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的写作区别

合集下载

电视新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

电视新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

一、电视新闻的界定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区别了电视新闻与印刷媒体报纸、杂志新闻的不同;“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则区别了电视新闻与广播新闻的不同。

广播是以生意为传播符号,电视则是以声音和画面、视听双通道来传播信息。

这个定义比较清晰的界定了电视新闻的个性、突出了它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传播方式多、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

“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是对电视新闻作为新闻共性的界定。

同事也规定了电视新闻的特性。

这是在陆定一关于新闻的定义基础上,又根据现代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结合电视新闻本身题材、类型的变化而作了补充。

第一个提法:正在当代电子摄录系统(ENG)的出现以及卫星传送、海事电话等传播技术的出现,使远隔万里的新闻报道实现了同步现场直播。

同步指:事件发生和报道同步,报道和传播的同步。

如今,电视直播已经使传统经典新闻定义中的“今天的新闻今天报道”变成了“现在的新闻现在报道”。

新的电视新闻定义强调了“新近或正在”的感念。

第二个提法:发现发现:一是指过去发生事情现在刚刚发现;如考古新发现等等。

这种发现通常就是新闻。

二是指现代新闻报道中特别需要强调的,特指新的观点、新的见解的发现。

电视新闻不仅以形象直观和时效快取胜,同样要求对大量的传播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加工发现新的角度,挖掘出深度。

所以,新闻竞争不仅仅是新事件、新消息和独家报道的竞争而且也是“发现”的竞争。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崛起,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理性思辨色彩。

今天新闻的内涵、外延已经扩展,由客观事实报道扩展到有新意的思想、观点的传播以及新闻背景的发掘和崭新。

因此,在给电视新闻下定义时,要强调“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新的电视新闻的定义把传统新闻的定义内涵和外延加以拓展,并突出了电视新闻的独特个性。

这个独特个性表达了电视新闻即可以回答表面的“是什么”的新闻,又可以回答“为何”的新闻,强调对新闻事实的发现和解读。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2.示意图与图表。示意图是事物、形态、关系等的简约化形式。由于它删除了一切无关的细节,使其意得义凸显。图表是以坐标系统形成的结构,用以显示数量或层级的差异和关系的。示意图和图表在信息传达上具有展现内在状态、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信息简明化、复杂关系条理化等能力,适用于来传达内在性、系统性、整体性、宏观性、对比性的信息。它能够化繁为简,使影像难以涵盖或表现、语言叙述头绪繁多难以表达和理解的内容变得一目了然。简化、形象、直观是图
电视影像的要素
影像是电视摄录系统对事物光影状态及其变化的连续再现。电视影像的要素主要包括:
1.镜头与蒙太奇。由电视摄录系统记录的一段连续的动态影像流程称为一个镜头,它是电视语言的基本表意单元和叙
事单元,相当于语言中的词汇。它既有两维平面表现三维立体的空间特性,又有影像连续运动的时间特性。在现代电视观念中,声音是镜头的有机成分。电视镜头作为事物时空的影像纪录,从本质意义讲,它展现的应该是形声一体化的形象,声音是镜头的有机成分。
蒙太奇又称镜头语言。即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将一个一个的镜头,根据一定的规律和逻辑关系组接在一起,通过形象之间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
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形成一个含意相对完整的表意整体。从广义上讲,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特殊的语言形态具有以下三个层次的意义:(1)作为影像表达反映现实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即直观视听形式的思维;(2)作为影像作品基本的叙
5.运动镜头。通过改变摄像机机位、拍摄方向或变化镜头焦距所拍摄的镜头。在运动镜头中,根据摄像机运动的方式,可分为:变焦距镜头、摇镜头、移动镜头等。(1)变焦距运动镜头。是通过一边改变镜头焦距一边进行拍摄的方式获得的镜头。它的运动是沿着镜头光轴的方向进行的。它可以通过镜头的实际接近、离开实现,也可以通过光学变焦镜头的旋转模拟实现。它有些类似于人们注意力的改变而产生的观察范围及其效果的变化过程,不同之处在于:人的注意力引发的观察范围的变化,是在瞬间完成的,而变焦距镜头的拍摄过程中增加了变化的过渡过程,因而带上了某种表现的意味。(2)摇镜头。摇镜头的获得过程称作摇摄。摇摄是指摄像机镜头以固定支点为圆心做旋转运动进行拈摄。摇摄就如同人通过转动头部、身体在原地变换姿势产生的环顾性视线移动。(3)移动镜头。所谓移动镜头,就是摄像机在运动中所拍摄到的镜头。它可以全方位地变换与被拍摄对象的距离和拍摄角度,形成推、拉、移、升、降、跟等各种运动方式。

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的区别

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的区别

报纸、广播、电视作为新闻媒体有哪
些异同
按照媒体出现的先后顺序,人们一般把报纸称做“第一媒体”,把广播称做“第二媒体”,把电视称做“第三媒体”(网络被称作“第四媒体”)。

就像是不管什么车都是用来运送人和货物的一样,媒体的基本功能就是用来传送信息的。

这是作为媒体的一个共同特征,但他们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

1.报道形式不同。

报纸是刊印在纸张上的文字和图片,广播通过电波传送的是声音,电视通过电波传送的是声音和活动图像。

2.时效不同。

报纸较慢,并以静态的形式出现,而广播和电视则以光电的速度传送,是动态的。

尤其是随着现
代技术的发展,实时的传播成为可能。

3.对受众的要求不同。

报纸需要读者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广播和电视则不要求有阅读能力,只要不是盲或聋即可。

4.携带便利的程度不同。

报纸便于携带,折叠起来可随身带走;广播的接收器(收音机)现在也可以随身携带;携带电视却没那么方便。

通过比较可知,报纸、广播、电视这三个媒体各有特点和优势,在短期内相互取代不了,它们还要互容共生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呢!。

电视新闻稿(解说词)的写作要求与方法

电视新闻稿(解说词)的写作要求与方法

电视新闻稿(解说词)的写作要求与方法电视新闻稿(解说词)的写作电视新闻稿的基本要求第一,要认真采访、选题,注意文字与画面的关系,在精选之后出现在画面上的信息,文字绝不可以再行同一重复。

第二,最新消息的开头、结尾、过渡常常是独白式的,对于人名、数据、结果等要素必须处理得体,文字精警,表达清晰,文图一致。

第三,撰写电视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一定要有结构提纲,其中包括中心观点、主要论据及次要论据、组织结构方式等。

要阐明画面含义,丰富画面内容,承上启下,交代思想,烘托气氛,文字要简炼、深刻,富有文采。

第四,要挖掘新的角度,既要写得快,又要写得好。

要避免那些陈词滥调,更要避免重复。

写出来的东西,与其中看,不如动听。

电视新闻稿撰写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电视新闻稿是电视解说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供电视新闻播音员播音的文字稿。

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既看又听的电视新闻。

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

“听”与“看”的结合,使电视新闻稿写作既不同于广播新闻的为“听”的特点,又不同于报纸新闻的为“看”的特点。

因此,我认为,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记者和编辑必须从掌握电视新闻的特点入手,真正体现电视新闻稿的“为听而写、为看而写”的写作特色。

在平常的具体运用中,我们应该认真牢记并切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的生活化与口语化。

电视解说不像文字报道那样可以重读,可以反复玩味欣赏,它是经过提炼加工的一种视觉语言。

电视新闻“听”的口语化特征决定了电视新闻文字稿在撰写的过程中,要摒除口语中那些杂芜的成分,使之更准确、更精炼,但又要充分吸取口语中那些生动、活泼、流畅的成分,播音员面向观众直接口播新闻内容,使之同观众的交流更为自然。

正因为如此,人们形象地把电视比喻为“窗口”和“讲坛”,站在这一“窗口”或叫“讲坛”“讲学”的就是我们的播音员。

所以,我们的电视新闻稿就好象一篇篇“教案”。

电视新闻稿怎么写

电视新闻稿怎么写

电视新闻稿怎么写电视新闻稿怎么写范文一、注意声像对应,杜绝“两张皮”现象我们知道,电视新闻有声音和图像两部分。

电视新闻稿(文字稿件)在电视新闻里面就是播音员播出的声音(解说词),新闻图像是由电视摄像摄制的画面。

一条完整的电视新闻是由声音和图像组成的,缺一不可,两者都同等重要。

同时,声音和图像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电视新闻才是成功的电视新闻。

声音归声音在说,图像归图像在放,这就是电视新闻界常说、常见的痼疾――“两张皮”现象:声音一张皮、图像一张皮,两不相交。

这是电视新闻新手,特别是从报纸记者转为电视记者最常犯的错误,也是电视新闻稿的写法里面最需注意的方面。

如何杜绝“两张皮”现象呢?就是做到声像对应。

如何做到声像对应呢?简单地说,就是:1、文稿(播音)点到谁(什么、地方)图像就出谁(什么、地方),不要说东出西,牛头不对马嘴。

2、互为补充,互为说明。

比如,有些灾难现场的受灾情形,文字描述很难到位,你就可以用图像画面来表现。

3、声像揉为一体,互为内容。

比如,现场采访的内容在文稿里就没有必要重述,它本身就是电视新闻稿的一部分。

说来容易做来难,电视新闻一般都需要两个人去完成,一个俗称文字记者,一个称摄像记者或电视摄像,两个人的配合很重要甚至具有决定意义。

两人必须配合默契,如能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那就是绝配了。

文字记者必须事先把采访意图、采访目标告知电视摄像,摄像记者要把拍摄到的图像情况及时告知文字记者。

当然,如果两人都是文字记者、摄像记者“两栖型”记者就更好。

如果自己是既写又拍,那么好办些,就是在拍摄图像时思考新闻稿如何下手,在对新闻稿打腹稿时觉得需要什么镜头马上去拍摄,回来后写作电视新闻稿就容易多了,“两张皮”现象也会很少出现。

二、电视新闻稿格式俗话说,文无定式。

但是,电视新闻稿仍然可以有一定的格式,特别是对消息类电视新闻来说更是如此。

再说,如果新人按这一电视新闻稿格式去写电视新闻稿,可以更容易上手、入门,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电视新闻写作的常见问题分析

电视新闻写作的常见问题分析

电视新闻写作的常见问题分析作者:张亮亮来源:《东方文化周刊·理论(下半月)》2014年第02期摘要:电视新闻是日常最为常见的新闻形式之一,在我国它有着很广泛的传播空间。

电视新闻写作是电视新闻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之一,从电视新闻写作类别上来看它即与广播新闻和报纸新闻存在着联系,继承了广播新闻“听”的属性以及报纸新闻“看”的属性,但与两者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就使得电视新闻写作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体。

本文对电视新闻写作易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供与参考。

关键词:电视新闻;写作;技巧0.引言电视传媒作为我国最为普及的信息渠道具有很大的传播面。

相对于广播、报纸等媒介电视影像具有生动性、真实性、形象化的特点,同时能够及时迅速地为观众呈现各种类型及内涵的资讯,而电视新闻则是其中重要的信息承载。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使得电视新闻写作较其他文体而言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

目前某些记者在进行电视新闻写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误区,如果不予纠正将会形成一种不良的文风甚至是文体,这对于电视新闻传播必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对于这些在电视新闻写作的常见问题应该予以细致的分析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让新闻质量和新闻写作水平得到提升[1]。

1.电视新闻写作问题分析1.1概念不分很多观众甚至记者对新闻的概念并未弄清楚,造成了新闻与宣传的混淆。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于新闻有着准确的定义:“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

”尽管新闻与宣传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首先两者的目的明显是不同的,并且现代新闻需要通过新闻媒介来进行传播,而宣传仅仅是一种传播活动,它可以采取各种媒体进行传播。

另外新闻实际上是由宣传活动演变而来,但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口号;新闻重新意,宣传重反复;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控;新闻重实际,宣传重观点;新闻更加注重整体内容的平衡性,而宣传则需要突出重点。

论电视新闻播音与广播新闻播音的异同

论电视新闻播音与广播新闻播音的异同
THE FRONT-LINE
一线
摘 要:电视新闻播音与广播新闻播音都属于新闻播音范畴,本质上有共同之处,但由于传播与制作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又使 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通过笔者的亲身经历和对电视与广播新闻的了解体会,针对电视和广播新闻播音技巧之外的特点进行 论述,旨在引发对新闻播音工作的不同认识,促进新闻播音效果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电视新闻播音;广播新闻播音;异同 电视信息的传递主要得益于电视新 闻播音员的真实叙述及合理传播。电视 新闻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需要声音和 画面的配合,才能呈现最好的播出效果。 1 电视新闻播音的特点 1.1 电视新闻播音是画面与声音的 结合 电视新闻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电视 新闻节目是多工种合作的共同呈现。在 新闻节目当中,播音员是其中一个重要 的体现者。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消息基本 由播音员口播导语加记者的画面组成, 其中画面声音部分是播音员提前在配音 间配音再经编辑合成的。因为有了画面 的依托,播音员悦耳流畅的声音、适时 的转合停连、语气的变化都要求与画面 配合得当、相得益彰。所以电视新闻播 音水平除与播音员的播音水平有关外, 也离不开其他相关岗位的密切合作。电 视新闻是声与画的展现,较长的口播虽 然以播音员播报为主体,但屏幕上播音 员的形象、表情、眼神都是画面,播音 员的声音从未孤立出现。所以说,电视 新闻播音的播出方式是全方位多角度的, 是声音和画面的一种全面融合。 1.2 电视新闻播音是播音员自身形 象和播音技巧的结合 电视新闻是可视的艺术,这就要求 电视新闻播音员首先要有良好的形象。 端庄大方、亲切自然的形象和扎实过硬 的播音功底二者缺一不可。扎实过硬的 播音基本功要从平时积累,吐字清晰、 字正腔圆、普通话标准是对新闻播音员 最基本的要求。良好的播音状态从做好 前期准备工作开始,认真备稿就是最重 要的一环。对稿件的认识了解越充分, 播音中出现误差的可能性就越小。对稿 件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播音员再创 142 作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语言规范的基础 上做到理解透彻,以悦耳的声音、恰当 的节奏、准确的语气表达将稿件深层背 后的意思传递出来,从而增强新闻的可 信性和感染力,使受众接收的效果达到 最大化。端庄大方、亲切自然的形象要 从播音仪态和演播间话筒前的状态去把 握。播音仪态是播音员播音状态积极、 兴奋而又松弛不紧绷、身体姿态端正优 雅、 妆容清新淡雅。 播音员腰部自然放松, 坐于椅子前 1/3 处,双臂自然放于播音台 上。这样的坐姿有助于播音过程中气息 的通畅和姿势的优雅端庄。良好的形象 可以拉近播音员与观众的距离,增强亲 切感。 1.3 电视新闻播音员具有主播和主 角性质 新闻节目是党的宣传喉舌,新闻播 音员是党的新闻工作者。但是在演播间 里,播音员却兼具主播性质。新闻节目 当中,最终的呈现者是播音员,节目的 行进速度、节奏也要随着播音员的播音 速度和节奏来发展。播音员是节目最后 呈现环节的灵魂人物,因此画面中的播 音员时刻要表现出最好的状态、最适合 的表情和眼神及身体姿态,不能完全以 自然的状态出现, 所以又有 “演” 的成分。 2 广播新闻播音的特点 广播作为领先于电视之前的有声媒 体,传播方式更加灵活便捷,与受众的 距离更近,因而广播新闻播音与电视新 闻播音相比必然有明显的不同。 2.1 广播新闻播音拼的是自已 广播的传播方式决定了广播新闻只 能以单一的声音播出为主。“只闻其声, 不见其人”没有了其他形式的配合,对 播音员播音水平、驾驭掌控节目的能力 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播音功底 要更加扎实,要让自己的声音和播音更 加吸引人,这就要求广播新闻播音员应 该更刻苦地练习播音基本功,更认真地 对待新闻稿件,更深入地吃透其中的内 涵,更精准的实现每一次播出。可以说, 相比电视新闻,广播的播出效果更多的 是由新闻播音员决定的。 2.2 广播新闻播音员是“多面手” 广播新闻的播出不像电视新闻播出 那样 “兴师动众” , 演播间内外有一群人。 广播新闻播出时恰似“这里的黎明静悄 悄”,直播间里的播音员加导播间里的 导播顶多两三个人。广播新闻播音员在 直播间里,既要播出新闻,还要自己“操 台” , 音频的播放、 版头版尾片花的连接、 记者连线的接入,还要把握节目时间等, 要求新闻广播播音员要具备“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的能力。 2.3 广播新闻更亲切 电视台的新闻演播间面积很大,几十 平到一百多平不等。摄像机距离播音员有 一定的距离,势必使播音员播音的“对象 感”也是有距离的。广播不同,播音员坐 于直播台前,话筒吊在眼前,播音员感觉 听众就在眼前身边,所以广播节目的播音 员主持人相比电视的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 的距离更近,感觉更亲切。 3 结语 不论是电视新闻播音还是广播新闻播 音,新闻播音都是宣传工作的主干,工作 量多、任务重、难度大。作为党的新闻工 作者,每一位新闻播音员都必须注重培养 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政治修养,加强对党的 方针政策的学习研究,深入到生活实际, 努力学习掌握各种技能,提升专业水平, 不断总结体会,不断研究创新,将更多经 验和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开创新闻播 音工作更灿烂的未来。

新闻写作复习笔记整理

新闻写作复习笔记整理

新闻写作复习笔记整理一、平面媒体新闻写作与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新闻写作有何异同?(一)相同点:(二)不同点:1、平面媒体写作是一次成稿,一次性发布,电子媒体是多次写作,多次发布。

2、平面媒体是封闭空间中一次性呈现,电子媒体通过多媒体传播,呈现出多层次化特点。

3、平面媒体只能做到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电子媒体是文字与音频,视频与图片相结合的。

三、新闻敏感于新闻写作的关系?1、只有凭借高度的新闻敏感,才能帮助新闻写作主体从变动的信息中,见微知著,迅速抓住新闻线索,捕捉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为新闻写作提供一个好的新闻主题。

2、只有凭借高度的新闻敏感,才能帮助新闻写作主体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中发现问题,挖掘新闻素材,并从中鉴别最有穿鼻价值的事实,写出适宜性,新鲜性和思想性融合的新闻作品。

3、只有凭借高度的新闻敏感,才能帮助新闻写作主体选取最佳的写作角度,运用独特的视角观察分析事态发展的能力。

这样,写出的新闻稿件才会具有看点,引起受众的兴趣和相关部门对有关问题的重视。

4、只有凭借高度的新闻敏感,才能帮助新闻写作主体预见新闻后面的新闻,拓展新闻写作的角度和深度。

四、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关系?(一)先有采访,后有写作,或者说,采访在先,写作在后,这个次序是不能颠倒的。

用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新闻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采访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写作的质量。

1、采访的质量主要是指采访的深度和广度。

2、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

资深的记者用“七三开”的比例形象地概括了采访和写作两个过程中所花的时间与力量。

因此,学习新闻写作,要建立在扎实的采访基础之上。

五、怎样理解新闻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一时真实和长久真实之间的关系?(一)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辩证统一:(二)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的有机结合个体真实又叫局部真实、微观真实。

整体真实亦称总体真实、宏观真实。

个体真实是构成整体真实的基础,而整体真实则是对个体真实的总体统领和质的提升,但非简单相加。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重点(1)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重点(1)

第⼀篇总论 绪论 1. ⼴播、电视是把信息传播和电⼦技术结合起来的两种新型媒介。

2. ⼴播电视出现后,现代新闻传播媒介形成了印刷媒介和电⼦媒介两⼤类 第⼀章⼴播、电视的产⽣和发展 第⼀节⼴播电视的概念 1. ⼴义的⼴播(Broadcast)与狭义的⼴播(Radio)的区别 答:⼴义的⼴播指通过⽆线电波或导线向⼈们播送声⾳节⽬,或图像和声⾳节⽬的传播媒介。

狭义的⼴播:专指声⾳⼴播 2. 了解声⾳⼴播与电视⼴播的⼏种分类 声⾳⼴播:⽆线⼴播和有线⼴播 调频⼴播和调幅⼴播 数字⼴播和模拟⼴播 地⾯⼴播和卫星⼴播 电视⼴播:⽆线电视和有线电视 甚⾼频和超⾼频 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视 地⾯电视和卫星电视 3. 什么是数字⼴播,有何特点? 答:数字⼴播指采⽤数字技术的⾳频⼴播。

特点:⾳质纯正,抗⼲扰强,增加利⽤频率数,能够提供传输数据等多种业务。

第⼆节⼴播电视的产⽣和发展 1. 产⽣发展 [⼴播] 1893年西奥多·普斯卡在匈⽛利将700条电话线连在⼀起,进⾏新闻⼴播,组成所谓的“电话报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型有线⼴播系统。

1895俄国的波波夫和意⼤利的马可尼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线电收发机。

1906年加拿⼤费森登教授在美国建⽴了⽆线电⼴播实验室,是⼈类利⽤⽆线电传送声⾳的开端。

1920.11.2世界上第⼀座⼴播电台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公司开办的商业⼴播电台呼号为KADA. (1923年中国境内出现最早的⼴播电台) 1925 ⽇内⽡成⽴国际⼴播联盟,决定把全世界的⼴播域分为15个波长。

(1925年电视雏形产⽣) 1927荷兰成为世界上最早正式开办对外⼴播的国家。

1935年安蒂⽂·H·阿姆斯唐发明调频⼴播后,调频⼴播电台开始出现。

90年代中期出现的数字⾳频⼴播(DAB) [电视] 电视之⽗:苏格兰⼈约翰·洛吉·贝尔德。

利⽤尼普库原理在1925年制造了第⼀台电视机的雏形。

新闻稿件类别

新闻稿件类别

新闻稿件类别摘要:一、新闻稿件的定义与分类1.新闻稿件的定义2.新闻稿件的分类二、新闻稿件的特点与要求1.新闻性2.时效性3.客观性4.可读性三、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1.明确主题2.合理安排结构3.使用生动的语言4.注重细节描绘四、新闻稿件的实际应用1.报纸新闻2.网络新闻3.广播新闻4.电视新闻正文:新闻稿件是指新闻机构发布的关于新闻事件、人物、现象等的信息报道,是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

新闻稿件根据内容、形式、发布媒体等因素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别。

新闻稿件的特点在于新闻性、时效性、客观性和可读性。

新闻性是指新闻稿件必须围绕新闻事件展开,及时报道和传播有价值的信息;时效性是指新闻稿件必须迅速地传递给读者,以满足人们对新闻的渴求;客观性是指新闻稿件在报道新闻事件时,要保持中立、公正的态度,避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可读性是指新闻稿件要注重语言表达,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轻松理解、乐于接受。

在新闻稿件的写作过程中,有一些技巧需要遵循。

首先,要明确主题,确保新闻稿件的内容围绕主题展开;其次,合理安排结构,使新闻稿件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再者,使用生动的语言,使新闻稿件更具吸引力;最后,注重细节描绘,让新闻稿件更具现场感。

新闻稿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分为报纸新闻、网络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等。

报纸新闻是传统的新闻传播形式,要求新闻稿件文字表达能力强,能够吸引读者阅读;网络新闻要求新闻稿件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可读性,以满足网民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广播新闻要求新闻稿件注重语言表达,使听众能够轻松理解;电视新闻则要求新闻稿件注重画面感和现场感,以满足观众对新闻事件的直观感受。

总之,新闻稿件类别繁多,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新闻稿件,都需要具备新闻性、时效性、客观性和可读性等基本特点。

在新闻稿件的写作过程中,要注重主题明确、结构合理、语言生动、细节描绘等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播音的差异分析

广播电视新闻播音的差异分析

广播电视新闻播音的差异分析作者:周超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08期摘要: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大潮中,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经过资源整合后,各级广播电视台中一个新的部门应运而生——“全媒体新闻中心”。

这个整合了各平台新闻资源的部门对新闻播音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既要做好电视新闻播音,也要做好广播新闻播音。

因此本文将分析广播新闻播音与电视新闻播音的差异分析,以期为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播音员专业素养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播播音;电视播音;播音员现如今,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融媒体的大背景下,要求新闻播音员既要能驾驭电视新闻播音,也要能适应电台新闻播音。

虽然同为新闻播音,但是广播与电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传播媒介,在不同的节目中,需要播音员需要迅速的做出调整,满足不同节目的需求。

一、与广播新闻播音相比电视新闻播音的特点(一)自身形象与播音技巧相融合对于电视新闻播音来说,端庄大方亲切自然的形象与扎实的播音功底缺一不可。

电视新闻是可视艺术,与广播新闻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电视新闻播音员首先要有良好的形象,端庄大方、亲切自然。

在播音基本功方面,要做到对稿件理解透彻,以悦耳的声音、恰当的节奏、准确的语气将稿件背后的信息传达出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电视新闻播音要求播音员播音状态积极、兴奋而不紧绷,身体姿态大方,同时气息稳定、停连重音恰当、对象感强。

良好的形象可以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而扎实的播音技巧能够让节目更具可看性。

(二)画面与声音相融合电视新闻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每一期电视新闻节目都是多工种配合的成果,而播音员是其中重要的体现者。

一期电视新闻节目超过80%的时间由画面和配音构成。

因为有画面作依托,所以要求播音员必须跟上画面的速度与节奏,语言表达状态与画面融为一体。

首先从速度方面,电视新闻每个镜头时长大约3到5秒,这就要求播音员的平均语速控制在每分钟260字左右,并根据不同的稿件内容灵活掌握。

其次从节奏方面,要保证播音整体轻快流畅,多连少停,避免因停顿过多或过少影响语意。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的写作区别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的写作区别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写作的区别目前我们新闻界,包括央视各媒体,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媒体区分度把握不足。

同样的一篇报道,报纸可以用,广播加上几句采访后也可以用,电视再配上点同期声照样还可以使用。

这就说明各媒体没有各司其职,而是统一做成了国家通告和决议的报道。

比如我们的广播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报纸文字稿的有声版;而电视,尤其是《新闻联播》,用“听电视”来描述可能会更确切些。

从本质上说这都是违背媒体传播规律的,只是因为我们过多强化新闻传递信息的主要功能,只是因为我们过多埋怨声音的断裂性缺点和画面的多释性局限,只是因为我们习以为常,导致我们的广播电视与报纸在写作上并没有根本的区别。

如果通过阅读广播电视的文稿就可以清楚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几乎全部信息,那么广播和电视的声音和画面的功能体现在哪里?所以虽然我们广播电视的解说词更能如报纸般方便快捷的传递信息,但是如果我们能做的更具有广播和电视的特性,何乐而不为?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广播和电视的区别,这首先要从二者的传播符号说起。

广播唯一的传播符号就是声音,而电视的传播符号则是视听一体的,除了声音外,更重要的是画面,所以二者的区别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画面。

画面,包括图像、图画、字幕、动画、示意图、图表等等,画面的阐述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们这里不多介绍,着重对二者在写作方面的区别进行分析。

从根本上来说,广播要“为听而写”,电视要“为看而写”。

第一,思维方式不同。

思维方式的不同,这是二者最基础的区别,也是区分写作的先决条件。

广播是听觉媒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着重发挥的是声音的叙事表意功能,锻炼的是听觉思维能力;而电视是以视觉为主的视听媒体,记者运用的是画面叙事表意的能力,锻炼的是视觉思维。

比如邻近2012春节,记者要去各地采访群众的庆祝活动。

除了通过正常的采访了解信息之外,对于广播记者来说,他着重要观察和录制的是连续的、震耳的锣鼓声和群众的欢呼声、交谈声等;对于电视记者来说,他着重要采录的则是群众表演和观看的阵势、热情等视觉所能传达的信息,要通过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各个景别和不同的拍摄角度去表现场面的整体气势和有特点的个人化的表情和动作,而对于声音的采集往往是在拍摄画面的同时录制下来的。

电视新闻稿与广播新闻稿和报纸新闻的区别

电视新闻稿与广播新闻稿和报纸新闻的区别

电视新闻稿与广播新闻稿和报纸新闻的区别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供电视新闻播音员播音的文字稿。

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既看又听的电视新闻。

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

“听”与“看”的结合,使电视新闻稿写作既不同于广播新闻的为“听”的特点,又不同于报纸新闻的为“看”的特点。

为真正体现电视新闻稿的“为听而写、为看而写”的写作特色,总结一下,需要处理好下列三方面的关系。

一、力求口语化,避免书面化电视新闻“听”的口语化特征决定了电视新闻文字稿在撰写的过程中,与报纸新闻稿不同,而需有广播新闻稿的突出特点,即口语化,播音员面向观众直接口播新闻内容。

同是文字形式,但电视新闻稿毕竟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要让播音员去说的。

既然它的目的是说的、是让人听的,那么它必须直截了当地把内容表达出来。

同时,要求语言比较简短,适合播音员配音。

其次是应尽量采用口头语言,以适应受众的听觉习惯,这正是电视稿与报纸稿在语言风格上的差异。

二、拓宽报道面,不能简单的根据图像作文电视新闻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镜头和文字。

有人把新闻片比喻成一条链。

那么,片中的一个个镜头就如一颗颗珍珠,文字稿就好像连接珍珠的金线。

如何拉好这根“金线”是摆在写新闻稿人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当我们举起摄像机时,能拍摄到的镜头并不多,大量的新闻信息是镜头难以捕捉到的。

如何处理这一“遗憾”,自然而然摆在写稿人的面前,而报纸、广播的新闻不存在这一不足。

原因十分简单,文字可以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各种动态,而图像无法再现已过或未到的动态。

所以,撰写新闻稿时必须发挥文字语言的特殊功能,进而拓宽电视新闻的报道面:把无法用画面传播的,诸如过去的、未来的、或难以用画面表现的,如公告、决策、科研成果等,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把这些情况如实地传播给观众。

因此,在电视新闻稿中,我们应避免把文稿写成一般的解说词,只是把镜头中的人物简介一番、场面内容介绍一下而已。

浅析广播播音与电视播音的异同

浅析广播播音与电视播音的异同

对播音 员的语言表达 、普通话等方面都有 着 很高 的要 求 。 播播音 电税播音 侮嫱特点 妻 l、 由于电视与广播是两种不尽相同的传 播媒体 ,两者 的差异还是相 当明显的。表 人类仿佛永远也不愿意体会孤单的滋 现 在受 众的 接受方 式不 同和播 音 员的语 味。人们总是试图经常性地和世界保持联 速 、节 奏 不 同等 方 面 。 系 ,表达对这个世界 的喜爱和愤怒 ,而媒
机 构的 播音 员 ,要 求之 高可 想而知 。最 时 间来保证 的。听众所听到的新闻应是清 近 ,央视新闻联播 出现新面孔成了最热辣 晰 、明白、便于接受的 ,不 能过 急过 快。 的新 闻之一 ,可见,新 闻节 目在人们心 目 可见 ,广播播音 员在播新闻时 ,必须注意
中有 着 十 分 重要 的地 位 。这 也 决 定 了 ,无
维普资讯
中国科 技信息碧 0 年第 粤 08 期 j H A S i C  ̄ Tc l G " f 。 l CE EA cN N Em0o I OM l e 08 。Y o F.20 N b

“ 现场新 闻”报 道,广播的听众感觉说得 过 于 简单 ,而 电视 观 众 又觉 得 说 得 太 多 。
足 , 多此 一 举 了 。
二 受众运用人体器官 的不同 , 对广播 、电视播音 员的语 速 、节
奏 要求也 不 同
在广播新闻播音 中,播音 员叙述新 闻 语 音 规 范 、表 达 准 确 。 事实 、新闻的诸要素几乎都要通过 声音阐 选 准 硗 j | I 新 闻节 目已经是大众了解社会 、认识 释交待 ,声音作用的对象是各位听众。在 广 播播 音与 电视播音 在速度 与节奏上 有着明 世 界的 最直接 途径 ,真 实 、快捷 、生动 日常生活交流 中,听话人一般说来都习惯 显 的不 同' 电视新 舰的速度 与 节奏 起广 播 的新闻节 目越 来越受到大众欢迎。中央电 匕 于联系语言所涉及的情境来听辨话语 、理 敬 朱妥快 一 照 t I 视台 、中央人民广播 电台都是 目前 国内最 解意义。在联 系语言情境时 ,必然要有一 电 视 新 闻 广播 相比有 明显的 差别 在收看 权威的新闻发布机构 。作为权威新闻发布 同 个联想的思维转化过程 ,这个过程是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新闻名词解释

广播:广义的广播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波线向向广大地区或特定范围传送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

按传输方式可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两大类。

只传送声音节目的,称为单独音广播,简称广播;传送图像和声音节目的,称为可视电视广播,简称电视。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

其一般传播过程是把表达一定内容的声音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发射装置发射出去,听众利用收音装置把电信号还原为声音收听。

无线广播: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声音节目的广播方式。

无线广播可以进行长距离传播,覆盖面广,接收方便,听众广泛,是最常用的广播方式。

有调幅和调频两种制式;调幅广播又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可以远距离传播,但易受自然噪声和人为干扰;调频广播清晰度高、音质好,但覆盖半径通常只有几十公理。

电视广播:又称视频广播或电视,是通过一定光电、声音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由活动图像和伴音组成的节目,供人们收视的传播媒介。

它所有的信息符号是图像、声音、文字和色彩。

电视广播总是和电视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电视广播主要包括的形式有: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高频和超高频,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地面电视和卫星电视。

广播电台:编制和发送广播节目的机构。

广播电台把编制好的节目通过播音室、发射台直接播出或制成录音带后播出。

广播电台在确定的台名、呼号,使用一定的广播频率定时播音,拥有一批专业人员。

我国广播电台是社会主义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广播电台有公共电台、商业电台、社区电台之分。

电视台:摄录制作并播出电视节目的传输机构或团体。

基本构成因素包括:一支由从事采编播、技术和经常管理等专业人员组成的队伍;一定的摄录制作设备、中心控制设备和发射系统;具有运用电子技术手段把各种图像和声音按预定的构思和顺序加以组合、制作成各种电视节目并播出的能力。

我国电视台加同广播电台一样,属于社会主义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字电视:利用电视屏幕播映文字的电视传播系统,又称电视报纸、电视杂志。

一般是在家庭的计算机终端器上按上一部电视机和和部电话,然后同新闻中心的计算机中心联机。

什么是新闻写作

什么是新闻写作

什么是新闻写作一、新闻的含义新闻,是以宣传为手段,对当前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现状的真实客观反映闻是报刊、广播、电视经常大量运用的一种文体。

新闻,是消息、通讯、新闻特写、速写等体栽的统称。

“二、新闻的特征1.真实性新闻,要求报道真实的事实。

人们通过这样的真实事实,可以洞察宇宙万象的恢弘、大干世界的风云、社会发展的趋向、生活演进的动态……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

如果新闻不是写生活真实的事实.那就不会取得人们的信任。

新闻中所列举的真实事实还必须是典型的,具有普通意义的,能反映本质和主流的真实事实。

2.实证性实证性.就是指新闻要让事实本身说话。

是让事实本身说话。

写出确定事实的基本要素。

一般应交代清楚有关的人、事、时、地、因果意义等要素。

3.及时性新闻既然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和述评,那么就必须有新的事实,新的内容,表现出新的特点与新的意义。

否则,写人家已写过或人家早已知道的过时的事实、过时的内容,或者一条新闻写上r天半月才报道,那就不叫新闻了。

要突现新闻的“新”,就得要及时地捕捉,及时地采写,及时地报道。

可以说新闻是一种极重时效的文体。

新闻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迅速及时地采写与报道。

新闻是今天生话的快摄,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昨天、前天或更早的4.广泛性新闻是由新闻机构发布的面向全社会,对广大群众传播最为广泛的信息形正因为新闻具有这样的J“泛性,所以新闻一经发布就会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产生广泛的影响o5.开放性由于新闻是不受时空限制的一种寅传形式,因而它具有冲破闭锁隔绝现象的件。

由于毛·丁迅速灵敏的新闻传播、使当今世界每个角落发生变化的重要信能在瞬间传遍全世界,于是遥远的距离得以缩短,孤陋寡闻者得以开阔现居于斗宣、足不出户可以了解宇宙星云,天下大事。

6.变动性新闻以生活个发生的具有新闻意义的事实作为归依变动,新闻所要反映的正是变动中的客观事实。

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就其/·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体部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

251827_广播、电视与报纸新闻写作之异同______

251827_广播、电视与报纸新闻写作之异同______

81广播、电视与报纸新闻写作之异同【摘要】【关键词】即使在多媒体(网络、短信、QQ、微信等)飞速发展的今天, 广播、电视、报纸作为社会最有影响、最具权威的传播工具的地位依然没有根本改变。

而其新闻写作传统,为它们权威、主流地位形成,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时代节奏的加快、各种媒体的膨胀、新闻信息的爆炸,广播、电视、报纸新闻的写作方式目前也处于彷徨的十字路口。

一、隐忧:当今新闻写作的怪现象目前新闻界存在一个普遍的怪现象,就是所谓的发“通稿”。

广播用,电视用,报纸也用,仿佛随便一个啥新闻都可做成国家通告和决议的报道,一个报纸新闻稿,加个录音采访就用于广播,加个配音、同期声就用于电视。

这样的怪现象,中央级媒体不能幸免,省市级的更不用说。

这从本质上来说其实都是违背媒体传播规律的。

但它们之间也的确有相同之处。

二、三者的相同之处广播、电视与报纸传播新闻信息的本质相同。

无论广播、电视、报纸,对记者新闻理念、新闻功底的要求是相同的。

在社会主义中国,记者作为党的喉舌,都应该遵循以下五个写作原则:(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执行党的宣传纪律;(二)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 (三)迅速及时,讲求时效;(四)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五)、在你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三、广播与电视新闻写作的区别广播与电视二者的传播符号是不同的,广播的载体是声音,电视声画合一,而且更主要的是画面,画面包括图像、图画、字幕、动画、示意图等等。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广播是为“听”而写,电视是为“看”而写,由此决定:(一)思维方式不同。

广播是听觉媒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发挥声音的叙事表意功能;电视是视觉为主的媒体,记者运用的是画面表意叙事的能力。

比如,要报道一个文艺汇演,广播记者着重从开场的锣鼓声音、中间的声情并茂的歌声与结尾的乐声、掌声去传递汇演情况,而电视记者则会通过运用不同角度的镜头,表现开场的气势,运用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拍摄手法,表现观众观看阵势、歌者的如痴如醉的演绎并同时录下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写作的区别
目前我们新闻界,包括央视各媒体,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媒体区分度把握不足。

同样的一篇报道,报纸可以用,广播加上几句采访后也可以用,电视再配上点同期声照样还可以使用。

这就说明各媒体没有各司其职,而是统一做成了国家通告和决议的报道。

比如我们的广播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报纸文字稿的有声版;而电视,尤其是《新闻联播》,用“听电视”来描述可能会更确切些。

从本质上说这都是违背媒体传播规律的,只是因为我们过多强化新闻传递信息的主要功能,只是因为我们过多埋怨声音的断裂性缺点和画面的多释性局限,只是因为我们习以为常,导致我们的广播电视与报纸在写作上并没有根本的区别。

如果通过阅读广播电视的文稿就可以清楚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几乎全部信息,那么广播和电视的声音和画面的功能体现在哪里?所以虽然我们广播电视的解说词更能如报纸般方便快捷的传递信息,但是如果我们能做的更具有广播和电视的特性,何乐而不为?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广播和电视的区别,这首先要从二者的传播符号说起。

广播唯一的传播符号就是声音,而电视的传播符号则是视听一体的,除了声音外,更重要的是画面,所以二者的区别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画面。

画面,包括图像、图画、字幕、动画、示意图、图表等等,画面的阐述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们这里不多介绍,着重对二者在写作方面的区别进行分析。

从根本上来说,广播要“为听而写”,电视要“为看而写”。

第一,思维方式不同。

思维方式的不同,这是二者最基础的区别,也是区分写作的先决条件。

广播是听觉媒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着重发挥的是声音的叙事表意功能,锻炼的是听觉思维能力;而电视是以视觉为主的视听媒体,记者运用的是画面叙事表意的能力,锻炼的是视觉思维。

比如邻近2012春节,记者要去各地采访群众的庆祝活动。

除了通过正常的采访了解信息之外,对于广播记者来说,他着重要观察和录制的是连续的、震耳的锣鼓声和群众的欢呼声、交谈声等;对于电视记者来说,他着重要采录的则是群众表演和观看的阵势、热情等视觉所能传达的信息,要通过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各个景别和不同的拍摄角度去表现场面的整体气势和有特点的个人化的表情和动作,而对于声音的采集往往是在拍摄画面的
同时录制下来的。

从此点可以看出,广播记者关注的重点是声音,他要通过现场的音响和后期文稿的配合,用听觉语言向听众传递现场的听觉感、视觉感、触觉感和嗅觉感等所有形象化和抽象性的信息,锻炼的主要是声音思维;电视记者关注的重点则是画面,他要尽可能的让观众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画面、听声音,而解说词的功能则是引导观众收看收听,主要传递的是非形象化的内容,锻炼的主要是形象思维。

长期固定的训练方式,可以增强记者某方面能力的专长,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其另外能力的缺失。

但在流水化大生产的作业过程中,这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在现今这个效率优先的社会应该培养的。

第二,段落过渡的方式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文稿连贯性的区别。

这是二者在整体写作上的明显区别。

广播新闻的所有信息都要通过声音表达出来,广播对所有信息的解读全都要依赖声音,别无它径。

所以广播的文字稿(包括采访等内在音响)在一定程度上是成文的,并且也是讲究起承转合的文章写作规律的。

其起承转合处,可以用解说词或音响等方式过渡,但都不影响整体效果,可以作为独立文章阅读。

而电视节目的段落过渡,在电视上的专业术语叫做转场。

转场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空镜头转场、特写转场、相似体转场等等大都属于画面转场,而声音转场,比如解说词转场等只属于其中极小部分。

比如描写青岛港码头工人许振超钻研业务问题彻夜不眠,连续三天三夜,终于顺利解决。

广播的过渡方式可能是用鸡鸣声来交代日夜,用笑声来交代成功,或者直接通过文稿播报方式来阐述。

但不管如何,在听觉上文稿是通顺的。

电视则不同,直接通过几个日出日落的镜头就足以表现日夜交替,冥思到微笑就足以交代成功,无须言语。

由此这段情节前后的解说词,其上下文就是断裂的,是不成文的。

在电视写作中这样完全可以,因为观众完全可以通过画面进行上下文的自然沟通和连贯,而无需文稿的一体性。

电视解说不去独立地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也不去独立地塑造电视艺术形象,它必须同电视的其他手段(尤其是画面)一道配合起来,才能最终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对人物形象的整体塑造。

正因为如此,电视解说词只是传达部分信息,不要追求解说自身形式的完美;解说在文字上的缺陷,正是它形式上的特点。

第三,文字表达内容的不同。

这是二者具体表达方面的区别。

广播节目是以“听”为主,因此所有信息都需要用听觉信息传达出来,包括具体的新闻细节,包括抽象的新闻要素、背景信息、理论升华等。

而电视则“以看为主”,不要描绘景色、描写形象;在有画面呈现的情况下,用不着解说费力进行描写。

解说词的写作要蕴含这样的潜台词“请看画面、请听声音”。

解说不是画面的简单说明和解释,避免“看图说话”,对于画面上能够表达出来的形象化的东西无须赘述,解说应交代画面之外的更多信息。

比如对于某个区人大代表投票选举现场的会场不知情况,广播文稿要交代展板、投票箱、选票等的具体位置、大小甚至颜色;而电视画面对此已经交代详细,所以解说对于此类内容的介绍可以简略,除非是为了进行特殊强调。

由此可见,广播的文稿要富含更多的信息,而电视因为画面的原因,可以在形象性方面较少用力,只需用解说词吸引观众关注画面。

第四,对指示性代词的使用情况不同。

这是二者在细节方面区别的具体呈现之一。

在现代汉语中,指示性代词“他”、“她”、“它”以及“他们”、“她们”、“它们”在发音上完全相同,如果在广播稿件中使用了多个第三人称代词,听众很难正确区分。

因此在广播稿件的写作中,对代词的使用要格外注意,尤其是对于两者或两者以上的人更是要慎用。

但是在电视稿件的写作中,因为解说词是为画面服务的,所以观众完全可以通过画面知晓“ta”是指的“他”、“她”还是“它”。

并且由于电视解说词能够有效地引导观众去看画面,所以也习惯于经常性的使用指示性代词(除“他”、“她”、“它”之外,还有诸如“这”、“那”等)去提示观众收看画面,而这其实也是符合我们日常交流特点的。

利用语言的借代特点,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之上,省略了对画面细节的重复描述,同时,为解说其他内容提供了画面的基础和支点。

代词,是指引、是省略、是悬念,观众通过它,去留神画面的形态特征与发展变化,为解说的展开提供了依据。

比如今年已经确定要参加2012央视春晚的我们山东菏泽单县农民朱之文,初次山东综艺《我是大明星》选秀节目时,穿戴有些破烂,穿着军大衣,戴着绒线帽。

如果我们今天要在新闻节目中对当时的情形进行回顾,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解说词
就可以这样写“这就是朱之文当时的一身行头”,至于说具体穿戴的衣服颜色、样式、破旧程度等等,则可以通过解说词的引导作用,通过分镜头的强化逐一告诉观众。

但对于广播节目,观众无法看到现场情况,所以对于朱之文的行头介绍就需要万分详细,直到观众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到现场画面。

另外的不同之处,比如对于引言出处的介绍,广播节目的出处要放在引言之前,因为我们习惯听到人名再去留心他所说的内容,先交代引言的出处,可以帮助听众更好的把握和理解信息;而电视节目对于出处的介绍是可以通过字幕进行表达的,所以它可以灵活变动顺序,同步、提前或推后皆可。

再是对于方言、土语、外语等非普通话语言的表达,广播需要使用压混的方式处理,而电视只需要打上字幕同步交代即可。

综上所述,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在写作上的区别主要是源于各自传播符号的不同,只要仔细对比,酌情运用,二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如果能按照各自的传播特点进行报道,相信广播电视很快就能从报纸中解放出来,凸显各自鲜明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