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都有哪些

合集下载

常见的各类传染病ppt课件

常见的各类传染病ppt课件

据说当时全球17亿人口中,有7亿人发病,这就是20世纪人们闻之
色变的西班牙流感,或称1918年流感。


西班牙流感并不是从西班牙起源的,它最早出现在美国堪萨
斯州的芬斯顿(Funston)军营中(1918年2月),后来流感传到西班牙,
总共造成800万西班牙人死亡,因此被称做“西班牙流
感”(Spanish Lady)。据说,在这场流感之后,美国人的平均寿命
因感染致死,整个伦敦很多人染病,需要大批志愿者进行护理。

12
• 7. 1976年


1976年,驻扎于美国新泽西州福特迪克斯军事基地的一名美
军士兵感染“猪流感”致死,很多卫生官员担心“西班牙流感”
卷土重来,引发了全国性恐慌。但是,该病毒当时只在美国的猪
之间传播,而且也研制出了疫苗,1/4的美国人注射了疫苗,因而 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疫情。
里变成了一座荒无人烟的空城,意大利、西班
牙增加了几十万座新坟。当时的人们把流感称
为“闪电般的瘟神”。很多科学家认为,菲利
浦国王的军队将流感病毒带到了欧洲其他国家。

8

2. 1658年


在整个17世纪,世界上出现了3次流感大
爆发。1658年,意大利威尼斯城的一次流感大 流行使6万人死亡,惊慌的人们认为这是上帝 的惩罚,所以将这种病命名为“Influenza”,意
32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象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数相对增加
病原学及免疫学检查
鼻粘膜印片检查 有助快速诊断 抗原检测 PCR检测病毒RNA 病毒分离 确诊的依据 血清学检查
33
【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一、罕见的传染病1、肠道传染病:霍乱(二号病)、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木症)、感染性腹泻等;2、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盛行性感冒、麻疹、流脑、盛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等;3、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等;4、虫媒传达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狂犬病、钩体、乙脑、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5、性传达疾病:艾滋病、淋病、梅毒、锋利湿疣、软下疳等;6、其它: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等。

二、传染病的根本特征1、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2、有传染性:传染病病人如吉泽明步,必需隔离医治;3、有盛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的发病工夫、地域、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散布特点;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发生相应的抗体,可抵抗相反的病原体。

三、艾滋病1、次要表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普通要经2-10年左右可开展成艾滋病,次要有5种表现:(1)体质性疾病:发热、乏力、盗汗、厌食、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和易感冒;(2)神经零碎症状:头痛、癫痫、停止性聪慧、下肢瘫痪等;(3)严重的临床免疫综合症:呈现各种时机性感染:(4)继发肿瘤:(5)并发其它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等。

2、传达途径:经性接触传达或体液传达(输血、不平安注射等)、母婴传达。

3、预防办法:洁身自爱,不发作不洁性行为;运用一次性注射器,不与别人共用针头(包括针灸);不接触病人的血液及被血液净化的物品;不与病人共用食具、洗刷器具、剃须刀等。

四、病毒性肝炎1、品种: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

2、次要表现:(1)急性肝炎:起病急,畏寒、发热、全身乏力、厌油、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2)慢性肝炎:疲惫、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肝区不适等。

3、传达途径:(1)甲肝、戊肝:次要经过肠道传达,即进食被病毒净化的食品或水而感染生病;(2)乙肝、丙肝、丁肝:次要经血液传达,可经过输血、不平安注射、血透等途径传达,亦可经由母亲传给重生儿。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有哪些(一)2024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有哪些(一)2024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有哪些(一)引言概述:传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健康人的疾病。

传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并且对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并对其病原体、传播途径、症状与预防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防范这些疾病。

正文内容:1. 流感:- 病原体: 流感病毒-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症状: 发热、咳嗽、喉咙痛、肌肉疼痛等- 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避免密集人群等2. 感冒:- 病原体: 冷病毒-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症状: 流鼻涕、咳嗽、打喷嚏、喉咙痛等- 预防措施: 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者等3. 肺结核:- 病原体: 结核分枝杆菌-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 症状: 慢性咳嗽、咳痰、咳血、乏力、体重下降等- 预防措施: 接种结核疫苗、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等4. 肠道传染病:- 病原体: 肠道致病菌(如沙门菌、大肠杆菌等)- 传播途径: 食物、水源污染传播- 症状: 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 预防措施: 食用熟食、饮用无菌水源、勤洗手等5. 病毒性肝炎:- 病原体: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 症状: 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腹痛等- 预防措施: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避免共用注射器、安全性行为等总结:传染性疾病的种类繁多,且具有较高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

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及其传播途径与症状,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疾病威胁的重要举措。

除了注重个人卫生,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与感染者接触等,都有助于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从而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学校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及防控-V1

学校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及防控-V1

学校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及防控-V1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命题人们很容易陷入呼吸道传染病的困扰。

那么,学校中我们最常遇到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呢?该如何做好预防
和控制呢?下面,笔者为大家详细讲解。

一、学校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1. 流感: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流感病毒引起,症状包
括发热、咳嗽和头痛等。

2. 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多种病毒引起,症状包
括鼻塞、打喷嚏和喉咙痛等。

3. 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包括
喉咙痛、发烧和咳嗽等。

4. 细菌性咽喉炎:细菌性咽喉炎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化
脓性链球菌引起,症状包括喉咙痛、发热和咳嗽等。

二、如何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
1. 认真宣传:学校应该加强呼吸道传染病宣传工作,提高师生的防病
意识。

学校可以通过海报、公示、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传。

2. 勤洗手:师生们应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进食前、擤鼻涕、打喷嚏后要及时洗手。

3. 室内通风:定期进行室内通风,保证空气流通,有利于病毒和细菌
的排出和分散。

4. 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尽量避免在外餐饮或食用不清洁的食品。

5. 个人防护:师生们要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尽量避免长时间呆在人流密集场所,佩戴口罩等。

总之,学校是一个集体单位,师生都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做到预防为主、保护为辅,才能使呼吸道传染病远离我们。

常见传染病健康教育

常见传染病健康教育

甲肝
• 传染源:甲肝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 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日常生活接 触,食入被HAV污染的食物、水等,尤其 是卫生状况差的地区及集体单位如学校、 托幼机构等更容易发生。 • 易感与高发人群:未获得有效免疫的所有 人群都是甲肝的易感者。
甲肝
甲肝的诊断:甲型肝炎患者发病后1~4周血 清中即可检出甲肝特异性抗体。再结合流 行病学调查,如有甲肝接触史,有进食毛 蚶、牡蛎、哈蜊、蛏子等海鲜,不洁饮食 史;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全身乏力、食欲 下降、恶心、呕吐、尿黄厌油腻食物,肝 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则甲型肝 炎的诊断基本可以确定。
• 上海曾大规模爆发甲肝 1987年底至1988年3月间,上海市31万 人患上甲肝,死亡47人,这一医学史上最 大一次甲肝爆发同样是由于食物不洁造成 的。调查发现,曾经运送污物和垃圾的船, 未经彻底消毒又运送毛蚶,致使毛蚶受到 甲肝病毒的污染,而当地人有吃毛蚶的习 惯,绝大多数发病者在发病前均进食过这 批毛蚶。
三、 预防措施
1、培养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防病意识 饭前便后要洗手,把住病从口入关。 2、 改变饮食习惯 减少或不在马路餐桌就餐, 不喝生水(特别是农村深井饮用水),对水产品要 确保煮熟后再吃。慎吃个体摊贩出售的凉拌制品。 3、甲肝易感者应及时接种甲肝灭活疫苗,是预 防甲肝最有效的手段。甲肝病人接触者,应及早 注射免疫球蛋白(接触后两周内注射有效),消 毒甲肝病人物品、呕吐物、排泄物等。 对易感者 进行甲肝疫苗接种 ,目前使用的甲肝疫苗有两种, 一种是国产的减毒活疫苗,保护期 3~5年;另一 种是灭活的死疫苗,保护期20年以上。
丙肝
• 目前全球近1.8亿人患有丙肝,占全球人口 的3%,是艾滋病毒携带者的4倍。在中国, 丙肝并不少见。1992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 表明,我国一般人群抗丙肝病毒抗体阳性 率为3.2%。据此推算,我国约4000万人感 染丙肝病毒,与丙肝高发形成鲜明对照的 是,大众对于这种传染病普遍缺乏重视。 在临床上约有40%~70%的丙肝病毒感染 者通常是在求治其他疾病时才被意外发现。

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有哪些特征

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有哪些特征

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有哪些特征传染病,顾名思义,是指能够通过接触、空气传播等途径使病原体传播给他人的疾病。

传染病的特征主要包括感染途径、传播方式及其症状表现等方面。

本文将就传染病的定义、主要特征及常见的传染病进行探讨。

一、传染病的定义及基本特征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感染途径多样:传染病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源、血液等途径传染。

不同的传染病有着不同的感染途径,需要根据具体病原体进行相应的预防与控制。

2.传染性强:传染病的病原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能够在人际之间迅速传播。

有些传染病的传染性极强,如流感、麻疹等,而有些则较弱,如沙眼、霍乱等。

3.表现多样:传染病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有的传染病会引起发热、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而有的则会导致呼吸道症状、皮肤病变等。

不同传染病的症状表现因病原体而异。

4.易造成爆发: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迅速,若控制不及时,易导致疫情爆发。

如近年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由于传播速度较快,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爆发。

二、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特征传染病种类繁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特征,以增加对传染病的了解。

1. 流感: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其特点是发热、咳嗽、咽痛、肌肉疼痛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局部或全球性爆发。

2. 麻疹: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其特点是高热、皮疹、咳嗽、结膜炎等,传播范围广,常在儿童群体中暴发。

3.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其特点是咳嗽、咳痰、乏力、食欲不振等,易导致慢性感染和肺部损伤。

4. 急性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由不同的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或不洁用具传播。

其特点是黄疸、乏力、纳差、腹痛等,受到地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5. 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其特点是腮腺肿胀、发热、咀嚼困难等,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疫苗可有效预防。

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一、性传染病性传染病是由各种引起的传染疾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流感:由流感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全身症状和呼吸道症状。

2、感冒:由多种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包括打喷嚏、咳嗽、喉咙痛等。

3、乙肝:由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炎,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

4、登革热:由登革热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可引起头痛、发热、皮疹等症状。

5、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HIV)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可导致严重的免疫系统衰竭。

二、细菌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是由各种细菌引起的传染疾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累及肺部,可引起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2、淋病: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引起生殖道感染,可引起尿道分泌物增多、尿道疼痛等。

3、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引起皮肤和粘膜病变、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4、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伤口感染,可引起肌肉强直、呼吸困难等症状。

5、鼠疫: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鼠蚤传播,可引起高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三、真菌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传染疾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念珠菌感染: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累及口腔、阴道等部位,可引起口腔溃疡、阴道炎症等。

2、白色念珠菌病: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肤、粘膜等部位,可引起皮疹、瘙痒等。

3、曲霉病:由曲霉菌引起的感染疾病,常见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人群,可引起肺部感染、侵袭性真菌病等。

四、寄生虫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疾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疟疾: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可引起发热、寒战、关节痛等症状。

2、肠道寄生虫感染:包括钩虫病、蛔虫病、血吸虫病等,主要通过食物或水源感染,可引起腹痛、腹泻、贫血等症状。

3、疥疮:由疥螨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可引起皮疹、瘙痒等症状。

(2023版)常见传染病预防(新版)

(2023版)常见传染病预防(新版)

近期,河南省的蜱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022 年,中国疾控中心发现并证实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要引起此类疾病, 2022 年中国疾控中心在监测过程中发现部份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并无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证据近日,根据证据分析认为,一种布尼亚病毒也可以引起此类疾病。

蜱传疾病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蜱可以携带不少种病毒、细菌和其他的病原体,其中大多数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畜共患病。

目前发现蜱虫叮咬可能是传播这种疾病的主要途径。

1、传播途径有哪些?(1)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2)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者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能会导致传播2、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潜伏期普通为 7-14 天(平均 9 天)。

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伴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等、可伴乏力、纳差、恶心,部份病例可浮现黑便、牙龈等部位出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肉凝血,甚至死亡。

3 .发病季节特点是什么?高危人群主要为接触蜱等传播媒介的人群,多集中在浅山、丘陵地带,采茶、下地干活等户外活动受到蜱虫叮咬致病的比较常见。

发病时间多集中在每年的 4 月到 8 月, 5、6、7 月比较多。

如疫源地(主要为森林、丘陵地区)的居民、劳动者及旅游者等.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者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有感染的可能。

该病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为 5-10 月。

4、预防措施是什么?(1)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2)应少在草地、树林等环境长期坐卧,避免被蜱叮咬.如需进入这些地区,需做好个人防护,尽少裸露身体:例如穿紧口长袖衣裤.(3)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如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即将用镊子等工具将蜱除去,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者用手指将蜱捏碎.控制媒介传播与宿土动物(即蜱、鼠、宠物等)和妥善管理无形体病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等.(4)一旦浮现疑似体征,应主动就医并将相关暴露史告知医生。

乙类传染病有哪些病种

乙类传染病有哪些病种

乙类传染病有哪些病种乙类传染病是指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其流行程度、传播能力和严重程度进行划分的一类传染病。

这些传染病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都有流行的风险,并且可能对公共卫生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威胁。

以下是一些乙类传染病的常见病种。

1. 流感(Influenza)流感是一种由不同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个类型。

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都可能会出现流行季节性流感。

严重的流感疫情可能导致大量生病和死亡。

2. 登革热(Dengue Fever)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

疾病的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关节痛,严重病例可导致出血热和休克。

3. 肺结核(Tuberculosis)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该疾病可以影响肺部,但也可以波及其他部位。

肺结核表现为持续咳嗽、咳痰、疲劳和体重下降。

4. 艾滋病(AIDS)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系统损害的慢性病。

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或母婴传播。

未经治疗,艾滋病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进而导致各种感染和恶性肿瘤。

5. 肝炎(Hepatitis)肝炎是指肝脏的炎症,其常见类型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等。

这些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或与感染者共享注射器等途径传播。

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6. 人感染禽流感(Avian Influenza)人感染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传播给人类的传染病。

禽流感病毒通常在家禽中传播,但某些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类,并在人类群体中引发疫情。

7. 人感染H7N9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H7N9))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传播给人类的传染病。

自2013年以来,中国大陆多次报告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

8. 艾滋病毒/流行性腮腺炎(HIV/Measles)艾滋病毒/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艾滋病毒引起的合并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病。

39种传染病都有哪些2024

39种传染病都有哪些2024

引言概述: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并能通过接触、飞沫传播、空气传播等途径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据统计,全球共有数十种传染病,其中一些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39种常见的传染病,以增加对传染病的认识,并为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正文内容:一、呼吸系统传染病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可迅速传播,并引起广泛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肌肉疼痛等。

2.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感染者常出现咳嗽、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3.腺鼠疫:由鼠疫杆菌引起,通过哺乳动物跳蚤传播,引起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4.百日咳:由百日咳杆菌引起,通过飞沫传播,常表现为剧烈的咳嗽和呼吸困难。

二、肠道传染病1.食物中毒:由细菌、真菌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

2.肠道感染:包括大肠杆菌感染、沙门菌感染等,常引起腹痛、腹泻、恶心等消化道症状。

3.腓特烈森菌感染:由腓特烈森菌引起,通过食物、水、接触传播,引起腹泻、发热等症状。

4.肝炎:包括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等,常通过血液、性接触等途径传播,引起肝脏炎症和相关症状。

三、血液传染病1.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

2.疟疾:由疟原虫引起,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引起周期性发热和寒战。

3.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由蚊子传播,引起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

4.血吸虫病:由血吸虫引起,通过水生螺和淡水等途径传播,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四、性传播病1.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生殖器溃疡和全身症状。

2.淋病:由淋球菌引起,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尿道炎症和其他泌尿生殖道症状。

3.尖锐湿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生殖器疣和癌前病变。

4.艾滋病:上述已提及,通过性接触也可传播。

五、其他常见传染病1.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通过飞沫传播,引起发热、皮疹等症状。

常见的传染病都有哪些

常见的传染病都有哪些

引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传染病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继续探讨常见的传染病,着重从疾病的传播途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了解这些传染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些健康威胁。

正文内容:一、流感(Influenza)1.病原体:流感病毒,分为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由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飞沫传播给他人。

3.临床表现:突发高热、咳嗽、喉咙痛、肌肉痛、流涕等症状。

重症病例可导致呼吸困难、肺炎等并发症。

4.治疗方法:抗流感病毒药物、支持性治疗和疫苗接种是防治流感的主要手段。

5.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戴口罩、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避免接触流感患者。

二、水痘(Chickenpox)1.病原体:水痘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

2.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患者带状疱疹期间也可通过接触传播病毒。

3.临床表现:皮肤出现红色疹子,逐渐变成疱疹,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4.治疗方法:通常采取对症治疗,如退烧、止痒等。

对于高危人群可使用抗病毒药物。

5.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手段,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三、病毒性腹泻(ViralGastroenteritis)1.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食物、饮水或直接接触传播。

3.临床表现: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常伴随发热和身体不适。

4.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保持身体水分平衡、补充电解质。

5.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四、结核病(Tuberculosis)1.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释放病原体。

3.临床表现:咳嗽、咳痰、低热、乏力等,重症病例可导致肺部病变、肺结核等并发症。

常见的各类传染病

常见的各类传染病
RNA
聚合酶 蛋白
RNP
病毒的变异
• 抗原漂移:在亚型内部经常发生小变异(量变) 称为抗原漂移 。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较 快,年可发生一次,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 很慢。
• 抗原转变:大的抗原变异出现的亚型(质变) 即称抗原转变,其为和(或)都发生了大的变 异,由此而产生新的亚型,可引起世界性大流 行。变异的病毒株称为变种。甲型流感病毒大 约每隔十几年发生一次大变异。丙型流感病毒 尚未发现抗原变异。
主要预防措施:隔离病人,搞好个人卫 生,不与带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等接 触、不输血
体表传染病
原始寄生部位: 体表的皮肤或黏膜
种类:狂犬病、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和体癣等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主要预 隔离病人,搞好个人卫生,不与带 防措施: 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等接触
流感
• 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 变异,若人群对变异株缺乏免疫 力,易引起暴发流行,迄今世界 已发生过五次大的流行和若干次 小流行,造成数十亿人发病,数 千万人死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 社会生活和生产建设。
重来,引发了全国性恐慌。但是,该病毒当时只在美国的猪之间
传播,而且也研制出了疫苗,的美国人注射了疫苗,因而并没有
爆发大规模疫情。
• • . 年~年


年月,俄罗斯流感(病毒类型)在苏联出现并流行,年月开始
在美国在校学生及征募的新兵中爆发。俄罗斯流感大大不同于以
往历发流感,引发此次流感流行的致病病毒为年流行的病毒株的
不发病,没有症状,但也是传染源。)
消化道传染病
原始寄生部位: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 种类: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蛔虫病、蛲虫病

生活中传染病性疾病防治常识

生活中传染病性疾病防治常识
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疾病有哪些?
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疾病有哪些?
细菌性痢疾:1、致病因素:痢疾杆菌(志贺菌属)2、典型的临床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3、传播途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感染。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5、病毒特性: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为弱。对酸敏感,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能以宋内氏菌最强,福氏菌次之,志贺氏菌最弱。一般56~60℃经10分钟即被杀死。在37℃水中存活20天,在冰块中存活96天,蝇肠内可存活9~10天,对化学消毒剂敏感,1%石碳酸15~30分钟死亡。
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疾病有哪些?
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疾病有哪些?
麻疹:1、致病因素:麻疹病毒2、典型的临床症状: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常并发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等,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严重并发症。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4、易感人群:无免疫屏障的7岁以上学龄儿童5、病毒特性:抗力不强,对干燥、日光、高温均敏感,紫外线、过氧乙酸、甲醛、乳酸和乙醚等对麻疹病毒均有杀灭作用,但在低温中能长期存活。
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疾病有哪些?
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疾病有哪些?
肺结核:1、致病因素:结核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2、典型的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和接触传播4、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染,特别是免疫力低下人群5、病毒特性:对某些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强,可在干痰中存活6~8个月,若黏附于尘埃上,可保持传染性8~10天。在强酸强碱溶液中能耐受30分钟。但对湿热、紫外线、酒精的抵抗力弱。在液体中加热到62℃~63℃15分钟,直射日光下2~3小时,或75%酒精内数分钟即死亡

常见传染病及预防知识

常见传染病及预防知识

常见传染病及预防知识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流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细菌性痢疾、艾滋病、登革热等。

一、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临床表现: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

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

在学校最容易发生和流行。

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染源:患者为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临床表现: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传染病防治常识一、罕见的传染病1、肠道传染病:霍乱(二号病)、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木症)、感染性腹泻等;2、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盛行性感冒、麻疹、流脑、盛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等;3、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等;4、虫媒传达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狂犬病、钩体、乙脑、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5、"性传达疾病:艾滋病、淋病、梅毒、锋利湿疣、软下疳等;6、其它: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等。

二、传染病的根本特征1、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2、有传染性:传染病病人如吉泽明步,必需隔离医治;3、有盛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的发病工夫、地域、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散布特点;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发生相应的抗体,可抵抗相反的病原体。

三、艾滋病1、次要表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普通要经2-10年左右可开展成艾滋病,次要有5种表现:(1)体质性疾病:发热、乏力、盗汗、厌食、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和易感冒;(2)神经零碎症状:头痛、癫痫、停止性聪慧、下肢瘫痪等;(3)严重的临床免疫综合症:呈现各种时机性感染:(4)继发肿瘤:(5)并发其它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等。

2、传达途径:经性接触传达或体液传达(输血、不平安注射等)、母婴传达。

3、预防办法:洁身自爱,不发作不洁性行为;运用一次性注射器,不与别人共用针头(包括针灸);不接触病人的血液及被血液净化的物品;不与病人共用食具、洗刷器具、剃须刀等。

四、病毒性肝炎1、品种: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

2、"次要表现:(1)急性肝炎:起病急,畏寒、发热、全身乏力、厌油、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2)慢性肝炎:疲惫、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肝区不适等。

3、传达途径:(1)甲肝、戊肝:次要经过肠道传达,即进食被病毒净化的食品或水而感染生病;(2)乙肝、丙肝、丁肝:次要经血液传达,可经过输血、不平安注射、血透等途径传达,亦可经由母亲传给重生儿。

八种常见传染病

八种常见传染病

八种常见传染病第一篇:八种常见传染病麻疹病毒袭击5岁以下幼儿麻疹俗称“出麻”,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颊黏膜有麻疹黏膜斑,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等为主要表现。

多见于8个月以上到5岁的婴幼儿。

自开展麻疹疫苗接种以来,发病率已有明显下降。

预防麻疹的方法:1.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8个月龄时初种,7岁时再加强接种一次。

2.体弱多病或有慢性病的儿童,可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以制止发病或减轻症状。

3.冬春季节,用马蹄(荸荠)、胡萝卜煎水服,每周1—2次,亦有预防作用。

风疹病毒早期感染可致胎儿畸形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发生流行。

临床表现为低热、轻微的上呼吸道炎症状和麻疹样皮疹,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孕妇如果在妊娠早期感染了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严重的全身感染并致畸形,称之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预防风疹的方法:1.注射风疹减毒活疫苗。

主要对象应是15个月以上的小儿及儿童、易感育龄妇女。

2.妊娠早期孕妇应避免与风疹患者接触,如已接触并经风疹病毒抗体测定阳性者,应终止妊娠;阴性者可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一般的丙种球蛋白无预防作用。

流脑起病最急应及时就医流脑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脑膜炎双球菌寄生在人的鼻咽部侵入血液循环,再进到脑膜及脑脊髓膜,引起脑膜及脑脊髓膜发炎。

它起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是一种较严重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15岁以下的儿童。

在流脑流行期间,绝大多数患者症状不典型,但他们是主要的传播者。

流脑的主要症状是突发高热、寒战、头痛、呕吐,严重时出现颈项发硬、头后仰、抽搐、昏睡等症状,在胸、背部皮肤上一般可见到瘀点。

因此,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的病人要立即就近就医,如不及时抢救,常于24—48小时危及生命。

预防流脑的方法:1.注意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被褥勤洗、勤晒,流脑流行时不要带小孩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或病者家串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传染病都有哪些,如何预防?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称为传染(infection)。

表现有临床症状者为传染病。

分为四种传播方式。

(1)水与食物传播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

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2)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

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3)虫媒传播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

蚊、蚤、蜱、恙虫、蝇等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

如蚊传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蜱传回归热、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恙虫传恙虫病。

由于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的繁殖周期中的某一阶段才能造成传播,故称生物传播。

病原体通过蝇机械携带传播于易感者称机械传播。

如菌痢、伤寒等。

(4)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

如皮肤炭疽、狂犬病等均为直接接触而受染,乙型肝炎之注射受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为接触疫水传染,均为直接接触传播。

多种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染,谓之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

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部队的新兵入伍,易引起传染病流行。

病后获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均使人群易感性降低,不易传染病流行或终止其流行。

传染病如何预防?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综合性防疫措施为基础,其主要预防措施如下:(一)管理传染源---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一)管理传染源---2对病原携带者进行管理与必要的治疗。

特别是对食品制作供销人员,炊事员,保育员作定期带菌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和调换工作。

(一)管理传染源---3对传染病接触者,须进行医学观察、留观、集体检疫,必要时进行免疫法或药物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4对感染动物的管理与处理对动物传染源,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及家畜,应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并加以消毒,无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发动群众予以捕杀。

(二)切断传播途径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防疫措施。

肠道传染病作好床边隔离,吐泻物消毒,加强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作好水源及粪便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应使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空气消毒,个人戴口罩。

虫媒传染病,应有防虫设备,并采用药物杀虫、防虫、驱虫。

(三)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人群抵抗力,有重点有计划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

人工自动免疫是有计划的对易感者进行疫苗、菌苗、类毒素的接种,接种后疫力在1--4周内出现,持续数月至数年。

人工被动免疫是紧急需要时,注射抗毒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

注射后免疫力迅速出现,维持1~2月即失去作用。

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传染病,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等。

病人和病原体携带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所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粪便都含有大量病原体。

病原体随病人或携带者排出的粪便污染环境后,经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由口而入引起感染。

发病相应地以气温较高的夏秋两季为多。

预防措施:1、及时发现病人,加以隔离治疗;2、加强“三管一灭”工作;3、开展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4、有特异性预防接种的要进行预防接种,如甲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ing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轻度呼吸道症状。

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

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易引起暴发流行。

(一)病原体流感病毒属正粘液病毒科,分甲、乙、丙三型。

流感病毒不耐热、酸和乙醚,对甲醛、乙醇与紫外线等均敏感。

(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病人自潜伏期末到发病后5日内均可有病毒从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传染期约1周,以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病毒随咳嗽、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为主,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也有可能。

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对同一抗原型可获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型与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

4、流行特征:突然发生,迅速蔓延,发病率高和流行过程短是流感的流行特征。

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

大流行主要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当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时,人群普遍易感而发生大流行。

一般每10~15年可发生一次世界性大流行,每2~3年可有一次小流行。

乙型流感多呈局部流行或散发,亦可大流行。

丙型一般只引起散发。

(二)流行病学(三)临床表现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最长4日。

各型流感病毒所致症状,虽有轻重不同,但基本表现一致。

1、单纯型流感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呼吸道症状较轻。

显著头痛、身痛、乏力、咽干及食欲减退等。

部分病人有鼻阻、流涕、干咳等。

发热多于1~2日内达高峰,3~4日内退热,其他症状随之缓解,但上呼吸道症状常持续1~2周后才逐渐消失,体力恢复亦较慢。

部分轻症者,类似其他病毒性上感,1~2日即愈,易被忽视。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资料:冬春季节在同一地区,1~2日内即有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发生,或某地区有流行,均应作为依据。

2、临床表现:起病急骤,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表现较轻。

结合查体及X线照片进行诊断。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分类正常或相对淋巴细胞增多。

如有显著白细胞增多,常说明继发细菌性感染。

另外,可将起病3日内咽部含漱液或棉拭子,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培养。

鉴别诊断:1、其它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可由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

可根据临床特点与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鉴别。

2、肺炎支原体肺炎:起病较缓。

咯少量粘痰或血丝痰,病情和缓,预后良好。

冷凝集试验及MG型链球菌凝集试验效价升高。

(五)治疗1、一般治疗:按呼吸道隔离病人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食或半流质饮食,进食后以温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保持鼻咽口腔清洁卫生。

2、对症治疗:有高热烦躁者可予解热镇静剂,酌情选用APC、安乃近、鲁米那等。

高热显著、呕吐剧烈者应予适当补液。

3、消炎抗病毒治疗:早期用药有一定效果,可抑制病毒增殖,病程缩短。

此外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效果明显。

(六)预防1、管理传染源:病人隔离治疗1周,或至退热后2天。

不住院者外出应戴口罩。

单位流行应进行集体检疫,并要健全和加强疫情报告制度。

2、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用食醋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流行期间暂停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

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

不到病人家串门,以减少传播机会。

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2小时。

3、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学生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合理饮食和休息,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大声说话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预防4、接种流感疫苗:在疫苗株与病毒株抗原一致的情况下,均有肯定的预防效果。

接种时间: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推荐接种时间为9至11月份。

接种对象:所有希望减少患流感可能性,没有接种禁忌,年龄在6个月以上者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重点推荐人群(1)60岁以上人群;(2)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3)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4)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

禁止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1)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2)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3)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4)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5)慢性病发作期;(6)严重过敏体质者;(7)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8)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

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

本病好发儿童,亦可见于成人。

(一)病原学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科,该病毒耐寒,对低温有相当的抵抗力。

对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敏感。

强紫外线下仅活半分钟,甲醛溶液、30%来苏尔、75%乙醇等接触2~5分钟灭活。

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自然界中人是唯一的病毒宿主。

(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

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

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

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二)流行病学3、易感性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90%病例发生于1~15岁,尤其5~9岁的儿童。

1岁以内婴儿体内可有母递免疫力,很少患病。

成人中80%曾患过显性或隐性感染。

儿童患者无性别差异,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

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4、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

可呈流行或散发。

在儿童集体机构、部队以及卫生条件不良的拥挤人群中易造成暴发流行。

其流行规律是随着传染源的积累,易感者的增加,形成流行的周期性,流行持续时间可波动在2~7个月之间。

在未行疫苗接种地区,有每7~8年周期流行的倾向。

(三)临床表现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

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

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

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