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银行的独霸时期

合集下载

简析18世纪至19世纪初期英格兰银行走向中央银行的历程

简析18世纪至19世纪初期英格兰银行走向中央银行的历程

简析18世纪至19世纪初期英格兰银行走向中央银行的历程作者:李学勇来源:《财税月刊》2018年第03期一、博弈之间幸存1.垄断发行权1694年为了解决战争资金的问题财政大臣蒙古泰重新建议成立贷款组织规定凡是给政府贷款120万英镑的人就有权联合成立一个特许公司,且拥有发行纸币的垄断权。

经议会同意后,议会将成立银行看作是筹集资金的最后资源及方法,结果在12天内的时间里所有股本被伦敦的富商王公贵族认购一空英格兰银行就此成立。

作为英格兰地区唯一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经营金银买卖与商业期票贴现及货物抵押贷款等普通业务,但是银行券发行权的垄断打破了原有的利益的均衡,合股制银行开始反击。

以张伯伦为代表开始筹建地产银行,答应向政府提供贷款来获得银行券的发行权。

尽管政府以盐税担保,地产银行虽然最终因承购量太少而导致计划失败。

然而,却成功挑战了英格兰银行的特权地位,垄断发行权也仅仅是政府视利益而给予的不确定的权利。

2.挤兑风波1696年威廉三世下令“货币重铸”,合股制银行开始大量收集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要求其兑换硬币,由此引发挤兑风潮。

幸得当时行长的大力宣传和政府的支持,以及股东大会宣布放弃当年股息的决定,使得英格兰银行从将要破产的边缘存活下来。

1707年,东印度公司集中大量货物在大不列颠岛本土大量换取英国铸币和英格兰银行银行券。

当年8月东印度公司持30万英镑银行券要求英格兰银行兑换铸币,由此,一场大型的挤兑开始发生,又一次,濒临破产。

然而,其中来自于英国皇室的股东挽救了这一切——英国女王等集齐所有资金帮助应付挤兑,同时严令东印度公司不得提取30万铸币。

如此,英格兰银行又躲过一劫。

3.南海泡沫在南海泡沫之前,英格兰银行在王室贷款特许权的竞争中败北,输给当时银行业的魁首——剑刃银行,这原本注定英格兰银行将从此沦落为二流银行,甚至被剑刃银行兼并或者自生自灭。

然而,历史永远是一场巧合。

1711年,哈利.耶尔成立了南海公司,在成立之初便取得了西班牙王室南大西洋领域贸易专营权,随后又承担了王室60万英镑的债务,获得南海贸易垄断权和政府赋予的酒,醋,烟草等项目的免税权。

论18世纪英国银行业的兴起

论18世纪英国银行业的兴起

论18世纪英国银行业的兴起作者:刘金源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13年第07期[摘要]17世纪末18世纪初,为应对战争所带来政府财政危机,同时也为了满足经济部门的资本需求,以提供信贷、促进资本流转为目标的银行业在英国迅速兴起。

英格兰银行、地方银行、私人银行先后组建起来,并在缓解政府的债务危机、促进资本流转、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英国,英格兰银行,地方银行,私人银行[中图分类号]K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4-0037-05有经济史学家指出:18世纪的英国,在经济领域发生两场革命,即北部的工业革命与南部的金融革命。

①工业革命表现为新技术的发明、新行业的兴起及工业组织的出现,而金融革命则表现为银行业的兴起及资本市场的形成。

银行业最先在荷兰出现,17世纪后,随着商业及贸易的发展,银行业在英国逐渐萌芽了。

17世纪末18世纪初,为应对战争所带来政府财政危机,同时也为了满足经济部门的资本需求,以提供信贷、促进资本流转为目标的银行业在英国迅速兴起。

英格兰银行、地方银行、私人银行先后组建起来,在缓解政府的债务危机、促进资本流转、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8世纪是英国经济转型的世纪,国内学界大多关注这一时期的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而对于以银行业兴起为标志的金融革命关注不够。

②基于此,本文将对18世纪英国银行业的兴起从宏观上加以梳理,旨在从金融这个层面来揭示18世纪英国经济领域所发生的变化。

一、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是英国最早创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而它的创立,与17世纪末政府的巨大财政赤字相关。

光荣革命后,英国先后卷入一系列对外战争。

战争促使国家财政出现亏空,威廉三世不得不开征各种税收,如消费税、印花税、土地评估税等。

尽管如此,税收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财政开支。

1693年,以税收为主体的政府总收入为378.3万镑,政府总支出为557.6万镑,其中军事开支为465.1万镑,财政亏空约179.3万镑;1694年,政府总收入为400.4万镑,总支出为560.2万镑,其中军事开支为449万镑,财政亏空约159.8万镑。

金融发展史平时作业(一)(1-4章)

金融发展史平时作业(一)(1-4章)

金融发展史平时作业(一)(1-4章)金融发展史平时作业(一)(1-4章)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币),起源于(商朝)。

2、蚁鼻钱专指(楚国)的铜贝。

3、春秋战国时期铸造了各种不同的铜铸币,主要有(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四种。

4、汉武帝对钱币进行整顿,规定五铢钱由中央政府的(上林三官)负责铸造,禁止各郡国铸钱。

5、(两晋)没有铸造钱币的记录,中国货币史上出现了一百多年的真空状态。

6、两汉的信用以(货币信贷)为主要形式,而且主要是由(私人)办理。

7、公元118年,汉武帝对钱币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改革,铸造了(五铢钱)。

8、放款是唐朝传统的信用业务,唐朝的放款有(私人放款)和(政府放款),私人放款大致分为(信用放款)和(抵押放款)。

9、(书贴)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支票。

10、王安石的信用政策反映在他制定的(市易法)和(青苗法)中,市易法是(政府向民间提供的抵押信用),青苗法是(政府向农民提供的抵押贷款)。

11、宋代钞引也可买卖,所谓钞引是(一种专卖特许证)。

12、明朝只发行过一种钞票,即(大明宝钞),币面只印(洪武年号),最大面额为(1贯)。

13、明代典当业的特点是(商人投资经营典当铺)并成为这一行业的主要力量。

14、清代钱庄的主要业务是(丢换货币),(坚定和称量金银成色重量),(办理存放款),(签发银钱票)。

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1、信用是在货币产生以后出现的,货币的存在是信用产生的前提。

(×)2、我国最早的货币是交子。

×3、典质是南北朝时期专营汇兑的金融机构。

×4、两汉时期的信用主要是政府提供的国家信用。

×5、南北朝时期信用有较大的发展,其标志就是信用机构的产生。

(√)6、秦汉的货币制度都是金钱本位制。

√7、南北朝的钱帛本位是因为钱的信用下降,唐朝则是因为钱的数量不足。

√8、元朝的货币制度是以纸币为主,规定公私都用纸币。

英格兰银行大事记1826-1913

英格兰银行大事记1826-1913

英格兰银行大事年表一、英格兰银行建立1694年:伦敦城1268家商人以私人合股公司方式组建,目的是按年息8%贷款万英镑给英王威廉三世,以作为其在欧洲大陆军事活动的资金。

同时,政府授权给该银行发行纸币。

其成立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有三点:第一,是合股公司第二,是被赋予有限责任的特权第三,拥有政府的户头。

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空前团结,繁荣强大。

学者普遍认为这是工业经济开始转型所引起的。

连同海军的力量,这使英国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世界霸主的权力。

二、垄断货币发行权1826年:英国政府核准英格兰银行在伦敦城外65英里之内独占钞票发行权。

1826—1828年:英格兰银行为处理各地区发钞银行无法顺利发送钞票的问题,开始设立第一家分行。

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英格兰银行的纸币为全国唯一的法偿货币。

1844年:《比尔条例》(银行法)出台,英格兰银行正式成为国家的发行银行。

该法案规定:第一,其他银行不得增发钞票。

第二,英格兰银行内部,划分为银行部和发行部。

第三,钞票流通数量有最高限额,即当时英格兰银行只能发1400万英镑,仅对政府借款作保证。

此外,当时的英国政府对英格兰银行的经营也采取了比较放任的态度,管制较少。

这样,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其他银行的发行额度就会转移到英格兰银行。

1928年成为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

三、清算银行由于英格兰银行对银行券的日益独占,作为政府银行的代理职能日益加强,再加上其银行券信用稳固,流通的范围日益扩大。

从18世纪起,许多商业银行为了业务上的方便,纷纷在英格兰银行开立往来账户。

1854年:英格兰银行成为英国银行业的交换中心,即清算中心。

四、最后贷款人——危机中的角色转变1825年:南海泡沫危机爆发,英格兰银行虽然行动比较缓慢,但是最终恐慌还是被制止了。

由于当时高利贷法仍在适用,因此,英格兰银行的作用空间比较有限。

1833年:英格兰银行取得钞票无限法偿的资格。

1836-1839年:欧洲处于繁荣阶段。

西方银行发展历程简介

西方银行发展历程简介

西方银行发展历程简介西方银行的发展可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在古希腊,人们通过存放金属货币和贵重物品来保护其财富,并借出资金获得利息。

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存在着类似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承兑票据和汇票等服务。

在中世纪的欧洲,银行业开始蓬勃发展。

在这个时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热那亚等城市成为了金融中心。

这些城市的银行家提供了贷款、汇票和外汇等服务,为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在欧洲大陆,荷兰、德国和法国等地也出现了类似的银行业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业逐渐向更现代化的形式演变。

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伦敦的银行主导了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

这些英国银行也发行了自己的纸币,并创造了可转让的银行存款,使得贸易和商业更为便利。

19世纪是银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资本需求增加,银行成为了工商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央行,负责发行货币、监管银行业和维护金融稳定。

此时,银行间支付系统也得到了改进和完善,为国内和跨国交易提供了更高效的支付工具。

20世纪是银行业全球化的时代。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和跨国公司的崛起,银行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银行开始提供跨境支付、外汇交易、国际贸易融资和项目融资等服务,助力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

进入21世纪,西方银行业继续面临着挑战和变革。

金融危机和科技革命的影响使得银行业务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进步,使得网上银行和移动支付成为主流。

同时,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也对传统银行业提出了新的竞争和发展机遇。

总的来说,西方银行通过数百年的发展,由古代的金融机构发展成为现代化的金融机构。

从提供基本金融服务到全球化运营,银行业始终在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贸易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银行业将继续适应和应对各种变革,为人们提供更便利、安全和创新的金融服务。

英国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历程

英国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历程

英国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历程英国银行作为英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其国际化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在这个过程中,英国银行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不断扩大其全球业务范围,成为国际金融业的重要参与者。

19世纪初,英国银行开始在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英国银行利用其强大的资本和信誉,为英国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贸易网络。

同时,英国银行还积极参与国际支付结算,为全球贸易提供便利。

20世纪初,英国银行进一步加强了其国际化发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银行开始扩大其海外业务。

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为当地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

此外,英国银行还积极参与国际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投资和交易机会。

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英国银行继续推进其国际化战略。

它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其分支机构网络,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

同时,英国银行还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和监管机构,为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进入21世纪,英国银行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保持竞争力,英国银行不断加强其国际化战略。

它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市场,通过收购和合作等方式扩大其业务规模。

同时,英国银行还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然而,英国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增加,给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其次,国际金融监管的不断加强,使得银行需要更加注重合规和风险控制。

此外,英国脱欧对英国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英国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加强全球合作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国银行通过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和挑战的增加,英国银行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以适应新的环境和需求。

18十九世纪初英国最大债权人

18十九世纪初英国最大债权人

1806年,荷兰被法国占领之后,阿姆斯特丹的金融家与资本家逃往英国避难,英格兰银行成为欧洲唯一能维持纸币信用的银行。

拿破仑战争时期,英格兰银行不仅控制着英国金融,还以巨款贷给战争同盟国,成为国际金融资本集团的核心。

利润不断从英国、欧洲各国及其殖民地流入金融家的保险柜中。

在滑铁卢战役中,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卖空袭击得以控制英国的货币发行权。

当时内森·罗斯柴尔德利用其家族在欧洲发达的情报网,持有英国国债的投资者早一天知道了滑铁卢战役的结果——惠灵顿公爵打败了拿破仑,但他却在伦敦股票交易所大肆作秀——大量抛售英国国债,让大部分英国国债持有者误以为英国战败了,国债即将大幅度缩水。

由于当时内森在伦敦的金融市场上也算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看到他的做法后,于是人们盲目跟风,纷纷将自己手中的英国国债脱手套现,从而使英国国债的价格一落千丈。

但让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是,内森在大量抛售英国国债的同时,也让其手下在价格较低时暗中吃进英国国债,最终通过“卖空袭击”的方法,内森罗斯柴尔德将大部分的英国国债收入囊中,罗斯柴尔德家族成为英国的最大债权人。

战火中诞生的英格兰银行

战火中诞生的英格兰银行

英国从"中间区域"突围——战火中诞生的英格兰银行(一)徐瑾?10月3日14:55中央银行大概是最神秘的银行,中央银行家也往往成为报纸头条主角或者阴谋论的核心。

作为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曾经被冠之以“堡垒中的堡垒”,其诞生亦被视为当时最重要的金融革命,那么这座“堡垒”是如何平地而起的呢?今天谈起中央银行运作规范,往往言必及英格兰银行以及美联储如何如何,以至于《xx战争》中大喝一声:“你知道中央银行是私人银行么”,不少人顿时傻眼,马上以为知道惊天秘闻,随即对于阴谋论之流五体投地。

事实如何?历史犹如化石,永远是层层叠叠而就,真相总是比有的人想的单纯,也比另一部分人想的曲折。

英格兰银行在17世纪诞生,其成立的主要原因其实只有一条,战争。

聪明不过希腊人,他们早说战争是一切缘由之父,而一切战争的母体则是金钱。

作为大陆强国的法国和海洋强国的英国,在欧洲历史上一直斗争不断。

法国在西欧面积最大,人口又是英国三倍,这些因素在冷兵器时代都非常重要,而英国之所以能够持续应对甚至在18世纪压倒法国,其背后离不开制度的作用,尤其金融体系的支撑与财产权的保护。

制度为什么如此重要?曾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家奖的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在其名着《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如此评价17世纪英国的处境,“法国的规模和西班牙的财政资源使这两个国家都成了欧洲的强国。

尼德兰的效率达到了同样的目标。

这三个国家都向英国提出了不断的挑战……英国必须寻找一个中间的领域。

”所谓“中间领域”,对于英国而言就是开拓新市场,学习新制度,使得原本在16世纪完全看不出冠军样的英国在18世纪领跑,成为一个“最有效率、发展最快”的国家。

事实上,历史上的欧洲的地理分割纵然使得各类冲突绵延不断,但也造就了不同的制度竞争以及国家演化,谁占优,引来效仿,谁落后,难免淘汰。

依赖商业和贸易,英国面貌开始变化。

按照经济史学家麦迪逊的数据,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末,英国人口增长大概4倍,同期法国人口只增加了四分之一,英国人均寿命以及城市化也高于法国,伦敦人口增加了13倍,伦敦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

银行业发展历史

银行业发展历史

国际银行业发展的简要历史一、早期国际银行业的发展13~15世纪,意大利的银行在欧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银行业蓬勃发展。

16世纪初期,安特卫普成为欧洲的金融中心。

16世纪80年代以后,阿姆斯特丹又成为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

在荷兰金融业发展经验的影响下,英国于1694年成立英格兰银行,对现代银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近代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后,伦敦成为世界首要的金融中心,为欧洲的战后重建工作提供融资。

随着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兴起,国际银行业务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展。

在殖民时代的国际业中,英国一直独领风骚。

其他殖民霸权国家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展。

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银行业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主要的资本供应国,纽约逐步成为与伦敦并驾齐驱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

这一时期,美国的银行借本国经济金融实力的增强积极向海外扩张。

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导致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直到60年代,国际银行业一直处于沉寂之中。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与西欧、日本经济的回复,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得到有力改善,国际银行业务也开始发展,期间美国起了主导作用。

进入20世纪70年代,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际债务危机的影响,美国的国际银行业业务受到沉重打击,欧洲和日本银行实力提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银行业并购重组的发展,国际银行业逐步成为发达国家大型超大型银行机构的竞争场所。

新中国60年银行业发展历程回顾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新中国银行业逐步成长并不断发展壮大,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1956年:银行业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这一阶段,我国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80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体制的变革(上)

80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体制的变革(上)

80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体制的变革(上)">一、英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一)1986年的金融“大爆炸”所谓“大爆炸”(BigBang),是指1986年10月27日伦敦证券交易所宣布实行的伦敦证券市场在技术上、操作上和规章制度上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大变革。

“大爆炸”的主要内容是:*允许本国和外国银行、保险公司以及证券公司申请成为交易所会员,允许交易所以外的银行或保险公司、甚至外国公司100%地持有交易所会员公司的股份;*以“双重资格”(DualCapacity)取代原先实行的“单一资格”,交易所成员公司可以兼任证券交易商和证券经纪商的双重身份、双重职能;*借鉴纽约证交所的经验,取消最低固定佣金制,实行自由议定佣金制度。

“大爆炸”之后不久,伦敦证交所启用了自动报价系统SEAQ(StockExchangeAutomatedQuotation)以及国际自动报价系统SEA QI(SEA Q-International),与纽约、东京证交所电脑联机,实现24小时全球性的证券交易。

紧接着,英国证券交易所协会修改了上市规则,以便于外国公司的进入。

1986年的金融“大爆炸”还包括了对国债(在英国被称为“金边债券”,gilts)市场的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原来交易商与经纪商分离的制度,扩大了国债造市商(GEMMs)的范围,并以屏幕交易取代现场喊价交易。

英格兰银行通过政府经纪商进行国债市场的操作,其总体目标是拓宽市场广度,营造一个高流动性、竞争性的市场以满足政府的融资需求,及在必要时协助对货币的控制,特别是通过出售国债减缓货币供应的增长。

与此同时的另一项重要改革是通过了《1986年金融服务法》,从法律上确立了证券投资局(SIB)在监管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业的权威性及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SIB主要是通过证券业的自律机构对证券市场进行管理,但没有权力对违规机构处以罚款或其它处罚,唯一的手段就是取缔不服从管理的自律组织。

因此在1987年英国又成立了严重欺诈案办公室(SFO),专门负责对金融犯罪的调查和处理。

汇丰银行的建立

汇丰银行的建立

汇丰银行——中国财金主宰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各国通过各种方式侵入中国。

其中,在中国开设银行成为它们在中国实现侵略利益的重要手段。

从1845年第一家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机构,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里,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的数十家银行中,势力最大的是英国的汇丰银行。

1864年8月6日,汇丰银行在香港创立,1865年3月3日正式营业,同年4月3日在上海外滩南京路转角开设分行。

与以前在华设立分支机构的外国银行不同,该行把总行设在香港,一开始便以中国为基地和主要掠夺对象。

其英文名称为HongKong & Shanghai Banking Company Ltd.。

1866年按香港政府法令正式注册时,易名为HongKong &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中文取名汇丰。

成立时,尽管有一些其他国籍商人持有股份,但其主要投资者与创办人是那些在远东多年且富有经济侵略经验的英籍大商行和英国资本家。

汇丰在旧中国的发展过程,反映了英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扩张的过程。

首先,汇丰银行通过借款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

从1874年到1890年,清政府共借外债26笔,总额4136万两,汇丰一家贷了17笔,金额2897万两,占70.04%,成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急先锋。

1894年后,西方列强把借款优先权的争夺作为瓜分中国的主要手段,而汇丰在承贷的外国银行中独占鳌头。

在每一笔对华贷款中,都附加苛刻的条件,如“英德续借款”,按合同规定,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职位在借款偿清前一直由英国人担任,故此职直至1943年才由美国人李度继任。

政治借款以关税作为担保品,故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以清理债务、保障债权为借口,夺取了关税支配权,中国关税归汇丰、德华、华俄道胜三家银行存储保管,但汇总和收支拨解的总枢纽为汇丰银行的上海分行。

1913年的“善后大借款”以中国全部盐税收入为担保,所有盐税收入都必须解入汇丰等五家外国银行存储。

英格兰银行的历史

英格兰银行的历史

英格兰银行的历史英格兰银行历史沿革世界上最早形成的中央银行,为各国中央银行体制的鼻祖。

1694年根据英王特许成立,股本120万镑,向社会募集。

成立之初即取得不超过资本总额的钞票发行权,主要目的是为政府垫款。

到1833年英格兰银行取得钞票无限法偿的资格。

1844年,英国国会通过《银行特许条例》即《比尔条例》,规定英格兰银行分为发行部与银行部;发行部负责以1400万镑的证券及营业上不必要的金属贮藏的总和发行等额的银行券;其他已取得发行权的银行的发行定额也规定下来。

此后,英格兰银行逐渐垄断了全国的货币发行权,至1928年成为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

与此同时,英格兰银行凭其日益提高的地位承担商业银行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划拨冲销、票据交换的最后清偿等业务,在经济繁荣之时接受商业银行的票据再贴现,而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中则充当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由此而取得了商业银行的信任,并最终确立了“银行的银行”的地位。

随着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因应实际需要,英格兰银行形成了有伸缩性的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活动等调节措施,成为近代中央银行理论和业务的样板及基础。

1933年7月设立“外汇平准帐户”代理国库。

1946年之后,英格兰银行被收归国有,仍为中央银行,并隶属财政部,掌握国库、贴现公司、银行及其余的私人客户的帐户,承担政府债务的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务仍然是按政府要求决定国家金融政策。

英格兰银行总行设于伦敦,职能机构分政策和市场、金融结构和监督、业务和服务三个部分,设15个局部。

同时英格兰银行还在伯明翰、布里斯托、利兹、利物浦、曼彻斯特、南安普顿、纽卡斯尔及伦敦法院区设有8个分行。

英格兰银行特点英格兰银行享有在英格兰、威尔士发钞的特权,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由一般商业银行发钞,但以英格兰发行的钞票作准备;作为银行的最后贷款人,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并作为票据的结算银行,对英国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作为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稳定英镑币值及代表政府参加一切国际性财政金融机构。

英国商人银行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英国商人银行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英国商人银行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英国是当今世界投资银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英国,投资银行叫商人银行。

从职能上看,这种商人银行又与美国的投资银行不完全相同,英国的投资银行不仅从事证券业务,还从事普通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与美国投资银行相比,英国的商人银行历史更悠久。

16世纪中期,随着英国对外贸易和海外殖民扩张的开始,英国的各种贸易公司开始通过创建股份公司和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大量资金,以分担海外贸易中的高风险。

英国的商人银行也从为国际贸易提供承兑便利的业务中发展起来。

此后,随着大量的股票、债券的发行和证券交易的日益活跃,英国的商人银行逐步壮大起来,一些实力雄厚的大银行,如巴林银行在证券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一战以后,随着英国国际经济金融中心地位的不断下降,英国的商人银行也发展缓慢。

直到70年代,这一局面才有所改观,商人银行开始重振雄风。

这一改观主要得益于70年代以后英国国民经济中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民营化、企业并购浪潮和证券市场变革。

首先,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国政府掀起了“民营化”的浪潮。

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英国陷入萧条,国家财政部为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竞争和提高效率,开始进行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

民营化采用公开上市、私募、出售国有资产、重组或分割、注入新的私人资本等形式进行。

在民营化过程中,私人银行可以提供广泛的服务,包括帮助制定国有企业出售方案、为股票上市提供咨询服务或代理发行等。

在英国铁路公司、国家货运公司、电信公司等诸多行业的民营化过程中,许多商业银行,如巴林、华宝、施罗德等都有过出色表现。

民营化使商人银行和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为以后进一步扩展投资银行业务打下了基穿其次,80年代的兼并收购风潮推动商人银行业务进一步发展。

许多商人银行利用自有资本或代为管理的共同基金积极参与企业的收购和合并。

1987年,英国公司并购美国公司资产总值达317亿美元,基本上是依靠英国商人银行的协助与筹划才得以完成。

世纪豪赌——索罗斯与英格兰银行之战

世纪豪赌——索罗斯与英格兰银行之战

索罗斯的行动
结果:英镑开始下跌,英格兰银行已买进加 亿英镑,但收盘价为1 英镑:2 . 7782 马克, 仅比2.7780的底限高出0.002 马克。
英国保卫战
英国向德国联邦银行官员恳求德国降低利
率,遭到拒绝 英国希望其他国家能够暂时忍受英镑贬值, 遭到拒绝 提高利率(上午从10%--12%,下午从12%-15%)
索罗斯的行动
9 月15日下午,索罗斯坐在曼哈顿中区一
栋俯瞰中央公园的摩天大楼的33 层办公室 里,他在一周之内调动了100 亿美元,赌英 镑下跳。他的专用办公室外是员工办公室, 那里贴着一幅用计算机打出来的条幅: “我生而贫穷,但不会穷死。”索罗斯来 到办公室只为了感受一下这场金融史上最 大的一次赌博的气氛。随后,他回到他在 纽约第五大街的寓所,吃了一顿简单的晚 饭之后就上床休息
谢谢天才而又小人的索罗斯!
索罗斯认为,英国的绝望行为表明其立场 无法维持,因而率在上午和下午两次提高,到傍晚,英镑被迫
退出欧洲汇率机制。当天纽约外汇市场收盘价, 英镑兑马克为1 : 2 7 703 ,下降2 . 7 % ,远低于欧 洲汇率体制的下限。次日,英国利率降低10 %。 意大利紧随英国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次日,英镑 收盘价比上一天低了16 %。货币贬值的不只英镑, 西班牙货币贬值20 % ,意大利里拉贬值22 %。
索罗斯的行动
《 华尔街日报》 发表德国联邦银行总裁史勒 辛格的讲话,大意为:只有通过货币贬值,才
能消除欧洲汇率机制的不稳定。索罗斯由此判 断德国可能采取放弃维护英镑的立场。不久, 在一个重要会议上史勒辛格指出:如果投资人 认为欧洲货币单位是由一揽子固定货币组成, 那就错了。并特别提到意大利里拉不是非常健 全的货币。索罗斯问他,是否喜欢欧洲货币单 位变成一种货币?史勒辛格表示喜欢这种概念, 但不喜欢这种货币的名称。如果这种货币叫马 克,他一定会喜欢。

近代中国主要外国银行述略

近代中国主要外国银行述略

作者: 郭启东;李学军
作者机构: 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四川城市金融》编辑部;四川省财政厅
出版物刊名: 金融教学与研究
页码: 19-22页
主题词: 外国银行;外国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列强;中法实业银行;汇丰;道胜银行;华资;北洋保商银行;德华银行;殖民地化
摘要:<正> 一、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出现 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外国资本主义银行成为对华经济侵略的开路先锋。

在1897年之前,中国还没有本国民族资本银行,外国银行独霸了中国的银行业。

最早侵入中国的第一家外国银行,是英国的丽如银行。

这是一家在印度经营多年的英印银行,原名“西印度银行”,创立于1842年,总行设在孟买。

1845年迁回伦敦,改称。

经济史研读——英格兰银行是如何成为英国“金融灵魂”的?

经济史研读——英格兰银行是如何成为英国“金融灵魂”的?

经济史研读——英格兰银行是如何成为英国“金融灵魂”的?经济史研读——英格兰银行是如何成为英国“金融灵魂”的?下面就予以详细介绍。

众所周知,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金融业共经历了9次金融恐慌,分别发生于1696年、1701年、1720年、1745年、1753年、1763年、1772—1773年、1783年和1793年。

在这段时间,英格兰银行恰恰刚诞生不久,所以,英格兰银行的童年很不幸福,每一次恐慌都是英格兰银行的生死劫,在一次次劫难中,英格兰银行从弱小到强大,从不自信到自信,终于成为日不落帝国的金融灵魂,把英国带入了摩登时代。

我不想像流水账一样复述9次金融恐慌的数据和现象,而是更希望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需角度探讨经济问题,这姑且算是一种尝试吧。

拨开迷雾,金融恐慌(或者说金融危机)背后有着相同的经济学本源——信用崩溃。

国家金融治理需要强大的社会信用基石,也就是国家信用,古今历次金融危机救亡中最后的磐石都是国家信用。

让我们把这段话作为以下内容的总论,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英格兰银行的成长。

9次金融恐慌的序曲是土地银行率先对英格兰银行动手,我就从这里开始说起。

我们已经知道英格兰银行在刚成立的时候是一家商业银行,主营业务跟其他银行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组织形式上很特殊,属于股份制银行。

当时,股份制还是一个稀罕物种,其他所谓“银行”按文献说法是“合股银行”,股东有数量限制,官方不允许其开设分支行机构。

存款、贷款、发行货币、票据、转让……英格兰银行业务几乎无所不包,银行有的它有,银行没有的(发行货币)它也有。

商业银行从一出生就具备超强的吸金能力,毕竟它们玩的就是钱,从古至今,从中到外。

即使在今天的美国,2019年美国500强企业中仅银行业就占了14.63%。

有资料表明,因为王室贷款和自营业务,英格兰银行获利丰厚,成立第一年“就获利很大,股东分得了13.5%的红利”。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通俗点儿说,无论哪个国家、哪个行业、哪个地区,若赚钱、赚大钱,必有人眼红。

世界金融史上真正的豪赌:1992年索罗斯一夜便让英国破产!

世界金融史上真正的豪赌:1992年索罗斯一夜便让英国破产!

世界金融史上真正的豪赌:1992年索罗斯一夜便让英国破产!1992年9月,乔治索罗斯赢得了他波澜壮阔的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豪赌,就在这短短一个晚上的时间里,他就赚了9.58亿美元,而且以个人之力打败英国,迫使英国退出欧洲货币体系。

事情追溯到英国初建时。

二战后,欧洲各国开始重建家园,可是,世界霸主的地位已经被美国所夺取。

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全部加起来的GDP都比不过美国。

曾经的世界霸主英法德,都变成了一方霸主。

为了建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来保持自己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欧洲这些国家,决定联合起来。

于是从欧洲煤炭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到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最后到欧盟的应运而生,一切是那么地自然而然。

欧共体的核心目标在于共同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第一件要做到的事情就是保证成员国之间稳定的汇率。

为什么要保证汇率稳定呢?总面积432万平方公里却有28个成员国,也就大半个中国那么大。

试想如果中国各省都有一种货币,而且汇率成天变来变去,一个内蒙古农民把萝卜运到北京去卖,当时的汇率是1:7,成本9块卖10块,运到北京汇率换算后成本63卖价70赚7块。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萝卜运到北京时汇率变成1:6,卖价60,还得赔3块。

所以虽然欧盟一个国家可能都不如中国一个省大,如果各有各的货币,汇率还波动不停,企业想做个生意只能就在家门口买卖,否则汇率波动能折腾得你生不如死。

于是经过1977到1978年两年的共同磋商,欧共体国家最终敲定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规定各国的货币汇率在上下2.5%的幅度内浮动,否则就会收到来自官方的干预。

这样各国货币就被限制在一个小范围内波动,算是基本稳定了。

该机制良好的运作推动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后来,欧洲国家厌倦了兑换货币的复杂流程,决定推行通用统一的货币。

于是欧共体十二国首脑又签订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纲领性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该条约的目标是在欧洲建立一个负责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并发行统一的欧洲货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银行的独霸时期。

(三)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的外国在华银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逐渐融合,形成金融资本,资本输出成为了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

各国在华的银行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以财政借款、铁路借款和企业投资为主的银行投资活动成为这一时期银行的主要经营业务。

在中日甲午战争间,清政府先后通过英德两国银行举借了几笔数额不算小的债额,总数达4000万两以上。

战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和赎辽费,先后通过银行向俄、法、英、德四国举借了三次巨款,即1895年7月的俄法4亿法郎借款、1896年3月和1898年2月英、德两次各1600万英镑的借款。

此后,清政府与北洋政府又陆陆续续不断借款,其中较大有1913年的“善后大借款”和1918年的“西原借款”。

“善后大借款”金额为英镑2500万镑,合银元24827万元,其中汇丰银行741.6万镑,德华银行600万镑,东方汇理银行741.6万镑,华俄道胜银行277.7万镑,横滨正金银行500万镑,另由比国承募138.8万镑。

“西原借款”由日本的兴业银行、朝鲜银行和台湾银行共同贷款给北洋政府14500万日元。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修建铁路的热潮,这又给各国在华银行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

以汇丰银行为例,1898年汇丰承贷了关内外铁路(京奉铁路)230万英镑的借款,此外汇丰又与德华银行一起于1908年和1910年合贷津浦铁路800万镑和296万镑,还与东方汇理银行合贷1908年京汉铁路借款500万英镑等。

各国银行还联合起来承担对华铁路的借贷款。

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一起参加了湖广铁路借款,一起承担了600万英镑的借款。

外国在华银行投资活动的加强还表现在它对外国在华企业以及中国自有企业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的融通上,特别是19世纪90年代以后,银行投资的规模出现了很大的膨胀。

仅就汇丰银行一家而言,到1913年为止,它的企业投资总量达到940万元,占银行各项贷款总额的6.8%。

外国在华银行的投资范围也不断扩大,广泛地伸向面粉、机械、皮革、化学、五金等众多工业部门,房地产也成为投资对象。

中国的山东平度金矿、直隶开平煤矿、武昌织布局和汉阳铁政局、裕晋纱厂、通益公纱厂都曾先后成为外国在华银行的借款人。

这一时期银行的政治色彩日益浓厚,其借款中往往附带着政治要求,成为它所代表国家的政治工具。

帝国主义国家通过银行借款攫取中国海关关税和盐税的存管权。

外国在华银行的政治性还表现为积极配合各自政府瓜分中国,争夺势力范围等活动。

当时铁路的建筑是列强在华扩大侵略,争夺势力范围的一个重要手段。

外国在华银行就积极配合这一手段,组成了“以铁路和银行征服中国的策略”。

这种政治性还体现于银行业务范围上。

如道胜银行,它不仅包揽所有各种银行的业务,而且还扩大到完全不属于银行职能的方面。

它的一个银行代理处,就可以直接向清政府要求设立俄国驻当地的领事馆。

这种特殊机能范围的广泛,说明它既是俄国在“中国的国家银行”,又是俄国在“中国的中央政府”,它既是金融的,又是政治的,“前者掩护后者,而后者才是真正的动机”。

这一时期,外国在华银行在华势力的不平衡性扩大了。

甲午战争以后,日、俄、美三国银行势力,相继打入中国,形成了三家势力较大的银行。

它们分别是日本的正金银行,俄国的华俄道胜银行,美国的花旗银行。

以花旗银行为例,它成立于1901年,成立之初资本实收仅50万美元,到1926年已达500万美元,为初创资本的10倍,额定资本甚至达到650美元。

除上述三家势力比较大的银行外,进入20世纪以后,比利时、荷兰、意大利以及北欧的挪威等国的银行也相继进入中国。

老牌外资银行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充实和更新。

如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取代了原有的法兰西银行,德国的德丰银行代替了德意志银行。

英国的麦加利银行和汇丰银行进一步扩展,如汇丰银行曾在1907年和1921年两次增加资本,由1000万增加到2000万,资本赢利由160万上升到1400万元,增加了7.8倍,银行准备金则由550万上升到7500万增加了12.6倍,是其他外国在华银行所望尘莫及的。

新银行的进入及旧银行的充实更新,导致了英、法、德、日、俄、美六强鼎立,相互竞争的局面。

但经过一番剧烈竞争之后,各国认识到任何一国都不可能独吞中国,为了维持各自的利益,他们开始走向联合,先后组成了四国银行团、六国银行团等共同承担对华各项贷款。

经过一番争夺后,银行团最终处于美国财团支配之下,美国成为新国际银行团的领袖,取代了英国,获得了对华扩张的优势地位。

(四)20世纪20年代末至解放前的外国在华银行南京国民政府自1927年成立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经济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但国民党的经济发展过程却被日本的侵略所打断。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就开始向中国进攻,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又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从此中国进入了八年抗战时期,随后又进入了解放战争时期。

与以往80年相比,这一时期的外国银行的扩张势头和霸权地位相对处于停滞时期。

在整个金融业中,外国银行机构数相对缩小。

到1936年时,全国华资银行合计164家,分支机构1332所,而外商银行仅32家(不包括日本人在东北开设的地方性小银行),分支机构141所,就数量而言,以往那种喧宾夺主之势,显然已经改观。

外国银行的业务,因其特权的丧失,与它们在极盛时期相比也有所减色。

国人在外商银行的存款大为减少,它们收存的中国的关税与盐税也于1930年起改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经收,它们所发行的钞票也大大缩减,在1935年币制改革时,在上海流通的银行钞票仅为300万元,在天津流通的为150万元,合计450万元,仅为总发行数的15‰。

国民党政府上台后,主要依靠发行国内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外国在华银行过去那种从经手巨额外债中获得利益的渠道也已经基本消失了。

说外商银行处于扩张的停滞时期,并不指它们的资力已无足轻重,而只是说从整体上看,他们的扩张势头已没有以往那样迅猛,其实个别银行业务的增长幅度依然相当大。

如汇丰银行的存款总额,1913年为29819万港元,1920年为45106万港元,1932年增为93163万港元,若按60%在中国吸收计算,就相当于146家本国银行全部存款总和的25.5%。

在这一时期,外国在华银行侵略势力消长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日本在华银行开始大肆扩张。

日本通过扩张战争区域,不断兼并各种金融机构,成立伪满洲国“中央银行”,伪联合准备银行等,大肆掠夺占领区。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又接管了美、英、荷、比等国在华银行,至此日本银行独占了一切。

日本投降以后,美国代替了日本的地位。

抗战胜利后,美国出于政治目的先后向国民党政府提供了约5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和约值20亿美元的“救济”、售让、赠予等物资援助。

这些大量的“美援”的金融业务毫无疑问由美国在华银行大通银行和花旗银行独占下来。

这两家银行还承担了当时中美间所有的款项的汇兑、结算以及美蒋间有关金银的交易和调换,至此美国在华银行取得了绝对优势地位。

(五)近代中国的钱庄、票号和民族银行业随着外国金融势力的渗透和加强,中国原有的金融组织——钱庄、票号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

钱庄作为中国旧有的金融组织,一开始就受到了外商的注意。

在对外贸易中钱庄成为外国洋行与内地商人之间的“联结器”,帮助他们鉴定金银、兑换货币、融通资金和清算财务等。

钱庄所发行的庄票则成为洋行在华经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信用工具。

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在银行买办的推动之下,外商银行与钱庄间也展开了拆款业务。

钱庄“每天依照它们的需要”,“向外商银行账户拆借其所必要的资金”,以便于“做庞大的生意”,而外商银行也“乐意用最好的方式,利用它们多余的头寸”。

这种拆款,通常两天结算一次,取利比市场利率低,但外商银行认为必需时,可随时要求收回。

在钱庄和外商银行建立起拆款关系后,原先洋行和钱庄之间的清算关系,自然也就转移到洋行与外商银行之间进行了。

钱庄庄票被洋行接收以及外国银行以庄票作担保向钱庄贷款,推动钱庄业务的发展,扩大了钱庄的实力,也使得钱庄资本性质上出现某些变化,使其在货币经营资本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向借贷资本方向过渡。

如上海的福源钱庄,在1925年—1927年,做过31笔工业贷款,贷款给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总额达到219万元。

但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势单力薄的钱庄依旧难以抗御形势的转化,从1927年后开始走向衰落。

“废两改元”和“法币政策”使钱庄传统的“洋厘”、“银拆”的业务丧失,汇划制度也随之被否定。

再加上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美国白银政策造成的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使钱庄库存空虚,资金周转失灵,钱庄走向了衰落。

抗战之后,钱庄又遭受到恶性通货膨胀的冲击,从此萎缩下去了。

票号主要是以汇兑为主,以存放款为辅的金融组织。

它的资本一般都达到数十万两,远比钱庄雄厚,在全国各主要商业城市都设有票号分号,可以直接通汇。

一些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华商便利用票号的汇兑网,在内地和通商口岸之间进行货款的收解,票号也就逐步转入到进出口贸易中来,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票号在经营理念上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性和保守性,面对着新式银行业的兴起,票号没有进行相应地变革,清政府一被推翻,票号就迅速转向衰落。

与此同时在外国在华银行的高额利润示范下,以及挽回利权的运动推动下,中国新式银行诞生。

1897年中国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诞生了。

进入20世纪以后,新式银行不断设立。

据统计,截止至1911年止,共设立了30家华资银行,这其中最重要的银行是户部银行(1908年后改称为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

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名为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一起成为北洋政府的两大财政金融支柱。

于此同时,各商办银行也获得迅猛发展。

1912~1927年间新设华资银行共302家,其中商办银行有247家,占新设银行总数的八成多。

经过一番优胜劣汰后,最后形成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几家著名的银行。

国民党政府建立后,本国的银行继续获得发展。

从1928~1936年的19年内,全国新设银行128家。

中途停业23家,实存105家。

全国银行的资本总额1925年时是15800万元,到1934年增加到35600万元,10年内增加了1.25倍。

但这一时期,国家官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国民党政府开始垄断金融,形成了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的“四行两局”的官僚资本信用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