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和观沧海 教案与说课稿和评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净沙秋思和观沧海教案与说课稿和评课稿
《天净沙秋思》和《观沧海》说课稿
教材分析:
《观沧海》与《天净沙》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两首,另外两首分别是《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第三单元前面四篇现代文章分别是《春》、《济南的冬天》、《夏感》和《秋天》,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四季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欣赏美的景物,感受美的情感,学习美的语言。《古代诗歌四首》一共可以安排2到3个教学课时。我以为,第一首《观沧海》与第四首《天净沙》描写的是秋景,第二首《次北固山下》与第三首《钱塘湖春行》描写的是春景。另外,《观沧海》与《天净沙》两诗在意象的选取和诗人情感的抒发上迥异,有利于进行比较阅读。所以打乱了课文的顺序,重新组合安排教学。
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是七年级学生,《古诗四首》是他们进入初中阶段后,第一次学习古典诗词。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们对于古典诗歌已经有所接触和积累,对于诗人寄情山水抒发胸怀抱负的思想主题,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然而,他们的古典诗词知识还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对于诗词很多还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上,停留在逐句翻译上。中学学习阶段,要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一方面,根据学生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有好奇心的实际学情,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把教学重点放在诵读上,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歌营造的两种不同意境,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和自然山水之美的热爱之情。一方面,有意识地教授一些古典诗词的鉴赏知识与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自主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揣摩景物,想象画面,生动描述。
2、借景抒情,有情朗读
教学重点:
揣摩诗中景物,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天净沙秋思》前面三句采用意象叠加的写法,语言凝练,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填充诗中的空白,在脑海中形成富有个性的创意画面。
2、两首诗同是写秋,指导学生体会诗人选择不同的景物抒发迥异的情感。教学设计:
一、《天净沙》的设计:为1到3小句九个意象前面加修饰语或者后面加上情景表述,将诗歌内容扩充,改成散文,发挥想象填充诗歌留出的空白点,体会古典诗歌的用语凝练特点;鼓励学生在头脑中生成个性的诗歌画面,与编者的配图作比较,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象。让学生明白不能迷信书本,阅读诗歌应该进行注重个人感悟的体验和思考。
二、《观沧海》的设计:1、将诗歌内容缩减,用《天净沙》的形式,改写《观沧海》,提炼诗歌中的意象,从而感受诗歌恢宏的气势和诗人阔大的胸怀。2、这首诗比较长,情感奔放豪迈,较《天净沙》更能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也是我个人教学上比较擅长的地方,因此我想采用教师范读、师生同读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诵读的兴趣,让学生在朗读中体悟作者的情感。
三、这两首都是写秋的诗歌,但是诗人抒发的是不同的情感,适宜于采用比较教学。两首诗的比较阅读,原来都是让学生自己说说,泛泛而谈同和异。比较就缺乏针对性。我想设计成句子填充的方式进行比较。比如:马致远眼里的秋是一幅(寂寥凄清)的图画;曹操眼里的秋是一幅(壮美充满生机活力)的图画。然后反向填充,进行积累拓展。比如:()眼里的秋是一幅(寂寥凄清)的图画;()眼里的秋是一幅(壮美充满生机活力)的图画。
学法设计:
教学教学,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的内心洋溢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产生朗诵古诗词的冲动,让学生摸索着自己去鉴赏古诗词。尽管他们想法稚嫩,不成熟,也许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犯错误,但是教师应该有耐心,学会等待,应该敢于松手,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行动中感受体验,锻炼成长。这次研讨课,在教学思想上我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来安排教学活动。课前导学案的布置:预习诗歌,解决生字词问题;收集曹操相关资料;积累古诗词中写秋的诗句。课堂上,注重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创新课堂结构搭建学习平台
——《古代诗歌两首》评课提纲
课内比教学活动主要的宗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观课方面要求我们从“课堂观察”的角度进行评议提升,这有益于科学论断我们的教学行为,更好地促进课堂高效。
课堂观察是一项综合的工程,它分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性质、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日常的听评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可将观察点进行分解,实行分工协作的方式,每位听课老师选择一个维度的一个或几个观察点进行观察思考,最后综合对课堂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今天的推进会只是一个范例,针对宜昌市五中付宁老师执教的《古代诗歌两首》,我选择的观察维度是教师教学。这个维度
的观察点很多,列举如下:
我选择的观察点是教学环节中“有哪些证据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
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当然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我们不能仅仅给学生一根钓鱼杆,说你们自己去钓吧。我们要将学生带到湖塘,激发起他们钓鱼的兴趣,教给他们钓鱼的方法。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创新地设计课堂结构和教学环节真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他们搭建学习的平台。教师的匠心独具和巧妙导引对课堂的高效往往起到关键的作用。付宁老师的课在这方面做出了
有益的尝试。
观察量表如下:
《古代诗歌两首》观察量表
其三:有哪些证据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
古代诗歌欣赏是我们初中教材中比较常见的内容,一般来上,无非是这样几个步骤: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大意和作者的情感
3、品味诗歌的语言,扩写再现画面。
4、巧妙延伸积累
付宁老师的课能大胆打破传统的古代诗歌教学常规,在学生进入七年级第一次与古代诗歌进行亲密接触时就能学到阅读古代诗歌的方法,感受到中国诗歌语言的瑰丽。特色如下:
一、目标明确,体现特点。
本课所选古代诗歌,均是精品,都体现了诗中有画,画中寄情的特点,付宁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比较准确,体现了古代诗歌的教学特点。
1、揣摩景物,想象画面,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不同情感的方法
二、重组教材,活用资源。
本单元是一个自然单元,以春夏秋冬为线组织文章,古代诗歌四首作为第五篇课文也仍然体现了这个话题内容,其中第一首《观沧海》和第四首《天净沙秋思》是写秋天的,第二首《次北固山下》和第三首《钱塘湖春行》是写春天的。付老师没有按教材编排顺序来安排教学,而是选取第一首和第四首进行组合,并调换顺序先上第四首,是有她自己的独物思考的。《天净沙秋思》景物明显,画面感强,能通过学习快速引导学生把握诗中有画,借景抒情的古诗特点。通过《秋思》的引导,自然过渡到《观沧海》,学生能很快找出诗中的景物,并体会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