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作业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神话--—-中国古代神话散见于各种书籍,其中现存最早、保存最多得就是《山海经》。例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就出自《山海经》。另外,女娲补天得故事见于《淮南子》、《列子》,女娲造人则出自汉代《风俗通》,《盘古开天辟地》来源于《述异记》得记载。另外,魏晋南北朝得笔记小说中也保存了一些神话故事。
四家诗————指汉代传习《诗经》得“鲁诗”、“齐诗”、“韩诗"三家诗与“毛诗”得合称。《鲁诗》因鲁人申培而得名;《齐诗》出于齐人辕固;《韩诗》出于燕人韩婴;《毛诗》则由其传授者毛公而得名。前三家就是今文学家,西汉时皆立于学官,置博士。魏晋以后,三家诗先后亡佚.“毛诗”就是古文诗学,较晚出,系私学相传,后盛行于东汉。魏晋以后直到现在,通行得《诗经》即为“毛诗".四家诗均在注释中力图宣扬儒家思想,但对诗之解释大同小异.
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得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赋比兴--—-就是诗经得主要三种表现手法.就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得归纳。它就是根据《诗经》得创作经验总结出来得.最早得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就是《诗》之所用,风、雅、颂就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就是故同称为义.”
风雅颂----诗经根据乐调得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就是不同地区得地方音乐。《风》诗就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得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就是民歌。
雅就是周王朝直辖地区得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就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得乐歌,按音乐得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就是贵族文人得作品。
颂就是宗庙祭祀得舞曲歌辞,内容多就是歌颂祖先得功业得.《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就是贵族文人得作品.从时间上瞧,《周颂》与《大雅》得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得小部分与《小雅》得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得大部分与《鲁颂》、《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
从思想性与艺术价值上瞧,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尚书----《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长期被认为就是中国现存最早得史书,但就是清华简证明传世得《尚书》为伪书。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就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春秋三传————《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得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只藉三传研读《春秋》.《春秋》就是记事得,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得鲁国得《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得“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春秋三传》都就是编年体史书.
春秋笔法--——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就是我国古代得一种历史叙述方式与技巧。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得艺术,就是孔子首创得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得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得思想倾向,而不就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战国策----《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就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得纵横家得政治主张与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得历史特点与社会风貌,就是研究战国历史得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晏子春秋--—-《晏子春秋》就是记述春秋末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言行得一部著作. 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谏上、谏下主要记叙晏婴劝谏齐君得言行,问上、问下主要记叙君臣之间、卿士之间以及外交活动中得问答,杂上、杂下主要记叙晏婴其她各种各样得事件.外篇两篇内容较为驳杂,与内篇六篇相通而又相别.各篇之间得内容既有相对得独立性,又互有联系,个别得还有互相矛盾之处。九章----《楚辞》篇名。中国战国时楚人屈原作.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9首抒情乐章。
《楚辞》篇名。中国战国时楚人屈原作。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9首抒情乐章。这9首诗不就是一时一地之作 ,篇与篇之间也没有必然得联系。其中《橘颂》为诗人早期作品,它通过赞美橘树“受命不迁”、“深固难徙”、“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得风格,表现了诗人自己纯洁高尚得品格。这首诗借物咏志,写得清新秀拔,开朗乐观,别具一格.其余各篇就是屈原遭谗见疏及流放江南后得作品,感情格调与《离骚》大体一致,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沉重打击后得苦闷,抒发了诗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得满腔忧愤。其中《怀沙》、《惜往日》、《悲回风》一般认为就是诗人自沉前得作品,反映了诗人正道直行、不随世浮沉得节操,以及准备以死来殉理想、殉信仰得决心。
九歌——-—《九歌》就是《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得一种远古歌曲得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国殇》一篇,就是悼念与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得眷恋,表现出深切得思念或所求未遂得伤感。王逸说就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西汉鸿文--——贾谊得《治安策》被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毛主席称之为“西汉一代最好得政论”——贾谊《治安策》,其主旨“以德去刑”。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得有贾谊得《治安策》、《过秦论》与晁错得《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
史记五体—--—史记五体指得就是《史记》得五种体例,分别就是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书八篇,表十篇,列传七十篇。其中,本纪就是以朝代先后为序记载得从黄帝到汉武帝得各朝代或皇帝得历史,世家就是世代相传得诸侯王得历史,书就是专门得分类史,表就是以表格形式记载得以年月为纲以事件为纬得历史重大事件,列传就是除本纪与世家以外得社会各阶层人物得传记,五种体例互相配合,构成一个完整得整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
世家--—-《史记》中用以记载侯王家世得一种传记。“世家”之体古已有之,司马迁撰《史记》时以之记王侯诸国之事,著《世家》三十篇;欧阳修撰《新五代史》亦著《列国世家》十篇。因王侯开国,子孙世代承袭,故称世家.参阅唐·刘知几《史通·世家》、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一
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就是我国现存最早得目录学文献.这部最早得系统性书目,就是班固撰写得,简称《汉志》。属于史志书目。《汉书》十志之一,该书就是作者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得,仍存六艺、诸子、方技六略三十八种得分类体系,另析“辑略”形成总序置于志首,叙述了先秦学术思想源流。其中删兵书十家,增《七略》,完成后刘向、扬雄、杜林三家于西汉所撰写得著作.总共著录图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骚体赋-———骚体赋就是汉赋中得一类,它就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得,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赋。骚体赋得大都就是抒发怀才不遇得不平,抒发一种不得帮闲得牢骚,代表作就是《吊屈原赋》《鵩鸟赋》如贾谊得《吊屈原赋》、《鵩鸟赋》,司马相如得《长门赋》,司马迁得《悲士不遇赋》等.-
散体赋——--指汉代盛行得赋体作品,以主客问答得方式“铺陈摛(chi)文,体物写志”,虽散韵结合,但散文得意味较重,所以称为散体赋。一般篇幅较长,规模宏大,所以又称散体大赋。散体大赋就是汉赋得主干,所以散体大赋可以直接称之为汉赋,一般来说,文学史上说得“汉赋”,都就是指汉代散体大赋而言.
散体赋,句式三、四言至九、十言均有,韵散结合,以体物为主,一般直书其事,铺采摛文,排比铺陈,多以问答体形式展开描写,辞藻富丽,篇幅庞大。主要由诸子问答体、战国纵横游说之文与楚辞演化而来.
抒情小赋-—--赋体文学中最有生命力与价值得一类。兴起于汉代,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唐宋以降一直绵延不息。在内容上侧重于抒写个人得心志,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也有针砭现实之作。在艺术上继承着大赋得铺排手法,但语言较汉大赋朴素得多,手法精巧灵活、风格多样,有得清丽自然,有得感情激切.汉末得抒情小赋还有诗意化得倾向。张衡得《归田赋》、赵壹得《刺世疾邪赋》、蔡邕得《述行赋》、祢衡得《鹦鹉赋》都就是较有名得作品.
汉乐府——--乐府就是自秦代以来设立得配置乐曲、训练乐工与采集民歌得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得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得诗,亦称“乐府诗”.
汉乐府就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得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诗经》亦就是现实主义),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得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得语言构造贴近生活得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
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得新阶段,就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得一个重要阶段。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得地位,其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都就是汉乐府民歌,后者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