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17课《宋词四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课《宋词四首》
《雨霖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柳永婉约词的特点。
2.理解词意,感受词中浓浓的别情,把握词的意境。
3.掌握虚实结合、情景交融、铺叙、白描的手法。
二、能力目标
1.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正确认识该词的情调,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理解词意,把握词的意境。
2.学习该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铺叙、白描的手法。
教学难点:
把握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探究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初中毕业的时候,你们经历了一次人生的聚散。人生没有不散之筵席,离别是在所难免的。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离别”成为多少文人笔下书写的话题。在众多离别的作品中,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堪称离别词中的绝唱。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词。
二、介绍作者
柳永(约987——1053约),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应进士不第,生活穷困潦倒。其词多是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善于抒写离情别绪。创作慢词,铺叙白描,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之一。他的词,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著有《乐章集》。
2、简介写作背景
当时,词人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这首词就是抒写他和一位红颜知己的离情别绪。
三、整体感知
(一)朗读感知
1、录音朗读
(1)提醒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
(2)提问:录音的感情基调怎样?
明确:感情基调低沉。
2、学生齐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听出感情)。
(二)疏通词意
1、学生默读课文,根据注解理解词的大意。
2、请一位学生概括次的上下片的内容。
明确:词的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词的上片写离别后的设想。
3、从这首词的内容安排上来看,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点拨:词的上片写的是眼前之景,是实的还是虚的?词的上片写的是别后情景,是实的还是虚的?)
明确:虚实结合。
4、哪句可以看作该词的词眼?
(点拨:哪句能表现该词的主题?)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四、鉴赏分析
1、引导学生分析该词的景语和情语。
(1)鉴赏上片
①男生读词的上片,让学生回顾词的上片的内容。
②提问: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着怎样的特点?蕴涵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要点如下:
上片:离别时的情景
寒蝉长亭骤雨(凄凉)无绪留恋(难分难舍)景语{情语{
烟波暮蔼楚天(怅惘)泪眼凝噎(无限悲痛)
(2)鉴赏下片
①女生读词的下片,让学生回顾词的下片的内容。
②提问:词的下片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着怎样的特点?蕴涵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要点如下:
下片:离别后的设想。
良辰好景——虚设(郁闷)
景语{杨柳晓风残月(冷清、孤寂)情语{
千种风情——无人说(愁思难断)
2、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词的意境。
提问:该词把情景交织起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参考:词的意境缠绵凄恻,凄凉凄清。
3、学生齐读,再次感悟其中的意境。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预习:了解下一首词的内容和词人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诵读吟咏,感受本词雄浑壮阔的意境,了解苏词豪放的风格。
2、掌握常用的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3、了解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间如梦”两句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1、准确把握词人复杂的心情。(即对“人生如梦”的理解)
【学法指导】
1、充分阅读,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的文字障碍,并了解全词内容,品味语言,感悟意境。
2、阅读知识链接,了解作者及他的思想和写作背景。
3、领略词中描绘的豪壮宏伟的景物,扣住作者着意塑造的人物形象,品味作者的感情。【知识链接】
1、读词
▲上阕高起然后低回,平稳过渡后激昂慷慨,雄风浩荡,热烈奔放,读的时候要铿锵有力,读出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仰慕。
▲下阕斗笔荡开,长音袅袅,渐紧渐烈,沉郁过后,复归于沉静旷远,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但要读出内敛的洒脱与豪迈。
2、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全能型的艺术大师: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书法四大家”
▲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佛家思想也很浓厚。
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艰辛,大起大落的一生。虽然处于逆境之中,却始终保持着一种随遇而安、随缘自适的乐观、旷达胸怀,并始终不放弃对人生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清风明月中获得美的享受,从中排遣内心的苦闷,从而实现了有现实人生向艺术人生的转化。
3.写作背景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自被捕到结案,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最后,宋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谪苏轼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了事。1082年,苏轼47岁,在心情极其复杂的情况下,他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表中苏轼流露了对当政朝臣的轻蔑,与保守党对立的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他们指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他们,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他们以此作为把柄,弹劾苏轼欺君妄上。结果苏轼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往汴京下狱。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世称“乌台诗案”。
乌台即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