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风采

合集下载

六年级美术上册《神州风采》课件 人美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神州风采》课件 人美版
神州风采
敦煌莫高窟(甘肃) 长城(北京)
乐 山 大 佛 ( 四 川)
泰山
(山东)
承德避暑山庄(河北) 布达拉宫(西藏)
黄山(安 徽)
武陵源(湖南)
颐和园(北京)
宏村月塘(安徽)
九寨沟(四川)
黄龙(四川)
长城(北京)

乐山大佛(四川)
承德避暑山庄(河北)
颐和园(北京)
敦煌莫高窟(甘肃)
宏村月塘 (安徽)
峨眉山-乐山(四 川)
• 1、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2年2月10日星期四下午6时43分18秒18:43:1822.2.10 • 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2年2月下午6时43分22.2.1018:43February 10, 2022 •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022年2月10日星期四6时43分18秒18:43:1810 February 2022 • 4、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6时43分18秒下午6时43分18:43:1822.2.10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布达拉宫(西藏)
泰 山 ( 山 东)
武陵源(湖南)
九寨沟(四川)
黄山(安徽)
黄龙(四川)
敦煌莫高窟(甘肃) 长城(北京)
乐 山 大 佛 ( 四 川)
泰山 (山东)
承德避暑山庄(河北)
黄山(安 布达拉宫(西藏) 徽)
武陵源(湖南)

第十二课 神州风采(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十二课 神州风采(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十二课神州风采(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人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为六年级上册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为《神州风采》。

本课以我国的大好河山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描绘、创作等环节,感受祖国的壮丽景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高美术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著名的山水风光,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描绘祖国美景的画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能力,提高绘画水平。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追求。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绘画技巧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绘画示范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我国著名山水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祖国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介绍我国著名的山水风光,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构图、色彩、线条等。

3. 示范讲解播放绘画示范视频,教师现场示范并讲解绘画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绘画技巧。

4.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描绘祖国美景的画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绘画技巧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六、板书设计神州风采1. 我国著名山水风光2. 绘画基本技巧3. 绘画过程4. 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学生独立完成一幅描绘祖国美景的画作。

2. 家长参与评价,提出宝贵意见。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使学生了解我国著名的山水风光,掌握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六年级美术上册《神州风采》教案人美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神州风采》教案人美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神州风采》教案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各地的特色文化、民俗风情和风景名胜,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表现我国神州大地的风采。

二、教学内容1. 欣赏和分析我国各地的特色文化、民俗风情和风景名胜。

2. 以绘画、手工等形式创作表现神州风采的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各地的特色文化、民俗风情和风景名胜,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创作神州风采作品的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分析、表现神州大地的风采,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美术作品、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手工等创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神州大地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教师讲解我国各地的特色文化、民俗风情和风景名胜,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示范演示:教师以绘画、手工等形式示范表现神州风采的方法和技巧。

4. 学生创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创作神州风采的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神州大地的风采,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特色文化、民俗风情和风景名胜的认知程度。

2. 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创作神州风采作品的能力。

3. 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情感态度。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我国各地的特色文化、民俗风情和风景名胜。

2. 示范法:教师以绘画、手工等形式示范表现神州风采的方法和技巧。

3.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表现神州大地的风采。

4. 互动法:学生展示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交流。

六上美术第12课《神州风采》课件

六上美术第12课《神州风采》课件
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 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生物与植 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遗 产。 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 条件的遗产
我们家乡的位置
四川省峨眉山-乐山大佛
我们如何欣赏?
地理位置 文化背景(自然背景) 艺术特点 艺术再创作
保护迫在眉睫
1、自然风化及酸雨侵蚀 2、 环境污染 3、景区的过度开发
现在
我们能做什么?
从我做起,爱护文 化遗产、文物古迹 和自然资源。不仅 做到自身不破坏, 还要影响身边的人 投入到保护文化遗 产的行动中来。
一、宣传 二、参与 三、倡议
学生实践: 找一找,你的家乡还有哪些地方可
以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并完成心愿卡。
地理位置
乐山大佛 地处我国四川 省乐山市峨眉 山东麓的栖鸾 峰。
位于岷江、青 衣江、大渡河三 江汇流处,与乐 山城隔江相望。
文化背景
乐山大佛古称“弥勒 大像”“嘉定大佛”始凿于 唐代开元初年,历时90 年,历经三代人才得以 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 石刻弥勒佛坐像。 大佛修建小故事
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 尚。乐山所处的三江汇流处,水势相 当凶猛,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 海通和尚见此便立志凭崖开凿弥勒佛 大像, 欲“易暴浪为安流”,平水势 镇风涛。
遗产名称 入选理由
保护措施
世界文化遗产在家乡
许下你的心愿,让 我们一起携手加入到 关注、保护世界遗产 的行列中,让愿望树 成真。
拓展:
尝试以小组为单位创办 “文化遗产我知道”为主 题展。
谢谢大家!
请同学们回到四川乐山大佛的身边,让 我们一起来看看大佛的现状和保护工作。
大佛的保护工作

第12课神州风采(教学设计)

第12课神州风采(教学设计)
第12课神州风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
第12课神州风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我国行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划,了解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
-了解我国主要的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流等。
-学会运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我国各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地图,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联系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行政区划是……(详细解释概念)。它是……(解释其重要性或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我国行政区划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了解各地的地理特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在分析地理特征时,重点讲解我国的地形分类(如平原、高原、山地等),气候类型(如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以及主要河流(如长江、黄河)的流域特点。
-在地图工具的使用上,教师需示范如何查找和解读地图上的信息,例如通过地图了解某城市的地理位置、交通网络、旅游资源等。
2.教学难点
-理解并记忆复杂的地理信息,如各省级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的对应关系。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我国地理特征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我国主要地理特征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神州风采》教案(两篇)

《神州风采》教案(两篇)

《神州风采》教案(一)【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了解欣赏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感。

隐性目标: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教学重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和保护它。

【教学难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组长城图片并提问:这组照片展现的是什么地方?它的长度有多少?经过哪些省?城墙曾经出现在古代世界各个角落,可如今只有我国的长城基本完好,它有两千余年的建造史。

长城,总长一万多公里,现存的是6700公里的明长城。

目前遗存的长城经过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

2.引出课题:神州风采3.学生欣赏图片,听讲、思考。

三、探究学习请大家继续研究长城。

分成4个小组,研究下列问题:1.长城经过地区的地貌有哪些?2.长城建筑的形式有哪些?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哪些?4.古代长城和现代长城的作用:(1)地貌有平原、丘陵、山脉、山峰、湖泊、合股、盆地、峡谷、沙漠、戈壁、荒漠、沼泽、草原、森林、海洋,海拔高度差有3000多米。

(2)建筑形式出城墙外,还有各种门、楼、关、台、墩、间、桥、洞、隧道等。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土、沙、砖、石、芦苇、木材、或者直接利用山岭、高地、悬崖、峭壁、沟壑、河岸等。

(4)古代主要用于防御、边界。

现代长城成为坚忍不拔和牢不可破的象征。

国歌中的长城更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侵略、捍卫领土完整和独立自由的决心。

长城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文化。

四、艺术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国画家白雪石、油画家詹建俊以长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以及摄影作者镜头下的长城作品。

【教案】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2课《神州风采》

【教案】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2课《神州风采》

【教案+PPT】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2课《神州风采》教学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2.能与同伴相互交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胜、故迹、物产以及艺术和民俗等。

3.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难点:选择最喜欢的一处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用绘画的方法表现一幅画教学过程:一、了解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遗产的含义1、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2、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3、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二、引出课题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独具中国特色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

一看到一说到这些,都能让人想到中国。

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三、了解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和民俗艺术。

1、采用中国地图、画和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课本中心内容:通过欣赏来了解祖国的锦绣山川——万里长城、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颐和园等,并且体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所形成的不同的风格。

2、展示长城等有建筑图片。

它们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奇迹。

3、小组交流讨论。

师:除了这些,我们还有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民俗艺术、秀丽的河山以及雄伟的建筑,人们一看到它们,就想到中国。

让我们小组讨论一下,比比谁知道的多。

(出示)(小组交流)4.汇报交流。

5.归纳总结。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也上网找了一些图片,你们看,这是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兵马俑(出示图片),它是秦始皇的陵墓,在西安。

你们看这是青铜器,它是我国古代器皿(出示图片)。

还有我国的艺术国粹-京剧(出示图片)。

我国的艺术瑰宝-书法(出示图片)。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十二课神州风采》说课稿4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十二课神州风采》说课稿4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十二课神州风采》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神州风采》是人美版美术六上第十二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传统绘画艺术。

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的中国画作品,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以及特点,提高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介绍,又有具体作品分析,适合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画艺术。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部分中国画作品,对水墨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欣赏和分析中国画时,可能还停留在表面的美感评价,对作品的深层含义和艺术价值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和分析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学会从多个角度欣赏和分析中国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创作热情,提高审美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学会从多个角度欣赏和分析中国画作品。

2.难点:深入理解中国画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作品,方便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和分析;同时,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展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作品,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和分析,了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欣赏心得,教师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技法、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4.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运用中国画技法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12课神州风采(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神州风采(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神州风采(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色,掌握描绘中国名胜古迹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中国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内容中国地理概览: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历史文化精粹:讲解中国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

名胜古迹欣赏:展示中国的著名景点和古迹,如长城、故宫等。

美术作品分析:分析表现中国风貌的美术作品,学习其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和描绘中国名胜古迹的方法。

难点:如何将个人的情感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融入美术创作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中国地图、历史文化资料、名胜古迹图片、美术作品范例。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分析美术作品。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美术创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神州风采副探索中国的地理、历史与艺术内容:包括中国地图、历史文化时间线、名胜古迹图片和美术作品分析。

作业设计个人作业:创作一幅表现中国名胜古迹或文化特色的美术作品。

小组作业:每组制作一份关于中国文化的手抄报。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此教案旨在通过丰富的内容和严谨的用词,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中国地理、历史和文化的机会,并通过美术创作加深他们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详细说明教学重点理解和描绘中国名胜古迹的方法: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学习如何用美术手法来表现中国的名胜古迹。

这不仅涉及到绘画技巧,还包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1. 观察与描述:学生需要学会仔细观察名胜古迹的特点,如建筑风格、色彩运用、环境布局等。

第十二课 神州风采(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十二课 神州风采(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十二课神州风采(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为《神州风采》,选自六年级上册美术课程。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欣赏我国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美术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美术作品,掌握绘画、剪贴等创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我国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独特魅力。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绘画、剪贴等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美术作品集。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播放《美丽中国》宣传片,让学生感受我国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魅力。

b.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2. 美术作品欣赏a.展示我国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b.分析美术作品中表现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元素,如色彩、线条、构图等。

3. 创作指导a.讲解绘画、剪贴等创作手法,并示范创作过程。

b.引导学生构思自己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学生创作a.学生根据构思进行绘画或剪贴创作。

b.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a.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b.教师和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从创意、技巧、表现力等方面给出建议。

板书设计:1. 神州风采2. 教学内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3. 创作手法:绘画、剪贴4. 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幅描绘家乡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的美术作品。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十二课 神州风采》教学设计4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十二课 神州风采》教学设计4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十二课神州风采》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神州风采》是美术六上第十二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出我国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建筑特色。

教材以我国不同地域的特色为线索,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对我国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建筑特色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创作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我国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建筑特色,并能运用到绘画和手工制作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我国各地风土人情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表现出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建筑特色。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创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建筑特色,了解和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

2.分析法:学生通过对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的研究,分析各地的特色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

3.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绘画和手工制作中。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和收集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建筑特色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展示和讲解。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绘画和手工制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建筑特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各地的特色,并分析如何在绘画和手工制作中表现这些特色。

人美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 第12课 神州风采 优质PPT课件

人美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 第12课 神州风采 优质PPT课件

庐山植物生长茂盛,植被丰富,是一座天
然的植物园。
庐山有寺庙多达361座。明清以后,伊斯
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也在庐山建堂传教。经
过1600年的发展,庐山已形成一山兼聚五教的
罕见现象。
庐山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国际别墅群落。现
有英、美、德、法等18个国家建筑风格人美版的小学别美术墅 600余栋。美庐别墅、原歇尔曼别墅、原威廉
人美版小学美术
人美版小学美术
人美版小学美术
黄龙风景名胜区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2年12月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 境内。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我国最高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风景区由黄龙景区和牟尼沟景区两部分组成,面积700平方 公里。
黄龙风景名胜区既以独特的岩溶景观著称于世,也以丰 富的动植物资源享誉人间。从黄龙沟底部(海拔2000米)到 山顶(海拔3800米)依次出现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针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等。包括大 熊猫、金丝猴在内的10余种珍贵动物倘佯其间,使黄龙景区 的特殊岩溶地貌与珍稀动植物资源相互交织,浑然天成。以 其雄、峻、奇、野风景特色,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 池”的美誉。
人美版小学美术
人美版小学美术
人美版小学美术
人美版小学美术

庐山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6年12月
庐山位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中游南岸、中
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滨,是座地垒式断块山。
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有独
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
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
九寨沟地僻人稀,景物特异,富于原始自 然风貌,有“童话世界”之誉。兼有湖泊、瀑 布、雪山、森林之美,以翠海、叠瀑人美、版小彩学美林术 、 雪峰、藏情这五绝而驰名中外。

六年级美术上册《神州风采》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美术上册《神州风采》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在课后收集与所选主题相关的资料,如图片、文字等,为下一节课的小组分享做准备。此举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
4.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让家人了解我国的风土人情,增进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展示精美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引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分步骤教学,循序渐进
教学活动分为观察分析、技法学习、创作实践、评价反思四个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绘画技法,从简单的线条、色彩练习,到复杂的地貌、人物、建筑表现,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每个环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地理风貌,如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自然景观。
2.通过展示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运用美术技法表现自然景观。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5.评价与反思,提升审美素养
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自我提升意识。
6.拓展延伸,丰富学习体验
教学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博物馆、文化遗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祖国的历史底蕴和丰富文化,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技法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和审美素养。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十二课时《神州风采》课件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十二课时《神州风采》课件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文化遗

产保护传承。
遗 产 介 绍
截止至2019年7月,中国已有55项世界文 化、景观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2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5
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来自界自然遗产14项。谢谢大家!
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由于它起建于 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
05
乐 山 大 佛
06
Your text
Having begun in
one line, resolve
to fight it out on
that line
敦 煌 莫 高 窟
07
杭 州 西 湖
8
云 冈 石 窟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
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文
9
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
的传统文化。
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LOGO
神州风采
汇报人:
01 八 达 岭 长 城
01 八 达 岭 长 城
Your text
02
颐 和 园
Your text
02
颐 和 园
Your text
03
避 暑 山 庄
Your text
Your text
04
布 达 拉 宫
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 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 于17世纪重建 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1961年,布达拉宫 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 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

【精品】第11册第15课《神州风采》

【精品】第11册第15课《神州风采》

一次教学设计二次教学设计三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5、神州风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与同伴相互交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胜、故迹、物产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重点:对我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了解和欣赏。

教学难点: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关注身边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并以实际行动参与保护它们学法指导: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准备:有关生活日用品、课件、各种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独具中国特色的事物和景物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

在这张地图上所出示的就是中国被《世界遗产名录》所收录的38处文化和自然遗产,成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这些都可以充分的展示出我们祖国的——神州风采。

二、讲授新课:(一)引出家乡的遗产师:在我们家乡河南,同样有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有两处被《世界遗产名录》所收录,同学们知道是那里吗?生: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

师: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龙门石窟的文化与艺术。

1.简单介绍龙门石窟。

2.龙门石窟的文化、价值。

3.龙门石窟的地理环境: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

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

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二)奉先寺的石雕艺术:A、在龙门石窟中,奉先寺是最大的一个窟,长宽各30余米。

(出示幻灯片)奉先寺的不平凡在于中间那尊巨大的卢舍那雕像,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

卢舍那雕像总高17.14米,头高四米,耳长1.9米。

据说,这尊佛像是根据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尊佛像的神态,你有什么发现?(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成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

六年级上册美术《神州风采》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美术《神州风采》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美术《神州风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神州风采》这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了解中国的国情、民族风情、地域特点等,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有对中国画、剪纸、泥塑等传统艺术形式的介绍,也有对名画的欣赏和分析。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作品和实例来引导他们去感受和理解。

同时,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也有所不同,需要教师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学会欣赏和分析中国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因为这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和作品来进行引导和讲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会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基本知识。

2.示范法:通过示范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技巧和表现形式。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实践法:通过实际的绘画和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解:介绍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基本知识,包括画种的分类、工具材料、表现技巧等。

六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2课 神州风采 ▏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2课 神州风采 ▏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2课神州风采 | 人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内容为:神州风采。

二、知识导入在上一节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中国武术。

武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是中国文化中另一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神州风采。

三、学习重点本节课程的学习重点为:1.了解神州风采的含义和来源;2.掌握神州风采的表现形式;3.学会用绘画表现神州风采。

四、课堂学习1. 神州风采的含义和来源神州风采是指中华文化的美好特征和形象,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

神州,是指中国的意思,源于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理概念;风采,是指美好的形象和特征。

神州风采,是中国独特的文化气质和风格的代表。

神州风采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我国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精神寄托。

2. 神州风采的表现形式神州风采有很多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文化艺术中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例如:中国武术、中国舞、中国音乐、中国绘画等等,都有着中华文化的特色和卓越表现。

在绘画艺术中,神州风采的表现有很多形式,如画山水、写意花鸟、传统戏曲人物等等。

这些作品能够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花样和深厚内涵,让观众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美妙之处。

3. 用绘画表现神州风采绘画是一种高端艺术,能够很好地表现神州风采的形式和内涵。

在绘画中,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造型元素,如色彩、线条、笔触等,来表现神州风采。

下面举几个例子:1.画山水。

我们可以在山水画中,运用高峰、溪流、林木等元素,让人感受到中国山水之美,同时在色彩上也要选用中国传统色彩,如黄、赤、绿等,突出中华文化的特色。

2.写意花鸟。

在写意花鸟画中,我们可以运用笔锋、色彩等手法,表现出花鸟的灵动和生命力,同时,也要注意选用中国传统的花鸟作为主题,如牡丹、莲花、鹤等,以体现中华文化的特色。

3.传统戏曲人物。

在传统戏曲人物画中,我们可以运用线条、笔触来表现人物的神态与情感,同时选用传统戏曲角色作为主题,如孟姜女、李逵等,以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