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2,左牵黄3,右擎苍4,锦帽貂裘5,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7,亲射虎,看孙郎8。
酒酣胸胆尚开张9,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10?会挽雕弓如满月11,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1.密州:即今山东诸城。
2.老夫:苏轼自称,时年40。
3.黄:黄犬。
4.苍:苍鹰。
5.锦帽貂裘:锦蒙帽与貂皮裘。
6.“千骑”句:《祭常山回小猎》有“黄茅冈下出长围”,可作此句注脚。
7.为报:传言。
倾城:空城,尽全城所有的人。
8.孙郎:本指孙策(参看《三国志·孙策传》),这里却指孙权。
《三国志·孙权传》说,孙权曾“亲乘马射虎于凌亭”。
9.胸胆尚开张:胸怀还开阔,胆气仍豪壮。
10.“持节”二句:前后倒装,即何日派遣冯唐持节赴云中。
节:符节。
云中:汉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一带。
遣冯唐:云中太守魏尚被错误地免官,冯唐认为魏尚有功,不应受这样的处分。
汉文帝接受冯唐的意见,派他持节赴云中赦免魏尚,并复原官(参看《史记》与《汉书》的《冯唐传》)。
诗人用这个故事,表示希望出守边疆。
11.会:预期。
满月:圆月,形容拉开的弓。
12.天狼:星名,主侵略,这里指侵扰中国边境的敌人。
【译文】老夫也暂且来一次少年狂游,左牵黄狗,右擎苍鹰,锦蒙帽、貂皮裘,千余铁骑,漫卷山头。
传语倾城百姓跟随太守,我要像那孙权亲自射杀猛虎野兽。
酒正酣畅、胸怀宽广、胆气豪壮,鬓发稍染白霜,又有何妨?何日遣来冯唐,手持符节到云中宣命魏尚。
那时老夫我呵,定当力挽劲弓如满月,往西北方向,一箭射落天狼。
【赏析】此词题一作《猎词》。
傅藻《东坡纪年录》云:“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苏轼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后果得雨,于是再往常山祭谢。
归途中与同官梅戶曹会猎于铁沟。
苏轼写有《祭常山回小猎》诗: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阅读鉴赏题 考点汇总 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鉴赏题考点汇总理解性默写(带答案)《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围猎后所写。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1、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艺术手法,以及采用这种艺术手法的好处。
(主旨)这首词记叙一次出猎时的壮观场面,主要艺术手法是用典。
主要用了“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
好处:含蓄委婉地表明了作者希望朝廷重新任用自己,以及报效国家,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决心。
2、词的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3、从审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豪放词;全词的点睛之笔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贯穿全词的词眼是“狂”字;词中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卷、挽、射。
4、这首词的上片以叙述为主,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
一个“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为报倾城随太守”中的“太守”指的是苏轼自己,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倾城”。
5、这首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表达了作者渴望报效国家,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主题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 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 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问题探究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一 个怎样的太守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勾勒出了一位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 征战杀场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 立功的心志。
苏轼简介
苏轼,即苏东坡,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 和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 礼法,而又有改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 上多经坎坷。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 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 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 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同时,他善绘画, 喜作枯木怪石。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 人的事情,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 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
问题探究
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1.亲射虎,看孙郎 自喻孙权,虽年纪已老,仍有少年狂气,意气奋发。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 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 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 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 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 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 为国效力。这年十月,他祭常山回来,与 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这首词, 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 放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及注释
2.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
打猎,对于一个职业猎手,是家常便饭;而对于苏轼这样年已四十的地方官来说,就不能不算一次壮举了。词中就是从表达他出猎时的激动心情开始的。“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是古代年长男性的自称,切合作者的年纪和口吻。“聊”,是姑且的意思。这句说,老夫今天要发一发小伙子那种“狂劲儿”了。“左牵黄,右擎[ qíng 举起] 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架着苍鹰。鹰和狗是用来追捕猎取对象的。“锦帽貂裘”,是戴着锦帽穿着貂皮袄,这次打猎是在冬天,所以穿着皮衣。千骑卷平冈”:成千的骑手跟随着他,浩浩荡荡,象疾风一般卷向平坦的山冈。这里显示了作为一州长官出猎时的声势和排场,确实是壮观啊!百姓几乎全城出动(即倾城),都想追随苏轼这个知州(相当于汉朝的太守),去看他打猎。而他也为百姓的热情所感动,暗下决心,为了答谢(报)人们的情意,他要学习三国时代匹马单枪搏斗猛虎的孙权(孙郎),亲手射杀猛虎,给大家看看。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
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总觉得用"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撼人心魄"这些词来形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似乎还是不够表达出词中散发出的那种难以形容的气势,惟有用"千古绝唱"来给这首豪放词一个定位。
这首词通过冬猎盛况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关心国家的完整统一、反对敌人入侵的强烈愿望。
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老夫聊发少年狂",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以"老夫" 自嘲,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刚刚四十就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
但是“老夫”并不服老,“牵黄”、“擎苍”勾画出一位赳赳武夫的形象。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千骑奔腾,腾空越野,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赏析
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前言】《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注释】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
⑶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聊:姑且,暂且。
狂:狂妄。
⑷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起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⑸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这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⑹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ì):形容从骑之多。
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⑺为报:为了报答。
太守:古代州府的行政长官。
⑻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⑼酒酣胸胆尚开张:尽情畅饮,胸怀开阔,胆气豪壮。
尚:更。
⑽鬓:额角边的头发。
霜:白。
【翻译】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文·赏析·注释·作者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朝代:宋类型:词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密州出猎【翻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
即使头髮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江城子· 密州出猎【评析】此词做于熙宁八年(西元一〇七五年)作者任密州太守时,通过平冈围猎壮阔场面的描写,抒发了渴望报国立功的豪情壮志。
作者在《与鲜于子骏书》中曾云:「近确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做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可见此词乃作者得意之作。
江城子· 密州出猎【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据唐·崔令钦《教坊记》、敦煌曲子词与现存晚唐前文人词,均无载录《江城子》,故是调当兴于晚唐。
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谓是调源自唐著词曲调,即唐时酒令,知是调始流行于晚唐酒筵上,经文人加工,遂成小令词调。
唐五代时为单调,始见《花间集》韦端己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间有三十六字、三十七字诸格。
可见唐五代《江城子》调兴之初,格式尚未定型。
全唐五代以《江城子》词约十六首,由七位词人所作,以端己最长,当为最早依调填词者。
五代时,欧阳炯单调词添一衬字变尾二句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法」。
牛松卿单调词添二字于第二句,开宋词「添字法」。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赏析_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赏析_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①,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②貂裘,千骑卷平岗③。
为报倾城随太守④,亲射虎,看孙郎⑤。
酒酣胸胆尚开张⑥,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⑦?会挽雕弓如满月⑧,西北望,射天狼⑨。
[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枕头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
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
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
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
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
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注释]①狂:豪情。
左牵黄:左手牵黄狗。
右擎苍:右臂举着苍鹰。
古人打猎时用狗和鹰来捕捉猎物。
②锦帽:头戴锦蒙帽。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③卷平岗: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④为报:为之(太守打猎)报告。
倾城:全城人。
⑤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
孙郎:孙权。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城:“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古诗名篇解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古诗名篇解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简介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抒发自己豪情壮志的词。
这首词以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深情真挚的感慨,展现了作者的对大自然和人生境遇的抒发与思考。
二、词意解读
1. 密州出猎
诗中“密州”指代世间纷扰之地,而“出猎”暗喻着苏轼游历于人世间各地寻求宣泄心中郁闷的方式。
2. 湖光秋月两相和
这句表达了山水景色与秋夜明月相映成趣,给人愉悦而宁静的感觉。
3. 壮士饥渴变后座
这里揭示了曾经志向远大、才华横溢的壮士在陷入困境后毫不退缩,反而更加坚定决心。
4. 龙蟠虎踞绕斗床
将主人公班师回朝比喻成龙蟠虎踞,展示了苏轼的豪情壮志。
5. 系从威胜、罗袜画靴
表达了苏轼对自己的服饰装扮的态度,将其视为彰显个性和品味的重要手段。
6. 卧看牵牛织女星
此处描绘了苏轼在寂静的夜晚仰望天空,向往传说中的牵牛织女相会之情景。
三、思想感悟
《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描绘和反思,抒发了作者豪情壮志与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首词展示了苏轼深刻而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他对追求理想和真理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坚持信念。
四、结语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创作中一部重要的作品,以其雄心壮志和内涵丰富而闻名。
通过详细解读并阐述其诗意和背后蕴含的思想,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
印象,并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理想追求的思考。
这首词既是苏轼个人情感的
抒发,也是对于大自然与人生境遇的深刻触动。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出自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fā)少年狂,左牵黄,右擎(q ng) 苍。
锦帽貂裘(di āoqi ),千骑(j ) 卷(juǎn) 平冈。
为(w i)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
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
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
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
狂夫老更狂。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这首词《》感情是如此的纵横奔放,为诗人苏轼所写,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赏析。
苏轼《江城子》赏析翻译
苏轼《江城子》赏析翻译苏轼《江城子》赏析翻译《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江城子》赏析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苏轼《江城子》赏析翻译 1江神子/江城子苏轼北宋梦中了了醉中醒。
只渊明,是前生。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
北山倾,小溪横。
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
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
【赏析】这首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
他以自己“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自比于晋代诗人陶渊明斜川之游,融说理、写景和言志于一炉,词中表达了对渊明的深深仰慕之意,抒发了随遇而安、乐而忘忧的旷达襟怀。
作品平淡中见豪放,充满恬静闲适而又粗犷的田园趣味。
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理,说只有醉中才清醒,梦中才了然,表达了愤世嫉俗的情怀。
此句表明,苏轼能理解渊明饮酒的心情,深知他梦中或醉中实际上都是清醒的,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
“只渊明,是前生。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充满了辛酸的情感,这种情况又与渊明偶合,两人的命运何其相似。
渊明因不满现实政治而归田,苏轼却是以罪人的身份贬所躬耕,这又是两人的不同之处。
苏轼带着沉痛辛酸的心情,暗示躬耕东坡是受政治迫害所致。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于一番议论后融情入景,通过对春雨过后乌鹊报晴这一富有生机的情景的描写,隐隐表达出词人欢欣、怡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过片后四句以写景为主,极富立体感。
这几句中,鸣泉、小溪、山亭、远峰,日与耳目相接,表现出田园生活恬静清幽的境界,给人以超世遗物之感。
作者接着以“都是斜川当日景”作一小结,是因心慕渊明,向往其斜川当日之游,遂觉所见亦斜川当日之景,同时又引申出更深沉的感慨。
陶渊明四十一岁弃官归田,后来未再出仕,五十岁时作斜川之游。
苏轼这时已经四十七岁,躬耕东坡,一切都好像渊明当日的境况,是否也会象渊明一样就此以了余生呢?那时政治黑暗,苏轼东山再起的希望很小,因而产生迟暮之感,有于此终焉之意。
北宋-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这首词是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围猎后所写。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原文: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翻译: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姑且抒发一下青年人的豪情,左手牵黄狗,右臂架苍鹰,戴着锦帽,穿着貂裘大衣,带领大队人马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满城传说太守要去打猎,大家都争着去看,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就像三国时的孙权一样。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我痛喝美酒,心胸开阔,勇气更大,(虽然)太阳穴微微变白,(但)这又有什么不好呢?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皇帝什么时候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罪一样(同样信任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会尽力拉满雕弓,像满月一样,朝西北瞄准,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
这首词是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老夫〕作者自称。
〔聊〕姑且,暂且。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
黄,指黄犬。
擎,举着。
苍,指苍鹰。
〔千骑〕形容骑马的随从很多。
骑,一人一马的合称。
〔为报倾城随太守〕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
〔亲射虎,看孙郎〕即“看孙郎亲射虎”。
孙郎,指孙权。
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
这里是作者自喻。
〔胸胆尚开张〕胸襟开阔,胆气豪壮。
尚,还。
开张,开阔雄伟。
〔鬓微霜〕鬓角稍白。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云中,古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某某某队。
文学赏析:苏轼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
他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
“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1、朗读这首词。
2、文学常识: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我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
某某某治上不得意。
3、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4、思考(1)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上阕叙事,记叙了出猎的'壮观场面。
下阕抒情,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狂”是上阕的文眼,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狂”气贯穿全文。
词作鉴赏:《江城子·密州出猎》
词作鉴赏:《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作鉴赏一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
作者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
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
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象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
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
“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
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
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
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词作鉴赏二这是苏轼四十岁(熙宁八年)在密州作的一首记射猎的词。
苏轼写射猎的诗词不只是这一首,与此同时,他写了《祭常山回小猎》及《和梅户曹会猎铁沟》等数首诗。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作者想得到朝廷重用的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意思是: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
呢?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宋代的苏轼
原文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释义: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
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
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
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
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江城子密州出猎名句
江城子密州出猎名句
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上片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
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
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
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翻译
姑且让老夫我表现(展示)一下少年的轻狂(或狂傲),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
随从将士戴上华美鲜艳的帽子穿好貂皮裘衣,率领随从和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
鬓边白发犹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我将使劲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2分)2、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叙事;下阕重在抒情。
3.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倾城”。
4、词的上片记叙了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
答: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壮观的出猎场景。
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并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5、词的上片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
答:出猎时英姿潇洒,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共2分)
7、作者引用“射天狼”的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答:表达了作者要亲赴边疆,抵御外侵,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
8、本词表现作者过人的胆略与勇气的句子是亲射虎,看孙郎,表现作者希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9、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答: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
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意思相近即可)
10、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狂”?
答:作者的“狂”其实是报效国家,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是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11、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12、从词风上看,本词属于豪放派。
13、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2分)
答:“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
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