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13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振动 波动 光 电磁波 相对论 第2节 机械波教案(含解析)

第2节机械波一、波的形成与传播1.机械波的形成条件(1)有发生机械振动的波源。
(2)有传播介质,如空气、水、绳子等。
2.传播特点(1)传播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
(2)质点不随波迁移。
(3)介质中各质点振动频率、振幅、起振方向等都与波源相同。
3.机械波的分类4.(1)波长: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点间的距离,用λ表示。
波长由频率和波速共同决定。
①横波中,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②纵波中,相邻两个密部(或疏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2)频率: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3)波速:波的传播速度,波速由介质决定,与波源无关。
(4)波速公式:v =λf =λT 或v =Δx Δt。
二、波的图象 1.坐标轴x 轴:各质点平衡位置的连线。
y 轴:沿质点振动方向,表示质点的位移。
2.物理意义:表示介质中各质点在某一时刻相对各自平衡位置的位移。
3.图象形状:简谐波的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如图所示。
三、波的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1.波的叠加 观察两列波的叠加过程可知:几列波相遇时,每列波都能够保持各自的状态继续传播而不互相干扰,只是在重叠的区域里,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2.波的干涉和衍射(1)定义: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受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2)实质:波源频率不变,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变化。
(3)规律:①波源与观察者如果相互靠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大。
②波源与观察者如果相互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小。
③波源和观察者如果相对静止,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在机械波的传播中,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2)机械波的频率等于振源的振动频率。
(√)(3)通过波的图象可以找出任一质点在任意时刻的位移。
高三物理第13讲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教案)

第13讲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适用学科 物理 适用年级高三适用区域 全国 课时时长(分钟) 120知识点1:机械振动 2:波的周期性 3:波的特性教学目标1:了解振动和波的考查特点 2:掌握基本知识和解题方法。
3:学会利用波的特性解题教学重点1:机械振动 2:波的周期性教学难点1:波的周期性 3:波的特性【重点知识精讲和知识拓展】1.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满足:F=-kx 。
2.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及速度、加速度的瞬时表达式振动方程:x =A cos(ωt +φ). 速度表达式: v =-ωA sin(ωt +φ). 加速度表达式:a =-ω2A cos(ωt +φ).3. 简谐运动的周期和能量振动的周期:T =2πkm . 振动的能量:E =21mv 2+21kx 2=21kA 2.弹簧振子和单摆,振幅越大,系统能量越大。
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4.物体做简谐运动其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量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变化周期为简谐运动周期T。
动能和势能也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变化周期为T/2.5.单摆振动周期公式单摆做简谐运动时,周期公式为T=2πLg,此公式不仅适用于基本单摆装置,也适用于其他较为复杂情况下的简谐运动,此时"L"应为等效摆长,"g"为等效重力加速度。
灵活运用等效摆长和等效重力加速度,能给我们处理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6.摆钟问题。
利用单摆运动的等时性可制成摆钟计时。
计算摆钟类问题方法是:在一定时间内,摆钟走过的格子数n(n可以是分钟数,也可以是秒数)与频率f成正比。
即n∝f∝1L。
7.机械波传播机械波的传播是“前带后,后跟前,运动状态向后传”。
前带后是各个质点相继起振的内因,后跟前,使各个质点的起振方向和运动形式和波源完全相同,只是后一质点在时间上滞后前一质点。
沿波动传播方向上各个介质都做受迫振动,起振方向由波源决定,其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机械波传播的是波源的振动形式和波源提供的能量、信息,质点不随波迁移,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
2019-2020年高三物理专题复习 机械振动 机械波教案

2019-2020年高三物理专题复习机械振动机械波教案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对本专题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但试题信息量大,一道题中考查多个概念、规律。
对机械振动的考查着重放在简谐运动的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和振动图象上;同时也通过简谐运动的规律考查力学的主干知识。
对机械波的考查着重放在波的形成过程、传播规律、波长和波动图象及波的多解上;对波的叠加、干涉和衍射、多普勒效应也有涉及。
实际上许多考题是振动与波的综合,考查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联系和区别;同时也加强了对振动和波的联系实际的问题的考查,如利用单摆、结合万有引力知识测量山的高度,共振筛、队伍过桥等共振现象的利用与防止,医用B型超声波图、心电图、地震波图线的分析等。
一、主要知识点及要求:1.要求掌握简谐运动的判断方法,对称性与周期性,知道简谐运动中各物理量的变化特点.主要模型:弹簧振子、单摆(在小振幅条件下单摆做简谱运动,周期公式)。
受迫振动、共振也不可忽略。
2.理解和掌握机械波的特点:①在简谐波传播方向上,每一个质点都以它自己的平衡位置为中心做简谐运动;后一质点的振动总是落后于它前一质点的振动。
②波传播的只是运动形式(振动)和振动能量,介质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③同一列波上所有质点的振动都具有相同的周期和频率。
3.理解波的频率和周期由振源决定,波速由介质决定,波长由波速和频率共同决定。
一列波上所有质点振动的周期都相等。
4.掌握衍射、干涉是波的特有现象。
知道在两列波相遇叠加时遵从叠加原理,两列波叠加时不受波的频率限制;干涉是一种特殊的叠加,即在两波的频率相同时使某些振动加强点总加强振动减弱点总减弱的现象。
5.本专题易错点和难点有:①波速与质点的振动速度无关。
波的传播速度是由介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在同一种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不变;而波上各质点的运动是在自身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是变加速运动。
②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区别和应用。
③波的多解问题往往是由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波长的多种可能性、周期的多种可能性而引起的,在求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三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光 电磁波 第2讲 机械波教案

第2讲 机械波知识排查机械波 横波和纵波1.机械波的形成条件(1)有发生机械振动的波源。
(2)有传播介质,如空气、水等。
2.传播特点(1)机械波传播的只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并不随波迁移。
(2)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幅相同,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
(3)一个周期内,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为4A ,位移为零。
3.机械波的分类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有波峰(凸部)和波谷(凹部)。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有密部和疏部。
横波的图象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1.横波的图象(1)坐标轴:横轴表示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轴表示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2)意义: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时刻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3)图象:(如图1所示)图12.波长、波速、频率及其关系(1)波长λ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
(2)波速v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3)频率f由波源决定,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4)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①v =λf ;②v =λT。
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多普勒效应1.波的干涉和衍射 波的干涉 波的衍射 条件 两列波的频率必须相同明显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现象形成加强区和减弱区相互隔开的稳定的干涉图样波能够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向前传播2.多普勒效应(1)条件:声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
(2)现象: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
(3)实质:声源频率不变,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化。
小题速练思考判断(1)在水平方向传播的波为横波。
( )(2)在机械波中各质点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 )(3)通过波的图象可以找出任一质点在任意时刻的位移。
( )(4)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起振方向都相同。
( )(5)机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就是振幅的4倍。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案 第十二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网络:§11-1机械振动一、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1.定义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运动。
表达式为:F = -kx(1)简谐运动的位移必须是指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也就是说,在研究简谐运动时所说的位移的起点都必须在平衡位置处。
(2)回复力是一种效果力。
是振动物体在沿振动方向上所受的合力。
(3)“平衡位置”不等于“平衡状态”。
平衡位置是指回复力为零的位置,物体在该位置所受的合外力不一定为零。
(如单摆摆到最低点时,沿振动方向的合力为零,但在指向悬点方向上的合力却不等于零,所以并不处于平衡状态)周期:g L T π2=机械振动 简谐运动 物理量:振幅、周期、频率 运动规律 简谐运动图象 阻尼振动 无阻尼振动 受力特点 回复力:F= - kx 弹簧振子:F= - kx 单摆:x L mg F -= 受迫振动 共振 在介质中 的传播 机械波 形成和传播特点 类型 横波 纵波 描述方法波的图象 波的公式:vT =λ x=vt 特性 声波,超声波及其应用波的叠加 干涉 衍射 多普勒效应 实例(4)F=-kx 是判断一个振动是不是简谐运动的充分必要条件。
凡是简谐运动沿振动方向的合力必须满足该条件;反之,只要沿振动方向的合力满足该条件,那么该振动一定是简谐运动。
2.几个重要的物理量间的关系要熟练掌握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位移x 、回复力F 、加速度a 、速度v 这四个矢量的相互关系。
(1)由定义知:F ∝x ,方向相反。
(2)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 ∝a ,方向相同。
(3)由以上两条可知:a ∝x ,方向相反。
(4)v 和x 、F 、a 之间的关系最复杂:当v 、a 同向(即 v 、 F 同向,也就是v 、x 反向)时v 一定增大;当v 、a 反向(即 v 、 F 反向,也就是v 、x 同向)时,v 一定减小。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单选题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1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波源不在坐标原点O,P是传播介质中离坐标原点xP=2.5m处的一个质点。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P的振幅为0.05mB.波的频率可能为7.5HzC.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50m/sD.在t=0.1s时刻与P相距5m处的质点一定沿y轴正方向运动2.如图所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O点为平衡位置,质点先后以相同的速度依次通过M、N两点,历时1s,质点通过N点后再经过1s又第2次通过N点,在这2s内质点通过的总路程为12cm。
则质点的振动周期和振幅分别为()A.3s,6cm B.4s,9cmC.4s,6cm D.2s,8cm3.两列振幅为A、波长相同的平面简谐横波,以相同的速率沿相反方向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如图所示为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其中实线为向右传播的波,虚线为向左传播的波,a、b、c、d、e为介质中沿波传播路径上五个等间距的质点。
两列波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b、d始终静止不动B.质点a、b、c、d、e始终静止不动C.质点a、c、e始终静止不动D.质点a、c、e以振幅A做简谐运动4.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振源S1和S2做简谐运动,向四周分别发出两列振幅均为A的简谐横波,波在同一区域传播,形成如图所示稳定的干涉图样。
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N点为波峰与波谷相遇点,M点为波峰与波峰相遇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个振源S1和S2的振动频率一定相同B.M点为振动加强点,其振幅为AC.N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D.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四分之一周期,M、N两点竖直高度差为05.如图所示为某时刻的两列简谐横波在同种介质中沿相同方向传播的波形图,此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已知质点P在a波上,质点Q在b波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列波具有相同的波速B.此时质点Q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C.一个周期内,质点Q沿x轴前进的距离是质点P的1.5倍D.在质点P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质点Q可完成20次全振动6.如图所示,甲质点在x1轴上做简谐运动,O1为其平衡位置,A1、B1为其所能达到的最远处。
高考物理知识网络复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教案

2012届高考物理知识网络复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教案第七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本章综合运用运动学、动力学和能的转化等方面的知识讨论了两种常见的运动形式――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对于这两种常见的运动,既要认识到它们的共同点,又要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其中振动的周期、能量、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机械波的干涉、衍射等知识对后面的交流电、电磁波等的复习都具有较大帮助。
本章及相关内容知识网络专题一振动简谐运动【考点透析】一、本专题考点:弹簧振子、简谐运动及其描述是II类要求,即能够确切理解其含义及其它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高考中主要考查方向是对简谐运动中概念的描述和运动过程的理解。
在题目中往往与动量、机械能、图象等相联系。
振动中的能量、受迫振动和共振为Ⅰ类要求,要对相关知识点有所了解.二、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1.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振幅A :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周期T: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时间;频率f:振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 f=1/T 2.对简谐运动的理解(1)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且总指向平衡位置(即与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反向)的振动,符合F回=-kx,其中k 是常数,不一定弹簧的劲度系数。
(2)简谐振动实例:弹簧振子的振动和单摆在摆角小于5˚时的运动。
(3)F回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简谐运动物体的受到的合外力就是振动的回复力,是变加速运动。
(4)简谐运动的图象是位移-时间图象,即反映了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从图象中可反映出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各时刻物体的位移、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
3.对全振动的理解物体完成一个全振动的过程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物体回到原位置和具有与开始时相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4.难点释疑(1)只有简谐振动的图象才是正、余弦函数图象.(2)振幅与位移的区别①振幅是标量,没有负值;位移是矢量,正负表示方向.②在简谐振动中,振幅与位移的最大值相等,大小不变;而位移却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例题精析】例1 如果下表中给出的是做简谐振动的物体的位移X或速度V与时刻的对应关系,T是振动的周期,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若甲表示位移X,则丙表示相应的速度VB.若丁表示位移X,则甲表示相应的速度VC.若丙表示位移X,则甲表示相应的速度VD.若乙表示位移X,则丙表示相应的速度V0 T/4 T/2 3T/4 T 甲零正向最大零负向最大零乙零负向最大零正向最大零丙正向最大零负向最大零正向最大丁负向最大零正向最大零负向最大解析:正确答案:A、B.如图9-1所示,O是做简谐运动物体的平衡位置.在物体由O→B→O→A→O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变化是由正向最大→O→负向最大→O→正向最大.所以选向A正确.采用同样的方法分析,选项B也是正确.思考与拓宽:此题可以通过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做出判定,位移减小(或增加)时,速度必定增加(或减小).位移增大时,速度的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位移减小时,速度方向跟位移相反.例2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则A.若t时刻和(t+Δt)时刻振子运动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Δt一定等于T的整数倍B.若t时刻和(t+Δt)时刻振子运动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Δt一定等于T/2的整数倍C.若Δt=T,则在t时刻和(t+Δt)时刻振子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等D.若Δt=T/2,则在t时刻和(t+Δt)时刻弹簧的长度一定相等解析:如图9-2是某一物体的振动图线,对A选项图中的b、c两点振动位移的大小、方向相同,但Δt≠T.A不正确.b、c两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Δt≠T/2,所以B不正确.对C选项,因为Δt=T所以t和(t+Δt)时刻,则振子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都重复变化,加速度相同,C正确.对于D,Δt=T/2振子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弹簧的形变相同,但弹簧的长度不一定相同,D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思考与拓宽:做简谐振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能量等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解答此类问题要善于利用图象.【能力提升】 I 知识与技能 1.关于简谐振动的位移,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减小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 B.位移方向总是跟加速度方向相反,跟速度方向相同C.物体的运动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背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D.物体朝左运动,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朝右运动,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 2.关于简谐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时,物体的振动一定是简谐振动B.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总跟位移的方向相反C.物体做简谐振动,速度的方向有时与位移方向相同,有时与位移方向相反D.物体做简谐振动,加速度最大时,速度也最大3.如图9-3所示,物体可视为质点,以O为平衡位置,在A、B间做简谐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和B处的加速度为零B.物体通过点O时,加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C.回复力的方向总跟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D.物体离开平衡位置O的运动是匀减速运动 4.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在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 ) A.振子所受回复力逐渐增大 B.振子的位移逐渐增大 C.振子的速度逐渐增大 D.振子的加速度逐渐增大5.如图9-4所示,在张紧的绳子上挂了a、b、c、d四个单摆,摆长关系为,让d摆摆动起来(摆角不超过5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摆发生振动,其余摆均不动B.所有的摆均以相同频率振动C.所有的摆均以相同摆角振动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6.如图9-5所示,为某物体作受迫振动的共振曲线,从图中可知该物体振动的固有频率是________Hz,在驱动力频率由150Hz增大到250Hz的过程中,物体振动的振幅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 II 能力与素质7.如图9-6所示,有一弹簧振子经过a、b两点时动量相同,从a到b经历0.2s,从b再回到a的最短时间为0.3s,则这个振子的周期为( ) A.1s B.0.8s C.0.6s D.0.4s 8.如图9-7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置在质量为M的物体B上,B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振动过程中A、B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时,A、B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 A.0B.KxC.D.9.一个水平方向振动的弹簧振子以O为平衡位置在AB做简谐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t=0),经过周期,振子具有正向最大的加速度,则图9-8中正确反映振子振动情况的是( ) 10.一个弹簧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当弹簧伸长使小球在位置O时处于平衡状态,如图9-9,现将小球向下拉一小段距离后释放,小球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则( ) A.小球运动到位置O时,回复力为零B.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小球的速度最大 C.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弹簧形变量最大 D.在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 11.如图9-10所示,两个木块1、2质量分别为m、M,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将木块1压下一段距离后释放,它就上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木块2刚好始终不离开地面。
高三物理教案: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高三物理教案: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高三物理教案: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鉴于大家对查字典物理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三物理教案: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供大家参考!本文题目:高三物理教案: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机械振动1、判断简谐振动的方法简谐运动: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
特征是:F=-kx,a=-kx/m.要判定一个物体的运动是简谐运动,首先要判定这个物体的运动是机械振动,即看这个物体是不是做的往复运动;看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有没有平衡位置;看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时,会不会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是不是足够小。
然后再找出平衡位置并以平衡位置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再让物体沿着x轴的正方向偏离平衡位置,求出物体所受回复力的大小,若回复力为F=-kx,则该物体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2、简谐运动中各物理量的变化特点简谐运动涉及到的物理量较多,但都与简谐运动物体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x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如果弄清了上述关系,就很容易判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3)理解共振曲线的意义单摆考点分析:一、周期公式的理解1、周期与质量、振幅无关2、等效摆长3、等效重力加速度二、摆钟快慢问题三、利用周期公式求重力加速度,进而求高度四、单摆与其他力学知识的综合机械波二、考点分析:①.波的波速、波长、频率、周期和介质的关系:②.判定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方法一:同侧原理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均位于波形的同侧。
方法二:逆描波形法用笔沿波形逆着波的传播方向描,笔势向上该处质点振动方向即向③、已知波的图象,求某质点的坐标,波速,振动图象等④已知波速V和波形,作出再经t时间后的波形图方法一、平移法:先算出经t时间波传播的距离x=Vt,再把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x即可。
因为波动图象的重复性,若已知波长,则波形平移n个时波形不变,当x=n+x时,可采取去n留零x的方法,只需平移x即可。
2023届新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13: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含答案解析)

专题训练13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一、选择题(第1~6题为单选题,第7~10题为多选题)1.一个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如图所示,当它从左向右恰好经过平衡位置时,与一个向左运动的钢球发生正碰,已知碰后钢球沿原路返回,并且振子和钢球不再发生第二次碰撞。
则下面的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振子继续作简谐振动,振幅和周期都不改变B.振子继续作简谐振动,振幅不变而周期改变C.振子继续作简谐振动,振幅改变而周期不变D.振子停止运动2.如图所示为同一地点的两个单摆甲、乙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单摆的摆长大于乙单摆的摆长B.甲摆的机械能比乙摆的大C.在t=1 s时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乙摆D.由图象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3.如图是某横波的波形图,实线表示某时刻的波形,虚线表示0.2 s后的波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波向左传播,则它传播的距离可能是5 mB.若波向右传播,则它的最大周期是0.8 sC.若波向左传播,则它的波速可能是45 m/sD.若波速为35 m/s,则波的传播方向向右4.飞力士棒(Flexi-bar)是德国物理治疗师发明的一种物理康复器材,也是一种有效加强躯干肌肉功能的训练器材。
标准型飞力士棒整体结构由中间的握柄,两端负重头,用一根PVC软杆连接,质量为508 g,长度为1.525 m,棒的固有频率为4.5 Hz,如图所示,可以使用双手进行驱动,则下列关于飞力士棒的认识正确的是()A.使用者用力越大飞力士棒振动越快B.随着手振动的频率增大,飞力士棒振动的幅度一定越来越大C.双手驱动该飞力士棒每分钟振动270次全振动,会产生共振D.负重头质量相同,同样材料的PVC杆缩短,飞力士棒的固有频率不变5.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x =2 m 处的质点P 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20 m/sC .经过0.1 s ,质点Q 的运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D .经过0.35 s ,质点Q 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大于质点P 距平衡位置的距离 6.如图甲所示,在同一介质中,波源为1S 与2S 频率相同的两列机械波在0t =时刻同时起振,波源1S 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波源为2S 的机械波在0.25s t =时波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高考物理专题——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光学

一、机械振动和机械波1.简谐运动的图象信息(1)由图象可以得出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
(2)可以确定某时刻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3)可以根据图象确定某时刻质点回复力、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
2.机械波的传播特点(1)波传到任意一点,该点的起振方向都和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2)介质中每个质点都做受迫振动,因此,任一质点振动频率和周期都和波源的振动频率和周期相同。
(3)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由于介质的情况不同,它的波长和波速可能改变,但频率和周期都不会改变。
(4)波经过一个周期T完成一次全振动,波恰好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以v=λT=λf。
二、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对折射率的理解(1)公式:n=sin θ1 sin θ2(2)折射率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
(3)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没有关系,光密介质不是指密度大的介质,光疏介质不是指密度小的介质。
(4)折射率的大小不仅与介质本身有关,还与光的频率有关。
同一种介质中,频率越大的色光折射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
(5)同一种色光,在不同介质中虽然波速、波长不同,但频率相同。
(6)折射率大小不仅反映了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也反映了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大小v=c n。
三、光的波动性1.三种现象:光的干涉现象、光的衍射现象和光的偏振现象。
2.光的干涉(1)现象:光在重叠区域出现加强或减弱的现象。
(2)产生条件:两束光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
(3)典型实验:杨氏双缝实验。
3.光的衍射(1)现象:光绕过障碍物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
(2)产生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多或更小。
(3)典型实验: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和不透明圆盘衍射。
四、电磁波1.电磁波是横波:在传播方向上的任一点,E和B随时间做正弦规律变化,E与B彼此垂直且与传播方向垂直。
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即c=3×108 m/s。
3.电磁波具有波的共性:能产生干涉、衍射等现象。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13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教学案(含解析)

专题13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本专题解决两大类问题:一是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二是光和电磁波.作为选修模块之一,每年高考试题中都独立于其他模块而单独命题,《考试说明》中除对波的图象、波速公式的应用和折射率要求较高外,其它内容要求都较低,命题方式仍然是小题的拼盘.高考对本部分内容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波的图象;②波长、波速和频率及其相互关系;③光的折射及全反射;④光的干涉、衍射及双缝干涉实验;⑤简谐运动的规律及振动图象;⑥电磁波的有关性质.机械波是高中物理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也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高考中的热点内容主要包括振动和波的关系;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波的图象及其应用等. 高考中机械波相关试题的特点是:(1)试题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题往往要考查多个概念或多个规律;(2)用图象考查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特别是对波的图象的理解和应用。
本章所占的分值约为全卷总分的5%,个别年份将达到10 %以上,因此要认真对待,熟练掌握相关内容。
一、机械振动 1.简谐运动的对称性(1)振动质点经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时,位移x 、回复力F 、速度v 、加速度a 、动能E k 、势能E p 的大小都相等,其中回复力F 、加速度a 与位移x 方向相反,速度与位移x 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2)振动质点通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段等长线段的时间相等. 2.简谐运动的周期性(1)周期性:简谐运动的位移x 、速度v 、加速度a 、回复力F 、动能E k 和势能E p 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x 、v 、a 、F 的变化周期为T ,E k 和E p 的变化周期为T 2.(2)质点在任意时刻开始计时的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s =4A (A 为振幅),半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s =2A .但从不同时刻开始计时的四分之一周期内,路程不一定等于振幅A .二、机械波1.波长、波速与频率(周期)的关系 v =λf =λT波的频率(周期)等于振源的频率(周期),与介质无关,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周期)是不变的;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由介质的性质决定;波长等于波在一个周期内向外传播的距离,其大小取决于波的频率及介质的性质(波速v ).波速也可用公式v =ΔxΔt 计算,其中Δx 为Δt 时间内波沿传播方向传播的距离. 2.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比较振动图象反映了一个质点的位移x (位置坐标)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波动图象反映了一系列质点在某一时刻相对其平衡位置的位移随质点的平衡位置变化的关系;由振动图象可确定周期T 、振幅A 、各时刻的位移及速度方向,由波动图象可确定波长λ、振幅A 、波峰和波谷的位置、各个质点的位置及速度方向(结合传播方向).注意:(1)简谐运动与其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的简谐波的振幅、频率均相同. (2)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图象均为正弦(或余弦)曲线. (3)振动和波动的图象中质点振动方向判断方法不同.3.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而且振动加强的区域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互相隔开,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路程差Δx =2n +12λ(n =0,1,2…)的点为振动减弱点;路程差Δx =nλ(n =0,1,2…)的点为振动加强点.4.波的衍射: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波长大于障碍物、小孔的尺寸或差不多.三、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问题1.由振动图象判定质点在某时刻的振动方向振动图象中质点在某时刻的振动方向可根据下一个时刻(远小于T4)质点的位移(位置坐标)确定,也可根据图象中该时刻对应的曲线斜率的正负确定.2.波动图象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1)“上下坡法”:将波形想象成一段坡路,沿着波传播的方向看,位于“上坡”处的各质点振动方向向下,位于“下坡”处的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2)微平移法:波的传播过程其实是波形沿传播方向的平移,作出微小时间Δt 后的波形,可确定各质点经Δt 后到达的位置,由此可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3.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结合解答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结合的问题,应注意两种图象意义的理解,波动图象是某时刻一系列质点的振动情况的反映,振动图象是某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振动情况的反映;其次要从一种图象中找到某一质点的振动信息,由此结合题设条件及相应的振动或波动规律推导另一种图象的相关情况.考点一 机械振动例1.2015·山东理综,38(1)](难度★★)(多选)如图,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 小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物块简谐运动 的表达式为y =0.1sin(2.5πt )m.t =0时刻,一小球从距物块h 高处自由落下;t =0.6 s 时,小球恰好与物块处于同一高度.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10 m/s 2.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h =1.7 mb .简谐运动的周期是0.8 sc .0.6 s 内物块运动的路程是0.2 md .t =0.4 s 时,物块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答案 ab【变式探究】(2014·安徽理综,14,6分)(难度★★)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 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法 国物理学家库仑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力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 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已知单摆摆 长为l ,引力常量为G ,地球质量为M ,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 ,则单摆振动 周期T 与距离r 的关系式为( )A .T =2πr GMl B .T =2πr l GM C .T =2πrGM lD .T =2πlr GM解析 由单摆周期公式T =2πl g 及黄金代换式GM =gr 2,得T =2πr l GM ..答案 B 考点二 机械波例2.(2015·北京理综,15,6分)(难度★★)周期为2.0 s 的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该 波在某时刻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 沿y 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20 m/sB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10 m/sC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20 m/sD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10 m/s答案 B【变式探究】(2015·四川理综,2,6分)(难度★★)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 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 m 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小木块每 分钟都上下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 水面波( )A .频率是30 HzB .波长是3 mC .波速是1 m/sD .周期是0.1 s解析 由题意知T =6030 s =2 s ,f =1T =0.5 Hz ,A 、D 错误;32λ=3 m ,则λ =2 m ,B 错误;由v =λT =22 m/s =1 m/s ,所以C 正确.答案 C考点三 实验:探究单摆的运动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例3.2015·天津理综,9(2)](难度★★★)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①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 .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C.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D.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②如图所示,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1 m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20 cm、精度为1 mm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T1;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的周期T2;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ΔL.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②设第一次摆长为L,第二次摆长为L-ΔL,则T1=2πLg,T2=2πL-ΔLg联立解得g=4π2ΔLT21-T22.答案①BC②4π2ΔLT21-T22.【变式探究】2015·北京理综,21(2)](难度★★★)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长度为1 m左右的细线B.长度为30 cm左右的细线C.直径为1.8 cm的塑料球D.直径为1.8 cm的铁球②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n、t表示).③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组次123摆长L/cm80.0090.00100.0050次全振动时间t/s90.095.5100.5振动周期T/s 1.80 1.91重力加速度g/(m·s-2)9.749.73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__s,g=________m/s2.④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T2L图象,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T2-L 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 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⑤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 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l1、l2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T1、T2.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1、l2、T1、T2表示).解析 ①单摆模型需要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摆线长远大于小球的直径和小球的密度越大越好.所以应选A 、D.②由T =tn ,T =2πL g 得g =4π2n 2L t 2③T =t n =100.550 s =2.01 sg =4π2n 2L t 2=4×3.142×502×1100.52m/s 2=9.76 m/s 2,⑤设A 到铁锁重心的距离为l ,有T 1=2πl +l 1gT 2=2πl +l 2g联立消去l 解得g =4π2(l 1-l 2)T 21-T 22答案 ①AD ②4π2n 2Lt 2 ③2.01 9.76 ④B ⑤4π2(l 1-l 2)T 21-T 221.【2016·北京卷】 如图1-所示,弹簧振子在M 、N 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平衡位置O 为原点,建立Ox 轴.向右为x 轴正方向.若振子位于N 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像为( )图1-图1-【答案】A 【解析】 弹簧振子的初始位置N 点位于x 轴的正向位移处.选项A 正确,选项B 、C 、D 不正确.2.【2016·全国卷Ⅰ】 【物理——选修3-4】(1)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 m/s 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B .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 HzC .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 mD .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E .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3.【2016·全国卷Ⅱ】 【物理——选修3-4】(2)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x 轴正向传播,波长不小于10 cm.O 和A 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0和x =5 cm 处的两个质点.t =0时开始观测,此时质点O 的位移为y =4 cm ,质点A 处于波峰位置;t =13 s 时,质点O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t =1 s 时,质点A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求:(i)简谐波的周期、波速和波长; (ii)质点O 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答案】 (i)4 s 7.5 cm/s 30 cm【解析】 (i)设振动周期为T .由于质点A 在0到1 s 内由最大位移处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经历的是14个周期,由此可知T =4 s ①由于质点O 与A 的距离5 cm 小于半个波长,且波沿x 轴正向传播,O 在t =13 s 时回到平衡位置,而A 在t =1 s 时回到平衡位置,时间相差23 s .两质点平衡位置的距离除以传播时间,可得波的速度v =7.5 cm/s ②利用波长、波速和周期的关系得,简谐波的波长 λ=30 cm ③(ii)设质点O 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y =A cos ⎝⎛⎭⎫2πt T +φ0 ④ 将①式及题给条件代入上式得 ⎩⎪⎨⎪⎧4=A cos φ00=A cos ⎝⎛⎭⎫π6+φ0 ⑤4.【2016·全国卷Ⅲ】 【物理——选修3-4】(1)由波源S 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20 Hz ,波速为16 m/s.已知介质中P 、Q 两质点位于波源S 的两侧,且P 、Q 和S 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P 、Q 的平衡位置到S 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5.8 m 、14.6 m .P 、Q 开始振动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A .P 、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同B .P 、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C .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 、Q 两点也正好通过平衡位置D .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 在波峰E .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 在波峰【答案】BDE 【解析】波长λ=vT =v f =0.8 m ,SQ =14.6 m =1814λ,当S 处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Q 应处于波谷;SP =15.8 m =1934λ,当S 处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P 应处于波峰;可见P 、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应始终相反,A 、C 错误,B 、D 、E 正确.5.【2016·北京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 传播 B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 C .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 .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答案】A 【解析】 光波属于电磁波,光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也就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选项A 正确.空气中的声波是振源的振动造成空气密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它存在密部和疏部,属于纵波,选项B 不正确.声波不仅仅能在空气中传播,在固体、液体中都可以传播,选项C 不正确.光波属于电磁波,电磁波是通过电磁场的交替变化传递的,不需要介质,选项D 不正确.6.【2016·天津卷】 在均匀介质中坐标原点O 处有一波源做简谐运动,其表达式为y =5sin ⎝⎛⎭⎫π2t ,它在介质中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 =12 m 处,波形图像如图1-所示,则( )A .此后再经6 s 该波传播到x =24 m 处B .M 点在此后第3 s 末的振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C .波源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D .此后M 点第一次到达y =-3 m 处所需时间是2 s7.【2016·四川卷】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是传播方向上相距10 m的两质点,波先传到P,当波传到Q时开始计时,P、Q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1-所示.则()图1-A.质点Q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B.该波从P传到Q的时间可能为7 s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 m/s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6 m【2015·江苏·12B(1)】1.一渔船向鱼群发出超声波,若鱼群正向渔船靠近,则被鱼群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与发出的超声波相比_________。
高三物理教案:《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教学设计

高三物理教案:《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教学设计课前练习1.关于振幅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B.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越大,振动的能量越大C.做简谐振动的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等于4倍振幅D.振幅越大,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越长2.质点做简谐运动,从质点经过某一位置时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质点再次经过此位置时,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B.当质点的速度再次与零时刻的速度相同时,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C.当质点加速度再次与零时刻的加速度相同时,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D.当质点经过的路程为振幅的4倍时,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际的自由振动必然是阻尼振动B.在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是受迫振动C.阻尼振动的振幅越来越小D.受迫振动稳定后的频率与自身物理条件无关知识要点1.机械振动:指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位置(平衡位置)两侧所作的往复运动。
2.回复力:使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合力。
回复力与向心力一样都是根据其作用的效果命名的。
3.全振动:振动物体完全恢复原来的运动状态所需要的最短过程叫一次全振动,也是物体连续通过四倍振幅的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位移、速度恢复到原值。
4.振动的位移:指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处的有向线段。
5.振幅A: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等于位移的最大值。
振幅是表示物体振动的强弱(或振动的能量的大小)的物理量。
6.周期T: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频率是周期的倒数。
周期和频率都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7.受迫振动:物体在周期性的驱动力的作用下的振动。
受迫振动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在受迫振动中,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
8.振幅越来越小的振动叫做阻尼振动。
振幅保持不变的振动即等幅振动,叫做无阻尼振动。
问题导引通过本节的复习,你要牢固掌握有关振动的概念,为后面复习简谐运动的规律作好准备。
2019-2020年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教学案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人教版(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完整版)2019-2020年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教学案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2019-2020年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教学案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9-2020年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教学案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019-2020年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教学案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人教版高考要求1、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 Ⅱ2、单摆,在小振幅条件下单摆作简谐运动,周期公式 Ⅱ3、振动中的能量转化 Ⅰ4、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振动频率,共振及其常见的应用 Ⅰ5、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Ⅱ6、波的叠加,波的干涉,衍射现象 Ⅰ7、声波,超声波及其应用 Ⅰ8、多普勒效应 Ⅰ 知识整合:机械振动和机械波这一部分概念较多,考点较多,对图象要求层次较高,因而高考试题对本部分内容考查的特点是试题容量较大,综合性较强,一道题往往要考查力学的多个概念或者多个规律。
因此,在复习本部分时,应注意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应注意机械振动与牛顿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
在理解和掌握简谐运动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的基础上,进而掌握机械波的相关知识。
本部分高考题多以选择题出现,但试题信息量大,周期:机械振动简谐运动物理量:振幅、周期、频率 运动规律简谐运动图象阻尼振动 无阻尼振动 受力特点 回复力:F= - kx弹簧振子:F= - kx 单摆:受迫振动共振在介质中的传播机械波 形成和传播特类型横波 纵波描述方法 波的图象波的公式: x=vt特性声波,超声波及其应用波的叠加 干涉 衍射多普勒效应实例一道题中考查多个概念、规律,尤其注重对波的考查互动课堂:A 、重球下落压缩弹簧由a 至d 的过程中,重球做减速运动。
高考二轮复习机械波(解析版)

简谐振动A 组一、选择题1.2010·重庆·14一列简谐波在两时刻的波形如题14图中实践和虚线所示,由图可确定这列波的(C )A .周期B .波速C .波长D .频率【解读】只能确定波长,正确答案C 。
题中未给出实线波形和虚线波形的时刻,不知道时间差或波的传播方向,因此无法确定波速、周期和频率。
2.2010·全国卷Ⅰ·21一简谐振子沿x 轴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
0t =时刻振子的位移0.1m x =-;4s 3t =时刻0.1m x =;4s t =时刻0.1m x =。
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答案】AA .0. 1 m ,8s 3B .0.1 m, 8sC .0.2 m ,8s 3D .0.2 m ,8s【解读】在t =34s 和t =4s 两时刻振子的位移相同,第一种情况是此时间差是周期的整数倍nT =-344,当n=1时38=T s 。
在34s 的半个周期内振子的位移由负的最大变为正的最大,所以振幅是0.1m 。
A 正确。
第二种情况是此时间差不是周期的整数倍则2)344()034(TnT +=-+-,当n=0时8=T s ,且由于2t ∆是1t ∆的二倍说明振幅是该位移的二倍为0.2m 。
如图答案D 。
备注:振动的周期性引起的位移周期性变化。
3.2010·天津·4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传到M 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s ,N 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 和频率f 为答案:D A .A=1m f=5HZ B .A=0. 5m f=5HZ C .A=1m f=2.5HZ D .A=0.5m f=2.5HZ4.2010·全国卷Ⅱ·15一简谐横波以4m/s 的波速沿x 轴正方向传播。
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 .波的周期为1sB .x=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 轴负向运动C .x=0处的质点在t=14s 时速度为0△t 1 △t 2D.x=0处的质点在t=14s时速度值最大5.2010·福建·15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0.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高三物理《机械振动机械波》教学案例

高三物理《机械振动机械波》教学案例知识简析一、机械振动1、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做的往复运动。
振动的特点:①存在某一中心位置;②往复运动,这是判断物体运动是否是机械振动的条件。
产生振动的条件:①振动物体受到回复力作用;②阻尼足够小;2、回复力:振动物体所受到的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外力。
①回复力时刻指向平衡位置;②回复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可由任意性质的力提供。
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一个力的分力;③合外力:指振动方向上的合外力,而不肯定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④在平衡位置处:回复力为零,而物体所受合外力不肯定为零。
如单摆运动,当小球在最低点处,回复力为零,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
3、平衡位置:是振动物体受回复力等于零的位置;也是振动停止后,振动物体所在位置;平衡位置通常在振动轨迹的中点。
平衡位置不等于平衡状态。
平衡位置是指回复力为零的位置,物体在该位置所受的合外力不肯定为零。
〔如单摆摆到最低点时,沿振动方向的合力为零,但在指向悬点方向上的合力却不等于零,所以并不处于平衡状态〕二、简谐振动及其描述物理量1、振动描述的物理量〔1〕位移: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
①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②始点是平衡位置,所以跟回复力方向永久相反;③位移随时间的改变图线就是振动图象。
〔2〕振幅: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①是标量;②表示振动的强弱;〔3〕周期和频率:完成一次全改变所用的时间为周期T,每秒钟完成全改变的次数为频率f。
①二者都表示振动的快慢;②二者互为倒数;T=1/f;③当T和f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断时〔非受迫振动〕,那么叫固有频率与固有周期是定值,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2、简谐振动:物体所受的回复力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时,物体的振动是简偕振动。
①受力特征:回复力F=—K*。
②运动特征:加速度a=一k*/m,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
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三章机械振动机械波光电磁波第1讲机械振动教案(-4)

机械振动[高考导航]相对性质能关系实验十二: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十三: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说明】(1)波长、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仅限于解决单一方向传播的问题。
(2)同时的相对性、长度的相对性和质能关系计算不作要求。
第1讲机械振动知识排查简谐运动单摆、单摆的周期公式1.简谐运动(1)定义: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
(2)平衡位置:物体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3)回复力①定义:使物体返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②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③来源:属于效果力,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
2.简谐运动的两种模型模型弹簧振子单摆示意图简谐运动条件(1)弹簧质量可忽略(2)无摩擦等阻力(3)在弹簧弹性限(1)摆线为不可伸缩的轻细线(2)无空气等阻力(3)最大摆角小于度内10°回复力弹簧的弹力提供摆球重力沿与摆线垂直(即切向)方向的分力平衡位置弹簧处于原长处最低点周期与振幅无关T=2π 错误!能量转化弹性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象1.简谐运动的表达式(1)动力学表达式:F=-kx,其中“-”表示回复力与位移的方向相反.(2)运动学表达式:x=A sin(ωt+φ),其中A代表振幅,ω=2πf 表示简谐运动的快慢,(ωt+φ)表示简谐运动的相位,φ叫做初相.2.简谐运动的图象(1)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函数表达式为x=A sin ωt,图象如图1甲所示。
图1(2)从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函数表达式为x=A cos ωt,图象如图1乙所示。
受迫振动和共振1。
受迫振动系统在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做受迫振动的周期(或频率)等于驱动力的周期(或频率),而与物体的固有周期(或频率)无关。
2.共振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固有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越接近,其振幅就越大,当二者相等时,振幅达到最大,这就是共振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3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本专题解决两大类问题:一是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二是光和电磁波.作为选修模块之一,每年高考试题中都独立于其他模块而单独命题,《考试说明》中除对波的图象、波速公式的应用和折射率要求较高外,其它内容要求都较低,命题方式仍然是小题的拼盘.高考对本部分内容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波的图象;②波长、波速和频率及其相互关系;③光的折射及全反射;④光的干涉、衍射及双缝干涉实验;⑤简谐运动的规律及振动图象;⑥电磁波的有关性质.机械波是高中物理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也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高考中的热点内容主要包括振动和波的关系;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波的图象及其应用等. 高考中机械波相关试题的特点是:(1)试题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题往往要考查多个概念或多个规律;(2)用图象考查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特别是对波的图象的理解和应用。
本章所占的分值约为全卷总分的5%,个别年份将达到10 %以上,因此要认真对待,熟练掌握相关内容。
一、机械振动 1.简谐运动的对称性(1)振动质点经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时,位移x 、回复力F 、速度v 、加速度a 、动能E k 、势能E p 的大小都相等,其中回复力F 、加速度a 与位移x 方向相反,速度与位移x 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2)振动质点通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段等长线段的时间相等. 2.简谐运动的周期性(1)周期性:简谐运动的位移x 、速度v 、加速度a 、回复力F 、动能E k 和势能E p 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x 、v 、a 、F 的变化周期为T ,E k 和E p 的变化周期为T2.(2)质点在任意时刻开始计时的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s =4A (A 为振幅),半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s =2A .但从不同时刻开始计时的四分之一周期内,路程不一定等于振幅A .二、机械波1.波长、波速与频率(周期)的关系 v =λf =λT波的频率(周期)等于振源的频率(周期),与介质无关,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周期)是不变的;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由介质的性质决定;波长等于波在一个周期内向外传播的距离,其大小取决于波的频率及介质的性质(波速v ).波速也可用公式v =ΔxΔt 计算,其中Δx 为Δt 时间内波沿传播方向传播的距离.2.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比较振动图象反映了一个质点的位移x (位置坐标)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波动图象反映了一系列质点在某一时刻相对其平衡位置的位移随质点的平衡位置变化的关系;由振动图象可确定周期T 、振幅A 、各时刻的位移及速度方向,由波动图象可确定波长λ、振幅A 、波峰和波谷的位置、各个质点的位置及速度方向(结合传播方向).注意:(1)简谐运动与其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的简谐波的振幅、频率均相同. (2)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图象均为正弦(或余弦)曲线. (3)振动和波动的图象中质点振动方向判断方法不同.3.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而且振动加强的区域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互相隔开,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路程差Δx =2n +12λ(n =0,1,2…)的点为振动减弱点;路程差Δx =nλ(n =0,1,2…)的点为振动加强点.4.波的衍射: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波长大于障碍物、小孔的尺寸或差不多.三、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问题1.由振动图象判定质点在某时刻的振动方向振动图象中质点在某时刻的振动方向可根据下一个时刻(远小于T4)质点的位移(位置坐标)确定,也可根据图象中该时刻对应的曲线斜率的正负确定.2.波动图象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1)“上下坡法”:将波形想象成一段坡路,沿着波传播的方向看,位于“上坡”处的各质点振动方向向下,位于“下坡”处的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2)微平移法:波的传播过程其实是波形沿传播方向的平移,作出微小时间Δt 后的波形,可确定各质点经Δt 后到达的位置,由此可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3.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结合解答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结合的问题,应注意两种图象意义的理解,波动图象是某时刻一系列质点的振动情况的反映,振动图象是某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振动情况的反映;其次要从一种图象中找到某一质点的振动信息,由此结合题设条件及相应的振动或波动规律推导另一种图象的相关情况.考点一 机械振动例1.2015·山东理综,38(1)](难度★★)(多选)如图,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小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物块简谐运动 的表达式为y =0.1sin(2.5πt )m.t =0时刻,一小球从距物块h 高处自由落下; t =0.6 s 时,小球恰好与物块处于同一高度.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10 m/s 2.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h =1.7 mb .简谐运动的周期是0.8 sc .0.6 s 内物块运动的路程是0.2 md .t =0.4 s 时,物块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答案 ab【变式探究】(2014·安徽理综,14,6分)(难度★★)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法 国物理学家库仑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力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 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已知单摆摆 长为l ,引力常量为G ,地球质量为M ,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 ,则单摆振动 周期T 与距离r 的关系式为( )A .T =2πr GMl B .T =2πr l GM C .T =2πrGM lD .T =2πlr GM解析 由单摆周期公式T =2πl g 及黄金代换式GM =gr 2,得T =2πr l GM.. 答案 B 考点二 机械波例2.(2015·北京理综,15,6分)(难度★★)周期为2.0 s 的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 沿y 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20 m/sB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10 m/sC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20 m/sD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10 m/s答案 B【变式探究】(2015·四川理综,2,6分)(难度★★)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 m 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小木块每 分钟都上下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 水面波( )A .频率是30 HzB .波长是3 mC .波速是1 m/sD .周期是0.1 s解析 由题意知T =6030 s =2 s ,f =1T =0.5 Hz ,A 、D 错误;32λ=3 m ,则λ =2 m ,B错误;由v =λT =22m/s =1 m/s ,所以C 正确.答案 C考点三 实验:探究单摆的运动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例3.2015·天津理综,9(2)](难度★★★)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①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 .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C .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D .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②如图所示,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1 m 的单摆.实验时, 由于仅有量程为20 cm 、精度为1 mm 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 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 摆的周期T 1;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的周期T 2;最 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ΔL .用上述测量结果, 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________.②设第一次摆长为L ,第二次摆长为L -ΔL ,则T 1=2πLg ,T 2=2π L -ΔLg联立解得g =4π2ΔLT 21-T 22.答案 ①BC ②4π2ΔLT 21-T 22.【变式探究】2015·北京理综,21(2)](难度★★★)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 示.①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长度为1 m左右的细线B.长度为30 cm左右的细线C.直径为1.8 cm的塑料球D.直径为1.8 cm的铁球②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n、t表示).③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组次123摆长L/cm80.0090.00100.0050次全振动时间t/s90.095.5100.5振动周期T/s 1.80 1.91重力加速度g/(m·s-9.749.732)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__s,g=________m/s2.④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T2L图象,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T2-L 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 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⑤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 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l1、l2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T1、T2.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1、l2、T1、T2表示).解析 ①单摆模型需要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摆线长远大于小球的直径和小球的密度越大越好.所以应选A 、D.②由T =t n ,T =2πL g 得g =4π2n 2Lt 2③T =t n =100.550s =2.01 sg =4π2n 2L t 2=4×3.142×502×1100.52m/s 2=9.76 m/s 2,⑤设A 到铁锁重心的距离为l ,有T 1=2πl +l 1gT 2=2πl +l 2g联立消去l 解得g =4π2(l 1-l 2)T 21-T 22答案 ①AD ②4π2n 2Lt2③2.01 9.76 ④B ⑤4π2(l 1-l 2)T 21-T 221.【2016·北京卷】 如图1所示,弹簧振子在M 、N 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平衡位置O 为原点,建立Ox 轴.向右为x 轴正方向.若振子位于N 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像为( )图1图1【答案】A 【解析】 弹簧振子的初始位置N 点位于x 轴的正向位移处.选项A 正确,选项B 、C 、D 不正确.2.【2016·全国卷Ⅰ】 【物理——选修34】(1)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 m/s 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B .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 HzC .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 mD .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E .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3.【2016·全国卷Ⅱ】 【物理——选修34】(2)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x 轴正向传播,波长不小于10 cm.O 和A 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0和x =5 cm 处的两个质点.t =0时开始观测,此时质点O 的位移为y =4 cm ,质点A 处于波峰位置;t =13 s 时,质点O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t =1 s 时,质点A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求:(i)简谐波的周期、波速和波长; (ii)质点O 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答案】 (i)4 s 7.5 cm/s 30 cm【解析】 (i)设振动周期为T .由于质点A 在0到1 s 内由最大位移处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经历的是14个周期,由此可知T =4 s ①由于质点O 与A 的距离5 cm 小于半个波长,且波沿x 轴正向传播,O 在t =13 s 时回到平衡位置,而A 在t =1 s 时回到平衡位置,时间相差23s .两质点平衡位置的距离除以传播时间,可得波的速度v =7.5 cm/s ②利用波长、波速和周期的关系得,简谐波的波长λ=30 cm ③(ii)设质点O 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y =A cos ⎝⎛⎭⎪⎫2πt T +φ0 ④将①式及题给条件代入上式得 ⎩⎪⎨⎪⎧4=A cos φ00=A cos ⎝ ⎛⎭⎪⎫π6+φ0 ⑤4.【2016·全国卷Ⅲ】 【物理——选修34】(1)由波源S 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20 Hz ,波速为16 m/s.已知介质中P 、Q 两质点位于波源S 的两侧,且P 、Q 和S 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P 、Q 的平衡位置到S 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5.8 m 、14.6 m .P 、Q 开始振动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A .P 、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同B .P 、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C .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 、Q 两点也正好通过平衡位置D .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 在波峰E .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 在波峰【答案】BDE 【解析】波长λ=vT =v f =0.8 m ,SQ =14.6 m =1814λ,当S 处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Q 应处于波谷;SP =15.8 m =1934λ,当S 处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P 应处于波峰;可见P 、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应始终相反,A 、C 错误,B 、D 、E 正确.5.【2016·北京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 传播 B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 C .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 .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答案】A 【解析】 光波属于电磁波,光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也就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选项A 正确.空气中的声波是振源的振动造成空气密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它存在密部和疏部,属于纵波,选项B 不正确.声波不仅仅能在空气中传播,在固体、液体中都可以传播,选项C 不正确.光波属于电磁波,电磁波是通过电磁场的交替变化传递的,不需要介质,选项D 不正确.6.【2016·天津卷】 在均匀介质中坐标原点O 处有一波源做简谐运动,其表达式为y =5sin ⎝ ⎛⎭⎪⎫π2t ,它在介质中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 =12 m 处,波形图像如图1所示,则( )A .此后再经6 s 该波传播到x =24 m 处B .M 点在此后第3 s 末的振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C .波源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D .此后M 点第一次到达y =-3 m 处所需时间是2 s7.【2016·四川卷】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是传播方向上相距10 m 的两质点,波先传到P,当波传到Q时开始计时,P、Q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1所示.则( )图1A.质点Q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B.该波从P传到Q的时间可能为7 s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 m/s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6 m【2015·江苏·12B(1)】1.一渔船向鱼群发出超声波,若鱼群正向渔船靠近,则被鱼群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与发出的超声波相比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