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复习课程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统计学原理是一门研究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数据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方法。
下面将以《统计学原理》的期末复习为主题,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基本概念、描述统计学、概率和概率分布、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是研究数据变异性的科学,它旨在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
在统计学中,我们通常需要收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来得出结论。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等。
总体是我们感兴趣的整体群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观察值。
参数是总体的数量特征,统计量是样本的数量特征,它们在统计推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我们回顾一下描述统计学。
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和描述收集到的数据的科学,它包括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摘要和呈现。
描述统计学常用的方法有:集中趋势测度、离散趋势测度、数据的分布形态测度、分组与频数分析等。
集中趋势测度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中心位置,常用的方法有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离散趋势测度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变异程度,常用的方法有方差、标准差和极差。
数据的分布形态测度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分布形状,常用的方法有偏度和峰度。
分组与频数分析用于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
然后,我们回顾一下概率和概率分布。
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科学,它是统计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概率分布是对随机事件的可能结果进行数值描述的函数。
常见的概率分布有离散型概率分布和连续型概率分布。
离散型概率分布描述了随机事件的可能结果为离散值的情况,常用的离散型概率分布有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几何分布。
连续型概率分布描述了随机事件的可能结果为连续值的情况,常用的连续型概率分布有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和均匀分布。
最后,我们回顾一下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
假设检验是研究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假设的支持程度的方法。
假设检验分为单样本假设检验、双样本假设检验和相关样本假设检验等。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复习总要求:结合每章节后客观题和作为作业布置的计算题)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1 、统计的三个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P5三个含义:统计工作(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关系:统计工作(活动),即统计实践活动,是基础;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物。
统计学是统计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它来源于统计实践,又高于统计实践,反过来指导统计实践。
2、统计学研究的对象: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统计学的特点:1、数量性2、总体性3、具体性4、社会性3、统计的作用(功能):1、信息功能2、咨询功能3、监督功能4、统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基本方法与工作过程.统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哲学唯物辩证法、社会经济学、数学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归纳判断法及其他相关的方法统计工作过程P10—11: (统计任务、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统计信息管理),三个阶段并非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其中各环节往往是交叉进行的。
重点掌握内容: (能联系实际进行判断)5、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P11—16(1)总体与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客观存在,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简称总体.总体特点: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或者差异性)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无限总体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2)标志与指标。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分为品质标志、数量标志。
指标(统计指标)是说明现象总体量的特征的概念。
特点: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数量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总量指标质量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相对水平、工作质量—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指标和标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是:第一,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第二,指标都是可量的,而标志不一定是可量的。
统计学原理复习大纲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第一部分考试方式及考试时间1.考试时间及题型单项选择(6题×2分=12分)多项选择(4题×2分=8分)判断正误(5题×2分=10分)简答题(2题×10分=20分)计算题(3题,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闭卷考试,可以带计算器。
2.考试成绩:平时作业和期中测验占30%(中央电大四次作业和上课测评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70%。
(100分*30%+ X*70%大于60分,X=?)把形考的比重加大,强调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到期末的死记硬背上。
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不得参加本次终结性考试。
3.复习的时候如何利用资料进行复习。
教材是最基本的复习依据。
一定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当中所规定的考试的范围认真复习和理解教材的相关内容。
然后做学习指导书和作业的题目。
大家知道每一种指标的计算公式是固定的,但是出题的形式和类型是有所变化的,平时的形成性考核作业篇幅有限,同时考试到大家的实际情况,一些经典的题都是以作业的形式给大家了。
大家在复习中会发现总做练习的题练习的数量就不够,这样你反过来在学习指导书中做相应的题目,它有足够的数量的题帮助你练习。
最后我们下发的期末复习指导,它分为考核说明和各章的复习题。
考核说明规定了你所学的内容当中哪些是属于一般的了解的,哪些是掌握的,哪些是熟练掌握的。
这样你就用这这四种复习资料就完全够了。
另外,请大家注意:在试卷的后面我们把所有的课程所涉及的常用公式都附上去了。
实际上也是课程进行考试改革的一种尝试。
统计学原理课程有它的特殊性,既有概念的理解,也有方法的掌握。
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要求大家掌握方法的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
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很多时候都是落到指标的计算和分析上。
相关公式的记忆不是很关键的,而在于要根据资料和研究目的进行恰当的公式选择。
在平时的四次作业中每一章重点掌握的公式以名词形式出现,其目的就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同学们对公式本身的建立和应用的理解。
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概述
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概述第⼀章绪论统计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进⾏核算和分析,是⼈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描述和分析的⼀种计量活动。
统计的三层含义:统计⼯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们对客观事物的数据资料进⾏搜集、整理、分析的⼯作的总称,是⼀种社会调研活动统计资料:是统计⼯作的成果,包括各种统计报表、统计图形及⽂字资料等。
统计学:是研究⼤量社会现象(经济)的总体⽅⾯的⽅法论科学三者关系:统计学与统计实践活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理论⼜⾼于实践,反过来⼜指导实践。
统计⼯作和统计数据是⼯作和⼯作成果关系。
统计⼯作过程(统计⼯作的基本环节):1.统计设计(准备阶段)设计⽅案、指标体系、分类⽬录等2.统计调查(调查阶段)收集和占有统计资料3.统计整理(整理阶段)分布数列、次数分布等加⼯资料(承上启下)4.统计分析(分析阶段)绝对指标、相对指标等5.统计的表现与运⽤(⼯作总结)统计研究的基本⽅法:1.⼤量观察法2.综合指标法3.统计分组法4.归纳推理法5.统计模型社会统计学的特点1、数量性:统计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
2、总体性:主要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规律3、具体性: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不是抽象的量。
4、变异性:总体中各单位的数值表现存在差异5、不确定性:是在现有的统计资料基础上或样本数据基础上进⾏阶段性分析,所获得的结论不确定统计的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
第⼆章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学中⼏个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统计数据:是对客观社会经济现象进⾏计量的结果。
1.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列名尺度,是按照现象的某种属性对其进⾏平⾏的分组或分类。
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
2.定序尺度:⼜称顺序尺度,是对现象之间的等级差或顺序差别的⼀种测度。
可以确定类别的优劣或顺序3.定距尺度:也称间隔尺度,是对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的测度。
第二学期统计学原理考前辅导
第二学期统计学原理考前辅导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考前辅导资料一. 考试复习所用教材:《统计学原理》;吴妤编着兰州大学出版社二. 考试题型介绍1.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辨析题(共2题,每题6分,共12分)4.计算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2分,第三题18分,共40分)三. 复习资料主要知识点1.频数的基本概念2.统计总体的概念与基本特征3.理解总体、总体单位的概念,能够正确判定某一调查中的总体与总体单位及二者的相互转化4.统计表的种类5.平均指标的概念及种类6.掌握抽样估计的含义7.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概念8.理解整群抽样的含义9.在编制变量分配数列中如何确定分组10.掌握平均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的概念11.综合指数编制的方法与特点12.能够理解并区分结构相对指标与比例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概念13.理解离散系数的含义14.相关系数与标准误差的含义15.重点掌握回归分析中的系数计算式16.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特点,可以给出相应的例子17.能够正确计算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单位价格指数等18.拉式指数与派氏指数典型例题选择题1.下列属于时期数列的是()A.某商店各月末的商品库存量B.某商店各月的商品销售额C.某地区历年的人口出生数D.某地区历年的工伤死亡人数E.某地区各年年底在册职工人数时期数列具有连续、可加的特点。
因此答案为BCD2.已知A、B两个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标准差分别为5元/人、6元/人,则A、B 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A.一样的B. A大于BC. B大于AD.无法判断标准差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还取决于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统计学原理复习大纲
统计学原理复习大纲第一章总论第二节统计与统计学一、统计的三种涵义(P5)1、现代涵义的统计,大于是在(20世纪初)传到中国来的。
2、统计工作,即(统计时间活动,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有关社会现象的数字资料工作的总称)。
3、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活动过程所取得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现象的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的科学)。
二、统计工作过程和统计基本职能(P5)1、统计工作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资料整理、统计分析、统计资料提供和管理)等。
2、统计工作对社会的三大职能:信息、咨询和监督。
1)统计信息职能:是指统计工作者根据统计方法制度,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存贮、和传递以数量描述为特征的社会经济信息。
2)统计咨询职能:是统计工作者利用已经掌握的统计的统计信息,再进行深入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提供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
3)统计监督职能:是根据已经掌握的统计信息,及时地、准确地反映社会、经济的运行状况,以确定其是否正常,有无警情,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平稳协调发展提供统计支持。
三、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方法(P8)1、(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是最为基本的方法。
1)大量观察法:要对所研究的事物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以达到认识总体的目的。
2)统计分组法:根据事物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所研究的现象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组。
3)综合指标法:利用各种综合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综合、概括的分析方法,它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
第三节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P9)1、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单位)的整体。
2、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二、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P10)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的,总体单位是标志的载体。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一、统计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统计学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它有两个基本的原理:总体与样本的关系原理和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原理。
二、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数据的搜集方法分为两类:实验法和调查法。
实验法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实验;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进行。
数据的整理包括数据的清洗、变换和归类。
三、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常见的统计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样本空间、事件、概率和随机变量等。
在计算概率时,可以利用排列组合、条件概率和贝叶斯定理等方法。
五、概率分布和抽样分布概率分布包括离散型和连续型两类。
离散型分布包括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几何分布等;连续型分布包括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等。
抽样分布包括正态分布、t分布和F分布。
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信息来估计总体参数值的方法。
常见的点估计方法有最大似然估计和矩估计。
假设检验是根据样本信息来判断总体一些未知参数是否满足给定假设的方法。
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有单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两样本t检验等。
七、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回归分析则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来研究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回归分析方法有简单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
八、统计决策理论和抽样调查统计决策理论研究如何制定最优的决策方案。
抽样调查是利用小样本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
常见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
九、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常见的统计分析软件有SPSS、R和Python等。
通过这些软件,可以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的基础课程,主要涵盖数据搜集和整理、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概率分布和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理论和抽样调查以及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统计学原理复习要点
常 常 住 人 人 口 口
住本地(乡、镇、街道),户口在本地; 住本地(乡、镇、街道),户口在本地; 住本地半年以上,户口在外地; 住本地不满半年,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 住本地,户口待定; 理论 计量 指标解释 指标解释 原住本地,现在国外工作或学习。 ….
专门调查
三、调查问卷的结构
• 调查问卷是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 设计的,由一系列问题、备选答案及说 明等组成的向被调查者搜集资料的一种 工具。 • 调查问卷一般由 封面信 、 指导语 和 问题 与答案、编码四个部分组成。
第三章 数据整理和描述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统计数据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以 及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按照某一个或几个标志 将总体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
三、六种常用的相对指标(掌握)
比较相对指标
• 概念: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现象数量 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指标,也可以叫比较相对数。 • 作用:同一类事物由于所处的空间条件不一样, 发展状况也不同,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程度, 就需要将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同类事物对比。
比较 某地区或单位某一指标 数值 标数值 相对数 另一地区或单位同类指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三)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某种农作物产量与耕作深度的关系 按耕作深度分组(厘米) 耕种地块数 平均亩产量(千克) 10-12 12-14 14-16 16-18 18-20 13 23 29 24 4 250 270 300 330 380
三、统计分组的类型
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分为: 品质标志分组:也称属性分组
• (一) 确定调查目的 (why) • (二)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who)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杨上卿制作]
KL H i -≥K n第一章绪论一、﹁统计﹂的三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统计工作: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称,它是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活动。
统计资料:也即统计信息,是统计部门或单位进行工作所搜集、整理、编制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的总称,它是进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决策依据,是社会公众了解国情、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信息主体。
统计学:即关于统计过程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二、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三、总体:亦称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总体单位:即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
四、标志:即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指标:亦称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包含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分类:数量指标:反映事物的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的指标。
质量指标:说明事物数量关系或一般水平的指标。
如价格。
五、变异:指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
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离散变量[只能取整数]和连续变量[在整数之间可插入小数]。
六、流量:指一定时期测算的量。
存量:指一定时点上测算的量。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七、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一)、确定调查目的。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即我们需要进行研究的总体范围,即调查总体。
调查单位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总体单位,也即所需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
(三)、确定调查项目。
(四)、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指调查资料所需的时点或时期。
调查期限指调查工作进行的起讫时间,包括搜集资料和保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的时间。
(五)、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六)、选择调查方法。
八、统计调查形式:(一)、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分类:全面调查:即对构成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单位一一进行调查。
非全面调查:即取被研究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自考00974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
00974统计学原理章节基础知识第一章:总论1、统计的三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可扩展未简答)2、凯特乐将统计学的三个主要源泉:英国的政治学派,德国的国势学,法国的概率统计3、“统计”一词的含义:统计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简答)4、统计信息的两大特征:数量性和总体性(多选、简答)5、统计的三大职能:信息,咨询,监督(多选)6、四大计量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重点前两个)7、按度量层次低到高: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8、区别总体和总体单位(选择,判断)9、统计指标的的三大特性:总体性,数量性,综合性(多选)10、区分变异和变量,变量又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多选)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1.统计资料的三大特性: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选择,填空)2.总体性的定义是指统计是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数量特征,而不是着眼于个别事物,因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从整体上观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判断)3.原始资料的搜集方法访问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多选)4.统计调查的方式:1)普查:专门组织进行一次性的全面调查(填空、多选)2)抽样调查:最常用的方法3)统计报表4)重点调查:了解定义(选择)(多年都有考到)5)典型调查6.结论:统计方式是以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体(选择、判断)7.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1) 调查目的:调查目的要符合客观实际,是任何一套方案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行动的指南。
(2)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即总体,调查单位即总体中的个体。
(3) 调查项目:即指对调查单位所要登记的内容。
(4) 调查表:就是将调查项目按一定的顺序所排列的一种表格形式。
《统计学原理》复习课内容
x x
(x x)
2
f
-21 -11 -1 9 19
解:列表计算如下:
成绩(分) 人数 组中值
f
50 ~60 60 ~ 70 70 ~ 80 80 ~ 90 90以上 合计 5 9 18 12 6 50
x
55 65 75 85 95
xf
275 585 1350 1020 570 3800
x x
工人数(人)f 5 10 15 12 8 50
xf
解:列表计算如下:
产量(件) 工人数
离差
xf 250
离差平方×权 数
x 50 60 70 80 90 合计
f 5 10 15 12 8 50
解:列表计算如下:
产量(件) 工人数
离差
xf 250 600 1050 960 720
离差平方×权 数
x 50 60 70 80 90 合计
f 5 10 15 12 8 50
解:列表计算如下:
产量(件) 工人数
离差
xf 250 600 1050 960 720 3580
离差平方×权 数
x 50 60 70 80 90 合计
f 5 10 15 12 8 50
四达摩托车有限公司完成平均产量为:
x
xf f
358 0 50
71.6 ( 件 / 人)
x x
(x x)
2
f
B班英语考试平均成绩为:
x
xf f
3800 50
60 ( 分 )
解:列表计算如下:
成绩(分) 人数 组中值
f
50 ~60 60 ~ 70 70 ~ 80 80 ~ 90 90以上 合计 5 9 18 12 6 50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11秋期成人教育专科《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份 课程考核说明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题 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错误 2.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错误3.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所有工业企业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正确 4.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错误5.全面调查包括统计报表和普查。
错误6.在实际调查中,调查对象的每个单位必然是调查单位。
错误 7.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错误8.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错误 9.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错误10.离散变量只适合于单项式分组。
错误11.组距分组只适合连续变量。
错误 12.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变量数列就是次数分配数列。
错误 13.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可以随着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14.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降低4%,实际降低了3%,则成本降低计划的超额1%完成。
错误15.变异系数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正确 16.抽样估计的置信度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正确17.若变量x 的值减少时变量y 的值也减少,说明变量x 与y 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
正确 18.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于+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关系。
错误 19.计算相关系数时,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关系。
错误 20.若直线回归方程x y c 5.2170-=,则变量x 与y 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
正确21.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唯一方法。
错误22.如果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平均上涨5%,销售价格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不变。
错误 23.平均指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纲要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纲要(1——4章)第一章绪论本章的重点1、统计学的认识对象——统计学是一门适用于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数量方面研究的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的认识对象是大量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以及数量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统计学认识对象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和社会性。
2、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本章的难点3、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许多个别事物所构成的整体。
它是由特定研究目的而确定的统计研究对象,可简称总体。
1、总体具备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三个特征。
2、总体的分类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实体总体与行为总体;事物总体与数值总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
——标志与标志表现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
从总体观察标志还有不变标志与可变标志。
2、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统计调查所得的结果。
——变异与变量1、总体各单位在标志表现上的差别称为变异。
变异是统计的前提。
2、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
变量的具体取值称为变量值。
——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一)统计指标是表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取值。
1、统计指标的涵义: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
任何指标都可以用数字来表示。
2、统计指标的组成要素:指标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要素构成。
3、统计指标的作用4、统计指标的特点:1、数量性。
即任何指标都可以用数值表示。
没有不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2、综合性。
即任何指标都是综合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
3、具体性。
即任何指标数值都是反映所研究现象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规模、水平。
4、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而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2)标志有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与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字表示)两种,而指标都可以用数字表示。
《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指导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一)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技能。
(二)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
(四)考试要求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考试着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应用分析能力的内容按“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
了解占分20%、理解和掌握占分45%、综合应用占分35%。
(五)考试题型及讲解1、单项选择(15题×2分=30分):在列出的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
2、多项选择(5题×2分=10分):在列出的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选择题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等。
占全部试题的10%。
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的题型、难度、出题的样式可以看本复习指导书,那上面所列的所有的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是复习的参照依据、作业、期末复习指导3、判断正误(10题×1分=10分):通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对题目作出正确的判断。
占全部试题的10%。
判断题的难度及内容可以以中央电大编辑部下发的4填空题(10题×1分=10分)5、简答题(4题×3分=12分):考核对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掌握及应用程度。
占全部试题的12%左右。
6、计算题(3题,28分):考核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能力。
占全部试题的28%。
做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
计算题参考作业及期末复习指导,但注意计算题一般不会出现一模一样的原题。
(六)考试应注意的问题1、由于本门课程考试涉及大量的计算题,而且基本上都是大家无法用口算甚至笔算得出结果的,所以本门考试是允许大家带计算器入场的,所以请大家考试时一定要带上计算器。
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概述
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概述本课程主要包括三部分知识。
第一部分统计基础知识第一章和第二章数据收集部分。
第二部分描述统计第二章统计数据整理部分(表格与图形法)、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静态数据描述法)和动态数据描述法,即第六章时间数列分析和第八章统计指数。
第三部分推断统计第四章抽样估计和第五章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
第一章绪论。
本章介绍统计学及相关概念,勾勒了本课程的框架结构——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是统计的三层含义,总体、样本及指标等概念。
统计的三层含义及相互关系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科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推断的科学。
(一)统计工作(统计的基本含义)即统计实践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活动的总称。
(二)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各种统计报表、统计图形及文字资料等。
(三)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描述、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事物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四)三者关系统计学与统计实践活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是工作和工作成果关系。
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生与发展三个主要的统计学派1、政治算术学派代表人物:英国的威廉·配第(1623-1687)、约翰·格朗特(1620-1674)等。
威廉·配第的代表著《政治算术》对当时的英、荷、法等国的“ 国富和力量”进行了数量的计算和比较;格朗特写出了第一本关于人口统计的著作。
他们开创了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先例。
可以说,威廉·配第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2、记述学派(国势学派〕代表人物:德国的康令(1606-1681)阿亨瓦尔(1719-1772;1764年首创统计学一词)他们在大学中开设“ 国势学”课程,采用记述性材料,讲述国家“ 显著事项”,籍以说明管理国家的方法。
《统计学原理》补学复习提纲
(三)平均指标
了解:平均指标的含义及特点,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含义。
理解和掌握∶平均指标的作用;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数的区别;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大小的因素,权数的意义及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
众数、中位数的应用条件,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含义确定众数和中位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不作要求)。
综合应用:筒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
(四)变异指标
理解:变异指标的一般概念和种类。
理解:变异指标的意义、作用,变异系数的应用意义。
综合应用:据实际资科计算各种变异指标(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的方法。
第五章抽样推断
(一)抽样推断的一般概念
了解:抽样推断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三、考核形式与考试时间
本课程补学分考试的形式为闭卷笔试,答题时限为120分钟。
四、其他说明
本课程补学分考试可以携带不具记忆功能的函数计算工具,计算分析题要求列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统计总论
(一)统计的研究对象
掌握统计的涵义
(二)统计的研究方法
了解:统计的研究方法。
(三)统计的几个基本范畴
根据标志和指标的概念及特点,正确区分统计指标与标志,并能在一个
具体的统计研究中,指出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及结合实际举出一定范围内、相互间有一定联系的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第二章统源自调查(一)统计调查的一般概念
理解:统计调查的含义、基本要求和统计调查按不同标志的分类。
注意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及具体分类。
(二)统计调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统计学原理复习要点简答题1. 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在学习指导:P7。
解答要点:统计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如产量、职工数等,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如产量标志,标志值为50件、70件等)201 2.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在学习指导:P7。
解答要点: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无法量化,如职工的性别、文化程度、企业的经济成分,产品的品牌等。
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能够量化。
如职工的工资水平、工龄、企业的职工数、总产量、劳动生产率等。
)3.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在学习指导:P12。
解答要点: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项目、调查表、调查时间和时限、调查的组织工作等)4.举例说明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
(在学习指导:P13。
解答要点: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由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填报单位也是也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向谁调查?由谁来提供所需资料?例如:)5.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在学习指导:P17。
解答要点:该调查属于重点调查而非典型调查。
这两者虽然都是非全面调查,但重点调查在选择对象上具有客观性,在这个案例中就是“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在总量指标中却占有绝大比重,典型调查在对调查单位的选择上具有主观性,对总量指标所占的比重并没有要求,只是根据调查目的选择出来的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
)6. 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在学习指导:P27。
解答要点:统计分布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又称为分配数列。
它的两个要素是: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占的单位数)7.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在学习指导:P23-P24。
解答要点:对于离散型变量,如果变量值的变动幅度小,就可以一个变量值对应一组,用单项式分组,如果变量值变动幅度很大,变量值的个数很多,就把变量值依次划分为几个区间,各个变量值按其大小确定所归并的区间,用组距式分组。
对于连续型变量,全部采用组距式分组)8.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在学习指导:P35-P36。
解答要点: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两者都属于不同总体指标进行对比的类型,但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总体的同类指标相比,而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总量指标的总量指标的对比)。
9.简述平均指标的是意义和作用。
(在学习指导:P39。
解答要点:平均指标的意义是用于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它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1把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2它是一个代表值,代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10.简述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在学习指导:P52。
解答要点:抽样推断是在根据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总体某一现象的数量性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判断。
抽样推断具有如下特点:它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它是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的)。
11.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在学习指导:P54。
解答要点: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的单位数;抽样的方法;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等)12.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时期的要求。
(在学习指导:P78-P79。
解答要点: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指数化指标是数量指标,同度量因素是与之相联系的另一质量指标。
编制时的一般原则是: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基期。
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指数化指标是质量指标,同度量因素是与之相联系的另一数量指标。
编制时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报告期)13.动态数列的基本构成和编制原则是什么?(在学习指导:P88,解答要点:动态数列又称时间数列,它是指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值按时间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列。
因此,动态数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反映时间顺序变化的数列,一部分是反映各个指标值变化的数列。
动态数列编制的原则是:时间长短要统一;总体范围要统一;计算方法要统一;经济含义要统一)。
14.简述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区别。
(在学习指导:P88,解答要点:时期数列是由时期指标构成的数列,时点数列是指由时点指标构成的数列。
它们的区别是:时期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却不具有这个特点;时期数列中每个指标值可以相加,但时点数列不能相加;时期数列各个指标值大小与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但时点数列没有这种关系。
)计算分析练习题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根据整理表计算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0/)95*485*1275*1565*655*3(f xf X 77(分)(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两个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试指出哪个企业的的总平均单位成本高。
解:甲企业总平均单位成本为x =∑∑XM M =(126000+96000+95900)/(126000/105+96000/120+95900/137)=31790/2700=117.74(元/件)=∑xf /∑f=(700*105+900*120+1100*137)/(700+900+1100)=332200//2700=123.04(元/件)所以,2010年总成本单位成本较高。
3.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0件,标准差为6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解: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X =∑∑F XF =287 标准差F FX X ∑∑-=)(σ=100/833100=91.3V 甲==Xσ66/360=0.19% V 乙==Xσ91.3/287=0.32% V 甲小于V 乙所以,甲更有代表性4.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选100件,其中废品4件,当概率为95.45%(z =2)时,可否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6%?解:这批成品的平均正品率为0.96,废品率为0.04,重复抽样平均误差为μp=np p )1(-=10004.0*96.0=0.02,绝对误差为∆p =z μp =2*0.02=0.04概率为95.45%时,抽样废品率范围为(4%-4.%,4%+4.%)即(0,8%),也就是废品率不超过8%。
不能认为这批产品废品率不超过6%,所以不能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6%?5.某企业生产一种新的电子元件,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15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6000小时,标准差310小时,试在95.45%(Z=2)概率保证下,估计这种新电子元件平均寿命区间。
解:抽样平均误差μx=nσ=310/150=310/12.25=25.3 估计这种新电子元件平均寿命区间。
:(6000-2*25.3,6000+2*25.3),即在95.45%(Z=2)概率保证下,估计这种新电子元件平均寿命区间为(5949,6051)小时6.研究某种新式时装的销路,在市场上随机对500名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有340名喜欢该新式时装,要求以95.45%(Z=2)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市成年人喜欢该新式时装的比率区间。
解:这批新式时装抽样喜欢率为340/500=0.68,不喜欢率为0.32,抽样平均误差为μp=np p )1(-=50032.0*68..0=0.02,绝对误差为∆p =z μp =2*0.02=0.04概率为95.45%时,抽样喜欢率为(68%-4.%,68%+4.%)即(64%,72%),也就是以95.45%(Z=2)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市成年人喜欢该新式时装的比率区间为64%至72%7.检查5位同学统计学原理的学习时间与成绩分数如下表所示: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并说明两变量相关的方向和程度。
(2)建立学习成绩倚学习时间的直线回归方程。
(1)⎢⎣⎡∑-⎥⎦⎤⎢⎣⎡∑--=∑∑∑∑∑])()(2222y y x x n n yx xy n γ=(5*2740-40*310)/[][]31021700*540370*522--=1300/1760=0.74,说明两者的关系为正相关,呈密切相关关系。
(2)解,设学习成绩为Y ,成绩时间为X ,学习成绩倚学习时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a+bx其中b=()∑∑∑∑∑--xx n y x xy n 22=1300/(1850-1600)=1300/250=5.2a=y -b x =310/5-5.2*40/5=62-41.6=20.4y=a+bx=20.4+5.2X8.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2) 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解(1) 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q p 1/∑qp 00%13532000/4300020*150010*20020*200010*300==++=产量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q p 1-∑q p 0=43000-32000=11000(2)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p q 11/∑p q 01=(12*300+21*2000+)/(10*300+20*2000)=45600/43000=1.06=106%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p q 11-∑pq 01=45600-43000=2600(元)9.某集团公司销售的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提高幅度资料如下:试计算:(1)销售额指数及销售额的绝对增加值; (2)销售量指数及由销售量变动而增加的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