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绪论作业

合集下载

河内塔实验报告绪论(3篇)

河内塔实验报告绪论(3篇)

第1篇一、引言河内塔实验,又称为汉诺塔问题,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经典的实验,起源于古印度的一个传说。

该传说讲述了神勃拉玛在贝拿勒斯的圣庙中留下了一根金刚石的棒,上面套着64个金环,最大的一个在底下,其余的一个比一个小,依次叠上去。

庙里的僧侣们必须将所有的金环从这根棒上移到另一根棒上,规定只能使用中间的一根棒作为帮助,每次只能搬一个圆盘,且大的不能放在小的上面。

当所有的金环全部移完时,就是世界末日到来的时候。

河内塔实验不仅是一个数学问题,更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它涉及到人类的问题解决策略、思维过程以及认知能力。

自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以来,河内塔实验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本文旨在通过对河内塔实验的综述,探讨其理论背景、实验方法、结果分析以及应用价值,以期为我国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河内塔实验的理论背景1. 问题解决理论河内塔实验是问题解决理论的一个典型案例。

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一系列的认知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河内塔实验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过程,有助于揭示人类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

2. 认知心理学河内塔实验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它揭示了人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认知过程。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解决问题是通过信息加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实现的。

河内塔实验通过观察被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有助于了解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

3. 计算机科学河内塔实验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为计算机算法的研究提供了启示,有助于设计出更高效、更智能的计算机程序。

三、河内塔实验的方法1. 实验对象河内塔实验的被试通常为不同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的个体。

实验过程中,要求被试完成从柱子1将所有圆盘移到柱子3的任务。

2. 实验材料河内塔实验的主要材料为三根柱子(柱子1、2、3)和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圆盘。

圆盘的大小依次递增,构成金字塔状。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部分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部分习题答案
2U d 2 0.005 0.43 % D 2.345
U U r 4.3 10 3 6.659 0.029 g/cm3
所以 6.659 0.029 g/cm3 或
6.66 0.03 g/cm3
1
3. 用分度值为 0.002cm 的游标尺测量一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得下列测量数据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解:实验数据表格 空心圆柱体体积的测量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平均值 标准偏差 S △ins 不确定度 U 直接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 高 H/cm 4.810 4.802 4.808 4.806 4.804 4.806 4.8060 0.0028 0.002 0.0035

4
(2 3.30 4.81 0.0031) 2 (3.30 2 0.0035 ) 2 (2 1.50 3.79 0.0054 ) 2 (1.50 2 0.013) 2
=0.099cm3 所以 V V U V (34.46 0.10) cm3 红字部分不确定度保留一位是正确的。

y A y B 2.66 0.17 0.0369 mV/℃ xA xB 72.5 5.0
所以实验方程可写为
t 0.0369 (t t 0 ) mV
2)利用计算器对实验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运算可得直线的斜率 a 0.0368 mV/℃
3
ε
t
/mV 热电偶温度计温差电动势曲线
3.0
⊕A(72.5,2.66)
+ +

2.0
+ + 作者: ××× 日期:2007.3.10
1.0


⊕B(5.0,0.17)

大学物理实验 绪论

大学物理实验 绪论
实验报告整洁占实验成绩的10%
5 、关于数据涂改问题
6、交实验报告和 实验报告评分的说明
*每次实验后实验报告须在一周内由物理课 代表收齐集中交到物理实验室。
*实验报告评分标准:(共100分)
卷面 10分
报告格式 10分
操作和数据记录 30
数据处理 30分
结果表示 10分
问题讨论 10分
7、实验内容和 实验成绩评定的说明
B类不确定度 uB ——主要涉及系统误差。由 仪器误差造成。
六、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估算
1. A类不确定度——可用统计方法计算 一般用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来表示。即:
uA

S x
S x
1 n(n 1)
n i 1
( xi
x)2
六、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估算
2. B类不确定度——用非统计方法估算
消除系统误差产生的因素
四. 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
a) 精密度高, b) 准确度相对 c) 精确度高, 测量重复性好, 较高,测量结 随机误差、系 随机误差小。 果较接近真值。 统误差均小。
五、不确定度及其分类
——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可信度的描述, 表征误差可能存在的范围。
A类不确定度 u A——对测量结果离散性的评价。 主要涉及随机误差。
在实验教学中约定:
uB

仪 3
仪 为仪器误差限,可按以下三个原则确定:
六、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估算
(1) 对可估读测量数据的仪器: △仪 = 最小刻度的1/2
(2) 对不可估读测量数据的仪器: △仪 = 仪器最小分辨读数
(3) 对有仪器说明书的仪器: △仪按仪器说明书计算
3、直接测量的合成不确定度 和相对不确定度: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作业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作业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作业答案习题答案1.测量并读取实验数据。

(1)指出下列各量为几位有效数字,再将各量改取为三位有效数字,并写成标准式。

① 1.0850m5位1.08M② 2575.0g5位2.58?103G③ 3.1415926s8位3.14s④0.86429m5位0.864m⑤ 0.0301k3位0.0301kg⑥979.436cm?s?26位数979厘米?s二(2)按照不确定度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改正以下错误:① 0.30米等于30厘米等于300毫米。

改正:0.30m等于30cm等于3.0?10mm.② 有些人说0.1230是一个五位数的有效数字,而另一些人说它是一个三位数的有效数字。

请更正并解释原因。

更正:0.1230是四个有效数字原因:以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为起点,从左往右数,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有效数字.③ 一组测量结果表示为:d1=(10.800?0.02)cmd2=(10.800?0.123)cmd3=(10.8?0.002)cmd4=(10.8?0.12)cm试正确表示每次测量结果,计算各次测量值的相对不确定度。

20.02? 100%? 0.2%10.800.2? 100%? 2%d2=(10.8?0.2)cmer(d2)?10.80.1? 100%? 1%d3=(10.8?0.1)cmer(d3)?10.80.2? 100%? 2%d4=(10.8?0.2)cmer(d4)?10.8修正:D1=(10.80?0.02)CMER(D1)?2.有效数字的运算(1)试完成下列测量值的有效数字运算:①sin20°6′sin20°5′=0.34338sin20°7′=0.34393所以sin20°6′=0.343659694=0.3437②lg480。

三lg480.2=2.68142lg480.4=2.68160二百六十五所以lg480.3=2.681512578=2.6815③ee3。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作业答案安徽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作业答案安徽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作业答案安徽大学1、4.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松软的馒头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B.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炒菜时油烟上升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正确答案) 3、2.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4.研究地球的公转及自转时地球都可视为质点.[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单选题]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m(正确答案)C.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40cm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20min6、80.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向右盘加入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右边,去掉其中最小砝码,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单选题] *A.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正确答案)7、6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光年是时间单位,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B.电子的尺度比原子的尺度大;原子核带负电,电子带正电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正确答案)8、52.“凿壁偷光”原指凿穿墙壁,让邻舍的烛光透过来,后用来形容家贫而勤奋读书。

下列诗词中与“凿壁偷光”描述的现象相同的是()[单选题] *A.床前明月光(正确答案)B.潭清疑水浅C.池水映明月D.掬水月在手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正确答案)B.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理南极附近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就越多D.磁体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但磁场并不存在10、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洗澡时,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40℃(正确答案)B.0℃的冰比0℃的水冷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4℃D.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0℃11、72.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验课题,你认为不能够完成的是()[单选题] *A.测量牛奶的密度B.鉴别金戒指的真伪C.鉴定铜球是否空心D.测一捆铜导线的长度(正确答案)12、78.有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各一个,已知ρ铁=8×103kg/m3,ρ铜=9×103kg/m3,ρ铅=3×103kg/m3。

绪论作业(附答案)

绪论作业(附答案)

绪论作业要求:用实验报告纸、坐标纸做。

第一次绪论课(本堂课)后的4天内交齐。

由班长统一提交到绪论课授课老师处。

绪论作业算一次实验成绩,没成绩者算旷课论。

不得抄袭他人作业,发现是抄袭的,抄袭者与被抄袭者均记0分。

题目:1、 用量程为150mm 的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长度,相同条件下测量6次,分别为(xi ):29.18、29.20、29.28 、29.22、29.26、29.24 (mm)。

正确表示测量结果(标准偏差表示A 类分量)。

注:游标卡尺的仪器误差为0.02mm 。

【PPT 182页】解:1) 计算平均值:mm x x i i 23.296161==∑=2) 计算不确定度:()m m x x S i i x 038.016612≈--=∑=mm n S t S t u x A 018.06038.011.1≈⨯=∙=∙= 由于是50分度游标卡尺,∆m=0.02mm 。

所以 mm u mB 012.03≈∆=mm u u u B A 022.022≈+=3)结果表示:%076.0%10023.29022.0%100≈⨯=⨯=x u x η )(03.023.29mm x ±=)(%3.68=P2、 一个铅质圆柱体,用分度值为0.02mm 的游标卡尺分别测其直径d 和高度h 各10次,数据如下:用最大称量为500g 的物理天平称其质量m=152.10g, △仪m =0.04g ,求铅的密度及其不确定度。

【PPT 185页】解:1) 求铅质圆柱体的密度:直径d 的算术平均值:mm d d i i 40.20101101==∑=高度h 的算术平均值:mm h h i i 20.41101101==∑= 圆柱体的质量: g m 10.152= 则铅质圆柱体的密度为:3222/101295.1200.41400.201416.310.15244mm g hd m-⨯=⨯⨯⨯==πρ2) 求直径d 的不确定度:A 类评定:mm n n d dtu i idA 014.0900136.006.1)1()(1012=⨯=--=∑= B 类评定:游标卡尺的仪器误差为0.02mm ,则mm u dB 012.0302.0== 合成不确定度:mm u u u dB dA d 019.0012.0014.02222=+=+=3) 求高度h 的不确定度:A 类评定:mm n n h h tu i ihA 025.0900496.006.1)1()(1012=⨯=--=∑= B 类评定:mm u hB 012.0302.0==合成不确定度:mm u u u hB hA h 028.0012.0025.02222=+=+=4) 求质量m 的不确定度:g u m 023.0304.0==5) 求铅密度的不确定度:h d m hd mln ln 2ln ln 4ln ln 42---+=⇒πρπρ=(取对数)全微分,合并同一变量的系数,得:dh hdd d dm m d 121-+-+=ρρ微分号边误差号,平方和再开方,得222222)1()2()1(h d m u hu d u m u ++==ρηρρ 22210.152023.020.41028.040.20019.02⎪⎭⎫ ⎝⎛+⎪⎭⎫ ⎝⎛+⎪⎭⎫ ⎝⎛⨯=%20.0103.2107.4105.3876=⨯+⨯+⨯=---则322/100023.010020.0101295.1mm g u --⨯≈⨯⨯=ρ 6) 铅密度测量结果表示为343432/10)003.0130.1(/10)0023.01295.1(/10)0023.01295.1mkg m kg m m g ⨯±=⨯±=⨯±-ρρ或=(%20.0=ρη(%=3.68P )要求:使用坐标纸或软件作图,注意画图规则;由图计算电阻。

大学物理实验部分绪论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部分绪论答案

2
10 组数据结果如下: 测量次数 1 1.925 2 1.919 3 1.943 4 1.911 5 1.905 6 1.917 7 1.923 8 1.936 9 1.920 10 1.940 1.9239 平均 测量列的标准误差������ = 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 =
∆������ ������
+
∆ℎ ℎ
= 23.75 + 8.84 = 0.31%
0.02
∆S = S ∗ ������������ = 1318 ∗ 0.31% = 4������������2 S = S ± ∆������ = (1318 ± 4)������������2 4) ������������ =
3
1
Vi2
2
������ 200 T = T ± ������ ������
1
(2).因为测量了 6 次,所以满足τ分布,故有: 测量次数 i c������ ������������ = ������������ − ������ ������������2 1 0.203 -0.015 0.00000225 2 0.198 -0.065 0.00004225 3 0.212 0.075 0.00005625 4 0.215 0.105 0.00011025 5 0.192 -0.125 0.00015625 6 0.207 0.025 0.00000625 平均c = 0.2045 ������������ = 0 ������������2 = 0.00037350 测量列的标准误差������ = 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 =
0.02 0.02
∆V = ������ ∗ ������������ = 7.28 ∗ 0.47% = 0.03������������3 V = ������ ± ∆������ = (7.28 ± 0.03)������������3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乐学答案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乐学答案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乐学答案1、37.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估测,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是()[单选题]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3℃(正确答案)B.本溪最高气温为60℃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为38℃D.冰箱保鲜室的温度为﹣5℃2、当导体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时,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就会改变[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在磁场方向不变的前提下3、66.下列“粘”的现象,与静电有关的是()[单选题] *A.湿餐布贴在冰冷的食品表面,可将食品粘住B.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C.在干燥的天气里,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住毛线(正确答案)D.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不落下4、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松软的馒头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B.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炒菜时油烟上升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正确答案)5、28.下列物理量中能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是()[单选题] *A.密度(正确答案)B.质量C.体积D.压强6、2.物体的末速度越大,位移越大.[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2.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10 m/s.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8.“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一项功能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已知人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为60﹣2500Hz,应用此功能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经“抖音”处理后的声音响度比正常声音的大B.经“抖音”处理后的声音传播速度比正常声音的大C.人耳听经“抖音”处理后的声音比正常声音要少D.若以10倍速度快速播放,人耳听到的声音比正常声音要少(正确答案)9、小林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骑自行车,自行车受到的重力跟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二力平衡[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以自行车与小林整体为研究对象,他们的总重力跟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二力平衡10、26.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现象是()[单选题] *A.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B.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正确答案)D.夏天,水缸外壁“出汗”11、符合安全全用电要求的是()[单选题]A.及时更换使用年限过长的电线,防止绝缘皮破损或老化,造成短路(正确答案)B.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施救人员首先要马上用手拉开触电伤员C.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体D.检修家庭电路双手操作时,人的双脚站在绝缘体上就肯定不会发生触电事故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放热的同时外界对其做功,其内能可能减少(正确答案)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正确答案)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同时减小,而分子势能一定增大13、4.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为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也很大.[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4、2.先启动计时器,再释放小车.[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5、小刚是一名初中生,他从一楼跑到三楼的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所做的功最接近下面哪个值()[单选题]A.3JB.30JC.300JD.3000J(正确答案)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正确答案)B.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理南极附近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就越多D.磁体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但磁场并不存在17、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正确答案)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18、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单选题] A.用湿手拨动空气开关B.电线的绝缘皮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正确答案)C.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D.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19、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单选题]A.搓搓手,手的温度升高(正确答案)B.烧水时水温升高C.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被晒热D.放入冰块后的饮料变凉2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调节电视机音量改变了声音的音调B.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正确答案)C.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不同21、78.有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各一个,已知ρ铁=8×103kg/m3,ρ铜=9×103kg/m3,ρ铅=3×103kg/m3。

物理实验绪论练习题

物理实验绪论练习题

物理实验绪论练习题(2012 级)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一、判断选择题(共20 分,每题2 分)将所选结果的标号(字母)填入下表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选择结果1. 下面哪种说法正确?A.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测量仪器的精度决定。

B.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计算器数码显示位数的多少决定。

C.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所用的单位决定。

D.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其不确定度决定。

2. 某物理量的测量结果为n=1.6532(0.0007),下面对该结果的解释哪种是正确的?A. 表明该物理量的数值有两种可能,即n=1.6525 或n=1.6539 。

B. 表明该物理量的数值是(1.6525,1.6539)区间内的任何值。

C. 表明该物理量的真值有较大的概率位于(1.6525,1.6539)区间内。

D. 表明该物理量的真值不在(1.6525,1.6539)区间内。

3. 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以各次测量值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该物理量的测量结果,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这样做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B. 这样做可以减小随机误差。

C. 这样做可以得到该物理量的真值。

D. 这只是处理测量数据的一种方法,不能减小误差,与真值也没关系。

4. 以下关于系统误差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系统误差是没有规律的误差。

B. 系统误差就是指来源于测量仪器的误差。

C. 系统误差是正性误差。

D. 系统误差是可正可负的。

5. 用最小分度为0.2s 的计时器测量时间,一次测量的结果是56.4s,正确的表达式是哪一个?A. 56.4(0.1)s C. 56.40(0.06)sB. 56.40(0.10)s D. 56.4(0.2)s6. 已知D HM24πρ= ,其中M = 276.180(0.020)g ,D = 3.662(0.005)cm,H = 12.180(0.010)cm,M、D、H 这三个测量量中哪一个量的测量对ρ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A. M 的测量对ρ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绪 论

绪  论

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是实验者的基本素质!
4写报告 完整报告形式: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内容、数据处理、 结果分析。(注意:报告上要写上柜号)
举例:一个小钢片长度测量
三 测

1定义:测量就是为确定被测量的量值而进行的 实验过程。 测量时,一般将被测物理量与选作计量标 准的同类物理量进行比较,以确定它是标准量 的多少倍。 选作的计量标准称为单位,倍数值为被测 物理量的数值。 本实验课使用国际单位制。
②随机误差:在等精度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 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及其变化无确定性。服从统计 规律。其特点:随机性,服从统计规律。 这种误差是由于人的感官灵敏程度和仪器精密程度 有限,周围环境的干扰以及随测量而来的其它不可预测 的偶然因素造成。 ③粗大误差(粗差):明显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 主要由测量人员粗心、使用有问题的仪器、外部环境和 测量条件的突变及干扰等因素造成的异常值。 粗差是应该剔除的,不能使用。



1误差概念 ① 误差公理: 误差自始至终贯穿在一切科学 实验之中。 ② 误差的定义:测量误差=测量值一被测量的 真值。 ③ 真值: 任何量在某特定条件下(时间、 空间、状态)的客观值。一般说,绝对真值是 不可知的。 相对真值:理论真值、计量约定值、标准器 件值、算术平均值。
2误差分类 根据误差的性质和来源分: ①系统误差 在等精度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 同一物理量,其误差的符号和绝对值保持不变或 按某一确定规律变化。 其特点:确定性,有规律性,可修正性。 主要来源有:仪器误差、理论(方法)误差、 个人误差、环境误差。 由于系统误差的确定性和有规律性,因此不 能用多次测量值取平均值的方法消去,而要分析 其误差来源,有针对性的修正。

物理实验绪论

物理实验绪论
• 我们开出的物理实验绝大多数都是综合性实验, 利用多方面知识来达到一个目的。
一、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与作用
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并且与实验技能和方法的进步相联系
1. 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物理量的测定方法
2. 了解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的构造原 理,主要性能和使用方法
3. 基本具备从观察现象、测量数据、分析处 理试验结果到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物理实验绪论
物理实验绪论
一. 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与作用 二. 测量和误差的基本概念 三. 测量不确定度和数据处理 四.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五、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 误差与有效数字练习题
绪论作业:P12:1,5,6,7
前言
•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重要环节。
自然现象 总结提出假设
实验
理论
• 我们大多数实验都是训练同学如何利用物理仪 器和物理原理测量物理参数。例如重力加速度、 表面张力等等。
[例1]测量某一长度得到九个值: 42.35, 42.45, 42.37, 42.33, 42.30, 42.40, 42.48, 42.35, 42.29 (均以毫米为单位)
(这一组数据可能不太好,但作为示例还是可以的)
求置信概率为0.68, 0.95, 0.99时测量 列的平均值,标准差和A类不确定度?
4. 培养自己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
二、测量和误差的基本概念
1标准单位、2测量、3真值、4误差
1.测定物理量的大小
标准单位:为了进行测量,必须规定
一些标准单位,如选定质量的单位为公 斤,长度的为米,时间的单位为秒,电 流强度的单位为安培等
2.测量 就是将待测量与这些选作为标准单 位的物理量进行比较,其倍数即为物理量的 测量值。

大学实验报告绪论总结(3篇)

大学实验报告绪论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在大学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对某一具体实验项目的深入探讨,总结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及结果,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了解实验设备的使用;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3. 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4. 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三、实验方法本次实验采用以下方法:1. 文献调研: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实验原理和背景知识;2. 实验设计: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实验器材、数据记录方式等;3. 实验实施: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实验结论;5. 结果讨论:结合实验现象和理论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四、实验过程1. 实验原理及设备介绍本次实验以“XXX实验”为例,介绍了实验原理和所需设备。

实验原理阐述了实验的理论基础,设备介绍则包括实验器材的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实验器材,确保设备完好;(2)设置实验条件:根据实验方案,设置实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3)进行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4)记录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等;(5)实验结束:完成实验操作后,整理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室整洁。

3.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现象描述;(2)实验数据整理;(3)实验结果分析。

五、结果讨论1. 实验现象分析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现象符合理论预期;(2)实验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基本一致;(2)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

物理实验绪论课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随机误差的大小和正负无规律,所以它可以是任意值;B 、 只要观测的对象不变,同一个人用相同仪器测其随机误差是不变的;C 、 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抵偿性,是说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测量次数的增加而趋向于零;D 、 用算术平均误差估算随机误差最方便最合理。

2、下列测量方法中,消除系统误差的测量方法有:A 、 交换法 ;B 、 补偿法 ;C 、 模拟法 ;D 、 替代法 ;E 、 比较法 ;F 、 放大法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B 、 偏差是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C 、 通过一次测量即可求出标准偏差S x ,所以称之为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D 、 我们在实验中是用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来作为随机误差的估算值。

二、指出下列各数各是几位有效数字0.0001 1.0001 2.70³1025486.135 0.0300 三、将前四个数取三位有效数字;后四个数取四为有效数字。

0.086294 27.053 8.971³10-60.020000 3.1415 4.32749 4.32650 100.349 四、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98.754+1.3 ; 107.50-2.5 ; 1111³0.100 ; 0.003456³0.038 ; 237.5÷0.10 ; 15÷3.142 ; 76.00÷(40.00-2.0) ; 50.000³(18.30-16.3) ÷[(103-3.0)³(1.00+0.001)]; 1000.0³(5.6+4.412) ÷[(78.00-77.0)³10.000]; 100.00÷(25.00-5.0) 五、下列表达式有错误,请改正。

物理实验绪论练习题参考答案

物理实验绪论练习题参考答案

物理实验绪论练习题参考答案1、判断下列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还是系统误差?米尺受热膨胀——系统误差做电学实验时电源电压的波动——偶然误差天平砝码不准——系统误差水银温度计毛细管不均匀——系统误差2、请按实验结果的正确表示法改正下列结果:(1)16.35±0.068 mm= 16.35±0.07mm(2)29.525±0.02mA = 29.52±0.02mA(3)0.07328±0.0003m = 0.0733±0.0003m3、指出下列各数据有几位有效数字?8.64克(3位);200.0(4位);0.050厘米(2位);5.300厘米(4位);1.00×103厘米(3位)。

4、按照有效数字运算法则计算(要求写出中间运算过程):3.49.9.309.3034.6038.60427.8===+-=Y1.49.308.269.3030.004.89.3034.6038.60427.8=+-=+-=+-=Y9.39.30279.3030.004.89.3034.6038.60427.8=+-=+-=+-=Y49302793030048930346038604278=+-=+-=+-=........Y三种计算方法都正确,其中有灰色背景的数字都根据“有效数字运算法则④”多保留了一位有效数字。

一般来说,在混和运算中,当有减法存在时将使用一次“有效数字运算法则④”,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5、写出下列两个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并比较两个结果哪个准确度高。

(1)L 1=54.98±0.02(cm) (2)L 2=0.0098±0.0002(cm) 解: (1)L 1=54.98±0.02(cm)%04.0%10098.5402.0),(02.011=⨯==∆E cm L (2)L 2=0.0098±0.0002(cm)%1.2%1000098.00002.0),(0002.022=⨯==∆E cm L 的准确度高121L E E ∴〈6、用螺旋测微计测圆柱的高和直径,结果列于下表中。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

六、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有效数字:仪器、仪表上直接读得的可靠数字 和最后一位估计得到的可疑数字记录下的这些数 字通称为有效数字。如图:
它的记录结果为13.4mm ,有三位有效数字 。
2、有效数字的科学计数法:
例如,38.30g=3.830×10-2kg=3.830×104mg,
3、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3
3
再计算D的标准误差:
D1 D1 - D 0.508- 0.484 0.024 mm
D2 D2 - D 0.489- 0.484 0.005 mm
D3 D3 - D 0.455- 0.484 0.029 mm

Di2 0.0242 0.0052 0.0292 0.021 0.03mm
12.34 +) 2.3574
14.6974
结果为14. 70
22222 ×) 111
22222 22222 22222
2466642 结果为2.47×106
测量结果的表示
测量结果
x x (单位) x
测量值: x
误差: x
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误差
间接测量误差
单次 测量
X=X1
多次 测量
x x x =123.2 0.6米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1.232 0.006102 米
它所表示的含义是:x的值在122.6米到123.8米之间。 它的置信度是68.3%
测量值 x
进位原则: 四舍六入五凑偶
直接测量值的单次测量
• 测量值表示: x x
直接测量值的多次测量
(2)培养与提高同学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
(2)培养与提高同学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
(3)培养与提高同学的科学实验素养。
a
4
2、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
(1)实验预习 :认真阅读教材,填写实验报告相 关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内 容、注意事项等。
(2)实验操作 :是实验课的重点。根据老师上课 的具体要求而定。
(3) 实验报告 :是实验工作的总结,要用简明的
=(1.28+0.09) ×10-2cm
a
22
例3:有效数字运算 161 .35 2 2151 1000 10014141010000100
=0.10×10000+100=0.10×104 +100 = 0.11×104
a
23
例4:求以下间接测量值的标准误差和相对误差,并把结果写成标准
形式(其中:给出的各直接测量量的误差为最大仪器误差)
2、测量误差: x 误差只取一位。
3、单位:无单位的量不能称其为物理量。
x 例如: =123.156米 x =0.52米
x x x =123.2 0.6米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1.2320.006102米
它所表示的含义是:x的值在122.6米到123.8米之间。
它的置信度是68.3%
a
13
测量值 x
例如,38.30g=3.830×10-2kg=3.830×104mg,
a
10
3、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①可靠数字与可靠数字进行四则运算时,其结果仍为可 靠数字;
②有可疑数字参加的四则运算,其所得结果均为可疑数字;
③在运算的最后结果中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其余可疑 数字,应根据尾数四舍六入五凑偶法则处理。
进位原则: 四舍六入五凑偶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绪论课+实验事项)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绪论课+实验事项)
一、把下列各数取3位有效数字
数据的修约原则:剩余的尾数按“小于5舍 弃,大于5进位,等于5凑偶”。 27.051 → 27.1 3.14501 → 3.15 10.850 → 10.8
二、根据误差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改正错误 有效数字运算法则:1、有效数字的末位要和该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末位对齐; 2、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首位数字大于三,只保留 一位,首位数字小于等于三,保留一位或两位。 L=(12.830±0.35)cm → L=(12.83±0.35)cm g=(980.1250±0.0045)cm/s^2 → g=(980.125±0.004)cm/s^2 R=6371km=6371000m→R=6371km=6.371×10^6m
m (1500 100 ) kg
m (1 . 50 0 . 10 ) 10 kg
3
I ( 38 .746 0 .024 ) mA
三、计算下列结果
不确定度的估算法则:取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
上的一个单位为该数字的不确定度。
(1) : x 6 .377 10
8
,求y=lgx
u x
u ( λ) u (x) / 6
绪论课作业
s ( x ) 仪) (
2
u (v ) f u ( )
(5)结果表达
1 6
f u (x)
物理实验中心
u ( v ) 4 . 1m / s
如: v 347 . 22 m / s 则: v ( 347 4 ) / m / s
1.


2.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the knob “trig level” on oscilloscope? When should we regulate it?When observing pattern of Lisaru, can we stabilize the pattern by regulating the knob “trig level”?触发源 正确但波形仍不稳定,调触发电平。李 图时“trig level”不起作用 3. What are reasons if , instead of horizontal lines, we only find one or two moving spots?Then how to regulate the oscilloscope? How to do it if we find one fixed spots?调扫描时间,改为水平扫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练习题
学号 姓名 大学物理课程任课教师 重要提醒:
1、此部分习题要认真完成,一方面它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占理论考试的40%(题型相似)。

2、本作业缴至《大学物理》课程任课教师信箱(实验楼A516门口)。

3、在实验理论考试前请向《大学物理》课程任课教师索取,供复习应考用。

一:填空题:
1、在科学实验中,一切物理量都是通过测量得到的。

一个测量数据不同于一个数值,它是由 数值 和 单位 两部分组成的;而测量结果应包括 数值、 误差 和 单位,三者缺一不可。

2、误差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从误差的性质和来源上可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两大类。

3、在物理实验中,单次测量一般取仪器最小刻度的 一半 作为单次测量的误差。

4、本实验中心规定,当测量次数有限时,K 次测量中只有K -1次是独立的,取标准误差公式 ])([11
1
21∑=---=
K
i i k N N K σ( 教材公式I — 7 )。

5、相对误差N E 的定义为%100⨯=
N
E N
N σ ( 教材公式I — 9 );一般情况下,相对误
差最多取 一 至 两 位有效数字。

有时被测量的量值有公认值或理论值,则
%100-⨯=
理论值
理论值
测量值百分误差(教材公式 I — 10 )。

6、由于每次直接测量都有误差,因此,间接测量的结果也一定会有误差,这就是误差的传递。

请记忆教材第10页表1-1常用函数的误差传递公式。

7、可靠数字和可疑数字合起来,称为有效数字。

8、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些常数,如π、g 之类,一般取这些常数与测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相同。

例如:圆周长l =2πR ,当R =2.356mm 时,此时π应取3.142。

9、列举四种常见的实验数据方法:
1. 列 表 法 ;
2. 作 图 法 ;
3. 逐 差 法 ;
4. 最 小 二 乘 法 ( 线 性 回 归 )。

10、物理实验中作图法处理数据时有曲线改直的重要技巧:
①y = a x b (a 、b 为常量)型: 横坐标取 x b 纵坐标取 y ;
②xy = a (a 为常量)型: 横坐标取 1/x 纵坐标取 y ;
③bx
ae y -=(a ,b 为常量)型: 横坐标取 x 纵坐标取 lny 。

二、指出下列各测量量为几位有效数字:
(1) m =0.450×104
kg : 3 位;(2) m =4500g : 4 位。

三、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
(1)已知lg1.983=0.297322714,则lg1983取成3.2973;
(2)已知106.25 =1778279.41,取成6108.1⨯; 100.0035
=1.00809161,取成1.008 。

(3)π×(4.0)2
= 50 。

(4)分光计实验中将会用到三角函数有效数字取舍的问题:
0030sin 0'应取成 0.5000 ;
查表可知6120cos 0'=0.938070461,应取成 0.9381 。

四、将下式中错误或不当之处改正过来:
(1) L =115cm =1150mm : 改正:L =115cm =1.15×103
mm :
提示:改变物理量的单位时,有效数字的位数不能改变!
(2) α=(1.71×10–5 ± 6.31×10–7) °C –1 改正:α=(1.71 ± 0.07) ×10–5 °C –1
提示:标准误差的有效数字一般取1到2位!
五、下列测定值写成科学记数法:
(1) x =(17000 ± 0.1×104)km : 答:x =(1.7 ±0.1) ×104 km :
提示:应通过处理数值,使数值的末位和标准误差的末位对齐!
(2) T =(0.001730 ± 0.00005)s :
答:T =(1.73 ±0.05) ×10-3
s :
六、测一单摆的周期(单位为秒),每次连续测50个周期的时间为: 100.6,100.9,100.8,101.2,100.4,100.2,求其算术平均值,平均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结果的标准形式。

解:每次测得的周期分别为:2.012,2.018,2.016,2.024,2.008,2.004。

算术平均值:6
1
6
i
i T
T ==
=∑ 2.014
绝对误差:0.002,0.004,0.002,
0.010,0.006,0.010
平均绝对误差:
6
1
6
i i T T
=-=∑0.006
绝对误差的平方:0.000 004,0.000 016,0.000 004, 0.000 100,0.000 036,0.000 100
6
2
1
i i T T =-=∑0.000 260
6
2
1
5
i i T T
=-=∑0.000 052
σ=
=0.008
相对误差:
T
σ
=0.004=0.4% 结果的标准形式:T=()2.0140.008s ±
七、测得一个铜块的长、宽、高分别为:a =(2.0352 ± 0.0004)cm ,b =(1.5402 ± 0.0001)cm ,c =(1.2435 ± 0.0003)cm ,质量为m =(30.18 ± 0.02)g ,试
(1) 推导铜块密度ρ的标准误差(偏差)传递公式。

(2)计算铜块密度的标准误差(偏差),相对误差及写出ρ测量结果的标准形式。

解:(1) 3(/)m
g cm abc
ρ=
由教材第 9 页 (1-12)式,得
1/2
222
21m a b c m m m abc a b c ρσσσσσ⎡⎤
⎛⎫⎛⎫⎛⎫=+++⎢⎥ ⎪ ⎪ ⎪⎝⎭⎝⎭⎝⎭⎢⎥⎣⎦
(2)标准偏差:33
510/g cm ρσ-=⨯
37.743/m
g cm abc
ρ=
= 相对误差:100%ρ
σρ
⨯= 0.07 %
结果:3
(7.7430.005)/g cm ρ=±
八、H
D M
N 2
4π=
,M =236.124 ± 0.002g ,D =2.345 ± 0.005cm ,H =8.21 ± 0.01cm ,计算
N 的结果及不确定度。

解:H
D M
N 24π==6.653/g cm
24
N M D H π∂=
∂= 0.0282 3
8N M
D D H π∂-=∂= -5.67 22
4N M
H D H
π∂-=∂= -0.816 由教材第 9 页 (1-12)式,得不确定度 0.04N σ=3/g cm 。

九、已知一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不同时刻测得质点的运动速度如下:
(1)初速度v 0;(2)加速度a ;(3)在时刻t =6.25s 时质点的运动速度。

解:(1)作图时应注意使最终的曲线尽可能的占满全部坐标纸。

反向延长线和纵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为v 0
v 0 = 25.04 cm/s ;
(2)在直线上任意取两点(表中数据除外),由图中直线找出其坐标1122(,),(,)x y x y ,则
221
21
1.43/y y a cm s x x -=
=-
(3) 6.2533.98/t v cm 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