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第二章)熊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第二章)熊老师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学生心理
一、选择题
1.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
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2.学生在公共社交场合讲话,总是出现发抖、脸红、声音发颤甚至口吃,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的现象。这种心理症状属于( )。
A.抑郁症
B.强迫症
C.焦虑症
D.恐惧症
3.方老师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对好几所学校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实验研究
B.个案实验
C.描述性研究
D.实验室实验
4.江珊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这种行为属于( )。
A.自我认识
B.自我反省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5.在英语学习中,某同学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这种现象属于( )。A.分化
B.泛化
征?(C)
A、不可逆性
B、单维性
C、自我中心
D、集中化
15、中学阶段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哪一个人格发展阶段相对应?(D)
A、信任对不信任
B、自主对羞耻
C、勤奋对自卑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三、简答题
1.简述制约能力发展的因素。
答:(1)遗传。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但仅仅提供了一种可能,人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才能把可能转变为现实。
(2)环境和教育。个体从遗传中所获得的潜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应该取决于环境的作用。
(3)实践活动。人的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最终形成的,离开了社会实践,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教育,能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
2.简述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矛盾并说明如何教育。
答:(1)独立自主性的发展与依附性的矛盾。教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同时与父母形成适当的亲密程度。
(2)活动能量与认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教育方面,通过让学生参与活动加深其
认识深度,扩大认识范围。
(3)性的成熟与道德、法制观念的矛盾。教育方面,为学生讲解性知识,通过一些具体渠道让学生觉得性并不神秘,同时讲解有关性方面的法律规定。
3、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答:(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4、简述初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
答:(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2)自相矛盾的情感。(3)少年的热情与冲动。初中生的热情不稳定,更易产生冲动。(4)选择性友谊的建立,初中生的友谊比较稳定,这种稳定性建立在共同的情感体验、爱好和兴趣上,也建立在个性品质的评估上。
5、简述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1)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6、什么叫观察力,中学观察力的发展有何特点?
答: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中学生观察力又有新的特点:
(1)目的更明确;(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
7、简述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答:(1)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2)理解记忆成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
四、论述题
1、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谈谈怎样复习才能有效避免遗忘。
答:(1)及时复习。新学习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及时地复习,至少要在当天加以复习,以减缓遗忘的进程。
(2)分散复习。分散复习是相对集中复习而言的。相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因为分散复习可以降低疲劳感,可以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研究表明,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单纯重复阅读的记忆效果之所以不如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主要在于前者不利于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从而在重复学习时有一定的盲目性;而后者则利于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从而在重复学习时便于集中注意,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点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如英语、语文)中应注意教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背诵,将阅读与背诵交替进行。
2、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价值。
答: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儿童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这一阶段的后期思维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岁)
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思维仍受直觉思维的影响。儿童还存在“万物有灵论”的现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思维具
有刻板性;儿童尚未获得物质守恒的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儿童能够进行多维思维,思维具有可逆性,思维去自我中心,思维能反映事物的转化过程。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的形式进行的,能够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思维以抽象思维为主,能够进行系统思维,思维具有灵活性,不再恪守规则。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奖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
(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