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
部编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 公开课 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 公开课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720b5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0.png)
部编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鸟类生活的特点和习性。
–掌握课文中生僻词汇的意思。
–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心情。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关心环境保护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鸟类生活习性的介绍。
–生僻词汇的理解与运用。
–主旨中心的把握和归纳。
2.难点:–用词精准地描述自然景观。
–把握文章的情感和节奏。
三、教学过程导入: -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宁静的自然风景,引起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好奇心。
复习(5分钟) -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有关自然生态的知识,提问学生对鸟类有哪些了解。
新课讲解(15分钟) - 以课文《鸟的天堂》为主线,介绍鸟类的生活习性和在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解释生僻词汇的意思,让学生对文章主题有初步了解。
阅读理解(25分钟) - 学生阅读课文《鸟的天堂》,教师带领学生逐段解读,重点讲解难句和生词,引导学生进行下文预测和思考。
课文讲解(15分钟) - 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情感和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情感体验(10分钟) -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然环境和鸟类的爱和关怀,鼓励他们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和行动。
作业布置(5分钟) - 拓展阅读:要求学生阅读一篇相关的自然环境文章,并写下感想和认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鸟的天堂》为文本,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生态,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延伸阅读•《鸟类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介绍不同类别鸟类的生活习性与保护措施。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讲述小学生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环保贡献力量。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10ce5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d.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案一.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大榕树下的鸟儿们在欢快地歌唱,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通过描写鸟儿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大自然的美妙。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分明,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诗意和描绘画面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鸟儿的生活习性和大自然的美妙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课前进行相关的搜集和准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理解课文中的诗意和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场景之中。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中描绘的鸟儿们的生活场景。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中描述的鸟儿们的生活环境。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说出自己对图片和视频的感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音频中的语音语调,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鸟的天堂》获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鸟的天堂》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d288a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8.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鸟的天堂》获奖教案一.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鸟类世界,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感悟。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生僻词语和自然现象产生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鸟类世界的神奇,提高保护生态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和鸟类生活习性的理解。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用于学生跟读和欣赏。
2.相关图片:展示鸟类生活和自然景观。
3.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4.教学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播放课文朗诵,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美妙。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文中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鸟类生活和自然景观。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操练(15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和朗读节奏。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3dcae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8.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一幅大自然中各种鸟儿欢乐生活的画面,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文共有2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鸟的天堂的概貌,第二自然段写鸟的天堂里鸟的动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生僻词汇和表达,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大自然的了解可能有限,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增加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大自然的情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同时,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2.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或图片3.生字词卡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大自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如:课文中的“鸟的天堂”是指什么地方?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鸟类,保护我们的环境?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并讨论如何保护鸟类和环境。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6a692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f.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1 教学内容课文主要围绕“鸟的天堂”展开,描述了一场关于护鸟的故事,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1.2 学情分析学生对鸟类和自然环境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和课堂教学,但对于护鸟意识和方式还存在不足。
因此,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护鸟知识。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鸟的基本生活习性•了解护鸟的重要性•掌握保护鸟类的方法和途径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鸟类生活•培养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3.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护鸟问题•如何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责任感四、教学过程设计4.1 活动一: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鸟类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4.2 活动二:课文阅读让学生听读课文《鸟的天堂》,并对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解释,加深理解。
4.3 活动三:小组讨论分小组讨论护鸟的意义和方法,并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思考和交流。
4.4 活动四:展示和总结每组根据讨论结果做相关展示,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了解鸟类生活的困难和保护的必要性,从而培养出保护动物的责任感和意识。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是本次针对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为教师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eec77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2.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第1篇】尊敬的各位考官:上(下)午好!我是语文组的X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鸟的天堂》。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是我对教材的分析。
《鸟的天堂》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五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文章,作者是巴金先生。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静态的大榕树和群鸟乱飞的活泼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动静结合,遣词造句精妙准确,韵味十足,情感表达充沛,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将从以下三个维度来阐述本课的教学目标: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词,能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根据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学生学习基本情况的分析,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理解文中描写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及其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景象。
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学习其“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描写手法。
二、说学情现在我来分析一下学情。
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分析好教材,还需要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四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正处于感性思维活跃的阶段,想象力丰富,对大自然充满好奇。
但是现在的孩子并不是都有机会欣赏“鸟的天堂”这样难得的奇观,而且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能力还很不足,因此在学习课文、理解句子、体会感情等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2b6234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4.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上不同种类的鸟,并能描述它们的外貌、生活习性以及所在的栖息地。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课文并理解文中的句子、段落。
3.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增强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的相关词汇(迁徙、雨林、洲、湖泊等)。
2.掌握句子中的代词、修饰成分的作用与词性。
三、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不同的修饰语所表达的意思,如“满山遍野的树木”、“飞向四面八方的大鸟”等。
2.掌握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的相关词汇。
四、教学方法:1.图片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鸟,引起学生兴趣。
2.阅读理解法,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理解和掌握文中所表达的意思。
3.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和交流,增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布置“我们周围的鸟”小作文,要求学生观察家附近的鸟类,并描述它们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2.展示多张不同种类的鸟图片,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名称和栖息地。
3.让学生自由发言,介绍猜测的结果。
(二)主体内容1.导入新词汇:迁徙、雨林、洲、湖泊等。
2.展示幻灯片,介绍不同种类的鸟以及它们的栖息地、生活习性。
3.教师朗读课文,并放映录像。
4.让学生边听边读,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词语和结构,在阅读过程中标记重点。
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善关于鸟的内容。
6.让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议和提问,增强学生表达和思考能力。
(三)拓展1.教师布置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写下心得体会。
2.导入相关绘画活动,展示不同鸟类的栖息地和特点,并进行教师指导。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思考能力,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环节。
2.教师应选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素材,以呈现更加直观的教学效果。
3.教师应通过导入和拓展的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鸟类相关知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部编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部编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c0d9d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7.png)
部编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部编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律”等11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里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一、从“天堂”入手,激趣导入1.在人们印象中,“天堂”是怎样美好的存在?板书:天堂你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2.想象: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地方?(小鸟生活的乐园)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可以边读边思考:(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间?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2)每次看后“我”分别有什么感受?请用“ ”画出有关语句。
(3)鸟的天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3.把反复读书后,在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
1.在小组内交流读书的收获,讨论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可以小组推荐,也可以自由发言,交流)(1)就三个思考的问题集中交流。
①大榕树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②“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句是什么意思?③最后一句中的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不加引号?从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突出了重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鸟的天堂》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鸟的天堂》公开课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fe197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5.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鸟的天堂》公开课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所写,课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一片茂盛的树林里,鸟儿们欢快地飞翔、歌唱,这里成为了它们的乐园。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培养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同时,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景色和动物生活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去了解和关注鸟类的生活,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
2.难点: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以情促知,以情促行,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课文阅读材料: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片美丽的树林,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这里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d60c26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1.png)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鸟类的习性和生存环境,学会运用语文知识描述和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五年级上册部编教材中的课文《鸟的天堂》展开,学习鸟类的习性及其生存环境。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子,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展示观察到的现象,培养创造性思维。
4. 教学准备•教材:《鸟的天堂》课文,教学PPT,实物或图片展示鸟类生态环境等。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书籍或资料等。
5. 教学步骤1.开场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引入鸟类主题,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
2.学生朗读:分段让学生朗读课文,重点标注生词和关键句子。
3.讲解解读:老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鸟类生态环境和习性。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展示不同观点。
5.表演展示:学生进行鸟类角色扮演或小品表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6.总结复习:回顾课文重点,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6. 课堂评价结合观察表现、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等,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教学设计注重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培养,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仍有以下不足之处: 1. 教师引入环节不够生动,缺乏足够的情感色彩,需增加互动与情感投入。
2. 学生表演环节时间较短,未能充分展示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适当延长时间。
3. 小组讨论环节难度适中,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引导不同水平学生更好地参与讨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次公开课教学的反思,我将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c4411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b.png)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大榕树下的“鸟的天堂”里群鸟活动的欢快场面。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有趣,适合学生朗读和想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但部分学生在朗读、想象和表达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世界。
2.朗读教学法:注重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美。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想象教学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课文中的画面。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插图、相关背景资料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素材。
3.课堂练习题:设计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朗读的语气、节奏和情感。
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鸟的天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词语或句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ac552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c.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
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1.大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
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
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重点体会“又”字。
指树根很多。
出示: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4)体会“卧”字。
(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一万多平方米。
)(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操场?几个教室?(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七单元鸟的天堂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七单元鸟的天堂 优质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3be8b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f.png)
课题22.鸟的天堂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祖国南国风光的美丽动人,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的情感,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语言运用: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能用不同的语气和多种方式朗读相关段落。
思维能力: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画面,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特点。
审美创造: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课前解析】关注课文:本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不同景象,第一次是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大而茂盛,极具生命力;第二次是早晨,刻画了“鸟的天堂”里的鸟声、鸟、鸟形、鸟姿,创造了一个群鸟或飞或鸣的热闹情景。
全文展现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关注作者:巴金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巴金,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集《随想录》。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2005年10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
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
关注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本文先写树后写鸟,一静一动,对比强烈。
静态描写时,尽管只写了树,但又处处为写鸟作铺垫。
第二部分表面写鸟,但又与树相关。
突出了大榕树确实是鸟自由生活的乐园,不愧为“鸟的天堂”。
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画面,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特点。
【教学目标】1.认识“桨、桩、暇”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
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教学重点】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7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00fd2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0.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7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认识本文中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3,感情朗读课文。
(二)情感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
潮退外露,潮涨水淹。
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
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
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
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
(齐读)——鸟的天堂。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啊师:是的,确实是个很美的地方,老师每次读到这篇文章时,都会被陶醉,甚至迷恋,它静谧,优雅,和谐,安详,带着你的想象再读题。
(美读)——鸟的天堂。
师:好,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课文,借助预习提示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师:到底是六年级的学生,能在预习中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且理清了文章的层次。
师:再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有怎样的感慨(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师:这是作者的感慨,能不能把这感慨地味道再读的浓一些。
师:大家读这句话,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师:你怎样理解师: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二,重点读"树",品味写法师: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09d20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1.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1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和小学生认知特点,可将本文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正确读写“灿烂”“缝隙”“寂”等14个生字词,认识“桨”“暇”等8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大致了解作者。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联系上下文,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刻画景物的方法,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作者描绘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目标设计意图:学生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并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同时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刻画景物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难点: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喜爱鸟的天堂、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具备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歌曲与对话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听一首腾格尔的蒙古草原民歌“天堂”,大家可以闭上眼睛听,用心体会一下这首美妙的歌曲(音频播放歌曲)师:好,同学们,歌中的天堂是什么样的?生1:蓝蓝的天,清清的湖水师:嗯,真棒,记忆力真不错,看来是用心体会到了那个美景。
生2:我的家乡就是天堂。
师:回答得真好,从歌中体会到了歌手对家乡的热爱。
师:那你们心中的天堂是什么样的?生3:风景优美的地方就是天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师:嗯,回答的妙极了,我国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城市和名川大山,同学们有机会可要去看一看呀!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那么鸟呢?鸟的天堂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本,去看看《鸟的天堂》吧!导入设计意图: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引出课题,同时会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进而进行接下来的教学环节。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鸟的天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c3cb1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f.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2鸟的天堂》是一篇描绘大自然中鸟类生活的文章,通过作者对鸟的天堂的描述,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教学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章的大意能够进行简单的把握。
但本文具有一定的深度,需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同时,学生对鸟类的了解有限,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表达,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世界。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出问题,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僻词汇解释、图片等。
2.音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音乐或鸟鸣声,用于创设情境。
3.视频:准备一些关于鸟类的视频,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和课件,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世界。
播放鸟类鸣叫声,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语气、表情等表现课文中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课文相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2022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
![2022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4bcfd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b.png)
2022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并将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有关榕树的图片)师:俗话说“独木难成林”,榕树却是独木成林。
榕树不断在枝干上长出根,根扎到土中,又长成树。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见到了一棵有几百年历史的大榕树,榕树的叶子很茂密,很多小鸟在这里住下来了,这里也就成了鸟的天堂。
(板书:鸟的天堂)(出示有关《鸟的天堂》的图片)师:课文中所说的“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那里有一颗近四百年的榕对,枝叶覆盖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常年栖息着千万只鸟,以白鹭为主。
1933年,巴金爷爷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这里,写下了这篇散文,“鸟的天堂”因此得名。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教师播放《鸟的天堂》媒体资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4、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注意:“灿”“规”中的偏旁“火”“夫”最后一笔都由捺变为点;“耀”字中的“光”最后一笔由竖弯钩变为竖提,右上部分“羽”字中的两个横折钩都变为横折;“隙”字右上部分的“”中间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最新《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优秀3篇
![最新《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e937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6.png)
最新《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优秀3篇鸟的天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南国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榕树上中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掌握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受到美德教育。
2.理解重点语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教学难点:学习、体会做这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理解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抓住重点语句情中研读,境中探究。
教学用具: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
潮退外露,潮涨水淹。
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
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
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
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
1、齐读课题。
2、感情不够,再次读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从你们的声音中,我感受到了这的确是个很美的地方,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重点读树,品味写法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伴随着夕阳的余辉走近这棵神奇的树。
1、(课件:榕树)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树?2、作者看到这棵树发出了什么感慨?浏览课文1—8自然段,找出这句话。
(课件:这美丽的南国的树)(1)齐读这句话(2)这是作者的感慨,读得再浓一些。
3、(课件:课文如何描写它的美丽呢?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7、8自然段,把你认为优美的句子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学生随意汇报以下句子:(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1834c1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8.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鸟的天堂》故事情节,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培养爱护自然的意识。
2. 教学内容
•课文背景介绍
•词汇解析与句子分析
•阅读训练与理解问答
•情感体验与讨论分享
3. 教学重点
•故事情节的理解
•重点词汇的掌握
•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培养
4. 教学方法
•故事导入
•课文解读
•讨论分享
•角色扮演
•情感呼应
二、教学反思
1. 教学亮点
•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激发学生的爱护自然的意识。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 教学不足
•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课文解读和深入讨论,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角色扮演环节,可加入更多情感体验的引导,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3. 教学改进
•增加课前预习环节,让学生提前了解故事背景,以提高课堂效率。
•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促使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结语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爱护自然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成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7ead8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e.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1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教案范例】一、课题:鸟的天堂二、课时:第2课时二、课型:新授课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朗读、思考、感悟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景象及众鸟纷飞的幸福场景。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念之情。
六、教学用具:音乐、七、教学方法:问答法、讲授法、演示法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音频导入:听《百鸟朝凤》,同学们谈论感受,引入本课主题: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一起来到鸟的天堂。
(二)讲授新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老师所提问题,勾画重点语句。
方式: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相结合。
【问题】巴金爷爷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关键词句。
“真是一株……”“好像把他它……”(榕树大、茂盛,鸟儿生活广阔)“农民不许……”(爱好小鸟,人文美)【问题】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听到、看到了什么?“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鸟各式各样,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而且每一只都很活泼快乐。
【问题】“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文中为什么有些加了引号,有些又没有加?“鸟的天堂”指大榕树是鸟儿生活的乐园。
引号“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夸张的形容),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
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三)巩固练习情境模拟:请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位同学化身导游,带领大家共同浏览鸟的天堂。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让我们拥有美、感受美的同时,不要忘记去守护这份美,去创造更多的美,让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也成为真正的人间天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
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
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
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
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
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
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
来预习。
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
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
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
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
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
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
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