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测量平差》试题
河海大学材料力学2007-2014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河海大学材料力学2007-2014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f5ade70722192e4436f6a6.png)
《河海大学材料力学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 79
Ⅰ 历年考研真题试卷 河海大学 2007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代码:813 考试科目名称:材料力学
考生注意: 1.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2.所以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3.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目录
Ⅰ 历年考研真题试卷................................................................................................................. 2
河海大学 2007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2 河海大学 2008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5 河海大学 2009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7 河海大学 2010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0 河海大学 2011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3 河海大学 2012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7 河海大学 2013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20 河海大学 2014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24
测量平差超级试卷含答案汇总
![测量平差超级试卷含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a40ddf71711cc7931b716e1.png)
1 / 18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测量平差就是在 多余观测 基础上,依据 一定的 原则,对观测值进行合理的调整,即分别给以适当的 改正数 ,使矛盾消除,从而得到一组最可靠的结果,并进行 精度评估 。
2、条件平差中,条件方程式的选取要求满足 、 。
3已知条件平差的法方程为024322421=⎥⎦⎤⎢⎣⎡+⎥⎦⎤⎢⎣⎡⎥⎦⎤⎢⎣⎡k k ,则PV V T = ,μ= ,1k p =,2k p = 。
4、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79,必要观测量个数为35,则按条件平差进行求解时,条件方程式个数为 ,法方程式个数为 。
5、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50,必要观测量个数为22,若选6个独立参数按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若在22个独立参数的基础上,又选了4个非独立参数按具有条件的参数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
6、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的个数等于2 / 18________________,所选参数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
7、已知真误差向量1⨯∆n 及其权阵P ,则单位权中误差公式为 ,当权阵P 为 此公式变为中误差公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观测条件是指:A)产生观测误差的几个主要因素: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等的综合B)测量时的几个基本操作:仪器的对中,整平,照准,度盘配置,读数等要素的综合C)测量时的外界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大气折光……等因素的综合. D)观测时的天气状况与观测点地理状况诸因素的综合答:_____2、已知观测向量()L L L T=12的协方差阵为D L =--⎛⎝ ⎫⎭⎪3112,若有观测值函数Y 1=2L 1,Y 2=L 1+L 2,则σy y 12等于?(A)1/4 (B)23 / 181/2(D )4答:__3、已知观测向量()L L L T=12的权阵P L =--⎛⎝ ⎫⎭⎪2113,单位权方差σ025=,则观测值L1的方差σL 12等于:(A)0.4 (B)2.5(C)3 (D)253答:____4、已知测角网如下图,观测了各三角形的内角,判断下列结果,选出正确答案。
(完整word版)测量平差经典试卷含答案
![(完整word版)测量平差经典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3db662856a561252d36fa0.png)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最优估计量应具有的性质为 、 和 最优估计量主要针对观测值中仅含 误差而言。
2、间接平差中,未知参数的选取要求满足 、 。
3已知条件平差的法方程为024322421=⎥⎦⎤⎢⎣⎡+⎥⎦⎤⎢⎣⎡⎥⎦⎤⎢⎣⎡k k ,则PV V T = ,μ= , 1k p = ,2k p = 。
4、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79,必要观测量个数为35,则按间接平差进行求解时,误差方程式个数为 ,法方程式个数为 。
5、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50,必要观测量个数为22,若选6个独立参数按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若在22个独立参数的基础上,又选了4个非独立参数按具有条件的参数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
6、条件平差中条件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所选参数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
7、已知真误差向量1⨯∆n 及其权阵P ,则单位权中误差公式为 ,当权阵P 为 此公式变为中误差公式。
二、计算题(每题2分,共20分)1、条件平差的法方程等价于:A 、0=+W K Q KB 、0=+W Q K WC 、0=+W P K WD 、0=+W P K K答:______2、水准测量中,10km 观测高差值权为8,则5km 高差之权为:A 、2B 、4C 、8D 、16答:______3、已知⎥⎦⎤⎢⎣⎡=∆3112P ,则2L p 为:A 、2B 、3C 、25D 、35答:______4、间接平差中,L Q ˆ为:A 、TA AN 1- B 、A N A T1-C 、T A AN P11--- D 、A N A P T 11---答:______5、观测条件是指:A)产生观测误差的几个主要因素: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等的综合B)测量时的几个基本操作:仪器的对中,整平,照准,度盘配置,读数等要素的综合 C)测量时的外界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大气折光……等因素的综合. D)观测时的天气状况与观测点地理状况诸因素的综合答:______ 6、已知观测向量()L L L T=12的协方差阵为D L =--⎛⎝ ⎫⎭⎪3112,若有观测值函数Y 1=2L 1,Y 2=L 1+L 2,则σy y 12等于?(A)1/4 (B)2 (C)1/2 (D)4 答:_____ 7、已知观测向量()L L L T=12的权阵P L =--⎛⎝ ⎫⎭⎪2113,单位权方差σ025=,则观测值L 1的方差σL 12等于:(A)0.4 (B)2.5 (C)3 (D)253答:____ 8、已知测角网如下图,观测了各三角形的内角,判断下列结果,选出正确答案。
测量平差经典试卷含答案
![测量平差经典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f3d190bb68a98271fefaaf.png)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最优估计量应具有的性质为 、 和 最优估计量主要针对观测值中仅含 误差而言。
2、间接平差中,未知参数的选取要求满足 、 。
3已知条件平差的法方程为024322421=⎥⎦⎤⎢⎣⎡+⎥⎦⎤⎢⎣⎡⎥⎦⎤⎢⎣⎡k k ,则PV V T = ,μ= , 1k p = ,2k p = 。
4、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79,必要观测量个数为35,则按间接平差进行求解时,误差方程式个数为 ,法方程式个数为 。
5、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50,必要观测量个数为22,若选6个独立参数按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若在22个独立参数的基础上,又选了4个非独立参数按具有条件的参数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
6、条件平差中条件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所选参数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
7、已知真误差向量1⨯∆n 及其权阵P ,则单位权中误差公式为 ,当权阵P 为 此公式变为中误差公式。
二、计算题(每题2分,共20分)1、条件平差的法方程等价于:A 、0=+W K Q KB 、0=+W Q K WC 、0=+W P K WD 、0=+W P K K答:______2、水准测量中,10km 观测高差值权为8,则5km 高差之权为:A 、2B 、4C 、8D 、16答:______3、已知⎥⎦⎤⎢⎣⎡=∆3112P ,则2L p 为:A 、2B 、3C 、25D 、35答:______4、间接平差中,L Q ˆ为:A 、TA AN 1- B 、A N A T1-C 、T A AN P11--- D 、A N A P T 11---答:______5、观测条件是指:A)产生观测误差的几个主要因素: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等的综合B)测量时的几个基本操作:仪器的对中,整平,照准,度盘配置,读数等要素的综合 C)测量时的外界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大气折光……等因素的综合. D)观测时的天气状况与观测点地理状况诸因素的综合答:______ 6、已知观测向量()L L L T=12的协方差阵为D L =--⎛⎝ ⎫⎭⎪3112,若有观测值函数Y 1=2L 1,Y 2=L 1+L 2,则σy y 12等于(A)1/4 (B)2 (C)1/2 (D)4 答:_____ 7、已知观测向量()L L L T=12的权阵P L =--⎛⎝ ⎫⎭⎪2113,单位权方差σ025=,则观测值L 1的方差σL 12等于:(A) (B) (C)3 (D)253答:____ 8、已知测角网如下图,观测了各三角形的内角,判断下列结果,选出正确答案。
河海大学水力学2003年至2007年真题及答案
![河海大学水力学2003年至2007年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115c26336c1eb91a375dc2.png)
河海大学 2003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水力学 一、是非题(每题 2分,共 20 分)1.紊流过渡粗糙区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 与雷诺数。
( )2.断面单位能量 E s 沿流程总是减小的。
( ) 3.计算消力池池深和池长时,设计流量一般选择使池深和池长最大的流量。
( ) 4.渗流的达西定律既适用于层流也适合于紊流。
( ) 5.在恒定均匀流中,沿程水头损失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 )6.两个液流在重力作用下的动力相似条件是它们的弗劳德数 F r 相等。
( )7.因为各并联支管的长度、 直径及粗糙度可能不同, 因此在各支管的水头损失也不同。
( ) 8.均匀流可以是恒定流,也可以是非恒定流。
( ) 9.流体质点做圆周运动不一定是有旋运动。
( ) 10.相对压强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零。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 20 分) 1.当水流流态从层流转变为紊流后,过水断面上水流动能校正系数和动量校正系数 将2.溢流坝下泄水流收缩断面水深的跃后水深为,此时下游水深为,则形成远离水跃的条件是 ( )(1)h t h co2( 2) h t h co2 (3) h t h co2( 4)无法确定3.渗流模型流速与实际渗流流速相比较( )(1)前者大于后者 ( 2)二者相等 (3)前者小于后者( 4)无法比较4.明渠的临界水深决定于( )(1)流量和底坡 ( 2)断面形状、尺寸和底坡1)均增大3) 增大、减小2)均减小4) 减小、 增大3)流量和糙率(4)流量和断面形状、尺寸5.均匀流断面和渐变流断面上的动水压强1)均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2)前者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后者不静水压强规律分布3)前者不静水压强规律分布,后者静水压强规律分布4)均不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6.下列哪个条件满足时,明渠水流是缓流1) F r 12) F r 13) F r 14)无法确定7.毕托管可以用来测1)脉动流速(2)时均流速(3)脉动流速(4)脉动压强8.满足dE s/ ds 0条件的流动是1)非均匀渐变缓流非均匀渐变急流3)均匀流4)临界流9.有压管流,管轴线水平,管径逐渐增大且通过的流量不变,其总水头线沿流向应(1)逐渐升高(2)逐渐降低(3)与管轴线平行(4)无法确定10.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1)重力与惯性力之比2)重力与粘滞力之比3)粘滞力与惯性力之比4)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三、作图题(每题 5 分,共10 分)C 1.绘出下列两段不同糙率棱柱形渠道的水面曲线。
测量平差超级经典试卷含答案汇总
![测量平差超级经典试卷含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f034f7384254b35eefd34aa.png)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测量平差就是在 多余观测 基础上,依据 一定的 原则,对观测值进行合理的调整,即分别给以适当的 改正数 ,使矛盾消除,从而得到一组最可靠的结果,并进行 精度评估 。
2、条件平差中,条件方程式的选取要求满足 、 。
3已知条件平差的法方程为024322421=⎥⎦⎤⎢⎣⎡+⎥⎦⎤⎢⎣⎡⎥⎦⎤⎢⎣⎡k k ,则PVVT= ,μ= ,1k p = ,2k p = 。
4、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79,必要观测量个数为35,则按条件平差进行求解时,条件方程式个数为 ,法方程式个数为 。
5、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50,必要观测量个数为22,若选6个独立参数按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若在22个独立参数的基础上,又选了4个非独立参数按具有条件的参数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
6、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所选参数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
7、已知真误差向量1⨯∆n 及其权阵P ,则单位权中误差公式为 ,当权阵P 为 此公式变为中误差公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观测条件是指:A)产生观测误差的几个主要因素: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等的综合B)测量时的几个基本操作:仪器的对中,整平,照准,度盘配置,读数等要素的综合C)测量时的外界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大气折光……等因素的综合.D)观测时的天气状况与观测点地理状况诸因素的综合答:_____2、已知观测向量()L L L T=12的协方差阵为D L =--⎛⎝⎫⎭⎪3112,若有观测值函数Y 1=2L 1,Y 2=L 1+L 2,则σy y 12等于? (A)1/4(B)21/2(D)4答:__3、已知观测向量()L L L T=12的权阵P L =--⎛⎝ ⎫⎭⎪2113,单位权方差σ025=,则观测值L 1的方差σL 12等于:(A)0.4 (B)2.5(C)3 (D)253答:____4、已知测角网如下图,观测了各三角形的内角,判断下列结果,选出正确答案。
误差理论测量平差基础试题四及答案
![误差理论测量平差基础试题四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eab0e35fbfc77da269b12c.png)
误差理论测量平差基础 试题四及答案一、填空题(30分)1、丈量一个圆半径的长为3米,其中误差为±10毫米,则其圆周长的中误差为________________。
2、在平坦地区相同观测条件下测得两段观测高差及水准路线的长分别为:h 1=10.125米,s 1=3.8公里,h 2=-8.375米,s 2=4.5公里,那么h 1的精度比h 2的精度______,h 2的权比h 1的权______。
3、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所选参数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
4、控制网中,某点P 的真位置与其平差后得到的点位之距离称为P 点的___。
5、如下图,其中A 、B 、C 为已知点,观测了5个角,若设L 1、L 5观测值的平差值为未知参数21ˆˆX X 、,按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法进行平差时,必要观测个数为 ,多余观测个数为 ,一般条件方程个数为 ,限制条件方程个数为ABCDEL 1L 2L 3L 4L 56、测量是所称的观测条件包括 、观测者、7、已知某段距离进行了同精度的往返测量(L 1、L 2),其中误差cm 221==σσ,往返测的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若单位权中误差cm 40=σ,往返测的平均值的权为8、已知某观测值X 、Y 的协因数阵如下,其极大值方向为 ,若单位权中误差为±2mm ,极小值F 为 mm 。
9、在测量中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判断产生的误差属于哪一类,视准轴与水准轴不平行 ,仪器下沉 ,估读数据不准确 ,水准尺下沉 。
二、判断题(10分)1、在水准测量中,由于水准尺下沉,则产生系统误差,符号为“+”。
答:____2、极限误差是中误差的极限值。
答:____3、在条件平差中,条件方程的个数等于多余观测数。
答:____4、改正数条件方程与误差方程之间可相互转换。
答:____5、权阵中的对角线元素,代表所对应的观测值得权。
河海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
![河海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d930c828ea81c758f5787f.png)
河海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考试科目名称:水力学一、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参考答案】快层对慢层作用着与流动方向一致的切力,促使慢层加速;慢层对快层作用着与流动方向相反的切力,使快层减速。
2. ×【参考答案】根据C D C C I y y y A =+,一般来言,C C Iy A>0,则D y >C y ,即压力中心D 点在受压面积的形心点以下,这是压强分布规律导致的必然结果;只有在受压面为水平面的情况下,平面上的压强分布时均匀的,压力中心D 与形心C 重合。
【点 评】对于公式的特殊情况一定要牢记。
3. √【参考答案】定义:如果原型与模型上相应点上作用的同名力方向相同,大小成某一固定比例,则称为动力相似。
【点 评】力学相似的条件:①几何相似:原型和模型所有相应线段的长度维持一定比例。
②运动形似:原型和模型所有相应点的速度,加速度的大小维持一定比例,方向相同。
③运力相似:原型和模型所有相应点上各种作用力方向相同,大小成比例。
三者的关系:几何相似时前提和依据,动力相似一定运动相似,运动相似是其它相似的具体表现和后果。
(动力相似⇒牛顿相似定律)4. √【参考答案】根据粘性底层厚度0δ与绝对粗糙度∆的对比可将紊流壁面分为以下三类: ①∆<0δ, 紊流光滑面;②0δ<∆<0δ+1δ, 紊流过渡粗糙面; ③∆>0δ+1δ , 紊流粗糙面。
对固定管道,绝对粗糙度∆是确定的;但粘性底层厚度0δ和过渡层1δ的厚度随e R 变化。
5. ×【参考答案】根据通过泄水建筑物的几个不同的流量计算相应的co h 、2co h ,并确定t h ,使2()co t h h -为最大值所对应的流量作为计算消力池深度d 的设计流量,而消力池长度则取最大流量作为设计流量。
6. × 【参考答案】 A 2水平线CC可做如下分析:2A 形水面曲线,c h h >⇒为缓流⇒0dEsdh> 2A 形水面曲线,降水曲线0dh ds <⇒0dEs dEs dh ds dh ds=⋅<即为沿程减小的。
测量平差超级经典试卷含答案汇总
![测量平差超级经典试卷含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6e257f75f0e7cd1852536d6.png)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测量平差就是在 多余观测 基础上,依据 一定的 原则,对观测值进行合理的调整,即分别给以适当的 改正数 ,使矛盾消除,从而得到一组最可靠的结果,并进行 精度评估 。
2、条件平差中,条件方程式的选取要求满足 、 。
3已知条件平差的法方程为024322421=⎥⎦⎤⎢⎣⎡+⎥⎦⎤⎢⎣⎡⎥⎦⎤⎢⎣⎡k k ,则PV V T = ,μ= ,1k p = ,2k p = 。
4、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79,必要观测量个数为35,则按条件平差进行求解时,条件方程式个数为 ,法方程式个数为 。
5、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50,必要观测量个数为22,若选6个独立参数按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若在22个独立参数的基础上,又选了4个非独立参数按具有条件的参数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
6、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所选参数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
7、已知真误差向量1⨯∆n 及其权阵P ,则单位权中误差公式为 ,当权阵P 为 此公式变为中误差公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观测条件是指:A)产生观测误差的几个主要因素: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等的综合B)测量时的几个基本操作:仪器的对中,整平,照准,度盘配置,读数等要素的综合C)测量时的外界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大气折光……等因素的综合. D)观测时的天气状况与观测点地理状况诸因素的综合答:_____2、已知观测向量()L L L T=12的协方差阵为D L =--⎛⎝⎫⎭⎪3112,若有观测值函数Y 1=2L 1,Y 2=L 1+L 2,则σy y 12等于?(A)1/4 (B)2.)1/2(D)4答:_3、已知观测向量()L L L T=12的权阵P L =--⎛⎝ ⎫⎭⎪2113,单位权方差σ025=,则观测值L 1的方差σL 12等于:(A)0.4 (B)2.5(C)3 (D)253答:____4、已知测角网如下图,观测了各三角形的内角,判断下列结果,选出正确答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1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af22d16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f.png)
为边长观测值,若按条件图27BC α654321D CBA 武汉大学 测绘学院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课程试卷(A 卷)出题者:黄加纳 审核人:邱卫宁一.已知观测值向量的协方差阵为,又知协因数,试求观测值的权阵及观测值的权和。
(10分)二.在相同观测条件下观测A 、B 两个角度,设对观测4测回的权为1,则对观测9个测回的权为多少?(10分)三.在图一所示测角网中,A 、B 为已知点,为已知方位角,C 、D 为待定点,为同精度独立观测值。
若按条件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1).共有多少个条件方程?各类条件方程各有多少个?(2).试列出全部条件方程(非线性条件方程要求线性化)。
(15分)图一四.某平差问题有以下函数模型21L ⎥⎦⎤⎢⎣⎡--=3112LL D 5112-=Q LL P 1L P 2L P A ∠B ∠BC α721,,,L L L )(I Q =⎪⎪⎩⎪⎪⎨⎧=-=--=+-+=--0ˆ03060515443121x v v v v v v v v57624312P 2(1.732,3.000P 1(1.732,1.000A(0,0)B(0,2)Ah 5h 4h 1h 3h 2C DB 试问:(1).以上函数模型为何种平差方法的模型?(2).本题中, , , , , , 。
(10分)五.在图二所示测角网中,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和P 1、P 2两待定点的近似坐标值(见图二,以“km ”为单位),以及,,,,为同精度观测值,其中。
若按坐标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试列出观测角的误差方程(设,、图二 以dm 为单位)。
(10分)六.有水准网如图三所示,网中A 、B 为已知点,C 、D 为待定点,为高差观测值,设各线路等长。
已知平差后算得,试求平差后C 、D两点间高差的权及中误差。
(10分)=n =t =r =c =u =s 0000330001'''=BP α000030002'''=BP αkm S BP 0.201=km S BP 0.202=721,,,L L L 65955906'''=L 6L 5102⨯=ρxˆyˆ51~h h )(482mm V V T =5ˆhABP 2h 5h 4h 1h 3h 2P 17654321PCBA图三七.在间接平差中,参数与平差值是否相关?试证明之。
河海大学研究生考试-水力学-2007真题
![河海大学研究生考试-水力学-2007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7ee2e6b5dd3383c4bb4cd299.png)
机密★启用前 秘密★启用后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报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河海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水力学一、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1.图为管道流速分布图,从其对应部位所取出水体B ,则水体B 底面的切应力方向与水流流动方向相同。
( )2.不论平面在静止液体内如何放置,其静水总压力的作用点永远在平面形心之下。
( )3.如果两个液流中作用于相应点上的相同性质的力的大小成一定比例,且方向一致,则两个液流就是动力相似的。
( )4.同一种管径和粗糙度的管道,雷诺数不同时,可以在管中形成紊流光滑区、粗糙区或过渡粗糙区。
( )5.在底流消能设计中,要求最大的池深和池长的流量作为消力池的设计流量。
( )6.棱柱形明渠中形成2A 型水面曲线时,其断面单位能量s E 沿程增大。
( )7.因为各并联支管的长度、直径及粗糙度可能不同,因此在各支管上的水头损失也不相同。
8.当下游水位高于薄壁堰顶时,一定是淹没出流。
( )9.当雷诺数e R 很大时,在紊流核心区中,切应力中的粘滞切应力可以忽略。
( )10.图示的A 、B 两测压管,B 管中的液面必然高于A 管中的液面。
( ) ρ2ρ1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恒定流中 ( )(1)流线一定互相平行(2)断面平均流速必定沿程不变(3)不同瞬时流线有可能相交(4)同一点处不同时刻的动水压强相等2.同一渠道中有1、2两个渠段,其糙率1n <2n ,其他参数均相同。
当通过一定流量时,则两渠段的临界水深1c h 、2c h 和正常水深01h 、02h 的关系分别为 ( )(1)1c h =2c h ,01h =02h (2)1c h =2c h ,01h <02h(3)1c h >2c h ,01h >02h (4)1c h =2c h ,01h >02h3.按普朗特动量传递理论,紊流的断面流速分布规律符合 ( )(1)对数分布 (2)椭圆分布 (3)抛物线分布 (4)直线分布4.在明渠恒定均匀流过水断面上1、2两点安装两根测压管,如图所示,则两测压管高度1h 与2h 的关系为 ( )(1)1h >2h (2)1h <2h (3)1h =2h (4)无法确定 215.有一溢流堰,堰顶高度为2m ,堰上水头为2m ,则该堰流属于 ( )(1)薄壁堰流 (2)宽顶堰流(3)实用堰流 (4)明渠堰流6. 渠道中出现2S 型水面曲线,则水流为 ( )(1)缓流 (2)均匀流(3)急流 (4)急交流7.若测得两根管道的下临界雷诺数相等,则必须两管的 ( )(1)管径d 相等 (2)液体的粘性系数ν相等(3)管径d 和ν均相等 (4)以上答案均不对8.闸坝下有压渗流流网的形状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1)上游水位 (2)渗流系数(3)上下游水位等 (4)边界的几何形状9.明渠均匀流的断面单位能量中,单位势能与单位动能相等,则可判定此水流为 ( )(1)缓流 (2)急流 (3)临界流 (4)无法判定10.流线 ( )(1)在恒定流中是固定不变的 (2)只存在于均匀流中(3)总是与质点的运动轨迹相重合 (4)是与速度向量正交的线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紊流粗糙区的沿程水头损失f h 与断面平均流速的 次方成正比,其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与 有关。
测量平差经典试卷含答案
![测量平差经典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5fbb625fbfc77da369b153.png)
1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最优估计量应具有的性质为 、 和 最优估计量主要针对观测值中仅含 误差而言。
2、间接平差中,未知参数的选取要求满足 、 。
3已知条件平差的法方程为024322421=⎥⎦⎤⎢⎣⎡+⎥⎦⎤⎢⎣⎡⎥⎦⎤⎢⎣⎡k k ,则PV V T = ,μ= , 1k p = ,2k p = 。
4、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79,必要观测量个数为35,则按间接平差进行求解时,误差方程式个数为 ,法方程式个数为 。
5、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50,必要观测量个数为22,若选6个独立参数按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若在22个独立参数的基础上,又选了4个非独立参数按具有条件的参数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
6、条件平差中条件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所选参数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
7、已知真误差向量1⨯∆n 及其权阵P ,则单位权中误差公式为 ,当权阵P 为此公式变为中误差公式。
二、计算题(每题2分,共20分)1、条件平差的法方程等价于:A 、0=+W K Q KB 、0=+W Q K WC 、0=+W P K WD 、0=+W P K K答:______2、水准测量中,10km 观测高差值权为8,则5km 高差之权为:A 、2B 、4C 、8D 、16答:______ 3、已知⎥⎦⎤⎢⎣⎡=∆3112P ,则2L p 为:A 、2B 、3C 、25D 、35 答:______4、间接平差中,L Q ˆ为:A 、TA AN 1- B 、A N A T1-C 、T A AN P11--- D 、A N A P T 11---答:______5、观测条件是指:A)产生观测误差的几个主要因素: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等的综合B)测量时的几个基本操作:仪器的对中,整平,照准,度盘配置,读数等要素的综合 C)测量时的外界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大气折光……等因素的综合.D)观测时的天气状况与观测点地理状况诸因素的综合 答:______ 6、已知观测向量()L L L T=12的协方差阵为D L =--⎛⎝ ⎫⎭⎪3112,若有观测值函数Y 1=2L 1,Y 2=L 1+L 2,则σy y 12等于(A)1/4 (B)2 (C)1/2 (D)4 答:_____7、已知观测向量()L L L T=12的权阵P L =--⎛⎝ ⎫⎭⎪2113,单位权方差σ025=,则观测值L 1的方差σL 12等于:(A) (B) (C)3 (D)253答:____ 8、已知测角网如下图,观测了各三角形的内角,判断下列结果,选出正确答案。
河海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测量平差》试题
![河海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测量平差》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73f037f111f18583d05ace.png)
务必将所有答案写在专用答题纸上
河海大学2007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测量平差(代码420) Array
共三页第一页
三:本题满分15分
如下图的测角网,1、2为已知点,6—8为已知方位,7—8为已知边长。
共观测了26个角度。
(1) 试计算该网必要观测、多余观测有多少?
(2) 若按条件平差可列出多少独立条件?各类条件数分别为多少? (3) 写出所有条件的真值形式。
四:本题满分25分
如图所示水准网,A 、B 两点为高程已知,各观测高差及路线长度如表所列。
用间接平差法计算未知点的高程平差值与精度。
共三 页第二页
1
2
3
4
5 6
8
7
T
1
2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3
4
S
共三页第三页。
测量平差复习题(测绘工程)
![测量平差复习题(测绘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5e10d740a45177232f60a260.png)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观测量的真值?任何观测量,客观上总存在一个能反映其真正大小的数值,这个数值称为观测量的真值。
2、什么是观测误差?观测量的真值与观测值的差称为观测误差。
3、什么是观测条件?仪器误差、观测者和外界环境的综合影响称为观测条件。
4、根据误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观测误差可分为哪几类?根据误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观测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
5、在测量中产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即误差存在于整个观测过程,称为误差公理。
6、观测条件与观测质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观测条件好,观测质量就高,观测条件差,观测质量就低。
7、怎样消除或削弱系统误差的影响?一是在观测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二是在观测结果中加入改正数。
8、测量平差的任务是什么?⑴求观测值的最或是值(平差值);⑵评定观测值及平差值的精度。
第二章:误差理论与平差原则1、描述偶然误差分布常用的三种方法是什么?⑴列表法;⑵绘图法;⑶密度函数法。
2、偶然误差具有哪些统计特性?(1) 有界性: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
(2) 聚中性: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要大。
(3) 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4) 抵偿性:偶然误差的数学期望或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的极限值为0。
3、由偶然误差特性引出的两个测量依据是什么?⑴制定测量限差的依据;⑵判断系统误差(粗差)的依据。
4、什么叫精度?精度指的是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的程度。
5、观测量的精度指标有哪些?(1) 方差与中误差;(2) 极限误差;(3) 相对误差。
6、极限误差是怎样定义的?在一定条件下,偶然误差不会超过一个界值,这个界值就是极限误差。
通常取三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
当观测要求较严时,也可取两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
7、误差传播律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误差传播律是用来求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
8、应用误差传播律的实际步骤是什么? (1) 根据具体测量问题,分析写出函数表达式),,,(21n x x x f z =;(2) 根据函数表达式写出真误差关系式n nx x f x x f x x f z ∆∂∂++∆∂∂+∆∂∂=∆ 2211; (3) 将真误差关系式转换成中误差关系式。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试题+答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971da67fd5360cbb1adb0b.png)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1)1.正误判断。
正确“T”,错误“F”。
(30分)2.在测角中正倒镜观测是为了消除偶然误差()。
3.在水准测量中估读尾数不准确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4.如果随机变量X和Y服从联合正态分布,且X与Y的协方差为0,则X与Y相互独立()。
5.观测值与最佳估值之差为真误差()。
6.系统误差可用平差的方法进行减弱或消除()。
7.权一定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8.间接平差与条件平差一定可以相互转换()。
9.在按比例画出的误差曲线上可直接量得相应边的边长中误差()。
10.对同一量的N次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与用条件平差所得的结果一定相同()。
11.无论是用间接平差还是条件平差,对于特定的平差问题法方程阶数一定等于必要观测数()。
12.对于特定的平面控制网,如果按条件平差法解算,则条件式的个数是一定的,形式是多样的()。
13.观测值L的协因数阵Q LL的主对角线元素Q ii不一定表示观测值L i的权()。
14.当观测值个数大于必要观测数时,该模型可被唯一地确定()。
15.定权时σ0可任意给定,它仅起比例常数的作用()。
16.设有两个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相等,则角度值大的那个水平角相对精度高()。
17.用“相等”或“相同”或“不等”填空(8分)。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为300.158m±3.5cm;600.686m±3.5cm。
则:1.这两段距离的中误差()。
2.这两段距离的误差的最大限差()。
3.它们的精度()。
4.它们的相对精度()。
18. 选择填空。
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25分)。
1.取一长为d 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则长为D 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P D =( )。
a) d/D b) D/dc) d 2/D 2 d) D 2/d 22.有一角度测20测回,得中误差±0.42秒,如果要使其中误差为±0.28秒,则还需增加的测回数N=( )。
河海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河海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a52142143323968011c92b0.png)
河海大学2003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测量平差 一:共50分 1、设 21213x x z x x y +-=-=,已知⎥⎦⎤⎢⎣⎡=21x x X ,⎥⎦⎤⎢⎣⎡=4112XX D ,z y F +=,求yz σ与2F σ。
(10分)2、已知观测向量[]TL L L 21=的权阵为:⎥⎦⎤⎢⎣⎡--=3112L P ,试求1L P 、2L P 。
(10分)3、现有一施工放样工程,如图要从A 点放样距其200米的P 点,要使放样P 点的精度(点位中误差)达到4mm ,已知测量距离的中误差2mm ,问测量角度β的精度βm ?,若用测角精度为5秒的仪器测量至少要几个测回?(A 点与方位角α已知)(18分)4、试推导水准测量常用的定权方法,即:Lcp =,其中L 为以公里为单位的水准路线长度,c 为常数。
(12分) 二:15分用某经纬仪进行测角,由观测大量角度得一测回测角中误差为2秒,今用试制的同一类新型仪器测角10测回,得一测回中误差为1.5秒,问新仪器是否比原仪器精度有所提高?(α=0.05)附:|N 0.05|=1.645,|N 0.025|=1.960,|t 0.05(9)|=2.262 , |t 0.025(9)|=2.821χ2(9)0.05=16.919, χ2(9)0.95=3.325, χ2(9)0.025=19.023, χ2(9)0.975=2.700AP五:共20分对于测边平面控制网,有P1、P1两个未知点,经平差后得单位权中误差为2.6mm ,两点的坐标协因数为:⎥⎥⎥⎥⎦⎤⎢⎢⎢⎢⎣⎡=5760.01621.04437.03174.01381.07047.01104.00480.01686.03816.0称对XXQ,试求P1点的误差椭圆元素、点位误差以及P1、P2的相对误差椭圆元素。
P2P3河海大学2004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共三页第一页共三页第二页P2页第三页务必将所有答案写在专用答题纸上河海大学2005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名称:测量平差(代码420) Array共三页第一页共三页第二页共三页第三页务必将所有答案写在专用答题纸上河海大学2006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名称:测量平差(代码420) Array共三页第一页五:本题满分20分有平面控制网,有P1、P2、P3、P4四个待定点,经平差后得:单位权中误差为2mm ,坐标协因数阵如下:⎥⎥⎥⎥⎥⎥⎥⎥⎥⎥⎥⎦⎤⎢⎢⎢⎢⎢⎢⎢⎢⎢⎢⎢⎣⎡----------------=6775.00399.03228.00628.00812.06009.00854.00982.00532.03817.00517.00370.00793.00511.08908.00822.00777.00294.00902.00813.06865.00307.00456.00491.00179.03881.00948.05340.00859.00850.00066.00415.00832.00780.00828.04556.0对XXQ 试求P2、P3点的误差椭圆元素、点位误差以及二者的相对误差椭圆元素。
河海大学_2007-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水文学原理试题
![河海大学_2007-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水文学原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e1e2e7c8e9951e79b892772.png)
考试科目:水文学原理1 简答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1分,满分110分)(1)试写出闭合流域年和多年平均的水量平衡方程式。
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15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40mm ,试求其多年平均蒸散发量。
(2)试述饱和及非饱和土壤的总水土势的组成和水力传导度的特点。
(3)试述在降雨下渗条件下,降雨强度、下渗率和下渗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4)试述蒸发率和蒸发能力的含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5)试述超渗地面径流和地下水径流产生的物理条件。
(6)试述“超渗产流”模式和“蓄满产流”模式各自的特点。
(7)试分析流域产流过程中产流面积随时间变化的原因。
(8)试说明水力学洪水演算方法和水文学洪水演算方法的主要区别。
(9)试述在流域汇流过程中发生流域调蓄作用的物理原因。
(10)试述流域瞬时单位线的定义,指出它与河段瞬时单位线定义的差别。
2 证明题(本题共3题,每小题8分,满分24分)(1)试证明:运动波波速大于或等于 流量时的断面平均流速。
(2)试证明:若河道洪水波为扩散波,则其水位-流量关系比为一绳套曲线。
(3)试证明:对于线性水库,其出流的峰值必落在其入流的退水段上。
3 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1)某河段的横断面为宽浅矩形,河宽为500m ,河底比降为1/1000。
断面流量Q 与水深y 的关系为28y Q =。
试求该河段水深为3m 时的特征河长和洪水波波速C 。
(2)已知某流域面积为108km2,其1h 时段单位线如表1所示。
通过流域产流计算已求得某次降雨产生的净雨时段分配如表2所示。
假设净雨空间分布均匀,试计算该场降雨所形成的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线。
表1 某流域1h 时段单位线表2 某次降雨所产生的净雨时程分配(时段长取h t 1=∆)1 名词术语解释题(每小题3.5分,共56分)(1)田间持水量;(2)土壤水分特性曲线;(3)下渗容量;(4)下渗曲线;(5)蒸发率;(6)植物蒸发;(7)包气带;(8)蓄满产流;(9)流域蓄水容量曲线;(10)附加比降;(11)波速;(12)槽蓄方程;(13)洪水演算;(14)线性水库;(15)流域调蓄作用;(16)流域瞬时单位线2 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80分)(1)写出闭合流域年和多年水量平衡方程式,以及全球多年水量平衡方程式。
《河海大学测量平差2007-2019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河海大学测量平差2007-2019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57514da0116c175e0e484b.png)
求三角形的面积和精度。(15 分) 5.设对某量进行了 4 次独立观测,得均值权为 1,试求 9 次独立观测平均值的权。(5 分) 6.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与间接平差有何区别?哪个更实用?说明理由。(10 分) 7.若水准网采用条件平差,条件方程式要按什么条件来列。(10 分)
二、本题满分 15 分
为了检测三角高程的精度,对同一段高差分别采用三角高程测量与水准测量法进行观测, 结果如下:三角高程测量 16 次,得平均高差 5.036 米,子样标准差为 6mm,水准测量 21 次得平均高差 5.029 米,子样标准差为 3mm,问三角高程测量精度是否与水准测量的精度 相当?(α=0.05)
Ⅱ 历年考研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35
河海大学 2007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35 河海大学 2008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45 河海大学 2009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54 河海大学 2010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64 河海大学 2011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73 河海大学 2012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82 河海大学 2013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90
河海 测量平差 试卷
![河海 测量平差 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2699728453610661ed9f457.png)
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测量平差(I )期末考试试卷(测绘工程2001级)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观测向量L 的权阵为:⎥⎦⎤⎢⎣⎡--=5339L P ,试求1L P 、2L P 。
(5分)二、方差协方差阵与协因数阵之间有何关系?在什么情况下二者为对角矩阵?若协因数阵为单位阵表示什么意思?(10分)三、已知随机变量y 、z 都是观测值L=[L1、L2、L3]T 的函数,函数关系如下:3162101733241L L L z L L L y +-=++=,已知⎥⎥⎥⎦⎤⎢⎢⎢⎣⎡----=420231012LL Q ,证明y 、z间互不相关。
(10分)四、水准测量中,设每站观测的高差中误差均为±1cm,今要从已知点推算待定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5cm,问可以设多少站?(10分)五、在相同条件下,观测两个角度∠A=15︒00'00",∠B=75︒00'00",设对∠A观测6个测回的测角精度(中误差)为3",问观测9个测回的精度为多少?(10分)六、如下图的测角网,1、2为已知点,6—8为已知边长,7—8为已知方位。
共观测了26个角度。
(1)试计算该网必要观测、多余观测有多少?(2)若按条件平差可列出多少独立条件?各类条件数分别为多少?(3)写出所有条件的真值形式。
(4)若该网采用间接平差法平差,简述平差步骤。
(20分)37七、如下图的水准网,各路线的观测高差和路线长度如下:h1=+1.100m ,s1=4km h2=+2.398m ,s2=4km h3=+3.404m ,s3=4km h4=+1.002m ,s4=4km已知H A =3.953m ,H B =7.450m ,(1)求P1、P2点的高程平差值。
(2)求每公里的高差中误差。
(25分)P2P3八、已知间接平差的模型为V=BX-L,已知观测值的中误差为Q LL,试推导Q V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务必将所有答案写在专用答题纸上
河海大学2007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测量平差(代码420) Array
共三页第一页
三:本题满分15分
如下图的测角网,1、2为已知点,6—8为已知方位,7—8为已知边长。
共观测了26个角度。
(1) 试计算该网必要观测、多余观测有多少?
(2) 若按条件平差可列出多少独立条件?各类条件数分别为多少? (3) 写出所有条件的真值形式。
四:本题满分25分
如图所示水准网,A 、B 两点为高程已知,各观测高差及路线长度如表所列。
用间接平差法计算未知点的高程平差值与精度。
共三 页第二页
1
2
3
4
5 6
8
7
T
1
2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3
4
S
共三页第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