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方法

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方法

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方法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方法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常见的解三角形方法,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三角函数的概念1. 正弦函数(sin):正弦函数是一个周期函数,表示直角三角形中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用sin表示,公式为sinθ=对边/斜边。

2. 余弦函数(cos):余弦函数也是一个周期函数,表示直角三角形中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用cos表示,公式为cosθ=邻边/斜边。

3. 正切函数(tan):正切函数用来表示直角三角形中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用tan表示,公式为tanθ=对边/邻边。

4. 正割函数(sec)、余割函数(csc)和余切函数(cot)是对应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倒数函数。

二、常见的解三角形方法解三角形是指已知某些角度或边长,求解其余角度或边长的过程。

在高中数学中,常见的解三角形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法(SAS法):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它们之间的夹角,可以利用余弦定理来求解第三边和其余角。

2. 三角形的两角和边法(ASA法):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它们之间的一条边,可以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其余边长和第三个角度。

3. 三角形的两边和一个对应角法(SSA法):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和一个对应的角度,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来求解第三边和另外两个角度。

但要注意,SSA法可能有多解或无解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讨论。

4. 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情况:如果已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可以直接根据已知边长关系来求解其余边长和角度。

在解三角形时,可以通过使用辅助线、引入辅助角等方法来简化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三、示例题以一个具体的示例来说明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方法的应用。

例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为6cm,另一条直角边长为8cm,求解其余角度和斜边长。

解题过程:1. 根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得知一个直角角度为90度,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6cm和8cm。

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设〉是任意一个角,p (x,y )是〉的终边上的任意一点(异于原点),它与原点的距离是「“x 2r 2.o ,位置无关。

2. 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L i+ ——L+ _ - + ------ ■——+ -■sin : cos : tan :3.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4.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k 二.一诱导公式(把角写成2…形式,利用口诀:奇变偶不变,符(2)商数关系:tan-E屮一、cos 。

(用于切化弦) (1)平方关系: 2 2 2sin 工 cos ■■ -1,1 tan : 1cos 2:※平方关系一般为隐含条件,直接运用。

注意“ 1”的代换si …y,cos 」那么r三角函数值只与角的大小有关,而与终边上点5.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度 0s30cA45“A60“90 120cA135“150s 180c 270° 360弧31JIJI2n3兀 5兀 JI3兀 2兀度64323462si n 。

01 竝迈1旦1 01222222cosa亦11念力12_112 2222号看象限)sin (2k .亠 x ) = sin x cos (2k ■亠 x ) = cosx [)tan (2k ,亠 x )二 tanxsin ( -x ) - - sin x cos (-x ) =cosx H )tan(-x ) - - tanxm )|sin (,亠 x ) = -sin x cos (m ) = - cosx tan (二 x ) IV ) Sin (兀 _x ) =sin x cos (兀—x ) = —cosx tan (兀一sin (— -〉)= cos ..zsin (㊁:)=cos :V )-?) = sin :6. 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7.函数厂Asi n( X J图象的画法:n 5m —兀-2兀①“五点法” __设X-x…•,令X = 0, 2,,2,求出相应的X 值,计算得出五点的坐标,描点后得出图象;②图象变换法:这是作函数简图常用方法。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知识点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知识点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知识点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是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各种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一、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1. 正弦函数(sin):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θ,正弦函数的值定义为所对直角边与斜边之比,即sinθ = 对边/斜边。

2. 余弦函数(cos):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θ,余弦函数的值定义为所对直角边与斜边之比,即cosθ = 邻边/斜边。

3. 正切函数(tan):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θ,正切函数的值定义为所对直角边与邻边之比,即tanθ = 对边/邻边。

4.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关系: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互为倒数,即sinθ = 1/cosθ。

5. 正切函数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关系:正切函数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比值相等,即tanθ = sinθ/cosθ。

6.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都具有周期性,周期为2π或360°。

7.三角函数的图像:正弦函数图像为一条波浪线,余弦函数图像为正弦函数图像向右平移π/2或90°,正切函数图像则为一系列渐进线(纵坐标趋近于正负无穷)。

二、解三角形的基本方法解三角形是指已知一个或多个角度和边长,求解出三角形的未知边长和角度的过程。

1.已知两边算第三边:利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可以根据给定的两边长度求解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2.已知一边和与之相对的角度算另外两个角度: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以利用给定的一边和一个角求解另外两个角度。

3.已知两边和一个角度算第三边:先根据已知的两边和一个角度求解第三个角度,然后根据三角形的角度和边长之间的关系求解第三边。

三、解三角形的具体例题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的大小:根据余弦定理或正弦定理计算出三个角的大小。

2.已知三个角,求三个边长:根据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计算出三个边长的取值范围。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摘要:三角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周期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在数学和其它领域中有重要作用.三角知识是技工院校数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其中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三角变换、解三角形的交汇与综合是三角中的重要题型,本文对此作一些探索分析。

关键词:数学三角函数解三角形作为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三角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周期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在数学和其它领域中有重要作用。

三角知识是技工院校数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其中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三角变换、解三角形的交汇与综合是三角中的重要题型,本文对此作一些探索分析。

一、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角α的终边OP与单位圆⊙O交于点P,PM⊥x轴于M,单位圆⊙O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A,AT与x轴垂直且与α的终边(或其延长线)交于点T。

据三角函数定义,可用有向线段的数值表示三角函数:sinα=MP(正弦线),cosα=OM(余弦线),t anα=AT(正切线),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统称为三角函数线。

三角函数线是非常有效的几何工具,教材就用它求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从几何角度用三角函数线求解某些三角问题显得直观简洁明了。

例1: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α的取值范围:(1)sinα=cosα。

(2)sinα>cosα。

(3)sinα<cosα。

解答: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如图。

(1)sinα=cosα就是MP=OM即y=x,α的终边就是第一或三象限的平分线,α的集合就是{α|α=kπ+π/4,k∈Z}。

(2)sinα>cosα就是MP>OM即y>x,α的终边位于第一、三象限平分线上方(可用线性规划知识),α的集合就是{α|2kπ+π/4<α<2kkπ+5π/4,k∈Z}。

(3)类似(2)的解法可得满足sinα<cosα的α的集合就是{α|2kπ-3π/4<α<2kkπ+π/4,k∈Z}。

例2:求函数y=1g(2sinx-2)+1g(1-2cosx)的定义域。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考点梳理】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S=12a·h a(h a表示边a上的高);(2)S=12ab sin C=12ac sin B=12bc sin A.(3)S=12r(a+b+c)(r为内切圆半径).【考点突破】考点一、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例1】在△ABC中,∠BAC=3π4,AB=6,AC=32,点D在BC边上,AD=BD,求AD的长.[解析] 设△ABC的内角∠BAC,B,C所对边的长分别是a,b,c,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 cos∠BAC=(32)2+62-2×32×6×cos 3π4=18+36-(-36)=90,所以a=310.又由正弦定理得sin B=b sin∠BACa=3310=1010,由题设知0<B<π4,所以cos B=1-sin 2B=1-110=31010.在△ABD中,因为AD=BD,所以∠ABD=∠BAD,所以∠ADB=π-2B,故由正弦定理得AD=AB·sin Bsin(π-2B)=6sin B2sin B cos B=3cos B=10.【类题通法】1.正弦定理是一个连比等式,只要知道其比值或等量关系就可以运用正弦定理通过约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2.(1)运用余弦定理时,要注意整体思想的运用.(2)在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求该三角形的其它边角的问题时,首先必须判断是否有解,如果有解,是一解还是两解,注意“大边对大角”在判定中的应用.【对点训练】1.已知a,b,c分别为△ABC三个内角A,B,C的对边,且(b-c)(sin B +sin C)=(a-3c)sin A,则角B的大小为()A.30°B.45°C.60°D.120°[答案]A[解析] 由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csin C 及(b -c )·(sin B +sin C )=(a -3c )sin A 得(b -c )(b +c )=(a -3c )a ,即b 2-c 2=a 2-3ac ,∴a 2+c 2-b 2=3ac .又∵cos B =a 2+c 2-b 22ac ,∴cos B =32,∴B =30°.2.△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os A =45,cos C =513,a =1,则b =________.[答案] 2113[解析] 在△ABC 中,∵cos A =45,cos C =513,∴sin A =35,sin C =1213,∴sin B =sin(A +C )=sin A cos C +cos A sin C =35×513+45×1213=6365.又∵a sin A =b sin B ,∴b =a sin B sin A =1×636535=2113.考点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例2】(1)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满足a cos A =b cos B ,则△ABC 的形状为(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2)设角A ,B ,C 是△ABC 的三个内角,则“A +B <C ”是“△ABC 是钝角三角形”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1)D (2)A[解析] (1)因为a cos A =b cos B ,由正弦定理得sin A cos A =sin B cos B ,即sin 2A =sin 2B ,所以2A =2B 或2A +2B =π,即A =B 或A +B =π2,所以△ABC 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选D.(2)由A +B +C =π,A +B <C ,可得C >π2,故三角形ABC 为钝角三角形,反之不成立.故选A. 【类题通法】1.判定三角形形状的途径:(1)化边为角,通过三角变换找出角之间的关系.(2)化角为边,通过代数变形找出边之间的关系,正(余)弦定理是转化的桥梁.2.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不要随意约掉公因式;要移项提取公因式,否则会有漏掉一种形状的可能. 【对点训练】1.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2sin A cos B =sin C ,那么△ABC 一定是( )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答案] B[解析] 法一:由已知得2sin A cos B =sin C =sin(A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即sin(A -B )=0,因为-π<A -B <π,所以A =B .法二:由正弦定理得2a cos B =c ,再由余弦定理得2a ·a 2+c 2-b 22ac =c ⇒a 2=b 2⇒a =b .2.在△ABC 中,c =3,b =1,∠B =π6,则△ABC 的形状为( )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答案] D[解析]根据余弦定理有1=a2+3-3a,解得a=1或a=2,当a=1时,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当a=2时,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故选D.考点三、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问题【例3】已知a,b,c分别为△ABC内角A,B,C的对边,sin2B=2sin A sinC.(1)若a=b,求cos B;(2)设B=90°,且a=2,求△ABC的面积.[解析] (1)由题设及正弦定理可得b2=2ac.又a=b,可得b=2c,a=2c.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B=a2+c2-b22ac=14.(2)由(1)知b2=2ac.因为B=90°,由勾股定理得a2+c2=b2,故a2+c2=2ac,进而可得c=a= 2.所以△ABC的面积为12×2×2=1.【类题通法】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方法:(1)对于面积公式S=12ab sin C=12ac sin B=12bc sin A,一般是已知哪一个角就使用哪一个公式.(2)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一般要用到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进行边和角的转化.【对点训练】△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2cos C(a cos B+b cos A)=c.(1)求C;(2)若c=7,△ABC的面积为332,求△ABC的周长.[解析] (1)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2cos C(sin A cos B+sin B cos A)=sin C,即2cos C sin(A+B)=sin C,故2sin C cos C=sin C.可得cos C=12,所以C=π3.(2)由已知得12ab sin C=332.又C=π3,所以ab=6.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得a2+b2-2ab cos C=7,故a2+b2=13,从而(a+b)2=25.所以△ABC的周长为5+7.。

(完整版)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设α是任意一个角,P (,)x y 是α的终边上的任意一点(异于原点),它与原点的距离是0r =>,那么sin ,cos y xr rαα==,()tan ,0yx xα=≠三角函数值只与角的大小有关,而与终边上点P 的位置无关。

2.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 + - + - + - - - + + -sin α cos α tan α3.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平方关系:22221sincos 1,1tan cos αααα+=+=(2)商数关系:sin tan cos ααα=(用于切化弦) ※平方关系一般为隐含条件,直接运用。

注意“1”的代换4.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诱导公式(把角写成απ±2k 形式,利用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Ⅰ)⎪⎩⎪⎨⎧=+=+=+x x k x x k x x k 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 Ⅱ)⎪⎩⎪⎨⎧-=-=--=-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 Ⅲ) ⎪⎩⎪⎨⎧=+-=+-=+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 Ⅳ)⎪⎩⎪⎨⎧-=--=-=-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 Ⅴ)⎪⎪⎩⎪⎪⎨⎧=-=-ααπααπsin )2cos(cos )2sin( Ⅵ)⎪⎪⎩⎪⎪⎨⎧-=+=+ααπααπsin )2cos(cos )2sin(5.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6.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sin y x =cos y x = tan y x =图像定义域 R R,2x x k k Z ππ⎧⎫≠+∈⎨⎬⎩⎭值域[]1,1-[]1,1-R最值当22x k ππ=+()k Z ∈时,max 1y =;当22x k ππ=-()k Z ∈时,当()2x k k Z π=∈时,max 1y =;当2x k ππ=+()k Z ∈时,min 1y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度0 30 45 60 90 120 135 150 180︒270360弧度6π 4π 3π 2π 23π 34π 56π π32π 2πsin α122232132 22121cos α132 2212 012- 22- 32- 1- 0 1tan α 0 3313无3-1-33-无函数 性 质7.函数sin()y A x ωϕ=+图象的画法: ①“五点法”――设X x ωϕ=+,令X =0,3,,,222ππππ求出相应的x 值,计算得出五点的坐标,描点后得出图象; ②图象变换法:这是作函数简图常用方法。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与解三角形密切相关。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

一、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1. 正弦函数(Sin):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函数定义为对边与斜边之比,即sinA=opposite/hypotenuse。

正弦函数是一个周期函数,其周期为2π,且在0到2π之间取值范围为[-1,1]。

2. 余弦函数(Cos):在直角三角形中,余弦函数定义为邻边与斜边之比,即cosA=adjacent/hypotenuse。

余弦函数也是一个周期函数,其周期为2π,取值范围同样为[-1,1]。

3. 正切函数(Tan):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切函数定义为对边与邻边之比,即tanA=opposite/adjacent。

正切函数是一个无界函数,它的取值范围是所有实数。

此外,还存在反三角函数,如反正弦函数(Arcsin)、反余弦函数(Arccos)和反正切函数(Arctan),它们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关系是:Arcsin(sinA) = AArccos(cosA) = AArctan(tanA) = A二、解三角形的基本步骤解三角形指的是已知三角形中的一些条件,推导出其它未知条件的过程。

求解三角形的基本步骤如下:1.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边长和一个夹角: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使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正切定理来求解其他未知边长和夹角。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和一个边长: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使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正切定理来求解其他未知边长和角度。

3.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可以使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海伦公式来求解三个角度。

三、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1. 正弦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其边长对应的角度分别为a、b 和c,则有sinA/a = sinB/b = sinC/c。

这个定理可以用来求解已知三角形两个边长和一个角度的情况。

2. 余弦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其边长对应的角度分别为a、b 和c,则有c^2 = a^2 + b^2 - 2ab*cosC。

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

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

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知识点一三角函数(一)、角的概念的推广1.定义:角可以看成平面内的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2.分类:按旋转方向不同分为正角、负角、零角.按终边位置不同分为象限角和轴线角.3.终边相同的角: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β|β=α+k·360°,k∈Z}.(二)、弧度制的定义和公式1.定义: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弧度记作rad. 2.公式(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四)、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平方关系:sin 2α+cos 2α=1. 2.商数关系:sin αcos α=tan α.(五)、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知识点二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用五点法作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简图1.正弦函数y =sin x ,x ∈[0,2π]的图象中,五个关键点是:(0,0),⎝ ⎛⎭⎪⎫π2,1,(π,0),⎝ ⎛⎭⎪⎫3π2,-1,(2π,0).2.余弦函数y =cos x ,x ∈[0,2π]的图象中,五个关键点是:(0,1),⎝ ⎛⎭⎪⎫π2,0,(π,-1),⎝ ⎛⎭⎪⎫3π2,0,(2π,1).(二)、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下表中k ∈Z )知识点三函数y=A sin(ωx+φ)的图像及应用(一)、“五点法”作函数y=A sin(ωx+φ)(A>0,ω>0)的简图“五点法”作图的五点是在一个周期内的最高点、最低点及与x轴相交的三个点,作图时的一般步骤为:1.定点:如下表所示.2.作图:在坐标系中描出这五个关键点,用平滑的曲线顺次连接得到y=A sin(ωx+φ)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3.扩展:将所得图象,按周期向两侧扩展可得y=A sin(ωx+φ)在R上的图象.(二)、函数y=A sin(ωx+φ)中各量的物理意义当函数y=A sin(ωx+φ)(A>0,ω>0),x∈[0,+∞) 表示一个振动量时,几个相关的概念如下表:(三)、函数y =sin x 的图象经变换得到y =A sin(ωx +φ)的图象的两种途径知识点四 三角恒等变换(一)、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二)、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sin 2α=2sin αcos α.cos 2α=cos 2α-sin 2α=2cos 2α-1=1-2sin 2α. tan 2α=2tan α1-tan 2α.(三)、有关公式的逆用、变形等 1.tan α±tan β=tan(α±β)(1∓tan αtan β). 2.cos 2α=1+cos 2α2, sin 2α=1-cos 2α2. 3.1+sin 2α=(sin α+cos α)2, 1-sin 2α=(sin α-cos α)2,sin α±cos α=2sin ⎝ ⎛⎭⎪⎫α±π4.(四)、函数f (α)=a sin α+b cos α(a ,b 为常数),可以化为f (α)=a 2+b 2sin(α+φ)⎝ ⎛⎭⎪⎫其中tan φ=b a 或f (α)=a 2+b 2cos(α-φ)⎝ ⎛⎭⎪⎫其中tan φ=a b .知识点五 解三角形(一)、正、余弦定理在△ABC 中,若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则(二)、S△ABC=12ab sin C=12bc sin A=12ac sin B=abc4R=12(a+b+c)·r(r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并可由此计算R,r.(三)、实际问题中的常用角1.仰角和俯角: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叫俯角(如图1).2.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叫作方位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2).3.方向角: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如南偏东30°,北偏西45°等.4.坡度: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三角函数是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的一种重要工具。

在解三角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从而得出角度和边长的关系,进而求解未知的角度或边长。

本文将介绍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并结合实例来解释如何利用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的问题。

一、三角函数的定义与基本性质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角A的对边为a,邻边为b,斜边为c。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个基本的三角函数:1. 正弦函数(sine):sin(A) = a/c2. 余弦函数(cosine):cos(A) = b/c3. 正切函数(tangent):tan(A) = a/b这些定义是解决三角形问题的基础,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求解未知的角度或边长。

此外,三角函数还具有以下一些基本性质:1. sin(A) = cos(90° - A)cos(A) = sin(90° - A)tan(A) = 1/tan(90° - A)2. sin^2(A) + cos^2(A) = 1tan(A) = sin(A) / cos(A)3. 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cos(A ± B) = cos(A)cos(B) ∓ sin(A)sin(B)tan(A ± B) = (tan(A) ± tan(B)) / (1 ∓ tan(A)tan(B))这些基本性质在解三角形问题时经常被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得出更多的关系式,从而进一步求解未知的角度或边长。

二、根据三角函数解三角形在解三角形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1. 已知两边和夹角:如果我们已知两边和它们夹角的大小,我们可以使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来求解第三边的长度和其他角度的大小。

2. 已知两边和一个角的正弦:如果我们已知两边和一个角的正弦值,我们可以使用正弦函数的逆函数来求解这个角度的大小,然后再根据已知的角度和两边长度使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来求解其他未知的角度或边长。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7.在△ABC 中,AC= 7,BC=2,B=60° ,则 AB 边上的 高等于( 3 A. 4 C. 3
π 4x,∴f4 =tan
π=0.
2.已知 4 A. 5 4 3 C. 15
π cosα-6 +sin
π 4 3 α= ,则 sinα+6 的值是( 5
)
4 B.- 5 4 3 D.- 15
π cosα-6 +sin
解析:选 A
解析:选 D
)
因为 sin 25° <sin 66° =cos 24° <1<tan 61° ,所以
sin 25° <cos 24° <tan 61° .
3 1 4. 若将函数 f(x)= sin x- cos x 的图象向右平移 m(0<m<π) 4 4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 m=( A. 5π 6 B. π 6 C. 2π 3 ) D. π 3
π 5.已知 A,B,C,D,E 是函数 y=sin(ωx+φ)ω>0,0<φ< 一个周 2 π 期内的图象上的五个点,如图所示,A- ,0,B 为 y 轴上的点,C 为 6 图象上的最低点,E 为该函数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B 与 D 关于点 E 对称, 在 x 轴上的投影为 π ,则( 12 )
Hale Waihona Puke 6.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 1 1 S= absin C= acsin B= bcsin A. 2 2 2
2.整体法:求 y=Asin(ωx+φ)(ω>0)的单调区间、周期、值 域、对称轴(中心)时,将 ωx+φ 看作一个整体,利用正弦曲线的 性质解决. 3.换元法:在求三角函数的值域时,有时将 sin x(或 cos x) 看作一个整体,换元后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 4.公式法:y=Asin(ωx+φ)和 y=Acos(ωx+φ)的最小正周期 2π π 为 ,y=Atan(ωx+φ)的最小正周期为 . |ω| |ω|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在数学中,三角函数是研究角度和三角形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

通过三角函数的使用,我们可以解决很多与角度和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应用三角函数解决三角形的各类问题。

一、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1. 正弦函数(sine function)正弦函数常用符号为sin,对于任意角θ,其正弦值sinθ等于对边与斜边的比值:sinθ = 对边/斜边。

2. 余弦函数(cosine function)余弦函数常用符号为cos,对于任意角θ,其余弦值cosθ等于邻边与斜边的比值:cosθ = 邻边/斜边。

3. 正切函数(tangent function)正切函数常用符号为tan,对于任意角θ,其正切值tanθ等于对边与邻边的比值:tanθ = 对边/邻边。

4. 余切函数(cotangent function)余切函数常用符号为cot,对于任意角θ,其余切值cotθ等于邻边与对边的比值:cotθ = 邻边/对边。

5. 正割函数(secant function)正割函数常用符号为sec,对于任意角θ,其正割值secθ等于斜边与邻边的比值:secθ = 斜边/邻边。

6. 余割函数(cosecant function)余割函数常用符号为csc,对于任意角θ,其余割值cscθ等于斜边与对边的比值:cscθ = 斜边/对边。

二、解三角形的常用方法1. 已知边长求角度假设我们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a和b,以及它们之间的夹角θ。

我们可以利用正弦、余弦或正切函数求解这个角度。

- 已知边长a和b,以及夹角θ,可以使用正弦函数来求解:sinθ = a/b,从而可以解得角度θ。

- 已知边长a和b,以及夹角θ,可以使用余弦函数来求解:cosθ = a/b,从而可以解得角度θ。

- 已知边长a和b,以及夹角θ,可以使用正切函数来求解:tanθ = a/b,从而可以解得角度θ。

2. 已知角度求边长假设我们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长a,以及与这条边相连的两个角度θ和φ。

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

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

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这两个知识点在解决几何问题和求解三角方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汇总和总结。

一、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 正弦函数(sin):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函数定义为对边与斜边之比。

在单位圆中,正弦函数定义为点在单位圆上的纵坐标。

2. 余弦函数(cos):在直角三角形中,余弦函数定义为邻边与斜边之比。

在单位圆中,余弦函数定义为点在单位圆上的横坐标。

3. 正切函数(tan):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切函数定义为对边与邻边之比。

在单位圆中,正切函数定义为点在单位圆上的纵坐标与横坐标之比。

4.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都具有周期性,周期为360度或2π弧度。

5.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平方和等于1,正切函数与正弦函数的比值等于余弦函数。

二、解三角形的基本方法1. 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最简单的三角形,可以通过已知两个角或两个边长度,求解出三个角和三个边的长度。

解直角三角形常用的方法包括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勾股定理。

2. 解一般三角形:一般三角形包括三个不等边和三个不等角。

解一般三角形的关键是要找到足够的已知条件,一般包括已知两个角和一个边的长度,或已知两个边和一个角的大小。

解一般三角形常用的方法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三、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的应用1. 几何问题的求解: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广泛应用于几何问题的求解,如求解三角形的面积、角度、边长等。

2. 物理问题的求解: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也在物理问题的求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求解力的合成与分解、两个物体之间的角度等。

3. 工程问题的求解:在工程问题中,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用于求解斜面的倾斜角度、测量高楼大厦的高度等。

四、总结本文对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汇总和总结。

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三角函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了三角形中角度和边长之间的关系。

解三角形则是利用已知的一些条件,计算出三角形中的未知量。

本文将总结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1. 正弦函数(sine function)正弦函数是三角函数中最基本的一种,用sin表示。

它表示一个角的对边与斜边之比,即sinθ = 对边 / 斜边。

2. 余弦函数(cosine function)余弦函数是与正弦函数相似的三角函数,用cos表示。

它表示一个角的邻边与斜边之比,即cosθ = 邻边 / 斜边。

3. 正切函数(tangent function)正切函数也是常见的三角函数,用tan表示。

它表示一个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即tanθ = 对边 / 邻边。

二、三角函数的性质1. 周期性三角函数具有周期性,即在一定范围内,函数值会重复出现。

例如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是2π,而正切函数的周期是π。

2. 定义域和值域不同的三角函数具有不同的定义域和值域。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域是整个实数集,值域是[-1, 1];而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除去其奇点的整个实数集,值域是整个实数集。

三、解三角形的基本方法解三角形是根据已知条件来计算未知量和角度的过程。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解三角形方法。

1. 余弦定理(Law of Cosines)余弦定理可以用来计算三角形中的边长。

对于一个三角形ABC,已知边长a、b和夹角C,余弦定理可以表示为c^2 = a^2 + b^2 - 2ab cosC。

通过此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任意一条边的长度。

2. 正弦定理(Law of Sines)正弦定理可以用来计算三角形中的角度和边长。

对于一个三角形ABC,已知边长a,b和夹角C,正弦定理可以表示为a/sinA = b/sinB = c/sinC。

通过此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未知的角度和边长。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解决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介绍如何利用三角函数来解决解三角形的问题。

一、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 正弦函数(Sine function):正弦函数是将一个角的对边长度与斜边长度之比定义为三角函数的一种。

用符号sin表示。

对于角度为θ的三角形,其正弦值可以表示为sinθ = 对边/斜边。

2. 余弦函数(Cosine function):余弦函数是将一个角的邻边长度与斜边长度之比定义为三角函数的一种。

用符号cos表示。

对于角度为θ的三角形,其余弦值可以表示为cosθ = 邻边/斜边。

3. 正切函数(Tangent function):正切函数是将一个角的对边长度与邻边长度之比定义为三角函数的一种。

用符号tan表示。

对于角度为θ的三角形,其正切值可以表示为tanθ = 对边/邻边。

4. 余割函数(Cosecant function)、正割函数(Secant function)和余切函数(Cotangent function):余割函数cscθ = 1/sinθ,正割函数secθ = 1/cosθ,余切函数cotθ =1/tanθ。

5.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割函数和余割函数的周期都为2π,而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的周期为π。

二、解三角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三角形是指根据已知条件求解三角形的各个未知量,其中常见的未知量包括角度和边长。

三角函数在解三角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边长(a、b)和一个夹角(C)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余弦定理来计算第三边(c):c² = a² + b² - 2ab*cosC在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边长(a、b)和一个对应的角度(C)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正弦定理来计算第三边(c):(a/sinA) = (b/sinB) = (c/sinC)在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边长(a、b、c)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来计算角度(A、B、C):cosA = (b² + c² - a²) / 2bcsinA = √(1 - cos²A)通过以上定理和公式,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各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问题,如已知三个边长求解角度,已知两个边长和一个夹角求解另外两个角度等。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广泛用于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并探讨如何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来解决三角形的各种问题。

一、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1. 正弦函数(sin):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A,正弦函数的值等于该角的对边与斜边之比。

即sin(A) = 对边/斜边。

2. 余弦函数(cos):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A,余弦函数的值等于该角的邻边与斜边之比。

即cos(A) = 邻边/斜边。

3. 正切函数(tan):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A,正切函数的值等于该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

即tan(A) = 对边/邻边。

4.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根据勾股定理,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对边的平方与邻边的平方之和。

利用这个关系,可以推导出三角函数之间的互相关系,例如sin^2(A) + cos^2(A) = 1。

二、解三角形的常用方法1. 已知两边求角: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度,我们可以利用余弦定理来求解这个三角形的角度。

余弦定理表达式为c^2 = a^2 + b^2 - 2abcos(C),其中c为三角形的斜边,a和b为两个已知边的长度,C为斜边对应的角度。

通过求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角C的值。

2. 已知一边一角求边: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度和一个角度,我们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来求解这个三角形的另外两条边。

正弦定理表达式为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A、B、C为对应的角度。

通过代入已知的值和未知的变量,可以解出另外两条边的长度。

3. 已知两角求边: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和一条边的长度,我们可以利用正弦函数或者正切函数来求解这个三角形的其他边的长度。

根据已知的信息,可以设置各种方程式来解出未知变量。

三、实例分析假设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3cm和4cm,对应的角度为60度。

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知识点

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知识点

三角函数知识点正角 :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 : 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2、角的极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为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的会集为k 360k 36090 , k第二象限角的会集为k 36090k 360180 , k第三象限角的会集为k 360180k 360270 , k第四象限角的会集为k 360270k 360360 , k终边在 x 轴上的角的会集为k180 ,k终边在 y 轴上的角的会集为k 180 90 ,k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会集为k 90 ,k3、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会集为k 360, k4、已知是第几象限角,确定n* 所在象限的方法:先把各象限均分n 等n份,再从 x 轴的正半轴的上方起,依次将各地域标上一、二、三、四,则原来是第几象限对应的标号即为终边所落在的地域.n5、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6、半径为r的圆的圆心角所对弧的长为 l ,则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l .r7、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2360 ,1, 1180.1808、若扇形的圆心角为为弧度制,半径为 r ,弧长为l,周长为C,面积为S,则 l r , C 2r l ,S 1lr1r 2.229、设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的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是x, y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 r r x2y 20 ,则sin y, cosx, tan y x 0 .r r x10、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第一象限全为正,第二象限正弦为正,第三象限正切为正,第四象限余弦为正.11、三角函数线: sin, cos, tan.1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 sin 2cos21sin 21cos2,cos2 1 sin2; 2sin tancossin tan cos,cos sin.tan yP T O M A x13、三角函数的引诱公式:1 sin 2k sin,cos 2k cos,tan 2k tan k.2 sin sin,cos cos,tan tan.3 sin sin,cos cos,tan tan.4 sin sin,cos cos,tan tan.口诀:函数名称不变,符号看象限.5 sin cos,cos sin.226 sin cos,cos sin.22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14、函数y sin x 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个单位长度,获取函数y sin x的图象;再将函数y sin x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1倍(纵坐标不变),获取函数y sin x的图象;再将函数y sin x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获取函数 y sin x的图象.函数 y sin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1倍(纵坐标不变),获取函数y sin x 的图象;再将函数y sin x 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个单位长度,获取函数y sin x的图象;再将函数y sin x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获取函数y sin x的图象.函数 y sin x0,0 的性质:① 振幅:;②周期:2;③频率: f1;④相位:x;⑤初相:2.函数 y sin x,当 x x1时,获取最小值为 y min;当 x x2时,获取最大值为 y max,则1ymaxymin,1ymaxymin,x2x1x1 x2.222 15、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性数y sin x y cos x y tan x质图象定义R R x x k, k2域值1,11,1R域最当 x 2k k当 x 2k k时,值2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时,y max1;当x2k2k时, y min1.周2期性奇奇函数偶性在2k, 2k22单k上是增函数;在调性2k, 2k322k上是减函数.对对称中心 k,0k称对称轴性x k k2半角公式y max1;当x2kk时, y min1.2偶函数奇函数在 2k,2 k k上是增函数;在在 k2, k22k,2 kk上是增函数.k上是减函数.对称中心对称中心k,0kkk,022对称轴 x k k无对称轴sin(A/2)=√((1 -cosA)/2)sin(A/2)=-√((1 -cosA)/2)cos(A/2)=√((1+cosA)/2)cos(A/2)=-√((1+cosA)/2)tan(A/2)=√((1 -cosA)/((1+cosA))tan(A/2)=-√((1 -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 -cosA))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辅助角公式sin cos2 2 sin,其中tan.降幂公式(sin^2 ) x=1-cos2x/2(cos^2)x=i=cos2x/2全能公式令 tan(a/2)=tsina=2t/(1+t^2)cosa=(1-t^2)/(1+t^2)tana=2t/(1-t^2)公式一:设α 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 tan (2kπ+α)=(2kπ+α)=sin αtan αcoscot(2kπ+α)=(2kπ+α)=cosαcot α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 +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 tan (π+α)=- sin αcos(π+α)=-cosα(π+α)= tan αcot(π+α)=cotα公式三:任意角α与 -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α)=-sin αcos(-α)=cosαtan(-α)=-tan αcot(-α)=-cot α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获取π - 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 tan (π-α)= sin α(π-α)=- tan αcoscot(π-α)=-(π-α)=-cosαcot α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获取2π - 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 tan (2π-α)=-(2π-α)=-sin αtan αcoscot(2π-α)= cosα(2π-α)=- cot α公式六:π/2 ±α及 3π/2 ±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 /2+α)= cosαcos(π /2 +α)=- sin αtan (π /2+α)=- cot αcot(π /2 +α)=- tan αsin(π /2-α)= cosαcos(π /2 -α)= sin αtan (π /2-α)= cot αcot(π /2 -α)= tan α( 以上 k∈Z)注意:在做题时,将 a 看作锐角来做会比较好做。

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在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解三角形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入手,详细讨论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关系。

一、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三角函数主要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它们的定义如下:1. 正弦函数(sin):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给定的角θ,正弦函数的值等于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即sinθ = 对边/斜边。

2. 余弦函数(cos):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给定的角θ,余弦函数的值等于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即cosθ = 邻边/斜边。

3. 正切函数(tan):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给定的角θ,正切函数的值等于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即tanθ = 对边/邻边。

三角函数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包括:1. 周期性: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是2π,而正切函数的周期是π。

2. 平移性: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在横轴方向上可以进行平移,具体平移的距离由相位差决定。

3. 对称性:正弦函数是奇函数,即sin(-θ) = -sinθ;余弦函数是偶函数,即cos(-θ) = cosθ;正切函数是奇函数,即tan(-θ) = -tanθ。

4. 奇偶性:正弦函数是奇函数,余弦函数是偶函数,正切函数是奇函数。

二、三角函数的运用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解三角形的问题。

解三角形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函数,根据已知条件求解未知量。

1. 已知两边求解角度:对于给定的两边长度 a 和 b,可以利用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求解夹角θ。

具体步骤如下:- 使用正弦函数:sinθ = 对边/斜边,即sinθ = a/b,解得θ = arcsin(a/b)。

- 使用余弦函数:cosθ = 邻边/斜边,即cosθ = a/b,解得θ = arccos(a/b)。

2. 已知一边一角求解另外两边和另外两个角度:对于给定的一边长度 a 和夹角θ,可以利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或正切函数求解未知量。

具体步骤如下:- 使用正弦函数:利用a/sinθ = b/sin(90°),求解未知边 b。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函数,在几何学、物理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解三角形则是利用三角函数求解三角形的各个边长和角度的过程。

下面将对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一、三角函数的概念及性质1. 正弦函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些锐角,其对边与斜边的比值被定义为正弦,用sin表示。

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是[-1,1]。

2. 余弦函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些锐角,其邻边与斜边的比值被定义为余弦,用cos表示。

余弦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是[-1,1]。

3. 正切函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些锐角,其对边与邻边的比值被定义为正切,用tan表示。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是(-∞,∞)。

4. 余切函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些锐角,其邻边与对边的比值被定义为余切,用cot表示。

余切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是(-∞,∞)。

5. 正割函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些锐角,其斜边与邻边的比值被定义为正割,用sec表示。

正割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是(-∞,-1]∪[1,∞)。

6. 余割函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些锐角,其斜边与对边的比值被定义为余割,用csc表示。

余割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是(-∞,-1]∪[1,∞)。

二、解三角形的基本原理解三角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来求得三角形的各个边长和角度。

1.利用已知边长和角度求解三角形: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和一个边长,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来求解三角形的其他边长和角度。

例如,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a和b,以及夹角C,可以利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来求解三角形的第三边长和其他两个角度。

2.利用已知边长求解三角形的角度: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可以利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来求解三角形的三个角度。

例如,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分别为a、b、c,可以利用余弦定理求解三个角度。

数学文化之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数学文化之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数学文化之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是数学中非常重要且实用的概念和技巧。

它们在几何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解三角形的方法。

一、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1. 正弦函数(sin)正弦函数是一个周期函数,表示一个角的正弦值与其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在直角三角形中,角的正弦值等于对边长度与斜边长度的比。

2. 余弦函数(cos)余弦函数是一个周期函数,表示一个角的余弦值与其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在直角三角形中,角的余弦值等于邻边长度与斜边长度的比。

3. 正切函数(tan)正切函数是一个周期函数,表示一个角的正切值与其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在直角三角形中,角的正切值等于对边长度与邻边长度的比。

4. 余切函数(cot)余切函数是一个周期函数,表示一个角的余切值与其邻边与对边的比值。

在直角三角形中,角的余切值等于邻边长度与对边长度的比。

二、解三角形的方法解三角形是指通过给定的已知条件,求解出三角形的各个角和边长的过程。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和相关公式,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解三角形。

1. 已知两边和夹角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度和夹角大小,可以使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来求解第三条边和其余两个角的大小。

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分别是: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C)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2. 已知一边和两个角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一边长度和两个角的大小,可以利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来求解另外两条边的长度和第三个角的大小。

3. 已知三边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可以利用余弦函数来求解其中一个角的大小,然后再利用正弦函数来求解其余两个角的大小。

三、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应用1. 地球测量学中的应用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的概念和方法在地球测量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测量地球上两个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和各个观测点与地球中心的连线的夹角,可以计算出地球表面上两个观测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题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求三角函数得定义域实质就就就是解三角不等式(组)、一般可用三角函数得图象或三角函数线确定三角不等式得解、列三角不等式,既要考虑分式得分母不能为零;偶次方根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对数得真数大于零及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又要考虑三角函数本身得定义域;
求三角函数得值域得常用方法:1、化为求得值域;
,引入辅助角,化为求解方法同类型。

2、化为关于(或)得二次函数式;
,设,化为二次函数在上得最值求之;
周期问题一般将函数式化为(其中为三角函数,)、
)
②y=tanx图象得对称中心(,0)
(二)主要方法:
1、函数得单调增区间可由
解出,单调减区间可由解出; 周期
2、函数得单调减区间可由
解出,单调增区间呢。

(自己导出)周期
3、函数得单调增区间可由
解出。

(无增区间,重点掌握) 周期
课堂练习:
1.已知函数得定义域为,值域为,求常数得值 (化为求得值域)、
2、函数得单调递减区间就就是
3、函数得单调增区间为
2、函数,、
(Ⅰ)求函数得最小正周期;(Ⅱ)求函数在区间上得最小值与最大值、(化为求得值域)、
3、函数得一个单调增区间就就是
ﻩﻩﻩﻩ
4、若函数,则就就是
最小正周期为得奇函数最小正周期为得奇函数
最小正周期为得偶函数最小正周期为得偶函数
5、函数得最大值
6、当函数得最大值为时,求得值、
7、函数得最大值就就是
8、已知函数,、
(1)求得最大值与最小值;(2)f(x)得最小正周期。

(3)若不等式在上恒成立,求实数得取值范围、
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推论:正余弦定理得边角互换功能
① ,,
②,,
③==

(4)面积公式:S=ab*sinC=bc*sinA=ca*sinB
课堂练习:
1、在中,角得对边分别为,已知,则( )
A、1 ﻩB.2 C、ﻩﻩﻩD、
2、在△ABC中,AB=3,BC=,AC=4,则边AC上得高为( )
A、B、 C、D、
3、在ΔABC中,已知a=,b=,B=45°,求角A,角C得大小及边c得长度。

4、得内角A、B、C得对边分别为a、b、c,若a、b、c成等比数列,且,则()
A、 B、 C、D、
【填空题】
5、在中,分别就就是、、所对得边。

若,,,则__________
6、在锐角△ABC中,边长a=1,b=2,则边长c得取值范围就就是_______、
7、已知锐角得面积为,,则角得大小为( )
ﻩA、75°ﻩB、60°
ﻩC、45°D、30°
8、在△中,若,则等于、
9、在中,已知,则得大小为 ( )
ﻩﻩﻩ
【解答题】
10、在中,分别就就是三个内角得对边、若,,求得面积、
11、如图,就就是等边三角形,就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交于,、
ﻩ(1)求∠得得值;
(2)求、
12、在中,角A、B、C所对得边分别为a,b,c,且满足
(I)求得面积;
(II)若b+c=6,求a得值、
13、在
(I)求得值;
(Ⅱ)设,求得面积、
14、在中,分别就就是三个内角得对边,且
求角得度数;若求得值
15、已知函数
处取最小值。

(I)求得值;
(Ⅱ)在中,分别就就是角A,B,C得对边,已知求角C。

16、在中,分别就就是三个内角得对边、如果
且、求证:为直角三角形
17、已知ΔABC得角A、B、C所对得边分别就就是a、b、c,设向量, , 、
若//,求证:ΔABC为等腰三角形;
若⊥,边长c = 2,角C = ,求ΔABC得面积、
18、在
(I)求AB得值;
(Ⅱ)求得值。

19、在中,角A、B、C所对得边分别为a,b,c,且满足
(I)求得面积;
(II)若c=1,求a得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