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主要内容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https://img.taocdn.com/s3/m/482835fd9ec3d5bbfd0a746c.png)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考情分析本章是培养学习法律意识、兴趣的一章,对理解、学好法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点掌握“法律关系主体”、“法律事实”和“法律渊源”内容,考试重点突出,分值较少,题型主要是客观题,预计考试分值在3分左右。
2019年教材新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容。
【提示】1.我国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
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获得了宪法确认。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第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第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专题概要专题一法律基本概念专题二法律关系专题一法律基本概念知识点概要知识点法的特征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4.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5.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关键词】法的概念:国家意志性→制定或认可→强制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
【考题·多选题】(2018年)下列关于法的规范属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是社会规范B.法是技术规范C.法是行为规范D.法是道德规范『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特征。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知识点法律体系1.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所包含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具体七个基本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部门。
【例题·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
A.行政法B.行政法规C.仲裁法D.民事诉讼法『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体系。
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可分为若干法律门类,称为法律部门。
经济法重点内容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经济法重点内容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ec1c0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4.png)
概念: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公开市场操作制度,不当技术联合,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纵向垄断协议行为,横向垄断协议行为,存款准备金制度,政府采购,转移支付,划分市场行为,货币政策,垄断一、经济法的概念及基本原则经济法是调整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保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原则。
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
权、责、利统一原则。
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原则。
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及宏观调控法的原则二、政府采购的概念,政府采购的当事人,政府采购的方式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的当事人主要包括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
政府的采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公开招标(2)邀请招标(3)竞争性谈判(4)单一来源采购(5)询价(6)国务院政府爱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
三、转移支付的概念是指政府或企业无偿地支付给个人以增加其收入和购买力的费用。
四、税法实体法要素,商品税法的基本结构体系税法实体法要素:是构成税收征纳实体法的必不可少的内容。
包括(1)税法主体(2)征税客体(3)税目与计税依据(4)税率(5)税收特别措施。
商品税法的基本结构体系:(1)增值税法(2)消费税法(3)关税法五、所得税独有的特点,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措施有哪些,一般企业所得税率,优惠税率所得税的特点:以所得为征税对象,其税基具有广泛性。
计税依据的确定具有复杂性。
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税收负担的直接性。
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措施:降低税率。
加计扣除支出减计收入。
抵扣应纳税额所得税。
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加速固定资产折旧。
税额抵免。
专项优惠政策。
六、财产税的概念和特点,哪些税属于财产税。
财产税是以财产为征税对象,并由对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或收益的主体缴纳的一类税。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cd583e681c758f5f61f6708.png)
三﹑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一)﹑调制法定原则:依据调制法定原则,调制的实体内容和程序规范都要由法律来加以规定,只是在法律明确授权的特殊情况下,才能由行政法规来加以规定。
这一原则在形式上是“议会保留”或“法律保留”原则的体现,是议会与政府在调制权分配上的一种均衡,但在实质上,其主要目标则是力图保障调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保障市场主体或第三部门的财产权等重要权利,保障法律的被遵从和实效。
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调制法定原则可以覆盖整个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领域。
在宏观调控法领域,调制法定原则尤其要求“调控权法定”。
在市场规制法领域,调制法定原则主要体现为规制权、竞争权、消费者权的“法定”。
(二)﹑调制适度原则:调制适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调制行为必须符合规律,符合客观实际,要兼顾调控和规制的需要与可能,保障各类主体的基本权利。
调制适度原则体现了经济法的经济性和规制性的特征,它与调制法定原则密切相关;包括调控适度和规制适度两个方面。
调控适度,要求调控权的行使、调控手段的选择、调控性规范的周期变易等,都要适度。
规制适度,更强调对市场主体的权利保护以及各类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
要实现调制适度,就必须注意总体上的平衡。
衡量调制是否适度,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平衡,包括经济指标的平衡、社会分配的公平,特别是法律对各类主体法益保护的均衡,等等。
要实现平衡或均衡,就要注意协调,尤其是各类调制手段之间的协调,或相关调制制度之间的协调。
因此,适度是与平衡协调直接相关的。
这样的调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法的宗旨。
(三)﹑调制绩效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是经济法调整的重要目标,因而追求调制的效果或称绩效,追求总量的平衡和社会总体福利的增长,在经济法领域也会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和原则。
这与调制法定原则和调制适度原则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除以上三个基本原则外以外,在我国特有的国情和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我认为还应有以下三个基本原则应包括:首先:捉进社会和谐、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的原则: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我国的国民生活也得到了相应提高,但是并不表示我国的经济已经达到可以保证满足了绝大多数人民的基本需要,也不能为眼前的经济指标而跨跨其谈,因为我国毕竟只是发展中国家,而且人数众多,地区性贫困还存在,区域性不平衡还很严重,故而经济法的任务可以说是任重道远。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630bdf76c175f0e7dd137a6.png)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64802课程名称:经济法学英文名称:Economic Law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 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法律基础二、课程简介1.中文简介《经济法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等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
该课程是一门以阐释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主要经济法律制度,揭示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推动经济法治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法学课程。
该课程主要讲授经济法的概念、历史、体系、地位、宗旨和原则,经济法的主体、行为、权利、义务和责任,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等。
2. 英文简介The course of economic law is a discipline basic course for the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othe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is course mainly teaches the basic theory of economic law, major economic legal systems, and so reveals the law of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law to promote economy rules of law. The course should include the law basic concepts of economic law, history, system, status, purpose and principles, the body of economic law, behavior, right, oblig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antitrust law system; legal system against unfair competition, legal system for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1.课程性质《经济法学》课程是广东财经大学-美国马凯特大学经济学(全球数字经济方向)中外合作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科基础课。
经济法课程内容
![经济法课程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aee901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8.png)
经济法课程内容
经济法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一、经济法的基本概念
1、经济法的定义、特征及其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2、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3、经济法的分类;
二、经济法的主要内容
1、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
2、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
3、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
4、经济组织的财产权利;
5、经济组织的债权债务;
6、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
7、经济组织的经营纠纷;
8、经济组织的破产程序;
9、经济组织的清算程序;
10、经济组织的其他法律问题。
三、经济法的发展趋势
1、经济法的国际化;
2、经济法的社会化;
3、经济法的科学化;
4、经济法的法治化;
5、经济法的制度化;
6、经济法的实践化。
经济法
![经济法](https://img.taocdn.com/s3/m/4f3b7543cf84b9d528ea7a29.png)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经济法内涵经济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在内容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分歧。
但是对于市场秩序规制法和宏观经济调控法是经济法的内容是没有争议的。
市场秩序规制法:一是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主要是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方面的法律;宏观经济调控法: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有:审计法、会计法、价格法、税法、金融法、对外贸易法等概述2.除宪法典之外,宪法部门还包括相关法律民法:调整民事关系商法:调整商事关系调整行政关系。
包括: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宪法部门行政法部门民商法部门经济法刑法部门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经济法定义1、国家干预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新经济行政论: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对市场进行干预调控和管理的法律。
3、经济协调关系论: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国家经济管理关系论:调整国家经济管理关系,以保障国家调节社会经济,促进其协调、稳定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概念理解经济法调整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经济法是个集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市场主体规制关系市场秩序规制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社会分配规制关系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法律关系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是一种意志关系,属上层建筑范畴。
是由法律规定和调整的关系。
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关系。
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系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在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过程中,由经济法律规范确认的,在经济法主体之间形成的,以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为内容的关系。
特征国家意志与当事人意志的统一经济权力与经济义务的关系主要产生在国家与市场主体之间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内容+客体(三者缺一不可)主体经济法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中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承担者。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bf0929b6c175f0e7dd13702.png)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经济法学英文名称:Economic Law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 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法律基础二、课程简介1.中文简介《经济法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等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
该课程是一门以阐释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主要经济法律制度,揭示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推动经济法治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法学课程。
该课程主要讲授经济法的概念、历史、体系、地位、宗旨和原则,经济法的主体、行为、权利、义务和责任,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等。
2. 英文简介The course of economic law is a discipline basic course for the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othe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is course mainly teaches the basic theory of economic law, major economic legal systems, and so reveals the law of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law to promote economy rules of law. The course should include the law basic concepts of economic law, history, system, status, purpose and principles, the body of economic law, behavior, right, oblig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antitrust law system; legal system against unfair competition, legal system for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1.课程性质《经济法学》课程是广东财经大学-美国马凯特大学经济学(全球数字经济方向)中外合作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科基础课。
2024年《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2024年《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c61e86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c.png)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经济法学》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专科阶段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是为培育适应四个现代化须要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大专应用型法律人才服务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经济法学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学问有个全面的了解,使学生系统驾驭我国经济法理论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育学生运用经济法的原理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实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做到:1.了解经济法的发展概况。
2.明确经济法学的探讨对象、探讨方法及其理论体系。
3.驾驭经济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学问。
4.驾驭我国经济法的基本精神和详细规定。
5.学会运用经济法理论并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中,“了解”、“明确”、“驾驭”、“应用”是四个由低到高、逐步深化的实力层次要求。
“了解”是指知道有关状况;“明确”是指在了解有关状况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有关名词、概念、学问的含义,并能精确表述;“驾驭”是指在明确的基础上,能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学问和基本制度的完整内容;“应用”是指在驾驭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学问并结合基本制度,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本课程考核中,要求“了解”的部分一般不作为考核内容;要求“明确”、“驾驭”、“应用”的部分作为重点考核的内容。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法和经济法的基础理论1、教学目的和要求驾驭经济法的探讨对象、经济法律关系;了解法律行为与代理、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理解经济法的概念、诉讼时效。
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经济法概述;经济法律关系;难点:经济法律关系;诉讼时效3、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法概述一、经济法的概念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三、经济法的特征四、经济法的形式五、经济法的体系其次节经济法律关系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二、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四、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第三节法律行为与代理一、法律行为二、代理第四节诉讼时效一、诉讼时效的概念二、诉讼时效期间三、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与延长第五节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二、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形式三、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4、教学建议教学方法采纳引导发觉法,引导学生视察和分析有哪些涉及经济法律方面问题。
国际经济法读书笔记
![国际经济法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412e14fb7360b4c2f3f6432.png)
国际经济法读书笔记国际经济法读书笔记【篇一:《经济法》读书笔记】《经济法》读书笔记第一章导论主要内容和重点:1、第一章主要介绍经济法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部集调整关系的民法、行政法、刑法规范与一身的法律,所以在学习时会涉及到以上的各项法律,就需要我们以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查阅相关资料。
经济法具有不同的效力,不同表现形式,不同适用法律规范的法律规范,其适用原理比较复杂,学习时就要不怕困难,彻底弄清其原理。
学习经济发的目的在于提高主体(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
)的经济法律素质。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由可以分民事经济关系和行政经济关系。
主体地位平等的是民事经济关系,反之即行政经济关系。
所以经济法律规范包括民法规范和行政法规范。
经济法的特征:经济效益性,社会公正性,综合性从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到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其法律效力从强到弱,且管辖范围由大到小。
适用规则为:1)下位法不得和上位法相冲突,否则无效。
2)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适用。
3、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和刑法都有密切的关系,它们互相补充。
然而在主体、调整对象、调整方式、制裁方式等方面经济法和其他法律也有差异。
调整方式:民法:主体协商—签订协议—履行合同—解决纠纷行政法:命令—服从—复议刑法:赋予刑事责任,予以严惩4、学习经济法的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经济法律素质,树立经济法治观念和意识,参加法律实践,深化理论知识,提高依经济法办事的能力。
最后养成依经济法办事的习惯。
案例思考:1、(1)法院适用《种子法》是正确的。
《种子法》对于《河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来说是上位法,管理条例中有与种子法相冲突的地方,那自然无效。
(2)法院无权对地方性法规进行司法审查。
因为对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审查权,是法律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专有的权力,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均无此项权力。
2、(1)该超市保安无权对王某进行拳打脚踢,保安只是保护超市的安全以及顾客的安全,而无权对顾客进行人身伤害。
国开 《经济法》简述票据权利的种类及主要内容
![国开 《经济法》简述票据权利的种类及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51ca32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a.png)
经济法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内容涵盖广泛,包括了很多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安排。
而票据权利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牵扯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往来和交易中的各种权益。
本文将从国开《经济法》中简述票据权利的种类及主要内容,以期为读者提供系统全面的信息。
一、票据权利的种类在《经济法》中,票据权利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种类:1. 票据权利的基本种类:票据权利的基本种类主要包括汇票权利、本票权利、支票权利三种。
这三种基本种类的票据权利在法律上享有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了订立、背书、转让、保证等权利和责任。
2. 票据权利的衍生种类:票据权利的衍生种类主要包括了背书权利、权利转让、追偿权利等。
这些衍生种类的票据权利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权利的行使,可以实现票据权利的变现和转移。
3. 票据权利的附属种类:票据权利的附属种类主要包括了承兑权利、转让权利等。
这些附属种类的票据权利在经济合同和交易中起到了辅助和保障的作用,是票据权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票据权利的主要内容在《经济法》中,票据权利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 票据权利的行使方式:票据权利的行使方式包括了背书、转让、保证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的行使要根据法律规定和票据性质进行具体操作,从而保障票据权利的合法行使和有效实现。
2. 票据权利的权利人与义务人:票据权利的权利人主要包括了持票人、收款人、出票人等,他们在票据交易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益的保护和责任的承担。
3. 票据权利的转移和变现:票据权利的转移和变现是票据交易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转让和变现实现了经济资金的流动和使用,保障了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合法实现。
4. 票据权利的保障和救济:票据权利的保障和救济是法律体系中的紧急措施和应急安排,对票据权利的保全和维护起着重要作用,保障了票据权利的实现和保护。
国开《经济法》中对于票据权利的种类及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揭示了票据权利在经济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实用的信息,对于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票据权利问题有较强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经济法的主要内容
![经济法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160143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7.png)
经济法的主要内容
经济法,是指规范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或调控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经济法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有关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如预算法、审计法以及有关税收方面的法律等。
二是有关规范市场秩序和竞争规则方面的法律,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三是有关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方面的法律,如对外贸易法等。
四是有关促进重点产业振兴和发展方面的法律,如农业法、铁路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
五是有关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方面的法律,如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等。
六是有关经济活动规范化、标准化方面的法律,如标准化法、计量法、统计法、测绘法等。
经济法内容
![经济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ccbf87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a.png)
经济法内容1. 简介经济法是指规范和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制度体系。
它是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经济秩序、保护各方合法权益而采取的一种法治手段。
经济法主要包括市场经济法律规则、企业法律规则、劳动法律规则等。
2. 市场经济法律规则市场经济法律规则是指针对市场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准入规则:规定了市场主体的准入条件、许可证要求等,以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序运行。
•价格法规则:旨在规范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调整机制,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契约法规则:规定了市场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保护契约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交易的效率。
•合同法规则:涉及合同的成立、效力、履行等方面,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则: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3. 企业法律规则企业法律规则是指针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规范。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司法规则:规定了公司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股东权益保护等方面,保护股东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
•商标法规则:旨在保护商标权益,规范商标的注册、使用和保护。
•专利法规则:保护创新成果的专利权益,鼓励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劳动法规则:涉及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等方面,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
4. 劳动法律规则劳动法律规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规定。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劳动合同法规则: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执行、解除等方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工资福利法规则:规定了工资支付、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权益。
•劳动保护法规则:涉及劳动安全、劳动环境、劳动保健等方面,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
5. 经济法的重要性经济法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它可以规范和引导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经济法还可以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经济法的健全与完善对于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76046a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b.png)
三﹑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一)﹑调制法定原则:依据调制法定原则,调制的实体内容和程序规范都要由法律来加以规定,只是在法律明确授权的特殊情况下,才能由行政法规来加以规定。
这一原则在形式上是“议会保留”或“法律保留”原则的体现,是议会与政府在调制权分配上的一种均衡,但在实质上,其主要目标则是力图保障调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保障市场主体或第三部门的财产权等重要权利,保障法律的被遵从和实效。
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调制法定原则可以覆盖整个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领域。
在宏观调控法领域,调制法定原则尤其要求“调控权法定”。
在市场规制法领域,调制法定原则主要体现为规制权、竞争权、消费者权的“法定”。
(二)﹑调制适度原则:调制适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调制行为必须符合规律,符合客观实际,要兼顾调控和规制的需要与可能,保障各类主体的基本权利。
调制适度原则体现了经济法的经济性和规制性的特征,它与调制法定原则密切相关;包括调控适度和规制适度两个方面。
调控适度,要求调控权的行使、调控手段的选择、调控性规范的周期变易等,都要适度。
规制适度,更强调对市场主体的权利保护以及各类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
要实现调制适度,就必须注意总体上的平衡。
衡量调制是否适度,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平衡,包括经济指标的平衡、社会分配的公平,特别是法律对各类主体法益保护的均衡,等等。
要实现平衡或均衡,就要注意协调,尤其是各类调制手段之间的协调,或相关调制制度之间的协调。
因此,适度是与平衡协调直接相关的。
这样的调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法的宗旨。
(三)﹑调制绩效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是经济法调整的重要目标,因而追求调制的效果或称绩效,追求总量的平衡和社会总体福利的增长,在经济法领域也会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和原则。
经济法主要内容
![经济法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1f77bbe87c24028915fc3f2.png)
经济法主要内容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和相关经济法律制度一,法的产生和类型1,法的产生根源:法是随着私有制财产和阶级划分的出现以及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法的四种历史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
3,*法是阶级、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4,@法的前三种历史类型与最后一种的社会主义法有本质区别:前三者均属于剥削阶级类型的法,社会主义法是最新、最高也是最后一个类型的法,是真正体现工人阶段和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
二,法的本质和定义1,法的本质:阶级性,社会性,社会职能。
法的特征: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
2)法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统治阶级意志,体现为规范文件,是人们发布遵守的行为规则。
2,法的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经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所有保护,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3,*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但同时也具有社会性和社会职能。
三,法的渊源和结构1,我国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国际条约。
2,*法律规范构成的三个要素:假定,处理,制裁3,法律规范的种类:按表现形式分类:A.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强制性规范4,*在法的渊源之外的其他个人的讲话、意见、法学著作、判例、习惯等,都不是法。
5,@现行经济法律的某一条款中有哪些法律规范要素?四,法与政策、道德的关系1,法与政策的一致性和区别:一致性:有高度的同一性,都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基本精神和原则是一致的。
密切联系:政策是法的灵魂,是法的指导思想,核心内容,有法无规定时,更需要运用政策。
同时,政策实现也靠法。
区别:法具有国家意志属性,规范性,稳定性。
有国家强制性保证实行,违反时要受到国家制裁。
政策可根据形势变化而修正。
2,法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一致性:都是一种行为规则,社会规范,两者在基本精神,任务和作用上都是一致的。
经济法第一章 经济法绪论
![经济法第一章 经济法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510cc458ff00bed5b8f31d1c.png)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的定义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 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 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和。
▪ 我国法学界对经济法的概念问题主要有以下观点: ▪ 1)国家干预论,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
洛阳李慧娟种子案
▪ 法院领导反思观点:
▪
“法官在遇到法律冲突时,一是可以直接适用上位
法,对法律冲突予以适当回避;二是可以逐级请示,提请
最高法院和全国人大予以确认和指示。问题并不难解决。
只是采取后一种方式时间较长,不利于案件审判。”
“法官在判决书中宣布地方法规无效,我们也认为是 不妥的。对于地方法规的合法性问题,依法应由全国人大 常委会进行审查”,
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 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2)新经济行政法论,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从整 体利益出发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管理的法律,就其性 质而言,是公法,也就是经济行政法。 ▪ 3)经济协调关系论,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在国 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4)国家经济管理关系论,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是调整 国家经济管理关系,以保障国家调节社会经济,促进其协 调、稳定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以
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这种关
系是在法律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法律关系
主体
享有权利、承担义 务的人
内容 权利和义务
客体
权利义务所共同 指向的对象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经济法主要内容
![经济法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5a1407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f.png)
经济法主要内容
1. 经济法里有市场秩序法呀!这就好比是比赛场上的规则,要是没有,那不乱套啦?比如说,那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像恶意诋毁竞争对手,不就是违反了这规则嘛!这能让市场有序进行吗?
2. 还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呢!这不就像是给咱消费者穿上了一层保护衣嘛!你想想,要是买东西老被坑,咱得多憋屈呀!像买到假货这种事,经济法可就来帮我们啦!
3. 宏观调控法也很重要咧!这就好像是给经济这艘大船掌好舵。
国家通过各种政策来调控经济,不然经济过热或过冷,咱日子不就难过啦?比如税收政策,不就是在调节嘛!
4. 企业法也不能少呀!这相当于给企业定个规矩,让它们好好发展。
企业办得好,我们生活也会更好呀!像规定企业的组织形式啥的,多重要哇!
5. 劳动法也在经济法里哦!这简直是咱打工人的福音哇!要是老板乱来,拖欠工资啥的,经济法就会出手啦!那可真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6. 经济法里的金融法也不容忽视哟!就跟管钱的大管家一样。
想想看,金融市场要是乱了,那可不得了。
像对银行的监管,多关键咧!
总之,经济法的内容丰富得很,对我们的生活影响那是大大滴!我们可得好好了解了解!。
经济法知识点
![经济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f4520bad02de80d5d8401c.png)
第一章、经济法原理一、经济法体系主要包括那四个方面:(一)关于市场主体的法律规定(二)关于市场管理的法律规定(三)关于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四)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二、我国经济法的主要内容:(一)关于市场主体的法律规定(二)关于市场运行及其管理的法律规定(三)关于宏观调控的法律规定(四)关于社会和劳动保障的法律规定三、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的总称。
四、经济法的特点及手段(一)特点:经济法以社会利益本位为宗旨,通过授权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实现国民经济平衡发展并维护社会经济公平。
(二)手段:国家干预经济是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手段五、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经济立法、经济执法、经济司法、经济守法中处于指导地位,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意义的法律原则。
六、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依据(一)客观经济规律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形成基础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以其固有的方式作用于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
经济活动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则会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反之,经济活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不仅不会取得成效,而且要受到它的惩罚。
(二)宪法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根本依据(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直接依据七、我国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原则(二)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原则市场经济的好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价值规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等价交换);⏹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优胜劣汰)。
⏹市场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
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法确认市场主体资格,赋予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自主经营和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发展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消除垄断、不正当竞争、地区封锁等市场障碍,建立统一、公平、开放、充分竞争的市场秩序。
《经济法概论》全套ppt课件全
![《经济法概论》全套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e200eb1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6.png)
○四、法的作用
1、制裁、惩罚被统治阶级破坏和反抗现行 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2、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 3、维护和巩固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生产资料
所有制及分配制度
4、调整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保障统治阶 级内部的团结和民主
5、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第二节 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产生
对方在违背真是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的 5、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 6、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7、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2、显失公平的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与无效的民事行为的区别: ( P41)
经济法 是有关确立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的经济 法律地位以及调整他们在经济管 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发 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 体。
○三、经济法的特征
(一)具有广泛的综合性 1、调整对象 2、调整方法 3、法律性质
(二)具有直接的经济性 (三)具有明确的指导性 (四)具有一定的技术性
四、债的履行: 2个原则
五、债的变更与终止:P63-65
第三章 经济法律关系
第一节 经济法律关系概述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复习:经济法的调整对象(P12),法律关系,民事 法律关系(P25) 1、概念 (P67) 2、经济关系及其特点 3、经济关系(物质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思想关系) 4、经济关系与经济法律关系的关系 5、经济法律关系形成的条件
《经济法》概论全套课件
《经济法》
第一编 法学基础知识 第二编 经济组织法 第三编 市场运行法 第四编 经济保护法 第五编 经济调控监督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经济法
二、课程代码:MB40304
三、学时与学分:32/2
四、课程教学目标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管理者在繁杂的法律环境中必须保证自身行为的合法性,并且善于运用合法手段排除非法侵害。
作为MBA 课程中唯一的一门法律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企业经营中涉及的典型法律知识,使研究生具有运用有关法律知识为企业经营服务的初步能力。
本课程强调与实际相结合,要求研究生广泛阅读相关案例、带着问题进课堂,积极提问和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目的:
提高研究生的法律意识,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懂得依法经营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能处理企业经营中涉及的基本法律问题。
五、适用学科专业:工商管理硕士(MBA)
六、基本教学内容
第1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机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2、我国的法律渊源
3、市场经济法律机制的框架
4、相关法律背景知识简介
第2章公司法
1、企业的组织形式分类
2、公司的概念、种类与法律特征
3、公司的设立
4、公司的资本制度
5、股东出资和股份的转让
6、公司的组织机构
7、公司的合并与分立
8、公司的解散、破产与清算
第3章合同法
1、合同法概述
2、合同的订立
3、合同的效力
4、合同的履行
5、合同的担保
6、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7、违约责任
第4章商标法
1、商标的概念、作用与种类
2.商标权的概念与特征
3.商标权的主体与客体
4.商标注册的原则
5.商标注册不当与注册商标争议
6.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变更、转让及使用许可
7.商标权的法律保护
8.商标管理
第5章专利法
1、专利概述
2、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
3、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4、专利的申请与审批
5、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6、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第6章反不正当竞争法
1、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与特征
2、不正当竞争行为
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第7章广告法
1、广告的概念不正当竞争行为
2、广告应当遵循的原则
3、我国广告法中的禁止性规定
4、违反广告法的法律责任
第8章产品质量法
1、概述
2、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3、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4、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第9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概述
2、消费者的权利
3、经营者的义务
4、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途径
5、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第10章经济仲裁与经济审判
1、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
2、经济仲裁
3、经济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