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生产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过氧化氢安全生产中注意事项

过氧化氢安全生产中注意事项

2019年06月测人员一定要有效的运用色谱检测技术来对食品中的添加剂和防腐剂的含量进行准确的测定,以此来确保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除此之外,食品企业的相关安全检测人员还可以通过相气相色谱的检测技术来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进行检测,虽然这种检测方式只能准确检测出一些农产品的含量多少,但是这种方法却更加的方便简单,不需要较多的检测流程就可以完成检测工作。

最后还有一种离子色谱检测技术,这种化学检测技术不仅可以对一些食品的成分含量进行准确的安全检测,更可以对一些药品的成分含量进行检测。

总的来说,近些年来我国的色谱检测技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高度重视。

3.3光谱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分析除了上述两种化学检测技术之外,光谱检测技术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食品安全的化学检测方法。

简单的来说,相关食品安全的检测人员使用的光谱检测技术大多是通过一些荧光来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检测。

这种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可以准确的对食品中的独立成分和含量进行良好的安全性检测。

除了这种光谱检测技术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近红外光谱也经常得到食品检测人员的广泛使用。

这种方法是通过一些可见光的电波来对食品进行安全性检测,这种检测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环保无污染,而且它不会与食品中的一些物质成分发生反应并产生影响,所以这种近红外光谱的检测技术经常用于生活中的粮食安全检测过程中。

最后还有一种等离子安全检测技术,通过发射等离子的方式来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以此来准确检测出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3]。

4结语综上所述,与其他多种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相对比,运用化学技术来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不仅能够确保我国食品质量的安全性,更可以促进我国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食品厂家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完全忽略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实体卡问题,不对食品进行及时的安全性检测、加入过量的添加剂和防腐剂以及没有使用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来进行食品的安全检测,进而导致许多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出现较大的问题。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实验室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具有氧化性和易燃性,正确的操作和储存过氧化氢至关重要,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人员的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规程,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保障。

二、安全操作规程1. 个人防护措施a. 在操作过氧化氢前,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b. 避免直接接触过氧化氢,特别是皮肤和眼睛。

如不慎接触,应即将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匡助。

c.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吸入过氧化氢气体或者其蒸气,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

2. 操作环境要求a. 操作区域应保持整洁,无杂物和易燃物质,以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b. 操作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过氧化氢气体及其蒸气的排放。

c. 严禁在操作区域内吸烟或者使用明火。

3. 储存要求a. 过氧化氢应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容器应标有明确的标识,包括化学品名称、浓度和储存日期等信息。

b. 储存区域应干燥、通风良好,并远离火源和易燃物质。

c. 避免过氧化氢与有机物、金属粉末等物质接触,以防止意外反应和爆炸的发生。

4. 操作步骤a.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不得擅自修改或者忽略任何步骤。

b.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过氧化氢的泄漏和飞溅,以免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c.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操作区域,处理废弃物,并确保容器密封良好。

5. 应急处理措施a. 在过氧化氢泄漏或者事故发生时,应即将采取措施避免进一步危害。

b. 紧急情况下,应即将住手操作,疏散人员,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c. 如发生火灾,应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扑灭,切勿使用水扑灭过氧化氢火灾。

三、安全培训和监督1. 所有涉及过氧化氢操作的员工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2.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以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安全意识。

3. 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操作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规程的有效执行。

过氧化氢生产企业典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要点

过氧化氢生产企业典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要点

过氧化氢生产企业典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要点1.所有涉及双氧水可能发生分解的配制釜、氢化塔、氧化塔、萃取塔、碱洗塔、净化塔、过滤器、浓缩蒸发器、树脂塔、双氧水贮罐等设备设施,温度或者压力异常升高时,应立即停止作业,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并采取防止波及周边生产储存装置设施的措施。

2.出现以下任一异常工况时,应触发装置全系统联锁停车或者手动一键停车后处置:(1)氢化塔气液分离器、氧化塔去氧化液槽的气液分离器(或内置气液分离器)、逆流氧化工艺的氧化塔底部液位持续降低至低低限报警。

(2)氧化塔、萃取塔或者净化塔温度异常升高至60℃;(3)并流氧化工艺,氧化塔上塔气液分离器液位异常波动导致高高限报警;逆流氧化工艺,氧化塔顶出口的尾气凝液受槽的液位异常波动导致高高限报警。

(4)萃取塔顶液位(或者界面)持续高位运行导致高高限报警。

(5)萃余液中双氧水含量超过0.3g/L,应立即再次进行复核分析,确认后立即停车。

(6)萃取塔视镜内水相出现严重浑浊或者工作液出现严重乳化现象;双氧水稳定度持续降低,通过调整工艺参数仍无法消除工作液带水现象。

(7)氢化塔塔头或者氢化尾气氧浓度(体积百分比)超过2%。

3.过氧化氢生产装置正常停车后,氢化塔氢效、氧化塔氧效未降至1g/L以下时,严禁从氢化塔、氧化塔退料;氢化系统、后处理系统与氧化系统、萃取系统工作液应分别退料至独立的储槽。

4.过氧化氢生产装置停车后需进行全系统检维修时,应将检修单元工作液清空、清洗和置换,采取关闭阀门、加装盲板、切换设备等物料能量隔离措施后方可作业。

需更换白土床、过滤器的,作业人员严禁超过6人。

5.配制釜运行过程中温度或压力异常升高时,应联锁切断蒸汽、停止加热,联锁开启夹套或者盘管等冷却方式进行间接冷却,并联锁开启配制釜底部紧急放料阀将工作液排至专用地槽,严禁封闭配制釜放空管线。

配制釜温度超高时,严禁向釜内注水降温,防止配制釜突沸。

6.氢化系统停车后应使用氮气置换,直至氢化系统氢含量低于0.5%(体积百分比)后用氮气进行保压;氢化系统未置换合格前,严禁进行检维修作业和特殊作业;氢化系统开车前应采用氮气置换涉及氢气的管道及设备,直至设备及管道中氧气浓度小于2%(体积百分比)。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实验室等领域。

为了确保过氧化氢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二、适合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合于所有使用过氧化氢的工作场所和人员。

三、安全操作规程1. 个人防护措施1.1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化服、耐酸碱手套等。

1.2 避免直接接触过氧化氢,应采取适当的工作方式和工具。

1.3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吸入过氧化氢的蒸气,应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

2. 储存和使用2.1 过氧化氢应储存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2.2 储存过氧化氢的容器应标明化学品名称、浓度、危(wei)险性等信息,并放置在防漏盘中。

2.3 使用过氧化氢前,应先子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照说明进行正确的稀释和配制。

3. 急救措施3.1 发生过氧化氢泼溅或者接触皮肤时,应即将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3.2 发生过氧化氢吸入时,应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即将就医。

3.3 如发生过氧化氢误食,应即将漱口,并即将就医。

4. 废弃物处理4.1 废弃的过氧化氢溶液应按照像关法规进行处理,禁止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或者环境中。

4.2 废弃的过氧化氢容器应彻底清洗后,按照像关法规进行回收或者处理。

四、事故应急预案1. 事故预防1.1 定期对储存和使用过氧化氢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1.2 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1.3 进行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事故处理2.1 发生泄漏或者溢出时,应即将采取措施阻挠泄漏,避免扩散。

2.2 发生事故时,应即将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并通知相关部门和当地应急机构。

2.3 事故现场的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事故处理。

五、培训和教育1. 新员工应接受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液氧(过氧化氢)安全周知卡

液氧(过氧化氢)安全周知卡

液氧(过氧化氢)安全周知卡
- 液氧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常用于医疗、工业和航天领域。

它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质,可在高温下燃烧。

- 在使用或储存液氧时,请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 确保储存密封良好,以避免氧气泄漏或液氧泄露。

2. 液氧应存放在防火、防爆、通风良好的区域。

3. 远离易燃物和可燃气体,避免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4. 使用液氧时,务必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服。

5. 液氧应定期检查,确保无任何损坏或泄漏。

- 在处理液氧时,请注意以下注意事项:
1. 不要将液氧接触到易燃物或可燃物表面,避免引发火灾。

2. 不要与其他物质混合液氧,以免产生危险化学反应。

3. 使用专用的工具和设备来处理液氧,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 在使用液氧时,保持周围干燥,避免液氧与水反应产生氢氧
化物。

- 如果发生液氧泄漏或意外事故,请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 迅速将受污染的区域人员撤离,并确保人身安全。

2. 切勿使用明火进行扑灭,应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扑灭。

3. 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 液氧是一种具有危险性的化学物质,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法规。

本周知卡旨在提醒使用液氧人员注意安全,以确保人身安全和避免事故发生。

请在使用液氧前仔细阅读并遵守本安全周知卡,如有任何疑问或意外情况,请立即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01 过氧化氢安全标签

01 过氧化氢安全标签

chloroethylene;vinyl chloride
双氧水
(≥27.5%)
危险
强氧化强、可能引起燃强或爆炸。

对环境有害。

【预防措施】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
•保持容器密闭;并储存于阴凉通风处。

•采取防静电措施;生产设备接地。

•使用防爆型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

•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事故响应】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安全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0℃。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废弃处置】
·该物质及其包装物作为危险废物处理。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请参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供应商:电话:
地址:邮编:
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引言概述: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在医疗、清洁和消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其强氧化性和易燃性,过氧化氢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制定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一、正确存储过氧化氢1.1 确保储存容器完好无损:过氧化氢储存容器应该是密闭的,无渗漏和损坏,以防止氧化性物质泄漏。

1.2 避免阳光直射:过氧化氢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避免高温环境。

1.3 与其他化学品隔离存放:过氧化氢应该单独存放,与其他化学品隔离,避免发生化学反应。

二、正确使用过氧化氢2.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过氧化氢时,应该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

2.2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过氧化氢具有刺激性,使用时要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一旦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2.3 避免混合使用:过氧化氢不宜与其他化学品混合使用,以免引起化学反应产生危险物质。

三、正确处理过氧化氢废弃物3.1 分装处理:过氧化氢废弃物应该进行分装处理,避免与其他废弃物混合,以免产生危险反应。

3.2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使用过氧化氢产生的废弃物,确保废弃物处置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3.3 妥善处理:过氧化氢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不可随意倾倒或丢弃,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应急处理措施4.1 紧急撤离:一旦发生过氧化氢泄漏或事故,应立即撤离事发区域,并通知相关人员。

4.2 使用应急设备:应急处理时应使用防护装备和应急设备,如化学吸附剂和防护面罩。

4.3 报警求助: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警求助,协助处理事故。

五、定期培训和检查5.1 定期培训:对使用过氧化氢的员工进行定期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5.2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过氧化氢存储和使用设备的完好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3 定期演练应急预案:定期组织过氧化氢泄漏或事故的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过氧化氢安全标签

过氧化氢安全标签

过氧化氢安全标签-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过氧化氢 Hydrogen peroxide过氧化氢:35%可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化剂;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昏昏欲睡或眩晕; 对水生生物有毒; 吞咽有害; 吸入有害【预防措施】·远离热源。

·远离衣物和其他可燃物保存。

·采取一切预防措施、避免与可燃物、无机化合物等混合。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仅在户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禁止排入环境。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事故响应】·如溅到衣物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的衣服和皮肤,然后脱去衣服。

·如果发生大火和大量物质着火:撤离现场。

因有爆炸危险,应远距离灭火。

·如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用水冲洗皮肤、淋浴。

·如眼睛接触:用水细心地冲洗数分钟。

如带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则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如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如果感觉不适,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如吸入: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休息,保持利于呼吸的体位。

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收集泄漏物。

·火灾时,使用雾状水、干粉、砂土。

【安全储存】·在阴凉、通风良好处储存。

·上锁保管。

【废弃处置】·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请参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供应商:电话:地址:邮编: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在过氧化氢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适用于所有使用过氧化氢的场所和操作人员。

二、定义1. 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的化合物,常用作氧化剂和消毒剂。

2. 操作人员:指在过氧化氢使用过程中从事操作、维护和监督工作的人员。

三、安全操作规程1. 操作前准备1.1 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1.2 检查过氧化氢容器的完整性和密封性,确保无泄漏现象。

1.3 确认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培训,并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

1.4 确保操作人员了解过氧化氢的性质、危险性和应急处理措施。

2. 过氧化氢的储存和搬运2.1 过氧化氢应储存在防火、防爆的专用储存柜中,远离易燃物和可燃物。

2.2 储存柜应保持干燥,温度控制在10-25摄氏度之间,避免阳光直射。

2.3 搬运过氧化氢容器时,应采取轻拿轻放、防止碰撞的措施,避免容器破损。

3. 过氧化氢的使用3.1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3.2 使用过氧化氢前,应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确保无泄漏和故障。

3.3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超负荷操作或违反操作规程。

3.4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设备和操作场所,确保无残留物和泄漏现象。

四、应急处理措施1. 发生泄漏或溢出时,应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人员,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如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

3. 发生人身伤害时,应立即进行急救,并及时就医。

五、安全培训和监督1. 定期组织过氧化氢的安全培训,包括过氧化氢的性质、危险性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

2. 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技能考核和监督,确保其具备安全操作能力。

3. 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六、附则1. 严禁将过氧化氢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危险反应。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一、目的本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防止事故发生,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适合范围本规程适合于所有使用过氧化氢的工作场所,包括实验室、医疗机构、工业生产等。

三、定义1. 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的无色液体,具有强氧化性。

2. 危(wei)险品:指能对人体、设备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

3. 安全措施:指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和减轻事故后果所采取的措施。

四、安全操作要求1. 个人防护a.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护目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b. 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过氧化氢,如发生溅溅应即将用大量清水冲洗。

c. 避免吸入过氧化氢气体,操作时应确保通风良好。

2. 设备安全a. 使用过氧化氢的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b. 操作过程中应避免产生磨擦、火花等可能引起火灾的情况。

c. 避免过氧化氢接触易燃物质,存放时应与易燃物隔离。

3. 储存和运输a. 过氧化氢应存放在防火、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热源和火源。

b. 储存过氧化氢的容器应标明警示标志,防止误用和混淆。

c. 运输过氧化氢应采取防滑、防碰撞措施,确保安全运输。

4. 废弃物处理a. 废弃的过氧化氢应按照像关法规进行分类和处理。

b. 废弃物容器应密封,防止泄漏和二次污染。

五、应急措施1. 溶液溅溅a. 发生溅溅时,即将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必要时寻求医疗救助。

b. 紧急情况下,应即将通知相关人员,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

2. 泄漏事故a. 发生过氧化氢泄漏事故时,应即将采取措施防止扩散,如使用吸收剂进行吸附。

b. 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进行泄漏物清除。

c. 泄漏事故后,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六、培训和教育1. 所有使用过氧化氢的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过氧化氢的危害和安全操作规程。

2.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七、监督和检查1.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使用过氧化氢的场所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操作符合安全规定。

过氧化氢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过氧化氢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1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本方法制取过氧化氢是以2-乙基蒽醌(EAO)为载体,重芳烃(AR)及磷酸三辛酯(TOP)为混合溶剂,配制成具有一定组成的工作液,将其与氢气一起通入一装有催化剂的氢化床内,EAQ于一定压力和温度下与氢进行氢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氢蒽醌(HEAQ),所得溶液称氢化液。

氢化液再被空气中的氧氧化,其中的氢蒽醌恢复成原来的蒽醌,同时生成过氧化氢,所得溶液称为氧化液。

利用过氧化氢在水和工作液中溶解度的不同及工作液与水的密度差,用纯水萃取氧化液中的过氧化氢,得到过氧化氢水溶液(俗称双氧水)。

此水溶液经净化处理即可得到过氧化氢产品。

经水萃取后的工作液(称萃余液),经过后处理工序 K2CO3溶液干燥脱水分解H2O2和沉降分离碱,再经白土床内的活性氧化铝吸附除碱和再生降解物后得到工作液,然后再循环使用。

2 过氧化氢产品及原料的危险性2.1 过氧化氢纯净的过氧化氢,在任何浓度下都很稳定,工业生产的过氧化氢的正常分解速度极慢,每年损失低于1%,但与重金属及其盐类、灰尘、碱性物质及粗糙的容器表面接触,或受光、热作用时,可加速分解,并放出大量的氧气和热量。

分解反应速度与温度、pH值及杂质含量有密切关系,随着温度、pH值的提高及杂质含量的增加,分解反应速度加快。

温度每升高10℃,分解速度约提高1.3倍,分解时进一步促使温度升高和分解速度加快,对生产安全构成威胁。

过氧化氢稳定性受pH值的影响很大,中性溶液最稳定,当pH值低(呈酸性)时,对稳定性影响不大,但当pH值高(呈碱性)时,稳定性急剧恶化,分解捷度明显加快。

当和含碱(如K2CO3、NaOH等)成分的物质及重金属接触时,则迅速分解。

虽然通常在过氧化氢产品中都加有稳定剂,但当污染严重时,对上述的分解也无济于事。

当H2O2与可燃性液体、蒸气或气体接触时,如果此时的H2O2浓度过高,可导致燃烧,甚至爆炸。

因此,H2O2贮槽的上部空间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为H2O2上部漂浮的芳烃是可燃性液体和气体的混合,一旦H2O2分解或有明火,就会引起爆炸。

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及危害

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及危害

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及危害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它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质,广泛应用于医疗、环境清洁、食品加工等领域。

然而,过氧化氢也有一定的危害性。

本文将从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和危害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过氧化氢。

一、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1. 储存:过氧化氢应储存在避光、低温、干燥和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可燃物、酸、还原剂等。

储罐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容器。

储存过程中避免过氧化氢与金属接触,以防爆炸。

2. 搬运:搬运过程中需穿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以避免接触到过氧化氢。

搬运过程应轻拿轻放,避免剧烈摇晃、碰撞和直射阳光。

若发生泄漏,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清理,如使用吸附剂或稀释剂将其完全吸收。

3. 使用:在使用过氧化氢时,应根据具体需求调整其浓度。

使用前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如安全眼镜、手套和面罩。

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过氧化氢气体。

使用后及时清洗使用工具和容器,尽量避免漏洞和残留。

4. 防火防爆: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支持燃烧,因此在储存、搬运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火防爆。

禁止与易燃物质共同存放或接触,避免过氧化氢降解产生氧气堆积,引发火灾。

避免使用易燃的容器和管道,禁止过氧化氢与有机物、金属粉末等接触。

5. 废弃:废弃的过氧化氢应经过稀释和安全处理后,再进行排放或处置。

不可将过氧化氢直接倾倒到下水道或环境中,以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二、过氧化氢的危害1. 毒性:高浓度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性,可造成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呼吸道不适症状,侵入眼睛可引起眼疼、刺痛、眼红等,侵入皮肤可引起红肿、刺痛等。

长期接触过氧化氢可能对皮肤和呼吸道造成损伤,严重时可导致化学性肺炎和皮肤过敏等。

2. 燃爆性: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支持燃烧。

高浓度过氧化氢容易在遇到火源、摩擦、金属粉末等条件下发生爆炸。

爆炸产生的压力和火焰可能对周围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伤害。

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及危害

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及危害

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及危害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氧化性和杀菌性能。

它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包括医疗卫生、水处理、食品加工、化学合成等。

然而,由于其高度反应性和危险性,正确的操作和储存过氧化氢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和潜在危害。

首先,安全操作是使用和处理过氧化氢的关键。

以下是几个安全操作的指南: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过氧化氢时,应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防护手套和实验室外套。

这样可以保护您的眼睛和皮肤免受过氧化氢的损害。

2. 避免与有机物和可燃物混合: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与有机物和可燃物反应。

因此,在使用过氧化氢之前,必须确保操作区域没有可燃物和易燃危险物。

3. 避免热、摩擦和冲击:过氧化氢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暴露在高温、摩擦或冲击下会引发爆炸。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过氧化氢接触火源、高温表面或与其他物体发生摩擦。

4. 正确储存:过氧化氢应储存在阴凉、干燥和通风良好的地方。

它应远离可燃物和有机物,并与酸性物质和还原剂分开存放。

同时,过氧化氢的储存容器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以防止泄漏和爆炸。

5. 正确处理泄漏:如果发生过氧化氢泄漏,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切勿用火扑灭泄漏物,而是可以使用吸收剂将其吸收,并确保妥善处理和处置泄漏物。

除了以上的安全操作,了解过氧化氢的危害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过氧化氢的潜在危害:1. 分解产物的危险性:过氧化氢分解时会产生氧和水,同时也可能产生自由基。

这些分解产物具有高度反应性,可以损害生物分子和环境。

2. 腐蚀性: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它可以损害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等人体组织,造成化学灼伤和刺激。

3. 毒性:高浓度的过氧化氢可以对生物体产生毒性作用。

它可以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组织损伤和毒性效应。

4. 爆炸性:过氧化氢是一种易爆炸的化学品。

当过氧化氢浓度超过其可燃极限时,它可以与空气形成可燃的气体混合物,一旦遇到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在医疗、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过氧化氢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以指导工作人员正确操作过氧化氢。

二、适合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合于所有使用过氧化氢的场所和工作人员,包括医院、实验室、工厂等。

三、安全操作要求1. 工作人员必须接受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培训,并熟悉本安全操作规程。

2. 在使用过氧化氢前,必须子细阅读产品的安全数据表,并了解其化学性质、危(wei)险性和应急处理措施。

3. 使用过氧化氢的工作区域必须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

4.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手套和防护服。

5. 过氧化氢容器必须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6. 在挪移过氧化氢容器时,必须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7. 使用过氧化氢时,必须使用专用的容器和设备,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

8. 在过氧化氢泄漏或者溢出时,必须即将采取应急措施,包括住手泄漏源、隔离危(wei)险区域、通知相关人员等。

9. 使用过氧化氢的工作区域必须定期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和容器的正常运行。

10. 在使用过氧化氢后,必须正确处理废弃物,按照像关法规进行处置。

四、事故应急处理1. 当发生过氧化氢泄漏或者溢出时,必须即将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a. 住手泄漏源,避免进一步泄漏。

b. 迅速隔离危(wei)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c. 通知相关人员,包括上级主管和应急救援人员。

d. 根据泄漏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清理措施,包括使用吸收剂、稀释剂等。

e. 对泄漏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确保没有残留物。

2. 在事故应急处理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避免接触过氧化氢。

3. 事故处理结束后,必须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培训和宣传1. 所有使用过氧化氢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定期的安全操作培训,包括过氧化氢的性质、危(wei)险性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

过氧化氢发生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过氧化氢发生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过氧化氢发生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过氧化氢发生器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设备,通常用于制备过氧化氢溶液。

然而,由于过氧化氢是一种易爆炸的氧化剂,使用过程中需要格外小心。

本文将介绍过氧化氢发生器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设备的良好运转。

安全操作前置准备在操作过氧化氢发生器前,需要先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确保操作区域干燥通风。

2.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手套等。

3.检查过氧化氢发生器是否与电源断开连接。

4.检查各连接管道是否接好,防止泄漏。

运行操作运行过氧化氢发生器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所需制备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调整发生器中的稀硫酸和过氧化氢的比例。

2.开启电源,启动过氧化氢发生器。

3.观察发生器气阀处是否有气泡产生,以确保发生器正常运转。

4.根据实验需求,将制备好的过氧化氢溶液取出。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操作过程中注意稀硫酸和过氧化氢的比例,避免比例失衡导致危险发生。

2.发生器不宜长时间运转,应根据实际制备需要适时停机、降温。

3.发生器运转时,操作人员离开时需关闭电源,确保安全。

紧急情况处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事故或紧急情况,需要立刻采取措施以保障安全:1.发生器泄漏时,应先关闭电源,然后用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泄漏的过氧化氢。

2.如果发生器过热,应立刻停机,喷洒冷却水冷却设备。

保养规程为了保证过氧化氢发生器能够长效稳定地运行,需要按照以下保养规程进行:1.定期清理发生器本体各通道和接口,防止堵塞影响运行。

2.检查设备电气、散热、水路管道等部件是否正常,有无损坏。

3.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存好设备及其各配件,若需要集中存放需保证存储环境干燥。

结论通过以上操作和保养规程,可以确保过氧化氢发生器的安全运行和长期稳定的性能表现,同时也给实验室的工作带来更多的信心和保障。

但是,在操作发生器时还需不断深入了解使用技巧和紧急处理方法,提升自身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实验室等领域。

为了确保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减少事故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和处理过氧化氢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院、实验室、工业生产等场所。

三、安全操作要求1. 个人防护a. 操作过氧化氢前,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和防护面具等。

b. 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救助。

c. 避免吸入过氧化氢气体,操作应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必要时佩戴呼吸防护设备。

2. 储存和搬运a. 过氧化氢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b. 储存区域应标明“易燃品”、“腐蚀品”等警示标志,严禁与有机物、酸、碱等混存。

c. 搬运过氧化氢容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

3. 操作步骤a. 操作前应仔细阅读过氧化氢的安全数据表和操作手册,了解其性质和风险。

b. 操作时应按照规定的配比和程序进行,严禁随意调整或更改。

c.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操作区域,确保没有残留物。

4. 废弃物处理a. 未使用的过氧化氢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倾倒或排放到下水道。

b. 废弃过氧化氢容器应进行彻底清洗和处理,确保无残留物后方可回收或废弃。

5. 应急措施a. 发生泄漏或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包括停止泄漏源、隔离危险区域、通风排气等。

b. 如有人员受伤,应立即提供急救,并寻求医疗救助。

c. 在紧急情况下,应及时报警,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四、培训和教育1. 所有使用和处理过氧化氢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了解过氧化氢的性质、风险和安全操作要求。

2.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五、监督和检查1.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过氧化氢的使用和处理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操作符合安全要求。

过氧化氢生产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过氧化氢生产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第3期 李红等:矩阵方程Q A X A X q =+−∗当1>q 时的Hermite 正定解 23The Hermitian positive definite solutions of matrixequation Q A X A X q =+−*when 1>qLI Hong 1,LIU Tong-bo 2(1. School of Technology,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 255000,China;2. School of Mathematics,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 255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Hermitian positive definite solutions of the matrix equation Q A X A X q =+−*with q >1.Constructed two iterative methods for obtaining positive definite solutions of the equation.The results are illustrated by numerical examples.Key words:matrix equation;positive definite solution;iterative method过氧化氢生产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栾友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氧化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和众多的无机化合物,也可作为还原剂,在还原过程中释放出氧.所有浓度的过氧化氢,均有不稳定性,不断地分解产生氧和水,并释放热:2H 202=2H 2O+O 2(气),分解速度随温度上升而加快.H 202的非均相分解发生在所有物体的表面上,其分解程度取决于特定的材质和表面状况,所显示的表面活性范围很大.故H 202产品中常加稳定剂,然而稳定剂仅对极少量污染物有效.黑化集团公司双氧水生产已有15年的历史,在安全生产中有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1 H 202分解产生气体H 202分解可产生很大体积的氧,可使容器内压力急剧上涨.故H 202不应贮存于完全密闭的容器中,所有容器必须有通气口,以便安全地释放由于正常或中等加速产生的氧.H 202分解总是部分地属于非均相性而产生于表面,在配制工序中,洗涤回收的工作液时需要加一些H 202,但加H 202之前一定注意工作液的酸碱性,以免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迅速分解产生高压,引起危险.2 氧化可造成燃烧任何浓度的H 202本身不能燃烧,但它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引起其它物质的燃烧.故在双氧水操作现场,应有充足的水源.与双氧水接触过的可燃固体物,应立即彻底地用水冲洗掉.H 202产品附近不应堆放可燃性垃圾.3 凝聚相危险性液相H 202本身不造成严重爆炸危险,例如70% H 202溶液甚至在常压下沸腾时也是不爆炸的.但一些含有H 202,H 20和有机物的三元溶液,如其处于某些范围内,则可发生爆炸.我厂后处理过程中净化塔中的芳烃每天更换0.5 m 3,就是为了更好的净化H 202中的有机杂质,使净化塔中的芳烃杂质尽量减少.4 接触材质所有双氧水生产的设备必须是不锈钢设备,且在生产前需要钝化,钝化时先除去油脂,然后用硝酸或专用的钝化组合物进行净化和钝化,最后用H 202处理其表面.有些厂家投产前没有钝化彻底,投产后很长时间内各接触H 202设备都有分解现象,造成工作液带水、带碱严重,影响双氧水的浓度和质量,严重者会危及双氧水的生产安全.5 对人体的危害稀H 202溶液可安全地用于食品制作和医疗消毒.但吸入任何浓度的H 202都是非常危险的,分解产出的气体使器官扩张,高浓度的H 202使皮肤起泡、结疤,如果眼睛进入少量H 202,会严重损伤眼睛,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贮槽内稳定的H 202溶液上方的H 202蒸气,可引起呼吸困难,对呼6 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萃余这项指标在双氧水生产中是至关重要的,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产的稳定,如果萃余中H 202含量超标,过量的H 202在碱塔及后处理白土床中得不到彻底分解,带到固定床中,将引起极度大的危险.结论:1)双氧水生产的设备材质必须合格;2)生产前必须严格钝化;3)保证萃余液中H 202含量小于0.3g/L;4)确保所有接触H 202设备有适当的排气口;5)永远不要将H 202贮存于可能与可燃物、还原剂或强氧化剂接触的场所,避免使用木材;6)双氧水生产或包装现场要有充足的水源;7)不要把H 202与不明物混合,以防爆炸.(作者单位:黑化集团公司 双氧水厂,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41)。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一、目的本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在使用过氧化氢(H2O2)时,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过氧化氢的工作场所,包括实验室、工业生产现场等。

三、定义1. 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的无色液体,常用作消毒、漂白剂和氧化剂。

2. 安全操作规程:指规定了过氧化氢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操作步骤的文件。

四、安全措施1. 个人防护a.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以防止过氧化氢溅到皮肤或眼睛。

b. 避免直接吸入过氧化氢气体,应佩戴适当的口罩或呼吸器。

c. 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以减少过氧化氢气体的浓度。

2. 设备安全a. 定期检查过氧化氢存储设备和输送设备的完整性和密封性,确保无泄漏现象。

b. 避免过氧化氢接触易燃物和可燃物,存储和使用过程中要与其他化学品隔离。

c.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并报告相关人员。

3. 废物处理a. 废弃的过氧化氢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类和处理。

b. 废弃液体应妥善密封,并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五、操作步骤1. 预先准备a. 确保操作区域整洁,无杂物和易燃物。

b. 检查过氧化氢存储设备和输送设备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2. 操作前检查a. 检查个人防护装备是否齐全和有效。

b. 检查过氧化氢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3. 操作过程a. 按照操作要求,取用适量的过氧化氢。

b. 避免过氧化氢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c. 操作过程中保持通风良好,避免过氧化氢气体积聚。

4. 操作后处理a. 关闭过氧化氢存储设备和输送设备,确保密封。

b. 清理操作区域,将废物按照规定分类和处理。

六、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泄漏或事故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a. 迅速撤离事故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b. 切勿使用明火进行扑灭,应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扑灭火源。

c. 如泄漏液体较大,应采取措施防止扩散,如用沙土、干燥石灰等吸收剂进行吸附。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安全操作规程一、目的本规程旨在确保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防止事故发生,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过氧化氢的工作场所和操作人员。

三、定义1. 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的化合物,常用作消毒剂、漂白剂和氧化剂。

2. 操作人员:指在工作场所进行过氧化氢操作的人员。

四、安全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过氧化氢安全操作培训,并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知识。

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和防护面具。

3.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

4.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反应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

5. 操作人员不得将过氧化氢与其他物质混合,以免发生危险反应。

6.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过氧化氢容器和设备的完整性,如发现损坏或泄漏应及时报修或更换。

7.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操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放,以防发生意外。

五、应急措施1. 发生泄漏或溢出时,操作人员应立即远离事故现场,并采取措施阻止泄漏源。

2. 如泄漏涉及火源,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使用适当的灭火剂进行灭火。

3. 操作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4. 发生人员伤害时,应立即进行急救,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六、事故预防1. 过氧化氢的储存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

2. 过氧化氢容器必须储存在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易燃物的地方。

3.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过氧化氢容器和设备的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装置的有效性。

4.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操作或不当操作。

5.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七、培训和教育1.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过氧化氢安全操作培训,包括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等内容。

2. 培训应定期进行,确保操作人员掌握最新的安全操作要求和知识。

3. 操作人员必须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方可从事过氧化氢操作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期 李红等:矩阵方程Q A X A X q =+−∗当1>q 时的Hermite 正定解 23
The Hermitian positive definite solutions of matrix
equation Q A X A X q =+−*when 1>q
LI Hong 1,LIU Tong-bo 2
(1. School of Technology,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 255000,China;
2. School of Mathematics,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 255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Hermitian positive definite solutions of the matrix equation Q A X A X q =+−*with q >1.Constructed two iterative methods for obtaining positive definite solutions of the equation.The results are illustrated by numerical examples.
Key words:matrix equation;positive definite solution;iterative method
过氧化氢生产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栾友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氧化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和众多的无机化合物,也可作为还原剂,在还原过程中释放出氧.所有浓度的过氧化氢,均有不稳定性,不断地分解产生氧和水,并释放热:2H 202=2H 2O+O 2(气),分解速度随温度上升而加
快.H 202的非均相分解发生在所有物体的表面上,
其分解程度取决于特定的材质和表面状况,所显示的表面活性范围很大.故H 202产品中常加稳定剂,然而稳定剂仅对极少量污染物有效.黑化集团公司双氧水生产已有15年的历史,在安全生产中有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1 H 202分解产生气体
H 202分解可产生很大体积的氧,可使容器内压力急剧上涨.故H 202不应贮存于完全密闭的容器中,所有容器必须有通气口,以便安全地释放由于正常或中等加速产生的氧.H 202分解总是部分地属于非均相性而产生于表面,在配制工序中,洗涤回收的工作液时需要加一些H 202,但加H 202之前一定注意工作液的酸碱性,以免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迅速分解产生高压,引起危险.
2 氧化可造成燃烧
任何浓度的H 202本身不能燃烧,但它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引起其它物质的燃烧.故在双氧水操作现场,应有充足的水源.与双氧水接触过的可燃固体物,应立即彻底地用水冲洗掉.H 202产品附近不应堆放可燃性垃圾.
3 凝聚相危险性
液相H 202本身不造成严重爆炸危险,例如70% H 202溶液甚至在常压下沸腾时也是不爆炸的.但一些含有H 202,H 20和有机物的三元溶液,如其处于某些范围内,则可发生爆炸.我厂后处理过程中净化塔中的芳烃每天更换0.5 m 3,就是为了更好的净化H 202中的有机杂质,使净化塔中的芳烃杂质尽量减少.
4 接触材质
所有双氧水生产的设备必须是不锈钢设备,且在生产前需要钝化,钝化时先除去油脂,然后用硝酸或专用的钝化组合物进行净化和钝化,最后用H 202处理其表面.有些厂家投产前没有钝化彻底,投产后很长时间内各接触H 202设备都有分解现象,造成工作液带水、带碱严重,影响双氧水的浓度和质量,严重者会危及双氧水的生产安全.
5 对人体的危害
稀H 202溶液可安全地用于食品制作和医疗消毒.但吸入任何浓度的
H 202都是非常危险的,分解产出的气体使器官扩张,高浓度的H 202使皮肤
起泡、结疤,如果眼睛进入少量H 202,会严重损伤眼睛,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贮槽内稳定的H 202溶液上方的H 202蒸气,可引起呼吸困难,对呼
6 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
萃余这项指标在双氧水生产中是至关重要的,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产的稳定,如果萃余中H 202含量超标,过量的H 202在碱塔及后处理白土床中得不到彻底分解,带到固定床中,将引起极度大的危险.结论:1)双氧水生产的设备材质必须合格;2)生产前必须严格钝化;3)保证萃余液中H 202含量小于0.3g/L;4)确保所有接触H 202设备有适当的排气口;5)永远不要将H 202贮存于可能与可燃物、还原剂或强氧化剂接触的场所,避免使用木材;6)双氧水生产或包装现场要有充足的水源;7)不要把H 202与不明物混合,以防爆炸.
(作者单位:黑化集团公司 双氧水厂,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