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20210123150254)
家庭社工理论2
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一、角色和互动理论在社会学中,角色指与一定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的行为。
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会基于一种地位和身份,按照一定期望,选择一定行为模式去履行角色。
社会角色是社会互动的重要依据和标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就该有什么样的行为。
通常,个人在行使自己的角色时,会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1、个人经验、能力、人格的影响。
这是影响角色行使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对于一个还没有做过父亲的人而言,他很难想象父亲这个角色在行为时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个人既往经历过的事情对个人扮演角色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对于一个能力较强的人来说,他可以通过同他人的互动,学习到如何以适当的角色同他人交往。
个人人格的特点也同样会影响到角色的行使,例如一个个性内向的人,如果要他在晚会上担任主持的角色的话,无疑会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2、自我参与的程度。
一般而言,自我参与的程度会影响到角色行使的认真程度。
自我参与的程度越深,自我投入越多,角色行使越加认真,反之,自我参与的程度较浅,自我投入较少,角色行使的程度也就越加随意。
一个在家庭中认真承担职责的父亲和一个认为家庭生活无聊至极的父亲,两者对于家庭生活的参与程度并不相同,因此,他们对于父亲这个角色的行使也就存在不同,前者可能会是一个勤奋、负责的父亲,而后者可能则是一个在家庭中得过且过的父亲。
3、行使角色所占据的时间长短。
行使角色占据的时间越长,角色对之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相对较多,角色行使会较为认真、用心,反之,行使角色占据的时间较短,角色则会较为随便。
每一个人在社会里不仅只是扮演一种角色,而是根据情境以及互动对象的不同,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如一个人在家庭中可以是和蔼的父亲,温柔的丈夫,孝顺的儿子,在工作单位中则是有威望的领导,会办事的得力下属,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又是一个可以让人信赖的老友。
这些角色彼此之间不能混淆,否则就会增添他人的困扰。
如果用领导的角色和自己的家人打交道,时时要求家人听从自己的要求,对家人的一切指手画脚,无疑会引起家人反感,最终引发矛盾或冲突。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反过来指导实践。
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四个方面:(1)理论可以提供解释的能力,藉此来预测介入的结果;(2)有理论的指导,使得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有比较明确的介入方向;(3)因为理论具有推论的意义,藉此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4)社会工作者可以因此而积累经验,并评估其他的理论,以便寻找出其他更为有效的理论,借此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第一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向我们展示家庭变迁的动态过程,帮助我们从时间角度理解家庭的研究框架,又称为家庭发展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表示家庭从成立开始,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归于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希尔和汉森提出。
一、家庭发展(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1)家庭至少有四个组成因素:①个别的家庭成员②家庭关系③家庭团体④家庭结构;(2)就发展理论本身而言,它有四个基本假设:①人们的“发展”是如何受到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状态的影响;②人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与他们的“发展”分开;③个人与团体的“发展”如何,来自于其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能力;④家庭的内在事件(非有形的),可以由家庭所发生的事件来解释;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长期以来被广为传播、采用的家庭生命周期的思想是由杜瓦尔提出的。
家庭作为一个单位要继续存在下去,需要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包括:①生理需求;②文化规范;③人的愿望和价值观。
杜瓦尔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包括以下相互联结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第二节家庭系统理论一、系统理论与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及观点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
1、针对系统理论在家庭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杜赫提提出了家庭系统理论的主要假设:(1)家庭关系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与个人是否病态的主要因素;(2)家庭的互动模式可以代代相传;(3)家庭的健康是建立在家庭的向心力及个别家庭成员是否被尊重的平衡点上(即两者都要被重视);(4)家庭越有弹性,家庭就越有良好的功能;(5)家庭互动的分析,需要从家庭具有的婚姻和亲子关系角度探讨;(6)个人问题常和家庭的互动模式及家庭价值观有关;(7)任何家庭小系统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家庭主要系统的改变;(8)实务工作者介入到家庭,即成为家庭的一个新系统;2、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1)家庭的每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2)对家庭系统的了解,要和家庭其他子系统联系起来;(3)如果只是分别了解家庭中各个子系统,则不能全面了解家庭的功能;(4)家庭的结构和组织是决定家庭成员行为的重要因素;(5)家庭系统的转换模式也会影响家庭成员的行为;3、家庭系统的构成要素可以从两个角度解释:(1)家庭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即夫妻系统、亲子系统(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系统;(2)家庭系统由个人组成,即父母与子女、大人与小孩、男人与女人等;二、系统理论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系统理论应用于家庭社会工作实务,需要把握好三个主要概念:边界、沟通方式和家庭结构。
家庭社会学作业
1、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试用其中一种分析一个婚姻家庭问题。
(1)结构功能论。
家庭社会学中影响较大的流派。
它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影响中研究家庭。
认为家庭是具有稳定性的社会组织,个人服从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前提.(2)冲突论.注重从冲突角度研究家庭。
认为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冲突是自然的,与其强调婚姻家庭关系中的秩序、平衡、一致或功能主义系统的存在和平衡,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冲突的规律和调解上。
(3)符号互动论。
一种受社会心理学影响较深的微观分析理论.认为家庭与社会、家庭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象征性的行为来沟通的;强调个人对家庭的顺应,强调家庭内部的协调;认为夫妻之间的行为决定整个家庭的命运.(4)社会交换论。
认为家庭关系或家庭行为是一种彼此交换的关系。
当一方表现出一种行为时,另一方则以相应行为作为互换。
掌握这种互换的度是协调家庭关系的关键.(5)发展论。
认为家庭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和自然结束的运动过程,这就是家庭生命周期.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上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
(6)系统论。
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若干子系统所组成的系统,是更大的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每个子系统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牵制,从而促成家庭系统有序运转,家庭的功能得以充分体现。
(7)社会支持理论。
把社会支持当作网络资源,这种资源可以帮助个人应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危机,增进个人健康和幸福。
它有四个主要取向:功能取向、结构取向、主观评价取向及互动取向。
以冲突论为例。
对家庭而言,适量的冲突可以起到“安全阀"的正功能.首先,大量的低激烈程度的小型家庭冲突可以释放紧张能量,避免激烈程度高的、破坏力强的冲突的发生,从而对家庭关系起到长期的维持作用。
其次,家庭冲突可以使冲突各方以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了解彼此的立场、观点、情感和行为模式,从而加速彼此适应的过程,促进家庭成员的团结。
最后,家庭冲突可以尽快暴露出家庭关系中存在的不合理成分,从而避免这些不合理成分积淀下来最终引起家庭破裂。
家庭社会学大纲
家庭社会学第一章家庭与社会第一节什么是家庭一家庭的内涵二、“家”与“户”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家庭是社会的窗口二、家庭是个人和社会联系的纽带第三节社会学视觉中的家庭一、家庭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关系之一二、家庭是基本的社会群体三、家庭是普遍的社会制度四、家庭是个历史范畴第二章婚姻第一节婚姻的本质一、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一种制度性安排二、婚姻是一种社会性行为第二节婚姻的基本准则和要件一、婚姻的基本准则二、婚姻的主观和客观要件三、婚姻的文化和婚龄差四、婚姻的成立五、婚礼第三章家庭关系与家庭结构第一节家庭关系一、家庭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二、家庭关系影响因素的多元性、复杂性三、封建社会中国家庭关系的特点四、纵向式的中国家庭关系及转移第二节现代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一、亲子关系及其发展过程二、亲子关系的特点三、亲子关系问题四、亲子关系问题产生原因五、亲子关系的调适第三节家庭结构一、家庭类型的划分方法二、家庭的小型化趋势三、家庭的核心化趋势四、逝去的“天伦之乐”五、家庭生命周期的自我调节六、住房与家庭结构的改变七、家庭网的必然补充第四章家庭危机及其应对第一节婚姻家庭危机及预防一、什么是婚姻家庭危机二、婚姻家庭危机的表现形态三、婚姻家庭危机的几个关键时期四、婚姻家庭冲突及危机因素五、婚姻家庭危机的预防六、婚姻家庭危机的应对第二节婚外恋一、婚外恋产生的原因二、婚外恋的表现形态三、婚外恋的一般发展过程四、婚外恋者的一般心理期望值五、婚外恋的严重后果六、婚外恋的辅导第三节家庭暴力一、什么是家庭暴力二、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三、家庭暴力形状四、家庭暴力的危害五、建立健全反家庭暴力机制第五章特殊家庭问题第一节单亲家庭一、单亲家庭问题二、单亲家庭的调适第二节丁克家庭一、我国“丁克家庭”产生的原因二、“丁克家庭”的利弊第三节空巢家庭一、空巢家庭的含义二、空巢家庭的类型三、我国“空巢家庭”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四、空巢家庭存在的问题五、空巢家庭问题的解决途径第六章家庭伦理道德第一节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一、家庭伦理二、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第二节家庭伦理的继承与批判一、家庭伦理与家庭生活二、家庭伦理的批判与继承第七章家庭生活方式第一节生活方式与家庭生活方式第二节现代家庭消费生活方式一、由复合的生产单位向单一的消费单位转变二、由“温饱型”家庭向“小康型”家庭转变三、由物质消费向文化消费转变四、由保守型消费向超前型消费转变第三节现代家庭闲暇生活方式一、闲暇时间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财富二、闲暇时间的需求增长三、闲暇生活面面观第四节现代化的家庭管理一、家庭管理和家政服务二、现代家庭管理的社会化原则。
2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76页]
家庭 障碍者
家庭其他成员
障碍者、家庭、家庭其他成员 之系统是环环相扣的关系
• 在运用家庭系统理论分析家庭时,应重 点聚焦于以下三方面:
• 第一,以系统论的视角认识家庭,分析 家庭问题。家庭出现问题,不是单个人 有问题,需要子系统、各成员相互协助 恢复家庭功能和稳定
• 第二,家庭是社会环境中社会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社会环境对家庭具有重要的影 响,家庭同时也会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 家庭社工需要帮助社会、家庭与个人共同 努力,创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社区环 境、社会环境
• (5)家庭互动的分析需要从家庭的基本三角即由 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构成的父母子三角来切入
• (6)个人的问题常常与其家庭的互动模式及家庭 价值观有关
• (7)任何家庭系统的微小改变,都有可能引起家 庭主要系统的改变
• (8)实务工作者介入到家庭中,即成为家庭的一 个新系统
• 2. Epstein和Bishop的观点 • 家庭系统理论的主要假设: • (1)家庭各部分相互关联 • (2)对家庭系统的了解,不可能不去看家庭其他
五、家庭压力理论与家庭社会工作
• 家庭压力理论有助于分析可能引起家庭压力的各种 因素(包括家庭外因素和家庭内因素)及其影响
• 引起家庭压力的各种因素对家庭的影响是不同的, 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不一定都是消极的,如果处理得 当,也可能转化为家庭的资源
• 家庭压力理论为如何化解家庭压力提供了新的视角 和方法
处所的互动 • 4.转型的事件(急速的改变),会对家庭结构带
来改变
三、家庭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
• 1.规范:是指一组被期待的行为,尤其是 针对团体中的成员,因此规范是所有团体 最基本的架构,其中包括家庭团体
• 2.位置:指在一个社会结构中的定位,就 家庭结构而言,位置即指对亲属关系的定 位
家庭社会学复习资料
家庭社会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家庭社会学 2、家庭生命周期 3、择偶4、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于家庭成员的不同配合和组织的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模式。
5、社区情理:由地区亚文化决定的某些为在该社区中生活的多数人所认可的行为规范及与此相适应的观念。
6、家庭: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单位,包括父母、子女及生活在一起的其他亲属。
7、家庭关系:8、家庭的核心功能9、家庭策略:家庭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动和社会变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它体现了家庭对社会的反作用。
10、离婚二、问答题(一)简述城乡家庭策略的共同特征1,家庭生存策略(首先是经济策略)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城乡家庭在考虑自己应对措施的时候,首先是基于一种利害上的考虑。
2,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发展策略呈现非理性色彩,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资就形成了不惜代价这样一种态势。
3,家庭策略在实施过程中的一致性。
家庭在确定了某项策略的时候,都会贯彻到底。
(二)家庭的性质有哪些?(1)家庭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2)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
(3)家庭是一种最典型的初级群体。
(4)家庭是一种社会制度。
(三)家庭的本质是什么?(1) 家庭的本质是经济关系(2)家庭的本质是人口生产关系(3)家庭的本质是感情关系(4)家庭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四)简述城市离婚率高于农村的原因1,农村受传统文化和传统家庭制度的影响比城市大得多,因此在婚姻的伦理责任纽带方面与城市有较大差异。
2,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导致心理上的紧张,从而引发夫妻互动中的问题,加剧夫妻冲突。
3,城市中社会流动的增加增加了异性接触和互相选择的机会。
(五)城乡家庭养老功能的差异有哪些?1,家庭养老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赡养仍是城乡家庭的重要功能。
2,城乡养老标准和实际水平都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3,农村中的养老标准是依照社区的养老情理建立起来的,所以城乡差距能为农村老人及子女所接受。
社工知识: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概念
社工知识: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概念2017社工知识: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概念导语:家庭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人员应用社会工作的原则与方法,为增进家庭生活,扩大家庭功能,而对家庭所提供的服务与治疗。
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考试内容吧。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概念[了解]:(一)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是家庭社会工作中运用最广、最受欢迎的理论,它已成为很多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为家庭社会工作者评估和干预家庭功能提供基本的理论逻辑框架。
家庭系统理论有3个基本的观点: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理解和记忆3个基本的观点:1.家庭成员的问题是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2.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3.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失调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家庭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家庭系统,而要正确理解家庭系统这个概念,就需要进一步把握家庭系统概念的6个核心要素:(1)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而不是各部分之间的简单相加。
(2)家庭系统努力维持改变和稳定之间的平衡,并且通过问题的解决找到新的平衡点。
(3)家庭系统中任何一名成员的改变都影响其他的家庭成员,同样,其他成员的.改变也会影响所有的家庭成员。
(4)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循环影响的原则,不仅父母影响孩子,孩子也影响着父母。
(5)每个家庭系统不仅包含很多次系统(如夫妻、母子、兄弟姐妹等),同时它又归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如邻里、社区等)。
(6)家庭系统依据已经建立的规则运行,它的改变不仅涉及家庭成员沟通交流方式的改变,同时也是家庭运行规则的调整。
(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根据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面临的主要任务,可以把家庭生命周期分为8个阶段:家庭组成阶段、学前子女家庭阶段、学龄子女家庭阶段、青少年家庭阶段、子女独立家庭阶段、家庭调整阶段、中年夫妇家庭阶段以及老年人家庭阶段。
在每个发展阶段家庭成员面临的任务和要求是不同的。
(三)家庭抗逆力3种关联的方式:第一,平行式,即保护因素和危机因素互不相关,保护因素的增减不影响危机因素的变化。
家庭社会工作整理版三大理论
家庭社会工作整理版三大理论1、评述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社会工作意义P96-100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希尔和汉森提出。
目前在学术界被广泛传播和采用的家庭生命周期思想是由杜瓦尔提出的。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重视家庭发展中的阶段性、家庭生活中的转折事件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不同时期的家庭任务和家庭规范、不同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位置、角色的认知及其适应性调整的重要性等。
在该理论看来,对于整个家庭发展而言,家庭生活各阶段是前后延续的,其间有一种转折和衔接,后面阶段将受到前面阶段的影响;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别的发展任务,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将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家庭生活;阶段之间的转折过渡时期是最容易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成员焦虑的时期,应该给予特别的重视。
2、评述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特点P164萨提亚所建立的一套心理治疗方法,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非只求消除“症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家庭治疗模式的核心内容同样集中在人性论。
自我价值观、人的需要、家庭规则以及沟通形式等(1)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注重个人“从内而外”的改变,这是正本清源之道。
(2)萨提亚家庭治疗法处理的是家庭中的沟通“过程”,而又不限定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家庭自己去寻求一个最适合他们的解决方式,所以适用性广。
(3)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是“经验式”的。
(4)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法中,改变涉及多个层面,是完整的改变。
(5)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基本信念是对人的信任和尊重,而治疗的基本原理是注重滋润和关注,因此对于每一个家庭成员来说,治疗的过程就是正面的经验,所以较少遭遇家庭的抗拒和不配合。
另外,萨提亚家庭治疗法还有注重情绪疏导、注重经验和人文关怀,注重治疗师的导演作用和经验等特征,因此,萨提亚的治疗法被有些学者归为“经验-人本主义”取向的论述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特点及局限性P176特点:(1)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重视增强家庭改变时的自由和能力,不强迫家庭改变,又重视治疗师的干预作用;(2)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反对对家庭的强迫和建议,尊重家庭充分的选择自由和治疗师的灵活、不拘一格,又发展出一系列程序化的技巧;(3)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既要求治疗师与家庭共情,又要求治疗师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警惕涉入太深;(4)既要求建立治疗假定,又要求治疗师去诊断;(5)系统式家庭治疗采取资源取向,既类似又不同于精神分析的自我分析技术、存在主义哲学倾向以及高度尊重个体选择的自由与权利的人本主义倾向等。
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
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一、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与世界上的事物往往都遵循一定的周期开始、发展、终结一样,家庭也按照一定的轨道形成、发展直至消亡,即家庭也有它的生命周期。
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也可译为它的生命循环、家庭生活历程)是家庭依照一定的轨道形成、发展、分裂出新的家庭,直至母家庭消亡的全过程。
在家庭生命周期过程中,母家庭孕育子家庭并消亡,家庭继续得以延续。
家庭生命周期是乡村社会学者在20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发展出来的概念,用来描述家庭的结构、组成以及行为的改变。
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可以做不同的划分。
研究家庭生命的周期的阶段,通常是以孩子做关键人物,以孩子的出生成长去观察一个家庭的改变。
美国学者Duvall(1977)就以孩子为主线,对一个完整的中产阶级的美国家庭的生命周期提出一种八阶段论的说法这八阶段是:(1)第一阶段是新婚未生育期(2)年;(2)第二阶段是老大出生至老大两半,(2.5年);(3)第三阶段是家中有学龄前的小孩,老大两岁半至六岁,属于“混乱期”(3.5年);(4)第四阶段是家中有学龄中的小孩,老大六岁至十三岁(7年);(5)第五阶段是家中有青少年阶段的小孩,老大十三岁至二十岁(7年);(6)第六阶段是孩子陆续离开家庭,俗称“发射中心期”(8年);(7)第七阶段是由家庭空巢期至退休,“中年危机期”(15年左右);(8)第八阶段是由退休至夫妇两人都死亡(10至15年左右)。
这一有关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方式适用于独立生活的核心家庭。
各阶段划分脉络清晰。
彭怀真在《婚姻与家庭》中还提到家庭生命周期也可以和个人生命周期相结合考察,因为每个人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任务。
对成人的生涯分期有划分为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衰退期、死亡期等,每期之间又各有过渡转型期。
各个不同的发展问题,如下表:年龄特色18-26步入成年世界:建立自主、符合社会规定的完成学业、立业、成家。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反过来指导实践。
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四个方面:(1)理论可以提供解释的能力,藉此来预测介入的结果;(2)有理论的指导,使得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有比较明确的介入方向;(3)因为理论具有推论的意义,藉此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4)社会工作者可以因此而积累经验,并评估其他的理论,以便寻找出其他更为有效的理论,借此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第一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向我们展示家庭变迁的动态过程,帮助我们从时间角度理解家庭的研究框架,又称为家庭发展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表示家庭从成立开始,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归于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希尔和汉森提出。
一、家庭发展(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1)家庭至少有四个组成因素:①个别的家庭成员②家庭关系③家庭团体④家庭结构;(2)就发展理论本身而言,它有四个基本假设:①人们的“发展”是如何受到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状态的影响;②人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与他们的“发展”分开;③个人与团体的“发展”如何,来自于其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能力;④家庭的在事件(非有形的),可以由家庭所发生的事件来解释;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长期以来被广为传播、采用的家庭生命周期的思想是由杜瓦尔提出的。
家庭作为一个单位要继续存在下去,需要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包括:①生理需求;②文化规;③人的愿望和价值观。
杜瓦尔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包括以下相互联结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发展任务第二节家庭系统理论一、系统理论与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及观点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
1、针对系统理论在家庭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杜赫提提出了家庭系统理论的主要假设:(1)家庭关系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与个人是否病态的主要因素;(2)家庭的互动模式可以代代相传;(3)家庭的健康是建立在家庭的向心力及个别家庭成员是否被尊重的平衡点上(即两者都要被重视);(4)家庭越有弹性,家庭就越有良好的功能;(5)家庭互动的分析,需要从家庭具有的婚姻和亲子关系角度探讨;(6)个人问题常和家庭的互动模式及家庭价值观有关;(7)任何家庭小系统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家庭主要系统的改变;(8)实务工作者介入到家庭,即成为家庭的一个新系统;2、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1)家庭的每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2)对家庭系统的了解,要和家庭其他子系统联系起来;(3)如果只是分别了解家庭中各个子系统,则不能全面了解家庭的功能;(4)家庭的结构和组织是决定家庭成员行为的重要因素;(5)家庭系统的转换模式也会影响家庭成员的行为;3、家庭系统的构成要素可以从两个角度解释:(1)家庭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即夫妻系统、亲子系统(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系统;(2)家庭系统由个人组成,即父母与子女、大人与小孩、男人与女人等;二、系统理论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系统理论应用于家庭社会工作实务,需要把握好三个主要概念:边界、沟通方式和家庭结构。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反过来指导实践。
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四个方面:(1)理论可以提供解释的能力,藉此来预测介入的结果;(2)有理论的指导,使得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有比较明确的介入方向;(3)因为理论具有推论的意义,藉此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4)社会工作者可以因此而积累经验,并评估其他的理论,以便寻找出其他更为有效的理论,借此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第一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向我们展示家庭变迁的动态过程,帮助我们从时间角度理解家庭的研究框架,又称为家庭发展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表示家庭从成立开始,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归于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希尔和汉森提出。
一、家庭发展(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1)家庭至少有四个组成因素:①个别的家庭成员②家庭关系③家庭团体④家庭结构;(2)就发展理论本身而言,它有四个基本假设:①人们的“发展”是如何受到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状态的影响;②人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与他们的“发展”分开;③个人与团体的“发展”如何,来自于其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能力;④家庭的内在事件(非有形的),可以由家庭所发生的事件来解释;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长期以来被广为传播、采用的家庭生命周期的思想是由杜瓦尔提出的。
家庭作为一个单位要继续存在下去,需要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包括:①生理需求;②文化规范;③人的愿望和价值观。
杜瓦尔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包括以下相互联结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第二节家庭系统理论一、系统理论与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及观点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
1、针对系统理论在家庭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杜赫提提出了家庭系统理论的主要假设:(1)家庭关系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与个人是否病态的主要因素;(2)家庭的互动模式可以代代相传;(3)家庭的健康是建立在家庭的向心力及个别家庭成员是否被尊重的平衡点上(即两者都要被重视);(4)家庭越有弹性,家庭就越有良好的功能;(5)家庭互动的分析,需要从家庭具有的婚姻和亲子关系角度探讨;(6)个人问题常和家庭的互动模式及家庭价值观有关;(7)任何家庭小系统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家庭主要系统的改变;(8)实务工作者介入到家庭,即成为家庭的一个新系统;2、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1)家庭的每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2)对家庭系统的了解,要和家庭其他子系统联系起来;(3)如果只是分别了解家庭中各个子系统,则不能全面了解家庭的功能;(4)家庭的结构和组织是决定家庭成员行为的重要因素;(5)家庭系统的转换模式也会影响家庭成员的行为;3、家庭系统的构成要素可以从两个角度解释:(1)家庭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即夫妻系统、亲子系统(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系统;(2)家庭系统由个人组成,即父母与子女、大人与小孩、男人与女人等;二、系统理论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系统理论应用于家庭社会工作实务,需要把握好三个主要概念:边界、沟通方式和家庭结构。
婚姻家庭咨询师三级理论第5章,家庭社会学
婚姻家庭咨询师三级理论第5章,家庭社会学第5章家庭社会学第1节家庭社会学概述一、家庭社会学的定义1、家庭是由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及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或单身形式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它最明显的标志是经济一体化。
2、单身家庭也归入家庭的行列。
3、家庭社会学: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家庭的起源、演变、功能和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家庭形式以及家庭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4、家庭社会学形成于19世纪末,伯吉斯,帕森斯。
5、社会学家对家庭的研究,侧重于它的社会属性。
二、家庭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问题1、家庭结构和家庭规模变迁的研究2、家庭关系变迁的研究3、婚姻问题研究4、代际关系问题研究5、性别问题研究6、老龄问题研究7、家庭制度的比较研究三、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1、功能分析论(1)帕森斯、默顿: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重点要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强调功能的协调一致性、关联性,而很少提及矛盾、冲突和变革。
(2)帕森斯、贝尔斯:家庭最不可缺少的功能,1是儿童的早期社会化,2是成年人人格的形成(3)帕森斯,核心家庭适用于工业社会的家庭形式,原因是①现代设计需要人力流动,以利于经济发展,而结构独立的核心家庭正好适合这种流动性②在核心家庭中,男人起主要作用,是全家的经济支柱,这必然促使社会上所有成年男子都出去就业③家庭可满足个人情感的需要,从而为应付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一块保护性地带(4)古德,对工业制度是否适合夫妇式家庭表示怀疑①存在着分居和离婚,家庭是脆弱的,工业制度提供不了帮助②工业制度在解雇或临时解雇职工、或要求他们作地区性迁移时,并不考虑这些做法会给家庭带来什么压力③工业制度的运转只靠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而没有减少家务劳动时间④妇女劳动力越来越多,其负担更为沉重,且只有少数公司订有帮助她们照顾孩子或促使男子分担家务的计划⑤子女和父母分开生活,社会又强调个人就业,因此,老人缺乏应有的照顾和社会经济保障(5)家庭功能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同地区间也不相同2、社会冲突论:家庭本来就具有引起冲突的特性,尤其是现代家庭成员个性的拓展更易使彼此之间发生冲突。
3家庭社会学
第三章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一个一般性水平较高的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种现象的存在与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
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反过来指导实践。
就家庭社会工作而言,家庭社会学理论对家庭社会工作实务有直接指导作用,它是评估家庭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依据。
借用美国社会学家特纳的观点,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理论可以提供解释的能力,藉此来预测介入的结果;②有理论的引导,使得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有比较明确的介入方向;③因为理论具有推论的意义,藉此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④社会工作者可以因此而积累经验,并评估其他的理论,以便寻找出其他更为有效的理论,借以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
家庭社会学的理论建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各种不同的概念框架以及观察婚姻家庭的视角。
在一个个框架中,我们将看到一幅幅特定的有关婚姻家庭的不同画面,每个画面都强调了不同的东西,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但从总体来看,每个框架都有助于我们从某个侧面理解婚姻和家庭的本质,从而有助于社会成员调整其婚姻及家庭生活。
根据国外多位家庭社会学家编辑出版的《家庭理论与方法资源丛书》(1993年),按照时间序列,家庭理论或家庭实务中的应用模式包括: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符号互动理论,30—40年代的结构功能理论,40—60年代的家庭发展理论,60-80年代的系统理论、社会冲突理论、资源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人类生态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以及80年代之后的沟通理论、女性主义理论等。
根据一些西方学者的观点,有系统的家庭理论建构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而在此之前则是用社会学的理论观点来解释家庭,至于家庭理论系统研究整合则是在60年代之后。
下面本章将重点介绍几种比较有影响的家庭理论。
第一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一、涵义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向我们展示家庭变迁的动态过程,帮助我们从时间角度理解家庭的研究框架,因此又称为家庭发展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反过来指导实践。
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四个方面:(1)理论可以提供解释的能力,藉此来预测介入的结果;(2)有理论的指导,使得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有比较明确的介入方向;(3)因为理论具有推论的意义,藉此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4)社会工作者可以因此而积累经验,并评估其他的理论,以便寻找出其他更为有效的理论,借此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第一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向我们展示家庭变迁的动态过程,帮助我们从时间角度理解家庭的研究框架,又称为家庭发展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表示家庭从成立开始,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归于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开始于20 世纪30 年代,最早由希尔和汉森提出。
一、家庭发展(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 (1)家庭至少有四个组成因素:①个别的家庭成员② 家庭关系③ 家庭团体④ 家庭结构;(2)就发展理论本身而言,它有四个基本假设:① 人们的“发展”是如何受到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状态的影响;②人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与他们的“发展”分开;③个人与团体的“发展”如何,来自于其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能力;④家庭的内在事件(非有形的),可以由家庭所发生的事件来解释;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长期以来被广为传播、采用的家庭生命周期的思想是由杜瓦尔提出的。
家庭作为一个单位要继续存在下去,需要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包括:① 生理需求;② 文化规范;③ 人的愿望和价值观。
杜瓦尔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包括以下相互联结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发展任务第二节家庭系统理论一、系统理论与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及观点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
1、针对系统理论在家庭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杜赫提提出了家庭系统理论的主要假设:(1)家庭关系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与个人是否病态的主要因素;(2)家庭的互动模式可以代代相传;(3)家庭的健康是建立在家庭的向心力及个别家庭成员是否被尊重的平衡点上(即两者都要被重视);(4)家庭越有弹性,家庭就越有良好的功能;(5)家庭互动的分析,需要从家庭具有的婚姻和亲子关系角度探讨;(6)个人问题常和家庭的互动模式及家庭价值观有关;(7)任何家庭小系统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家庭主要系统的改变;(8)实务工作者介入到家庭,即成为家庭的一个新系统;2、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1)家庭的每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2)对家庭系统的了解,要和家庭其他子系统联系起来;(3)如果只是分别了解家庭中各个子系统,则不能全面了解家庭的功能;(4)家庭的结构和组织是决定家庭成员行为的重要因素;(5)家庭系统的转换模式也会影响家庭成员的行为;3、家庭系统的构成要素可以从两个角度解释:(1)家庭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即夫妻系统、亲子系统(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系统;(2)家庭系统由个人组成,即父母与子女、大人与小孩、男人与女人等;二、系统理论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系统理论应用于家庭社会工作实务,需要把握好三个主要概念:边界、沟通方式和家庭结构。
1、边界:是指一个家庭与其他家庭或其他外部社会单位的界限;2、沟通方式: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沟通方式,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3、家庭结构:如果我们要了解家庭系统的功能如何,必须先了解家庭的结构,包括家庭成员在家庭结构之中是如何交往互动的。
第三节结构功能理论埃什尔曼在《家庭导论》中探讨家庭理论的结构功能框架时,特地解释了“ 构”和“功能”这两个概念的关系。
尽管“结构”和“功能”的概念可以分开讨论,但它们也互相联系和互相包容。
结构往往是要素的构成,而要素之间的构成方式所导致的结果即是功能的实现。
结构功能论主要是探讨社会中系统与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依赖并整合在一起的,它强调的是社会的稳定、秩序和均衡。
帕森斯是结构功能理论的集大成者。
按照帕森斯的观点,家庭的中心特点是均衡,家庭结构的稳定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功能在于重新确立被外部世界大乱了的和谐均衡状态。
具体来说,结构功能论在家庭社会学及家庭社会工作中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1、家庭和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关系;2、家庭大系统和家庭子系统的关系(如夫妻、亲子);3、家庭和人格的关系。
家庭有两个不能忽略的基本功能:一是孩子的生育与初级社会化,使他们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二是使成年人的性格具有稳定性。
家庭功能的外移推动了家庭从机构型向友伴型的变迁。
第四节社会冲突理论与结构功能论相反,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是社会的常态,家庭制度和婚姻关系自然也不例外。
与功能论相比,冲突理论更强调社会、家庭和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是自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它由此带来了社会的整体变迁。
按照冲突论的观点,外部因素是导致冲突的主要动力,经济条件的演变、社会结构的转化和社会中的新兴权利关系都是家庭变化的重要因素。
经典的冲突理论来自卡尔·马克思,而将马克思的统治与被统治、压迫和被压迫之间的冲突关系引入家庭研究的是恩格斯。
恩格斯提出,家庭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女性被压迫的主要根源。
在家庭中,不平等的辈分及性别权威关系是造成家庭冲突的主要原因。
从冲突理论的视角出发,我们在分析和处理家庭冲突的时候,就绝不应该仅仅是局限在家庭内部,把它作为家庭内部、家庭自身的事务来看待,而应该结合社会结构的不平等来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办法。
德国冲突论社会学家达伦多夫提出的冲突理论,他认为,权力和权威是稀缺资源,而这种稀缺性决定了冲突的必然性。
第五节符号互动理论每个家庭都有一些不为外人所了解的“特殊符号”。
与家庭有关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社会化研究;第二方面是人格化方面。
符号互动论认为,符号是人类社会互动的媒介工具,它既是人的外部行为的凝聚,又是心理内化的依据,所以在人的外部行为和内心世界之间起中介作用;符号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个体现象,所以是联结个体和社会的桥梁。
符号互动论的一个重要假说认为,社会化的人是能应用象征符号和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人,他既是行为者,又是反应者。
一个人的行为并不是对别人行为的简单反应,应该说它是一种对内在符号产生的反应。
西方学者曾经把符号互动论的基本思想归纳为三个论题、七个假设:论题一:人类的行为是受个人的想法深深影响着的;它是经由计划、反刍、有效的行为。
假设1:人类针对事情的行动是基于意义上的,这也是布鲁默对互动的解释,即认知的意义是来自于刺激、感觉与行动之间;假设2:意义是来自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过程,米德解释意义是来自符号和解释的分享;假设3:意义是被操纵的,是可以修正的,是经由人在处理事情时的解释过程。
论题二:注重在发展自我概念的重要性,符号互动论认为一个人对其位置行为的处理,是因为人们有一个社会我与互动我。
假设4:个人并非生下来就有自我的概念,自我概念是来自社会的互动;假设5:自我概念一旦发展,会对行为过程提供一个重要的动力,米德指出:个人对他自己的反应评估,是受一般人观点的影响的;论题三:人类是社会性的,不会超过社会化的。
假设6:个人和小团体是受外在大文化和社会过程的影响的;假设7:个人是经由在每天生活中的社会互动外塑而成的,即个人是在社会结构当中被塑造出来的;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符号互动论比较强调人们的价值系统(认知)和解释(意义)对家庭事件和行为的影响,强调(符号)沟通方式在家庭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意义对情境的依赖性。
第六节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就是建立在付出代价和获取报偿这两个基本观点上,又被称为资源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霍曼斯、布劳、埃默森等。
其基本概念包括:酬赏、代价、利润、分配、公平、平等、权力、期待、依赖等。
社会交换理论大致于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被运用到家庭研究领域。
社会交换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这样的解释:1、爱情,就是从婚姻伴侣那里寻找表现性补偿,如:两人在做事和出行时相伴,彼此共度快乐时光;2、情感交流,在使个人自我概念增强的同时增进对方对自己的理解;3、肉体的情爱(搂抱、亲吻、抚摸、性的满足)等等;强调家庭中的这种交换,是希望能借助社会交换理论的相关命题,强调在家庭中,美好的婚姻关系是要靠双向努力和双方付出的,是应该满足伴侣双方的欲求和利益的,仅仅强调单方的一味付出和无私奉献根本不可能创造所谓的幸福家庭。
第七节社会支持理论关于社会支持概念的四个主要取向,即功能取向、结构取向、主观评价取向及互动取向。
1、功能取向①国外有的学者将社会支持定义为:它们是这样一些行动或行为,其功能在于帮助某些核心人物实现其个人目标,或者满足其在某以特殊情形下的需要;②卡普兰曾经概括出三大类包含支持成分的活动:第一类是帮助人们策动资源,第二类是处理有关情绪问题,第三类是为那些处于特殊压力情况下的个人提供物质和认知上的支持或分担某些事务;③怀斯提出社会支持的六种不同形式,包括社会整合、对价值的重新确认、可靠的联盟、指导和教育的机会等;④沃克斯则把社会支持分为情感支持、社会化、实际支持、经济支持、建议、指导等几大类;2、互动取向互动取向的社会支持研究者将其看作是个人与其社会网络中的各个部分之间所进行的连续的、复杂的资源互动和交易① 豪斯从广阔的层面,即包括人及其不同类型的支持,按照有关的社会互动来定义社会支持,他提出:“支持是一种出现于下列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换过程:第一,情感关怀;第二,工具性支持;第三,信息;第四,赞扬② 撒拉孙则提出:“传统上所谓的社会支持包括人与环境之间互动的方方面面,它们由亲密的社会关系以及同一系列由人、组织环境和总体的文化期待定义的有关的大型场所构成。
”以上研究者的观点来看,互动取向的社会支持在关注社会网络本身的结构的基础上,着重阐释整个社会支持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们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
3、主观评论取向一、大多数研究者把社会支持的形式分为有形的支持和无形的支持两类。
1、有形的支持包括物质或金钱的支持和援助;2、无形的支持多半属于心理、精神上的,如鼓励、安慰、嘘寒问暖、爱及情绪上的支持等;3、由各种有形或无形的支持构建起来的支持体系就是社会支持网络。
对单个的社会成员来说,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及专业机构提供的支持服务;二、对于社会成员个人来说,社会支持具有非常重要得功能,主要包括:1、社会支持的增加,会使人们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显着提高;2、支持适时介入到有压力的处理,解决问题,减少压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三、从社会工作来看家庭的社会支持或家庭资源,则包括:1、个人资源:个人教育程度、学识、技巧、素质、心理健康、自主能力;2、家庭资源:家庭的凝聚力、适应力、组织、沟通技巧、婚姻关系、家庭功能;3、社区资源:来自家庭外部的个人、团体、机构组织的资源;当社会支持理论与上述之家庭理论整合运用家庭实务工作时,可以归结以下四点推论:1、适当的社会支持或个人社会网络对社会成员可以有预防和治疗的功能,但相反的,不适应的社会支持或缺乏个人支持性的社会网络,则可能带来负面效果;2、家庭的认知可能是受其家庭的互动团体或重要他人的影响;3、介入服务应当着重在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上,如帮助家庭寻求可行有用的社会资源,或与支持性的社会网络连结起来,并且帮助这些家庭持有适当的认知;4、社会工作者应当介入到案主的生活模式中,去协助人们度过其中有压力的生命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