构、语法、修辞等特点,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诗词鉴赏类1. 诗词背诵:背诵固定的古典诗词,培养语感和修养。

2. 诗词鉴赏:分析诗词的意境、修辞以及诗人的生平故事等,提高文学素养。

四、阅读理解类1. 阅读文章:阅读指定的文章,理解文章中的信息和含义,加深对语言运用的理解。

2. 文章联系:通过阅读指定的文章,练习文章中的相关知识点,提高对语言运用的熟练度。

五、实用语言类1. 书写规范:提高汉字书写的规范性和美观度。

2. 语法知识: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点,包括词语的搭配、动词的时态等。

3. 写作能力:通过练习写文章,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七年级下册的语文知识点涵盖了成语、词语辨析、近反义词、句子翻译及分析、诗词鉴赏、阅读理解、书写规范、语法知识和写作能力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最后,希望大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积累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必背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必背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必背一、文字、语言与交际1. 语言的作用与特点。

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具有表达思想、传递情感、交流信息的作用;语言具有符号性、交际性、历史性、文化性等特点。

2.语言文字的关系。

语言是广义的概念,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文字是书面语言的符号系统,具有稳定性、精确性和可靠性的特点。

3. 语言文字的发展历程。

人类使用语言时间久远,文字的出现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从象形文字、指事文字、会意文字、形声文字到拼音文字,人们不断探索、创造和改进文字的表现形式。

二、修辞格4. 比喻的原理。

比喻通过两个概念之间的共通点,用一个概念来替代另一个概念,使得语言表达更具有形象感召力,更有说服力。

5. 比喻的分类和常见表现形式。

比喻可分成明喻和暗喻,表现形式有生活化比喻、文学性比喻、历史典故比喻、传统习语比喻等。

6. 推理与联想。

推理是从已知的事实出发,得出未知的结论;联想是通过两个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使得原本没有关系的事物产生关联。

三、文言文的阅读7. 文言文的特点。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严肃庄重、精练简洁、表现力强的特点。

8. 文言文的基本句型。

文言文句子结构相对固定,主要有三种基本句型:主谓句、主谓宾句、主谓宾补句。

9. 文言文的格律韵律。

文言文的格律韵律是指诗歌中的音节规律和韵部排列方式,包括平仄、押韵、对仗等。

四、现代文学10. 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

现代文学中有不同的流派,如鲁迅先生的“先锋派”和老舍先生的“骨干派”,代表作品有鲁迅的《狂人日记》和老舍的《茶馆》等。

11. 小说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小说以情节展开为主线,包含人物、环境、情节等要素,写作手法有描写、议论、独白、对话、叙述等。

12. 诗歌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诗歌以语言、意象、节奏等符号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创作方法包括选题、构思、表达等。

五、修辞与鉴赏13. 修辞手法的鉴赏。

文学作品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运用到熟练自然,达到严密优美的程度,是文艺鉴赏的重要标准。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汇总在七年级语文下册中,涵盖了许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无论是文学方面还是语言方面,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本文将对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知识点进行汇总,便于同学们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好文言文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及现代汉语语法有很大帮助。

在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学习中,文言文是不可避免的。

下面是文言文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1. 基本语法:文言文的语法和现代汉语的语法有很大的差异,需要我们学习和掌握其基本语法,如主谓宾结构、定语和状语的用法等。

2. 常用句型:文言文中有许多常用的句型,如“与其...不如”、“寡人有疾”等。

学习这些句型可以提高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常用词汇:在文言文中,有些词汇和现代汉语相同,但有些则不同。

需要我们加强对文言文中常用的词汇如“吾、尔、乃、何等”等的理解。

二、现代汉语基础知识除了文言文外,现代汉语也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现代汉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1. 词汇学习: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常用的词汇,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需要我们加强对这些词汇的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2. 语法知识:现代汉语的语法和文言文不同,需要我们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如主谓宾结构、主语、动词时态等。

3. 写作技巧:写作是现代汉语学习中重要的部分,需要我们在词语的使用、语法的运用和修辞手法等方面有所掌握。

三、文学常识文学是语文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七年级语文下册中,涉及到了许多文学常识,以下是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点:1. 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意境和文化背景等。

2.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现代汉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分析现代文学作品,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背景等。

3. 散文鉴赏: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鉴赏散文作品,了解作者的情感、笔触及文化背景等。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全部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全部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全部七年级语文下册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下半场,是学生逐渐建立语文知识框架的重要时期。

下面将详细介绍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知识点。

一、文言文1.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指古代中国的书面语言,其特点是以古汉语为基础,使用大量典故、成语、古诗等表达方式。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需要重点掌握语法结构、词汇、修辞手法等知识点。

2.文言文的基本句型文言文的基本句型包括主谓宾结构、结构简单的被动语态、对合句、倒装句等。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基本句型的使用和灵活运用。

3.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反复、对偶、排比等。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意义。

二、现代文1.修辞方法现代文的修辞方法包括比喻、夸张、拟人等常见手法。

学生需要注意修辞方法的使用、阅读感受及其意义表达。

2.概括段落大意学生在阅读现代文时需要注意概括段落大意,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3.阅读技巧学生在阅读现代文时需要注意速读、略读等阅读技巧,以便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旨。

三、古诗文1.古诗文基础知识古诗文基础知识包括韵律、格律、词汇、句式等。

在学习古诗文时需要注意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2.注重感性理解古诗文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学生需要注重感性理解,领会作者的情感、意境等。

3.修辞手法古诗文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偶、反复等。

学生需要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意义。

四、现代诗歌1.韵律和节奏现代诗歌比古诗更加自由,但也有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在学习现代诗歌时需要注意这一点,以便更好地欣赏其美感。

2.注重意象现代诗歌中的意象非常丰富,学生需要注意注重意象的理解和表达。

3.阅读技巧学生在阅读现代诗歌时需要注意采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如押韵、押平声、深度阅读等。

五、议论文1.结构要素议论文的结构要素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学生需要注意这些结构要素的使用及其作用。

2.逻辑思维议论文需要具备严密的逻辑性,学生需要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实践,以便更好地写好议论文。

初一语文下册必考知识点内容

初一语文下册必考知识点内容

初一语文下册必考知识点内容初一语文下册必考知识点内容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臃肿yōngzhǒng攒cuán成秕bǐ谷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ó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葚收(liǎn)敛脑(suǐ)髓人声(dǐng)鼎沸(kuī)盔甲3.用恰当词浯填空。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选自《朝花夕拾》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1.重点:第2段(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2.动作描写:P5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3.P6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鸡毛掸dǎn子咻xiū咻玉簪zān花骊lí歌花圃pǔ懒惰duò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诗歌鉴赏、文章阅读与理解、写作技巧、语法知识、修辞手法等内容。

下面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的总结。

一、诗歌鉴赏1. 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如唐诗、宋词等。

2. 学习诗歌的韵律和格律,如平仄、押韵等。

3. 掌握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如意象、比喻、拟人等。

4. 鉴赏古代名诗,学会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二、文章阅读与理解1. 学会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掌握文章的结构和排比、对比、列举等修辞手法。

3. 学习读懂不少于600字的课文,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4. 培养细致入微的阅读能力,抓住细节揭示作者的态度和情感。

三、写作技巧1. 掌握初步写作技巧,如写作的步骤和结构。

2. 学会写小作文——叙事文,包括写人、写事、写景等。

3. 学习写小作文——议论文,包括提出观点、给出理由、总结陈述等。

4.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如写作思路的构建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语法知识1. 复习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基础知识。

2. 学习介词、连词、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

3. 掌握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句子结构。

4. 学习虚词、短语、成分扩展等进一步的语法知识。

五、修辞手法1. 学习各种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用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 学会分析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如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3. 通过课文的阅读,学习鉴赏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4.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使文章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六、范文积累1. 阅读不少于10篇范文,学习优秀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

2. 分析范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加深对写作的理解和把握。

3. 通过模仿范文进行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4.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更多的优秀范文,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以上所述的知识点总结了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主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在诗歌鉴赏、文章阅读与理解、写作技巧、语法知识、修辞手法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提高。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1. 作者及其作品:了解本册教材中出现的各位作者的基本信息,包括他们的代表作品和文学成就。

2. 文体知识: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特点及其写作方法。

3. 诗词鉴赏:学习如何欣赏古诗词,包括诗词的格律、意象、修辞等基本鉴赏技巧。

二、语言知识1. 词汇积累:掌握本册教材中出现的新词汇,了解其意义、用法和搭配。

2. 句子成分:学习句子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并能进行正确的划分。

3. 修辞手法:了解并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文本中的应用。

三、阅读理解1. 文章大意:通过阅读,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2. 细节理解:能够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细节,并进行分析。

3. 推理判断: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对文章的观点和结论进行判断。

四、写作技巧1. 文章结构:学习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发展和结尾。

2. 语言表达: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使文章通顺、准确、生动。

3. 写作风格:尝试模仿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培养自己的写作特色。

五、古诗文学习1. 古诗文背诵:熟练背诵本册教材中的古诗文,并理解其含义。

2. 古诗文鉴赏:学习古诗文的鉴赏方法,包括诗歌的韵律、意境、情感等。

3. 古诗文创作:尝试模仿古诗文的形式,进行简单的创作练习。

六、综合性学习1. 主题研究: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学习。

2. 项目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

3. 实践活动:参与语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辩论等。

七、学习方法1. 预习复习:掌握有效的预习和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 笔记整理:学会在课堂上做有效的笔记,并进行整理归纳。

3.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

八、考试技巧1. 答题技巧: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2. 考试策略:制定合理的考试策略,如时间分配、难易题目的先后顺序等。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部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部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部知识点总结作为一名七年级学生,语文是我们必修的一门科目。

在这一学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知识点,包括语文的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技巧等方面。

下面是对七年级下册语文全部知识点的总结。

一、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汉字、词语、句子和段落等方面。

在七年级下学期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 汉字——每天背20个生字,能熟记认读才能记住。

2. 词语——理解中有分清,分清中有理解。

3. 句子——练习句子结构和句型,积累优美的句子。

4. 段落——段落是文章的基本单位,了解段落的结构和作用。

二、古诗文阅读在七年级下学期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古诗文,比如《岳阳楼记》、《滕王阁序》、《春江花月夜》等。

阅读古文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对古文的背景和作者有基本的了解。

2. 理解古诗文的意义,理解其蕴含的哲理。

3. 掌握古文中的典故、修辞手法等。

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主要包括课文、课外阅读以及新闻时事等。

在阅读现代文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熟练掌握课本中的文章,关注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积极开展课外阅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主动思考。

3. 关注新闻时事,了解社会现实和人文知识。

四、写作技巧七年级下学期的写作主要包括作文和写古诗文。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了解作文的不同种类,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掌握不同种类文体的写作技巧。

2. 意识到写作具有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作用,注意语言的规范和准确。

3. 关注作文的结构和段落组织,构建完整的逻辑思路。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语文全部知识点的总结,这些知识点是我们在语文学习中的基础,也是我们今后学习语文的重要依据。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掌握,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七年级语文下册重要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重要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重要知识点
1. 词的理解和运用:理解词的意义,掌握词的运用方法,如词义辨析、词语搭配等。

2. 句子的理解和运用: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掌握句子的运用方法,如句式转换、句子成分分析等。

3. 段落的理解和写作:理解段落的结构和意义,掌握段落的写作方法,如主题句、扩展句等。

4. 阅读理解:学会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提取信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5. 写作技巧: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如选材、组织思路、运用修辞手法等。

6.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修辞手法的种类和运用,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7. 古文阅读: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掌握古文的阅读和理解技巧。

8. 诗歌的欣赏:学习欣赏各类诗歌作品,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9. 经典作品的解读:学习解读经典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思想。

10.说理论证的方法:学习运用论证和辩证的方法,提高说理的能力。

以上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初一下册

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初一下册

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初一下册一、词语辨析1. 同音词辨析在初一下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同音词,如“杯”、“倍”、“悲”等。

这些同音词容易混淆,需要通过学习和积累来辨别它们的正确用法。

2. 近义词辨析初一下册还涉及到许多近义词,如“勇敢”与“勇猛”、“病人”与“患者”等。

通过掌握这些近义词的用法和区别,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二、古诗文选解1. 古诗词选初一下册的语文课本中,包括了许多古诗词的选段,如《悯农》、《长恨歌》等。

通过解析这些古诗词,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情感表达和人生感悟,启迪自己的人生思考。

2. 古文选除了古诗词外,初一下册还涉及到一些古文选,如《论语》、《孟子》等。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古文,可以了解到古代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三、作文技巧1. 作文结构在初一下册的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好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

合理的结构可以使作文内容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2. 表达技巧作文表达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初一下册的学生需要通过大量写作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包括运用比喻、排比、修辞等表达手法。

四、阅读理解初一下册的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和文言文篇章,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来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主题思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五、诗词鉴赏初一下册还包括了一些古诗词的鉴赏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分析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技巧,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结语通过初一下册的语文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点,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进步,发现语文之美,享受语文之乐。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2.什么是传记?传记: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3.《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因代其代表作《老马》广泛流传,被誉为(“农民诗人”)。

4.《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选自(《萧红全集》),作者(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

5.《孙权劝学》体裁:(编年体通史),作者:(北宋司马光),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历时十九年完成,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6.什么是编年体?编年体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

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7.《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8.《黄河颂》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是(光未然),现代作家、评论家,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9.《最后一课》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都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10.《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作家之一。

11.《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七年级语文下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语文下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语文下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课文阅读技巧1. 预读:快速浏览文章,了解大意,掌握主题。

2. 精读:仔细阅读全文,理解词句的含义。

3. 分析:分析文章结构,理清脉络。

4. 概括:掌握文章的核心观点或主题。

5. 理解细节: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关键信息。

6. 总结:归纳整理文章的主旨,提炼核心内容。

二、修辞手法1. 比喻:用形象的描述来凸显事物的特点。

2. 拟人:赋予非人物以人的行为或特征。

3.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增强表达效果。

4. 对比:通过对不同事物进行对比,突出事物的差异。

5. 排比:用相同的句式和语法,列举多个事物或观点。

6. 倒装:改变常规的语序,突出某一部分的意义。

三、古诗词赏析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乐府诗,以雄壮奔放的风格描绘壮丽景色。

2. 《静夜思》 - 李白古体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抒发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

3. 《春晓》 - 孟浩然唐诗,以细腻、典雅的词句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

4. 《鹿柴》 - 王之涣唐诗,以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描写寻常村居的情景。

四、写作技巧1. 议论文写作:- 引言:简要阐述议论文的主题和观点。

- 论证:列举事实、树立论点、引用例证来支持观点。

- 反驳:针对不同观点进行逻辑清晰的反驳。

- 总结:总结论点,得出结论。

2. 记叙文写作:- 人物描写: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鲜活传神。

- 情节安排:合理有序地安排故事情节,展示故事的发展与转折。

- 描写环境:用生动的语言描写环境,创造出逼真的场景效果。

- 结尾设计:合理安排结尾,使故事有合适的收束和余韵。

五、语法知识点1. 名词:指代事物的名称或概念。

2.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状态或存在的词语。

3. 形容词:修饰名词或代词,描述事物的性质、状态或特征。

4. 代词:替代名词或名词性短语,避免重复使用。

5. 介词: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时间、地点、方式等。

6. 连词:用于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从句与从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语文知识点总结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 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成秕bǐ谷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ó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 葚收(liǎn) 敛脑(suǐ) 髓人声(dǐng) 鼎沸 (kuī) 盔甲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主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主旨: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1.重点:第2段(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2.动作描写:P5 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3.P6 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鸡毛掸dǎn子咻xiū咻玉簪zān花骊lí歌花圃pǔ懒惰duò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地名)作家林海音。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语带双关。

小说以此为题,含而不露,哀而不伤。

本文有两条线索贯穿全文,一是关于爸爸爱花、对花儿的描写贯穿始末,另一条线索就是毕业典礼,围绕毕业典礼这一中心事件,表现爸爸对女儿的关怀。

这两条线索,前者是主线,后者是副线,后者起着烘托、映衬、推动的作用。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小说P.43注释①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作家1.线索——(1)“花”:以花喻人(共出现4次)(2)毕业典礼(时间顺序)2.题目:一语双关(花的凋谢象征爸爸的去世)3.伏笔:爸爸病情的恶化(第11、32、54、55段)4.插叙(现实与回忆交替出现):第13-31段、第3课丑小鸭童话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讪shàn笑吐绶shòu鸡沼zhǎo泽木屐jī2.用恰当词语填空。

(1)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

(2)水正在结冰,人们可以听到冰块的碎裂声。

小鸭只好用他的一双腿不停地游动,免得水完全被冰封住。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2他感到非常难为情。

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丑小鸭》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

作者安徒生,丹麦著名作家,世界著名童话大师。

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

本文是由叶君健翻译的。

在本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基础,采用童话这一灵活的艺术形式,塑造了一只“丑小鸭”的形象:一只丑小鸭,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是,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

从文中可以看出,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他启示人们: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文章以丑小鸭的遭遇和奋争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

第4课诗两首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萋qī怀恋liàn 幽寂jì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2)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姜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点拨:此句蕴含深刻哲理,耐人寻味,需记住。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女口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劝说的口吻直抒胸臆,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关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这首诗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诗句清新流畅,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

2.《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面临选择的人物。

描绘了他选择时的心态,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没有回头路可走,因此应独立思考,自主选择。

运用了象征手法: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告口吻,强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未选择的路》:自然界道路象征人生道路,要慎重作出人生选择。

第5课伤仲永文言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仲zhòng 谒yè称chèn前时之闻泯mǐn然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3)父异焉异:感到诧异。

(4)邑人奇之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6)或以钱币乞之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谒:拜访。

(8)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贤:胜过、超过。

(10)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解释为:牵,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3.泯然众人矣。

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

然,……的样子。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文章以“伤”为题眼,意在表明对方仲永的“哀伤、叹惜”之情。

方仲永从5岁到20岁之间,他的才能每况愈下,告诉人们: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学习是成才的关键因素。

◇词语解释:P37 注释1、3、4、6、7、9、10、11;P38 注释 2、3、5、6、7、9、10、11、14、15、16、17、18、19◇通假字:“扳”通“攀”,牵,引1.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根本原因:不使学)(1)五岁: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2)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2.第三段议论: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第6课黄河颂新诗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巅diān 澎湃péng pài 狂澜lán 屏píng障哺bǔ育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2.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魂/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以它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这首诗具有直白、豪迈的风格。

P.43 注释①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1.修辞:呼告(啊,朋友!)、反复(啊!黄河!)、比喻(摇篮、巨人、臂膀)2.“望”字统领全诗第7课最后一课小说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踱duó步赚zhuàn钱哽gěng住祈qí祷dǎo 气氛fēn2.用恰当词语填空。

(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2)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最后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作品写的是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以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德语的事件。

文章以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小弗朗士作为主人公,并以他的视角来观察、描写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通过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及心理变化,间接地写出了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深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