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长沙城市道路交通调研报告

长沙城市道路交通调研报告

长沙城市道路交通调研报告长沙城市道路交通调研报告一、引言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机动车辆的数量激增,长沙市的道路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次调研着重分析了长沙市道路交通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改善措施。

二、道路交通现状分析1. 交通拥堵:长沙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十分严重,特别是在高峰时段和城区主要干道。

交通拥堵不仅导致行车速度减慢,增加了通勤时间和交通事故的风险,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2. 停车难题:长沙市的停车位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商业区和居民小区周边。

这不仅导致私家车在道路上寻找停车位,增加了交通拥堵,还带来了不少灾害,如非法占用停车位和乱停乱放等。

3. 公共交通不完善:长沙市的公共交通系统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地铁和公交车。

公交车的路线覆盖面狭窄,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地铁线路不够发达,目前只有两条,无法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三、改善措施1. 加强道路建设:在轨道交通方面,应加快地铁线路的扩建,以便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在道路建设方面,可以适度拓宽主要干道,增加车流量。

同时,应加快道路建设的速度,以缓解交通拥堵。

2. 完善停车设施:为解决停车难题,可以加强市区停车场的建设,并统一规划和管理。

此外,也可以鼓励发展泊车位分享平台,提供更多的停车位供市民使用。

3. 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力度,在主要干道增加公交车的班次和路线,以提高公交车的覆盖面。

同时,也应加快地铁线路的扩建速度,使更多的市民能够乘坐地铁出行。

四、结论长沙市道路交通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了解并改善道路交通的现状,将对长沙市的城市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建议加强道路建设,完善停车设施,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以缓解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方便市民的出行。

长沙交通安全

长沙交通安全

长沙交通安全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庞大的人口和繁忙的交通网络。

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流量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文将探讨长沙交通安全的现状、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长沙交通安全的现状长沙市的交通事故频发,给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据统计,每年在长沙市发生的交通事故超过10000起,其中包括行人死亡、车辆碰撞和交通堵塞等问题。

这给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二、长沙交通安全问题的原因1. 道路建设不完善:长沙市道路的建设严重滞后于交通需求的增长。

道路狭窄、交叉口拥堵和标志标线不清等问题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增多。

2. 驾驶员素质不高:一些驾驶员缺乏交通安全意识,违章行为屡禁不止。

超速行驶、疲劳驾驶和酒驾等违法行为直接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3. 交通管理不到位:长沙市的交通管理部门在交通监管上存在疏漏。

交通警察力量不足,执法不严格,导致了交通违章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三、解决长沙交通安全问题的措施1. 加强道路建设:长沙市政府应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

扩建道路、增设交通信号灯和斑马线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2. 提高驾驶员素质: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宣传交通法规和交通事故案例,加强对酒驾和疲劳驾驶的打击力度。

3. 加强交通管理:增加交通警力和执法力度,加强对违章行为的监管和惩罚。

同时,推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高交通事故的预防和处置能力。

四、长沙交通安全的未来展望随着长沙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交通安全问题将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议题。

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解决长沙的交通安全问题。

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长沙市的交通安全得到有效的改善,市民可以安全出行。

总结:交通安全是长沙市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议题。

通过加强道路建设、提高驾驶员素质和加强交通管理等措施,我们可以缓解长沙市交通安全问题的现状。

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长沙市的交通安全将得到显著的改善,为市民提供更为安全便利的出行环境。

长沙市交通状况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

长沙市交通状况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

长沙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的省会,全域总面积为11819.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6.3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20平方公里。

已建成道路总长864.75公里,道路总面积2129.87万平方米。

目前,长沙市共有湖南巴士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龙骧巴士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从事公交运营服务的公司,拥有营运线路120条,线路总长度2071.9公里,营运车辆3359标台,公交从业人员9683人,日客运量254.55万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为34.17%左右。

全市拥有公交停车场25个,停车面积165810㎡;设置公交中途停靠站1953个,其中港湾式停靠站94个,占市区公交停车站的4.81%;在金星路、芙蓉南路、万家丽路、岳麓大道、湘府路、蔡锷路、车站路、中山路、解放路,西湖路/城南路、五一大道等11条道路已设置公交专用车道67.1公里。

一、城市对外交通状况一、长沙市公共交通现状1、公路公路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是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先行官,对搞活流通、繁荣市场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八五”以来,长沙市公路建设发展较快。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加之地形条件限制了长沙市公路路网的合理形成,公路技术等级、路面结构偏低,通行能力不够,拥挤度高,交通堵塞比较严重。

长沙市对外交通运输中,公路运输具主导地位,占全社会客货运输量的80~90%(见表3.3.1)表3.3.1 长沙市全社会客货运输量1)高等级公路。

京珠(北京-珠海)高速公路长潭(长沙-湘潭)段已于1997年建成通车,分流了南北向过境交通。

东西向长永(长沙-永安)、长益(长沙-益阳)两条高速公路也已建成,使长沙东、南、西三个方向有了出城高速公路,一级汽转用道的绕城公路西北段已建成通车,其余也正在施工阶段,长沙对外高速公路系统已初具雏形。

2)一般公路。

除京珠、长益、长永等高等级公路外,长沙市主要对外公路还有107国道、河西长潭公路、洞株路、长宁公路、长浏公路、长平公路和长湘公路等,构成放射状的对外公路系统。

长沙市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长沙市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长沙市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具有很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长沙市在公共服务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交通、医疗、教育和环境等方面分析长沙市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研究。

一、交通问题长沙市交通拥堵严重,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时段,大型车辆占道、违章停车屡见不鲜,造成了交通秩序混乱。

公共交通设施也相对滞后,公交线路不够密集,地铁线路不够完善,导致市民出行不便。

对策研究:加强交通管理,提高公共交通的舒适度和便利性,增加地铁线路的建设,加大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促进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二、医疗问题长沙市医疗资源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市区,郊区医疗资源匮乏,导致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医疗纠纷不断,医患关系紧张。

对策研究:加大医疗资源配置力度,完善医疗服务网络,增加医疗机构数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患沟通和协调,促进医患双方和谐共处。

三、教育问题长沙市教育资源不均衡,名校集中在市区,郊区教育资源不足,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学区房问题严重。

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素质不高、教学水平不过关的问题。

对策研究:加大对郊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郊区教育质量,改善学校教学设施,拓宽学生的学校选择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水平。

四、环境问题长沙市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尤其是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这些污染不仅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绿化覆盖率不高,城市生态环境水平较低。

对策研究: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对工业企业和车辆尾气的排放管控,增加城市绿化投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舒适度。

长沙市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希望长沙市能够不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建设更加宜居的城市。

长沙市交通状况现状分析报告及相关建议

长沙市交通状况现状分析报告及相关建议

长沙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的省会,全域总面积为11819.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6.3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20平方公里。

已建成道路总长864.75公里,道路总面积2129.87万平方米。

目前,长沙市共有湖南巴士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龙骧巴士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从事公交运营服务的公司,拥有营运线路120条,线路总长度2071.9公里,营运车辆3359标台,公交从业人员9683人,日客运量254.55万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为34.17%左右。

全市拥有公交停车场25个,停车面积165810㎡;设置公交中途停靠站1953个,其中港湾式停靠站94个,占市区公交停车站的4.81%;在金星路、芙蓉南路、万家丽路、岳麓大道、湘府路、蔡锷路、车站路、中山路、解放路,西湖路/城南路、五一大道等11条道路已设置公交专用车道67.1公里。

一、城市对外交通状况一、长沙市公共交通现状1、公路公路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是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先行官,对搞活流通、繁荣市场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八五”以来,长沙市公路建设发展较快。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加之地形条件限制了长沙市公路路网的合理形成,公路技术等级、路面结构偏低,通行能力不够,拥挤度高,交通堵塞比较严重。

长沙市对外交通运输中,公路运输具主导地位,占全社会客货运输量的80~90%(见表3.3.1)表3.3.1 长沙市全社会客货运输量1)高等级公路。

京珠(北京-珠海)高速公路长潭(长沙-湘潭)段已于1997年建成通车,分流了南北向过境交通。

东西向长永(长沙-永安)、长益(长沙-益阳)两条高速公路也已建成,使长沙东、南、西三个方向有了出城高速公路,一级汽转用道的绕城公路西北段已建成通车,其余也正在施工阶段,长沙对外高速公路系统已初具雏形。

2)一般公路。

除京珠、长益、长永等高等级公路外,长沙市主要对外公路还有107国道、河西长潭公路、洞株路、长宁公路、长浏公路、长平公路和长湘公路等,构成放射状的对外公路系统。

浅谈长沙市公交车问题

浅谈长沙市公交车问题

浅谈长沙市公交车问题
城市公交是人们了解城市最直接的窗口,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长沙市的公交车都是新车,装有空调,在安全性能和舒适性能上市值得称赞的。

但是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将制约城市公交的发展。

首先,公交车站点安排不尽合理。

站点小,同时进入的公交车过多,再加上出租车也驶入站港,就显得一个个公交站点变得拥挤,道路交通不畅。

而且站点间的距离太短,进站频率大。

这样就是的汽车的停走次数增加,导致乘客晕车,舒适性降低。

其次,公交车属于无人售票车,没有售票员,给乘客和司机带来不便,服务水平低。

在车上,外地乘客会询问司机有关城市地方的问题,使得正在驾驶的司机分心,将有安全隐患。

一些没带零钱的乘客,就只能暂时充当“售票员”了,这对公交的五福水平是有影响的。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应该将公交的站点安排的疏远一点,并且将每个站点增设多个停靠港湾,每个港湾间也不能太靠近,方便公交与出租车的驶入驶出。

这样能有效地解决公交站点的拥堵和进站频率大的问题。

同时,交通警察也应加大管理措施,防止一些别的线路上的公交越轨抢客。

其次,在大多数公交车上,增设售票员,取消无人售票机,保留刷卡机。

有售票员的公交车,将变得更加灵动与感性。

将司机解放出来,专心驾驶。

售票员则担当起车内的服务,整体好车票。

让公交的服务水平达到最好。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综合功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管理好城市公交,将促进城市的发展,让我们的变得更加美好。

长沙交通调查报告范文(范文6篇)

长沙交通调查报告范文(范文6篇)

长沙交通调查报告范文(范文6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沙交通调查报告范文(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长沙交通调查报告范文(范文6篇)》。

第一篇:城市交通问题调查报告世纪之交,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主要载体的城市,如何面向新世纪,更好地成为带动所在区域走向现代化的火车头,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的决策者们和普通居民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虽然城市不同,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任务和追求的目标亦不相同,但对于城市交通人们却不得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据专家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以小汽车为背景的城市交通问题将有一个大发展,并成为城市问题的第一号难题。

一、调查者基本情况年级结构:男*占78%,女*占22% 。

*别结构:男*占64%,女*占36% 。

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大学生目前对城市交通问题的见解,城市交通问题是一直困扰国家的一道难题,和解决当前我国城市交通主要问题。

最后,讨论结果、调查数据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交通流量增长迅速,道路设施建设带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我国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刺激了城市交通的大发展。

从1985年到1995年,机动车的年增长率达12%-14%,个别城市甚至达到30%。

据估计,*市机动车增长率为15%,小汽车增长率达到42%。

大连市民用机动车近15年增长9倍。

上海市中心区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左右。

与此同时,各大城市虽加大了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基础设施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道路建设仍然滞后于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1980年全国城市道路总长2。

95万公里,1995年达到13。

03万公里,万人拥有的道路长度由3。

3公里上升7。

0公里,人均面积由2。

8 平方米上升到7。

3平方米,到1996年又上升到7。

5平方米。

但*、上海分别仅为5。

6、4。

5平方米。

尽管如此,与国外城市相比,反映道路拥有水平的人均长度和面积指标仍然偏低。

长沙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分析及若干建议

长沙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分析及若干建议

长沙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分析及若干建议xx,xxx中南大学铁道校区湖南长沙 410075摘要城市交通问题一直是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对于长沙来说,交通问题表现的更加突出。

目前长沙市最大的交通问题是城市道路交通压力大,交通堵塞严重,公交优势不明显。

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公共交通,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基于已有的居民出行调查,从结果中发现了长沙市居民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是公交车,而大部分居民对长沙的公交系统存在很大意见,包括线路覆盖率不均衡,公交车内环境差,等车时间太长等诸多问题,然后从多方面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并综合长沙市目前的整个交通状况,参考了国内外发达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经验,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交通问题;长沙交通状况一、长沙公共交通概述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大,一些城市交通拥堵、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的发展。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长沙拥有公交营运线路120条,线路总长度2000多公里,营运车辆3900多标台,公交从业人员近万人。

但公交车平均速度每小时仅为20公里,在上下班高峰期,行车速度甚至只有每小时10至15公里。

进一步优化长沙城市交通结构,改善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吸引更多乘客坐公交出行,切实解决市民“出行难”,已得到长沙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长沙公交线路图如下所示:二.居民出行调查公共交通仍是市民出行的一大主要方式。

在对市民出行的交通调查中,步行的人占比最高,为45.2%;另有24.3%的人选择公共汽车。

据悉,目前长沙公共汽车总数达3317台,万人拥有率达12.59台。

长沙交通状况调查及分析报告[1]

长沙交通状况调查及分析报告[1]

长沙交通状况调查及分析报告长沙交通状况调查及分析报告1.引言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本报告对长沙市的交通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2.调查方法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数据收集方法来了解长沙市的交通状况。

首先,我们收集了长沙市交通局的官方数据,包括交通流量、路网密度和交通事故等信息。

其次,我们通过对交通状况的实地观察来获得直观的数据,例如交通拥堵情况和交通信号灯的设置。

最后,我们还采访了一些长沙市民,以了解他们对长沙交通状况的看法和建议。

3.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以下是长沙市交通状况的一些主要结果和分析:3.1 交通流量根据长沙市交通局的数据,长沙市的交通流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时段,交通流量达到峰值,导致交通拥堵严重。

这主要与长沙市的经济发展和车辆保有量的增加有关。

3.2 路网密度长沙市的路网相对较为密集,主要由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组成。

但在某些区域,特别是市中心区域,道路容量不足,导致交通拥堵。

此外,一些道路也存在设计不合理或者施工不到位的问题。

3.3 交通事故长沙市的交通事故频发,给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根据长沙市交通局的数据,交通事故主要集中在市区道路和高速公路上。

其中,超速行驶、闯红灯和驾驶疲劳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3.4 市民意见我们采访了一些长沙市民,他们普遍认为长沙的交通状况相对不理想。

他们认为交通拥堵严重,并提出了一些改善交通状况的建议,如增加公共交通工具、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和加强交通执法等。

4.分析与建议基于对长沙市交通状况的调查和结果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改善长沙的交通状况:- 加强交通管理:采取强化交通执法、加大交通违法处罚力度等措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 提升道路建设水平:增加道路容量,优化道路布局,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 加大公共交通投入: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以降低交通拥堵。

长沙市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长沙市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长沙市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长沙市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研究并提出对策,以便提高长沙市的公共服务水平。

一、存在的问题1. 公共交通不便利长沙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相对滞后,道路拥堵严重,尤其是高峰时段,公交车站点不足,线路覆盖不全面,不少市民出行时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地铁等快捷交通工具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导致城市交通效率低下。

2. 公共医疗资源不均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有限,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不足。

大型医疗机构的就医流程繁琐,排队时间长,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

3. 公共教育资源不足随着人口不断增加,长沙市的教育资源显得不够用,学校招生难、择校难的问题愈发突出。

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4. 公共环境管理不到位长沙市的环境卫生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城市内存在大量的垃圾堆积、乱搭乱建现象,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5. 公共安全问题一些公共场所的安全隐患较大,如消防设施不完善、人员密集的地方安全隐患等问题时有发生,给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二、对策研究1.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加大对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完善道路网络,提高公交线路的覆盖面和频次,发展地铁等快捷交通工具,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2. 调整医疗资源配置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提高其服务能力和医疗设备水平,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和配置。

鼓励发展社区医疗机构,引导患者分流,缓解大型医疗机构的看病难问题。

3. 推进教育资源均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加快学校建设步伐,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水平,扩大教育资源覆盖范围,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

4. 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加大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投入,加强市容市貌管理,规范城市建设行为,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长沙公交调研报告

长沙公交调研报告

长沙公交调研报告长沙市公交调研报告一、背景长沙市是湖南省省会,也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长沙市公共交通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了解长沙市公交现状及其问题,本次调研对长沙市公交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了长沙市各区域的居民进行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公交出行频率、公交车辆舒适度、站点设置、公交线路布局等方面。

并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调研结论。

三、调研结果1. 公交出行频率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居民选择公交出行频率达到3-5次/周,并且绝大多数人认为公交出行时间相对较长。

2. 公交车辆舒适度在公交车辆舒适度方面,调研结果显示,47%的受访者认为公交车辆的舒适度较差,主要原因是车内座位狭小,空调不够给力等问题。

3. 站点设置调研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公交站点设置不够方便。

有的站点设置不合理,站点间距过大,乘车人员需要步行较远的距离,给出行带来了不便。

4. 公交线路布局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公交线路布局需要优化。

某些线路覆盖范围较窄,无法满足周边居民的出行需求,同时线路之间的衔接也存在问题,导致换乘不便。

四、调研建议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国内外公交发展经验,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公交出行频率,减少等候时间,增加乘客的出行舒适度和便利性。

2. 加大对公交车辆的更新换代力度,提升车辆的舒适度和环保性能。

3. 合理设置站点,需要根据乘车人员的流量和行程需求进行布局,缩短站点间距,提高乘车便利度。

4. 优化公交线路布局,根据城市人口分布、商业中心和居民区的位置,合理规划线路,提高线路覆盖范围和衔接性。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长沙市公交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公交出行频率不高、公交车辆舒适度较差、站点设置不够便利和公交线路布局不合理。

为了提高长沙市公交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我们建议相应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和便利性。

长沙市交通拥堵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长沙市交通拥堵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长沙市交通拥堵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长沙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交通拥堵不仅会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城市的经济发展。

因此,调查和分析长沙市交通拥堵状况,寻找解决方案,是当务之急。

一、交通拥堵的表现在长沙市的道路上,经常会出现车流量大、道路状况差、交通管制不严、交通信号灯配时不当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长沙市的交通拥堵情况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现象更加明显。

此外,长沙市核心区域内的道路容量明显滞后,随着城市人口和车辆的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愈加突出。

此外,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市民普遍选择自驾出行,也会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的状况。

二、交通拥堵的影响长沙市的交通拥堵不仅会影响到市民的出行,还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长时间的等待和拥堵会降低市民的出行效率,增加出行成本。

同时,交通拥堵还会导致城市物流效率降低,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长沙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市政府正在采取多种措施。

一方面,对核心区道路进行改造和拓宽,增加道路容量,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另一方面,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推广城市轨道交通,提高市民使用公共交通的比例,为大部分市民提供方便的出行条件。

此外,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也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措施。

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和处罚,提高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四、结语交通拥堵不仅是长沙市面临的问题,也是全国许多城市都要面对的难题。

通过本文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扩大道路容量,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需要更加注重交通拥堵问题,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环境。

长沙交通发展现状

长沙交通发展现状

长沙交通发展现状一、城市交通概况长沙作为湖南省省会城市,交通发展一直备受重视。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快速增长,长沙的交通压力也日益增大。

本文将从道路交通、公共交通、铁路交通和航空交通四个方面,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长沙交通发展的现状。

二、道路交通2.1 道路规划长沙市拥有良好的道路规划,包括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路和主干道路等。

市区内通行的高架桥、隧道等设施也大大缓解了交通拥堵情况。

2.2 道路拥堵情况尽管道路规划较为完善,但由于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长沙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早晚高峰时段,主干道路经常出现拥堵现象,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3 解决交通拥堵的措施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长沙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建设更多的立交桥和隧道,优化信号灯设置,推行交通限行等措施。

此外,长沙市还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

三、公共交通3.1 公共交通网络长沙市公共交通网络较为完善,涵盖了地铁、公交车和有轨电车等多种交通工具。

地铁线路不断扩展,方便市民出行。

3.2 公共交通票价长沙市的公共交通票价相对较低,满足了大多数市民的出行需求。

同时,长沙市还推出了公交卡、手机刷码等便捷支付方式,提升了出行的便利性。

四、铁路交通4.1 高铁网络长沙是中国铁路网的重要节点之一,拥有多条高铁线路。

通过高铁,市民可以方便快捷地到达其他主要城市。

4.2 铁路客运站长沙市拥有多个铁路客运站,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出行选择。

同时,铁路客运站还提供了多种服务,如候车室、餐饮等,提升了出行的舒适度。

五、航空交通5.1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是湖南省的主要航空枢纽之一,拥有多条国内、国际航线。

市民可以通过黄花机场方便地到达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目的地。

5.2 航班数量和频率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航班数量和频率较高,基本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市民可以选择不同的航空公司和航班时间,灵活安排出行计划。

六、总结长沙交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道路、公共交通、铁路和航空交通四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建设和完善。

(完整版)长沙市交通状况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

(完整版)长沙市交通状况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

长沙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的省会,全域总面积为11819.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6.3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20平方公里。

已建成道路总长864.75公里,道路总面积2129.87万平方米。

目前,长沙市共有湖南巴士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龙骧巴士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从事公交运营服务的公司,拥有营运线路120条,线路总长度2071.9公里,营运车辆3359标台,公交从业人员9683人,日客运量254.55万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为34.17%左右。

全市拥有公交停车场25个,停车面积165810㎡;设置公交中途停靠站1953个,其中港湾式停靠站94个,占市区公交停车站的4.81%;在金星路、芙蓉南路、万家丽路、岳麓大道、湘府路、蔡锷路、车站路、中山路、解放路,西湖路/城南路、五一大道等11条道路已设置公交专用车道67.1公里。

一、城市对外交通状况一、长沙市公共交通现状1、公路公路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是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先行官,对搞活流通、繁荣市场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八五”以来,长沙市公路建设发展较快。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加之地形条件限制了长沙市公路路网的合理形成,公路技术等级、路面结构偏低,通行能力不够,拥挤度高,交通堵塞比较严重。

长沙市对外交通运输中,公路运输具主导地位,占全社会客货运输量的80~90%(见表3.3.1)表3.3.1 长沙市全社会客货运输量1)高等级公路。

京珠(北京-珠海)高速公路长潭(长沙-湘潭)段已于1997年建成通车,分流了南北向过境交通。

东西向长永(长沙-永安)、长益(长沙-益阳)两条高速公路也已建成,使长沙东、南、西三个方向有了出城高速公路,一级汽转用道的绕城公路西北段已建成通车,其余也正在施工阶段,长沙对外高速公路系统已初具雏形。

2)一般公路。

除京珠、长益、长永等高等级公路外,长沙市主要对外公路还有107国道、河西长潭公路、洞株路、长宁公路、长浏公路、长平公路和长湘公路等,构成放射状的对外公路系统。

长沙的城市交通有哪些值得改善的地方

长沙的城市交通有哪些值得改善的地方

长沙的城市交通有哪些值得改善的地方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虽然长沙在交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有一些值得改善的地方。

首先,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尽管长沙拥有地铁、公交等多种公共交通方式,但在一些偏远地区或新开发区域,公共交通的线路和站点设置还不够完善。

这导致部分居民出行不得不依赖私家车,增加了道路的拥堵程度。

例如,在一些新兴的工业园区或住宅区,公交线路较少,发车间隔较长,给居民的通勤带来了不便。

其次,交通拥堵问题在高峰时段较为突出。

长沙的主要道路在早晚高峰时常常出现车辆排起长龙的情况。

造成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道路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

一些路口的设计不合理,导致车辆通行效率低下。

比如,某些十字路口的转弯半径过小,车辆转弯时容易造成堵塞;还有一些路段的车道划分不够科学,在高峰时段容易出现瓶颈效应。

再者,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不足。

在市中心和繁华商圈,停车位供不应求,导致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

这不仅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还破坏了城市的美观。

同时,一些停车场的收费标准不够合理,缺乏有效的价格调控机制,使得停车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

另外,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也有待优化。

部分路口的信号灯时长不合理,绿灯时间过短,导致车辆不能及时通过,从而造成拥堵。

而且,一些信号灯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紧密,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频繁停车等待,降低了道路的通行效率。

还有,非机动车道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加强。

随着共享单车和电动车的普及,非机动车的出行比例不断增加。

然而,在一些道路上,非机动车道狭窄甚至缺失,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影响了交通的顺畅。

此外,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还有提升空间。

虽然长沙已经在一些路段采用了智能交通系统,但整体覆盖范围还不够广泛。

例如,实时交通信息的发布不够及时和准确,不能有效地引导驾驶员选择最优的出行路线。

长沙市城市交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长沙市城市交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S u1 ℃S
道路 建设来说,主干道 、次干道和支路 的比例应 该
是 1 : 2 : 3 ,而 长 沙 市 的 道 路 结 构 却 正 好 是 相 反 的 。
正因为支 路的匮乏,加之 部分道路 的交叉 口为 T字 交叉或者错位交叉 ,造成交通量无法进行有 效的疏
散 。 主 干 部 分 道 成 为 承 担 交 通 的主 要 运 输 枢 纽 , 高
则 是 不 规 则 的 棋 盘 方 形 道 路 网 结 构 。按 照 一 般城 市
管理体系 。针对 不同的地区采 取不同的停车方式 , 同时重视路边停 车的管理、合理收费 、大力推行 智 能化停车场的建设等。
2 .大 力 发 展 公 共 交 通 当城 市达 到 一 定 的 规模 后 , 城 市 的 公 共 交 通 就 成 为 了一 个 城 市 是 否繁 华 的代 表 。 长 沙 第 一 条 地 铁 线 即将 开 通 ,这 会 对 长 沙 的 公 共 交 通 起 到 一 个 很 好
长沙市城市交通现状 分析及发 展建议
Th e Ur b a n Tr a f f i c Si t u a t i on An a l y s i s a n d De v e l o p me n t Pr o p o s a l s o f Ch a n g s h a Ci t y
2 . 公 共 交 通
根据笔者的简单调研来看 ,长沙 市的公共交通 随着社会 的不 断发展 ,我 国城市道路交通也越 来越发达 ,当然呈现 出来 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长 沙是湖南省 的省会城市 ,也是支撑沿海、沿江及 内
陆 开 发 地 区 的后 方 先导 城 市 , 是 整个 大 中 南 地 区 的 经 济 文 化 中 心 及 交 通 枢 纽 。人 们 很开 心 地 看 到 了 长

两型社会视角下城市公共交通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两型社会视角下城市公共交通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两型社会视角下城市公共交通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长沙市为例王铮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要】在两型社会视角下,长沙市公共交通存在着公交优先战略未在真正意义上得以认真实施,管理体制不顺、宏观调控不力,技术水准不高、发展速度缓慢,公共交通市场化经营带来的系列化问题等,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与政策、统筹管理,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提升科技含量与服务水平,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实现立体交通。

【关键词】两型社会城市公交对策长沙一、现状介绍目前,长沙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常规公交和出租车(尚未建成的地铁未算在内)。

长沙市共有湖南巴士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龙骧巴士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从事公交运营服务的公司,拥有营运线路120条,线路总长度2071.9公里,营运车辆3359标台,公交从业人员9683人,日客运量254.55万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为34.17%左右。

全市拥有公交停车场25个,停车面积165810㎡;设置公交中途停靠站1953个,其中港湾式停靠站94个,占市区公交停车站的4.81%;在金星路、芙蓉南路、万家丽路、岳麓大道、湘府路、蔡锷路、车站路、中山路、解放路、西湖路/城南路、五一大道等11条道路已设置公交专用车道67.1公里。

长沙的出租车市场经过前几年的整改合并,出租车公司总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目前较大的出租车公司包括长沙市出租车(蓝灯)公司、长沙嘉年华巴士有限公司、长沙湘涂出租车有限公司、长沙鸿基出租车公司、长沙湘龙出租车公司等。

目前,长沙市已拥有营运出租车约6300台,年营运总里程9亿公里,从业人员1.4万余人。

二、现存问题1.公交优先战略未在真正意义上得以认真实施。

公交优先往往被理解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中的公交专用车道,而实际上,广义的公交优先应该包括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装备改善、交通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先,是一项系统工程。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实行公交优先战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号),建设部等四部委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城建『2006』288号)。

长沙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长沙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长沙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城市交通状况日趋紧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空间有限,而且城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公共交通(本文仅就公共汽车进行探讨)与其它机动车交通方式相比,人均占用的能源、道路空间资源最少,人均排放的噪声、大气污染量最低,符合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而,公共交通是解决我国大中城市交通问题最主要的手段.1长沙市公共交通现状长沙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的省会,全域总面积为11819.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6。

3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20平方公里.已建成道路总长864。

75公里,道路总面积2129。

87万平方米。

至20 06年4月28日,长沙市区人口208。

67万人.1。

1 公共交通运营现状长沙市现有湖南巴士、湖南龙骧巴士、万众公司、嘉年华巴士、众旺公司、凯程巴士、恒通巴士、三叶公司、红光公司等九家从事公交运营服务的公司.截止到2006年6月,长沙市现有公共汽车2692辆,公交线路98条,公交线路总长度1645.96公里,设置了1400多个停靠站点。

长沙公交系统运营现状见表1—1。

1.2 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现状1、长沙市市区公交线路平均长度为16.8公里,平均每条线路配车数27.5辆。

2、1998年以来长沙市共建港湾式停靠站94个,目前共有以下六条路设有公交专用车道:湘府路、芙蓉南路、岳麓大道、金星大道、万家丽路、东二环桂花路至远大路段。

3、目前长沙市市区共有公共交通车辆停车场25个,占地面积16.8211万平方米,停车泊位数为2276台,虽然进场率达到了73.2%,但是按建设部颁标准综合用地不少于200平方米/标台计算,仅能满足841标台的用地需求,用地缺口37.02万平方米,公共交通站场用地满足率仅为31。

24%。

长沙市公交停车场统计一览表具体见表1—2所示.表1-2 长沙市公交停车场统计一览表由表1—2可以看出,在25个停车场中,有产权停车场9个,占总数36%,停车泊位数1211个,停车面积8。

浅谈长沙市公交车问题

浅谈长沙市公交车问题

浅谈长沙市公交车问题第一篇:浅谈长沙市公交车问题浅谈长沙市公交车问题城市公交是人们了解城市最直接的窗口,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长沙市的公交车都是新车,装有空调,在安全性能和舒适性能上市值得称赞的。

但是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将制约城市公交的发展。

首先,公交车站点安排不尽合理。

站点小,同时进入的公交车过多,再加上出租车也驶入站港,就显得一个个公交站点变得拥挤,道路交通不畅。

而且站点间的距离太短,进站频率大。

这样就是的汽车的停走次数增加,导致乘客晕车,舒适性降低。

其次,公交车属于无人售票车,没有售票员,给乘客和司机带来不便,服务水平低。

在车上,外地乘客会询问司机有关城市地方的问题,使得正在驾驶的司机分心,将有安全隐患。

一些没带零钱的乘客,就只能暂时充当“售票员”了,这对公交的五福水平是有影响的。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应该将公交的站点安排的疏远一点,并且将每个站点增设多个停靠港湾,每个港湾间也不能太靠近,方便公交与出租车的驶入驶出。

这样能有效地解决公交站点的拥堵和进站频率大的问题。

同时,交通警察也应加大管理措施,防止一些别的线路上的公交越轨抢客。

其次,在大多数公交车上,增设售票员,取消无人售票机,保留刷卡机。

有售票员的公交车,将变得更加灵动与感性。

将司机解放出来,专心驾驶。

售票员则担当起车内的服务,整体好车票。

让公交的服务水平达到最好。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综合功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管理好城市公交,将促进城市的发展,让我们的变得更加美好。

第二篇:关于公交车超载的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公交车超载的问题的调查报告姓名:方茜学号:20094543班级:09级法学2班【摘要】随着人口的增长,交通问题的现状也日益堪忧。

公交车超载是全国各大小城市的普遍问题,但大多数人对此司空见惯,犹如“就如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

然而,我国法律却没有明文规定对公交车超载的处罚条例,使一些公交车公司钻了孔子,对公交安全有极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城市交通状况日趋紧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空间有限,而且城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公共交通(本文仅就公共汽车进行探讨)与其它机动车交通方式相比,人均占用的能源、道路空间资源最少,人均排放的噪声、大气污染量最低,符合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而,公共交通是解决我国大中城市交通问题最主要的手段。

1长沙市公共交通现状长沙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的省会,全域总面积为11819.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6.3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20平方公里。

已建成道路总长864.75公里,道路总面积2129.87万平方米。

至2006年4月28日,长沙市区人口208.67万人。

1.1 公共交通运营现状长沙市现有湖南巴士、湖南龙骧巴士、万众公司、嘉年华巴士、众旺公司、凯程巴士、恒通巴士、三叶公司、红光公司等九家从事公交运营服务的公司。

截止到2006年6月,长沙市现有公共汽车2692辆,公交线路98条,公交线路总长度1645.96公里,设置了1400多个停靠站点。

长沙公交系统运营现状见表1-1。

1.2 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现状1、长沙市市区公交线路平均长度为16.8公里,平均每条线路配车数27.5辆。

2、1998年以来长沙市共建港湾式停靠站94个,目前共有以下六条路设有公交专用车道:湘府路、芙蓉南路、岳麓大道、金星大道、万家丽路、东二环桂花路至远大路段。

3、目前长沙市市区共有公共交通车辆停车场25个,占地面积16.8211万平方米,停车泊位数为2276台,虽然进场率达到了73.2%,但是按建设部颁标准综合用地不少于200平方米/标台计算,仅能满足841标台的用地需求,用地缺口37.02万平方米,公共交通站场用地满足率仅为31.24%。

长沙市公交停车场统计一览表具体见表1-2所示。

表1-2 长沙市公交停车场统计一览表由表1-2可以看出,在25个停车场中,有产权停车场9个,占总数36%,停车泊位数1211个,停车面积8.9198万平方米,占总面积53.03%;租赁停车场13个,占总数52%,停车泊位数876个,停车面积6.2 868万平方米,占总面积37.37%;其他停车场3个,占总数12%,停车泊位数189个,停车面积1.3145万平方米,占总面积9.6%。

见图1-1。

图1-1 2006年长沙市公交停车场类型构成统计图2 长沙公共交通评价及问题分析2.1 评价方法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社会效益和公共交通企业经济效益受诸多因素影响。

为了对现状公共交通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中发现公共交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线网优化和未来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配置城市资源,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增强公交企业自我造血功能,促使公共交通更加适应乘客和城市经济发展,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公交系统的评价包含技术评价和管理评价两部分,技术评价是指从公交系统的技术性能方面,分析公交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合理性,为公交系统的优化和决策提供技术依据,城市公交系统的技术评价主要是从网络结构、系统容量、运行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对城市公交系统的技术水平从定量的角度进行评价。

管理评价则主要从公交系统的运营和以及对公交市场的管理角度定性评价。

下面主要分析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

2.1.1 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城市公交系统的技术评价是面向决策的,即为城市公交系统的优化和建设决策服务。

而城市公交系统的技术评价又是多目标、多因素、多层次的,因而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是:1、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够综合反映城市公交系统的各项技术参数与发展水平;2、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在能反映其各个方面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指标的采用;3、评价指标应能够标定,并具有横向、纵向的可比性;4、指标体系和标准的确定应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作适当的调整。

2.1.2 评价指标及结构根据以上这些评价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的城市公交系统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线网结构、系统容量两大类,共八个指标进行系统评价。

1、线网结构方面从公交线网、场站、车辆、投入力度等方面选取能反映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规模、发展基础及潜力的指标。

(1)、线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上有公共交通线路经过的道路中心线长度。

其值越大,公交的覆盖范围就越广泛,人们采用公交出行就越方便。

(2)、线路重复系数:重复系数指公共交通线路总长度与线路网长度之比。

(3)、线路长度:公共交通线路长度因线路类型而异。

线路过长则行车准点率较难保证,准点率下降沿线客流不易均匀。

(4)、线路非直线系数:非直线系数定义为乘客实际乘车路程与乘车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的比。

(5)、线路覆盖率:公交线路覆盖率是公交线路服务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公交线路覆盖率是反映城市居民乘坐公交方便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6)、车均站场面积:是指每辆标准公交车所拥有的公共交通首末站、停车场、保养场、修理厂等的综合用地面积。

2、系统容量方面系统容量评价指标主要是用于测算公共交通的运输能力,主要指公共汽车规划拥有量。

含意为标台总数与城市常住人口之比,是反映城市公交客运实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结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建立长沙市公共客运交通评价指标规范体系,如表2-1所示:表2-1 长沙市公交系统技术评价指标规范体系2.2 长沙公共交通现状评价现状长沙城市建设用地沿湘江伸展,东西并驾,城市空间布局松散,主城区位于河东,中心区板块紧密,呈明显的圈层式扩展,外围组团布局零散。

长沙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空间布局为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模式:采用主、次中心,片区三级结构,依托一江一圈加楔形绿地的生态结构,沿湘江和319国道两条生长轴线,重点向南,向东发展。

结合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规划,分以下三个层次对长沙公共交通现状进行分析。

1、大环区:西二环以东(含西二环)、京珠高速以西(不含京珠高速)、北二环以南(含北二环)、绕城线以北(不含绕城线);2、中环区:湘江以东、东二环以西(含东二环)、三一大道以南(含三一大道)、南二环以北(含南二环);3、小环区:湘江以东、车站路以西(含车站路)、营盘路/八一路以南(含营盘路/八一路)、劳动路以北(含劳动路)。

根据上面三个层次,对公共交通的现状评价指标的两类指标,即网络结构、系统容量,分别评价如下:2.2.1 线网结构1、线路网密度在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中,城市中心区的线路网密度标准为3~4公里/平方公里,城市边缘为2~2.5公里/平方公里。

由《2006年长沙市公交网络图》测量得知,大环区线网密度1. 16公里/平方公里,低于符合规范要求。

中环区线网密度3.00公里/平方公里,小环区线网密度4.34公里/平方公里,可见线网覆盖密度不均匀。

长沙城区公交线网密度一览表见表2-2:区域面积(平方公里)线网长度(公里)线路长度线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线路重复系数2、线路重复系数根据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城市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宜在1.25~2. 5之间。

根据《2006年长沙市公交网络图》和表1-1《2006年长沙市公交系统运营现状表》,得出长沙公交线网长度为383.6公里,长沙公交线路总长为1645.96公里,计算得出重复系数约为4.29,大大高于规范要求。

同时根据表2-2,可以发现,小环区的重复系数5.65,明显比大环区的重复系数高,可见公交线路在绕道小环区热线的状况已经相当严重。

3、线路长度根据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城市公共交通线路长度宜为8~12km。

据统计,长沙公交线路平均长度为15.4公里,超过规范所要求的8~12公里,而且98条线路中,8~12公里的线路只有23条,合格率仅为23.5%,尤其是902路(非环形线),线路长度达到39.4公里。

线路过长将对公交车的调度和运行时间的准确性造成很大困难,其中线路长度居前10位(除环形线)的是902、703、1 68、152、114、801、805、913、912、120路。

长沙公交线路长度前十位表(除环形线)详见表2-3。

4、线路非直线系数根据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非直线系数在1.2~1. 3之间为好,最大不宜超过1.4。

而长沙公交线路平均非直线系数为1.61,超过规范要求的1.4,而且长沙的公交线路98条线路中有68条线路超过规范要求,比例高达70.4%,其中非直线系数值前10位(除环形线)的是913、143、902、120、109、112、202、131、302、138路。

其根本原因是很多线路绕行热线揽客。

线路非直线系数过大,不利于提高行车速度,难以缩短行车时间。

线路非直线系数前十位表(除环形线)见表2-4。

非直线系数4.553.382.762.542.472.352.202.021.861.825、线路覆盖率根据长沙市的实际情况,公交线路覆盖率的规范可以引用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规定的公交站点覆盖率的标准,以300m 半径计算不宜小于50%。

根据计算,长沙市区域公交线网覆盖一览表,见表2-5所示:表2-5 长沙市区域线网覆盖一览表区域面积(平方公里)线网长度(公里)线网密度300m覆盖率站点个数/重复算单位面积站点数大环区272.49316.30 1.1635%796/27922.9中环区41.95126.00 3.0090%307/14677.3小环区14.1461.29 4.34130%150/84610.6注:大中小环区平均每站的重复线路依次为3.51、4.78、5.64条。

从上表的指标来看,结合图2-1《长沙市公交网络图》,长沙市公交线路覆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图2-1 长沙市公交网络图(1)、虽然长沙市建城区300m的覆盖率为52%基本满足要求,但是大环区,中环区和小环区三区域的线网覆盖是相当的不均匀,大环区的300m线路覆盖率只有25%,线网密度为1.16,单位面积站点数为2.9个。

而小环区的300m线路覆盖率则为130%,线网密度4.34,单位面积站点数高达10.6个,所有的指标都是前者的近3倍,可以发现长沙公交线网在小环区内过于密集,相应的运力分布过于集中,极易造成该区域的交通拥堵。

(2)、其他城市调查结果表明,沿公交车站两侧各300m范围内的居民是愿意乘坐公交车的,超过500m范围的,绝大多数居民选择其它出行方式。

从上表看,一些居民在步行500m左右后才有公交站点,与使居民乘公交车的步行距离控制在300m左右的目标还有相当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