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文体的递嬗

唐诗

《诗经》用韵→曹植等人天籁之音→沈约等人四声之论→永明体、宫体→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四杰等→盛唐

宋词

隋唐燕乐、声诗→敦煌曲子词→盛中唐文人词→花间集→柳永、苏轼。

小说

神话→史传→魏晋志人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

二、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传统五分法:

先秦两汉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宋辽金元文学

明清文学

一、上古期:先秦两汉(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群体-个体,文史哲不分

第二段:秦汉(士-文学侍从,大,生动活泼-格式化,四言-五言

二、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五七言古体、近体诗,个性化创作,宫廷、文学集团对文学的特殊影响,玄学和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古文传统确立,宋诗别具面目,传奇、词的兴盛,俗文学的发展。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叙事文学发达,表演的重要传播作用,通俗文学兴盛,长篇小说的兴起。

三、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16世纪至20世纪初)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文学流派的大量涌现,戏曲和小说收获巨大。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社会制度的变化与救亡图存,文学的改良作用,小说地位提升,国外作品的翻译和传播,现代报刊业的兴起。

中国文学的源头

远古歌谣与神话;甲骨文与金文,最早的文字,书面文学;诗歌的产生 先秦文学的形态

文史哲不分;创作者及时间难定;主体是诗歌和散文

先秦文学作者流变

巫、史→贵族→士

神化

概念: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保存:《山海经》、《诗经》、《左传》、《国语》、《楚辞》、《吕氏春秋》等, 汉代及三国的《淮南子》、《史记》、《汉书》、《吴越春秋》、《三五历纪》等,以及魏晋六朝的《搜神记》、《述异记》等。

山海经

成书时代:大约在战国初期到西汉初期之间。

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其中海经和大荒经的神话色彩是全书最浓的,记录了一些异国人的奇异相貌、习性和风俗。

内容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

神话的演变

1、历史化

2、文学化(神话流变为寓言

3、宗教化(神话流为道教的仙话

诗经分类

风15国风共160篇,“风土之音曰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

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朝廷之音曰雅”,是宫廷正乐,用於典礼。

颂周(31)、商(5)、鲁颂(4)共40篇,“宗庙之音曰颂”,是宗庙祭祀时唱的赞歌。散文之兴

•1、原因:

•经济、制度、战争等

•士阶层的兴起、文化学术的流布、百家争鸣的出现等

•书写工具:简、帛、书的出现

•诗歌的不足

2、分类

《春秋》→《战国策》、《左传》

《论语》→《荀子》、《韩非子》

体例之变

A《尚书》:

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典、谟、训、诰、誓、命

B《春秋》:编年体

《史通·六家》: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鲁国为主体,兼及他国。

C、《国语》

国别史:周、鲁、齐、晋、郑、楚、吴、越

D、《战国策》

国别体:十二策

思想之变

1、《尚书》

A、神权政治观念

商之天命神授。

周之敬天保民

B、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

2、《春秋》

春秋大义:遵循周制维护周礼,明王道,重人事,褒善贬恶,反对“邪说暴行”,志在“拨乱世反之正”。

春秋笔法:褒贬劝惩,自有义例。(

3、《左传》: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A、民重于天,民为神之主,民重君轻,民为邦之本

B、重视民心向背

C、重视民意和舆论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D、消极面:维护旧礼制,称道鬼神、报应之事。

4、《国语》:

A、民神并重而先民后神

B、尚礼

C、崇德

5、《战国策》:

A、进一步发展了《左传》的民本思想

B、歌颂侠义之士的精神

C、崇尚计谋策略,尊奉机巧权变

D、公开宣扬追求“势位富贵”,争名逐利。

(二)诸子之文

1、背景及特点:

A、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

文化的下移和士的崛起。

诸侯并争的局面和养士用士。

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出现。

B、特点:

密切关注现实与人生,表现出强烈的理性精神。

勇于言辩,个性鲜明,气势充沛,表现了士的独立人格。

浅显生动,善于取譬设喻,大都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

2、作者之变

老师说而弟子记:《论语》、《墨子》

老师与学生合作:《孟子》、《庄子》

自作:《老子》、《荀子》、《韩非子》

3、时间之变

春秋至战国初:《论语》、《老子》、《墨子》

战国中期:《孟子》、《庄子》

战国后期:《荀子》、《韩非子》

4、文字之变

《论语》:口语为主,朴实简明,手法简明

《孟子》:明白晓畅,长于辩论,叙述时特精妙。

《庄子》散文气势宏大,文辞富丽,描写传神,舒卷自如,极富情感性。文学色彩更浓《荀子》、《韩非子》:重视语言的修饰和锤炼,准确生动,富于变化要,文辞丰美,含义深刻。

5、思想之变

儒家

A、《论语》:

在政治上强调“宗周”,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在思想上提倡“仁”、“礼”学说。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教学方法和治学态度。

B、《孟子》:

“仁政”与“王道”

性善论

反对暴政,反对战争

民本思想

C、《荀子》:

礼法并用:

性恶论

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

人定胜天

道家:

A、《老子》:

以道为核心

自然无为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抨击仁义礼乐,“绝圣弃智”

朴素的辩证观点

谦退不争的人生态度

《庄子》:

天道无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虚无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