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又大致分为三个修行次第

合集下载

第28课发菩提心正行分享心得

第28课发菩提心正行分享心得

第28课发菩提心正行分享心得本周学习了《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8课,我了解到整个菩提道的修行,就是从发菩提心到圆满成就菩提心的过程,也就是在引导我们发菩提心。

法义中也说,发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只有发菩提心,才是真正的佛子。

《入行论》云:“刹那才发菩提心,虽系轮回(生死)三界狱,亦当说为善逝子。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也知道了《菩提道次第略论》修学引导的思路。

学习本论要以菩提心为核心,认识菩提心的权时和究竟利益。

具体的收获有两点:一是对于以后的修学内容,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像念死无常,三恶道苦,深信因果,修习皈依都是下一步必须要修习的内容。

比如对轮回苦的认识,我能认识到目前我还生活在家庭的轮回,情感的轮回中,对于恶缘就烦恼,对于善缘容易粘著,综合起来说,没有佛法三宝脱离轮回好像很难。

还有轮回就是生命的重复,如果不学佛,获得解脱,我还会再投胎回来继续轮回。

想想轮回的苦,绝对不能回来的,那就只能去寻求解脱。

脱离轮回获得解脱,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学佛了就有脱离轮回的希望,进入三级修学成佛的概率就高了很多。

但是起点决定了终点,在学佛的过程当中,如果能时刻以三宝为中心,我们才容易获得解脱,因为以三宝为中心,就是认为三宝是正确的,认为我的很多的观点,心态,都是错误的,所以我还在轮回,所以我需要三宝的智慧和慈悲,有了需求才有动力去修正自己的观念,才能真正的将佛法智慧落实到自己的心行,改变自己的身口意业。

二就是对于自己的目前处境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即一边发着菩提心,一边还在贪嗔痴。

发心不到位和不猛烈的原因,就是认为自己目前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来修学,念死无常也比较远,感受不到处境的危机和危险。

这是我当下需要思维修学的重点,切切不可放松。

所有的心行都是培养起来的,一个经常贪婪的人贪心会重,一个经常发脾气的人嗔恨心就重,看到这里我就很惭愧,因为我也有类似的问题。

幸亏现在知道菩提心同样可以培养,从现在起,要按《菩提道次第略论》的要求稳步修学,逐步培养菩提心。

速疾道论第3讲上士道 七因果

速疾道论第3讲上士道 七因果

速疾道论第3讲上士道七因果首先我们看到《掌中解脱》的第820页,这个是第十六天的教授当中的「易于圆满资粮」的这个部分当中,有讲到这个偈颂。

至尊宗喀巴大师曾经说过:转二资粮如金汁,摄纳众善为福藏,犹如最胜点金汁,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胜者身,故应坚持菩提心。

在这个偈颂当中就有讲述到说,在大乘的众多法门当中,「菩提心」是所有法门的根本,也就是说大乘的所有教证的功德,都必须建立在此心之上。

就如同我们在装藏的过程当中,我们都知道在装藏的同时,需要有这个命根,也就是说在装藏的过程当中「命根」的这个部分,就是装藏的一个重心。

那就如同此一般,在大乘的众多法门当中,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本。

如果说在我们的心续当中,能够生起这样一颗殊胜的菩提心,那对于我们修学大乘的佛法而言,是相当有利的。

所以这当中又有讲说「转二资粮如金汁」,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了这一颗殊胜的菩提心,纵使我们所行的善事,是很小的一件善事,但是也因为透由菩提心的摄持,它能够成为「大乘之因」,也就是说它能够成为「成佛之因」。

并且在发起菩提心的当下,我们不管是行什么样的善业,都能够快速的圆满福德以及智能资粮。

所以菩提心它不仅仅是入大乘之门,而且是大乘所有教法的根本。

所以我们平常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就应该以修学菩提心为主,所以这个当中,也有讲述到说「故应坚持菩提心」。

我们也知道说在大乘的法门当中,可以分为:方便以及智慧两种。

但是在方便以及智慧两种法门当中,我们应该修学的是以「方便品」为主。

在众多的方便品当中,比如有布施、持戒、忍辱等等,众多的方便品当中,我们是要以修学「菩提心」为主。

所以就是说在修学的过程中,修学「菩提心」变成我们主要修学的一个内涵。

其它的法门,比如说像观修本尊、或者是持咒等等,就连观修空性的内涵而言,它都可以变成支分。

所以对于一个修学大乘的行者而言,修学「菩提心」的法门是最重要不过的。

纵使说我们没有其它的功德,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对于菩提心能够生起一种体会,甚至多加的认识它的话,这个时候在我们的心续当中,就能够留下这样的一种习气,藉由这样的一种习气,透由不断的发愿、不断的修行,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是能够快速的生起这样的一颗殊胜的心。

第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四由依何因如何生起修

第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四由依何因如何生起修

第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四: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二、修菩提心次第三、发起之量四、仪轨受法初中有三。

第二,如何发生此心的道理分四:一、菩提心生起的因缘;二、修菩提心的次第;三、发起的量;四、仪轨受法。

一、菩提心生起的因缘有三分内容:一、从四缘发心的道理;二、从四因发心的道理;三、从四力发心的道理。

初从四缘发心道理者,若见诸佛及诸菩萨难思神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依此发心,谓念:所住所修菩提有大威力。

所谓从四缘发心,第一,如果见到诸佛诸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力或者从可信之人那里听闻到如是事实,依此而心想:诸佛所住的菩提、诸菩萨所修的菩提有这么大的威力,所以我也要得到这样的菩提。

这是第一种。

虽无如是若见若闻,而由听闻依于无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发其心。

第二,虽然没有这样的见闻,但是由于在法师处听闻,依靠无上菩提法藏的介绍,信解了佛智而发起想求证菩提的心,这是第二种。

虽未闻法,由见菩萨正法将灭,便作是念而发其心,谓念:如是正法久住,能灭无量有情大苦,我为令此菩萨正法久安住故,定当发心。

第三,虽然没有闻法,由于见到菩萨正法将要息灭,就这样想:这么殊胜的正法久住世间,能够除灭无量有情的大苦,我为了使菩萨的正法长久安住,因此一定要发心,由此发起取证菩提的心。

这是第三种。

虽未观见正法欲灭,然见恶世上品愚痴、无惭、无愧、嫉姤、悭等,便作是念:于此世中虽于声闻、独觉菩提能发心者,尚属难得,况于无上菩提发心,我且发心,余当随学。

见难发心而发其心。

共为四种。

第四,虽然没有见到正法将要息灭,然而见到恶世中人们都是上品愚痴、无惭、无愧、嫉妒、悭吝等,就这样想:在这世上即使对于声闻、独觉菩提能够发心的,都还很难得,何况对无上菩提发心,我且先发心,其他人一定会随学。

见到难发心而发其心,这是第四种。

发心之理,论说于大菩提发心,故是发心欲证菩提。

发心的情形或者内心的行相,论中说到就是对于大菩提发欲证取的心,所以是指发心想证菩提。

用一句话来概括,所谓发菩提心就是发想求证菩提的心,或者说求菩提的愿心。

具足如是二分或二义——菩提心的发心或善根以方便执持

具足如是二分或二义——菩提心的发心或善根以方便执持

具足如是二分或二义——菩提心的发心,或善根以方便执持,即是所谓加行发心殊胜。

如大遍知(大遍知龙钦巴在《心性休息》中)所说“由加行发心正行无缘,结行回向摄持者,是走解脱道之三珍重”一般,一、善根以方便摄持加行发心殊胜者:是为了一切有情远离苦因苦果二者而欲证圆满正等觉佛的果位。

为其发心,由此如铁钩般的意乐,是摄持如一堆草般的善根。

行为的起动要有方便来摄持。

就像我们去拉萨,首先是发起这个心,然后它会摄持期间的一切行为。

换句话说,最初起了一念“我要去拉萨”的决定或分别后,它就成了行为的引领者。

第二刹那以后不必再想什么,它已经摄持着身口意朝着目标进趋,也就是所有身口意的行为都被这个特殊主导性的分别给摄持住了,不再是零零散散的了,而是一切所作都趋向目标。

如果没有以这个发心摄持,在一天当中也会有各种身口意的造作,做种种事、说种种话、起种种心,但这些都是分散的;而有了主导性心念的摄持,不必刻意去想,他的心会一直往拉萨进发,无论是走路、坐车、或者吃饭住店等,都是在往拉萨的目标上走。

像这样,一开始要有一个殊胜的意乐来摄持行为。

我们现在修的是大乘佛道,要以广大意乐的菩提心来摄持。

一起动就要有这个心:我为了一切有情远离苦因苦果,而求圆满正等觉佛果。

这个心起来以后,就像钩子一样,能钩住一堆草一样的善根。

就像发了去拉萨的特殊分别,它就能摄持其间每个刹那像草一样零零散散的行为,全部趋向果地。

没有以这个心摄持,行为就散掉了;而有它摄持,缘起上就决定了方向,不会到别的地方,完全是往佛果的方向走。

这样,下至于一点一滴的善行,全部转成了成佛的因,这就是它的效果。

因此,一开始决定要有加行发心殊胜,来摄持往后一切时的所作,使它固定地成为往佛果趣向的行为。

就像读书先要立志,志一起来,听课、背书、思维、温习、讨论等的一切,都会成为实现目标的所作。

如果没有这个志,一切所作就都是散的,没有被摄持。

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一直以发心摄持,就能一步步地趋向目标;而无志者终究不能成事,他的心是涣散的,精力都投放到了别的地方。

第二,如次正修分三: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 二、修习希求菩

第二,如次正修分三: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 二、修习希求菩

第二,如次正修分三: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三、明所修果即为发心依照次第正修发心分成三个部分:一、修习希求利他的心;二、修习希求菩提的心。

也就是说,圆具德相的菩提心有希求利他和希求菩提两方面的欲,这两分修到量就成了圆具德相的菩提心。

三、说明所修的果即是发菩提心。

初中分二:一、引发生起此心所依二、正发此心初中分二:一、于诸有情令心平等二、修此一切成悦意相在修利他心时首先要引发能生起广大利他心的所依,然后正式发起此心。

在引起利他心的所依上面要分两部分来修,首先要使得内心对一切有情平等而没有贪嗔偏执,其次要把一切有情修成悦意相。

这就像首先要修整土地去掉恶涩不平之处,然后以水滋润,之后再播下悲种就很容易发起具相的菩提心。

今初(于诸有情令心平等)首先要对一切有情修出平等心。

如前下中士中所说诸前行等所有次第,于此亦应取来修习。

前面下士、中士中所说的各种前行等所有次第,在这里修利他心的时候也应当取来修习。

接着就要开始修平等舍心的内涵,首先说明修舍的必要性。

又若此中不从最初遮止分党、令心平等,于诸有情一类起贪、一类起瞋,所生慈悲皆有党类,缘无党类则不能生,故当修舍。

在这里如果不从最初遮止分党而使心平等的话,对于一类有情起贪、一类有情起嗔,这样所生的慈悲也会分党类,无分党平等的慈悲心就生不起来,所以首先就要修舍,遮掉分党之心。

所修的舍是何种体相呢?又舍有三:行舍、受舍及无量舍。

此是最后。

此复有二,谓修有情无贪瞋等烦恼之相,及于有情自离贪瞋令心平等。

此是后者。

舍有行舍、受舍、无量舍三种,这里是指无量舍。

无量舍又有两种,修有情的方面没有贪嗔等的烦恼相,以及自己方面对有情远离贪嗔而使心平等。

这里是指后者。

总而言之,所谓的舍心,就是对一切有情修出一个远离贪嗔的平等心,没有一贪一嗔的偏执,都平等的对待。

再者,修习舍心的次第如何呢?修此渐次为易生故,先以中庸无利无害为所缘事,次除贪瞋令心平等。

若能于此心平等已,次缘亲友修平等心。

佛法三根本要义9

佛法三根本要义9

颂曰:应知诸教义如金刚日树
为了让您产生净信,现在讲法的殊胜及重要性。这个教授是修心要法,它究竟如何呢?可以用三种比喻来形容:金刚、日、树。
一、如金刚:金刚指宝中之王,金刚石在我们人间最为尊贵,相对于金刚来说仍然微不足道。经典上讲,金刚只有天人才拥有,在我们人间是没有的,由于天人的福报很大,就有种种的珠宝装饰其身,即使一点点都能压倒我们人间的一切珠宝,您想一想这个金刚是何其殊胜!我们要是得到的话,肯定会成为世界超级首富,即使只得到它的一粒碎片,也能压倒世间一切宝物,消除一切贫乏。就像金刚是宝中之王一样,这个修心教授也是法中之王。在它面前,别的一切法都显得黯然失色,微不足道了。如果能获得它的全部教授,就能断一切生死烦恼,而登佛位。乃至于仅仅获得片言只语,也能对治轮回中一切衰损痛苦,并超胜于一切小乘,:有这么一种药王树,它能疗除众生一切疾病,哪怕只得到它的一小片树叶,也能分别治疗我们的寒热等病。这个法就如同药王树一样,如果得到全部教授,能治疗我们一切烦恼和困惑,即使得到部分教言,也能分别去除贪嗔痴等各种烦恼。本法能法除我执之病;在五浊恶世、修法难以入道的时代,以此修心法为伴侣,即能免受恶缘侵扰,如是等等许多殊胜之处。那它能不能治疗我们生理上的疾病呢?也可以!您心理上的疾病治愈了,生理上的病又怎么会存在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法是决定可以疗除我们的一切生理疾病。就像以前那些修持此法的麻疯病人,有的仅仅用一夜时间就治好了麻疯病。以上是用金刚、日、药王树的比喻,来说明这个教授的殊胜和重要。下面再讲这个法的不共特点。
二、由自他相换之门修心法
虽按七因果教授来修也能发菩提心,但为了使力量更勇猛,我们还需要以自他相换的方式来修心。我们只有播下成佛的种子,才能成就无上佛果。没有这颗种子,我们纵是苦苦修持也无济于事。成佛的种子就是菩提心,若想把菩提心的种子真正播到心田里,快速修至合格的证量,就涉及到修证菩提心的完整教授就是《修心七义论》,“七义”即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加行、正修菩提心、如何将违缘转道用、一生所修之法、修心的证量、修心时应守的誓言以及修心学处,我们一生中所要学习的内容,在这个完整的体系里全都具备了,它是一个全圆教授。这个教法是佛法之精华中的精华,是破除我执的绝妙法门,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履行的道路,也是产生一切利乐的宝藏。因为有了它,我们才对即身成佛充满了信心,才能获得究竟的安乐。但它又是这样的平淡无奇,之所以作为秘密教授,并不是历代的祖师不想广为宏传,而是因众生的根基与这个殊胜的法不能相应,不太容易接受,正如《入行论》中所言:若人欲速疾,救护自与他,当修上密诀,名自他相换。人们长期以来“我”字当头,一听到要舍弃自身利益去成全他人,往往吓一跳:“这不是很傻吗?”就很难接受它,所以不得不秘传。这如同告诉一个乞丐:“给您一块黄金,您有了它,可以告别乞讨的生活!”可是乞丐不认识呀,他认为您这是块破铜烂铁,没有什么稀罕的!他仍然要去到处流浪乞讨,这是很无奈和伤感的事。我们下面就来讲这个关于菩提心的完整教授告诉大家,希望大家能够慧眼识珠,堪能听闻受持。

菩提道精华要义

菩提道精华要义
菩提道精华要义
多识活佛
(多识活佛为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研究员,雪域当代著名学者。有《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佛理精华缘起理赞》《大威德之光》等多部佛学著作在海内外出版发行)
《菩提道精华要义》是菩提道次第修持内容的重点概括。从宗喀巴大师到后来的历代大师,一直都在研习菩提道次,最后把道次第精华归纳、提炼成三士道“八观”、“三行”和“三取舍”。
修大乘的人不会追求小乘的果,也就是说不会追求小乘的涅槃,但也必须经过小乘的道路,即中士共行道。中士道主要是修厌离心,认识到世间轮回的苦,真正产生一种从轮回中解脱的思想。如果没有出离心,把这个轮回世间看得太好,不愿意离开,就根本成不了佛,度不了众生。
上士道上没有下士,也没有小乘人,只有大乘人才能进入,所以叫不共行道。
“三士菩提道次”就是三个层次的人,即下士、中士、上士修行的道路。
下士指的是追求世间幸福的人、为了得到人身的人。又分三种:下士中的下士,没有长远人生目标,活一天算一天,只顾眼前的世间幸福;下士中的中士,追求来世的幸福;下士中的上士,把获得人身作为成佛利众的必要条件。
中士是指行善戒恶、追求解脱的人,他们看到了世间的苦,求出世解脱轮回之苦。中士分两种:中下士只求自己脱离世间的苦难,以声闻、缘觉罗汉为终极目标;中上士则把出世解脱心看做是成佛的先决条件。
人生很短暂,一般人能活个七、八十岁,最多百岁而已,所以是无常。又,死无定期,谁又能保证自己能活到百岁呢?死的可能随时随地都有。有的还没出娘胎就死;有的刚生下来就死;有的生下来活几天或者几个月、几岁就死;有的活十几岁、二十几岁……七八十岁不等。有的遭遇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有的在交通事故中丧身;有的会被非典等各种传染病侵袭……所以,佛经中说,人命极其危脆,何不趁强健时努力向善?“今晚拖了鞋,不知道明早还穿不穿。”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和认识,随时做好死的准备,这是一种真正清醒的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不白白浪费生命。

八步骤三种禅修(下)

八步骤三种禅修(下)

八步骤三种禅修(下)八步骤三种禅修(下)三、观察修与安住修(1)对禅修的误解:只有闭上眼睛,盘腿坐在那里才是禅修。

禅修是心地功夫,关键是改变我们的心,打坐只是辅助手段。

真正的用心,贯穿在一切时,一切处,包括行住坐卧,吃喝拉撒。

只要保持正念,随时随地都是修行。

(2)佛教中,禅修的方法很多。

止观:通过培养定力获得观智;内观,通过培养觉知获得观照力;观想,通过想象来调整心行。

书院的修学比较重视观察修,也是《道次第》倡导的修学方式。

通过听闻法义,运用理性思维,建立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学习佛陀的言教,是常规修学途径。

1.2.观察修的心理基础(1)人有理性(2)我们今天接受到觉醒智慧的文化。

否则,将永远看不清世界的真相,找不到生命的出路。

(3)佛陀不但找到了这条路,还为我们施设种种教法,尽管有方便,我们也有幸得人身闻佛法,但佛法浩瀚,很多人穷其一生上下求索,不得要领。

(4)有鉴于此,根据现代人的特点,安立三级修学模式,只要真诚、认真、老实遵循这一次第,下多少功夫,就能有多少受益。

3.4.观察修的教理依据:如理思维(1)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八正道,首先是正见,其次是正思维。

我们接受了佛法正见,就要落实到心行,以此观察世界,思考人生,而不是一味随着妄念跑。

/唯识:四种寻思才能引发四种如实智。

(2)参禅也好,念佛也好,都是在众多经纶基础上浓缩的修行手段,而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表现形式。

这些方法背后,还有完整的理论和修证体系。

(3)正见:为什么只有佛法能将人导向解脱?正是因为知见不同,对这些概念的分析和解读不同,由此发展的修行原理也不同。

这才是佛法真正的不共所在。

3.凡夫心是依观察修而建立(1)凡夫心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建立起来,可以说,我们无始以来一直在做观察修和安住修。

(2)观察修就是针对某个问题,通过各个角度反复思考。

形成相应心念,并使此心念增长广大。

我们曾经因为错误的观察修和安住修带来烦恼,流转生死。

学习四圣谛的三个阶段

学习四圣谛的三个阶段

学习四圣谛的三个阶段学习四圣谛的三个阶段(雪歌仁波切讲)任何阶段,都要学习四圣谛。

然程度不同,修学的阶段,也有深浅上的差异。

最粗浅的层次,就是将四圣谛与自己生命连接来学习;接着从自身的体验,推己及人,替别人想一想,类似稍稍体会上士道大乘法。

以上是第一阶段浅显的学习。

接着,体会深入之后,我们会渴求更深入学习四圣谛,生起这种希求心,即可进入空性的学习,这是第二阶段。

等到内心于法生起强大希求与信心,渴望入道修习时,即开始道次第的修学。

由下、中、上士道再入密续,此即道次第修学的次第。

第一阶段:将四圣谛与自己的生活连接,并推己及人。

修四圣谛,大致上有深浅二种层次,由浅入深。

首先,浅的阶段中,以闻思为主,目标是能生起定解及不退转的信心,以及强烈的希求与欢喜。

透过自己生活上的经验,简单地与四圣谛连结,进而体会:“喔~佛陀说的,一点没错~真的是有这些现象~当初我不知道是苦,后来慢慢也感受到苦,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多想想这些生活上的经验,试着将它们连结到苦谛与集谛的道理。

不过,这种认识还谈不上透彻与通达。

例如怀疑自己会不会得到,会不会得不到,像这样先有贪瞋,再由于欲取、欲舍的心,怀疑自己“我能做到吗,”、“我能成佛吗,”此时,我们也许会跟别人竞争,失败就沮丧生气,成功又洋洋得意,傲慢起来。

我们的心,就是这样起起伏伏,平静不了。

佛经述说的状态,非常符合我们实际的经验。

透过如是观察与思惟,我们能认识简单的集谛。

接着,也可简单地思惟灭谛与道谛:“我如何出离这些问题,”、“如何出离内心的痛苦,”“因为内心烦恼引发的外在仇人,这些问题该如何出离,”“要如何压伏贪瞋,”“如何处理外在的困境,”……等等,这些都代表简单的灭谛。

虽非真正的灭谛,还算是“断除”这个果位。

用什么方法断除,看看佛经,通常内心会稍稍平静下来,心可以调整一下。

这是简单的道谛。

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一个理解,十分浅显的阶段。

基本上,就是为了离苦得乐,何者应舍、何者应取等生活上的改变,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学习简单的四圣谛。

三级修学道次第第一课序论分享

三级修学道次第第一课序论分享

三级修学道次第第一课序论分享一、修行究竟要做什么?1.“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观念和行为,一方面纠正错误,一方面重复正确。

”对此有何理解?2.如何修正观念?①“对所学教理的正确思惟,就是修正观念的过程。

当我们的观念被修正了,心态也会得到调整。

”对此有何理解?② 学教理与修行是什么关系?对立还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要以为学教理不是修行,正确思考的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修行,而且是根本的修行。

”对此有何理解?③“没有正见就像没有眼睛,是很危险的,盲修瞎炼,最后不知会修到哪里去。

”对此有何理解?我认识到学教理的重要性了吗?④ 结合八步骤第一至第四步,三种禅修“观念的禅修”,十六字窍诀的“树立正见、认清真相”,对修正观念的原理有何理解?我是否清楚修正观念的操作方法?3.如何修正行为?①“我们获得正确观念后,要把它落实到心行。

不在于懂得多少道理,关键是领会了多少?能用的有多少?”对此有何理解?“我们即使把世上所有游泳知识都掌握了,但就是不下水,当你跳到水里时,照样是要淹死的。

”对此有何感想?“我知道游泳知识”和“我在水里游泳”有何区别?②“凡夫心有种种差别。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要训练一种心,来代替这一切心。

这种心就是菩提心。

”“所谓训练,就是把它变成一种习惯,这样你就不需要费太大力气。

”对此有何理解?如何训练?所有训练要做的是哪两方面?③“要用平等、慈悲的菩提心代替凡夫心。

如果没有这种训练,即使我们每天做很多善行,诵经、念佛、弘法,但因为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础上,做得再多,最终成就的还是凡夫心,没有从根本上提高生命素质。

所以,修行的根本是发心。

”对此有何理解?我认识到发心的重要性了吗?④ 结合八步骤的第五至第八步,三种禅修中“心态的禅修,生命品质的禅修”,十六字窍诀的“摆脱错误、重复正确”,对修正行为的原理有何理解?我是否清楚修正行为的方法?二、《道次第》的修学体系有哪些殊胜之处?本论对于我学佛有何重要意义?1.《道次第》能弥补当前修学中的哪些不足?① 次第对修行有何作用?“佛法修行需要有一个常规次第。

三主要道第三课的法义与分享

三主要道第三课的法义与分享

三主要道第三课的法义与分享昨天介绍了我们学习这部论典的重要意义,学习三主要道就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了解佛法的精髓,这个佛法的精髓就是三主要道,就是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见。

那么接下来,今天接下来的这个偶颂,是宗大师要策励我们,如何要应用我们现有的这个暇满人身,来做最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修学佛法,我们看这个讲义,于三有乐不贪着为暇满义而精进志依佛陀所喜道具法缘者净意听,这个偶颂就是策励听闻,就是策励我们来修学三主要道。

于三有乐不贪著,什么叫三有乐,三有就是三界,三有乐就是三界的快乐,什么叫三界的快乐,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为什么又叫做三有,有就是有漏,什么叫有漏,就是有缺陷,为什么有缺陷,因为三界的众生他所有的快乐,都是建立在迷惑和烦恼的基础上,他的生命还没有彻底的解脱迷惑和烦恼,所以他所得到的快乐都是有缺陷的,所以三界又称为三有。

那么三界的快乐主要就是有欲望的快乐和禅定的快乐,我们欲界的众生,主要追求的是欲望的快乐,比如我们每天追求的是饮食的快乐,居住的快乐,家庭的快乐,财富的快乐,地位的快乐,饮食男女的快乐,追求舒适环境的快乐,所有这些快乐都是属于三有的乐,都是属于三界的乐,我们平常的人,我们会贪着于这些三界的快乐,我们会去追求这些三界的快乐,我们会沉溺在这些三界的快乐里,使得我们的生命不再有更高的追求,我们满足于享受财富,享受权利、享受感情、享受家庭,我们满足于这样一种快乐,但是从佛法的角度来看,这样一种快乐他是不究竟的,为什么说是不究竟的,首先这样的一种快乐,他是短暂的,我们想一想看是不是,他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他只是具有短暂意义,而没有永久的意义,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所享受的这一种快乐,他是有副作用的,因为如果我们执着这样一种快乐,我们在乎这样一种快乐,但是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环境,这种快乐的特点,就是依赖某一种特定的环境,但是我们这个世间,他是一个无常的世间,无常的世间就是说一切都会变化,当我们在乎的这个环境一旦变化,那就是我们痛苦的时候,所以我们依赖任何一种,世间上的任何一种快乐,这种快乐势必都会给我们带来痛苦,所以这种快乐是有副作用的。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的意思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的意思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的意思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的含义菩提心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源于梵文的”bodhicitta”,意为”觉悟的心”或”智慧的心”。

菩提心是指一个人具备追求悟道、解脱众生的利益的强烈欲望和决心。

拥有菩提心的人,不仅仅关心自己的修行和解脱,更希望帮助他人达到解脱的境地。

菩提心的起源菩提心最早源于佛教经典中的修行教诲。

佛陀在教导众生时,一方面强调通过自利修行来达到解脱,另一方面也告诫众生要关心他人的利益,帮助他人脱离苦难。

因此,菩提心成为佛门中非常重要的修行要求。

如何发菩提心?步骤一:正确认知要发起菩提心,首先需正确认知菩提心的含义和重要性。

菩提心并非是一种崇高的情感,而是一种战胜自私心和贪婪心的内在决心。

我们必须理解到,众生的快乐、痛苦和困扰,与我们自身的快乐、痛苦和困扰并无区别。

步骤二:修福积德要发起菩提心,我们需要通过修福积德来增强自己的内在素质。

修福积德可以通过种植善因、做好事、帮助他人等方式实现。

积极地修福积德不仅有助于减少自心的贪婪和瞋恨,也能培养出与众生共享福报的意愿。

步骤三:患他夫己发起菩提心的核心之一是患他夫己,即从内心深处关心他人的苦难和困扰,将他人的利益凌驾于个人的利益之上。

要患他夫己,我们需要具备广大的心胸,超越个人欲望和私心,去关爱、帮助他人。

步骤四:解脱众生发起菩提心的最终目标是解脱众生。

我们可以通过散播智慧和利益众生的方式,帮助他人摆脱痛苦和迷惑。

这种帮助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援助,更包括教授他人正确的修行方法、启迪他人的悟性等。

菩提心的作用与意义消除烦恼与贪婪拥有菩提心的人,能够将他人的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上,从而减少自心的烦恼和贪婪。

菩提心使得我们心胸开阔,不再固守于个人的欲望和追求,从而减少种种纠结和困扰。

激发慈悲心与智慧发起菩提心的人,因为关心他人的痛苦和迷惑,所以激发出慈悲心和智慧。

慈悲心使我们具备无私的爱心和关怀之心,智慧则使我们能够正确地帮助他人并教导他人。

三主要道颂(一)

三主要道颂(一)

三主要道颂宗喀巴大师造颂济群法师主讲第一讲我们这一次菩提静修营的主题讲座选择了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

关于宗大师这个道次第系统的著作有三部,有他最早年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然后又在《广论》的基础上提取它更纲要性的内容撰写了《菩提道次第略论》,这个《略论》也是我这几年把它作为重要的弘法内容。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三主要道颂》,《三主要道颂》是宗喀巴大师晚年的著作,它是提取了《道次第》的精华三个最重要的内容撰写而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透过《道次第》《三主要道》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解佛教修学的精髓,这可是一个快速的方法。

为什么我们这几年要重视《道次第》的弘扬,原因是因为,我们知道佛法博大精深,当前我们流传在世界的佛教有三个语系,有我们的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

汉语系佛教就是以我们汉传地区中国佛教为主,像日本,朝鲜都是属于汉语系佛教的系统;藏语系佛教是以西藏为主,像目前流传在不丹、锡金,包括现在在欧美国家,藏语系佛教影响也蛮大的;还有就是巴利语系佛教,我们也称为南传佛教,南传佛教是目前流传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的佛教。

那么每一个语系的佛教里边都有很多的宗派,就像我们汉语系佛教里面就有八个宗派,大家比较熟悉的像净土宗、禅宗、唯识宗、中观宗、天台宗、华严宗、律宗、密宗。

我们面对的是这么多的宗派,这么多的法门,所以很多人在信仰的选择上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每个人的内心里面,都有一个混乱的内心,在混乱的内心里,都有很多不同的需求,我们究竟如何来选择我们生活的需要,我们究竟如何的去选择一种正确信仰,这个问题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同样也会存在着很多的困扰。

那么在这个众多的经纶、众多的宗派、众多的法门之间有没有它共同的核心,这是我们需要去了解的。

如果我们了解了佛法的共同核心,其实我们今后不论学习什么法门、不论学习什么宗派,你将会发现万变不离其宗,这样你在学习佛法上就不容易产生混乱,否则的话,很多人学佛,经常会学得很矛盾,感觉各个不同的经纶、不同的法门,在说的都是不同的内容。

道次第第26课修学心得分享

道次第第26课修学心得分享

道次第第26课修学心得分享通过前一节暇满、义大、难得的学习我认识到要用足暇满人身,精进修学,实现暇满人生的巨大价值。

我应该如何修学呢?本节课所学的《道次第》建构的三士道的修学道路,就是对我的修学引导,是非常合理的修行次第。

“一种发心、两大利益、三类设教”是对修学引导的概括,“一种发心”,即发菩提心它贯穿整个《道次第》和成佛的修行,发菩提心的目标是为利有情愿成佛。

这个“发心“是可以获得”两大利益“的即世间的暂时利益和出世间的究竟利益。

依两大利益施设“三类教法”即三士道,即不同根机的人的修行途径和方法。

根据世间暂时利益安立下士道,根据出世间究竟利益安立中士道和上士道。

下士道是念死无常,念恶趣苦,通过修行五戒十善希望未来世获得善趣身份;从自身修行来说,通过持五戒十善获得人天果报,称为正下士道;下士道又是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基础,称为共下士道。

中士道是看到轮回苦通过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只求自己涅槃解脱;以获得声闻乘和独觉乘果位为目的称为正中士道;中士道的修行是为上士道服务,导向上士道称为共中士道;上士道是看到众生苦通过修六度四摄成就无上菩提。

经过本课的学习对比自己这两年的修学,我的发心是什么?刚开始进入书院的目标是要系统学习佛法,为什么要系统学习佛法呢?只是因为自己东拼西凑捡来的一些佛法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我的求知欲,我本能想要有一个系统学习仅此而已。

这对比三士道的发心来看,我连最基础的下士道的发心都不算,因为我还没有意识到三恶道苦、世间无常,也没有升起想要不堕恶道的心,更没有升起为有情众生修五戒十善,修未来身份。

第一年修的还算欢喜,靠着小聪明蒙混过关,觉得这些知识(那时候还没有什么正见啦)很浅显易懂。

生活还是和以前一样如此往复。

直到学到道次第我才觉得自己像是在剖析自己了。

现在再次学到发心,对照前面学的皈依里的发心时候,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心境不一样了,也理解了《孙子兵法》中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谈发菩提心

谈发菩提心

谈发菩提心堪布卡塔仁波切开示近来有很多的仁波切、喇嘛到台湾传法灌顶,而大家也领受了许多金刚乘的灌顶和教法,但修金刚乘若没有足够的根基,是无法产生任何成就的,修金刚乘所必备的根基,就是菩提心。

现在我们就根据《驯心七义论》(阿底峡尊者所著)之中的一些要点,来谈谈如何发菩提心。

从究竟的层面来说,发菩提心便能依菩提自性而入菩提定中,以究竟之境利益众生,从相对的层面而言,众生都非常执著于我相,认为这个「我」是真实的,因此众生无法奉行诸善,而在身口意三方面造作了无量的恶业,故在相对的层面来说,修行人应对一切无明众生怀悲悯心。

【论曰:「观万法如梦。

」】修行人应看清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是无常虚幻,如彩虹般不实在的,或许有人会认为感受六尘的种种意识作用(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可能是实在的、恒久的,但事实上只要你观察这些意识,它们亦是无生、没有实体的。

【论曰「应安住於意识无生之境。

」】然而,更深入的谨慎检视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你只是单单认为一切都是虚假不实的话,这亦是执著,跟以前没什麽两样,以前你执著於一切是真的,而现在只是执著一切是假的,故我们应该了解心和外尘(其受体)皆为空性、虚幻不实的真正涵义。

如何超越对「有」和「空」的执著?【论曰:「安住於阿赖耶自性——此为解脱之法。

」】既然心和外尘皆无坚固恒久的真实性(主体性),便应安住於自性之中。

在平常时亦要保持「一切有为法皆是虚幻」的信念,你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感觉到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一切都是如梦境般虚假,如幻术般不真实,若能保持这样的心念,便能消除对外境和自我的执著和贪恋了。

消除对外境和自我之实在性的坚持,便能真正体悟到一切万物的虚幻本质,而你愈能看清一切现象的虚假,就愈不会产生任何恐惧或不安,没有了因恐惧而产生的愤怒和受侵害的顾虑,你就能够发出一个真正的慈悲心。

如果你十分习惯於保持「一切外象如梦」的心境,对众生的慈悲心也能够增长,因为你愈明了万法如梦幻般不实,愈能看清众生的无明,慈悲怜愍之心便油然而生了,而当慈悲心一生起,你便会衷心希望:如果我能令一切无明众生解脱轮回,成就佛果,那该有多好啊!当你深深地发出这样的期望後,起初你便从朋友开始,实践利他之行,因为你认识、亲近他们,能真诚地希望他们能离苦得乐,而当慈悲心进一步增长,便能进而普及於同胞,进而全人类,再进而动物昆虫、飞禽走兽等一切众生。

修行次第广论 觉远师兄

修行次第广论 觉远师兄

修行次第广论》觉远分享我想跟大家简单交流一下,学习《修行次第广论》的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学佛修行是要有次第的,次第就是台阶,或者讲就是基础。

我们把第一层盖好了,才能往上去盖第二层;第二层又盖好了,才能继续上去盖第三层。

但是我们很多人会发现,学佛之后对照佛给我们定义的一些标准,比如因果五戒十善,大家来看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别说第一层了,连地基都还没有。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够往上去修第二层、第三层呢?所以虽然是学,虽然是看,但是学着学着就会觉得跟自己搭不上边。

所以说我们这个《修行次第广论》,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哪里呢?它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地基。

我们是什么状态,我们处在什么问题之中?学《修行次第广论》要给我们指出一条路来,要能够带着我们离开我们现在的种种问题的烂泥塘啊!这里所说的道路,它不仅仅说把我们拽出泥坑就算完了,真正的修行是一个完整的循环。

如果说大家说来说去,还在三恶道里打转,还不能够对将来的修行道路、未来的方向,建立一个正确的理念,建立一个信心的话,那我们现在的修行也会有问题的。

所以总的来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从地狱三恶道直到西方极乐世界,甚至到不退成佛这样一条系统的道路,这条道路《修行次第广论》可以给我们提供,所以我们是要用一辈子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来学的。

但是也有一点需要向大家指出来,我们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不同的学习内涵,针对的也是大家不同的问题,也是大家所处的修行的不同阶段。

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我们学习《推荐学习书目》,里面曾经有一个学习内容,叫做《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这个经我们选学了其中一部分内容,不知道大家当时学习的时候有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核心要点。

我们当时学习的时候是从哪个角度来学这个呢?主要是从做义工——尤其是在道场里面做义工、在平台上做义工,跟大家接触交往过程中如何处理一些问题,我们从中学习一些原则、方法。

那么现在离我们最初学习这部经的时候又过去了一段时间,包括我们内在外在的环境也已经发生变化了,这个时候我们回过头来再学这个经,会不会有些新的感触、新的生发?这里就是很关键的一点了。

菩提道次第略论

菩提道次第略论

菩提道次第略论引言菩提道,是指佛陀所开示的修行之道,是一条通向觉悟与解脱的道路。

它涉及到修行者修身养性、发现内心的智慧和慈悲,以及实践慈善与善行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要讨论菩提道的主要要点,以帮助读者了解这一重要的修行路径。

菩提道的基本概念菩提道源于佛教,并在其他东方哲学中也有所体现。

它基于佛陀的教导,强调超越尘世的欲望和个人利益,追求智慧和慈悲,从而达到彻底的觉悟。

菩提道的层次菩提道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它们是:1. 教授道教授道是最基本的层次,它要求修行者深入研究佛法并理解佛教的教义。

这包括学习佛经、阅读佛教论著和探索佛陀的教导。

通过这个层次,修行者可以建立起对佛法的基本理解,为实践菩提道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观察道观察道是修行者开始内省和观察自身思想、言语和行为的层次。

修行者需要通过正念和专注的实践,观察自己的身心状态,并意识到其中的欲望和执着。

这个层次的目标是培养修行者对自身的觉知,并最终超越个人的利益。

3. 行信道行信道是通过实践良善和利他的行为,培养慈悲和智慧的层次。

修行者应该尽力消除自私和贪婪等负面品质,并积极追求利益他人的行动。

这个层次的目标是培养修行者的慈悲与善心,并通过实践善行来净化自我。

4. 证悟道证悟道是菩提道的最高层次,也是修行者最终的目标。

通过过去层次的努力和实践,修行者可以最终达到觉悟的境界,超越痛苦和欲望的束缚,体验到真实的自由和平静。

这个层次的目标是彻底超越尘世的迷惑,实现智慧与解脱。

菩提道的实践方法实践菩提道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定的决心。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实践方法:1. 正念禅修正念禅修是通过观察呼吸、身体感觉和思维的方式来培养专注和觉知。

修行者应该每天定期进行禅修,并逐渐增加禅修的时间。

通过正念禅修,修行者可以培养专注力和觉知力,并提高对自身和外界的觉察。

2. 慈悲行为通过行善事和利益他人,修行者可以培养慈悲和无私的品质。

这包括捐赠、帮助有需要的人、关心他人的感受等。

菩提心的三种

菩提心的三种

菩提心的三种从心力的角度来分,菩提心有如国王之发心、如舟子之发心、如牧童之发心三种。

(一)如国王之发心国王首先要摧伏敌方,得到自方的拥戴,自己先登上王位,再维护属下臣民。

同样,希求自己先得佛果,之后再将一切众生安置于佛地,这种发心就称为如国王之发心。

(二)如舟子之发心所谓的舟子,也就是船夫。

他的愿望是自己与所有船客同时趋达彼岸。

同样,希求自己与一切众生一同获得佛果,这种发心就叫如舟子之发心。

(三)如牧童之发心牧童为了使牛羊先吃草喝水,免遭豺狼等猛兽侵害,就将它们赶在前面,自己随后而行。

同样,希求先将三界众生安置于佛果,之后自己再成佛,这种发心称为如牧童之发心。

《大圆满心性休息》中也讲了这三种发心,并引用《大宝积经》的教证说:如国王之发心,又叫广大欲乐之发心,这种心力属于下等,是钝根者的发心,需经三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如舟子之发心,又称殊胜智慧之发心,这种心力属于中等,是中根者的发心,需经七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就像弥勒菩萨的发心;如牧童之发心,则称为无与伦比之发心,发心者具有非凡巨大的心力,是利根者的发心,经三大阿僧祇劫即可成佛,就像文殊菩萨的发心那样[据有些经典说,贤劫千佛都在文殊菩萨面前发过菩提心。

后来他们已经成佛,文殊菩萨仍以菩萨的身份在度众生。

]。

印光大师也讲过:「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

」当然,这里的「人」指代一切众生,否则,菩提心的范围仅限于人,肯定是不行的。

现在很多学佛的人,一提起人类的利益,都愿意为此而努力,至于人类以外的其他众生,包括有些大乘修行人也不强调,这种做法不太符合大乘教义。

其实,三界中的所有众生,都是我们要饶益的对像,这一点务必要牢记!关于第三种发心,有人或许会提出疑问:「假如把一切众生先度完了,自己最后成佛,那成佛后就没事可做了。

因为佛陀的事业就是利益众生,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倘若众生全部已度完了,成佛又有什么必要呢?」这个你不用担心,三界众生是不可能度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菩萨证得的涅槃称为无住涅槃,所谓“有大智慧不住生死,有大慈悲不住涅槃”,悲智双运。“爱见之所不拘,终日度生”,不受世间的情爱和认识的束缚,每天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救度众生,又因为见到了众生同体的真相,众生与我不二,所以不见生之可度,实无众生可度。《金刚经》云“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还有人我众生之见,就不是菩萨。“一异齐旨,解惑同源”, 内心没有一点差别相,不一不异,没有开悟、迷惑的分别,人法俱空。二乘人虽然人我空了,但法我没有空,所以有生死可了,有涅槃可证,会住在涅槃里不出来;而菩萨法我也空了,万法皆佛性,佛性即万法,所以能生起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为了救度众生,毫不吝惜生命,这就是菩提心的作用,故名菩萨。功不唐捐,菩萨最终会圆满十地的修行,证得妙觉极果。
2、伏心菩提
这是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位次的菩萨所发的菩提心,已经有智慧的成分了,所以能降伏一些粗的烦恼习气,比如贪嗔痴的念头还有,还会时不时地起来,但不会在行为上去实施,虽然烦恼没有断,但基本不会受干扰了,所能承担的救度众生的力量就更大了。
3、明心菩提
这就是登地的菩萨修行的菩提心了,明心就是发明心地。明心的意思,相当于声闻、缘觉乘的见道证道境界,理上明心是见道境界,事上明心则是证道境界,但修行的路线是不一样的,最终成就的菩提妙果也是不一样的。
1、发心菩提
这是十信位的菩萨所发起的菩提心,十信位的菩萨是凡夫菩萨,就像我们现在刚刚皈依三宝,对三宝生起了绝对的信仰,就会发起成就佛果、救度众生的愿望,这就是发心菩提。虽然自己还没有解脱,但却按照菩萨的行为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去落实、去修行,尽量地去帮助别人修行解脱道,比如护关的居士,信仰的力量使他有一种为大家服务的激情,这就是菩萨行的开始。
智慧分为三个层次,世间智慧能让我们生起出离心,并指导我们修行开悟,得到出世间的智慧,这就是根本智;在根本智的指导下,我们继续修行,就会开发出成就菩提的智慧,圆满后得智,后得智的修行就是圆满慈悲的过程;最后,后得智圆满以后,才能悲智合一,达到佛的世出世间上上智慧。
有了慈悲和智慧,发起了菩提心,就是菩萨乘的行人了,根据修行功夫的不同,菩提心又大致分为三个修行次第。
能成为菩萨的人都是极有善根的,而且见到了空性,根性本明,智慧上已经打开了,但功夫还不到,元功宿著,学非博涉,还受多生历劫的习气缠缚,后得智还达不到广博的地步。已经解自先知,自己可以得度了,了悟了中道实相,心就没有什么可攀缘的了,既没有生死可了,也没有涅槃可住,所以心无所缘。又因为是菩萨根性,发起过菩提心,自利以后能够利物,慈悲至大,菩萨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心才是菩萨最重要的标准。简单来讲,菩提心就是生生世世都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但自己要解脱,还要带领众生一起解脱,这就是大悲心。菩萨的另一个标准是智慧,就是至少要在理上明白了空性的道理,有了不二慧,不二就是色空不二、理事不二、凡圣不二等等的诸法实相,也就是空性。
——达照法师《永嘉禅讲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