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汇聚配置
交换机端口汇聚配置
---------------------------------------------------------------最新资料推荐------------------------------------------------------交换机端口汇聚配置端口汇聚配置 1 功能需求及组网说明PC1PC2E0/1E0/2E0/1Switch BSwitch AE0/2 端口汇聚配置『配置环境参数』 1. 交换机 SwitchA 和 SwitchB 通过以太网口实现互连。
2. SwitchA 用于互连的端口为 e0/1 和 e0/2, SwitchB 用于互连的端口为e0/1 和 e0/2。
『组网需求』增加 SwitchA 的 SwitchB 的互连链路的带宽,并且能够实现链路备份,使用端口汇聚。
2 数据配置步骤『端口汇聚数据转发流程』如上图,如果在汇聚时配置的是ingress 属性,假如PC1 的数据包进入SwitchA,假如第一次去 PING PC2,那么第一次将是广播包,数据包将从汇聚端口的逻辑主端口送出,报文送达 Switch2 时,此时 PC1 的 MAC 也将对应学习到 Switch2 的逻辑主端口,此时 PC2 再进行回包主要看 PC1 的源 MAC 学习到哪个端口,就会通过哪个端口进行转发,所以 ingress 是根据流进行转发,如果流是单一的,那么该数据流也将一直走同一个端口,除非该端口故障。
如果在汇聚时配置的是 both 属性, 2 个端口汇聚,如 PC1 的数据包进入SwitchA,假如第一次去 PING PC2,那么第一次将是广播包,数据包将从汇聚端口的逻辑主端口送出,报文送达Switch2 时,此时 PC1 的 MAC 也将对应学习到 Switch2 的逻辑主1 / 3端口,此时 Switch2 将根据自己的算法进行选路:将 PC1 的 MAC(二进制)和 PC2 的 MAC(二进制)的最后一位进行与操作,如果与出来的结果为 0,将选择主端口;如果与出来的结果为 1,将选择备份端口。
接入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的综合配置方案
接入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的综合配置方案接入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是网络中两个重要的组件,它们在构建企业网络架构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接入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的综合配置方案,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配置这两种交换机,以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一、接入交换机的配置方案接入交换机是连接终端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与网络核心交换机之间的桥梁。
它主要负责将终端设备接入企业网络,并提供基本的网络访问功能。
以下是接入交换机的配置方案:1. VLAN划分:根据不同的部门或功能需求,将接入交换机端口划分为不同的VLAN,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和安全性控制。
2. 端口安全:对接入交换机的端口进行安全配置,限制MAC地址学习数量、设置端口安全阈值,防止未授权设备接入网络。
3. 802.1X认证:通过802.1X认证,限制只有通过认证的设备才能接入网络,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4. 静态路由:为接入交换机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与核心交换机之间的互通,确保终端设备能够正常访问其他网络。
5. 高可用性:通过配置端口聚合(例如LACP)和冗余链路(例如STP)等技术,提高接入交换机的可用性,避免单点故障。
二、汇聚交换机的配置方案汇聚交换机是连接接入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之间的核心设备,它主要负责实现不同接入交换机之间的流量聚合和分发。
以下是汇聚交换机的配置方案:1. VLAN划分:根据不同的网络需求,将汇聚交换机端口划分为不同的VLAN,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和安全性控制。
2. 路由配置:为汇聚交换机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如OSPF或BGP),实现与其他网络之间的互通。
3. QoS配置:通过配置QoS策略,对不同类型的流量进行优先级控制和带宽限制,保证关键业务的网络性能。
4. STP配置:通过配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或RSTP (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等技术,避免环路造成的数据包洪泛问题,确保网络的稳定性。
网管型交换机端口汇聚功能
网管型交换机端口汇聚功能网管型交换机是一种具有管理功能的交换设备,可以通过网管接口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和管理,以便更好地满足网络的需求。
端口汇聚功能是网管型交换机的一种功能,主要是利用多个物理接口(端口)将它们绑定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接口,从而提高交换机的带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端口汇聚的原理、应用场景、配置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端口汇聚的原理端口汇聚主要通过两种技术实现: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和串行串并转换(Serial Serial-Parallel Conversion)。
1.链路聚合:网管型交换机将多个物理接口(端口)绑定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接口,通过交换机的工作模式使得多个物理接口同时工作,从而实现带宽的合并,并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
2.串行串并转换:将多个物理接口(端口)转换成一个高速物理接口(端口),这样就可以提高交换机的传输速率和带宽。
常见的串行串并转换方式有横向串行串并转换和纵向串行串并转换。
二、端口汇聚的应用场景端口汇聚功能适用于大型企业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对带宽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下面列举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1.支持大量用户同时访问:在大型企业网络中,用户数量众多,对网络的带宽要求较高。
通过端口汇聚功能,可以将多个物理接口(端口)合并为一个逻辑接口,提供更大的带宽,满足用户同时访问的需求。
2.提高数据中心的传输速率:在数据中心中,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传输。
通过端口汇聚功能,可以将多个物理接口(端口)绑定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接口,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和带宽,加快数据中心的工作效率。
3.增强网络的可靠性:在云计算等对网络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通过端口汇聚功能,可以实现冗余备份,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当一些物理接口(端口)发生故障时,数据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正常工作的物理接口(端口),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
三、端口汇聚的配置和管理1.端口汇聚配置:管理员可以通过网管接口对交换机进行端口汇聚的配置。
交换机端口聚合的基本配置
交换机的端口聚合概念
1.3 端口的聚合优势: 端口的基本配置主要包括stp、qos、vlan、端口属性等相关配置。其中stp配置包括:端口
的stp使能/关闭、与端口相连的链路属性(如点对点或非点对点)、stp优先级、路径开销、报文 发送速率限制、是否环路保护、是否根保护、是否为边缘端口。qos配置包括:流量限速、优先 级标记、默认的802.1p优先级、带宽保证、拥塞避免、流重定向、流量统计等。vlan配置包括: 端口上允许通过的vlan、端口默认vlan id。端口属性配置包括:端口的链路类型,如trunk、 hybrid、access属性、绑定侦测组配置。一台s9500系列路由交换机最多可以配置920个汇聚组, 其中1~31为手工或者静态聚合组;32~64为预留组号;65~192为routed trunk;193~920 为动态聚合组。系统中存在mpls vpn单板时,只支持7个负载分担聚合组,没有mpls vpn单板时, 可以支持31组负载分担组,对于fe单板(采用ex芯片),只支持7个负载分担聚合组。目前 s9500还支持跨接口板聚合,跨接口板与本板的聚合是一样的。
致力于提供IT专业 全教学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三、AutoCAD绘制楼梯详图(步骤)
楼梯剖面详图的绘制: 1.设置绘图环境; 2.绘制定位轴线、室外地坪线、楼面位
置线、梯段位置线等; 3.绘制墙体、楼板、梯段等构件; 4.绘制门、窗并补充细节; 5.标注; 6.打印出图.
致力于提供IT专业 全教学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端口汇聚是将多个端口聚合在一起形成1个汇聚组,以实现出负荷在各成员端口中的分担, 同时也提供了更高的连接可靠性。端口汇聚可以分为手工汇聚、动态lacp汇聚和静态lacp汇聚。 同一个汇聚组中端口的基本配置应该保持一致,即如果某端口为trunk端口,则其他端口也配置 为trunk端口;如该端口的链路类型改为access端口,则其他端口的链路类型也改为access端口。
H3C交换机端口汇聚
(1)H3C S3600 , S5600, 5500-SI , 3610, 5510 系列交换机端口汇聚手工汇聚的配置:当交换机之间采用Trunk端口互连时,配置端口汇聚会将流量在多个端口上进行分担,即采用端口汇聚可以完成增加带宽、负载分担和链路备份的效果路由器设置。
1. 建立汇聚组[SwitchA]link-aggregation group 1 mode manual2. 进入端口E1/0/1[SwitchA]interface Ethernet1/0/13. 参与端口汇聚的端口必须工作在全双工模式[SwitchA-Ethernet1/0/1]duplex full4. 参与端口汇聚的端口工作速率必须一致[SwitchA-Ethernet1/0/1]speed 1005. 将端口加入汇聚组[SwitchA-Ethernet1/0/1]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6.端口E1/0/2 和E1/0/3 的配置与端口E1/0/1 的配置一致7.SwitchB 与SwitchA 的配置顺序及配置内容相同8.补充说明:汇聚组中各成员端口对出端口方向的数据流进行负荷分担,如果数据流是IP 报文,负荷分担基于源IP 和目的IP ,如果数据流不是IP报文,负荷分担基于源MAC和目的MAC静态汇聚的配置:1.创建静态汇聚组1[SwitchA]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mode static2.将以太网端口Ethernet1/0/1 至Ethernet1/0/3 加入汇聚组1 [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1/0/1[SwitchA-Ethernet1/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SwitchA-Ethernet1/0/1] interface Ethernet1/0/2[SwitchA-Ethernet1/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SwitchA-Ethernet1/0/2] interface Ethernet1/0/3[SwitchA-Ethernet1/0/3]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动态汇聚的配置:1. 开启以太网端口Ethernet1/0/1 至Ethernet1/0/3 的LACP协议<SwitchA> system-view[SwitchA] in terface Ethernet1/0/1[SwitchA-Ethernet1/0/1] lacp en able[SwitchA-Ethernet1/0/1] in terface Ether net1/0/2[SwitchA-Ethernet1/0/2] lacp en able[SwitchA-Ethernet1/0/2] in terface Ether net1/0/3[SwitchA-Ethernet1/0/3] lacp en able2. 补充说明:只有端口的基本配置、速率、双工等参数一致时,上述端口在开启LACP协议之后,才能汇聚到同一个动态汇聚组内,实现端口的负载分担。
最新汇聚交换机配置规范
汇聚节点交换机设置规范适用范围:汇聚三层交换机适用设备:考虑到全网设备的兼容性和可控性,原则上统一使用思科交换机。
并具备三层路由功能。
设备选型:考虑到全网设备实施策略的统一性和网络稳定性,不允许使用厂家已停产的设备机型,同时接入设备的系统版本要保持及时更新。
设置规范:1.汇聚交换机管理vlan统一使用vlan1,并配置管理ip。
管理ip院外使用31.0.3.0/24网段地址,院内使用31.0.4.0/24网段地址。
2.汇聚交换机命名依据规定的命名规则进行设置。
级联交换机端口增加description设置。
3.汇聚交换机密码依据我们的密码表进行设置,同时设置enabel secrectpassword和telnet password.并在vty 线程上设置访问控制列表,仅允许特定的网段远程访问。
4.汇聚交换机上下级联端口设置trunk模式(cisco),统一封装协议为802.1q。
汇聚交换机用户接入端口统一设置为access模式,不允许使用switchport mode dynamic desirable自动协商模式。
5.vtp域设置依据节点位置名称进行设置,并将vtp模式设置为server模式。
Vlan名称依据对应单位的名称进行命名。
6.交换机所有端口设置广播风暴抑制,抑制基准线:千兆口设置为2%,百兆口设置为5%。
7.交换机所有用户接入(非级联交换机)端口设置bpdu guard 环路抑制功能。
8.交换机所有密码使用密文模式,设置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并关闭web访问模式no ip http server。
9.接入交换机统一设置只读通信密码snmp-server community xhpublic RO ,和读写通信密码snmp-server community xhprivate RW。
10.汇聚交换机启用ospf路由,设置内容如下:& 设置ospf路由进程,全网统一使用100& 设置每个路由id,每个交换机必须唯一& 设置ospf路由状态变化,及时看到日志& 加密认证&& 静态路由分布到ospf路由里& 发布31.0.255.0网段11.vlan700做为ofpf路由发布vlan,并在vlan700接口上ospf路由认证:ip ospfmessage-digest-key 1 md5 7 cisco。
汇聚交换机配置规范
汇聚节点交换机设置规范适用范围:汇聚三层交换机适用设备:考虑到全网设备的兼容性和可控性,原则上统一使用思科交换机。
并具备三层路由功能。
设备选型:考虑到全网设备实施策略的统一性和网络稳定性,不允许使用厂家已停产的设备机型,同时接入设备的系统版本要保持及时更新。
设置规范:1.汇聚交换机管理vlan统一使用vlan1,并配置管理ip。
管理ip院外使用31.0.3.0/24网段地址,院内使用31.0.4.0/24网段地址。
2.汇聚交换机命名依据规定的命名规则进行设置。
级联交换机端口增加description设置。
3.汇聚交换机密码依据我们的密码表进行设置,同时设置 enabel secrectpassword和telnet password.并在vty 线程上设置访问控制列表,仅允许特定的网段远程访问。
4.汇聚交换机上下级联端口设置trunk模式(cisco),统一封装协议为802.1q。
汇聚交换机用户接入端口统一设置为access模式,不允许使用switchport mode dynamic desirable自动协商模式。
5.vtp域设置依据节点位置名称进行设置,并将vtp模式设置为server模式。
Vlan名称依据对应单位的名称进行命名。
6.交换机所有端口设置广播风暴抑制,抑制基准线:千兆口设置为2%,百兆口设置为5%。
7.交换机所有用户接入(非级联交换机)端口设置bpdu guard 环路抑制功能。
8.交换机所有密码使用密文模式,设置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并关闭web访问模式 no ip http server。
9.接入交换机统一设置只读通信密码snmp-server community xhpublic RO ,和读写通信密码snmp-server community xhprivate RW。
10.汇聚交换机启用ospf路由,设置内容如下:设置ospf路由进程,全网统一使用100设置每个路由id,每个交换机必须唯一设置ospf路由状态变化,及时看到日志加密认证静态路由分布到ospf路由里发布31.0.255.0网段11.vlan700做为ofpf路由发布vlan,并在vlan700接口上ospf路由认证:ipospf message-digest-key 1 md5 7 cisco。
实验一交换机端口汇聚配置参考操作步骤(精)
实验一. 交换机端口汇聚配置操作参考命令1. 思科交换机配置模式及命令交换机A 的基本配置:在交换机SwitchA 上配置聚合端口switchA(Config#interface range f0/1-2switchA(Config-if#duplex fullswitchA(Config-if#speed 100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A(Config-if channel-group 1 mode onswitchA(Config-if# Switch(config#port-channel load-balance dst-ip switchA#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SwitchB 相关配置与SwitchA 的配置顺序及配置内容相同2.锐捷端口聚合配置switchA(Config#interface range f0/1-2switchA(Config-if#duplex fullswitchA(Config-if#speed 100switchA(Config-if# port-group 1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A(Config-if#exit验证测试:验证接口 f0/1和f0/2属于AG1switchA#show aggregateport 1summarySwitchB 相关配置与SwitchA 的配置顺序及配置内容相同3. 华为系列交换机配置模式及命令进入端口E0/1[SwitchA]interface Ethernet 0/1参与端口汇聚的端口必须工作在全双工模式[SwitchA-Ethernet0/1]duplex full参与端口汇聚的端口工作速率必须一致[SwitchA-Ethernet0/1]speed 100端口E0/2与端口E0/1的配置一致[SwitchA-Ethernet0/1] interface Ethernet 0/2[SwitchA-Ethernet0/2] duplex full[SwitchA-Ethernet0/2]speed 100[SwitchA]link-aggregation Ethernet 0/1 to Ethernet 0/2 both [SwitchA]dis link-aggregationSwitchB 相关配置与SwitchA 的配置顺序及配置内容相同4.配置两个交换机的Vlan 1地址[SwitchA]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SwitchA-Vlan-interface]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SwitchA-Vlan-interface]quit[SwitchA]display interface vlan 1[SwitchB]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SwitchB-Vlan-interface]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SwitchB-Vlan-interface]quit[SwitchB]display interface vlan 1【测试汇聚结果】[SwitchA]ping 192.168.1.2将E0/1端口关闭再进行测试[SwitchA] int e0/1[SwitchA-Ethernet 0/1]shutdown[SwitchA]ping 192.168.1.2三、注意事项和排错1、为使Portgroup 正常工作,只有同类端口才能聚合为一个AG 端口。
华为交换机端口汇聚不同版本配置命令汇总
------------------------------------------------------------------
[Quidway] interface ethernet1/0/2
[Quidway-Ethernet1/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
汇聚组中只有一个端口时,只能通过删除汇聚的方式将端口从汇聚中删除。手工汇聚时端口的LACP协议自动关闭。汇聚组中的端口可能处于两种状态:selected或unselected,只有selected状态的端口可以转发用户报文。
静态汇聚:创建静态汇聚组-->端口加入汇聚组
例:[Quidway]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mode manual
[Quidway] interface Ethernet1/0/1
[Quidway-Ethernet1/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Quidway-Ethernet1/0/1] lacp enable
动态汇聚中,端口的LACP协议处于开启状态。只有速率和双工属性相同、连接到同一个设备、有相同基本配置的端口才能被动态汇聚在一起
------------------------------------------------------------------
交换机端口汇聚操作方法
交换机端口汇聚操作方法
交换机端口汇聚操作方法如下:
1. 首先,将需要汇聚的端口设置为Trunk(汇聚)模式。
在交换机的管理界面或命令行界面中,找到对应的端口配置选项,将其设置为Trunk 模式。
Trunk 模式允许传递多个VLAN 的数据。
2. 接下来,选择一个VLAN 作为Trunk 的本地VLAN。
这是你想要在交换机上配置的VLAN,并且可以在Trunk 模式下传递给其他设备。
在交换机的管理界面或命令行界面中,找到VLAN 配置选项,将其设置为本地VLAN。
3. 配置Trunk 端口的允许VLAN。
在交换机的管理界面或命令行界面中,找到Trunk 端口的配置选项,配置允许通过Trunk 端口的VLAN。
可以选择允许所有VLAN 通过,或者限制只允许特定的VLAN 通过。
4. 如果需要,配置VLAN 标记选项。
有些交换机支持VLAN 标记功能,即将传递的数据进行标记以区分不同的VLAN。
在交换机的管理界面或命令行界面中,找到VLAN 标记配置选项,并根据需要进行配置。
5. 最后,保存并应用配置。
在交换机的管理界面或命令行界面中,找到保存配置的选项,并将配置应用到交换机上。
确认配置成功应用后,Trunk 端口即可开始汇聚工作,传递多个VLAN 的数据。
请注意,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交换机可能具有不同的配置方法和选项,以上是一般的操作步骤,具体操作需参考交换机的用户手册或官方文档。
汇聚层交换机参数
汇聚层交换机参数汇聚层交换机是网络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汇总和转发数据。
以下是汇聚层交换机的一些关键参数:1. 背板带宽:这是交换机内部交换数据的最大能力,表示为Gbps(千兆位每秒)。
高背板带宽意味着交换机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的数据流。
2. 转发速率:表示交换机每秒能够转发的数据包数量。
转发速率通常以Mpps(百万包每秒)为单位。
高转发速率可以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
3. 端口密度:指交换机上可以支持的端口数量。
高端口密度可以方便更多设备接入,减少网络设备的数量,降低布线难度和成本。
4. 冗余设计:包括电源冗余和模块冗余。
电源冗余可以保证交换机在某个电源故障时仍能正常工作;模块冗余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5. 扩展性:表示交换机未来能够支持更多的端口或者更高级别的功能的能力。
良好的扩展性设计可以使设备在未来升级时不需要更换整个设备。
6. VLAN支持: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从逻辑上划分为多个独立网段的方法,可以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汇聚层交换机应支持VLAN功能。
7. QoS支持:服务质量(QoS)是一种控制网络传输的方法,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汇聚层交换机应支持QoS功能,以便对不同优先级的数据流进行控制。
8. 安全性:包括对MAC地址过滤、端口安全、IP过滤等安全特性的支持,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9. 管理功能:包括对设备进行配置、管理和监控的工具和命令行接口(CLI)。
良好的管理功能可以方便设备的部署和管理。
10. 兼容性:指汇聚层交换机应与上层和下层设备兼容,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选择汇聚层交换机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网络规模来考虑这些参数,以选择最适合的设备。
怎么样配置交换机TRUNK(端口汇聚)
怎么样配置交换机TRUNK(端口汇聚)“TRUNK”的三个意思不要混淆您知道三层交换机技术中常提到的TRUNK是什么意思么?在技术领域中把TRUNK翻译为中文是“主干、干线、中继线、长途线” ,不过一般不翻译,直接用原文。
而且这个词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解释:1、在网络的分层结构和宽带的合理分配方面,TRUNK被解释为“端口汇聚”,是带宽扩展和链路备份的一个重要途径。
TRUNK把多个物理端口捆绑在一起当作一个逻辑端口使用,可以把多组端口的宽带叠加起来使用。
TRUNK技术可以实现TRUNK 内部多条链路互为备份的功能,即当一条链路出现故障时,不影响其他链路的工作,同时多链路之间还能实现流量均衡,就像我们熟悉的打印机池和MODEM池一样。
2、在电信网络的语音级的线路中,Trunk指“主干网络、电话干线”,即两个交换局或交换机之间的连接电路或信道,它能够在两端之间进行转接,并提供必要的信令和终端设备。
3、但是在最普遍的路由与交换领域,VLAN的端口聚合也有的叫TRUNK,不过大多数都叫TRUNKING ,如CISCO公司。
所谓的TRUNKING是用来在不同的交换机之间进行连接,以保证在跨越多个交换机上建立的同一个VLAN的成员能够相互通讯。
其中交换机之间互联用的端口就称为TRUNK端口。
与一般的交换机的级联不同,TRUNKING是基于OSI第二层摹<偕杳挥蠺RUNKING技术,如果你在2个交换机上分别划分了多个VLAN(VLAN也是基于Layer2的),那么分别在两个交换机上的VLAN10和VLAN20的各自的成员如果要互通,就需要在A交换机上设为VLAN10的端口中取一个和交换机B上设为VLAN10的某个端口作级联连接。
VLAN20也是这样。
那么如果交换机上划了10个VLAN就需要分别连10条线作级联,端口效率就太低了。
当交换机支持TRUNKING的时候,事情就简单了,只需要2个交换机之间有一条级联线,并将对应的端口设置为Trunk,这条线路就可以承载交换机上所有VLAN的信息。
汇聚交换机配置
sys#sysname BeiDaFuShuZhongXue_HuiJu_S3328#vlan 150qvlan 659q#interface Vlanif 659description TO_Guangliip address 10.254.64.114 255.255.255.240 q#interface 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 #interface Ethernet0/0/3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4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5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 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6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7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8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 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9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10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11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 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12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13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14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15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16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17port link-type trunk 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18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19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20 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21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22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 interface Ethernet0/0/23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0/24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50 659ntdp enablendp enablebpdu enable#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description To_ChuanShu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659#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659#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3port link-type trunkundo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659#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4description To_XiaoYuanWangport link-type accessport default vlan 150#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254.64.113#user-interface vty 0 4authentication-mode aaaq#aaalocal-user huawei password cipher huaweilocal-user huawei privilege level 3local-user huawei service-type telnetqq#saveybpdu是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配置汇聚层交换机
S3760B>
S3760B>enable
S3760B#configure terminal
S3760B (config)#spanning-tree
6)配置三层交换机S3760B,添加Vlan,设置IP,划分端口
S3760B (config)#vlan 10
S3760B (config-vlan)#vlan 20
h3C huawei 交换机端口汇聚配置指南
H3C/HuaWei/3Com交换机端口汇聚配置指南目录第1章端口汇聚配置... 1-11.1 端口汇聚简介.. 1-11.1.1 端口汇聚概述.. 1-11.1.2 LACP协议简介.. 1-11.1.3 操作Key. 1-21.1.4 手工汇聚.. 1-21.1.5 静态LACP汇聚.. 1-31.1.6 动态LACP汇聚.. 1-41.1.7 端口汇聚组的类型.. 1-51.2 配置端口汇聚.. 1-61.2.1 配置手工汇聚组.. 1-61.2.2 配置静态LACP汇聚组.. 1-71.2.3 配置动态LACP汇聚组.. 1-81.3 端口汇聚配置显示与维护.. 1-91.4 以太网端口汇聚配置举例.. 1-9第1章端口汇聚配置1.1 端口汇聚简介1.1.1 端口汇聚概述端口汇聚是将多个物理以太网端口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汇聚组,使用汇聚服务的上层实体把同一汇聚组内的多条物理链路视为一条逻辑链路。
端口汇聚可以实现出/入负荷在汇聚组中各个成员端口之间分担,以增加带宽。
同时,同一汇聚组的各个成员端口之间彼此动态备份,提高了连接可靠性。
按照汇聚方式的不同,端口汇聚可以分为手工汇聚、静态LACP汇聚和动态LACP汇聚。
按照汇聚组类型的不同,端口汇聚组可以分为负载分担汇聚组和非负载分担汇聚组。
同一个汇聚组中端口的基本配置必须保持一致,基本配置主要包括STP、QoS、VLAN、端口属性等相关配置。
l STP配置包括:端口的STP使能/关闭、与端口相连的链路属性(如点对点或非点对点)、STP优先级、STP开销、STP标准报文格式、报文发送速率限制、是否环路保护、是否根保护、是否为边缘端口等。
l QoS配置包括:流量限速、优先级标记、缺省的802.1p优先级、带宽保证、拥塞避免、流重定向、流量统计等。
l VLAN配置包括:端口上允许通过的VLAN、端口缺省VLAN ID。
l 端口属性配置包括:端口的速率、双工模式、链路类型(即Trunk、Hybrid、Access类型)。
接入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的综合配置方案
接入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的综合配置方案接入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是网络架构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接入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的综合配置方案,包括基本概念、配置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接入交换机的配置方案接入交换机是网络中与终端设备直接相连的交换机,它负责连接用户设备,如电脑、手机、摄像头等。
接入交换机的配置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接入交换机的位置:根据网络拓扑图和实际需求,确定接入交换机的放置位置。
一般情况下,接入交换机会放置在用户设备附近,以便提供更快速的数据传输。
2. 配置VLAN: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逻辑上的分组,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的子网。
通过配置VLAN,可以实现不同用户设备之间的隔离和安全性。
3. 配置端口:根据用户设备的类型和需求,配置接入交换机的端口。
可以设置端口的速率、全双工模式和安全策略,以保证数据的传输质量和网络的安全性。
4. 配置链路聚合:链路聚合技术可以将多个物理链路合并为一个逻辑链路,提高带宽和可靠性。
通过在接入交换机上配置链路聚合,可以增加网络的容量和可靠性。
5. 配置QoS:服务质量(QoS)是一种网络管理机制,可以确保关键应用的带宽和延迟要求得到满足。
通过配置QoS,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应用和用户设备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保证。
二、汇聚交换机的配置方案汇聚交换机是网络中连接不同接入交换机的交换机,它负责承载大量的数据流量和连接数。
汇聚交换机的配置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汇聚交换机的位置:根据网络拓扑图和实际需求,确定汇聚交换机的放置位置。
一般情况下,汇聚交换机会放置在接入交换机的上方,以便实现数据的汇聚和分发。
2. 配置VLAN和VTP:与接入交换机类似,汇聚交换机也需要配置VLAN和虚拟局域网传输协议(VTP)。
通过配置VLAN和VTP,可以实现不同交换机之间的VLAN信息同步和维护。
3. 配置链路聚合:汇聚交换机通常会连接多个接入交换机,为了提高带宽和可靠性,可以在汇聚交换机上配置链路聚合。
交换机汇聚配置
我们可以把多个物理链接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简单的逻辑链接,这个逻辑链接我们称之为一个Aggregate Port(以下简称AP).AP是链路带宽扩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符合IEEE802.3ab标准.它可以把多个端口的带宽叠加起来使用,比如全双工快速以太网端口形成的AP最大可以达到800Mbsp,或者千兆以太网接口形成的AP最大可以达到8Gbps.注意:S2126G,S2150G交换机最大支持的6个AP,每个AP最多能包含8个端口.6号AP只为模块2保留,其它端口不能成为该AP的成员,模块1和模块2也只能成为6号AP的成员.此外,当AP中的一条成员链路断开时,系统会将该路的流量分配到AP中的其他有效链路上去,而且系统可以发送trap来警告链路的断开.trap中包括链路相关的交换机、AP以及断开的链路的信息。
AP中一条链路收到的广播或者多播报文,将不会被转发到其他链路上。
理解Aggregate Port可以通过全局配置模式下的interface aggregateport命令手工创建一个AP当把接口加入一个不存在的AP时,AP会被自动创建。
您可以使用接口配置模式下的port-group命令将一个接口加入一个AP。
AP的编号从1-6。
aggregate port 配置指导AP 接口不能设置端口安全功能;一个端口加入AP,端口的属性将被AP 的属性所取代。
一个端口从AP 中删除,则端口的属性将恢复为其加入AP 前的属性。
配置Aggregate Port下面的例子是将二层的以太网接口0/1 、0/2和0/3 配置成2 层AP 5 成员:步骤如下: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模式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itch(config)# 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3!进入以太网接口0/1 、0/2和0/3进行配置Switch(config-if-range)# port-group 5!将以太网接口0/1 、0/2和0/3 配置成2 层AP 5 成员Switch(config-if-range)# end!退回到特权模式Switch# show running-config!查看当前配置System software version : 1.63 Build Jan 6 2006 RelBuilding configuration...Current configuration : 586 bytes!version 1.0!no enable services web-serverhostname Switchvlan 1!enable secret level 1 5 &t9=G1X)qu:>H.Y*rv;C,tZ[s0<D+S(\enable secret level 15 5 &tY*T7+.quZ[V/,|rv(\W&-/sX)sv'~1!interface aggregatePort 5!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port-group 5!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port-group 5!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port-group 5!interface vlan 1no shutdownip address 192.168.26.38 255.255.255.0!ip default-gateway 192.168.26.10snmp-server community public roendSwitch# write!保存Building configuration...[OK]Switch#configure terminal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1/1-2Switch(config-if-range)#port-group 5Switch(config-if-range)#end你可以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命令#interface aggregateport n(n为AP号) 来直接创建一个AP(如果AP n 不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2)在交换机上创建聚合接口(3)在交换机上配置聚合端口(4)端口聚合增加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验证当一条链路断开时仍能互相通信。
第一步:交换机A的基本配置。
SwitchA(config)#vlan 10SwitchA(config-vlan)#name salesSwitchA(config-vlan)#exitSwitch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5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验证测试:验证已创建了VLAN 10,并将0/5端口已划分到VLAN 10中。
SwitchA#show vlan id 10VLAN Name Status Ports--------------------------------------------------------------------------------------------------------10 sales active Fa0/5第二步:在交换机SwitchA上配置聚合端口。
SwitchA(config)#interface aggregateport 1 !创建聚合接口AG1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配置AG模式为trunk SwitchA(config-if)#exitSwitchA(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2 !进入接口0/1和0/2SwitchA(config-if-range)#port-group 1 !配置接口0/1和0/2属于AG1验证测试:验证接口fastEthernet0/1和0/2属于AG1。
SwitchA#show aggregatePort 1 summary !查看端口聚合组1的信息AggregatePort MaxPorts SwitchPort Mode Ports--------------------------------------------------------------------------------------------------Ag1 8 Enabled Trunk Fa0/1, Fa0/2注:AG1,最大支持端口数为8个,当前VLAN模式为Trunk,组成员有F0/1、F0/2。
第三步:交换机B的基本配置。
(具体步骤与SwitchA类似)第四步:在交换机SwitchB上配置聚合端口。
(具体步骤与SwitchA类似)第五步:验证当交换机直接的一条链路断开时,PC1与PC2仍能互相通信。
注意事项:(1)只有同类型端口才能聚合为一个AG端口。
(2)所有物理端口必须属于同一个VLAN。
(3)在锐捷交换机上最多支持8个物理端口聚合为一个AG。
(4)在锐捷交换机上最多支持6组聚合端口。
参考配置:SwitchA#show running-config !显示交换机SwitchA的全部配置Bui lding configuration…Current configuration : 497 bytesversion 1.0!Vlan 10name sales!hostname SwitchAinterface AggregatePort 1 !聚合端口1的VLAN模式为Trunk switchport mode trunk!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port-group 1 !将F0/1加入聚合组1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port-group 2 !将F0/2加入聚合组1!interface FastEthernet 0/5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endSwitchB#show running-config !显示交换机SwitchB的全部配置Building configuration…Current configuration : 497 bytesversion 1.0!Vlan 10name sales!hostname SwitchBinterface AggregatePort 1 !聚合端口1的VLAN模式为Trunk switchport mode trunk!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port-group 1 !将F0/1加入聚合组1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port-group 2 !将F0/2加入聚合组1!interface FastEthernet 0/5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end链路聚合有成端口聚合,断口捆绑,英文名port trunking.功能是将交换机的多个低带宽端口捆绑成一条高带宽链路,可以实现链路负载平衡。
避免链路出现拥塞现象。
通过配置,可通过两个三个或是四个端口进行捆绑,分别负责特定端口的数据转发,防止单条链路转发速率过低而出现丢包的现象。
Trunking的优点:价格便宜,性能接近千兆以太网;不需要重新布线,也无需考虑千兆网传输距离极限问题;trunking可以捆绑任何相关的端口,也可以随时取消设置,这样提供了很高的灵活性还可以提供负载均衡能力以及系统容错。
命令:port-group <port-group-number> mode {active|passive|on}no port-group <port-group-number>功能:将物理端口加入Port Channel,该命令的no 操作为将端口从Port Channel 中去除参数:<port-group-number> 为Port Channel 的组号,范围为1~16;active(0)启动端口的LACP 协议,并设置为Active 模式;passive(1)启动端口的LACP 协议,并且设置为Passive 模式;on(2)强制端口加入Port Channel,不启动LACP 协议。
举例:在Ethernet0/0/1 端口模式下,将本端口以active 模式加入port-groupSwitch(Config-Ethernet0/0/1)#port-group 1 mode active命令:interface port-channel <port-channel-number>功能:进入汇聚接口配置模式命令模式:全局配置模式举例:进入port-channel1 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Switch(Config-If-Port-Channel1)#举例1:如果交换机Switch1 上的1,2,3 端口都是access 口,并且都属于vlan 1,将这三个端口以active 方式加入group 1,Switch2 上6,8,9 端口为trunk 口,并且是allow all,将这三个端口以passive 方式加入group 2,将以上对应端口分别用网线相连。
方法1配置步骤如下:Switch1#configSwitch1 (Config)#interface eth 0/0/1-3Switch1 (Config-Port-Range)#port-group 1 mode activeSwitch1 (Config-Port-Range)#exitSwitch1 (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Switch1 (Config-If-Port-Channel1)#Switch2#configSwitch2 (Config)#port-group 2Switch2 (Config)#interface eth 0/0/6Switch2 (Config-Ethernet0/0/6)#port-group 2 mode passiveSwitch2 (Config-Ethernet0/0/6)#exitSwitch2 (Config)# interface eth 0/0/8-9Switch2 (Config-Port-Range)#port-group 2 mode passiveSwitch2 (Config-Port-Range)#exitSwitch2 (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2Switch2 (Config-If-Port-Channel2)#配置结果:过一段时间后,shell 提示端口汇聚成功,此时Switch1 的端口1,2,3 汇聚成一个汇聚端口,汇聚端口名为Port-Channel1,Switch2 的端口6,8,9 汇聚成一个汇聚端口,汇聚端口名为Port-Channel2,并且都可以进入汇聚接口配置模式进行配置。
方法2:以ON 方式配置Port Channel.配置步骤如下:Switch1#configSwitch1 (Config)#interface eth 0/0/1Switch1 (Config-Ethernet0/0/1)# port-group 1 mode onSwitch1 (Config-Ethernet0/0/1)#exitSwitch1 (Config)#interface eth 0/0/2Switch1 (Config-Ethernet0/0/2)# port-group 1 mode onSwitch1 (Config-Ethernet0/0/2)#exitSwitch1 (Config)#interface eth 0/0/3Switch1 (Config-Ethernet0/0/3)# port-group 1 mode onSwitch1 (Config-Ethernet0/0/3)#exitSwitch2#configSwitch2 (Config)#port-group 2Switch2 (Config)#interface eth 0/0/6Switch2 (Config-Ethernet0/0/6)#port-group 2 mode onSwitch2 (Config-Ethernet0/0/6)#exitSwitch2 (Config)# interface eth 0/0/8-9Switch2 (Config-Port-Range)#port-group 2 mode onSwitch2 (Config-Port-Range)#exit配置结果:将交换机Switch1 上的1,2,3 三个端口依次加入port-group1 后我们可以看到,以on 方式加入一个组完全是强制性的,两端的交换机并不会通过交换LACP PDU 来完成汇聚,汇聚也是触发式的,当敲入将2 号端口加入port-group1 的命令时,1 和2 马上汇聚在一起形成port-channel1,当将3 号端口加入port-group1 时,1 和2 汇聚成的port-channel1 被拆散,马上1,2,3 三个端口又重新汇聚成port-channel1(需要说明的是,当有一个新的端口要加入已经汇聚成功的组时,必须先拆散原先的组,然后再能汇聚成一个新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