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诊断与护理
诊断学症状-发热-2010-护理
常见的功能性低热: 常见的功能性低热: ①原发性低热 ②感染后低热 ③夏季低热 ④生理性低热: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后、 生理性低热: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后、 月经前及妊娠初期也可有低热
四.临床表现 ★
1.发热的分度 1.发热的分度√ 低热 中等度热 高热 超高热 37.3~ 37.3~38℃ 38.1~ 38.1~39℃ 39.1~ 39.1~41℃ 41℃以上 41℃以上
临床上常见的热型
√
fever) 1.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稽留热( 体温维持在39~ 40℃以上,达数天或 以上, 体温维持在39~ 40℃以上 39 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 常见--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 常见--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 --大叶性肺炎
↓释放
内源性致热源
又称白细胞致热源) (2)内源性致热源 (又称白细胞致热源) 白介素(IL白介素(IL-I)肿瘤坏死因子 干扰素 ↓ 血-脑屏障 ↓ 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温阈) 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温阈)上升 ↓ 代谢增加(垂体内分泌因素) 代谢增加(垂体内分泌因素) 骨骼肌阵缩(运动神经) 骨骼肌阵缩(运动神经) ↓ 产热增多
生理变异: 生理变异: 3.月经前及妊娠期高于正常。 3.月经前及妊娠期高于正常。 月经前及妊娠期高于正常 4.老年人低于青壮年 4.老年人低于青壮年 老年人低于 5.高温环境下可稍升高。 5.高温环境下可稍升高。 高温环境下可稍升高
二.发生机制
正常:产热==散热。 正常:产热==散热。 ==散热 发热: 发热:产热↑或散热↓。
fever) 2.弛张热(remittent fever) 弛张热( 体温常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 体温常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 39℃以上 超过2℃,体温最低仍高于正常水平以上。 超过2℃,体温最低仍高于正常水平以上。 2℃ 常见-败血症、风湿热、及化脓性炎症。 常见-败血症、风湿热、及化脓性炎症。
发热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发热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发热的定义和类型1. 发热的定义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生理现象。
正常体温范围是36.5℃-37.2℃,超过此范围便可视为发热。
2. 发热的类型发热可分为两种类型:急性发热和慢性发热。
急性发热是指体温在短时间内突然升高,通常伴有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慢性发热则是指体温升高缓慢,持续时间较长。
二、发热的原因1.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发热原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
2. 免疫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引起发热。
3. 肿瘤恶性肿瘤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导致体温升高。
4. 药物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也会引起发热。
5. 其他原因如中暑、镇静药物过量等。
三、发热的临床表现1. 体温升高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体温升高,其次根据病情不同可有全身不适、头痛、肌肉疼痛、食欲不振、出汗等表现。
2. 休克在严重感染和高热时,可出现休克的表现,包括血压下降、脉搏快等。
3. 大量出汗某些病情下,患者会有大量出汗的情况,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四、发热的护理1. 准确监测体温及时监测患者体温变化,可以更好地掌握病情的发展。
2. 温水擦浴对于发热患者,可用温水擦浴的方式进行物理降温。
3. 补充水分发热患者出汗多,需要适量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4. 适当降温对于高热患者,可使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方式进行处理。
5. 保持室内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6. 营养支持发热时,患者食欲通常不好,需要给予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7. 心理护理发热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焦虑,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护理。
五、发热护理的注意事项1. 防止交叉感染在护理发热患者时,要严格执行手部卫生,同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
2. 监测患者病情护理人员要时刻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3. 防止脱水由于发热患者出汗较多,易导致脱水,因此需及时补充水分。
发热的临床表现: 发热的相关护理诊断
4.高热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天或数周, 一日波动范围不超过1℃,称为: A.弛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波状热
5.X型题:发热伴出血现象多见于: A.败血症 B.肺炎 C.流行性出血热 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E.泌尿系统感染
体温调节:
病因:
感染性发热(50~60%)-各种病原体:
5.发热的相关护理诊断:
• 概述
1.概念: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 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 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 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 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人的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
(1) 人体体温
三种体温测量方法及正常值 口测法 肛测法 正常值 36.3-37.2℃ 36.5-37.7 ℃ 优缺点 可靠,小儿及 安全可靠,可用 昏迷病人不能用 于小儿及昏迷病人
③败血症、风湿 热、重症肺结核、 化脓性炎症。
间歇热: ①体温骤升达高峰 后持续数小时,又 迅速降至正常水平,
②无热期(间歇期) 可持续1天至数天, 如此高热期与无热 期反复交替出现。
③疟疾、急性肾盂 肾炎。
波状热:
①体温逐渐上升 达39 ℃ 或以上, 数天后又逐渐下 降至正常水平,
②持续数天后又 逐渐升高,如此 反复多次。 ③布鲁菌病。
渐降
体温于数天内逐渐降至正常, 如伤寒、 风湿热等
• 中暑(heatstroke): 俗称发痧,。以出汗停止因而身体排热不足、体温极 高、脉搏迅速、皮肤干热、肌肉松软、虚脱及昏 迷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过久而 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所致。 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 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 症状的总称。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 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 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诊病,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 治疗,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 竭.核心体温(core temperature)达41℃是预后严 重的体征;体温若再略为升高一点则常可致死.老 年,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预后。
发热待查鉴别诊断实习护理课件
观察体征
观察患者的体温、面色、呼吸、心 率等体征,以及淋巴结肿大、肝脾 肿大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鉴别诊 断。
流行病学史
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职业、旅行 史等信息,有助于判断是否为传染 病或地方病。
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
血常规检查
免疫学检查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 的变化可提示感染类型。
抗原抗体检测、病毒分离培养等可确 定病因。
详细描述
发热通常表现为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控制,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 散热过程处于动态平衡。当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 体温上升。
发热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总结词
发热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炎症、肿瘤等。病理机制涉及免疫反应、细胞 因子释放等。
详细描述
感染是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感染。炎症反应也是 发热的重要原因,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 肿瘤、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发热。
发热对人体的影响
总结词
发热对人体的影响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生理上可能导致 脱水、心率加快等;心理上可能引起焦虑、烦躁等情绪。
详细描述
发热时,机体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可能导致脱水。同时, 体温升高引起代谢率增加,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在心 理方面,发热可能导致患者情绪焦虑、烦躁,影响生活质量。
02
发热待查患者的护理
护理评估
01
02
03
体温测量
准确测量并记录患者的体 温,观察发热类型、持续 时间及伴随症状。
病史询问
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用药 史、预防接种史等,以辅 助诊断。
术后发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诊断
一、引言术后发热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患者在术后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通常为38℃以上。
术后发热的原因复杂,可能涉及感染、炎症反应、药物影响、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
正确的护理措施和诊断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术后发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诊断。
二、术后发热的护理措施1. 严密观察病情术后发热患者应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面色、神志、切口愈合情况等。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 保持病室环境舒适病室温度应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预防感染。
3. 降温措施(1)物理降温:可采取温水擦浴、冰敷、酒精擦浴等方法。
温水擦浴时,水温以32~36℃为宜,擦拭腋窝、腹股沟、颈部等大血管丰富的区域。
冰敷时,可用冰袋敷于头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
酒精擦浴时,用30~50%的温水酒精擦拭,注意避开心前区、腹部、阴囊等部位。
(2)药物降温:根据医生指示,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退热药物的使用需注意剂量、间隔时间,避免药物滥用。
4. 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5. 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敷料。
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渗出、异味等感染迹象,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6. 心理护理术后发热患者易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耐心解释病情,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术后发热的护理诊断1. 病理生理诊断(1)感染:术后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2)炎症反应:手术创伤、术后炎症反应等。
(3)药物反应:药物过敏、药物副作用等。
2. 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感染、炎症反应、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
(2)疼痛:与手术创伤、切口感染等因素有关。
(3)焦虑:与对病情的担忧、恐惧等因素有关。
发热的护理计划单
发热的护理计划单发热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通常是由于病原体感染、炎症、免疫系统紊乱等原因引起的。
在面对发热患者时,护理工作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发热护理计划单。
一、发热的定义和原因发热是指人体体温超过正常范围(37℃),通常伴随有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引起发热的原因众多,包括细菌、病毒感染、过敏反应、免疫系统紊乱等。
二、发热的护理措施1.观察体温:定期测量患者体温,密切关注发热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2.保持水分平衡:发热患者容易出现出汗、口渴等症状,需补充足够的水分。
可给予患者温开水、稀粥等流质食物,避免高糖、油腻食物。
3.降温方法:当患者体温过高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法,如冰袋敷额头、温水擦浴等。
同时,调整室内温度,保持通风。
4.休息与活动:发热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适量的轻度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5.环境调整:保持病房清洁、安静,避免嘈杂环境。
调整床铺舒适,保证患者睡眠质量。
6.护理记录:详细记录患者发热情况、降温措施及效果,以便医生评估病情。
三、发热患者的饮食护理发热患者应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豆腐、新鲜蔬菜等。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四、发热患者的心理护理发热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给予关爱与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发热患者的并发症护理发热患者若出现并发症,如肺炎、脑膜炎等,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六、总结发热护理计划单旨在为护理人员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以保障发热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灵活调整护理方案,并与医生、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发热护理问题及措施
发热护理问题及措施发热护理问题及措施一、背景概述发热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原因五花八门,包括感染性疾病、药物反应、炎症等等。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发热通常是身体在对抗病原体或其他外界刺激时的自然反应。
然而,当发热超过正常范围,并伴随其他不适症状时,我们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处理发热问题。
二、深度评估2.1 发热的分类与原因按体温高低可以将发热分为低热、中等热、高热和超高热。
原因上主要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多由于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例如感冒、流感、肺炎等。
非感染性引起的发热多与免疫病理、肿瘤、药物反应等有关,例如风湿性疾病、过敏反应、肿瘤发生等。
2.2 发热护理的灵活性在护理发热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芳龄、个体差异以及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
对于年幼的患者,应特别关注其排尿情况,以预防尿路感染。
对于老年人,应注意身体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可能需要调整药物治疗。
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报道医生,做好相关记录等。
三、广度评估3.1 发热护理的基本措施(1)降温: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措施,如擦浴、湿毛巾敷在额头等。
也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药物,必要时请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
(2)寻找并处理原因:对于发热的患者,除了给予相关护理外,还需要寻找并处理发热的根本原因,如抗生素治疗等。
(3)饮食调理:要保证患者无论是在发热期间还是康复期,都能获得营养均衡的饮食。
可以适当增加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等,以增强免疫力。
(4)适当休息:发热期间,患者通常会感到疲倦和无力,此时应适当休息,保证睡眠质量,并避免过度劳累。
3.2 需要注意的问题(1)对于存在潜在感染风险的人员,如应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要注意避免接触患者病原体。
(2)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特别注意发热对他们的影响,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发热护理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对发热问题及其护理措施有清晰的认识。
发热诊断与护理
第一章发热(Fever)第一节定义机制一.定义:大多数有机体能生存的体温不超过45℃,而人体温度又常被调控于此体温以下,即35~42℃之间,体温上升,也常限于42℃以下,很少突破。
这就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与发展了比较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其对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发热就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它就是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一般而言,腋下温度在37℃以上,口腔温度在37、3℃以上,直肠温度在37、6℃以上,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
过热可因机体产热过多,散热过少或因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与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所致,由于此种体温升高既无致热原的作用,亦无体温调定点水平的上移,因而与发热有本质的区别,另外,生理因素引起的体温升高,也不能称为发热。
二.机制:发热激活物就是指外致热原与体内某些产物能够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而使其产生并释放白细胞致热原。
其中外致热原细胞包括细菌、病毒、抗原一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物质等。
内生致热原就是由产内生致热原细胞被发热激活物激活后,产生并释放的致热物质。
许多实验资料表明,传染原与致炎物质,它们的作用就主要就是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如单核球、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其她细胞产生与释放内生致热原。
现在已知的内生致热原有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第一介的质、第六介的质等。
当这些内生致热原经由血液循环到达下丘脑时,可使该细胞释放前列腺素,这时,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外周介质的介导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于就是患者便会感到目前体温“太低”,因此,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加强,使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而造成肢端发冷、起鸡皮疙瘩,汗腺分泌功能降低,出汗减少,甚至停止,此时,患者会盖大棉被而使散热减少;另一方面通过运动神经作用,引起骨骼肌紧张或寒颤,使产热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致代谢增加,也使产热增多,结果,产热大于散热,如此一来,体温便上升了。
发热患儿健康教育
发热患儿健康教育
标题:发热患儿健康教育
引言概述: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家长在面对发热患儿时,需要正确的健康教育知识来进行有效的处理。
本文将从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复发预防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如何应对发热患儿。
一、预防发热
1.1 合理饮食: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1.2 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细菌滋生。
1.3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洗衣物,减少感染机会。
二、发热的诊断
2.1 测量体温:使用体温计测量患儿的体温,及时了解发热情况。
2.2 观察症状:注意患儿的其他症状,如咳嗽、喉咙痛等。
2.3 寻求专业帮助:如体温持续高热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三、发热的治疗
3.1 适当降温:可采取物理降温方法,如擦浴或物理降温贴。
3.2 补充水分:发热时患儿容易出现脱水,及时补充水分。
3.3 使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适量的退热药物。
四、发热患儿的护理
4.1 定期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及症状变化。
4.2 保持环境整洁:保持患儿周围环境整洁,减少细菌感染。
4.3 定时喂药:按医嘱定时给患儿喂药,确保治疗效果。
五、发热患儿的复发预防
5.1 加强锻炼:增强患儿的体质,提高免疫力。
5.2 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5.3 定期体检:定期带患儿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结语:通过正确的健康教育,家长可以更好地应对发热患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患儿的健康。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提高他们对发热患儿的健康意识。
发热护理诊断工作计划范文
发热护理诊断工作计划范文一、患者基本信息及评估1.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等基本信息2. 主诉及病史:患者主诉发热,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及持续时间,过去病史、家族病史等3. 体格检查: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皮肤黏膜、淋巴结、心肺听诊等4.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血培养、细菌培养等相关检查结果5. 诊断结果: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确定发热的原因和严重程度二、发热护理诊断基于患者的评估结果和诊断,护士可以制定以下发热护理诊断:1. 高温引起的昏迷状态2. 高温引起的代谢过度状态3. 临床表现并发症4. 定义良好的个人护理5. 体温改变三、护理干预计划1. 目标设定:帮助患者恢复正常体温,减轻不适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2. 护理干预措施:a. 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保持室内环境通风,避免过度封闭b. 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医疗措施c. 提供充足的饮食和水分,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d. 协助医生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例如血常规、尿常规、血培养等e. 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及时解除焦虑、恐惧和疼痛的不适感f. 教育患者及家属关于发热的相关知识,包括预防、饮食、休息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四、实施和评估1. 护理实施:根据护理干预计划,护士需及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不断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2. 护理评估:监测患者的体温、生命体征、症状变化等情况,评估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对护理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五、护理记录和沟通1. 护理记录:护士需要对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记录,并记录患者的症状变化、饮食、排尿、排便等情况2. 护理沟通:与医生、患者及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及时汇报患者的症状变化、护理实施情况、医嘱执行情况等六、护理效果评估1. 根据患者的体温、症状变化等情况进行护理效果评估,如体温下降、症状减轻等2. 评估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如是否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是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3. 如发现护理效果不佳,需要及时对护理计划进行调整,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七、护理记录和总结1. 护理记录:对患者的体温、生命体征、症状变化、医嘱执行情况、护理实施及效果评估情况进行详细记录2. 总结:对本次护理的情况进行总结,包括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计划等3. 汇报:向主治医生及护理主任等相关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汇报,如患者的症状变化、护理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以上是发热护理诊断工作计划的一般内容,护士可以根据具体的患者情况和医疗要求进行具体的护理干预计划制定和实施。
小儿发热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小儿发热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引言小儿发热是指儿童体温超过正常范围,表现为体温升高,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发热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通常是由于感染、免疫、药物反应、疾病等因素引起的。
对于小儿发热的护理,既要进行准确的诊断,了解病因,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帮助儿童尽快恢复健康。
本文将介绍小儿发热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以供护士和家长参考。
一、护理诊断1. 疼痛相关于高体温和炎症反应目标减轻儿童因发热引起的疼痛,提高其舒适感。
评估指标:•儿童表达的疼痛程度;•神情和行为的改变;•血压、心率和呼吸的变化。
诊断标准:儿童表达疼痛感觉,表情痛苦,出现焦虑、不安、易怒的行为。
2. 液体过少相关于出汗和呼吸增加目标维持儿童正常的液体平衡,保持体内水分的稳定。
评估指标:•儿童的皮肤弹性;•引流量和尿液量的变化;•儿童的精神状态。
诊断标准:儿童皮肤弹性差,出现干嘴、口渴、尿液量减少等症状。
3. 营养不良相关于食欲减退和代谢增加目标提供充足的营养,维持儿童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评估指标:•儿童的体重和身高;•儿童的食欲;•儿童的胃肠功能。
诊断标准:儿童体重和身高增长缓慢,食欲减退,出现厌食、恶心等症状。
二、护理措施1. 疼痛缓解•给予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给儿童使用适当的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以减轻体温升高引起的疼痛。
•体温调控: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以减轻儿童的不适感。
•非药物缓解:使用物理疗法如冷敷或温水浴,可以帮助降低体温,减轻儿童的疼痛感。
2. 液体平衡维持•补充水分:提供充足的清水、果汁、热汤等非刺激性饮品,鼓励儿童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注意饮食:根据儿童的食欲情况,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强儿童的食欲,补充体力消耗。
•监测尿液:密切观察儿童的尿液情况,确保尿液量正常,以评估儿童的液体平衡情况。
3. 营养补充•提供高营养食物:为儿童提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鱼类、禽类等,以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促进恢复。
发热观察与护理讲解
至正常以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 见疟疾。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 幅度大于2~3℃。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见 败血症。
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 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感、肿瘤病人发热。
人体最高耐受热约40.6~41.4℃。高达43℃ 则极少存活。
六 发热体征
•
(2)面容:一般急性感染多呈急热面容。 伤寒、副伤寒者常表情淡漠,即所谓“伤 寒面容”;感染性休克常表现为面色苍白。 此外,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恶 性组织细胞病常因贫血亦可呈面色苍 曰;—活动性红斑狼疮可有面部蝶形红斑; 口角疱疹常见于肺炎,疟疾和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可呈醉 汉样面容。
㈢发热的临床过程与特点
发热的临床经过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
①体温上升期:其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病人
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无汗和畏寒,有时伴 寒战,此时应添加衣服,使病人舒适。
㈢发热的临床过程与特点
②高热持续期:其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
趋于平衡,体温持续在较高状态,病人表现为皮肤 潮红而灼热,呼吸和心率加快,此时紧要的是降温。 降温有物理和药物两种方法,发热不超过38.5℃, 一般用物理降温,如降低室温,加大通风,温水擦 浴或温水浴,酒精擦浴等,体温38.5℃以上,要物 理降温配合药物降温,在未服药或药物还未起效时, 主要靠物理降温
染,多属于低热(37.3-
次体、螺旋体、真菌、 38℃)和中等热38.1-
寄生虫等引起的急慢
39℃),仅少数原因如甲
性、局部性或全身性
亢危象、中暑癫痫持续状
感染,均可出现发热
体温升高的护理诊断
体温升高的护理诊断
1、定义
机体体温高于正常范围。
2、依据
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病人主诉发热、不适。
3、相关因素
①与感染有关。
②与无菌性组织损伤有关。
③与某些疾病有关,如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障碍、免疫缺陷等。
④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有关。
注:某些病人体温升高原因不明时,最好不要用此诊断。
建议从发烧导致对其他功能影响的反应,如活动无奈力、自理(清洁、沐浴入厕)障碍确定出护理诊断名称,“体温升高”作为相关因素陈述。
4、预期目标
①体温不超过38.5℃。
②病人自述舒适感增加。
5、护理措施
①卧床休息,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
②保持室内通风,室温在18~22℃,湿度在50~70%。
③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④鼓励病人多饮水或饮料。
⑤体温超过38.5℃时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降温方法,如冰袋外敷,酒精擦浴、冰水灌肠,小儿用75%安乃静溶液滴鼻等。
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1次。
⑥保持口腔清洁,口唇干燥时涂石蜡油或护唇油。
⑦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影响机体散热。
⑧衣服和盖被要适中,避免影响机体散热。
⑨遵医嘱给予补液、抗生素、退热剂,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⑩高热患者给予吸氧。
发热 机制 临床表现 护理
发热一、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一般为36-37℃左右⏹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1℃下午〉上午,运动、进餐、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可稍升高⏹老年人稍低于年轻人二、发生机制1、致热源性(多数患者发热是由致热源引起)2、非致热源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三、病因与临床分类1. 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术后、烧伤、出血等⏹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如中暑、脑出血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
四、临床表现1. 发热的分级⏹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 ℃以上(1)体温上升期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到39℃~40℃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易伴有惊厥。
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疟疾、败血症、流感、急性肾盂肾炎、输液反应或某些药物反应等。
缓升型:体温于数日内缓慢上升达高峰,多不伴寒战。
见于伤寒、结核病等。
(2)高热期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
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加强,心率增快,可有出汗。
此期可持续数小时(如疟疾)、数日(如肺炎、流感)或数周(如伤寒极期)。
(3)体温下降期骤降体温:于数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有时甚至可低于正常,伴有大汗。
见于疟、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及输液反应等。
渐降体温:于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缓解期、风湿热等五、热型及临床意义⏹1.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2.弛张热(remittent fever) 又称败血症热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发热(Fever)第一节定义机制一.定义:大多数有机体能生存的体温不超过45℃,而人体温度又常被调控于此体温以下,即35~42℃之间,体温上升,也常限于42℃以下,很少突破。
这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了比较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其对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它是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一般而言,腋下温度在37℃以上,口腔温度在37.3℃以上,直肠温度在37.6℃以上,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
过热可因机体产热过多,散热过少或因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和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所致,由于此种体温升高既无致热原的作用,亦无体温调定点水平的上移,因而与发热有本质的区别,另外,生理因素引起的体温升高,也不能称为发热。
二.机制:发热激活物是指外致热原和体内某些产物能够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而使其产生并释放白细胞致热原。
其中外致热原细胞包括细菌、病毒、抗原一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物质等。
内生致热原是由产内生致热原细胞被发热激活物激活后,产生并释放的致热物质。
许多实验资料表明,传染原和致炎物质,它们的作用就主要是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如单核球、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其他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
现在已知的内生致热原有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第一介的质、第六介的质等。
当这些内生致热原经由血液循环到达下丘脑时,可使该细胞释放前列腺素,这时,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外周介质的介导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于是患者便会感到目前体温“太低”,因此,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加强,使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而造成肢端发冷、起鸡皮疙瘩,汗腺分泌功能降低,出汗减少,甚至停止,此时,患者会盖大棉被而使散热减少;另一方面通过运动神经作用,引起骨骼肌紧张或寒颤,使产热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致代谢增加,也使产热增多,结果,产热大于散热,如此一来,体温便上升了。
第二节原因及类型一.原因: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散热减少或产热增多或者说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
临床上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其中以感染性最为常见。
1.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感染,如伤寒、结核、细菌性痢疾、丹毒、肺炎、败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脓肿、肺脓肿等;病毒感染,如流感、肠道病毒感染、脊髓前角灰白质炎、I型脑炎、急性传染性肝炎、麻疹等;原虫感染,如疟疾、阿米巴病;霉菌如霉浆菌;立克次氏体等。
2.非感染性因素:恶性肿瘤,由于组织坏死等原因常释放出内生性致热原而出现发热现象或因一些恶性肿瘤免疫力降低而造成感染致发热;胶原病,也可称自体免疫疾病,由于自己的免疫系统攻击自己的身体组织,造成炎性反应,释放出许多内生致热原而致发热;遗传及代谢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髓质肿瘤等;体温调节中枢的失常,如脑瘤、脑溢血、脑炎等;化学物质,如药物进入血液后所致的输液、输血反应;血肿块、心肌梗塞的组织坏死等。
二.类型按发热的程度可分为微热,即腋温为37.1~38℃,多见于结核、风湿;中等发热,即腋温为38~38.9℃,多见于一般感染性疾病;高热,即腋温为39~40℃,见于急性感染;过高热,即腋温为40℃以上,见于中暑等。
按体温波动规律不一,临床上常将发热分为如下类型:1.稽留热:指高热持续不退,体温维持于39~40℃上下,达数日或数周之久,昼夜体温差消失或缩小(不超过1℃)。
多见于大叶性肺炎、沙门氏菌感染的伤寒,立克次体感染的伤寒、恙虫病及急性传染病的极期等。
2.弛张热:指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体温差仍存在、且波动范围超过1。
c以上,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
常见于粟粒型结核、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及一些非感染性疾病等。
3.波状热:指体温上升可达中等热或高热,持续数日,又逐渐降至微热或正常水平,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周而复始,体温曲线呈波浪状,常见于布氏杆菌病、恶性淋巴瘤等。
4.间歇热:指体温突然升高达高热,持续数小时后又恢复正常,间隔数小时或数日,体温又突然上升,如此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5.双峰热:指高热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小波动,形成双峰,可见于黑热病、恶性疟疾、大肠杆菌败血症、绿脓杆菌败血症等。
6.不规则热:指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化无规律,见于流感、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此外,必须强调,婴儿、老年人及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在感染的情况下可能并不表现发热,甚至以体温过低来表现体温的异常,故应谨慎。
第三节身心反应一.机体代谢的反应首先,发热会造成分解代谢的增强,尤其是糖、脂肪蛋白质,从而可出现消瘦、血糖升高、糖尿、负氮平衡致组织修复力减弱等。
平均每升高1℃的体温,新陈代谢率增加13%,再次造成水、维生素代谢的异常。
在体温升高和高热期,患者尿、汗均减少,水、钠、氯在体内潴留,而在退热期,水分蒸发增加和出汗增多,从而增加脱水及电解质不平衡的可能。
二.各系统的反应1.循环系统的反应:发热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性增高、体温升高,刺激心脏窦房结,使心率增快,一般体温每升高1℃,成人心率增加10次/分钟左右,儿童增加15次/分钟。
但有些疾病可出现相对缓脉,即心率不随体温升高而增快,如伤寒,脑干损伤、颅内压增高等。
另外,体温上升致血管收缩,血压可升高,退热时,血管扩张和大量出汗,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2.消化系统的反应:发热时,交感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出现食欲不振、舌苔、口干、打嗝、便秘、消化不良等现象。
3.呼吸系统反应:发热时,体温升高及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刺激呼吸中枢,而使其兴奋性增高,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助于机体散热,但通气过度,又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且持续高热,大脑皮质及呼吸中枢又可被抑制,出现浅慢或不规则呼吸等。
4.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发热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升高,可致头痛、头晕、烦躁不安、痉挛等表现,而持续高热,中枢神经系统又可由兴奋转为抑制,如表情淡漠、嗜睡、甚至昏迷,尤其以婴幼儿期的“热惊厥”更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可伴短暂意识丧失,而老年人及有肝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高热也可造成痉挛。
5.泌尿系统的反应:发热期,尿量减少,尿色变深,尿比重增高,持续高热者还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等。
三.心理反应:发热时,患者由于突然出现寒颤、面色苍白、体温上升现象而产生恐惧、紧张、不安等心理反应。
高热持续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患者口干、虚弱无力、头痛、头晕等现象而使其烦躁、不安、焦虑,退热期,由于大量出汗、排尿,可出现虚弱、不适感等。
高热持续不退者,更是担心自己的病情、机体的康复能力及诊疗带来的痛苦等。
第四节检查与治疗一.检查1.病史探询:询问发热的规律及伴随症状,患者所处环境的温度等。
2.体格检查: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必要时随时测量。
测量体温时,应选择同一测定部位。
测腋温时位置应准确,测口温时也要注意不要在刚喝过过热或过冷的液体及抽烟后测量。
此外,还应注意皮肤、淋巴结、眼睛、指甲、心血管系统、胸腹、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等变化。
3.实验室检查:⑴.临床病理学检查:血常规,如红细胞、白细胞、红血球、白血球,血色素、血小板、血球沉降率等;尿常规,有无血尿、脓尿、尿蛋白等,大便常规,有无便血、白血球过高,寄生虫或虫卵等;血液检查,如电解质、血糖、肌苷、尿素氮、肝功能等,如疑有血液疾病,如血癌,则要做骨髓穿刺或活体组织切片检查;如疑有自体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应做免疫学检查、抗核抗体、补体等;如体内有不正常的液体积蓄,如腹水、胸水、关节液等,也要考虑抽出做各种相关检查等。
⑵.微生物学检查:如血液培养、脑脊液培养、喉头、尿道、肛门、阴道、子宫颈抹片及细菌或病毒的培养。
⑶放射线检查:胸部X光检查可确定有无肺炎等尤为重要。
二.治疗:一般来说,对发热病人在未确诊其原因前不应轻易使用退热药,以免掩盖其原有热型或者说其他临床表现,造成诊断和治疗上的困难。
1.中等度及其以下发热,即低于39℃的发热对身体并无太大不良影响,甚至反而会有一些好处,另一方面,退热药不能消除发热的病因,有些药物,如类固醇还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再者,当被病毒感染的病童使用阿司匹林时,还会有引起雷氏症候群(一种肝衰竭合并严重脑病变的病症)的危险。
因此,对非高热患者不宜随意过多应用退热药,而主要采用物理降温,如冷敷、减少衣物,调低室温等。
2.对高热患者,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必要时亦先进行物理降温,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用退热药。
⑴.婴幼儿高热者⑵.高热伴头痛、失眠、精神兴奋等神经症状者⑶.长期发热或高烧,如急性血吸虫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及癌性发热等患者,物理降温无效时,可用退热药。
在应用退热药时,应注意:⑴.应熟悉各种解热镇痛药的禁忌症和配伍禁忌,了解复方解热镇痛药的成份,以免发生过敏反应及不良反应。
⑵.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大量出汗,体温骤降,血压下降,甚至虚脱,尤其是对年老体弱,不满三个月的婴儿和体温过高的病人更应注意。
⑶.退热药一般不得连续使用一周,除风湿热和风湿性关节炎外。
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可分为类固醇类及非类固醇类,其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脑内前列腺E2的合成。
类固醇类还可抑制周边免疫细胞的炎性反应。
3.对中枢性高热患者还可采用静滴低温液体(0~10℃)的降温疗法。
4.补充液体,可由饮食或由静脉给予,以防脱水,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第五节护理一.护理评估:1.倾听患者主诉,询问发热开始时间、程度,持续时间及其规律性,评估热型。
2.发热的临床表现:⑴.发热的一般伴随症状,如不适的皮肤温度、头痛、抽搐、全身肌肉酸痛、昏睡、虚弱、食欲不振、口渴、口唇干裂、皮肤干燥、颜面潮红、出汗增加或冒汗、寒颤、皮肤起鸡皮疙瘩、尿量减少且色浓、脉搏快、呼吸急促等。
⑵.生命体征,包括目前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及其变化的规律性。
⑶.精神状态如躁动不安、昏昏欲睡、意识混乱的程度。
⑷.皮肤与血液循环状态,如皮肤的完整性、皮肤有无疹子、皮肤的弹性、湿度、温度、颜色等。
3.发热的相关因素⑴.最近有无过度疲劳的情况⑵.最近有无接近传染病患者⑶.最近有无过度暴露于太阳、热与湿度下⑷.有否接受放射线治疗或化学治疗⑸.最近所处环境卫生、温度、空气如何⑹.是否服用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利尿剂、中枢神经抑制剂、抗忧郁药、血管收缩剂等以及服药的间隔时间和最近服药时间。
⑺.老年人由于生理变化的特殊性及各种疾病的影响,体温更易变化,因此,需评估他们的室内温度、居住环境、活动程度、对天气冷、热的反应及疾病史,以判断他们是否体温调节失常。
⑻.有无创伤,如外伤感染、手术。
⑼.最近饮食清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