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合集下载

动物麻醉剂及麻醉剂量

动物麻醉剂及麻醉剂量

动物麻醉方法及给药剂量【1】一、动物麻醉的目的1.清醒状态的动物虽然更加接近其生理状态,但是试验过程中的各种强刺激容易引起动物大脑皮质的抑制,使动物机体发生生理机能障碍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甚至引起动物死亡或休克。

2.防止动物伤害实验操作者。

3.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麻醉是动物保护所必需采取的措施。

二、麻醉的类型和方法1.全身麻醉的方法:吸入麻醉:吸入麻醉是将挥发性麻醉剂或气体的麻醉剂经过动物的呼吸道进入体内产生麻醉的效果。

常见的麻醉剂有乙醚、安氟醚、三氟乙烷等,其中乙醚因麻醉深度容易掌握、安全、动物容易恢复等优点,使用最为广泛。

1)大鼠、小鼠、豚鼠的乙醚麻醉:将含有乙醚的棉球/纱布放在大烧杯中,将动物放入,封口。

动物先兴奋后抑制,自行倒下。

当动物角膜反应迟钝,肌肉紧张度降低时,即可取出动物。

如果动物逐渐恢复肌肉紧张(挣扎),可重复麻醉一次,待平静后即可开始试验。

如果试验时间较长,可将动物固定在其口鼻处放置含有乙醚的棉球或纱布,并在实验中注意动物的反应,适时追加乙醚的吸入量,以维持麻醉的深度和实践。

2)猫、兔的乙醚麻醉:将动物放进内装含有乙醚的棉球/纱布的麻醉瓶中,封口。

经过1~2min,从动物后腿依次出现麻痹现象,而后失去运动能力,表明动物进入麻醉状态。

4~6min后可以将动物麻醉,如观察到动物倾斜不能站立、跌倒时,说明动物已经深度麻醉,立即取出动物,这时动物肌肉松弛、四肢紧张度降低,角膜反射迟钝,皮肤痛觉消失,可进行试验。

3)犬的乙醚麻醉:首先将犬用绳子绑定,根据犬的大小选择适合的麻醉口罩,将纱布/棉花放到口罩内,加入乙醚。

一人固定犬的前后肢,另一人用膝盖顶住犬的胸颈处,一手捏住头颈(注意力量,防止窒息),将口罩套在犬嘴上。

开始乙醚用量可大一些,之后逐渐减少。

犬开始兴奋后出现挣扎、呼吸不规则现象,而后呼吸逐渐平稳,肌肉紧张度逐渐消失,角膜反射迟钝,对皮肤刺激无反应,此时可开始试验。

乙醚吸入如果出现呼吸窒息应暂停吸入乙醚,等呼吸恢复后在继续吸入。

动物实验技术2

动物实验技术2

小鼠的皮内注射
4.肌肉注射 (i.m)
因小鼠肌肉较少,一般不作肌肉注 射。如实验必须作肌肉注射时,由助手 抓住小鼠两耳和头部皮肤,并提起。操 作者用左手抓住小鼠一侧后肢,右手取 连有 6 号针头的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大 腿外侧肌肉,将药液注入。 小鼠一侧后肢的用药量不超过 0.1mL。
5.腹腔注射 (i.p)
小 鼠 的 尾 静 脉 注 射
7.脑内注射 常用于微生物学动物实验,将病原体等接种于被检动物脑内, 观察接种后的各种变化。 8.涂布给药 小鼠常采用浸尾方式经尾皮给药,用以定性地判定药物或毒物 经皮肤的吸收作用。 9.呼吸道给药 呈粉尘、气体、蒸气或雾等状态存在的药物或毒气,均需通过 呼吸道给药。 10.脚掌注射法 小鼠脚掌注射时一般取后脚掌,一次最大注射量为 0.25mL。
3.皮内注射 (i.d)
常用于观察皮肤血管的通透性变化及观察皮 内反应,多用于接种、致敏实验等。皮内注射通常 选用背部脊柱两侧的皮肤。先将注射部位及其周围 的被毛剪去,酒精棉球消毒局部。然后用左手将皮 肤捏成皱襞,右手持有 5 号针头的注射器,使针 头与皮肤呈 30 °角刺入皮下,然后将针头向上挑 起并稍刺入,即可注射。注射后,可见皮肤表面鼓 起一小丘。注射后5分钟再拔出针头、否则药液会 从针孔漏出。通常小鼠皮内一次注射量不超过 0.05mL。
麻醉时
静脉注射必须缓慢,同时观察肌肉紧张性、角膜反射和对皮 肤疼痛的反应,当这些活动明显减弱或消失时,要立即停止注射, 并进行抢救。 ① 采取保温措施。在麻醉期间,动物的体温调节机能受 到抑制,会出现体温下降,影响实验结果。 ② 必须保持动物气道的通畅和组织(眼球、舌、肠等器 官)的营养。 ③ 出现麻醉过深情况后,应立刻采取抢救措施。
小 鼠 的 灌 胃 方 法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啮齿类实验动物常用麻醉方法
一:吸入式麻醉法
(1)物品准备为:啮齿类动物麻醉盒、小烧杯、棉球、乙醚点滴瓶
(2)操作流程:
1.将棉球浸泡乙醚,盛入小烧杯中;
2.小烧杯放入麻醉盒
3.把实验动物放入麻醉盒,麻醉过程需要4-6分钟,当动物呈跌倒状态说明麻醉成功。

当动物麻醉变浅时可将盛有乙醚的小棉球放在其口、鼻处补吸麻醉药,补充麻醉。

二:注射麻醉法
(常用麻醉剂为-戊巴比妥钠)
腹腔注射给药时一般先给药总剂量的2/3,然后进行观察,如果已经达到所需的麻醉程度,可以不再注射余下的麻醉药。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实验动物麻醉方法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0.5%~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1.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

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

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

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

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

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

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

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0.5%~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1.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

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

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

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

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

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

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

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

万一呼吸停止,必须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待恢复自动呼吸后再进行操作。

2.苯巴比妥钠此药作用持久,应用方便,在普通麻醉用量情况下对于动物呼吸、血压和其它功能无多大影响。

麻醉兔子的实验报告

麻醉兔子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麻醉兔子的方法,确保实验动物的安全。

2. 学习观察麻醉兔子的生理变化,为后续实验打下基础。

3. 提高动物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麻醉是利用药物使动物暂时失去意识、感觉和反射能力的一种方法。

实验中常用的麻醉方法有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肌肉注射麻醉等。

本实验采用肌肉注射麻醉,通过注射麻醉药物使兔子进入麻醉状态。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1只2. 实验器材:注射器、针头、解剖盘、剪刀、镊子、纱布、酒精棉球、生理盐水等3. 实验药物:盐酸氯胺酮注射液(2%)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兔子放入实验室内,适应环境。

(2)将实验器材和药物准备好。

2. 麻醉(1)在兔子耳朵后部找到肌肉丰满的区域,用酒精棉球消毒。

(2)选用合适长度的针头,抽取盐酸氯胺酮注射液(2%)。

(3)将针头垂直刺入兔子肌肉,缓慢注射药物。

(4)观察兔子反应,待兔子出现四肢无力、呼吸平稳、意识丧失等麻醉状态时,即可进行后续实验操作。

3. 观察麻醉兔子的生理变化(1)观察兔子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

(2)观察兔子心率、血压和脉搏。

(3)观察兔子瞳孔大小和反应。

(4)观察兔子肌肉松弛程度。

4. 实验结束(1)实验结束后,将兔子从实验器材中取出,放入笼内。

(2)观察兔子恢复情况,确保其安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麻醉效果兔子注射盐酸氯胺酮注射液后,迅速进入麻醉状态,呼吸平稳,肌肉松弛,符合实验要求。

2. 生理变化(1)呼吸频率:实验前兔子呼吸频率约为40次/分钟,麻醉后呼吸频率降低至20次/分钟。

(2)心率:实验前兔子心率约为120次/分钟,麻醉后心率降低至80次/分钟。

(3)血压:实验前兔子血压约为120/80mmHg,麻醉后血压降低至80/60mmHg。

(4)瞳孔大小:实验前兔子瞳孔大小适中,麻醉后瞳孔缩小。

(5)肌肉松弛程度:实验前兔子肌肉紧张,麻醉后肌肉松弛。

六、实验结论1. 肌肉注射盐酸氯胺酮注射液是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可以安全地使兔子进入麻醉状态。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实验动物麻醉方法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1.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

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

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

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

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

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

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

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

万一呼吸停止,必须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精选)动物麻醉剂及麻醉剂量

(精选)动物麻醉剂及麻醉剂量

动物麻醉方法及给药剂量一、动物麻醉的目的1.清醒状态的动物虽然更加接近其生理状态,但是试验过程中的各种强刺激容易引起动物大脑皮质的抑制,使动物机体发生生理机能障碍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甚至引起动物死亡或休克。

2.防止动物伤害实验操作者。

3.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麻醉是动物保护所必需采取的措施。

二、麻醉的类型和方法1.全身麻醉的方法:吸入麻醉:吸入麻醉是将挥发性麻醉剂或气体的麻醉剂经过动物的呼吸道进入体内产生麻醉的效果。

常见的麻醉剂有乙醚、安氟醚、三氟乙烷等,其中乙醚因麻醉深度容易掌握、安全、动物容易恢复等优点,使用最为广泛。

1)大鼠、小鼠、豚鼠的乙醚麻醉:将含有乙醚的棉球/纱布放在大烧杯中,将动物放入,封口。

动物先兴奋后抑制,自行倒下。

当动物角膜反应迟钝,肌肉紧张度降低时,即可取出动物。

如果动物逐渐恢复肌肉紧张(挣扎),可重复麻醉一次,待平静后即可开始试验。

如果试验时间较长,可将动物固定在其口鼻处放置含有乙醚的棉球或纱布,并在实验中注意动物的反应,适时追加乙醚的吸入量,以维持麻醉的深度和实践。

2)猫、兔的乙醚麻醉:将动物放进内装含有乙醚的棉球/纱布的麻醉瓶中,封口。

经过1~2min,从动物后腿依次出现麻痹现象,而后失去运动能力,表明动物进入麻醉状态。

4~6min后可以将动物麻醉,如观察到动物倾斜不能站立、跌倒时,说明动物已经深度麻醉,立即取出动物,这时动物肌肉松弛、四肢紧张度降低,角膜反射迟钝,皮肤痛觉消失,可进行试验。

3)犬的乙醚麻醉:首先将犬用绳子绑定,根据犬的大小选择适合的麻醉口罩,将纱布/棉花放到口罩内,加入乙醚。

一人固定犬的前后肢,另一人用膝盖顶住犬的胸颈处,一手捏住头颈(注意力量,防止窒息),将口罩套在犬嘴上。

开始乙醚用量可大一些,之后逐渐减少。

犬开始兴奋后出现挣扎、呼吸不规则现象,而后呼吸逐渐平稳,肌肉紧张度逐渐消失,角膜反射迟钝,对皮肤刺激无反应,此时可开始试验。

乙醚吸入如果出现呼吸窒息应暂停吸入乙醚,等呼吸恢复后在继续吸入。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是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动物物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麻醉方法:
1. 全身麻醉:使用全身麻醉药物,如氯化乙酰胺或异氟醚等,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的方式进行麻醉。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动物或需要长时间麻醉的实验。

2. 局部麻醉: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等,通过局部注射或浸润的方式进行麻醉。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动物或需要局部麻醉的实验。

3. 镇静剂: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或苯巴比妥等,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进行麻醉。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轻度麻醉或对镇静剂敏感的动物。

4. 吸入麻醉气体:使用麻醉气体,如笑气或七氟醚等,通过吸入的方式进行麻醉。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鼠或需要快速麻醉的实验。

需要注意的是,麻醉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的需要和动物的安全性来确定,并且应严格按照相关伦理和法规要求进行操作。

另外,麻醉时应监测动物的生理指标,确保其在麻醉状态下保持稳定。

动物实验麻醉报告模板

动物实验麻醉报告模板

动物实验麻醉报告模板引言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麻醉是动物实验中保证实验动物的无痛苦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动物实验中使用的麻醉方法和效果,并提供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方法实验动物本次实验使用了40只雌性小鼠(Mus musculus),体重在20克至25克之间。

麻醉方法本次实验采用了三种常见的麻醉方法,分别是:1. 乙醚麻醉:将乙醚溶于柔性纱布片上,放于密闭的麻醉箱中,让小鼠吸入乙醚进行麻醉。

2. 吸入式异氟醚麻醉:将异氟醚注入吸入器中,在特定领域内产生吸入式麻醉。

3. 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麻醉:在小鼠的尾静脉注射戊巴比妥至麻醉状态。

结果与讨论乙醚麻醉乙醚麻醉方法对小鼠的麻醉效果较好,迅速进入麻醉状态,并保持相对较长时间的麻醉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乙醚在高浓度下可能引起小鼠呼吸及心率过慢等副作用,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乙醚浓度并监测小鼠的生命体征。

吸入式异氟醚麻醉吸入式异氟醚麻醉方法也能够迅速进入麻醉状态,并且对呼吸和心率的影响较小。

而且,异氟醚具有良好的调控性,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调整麻醉深度。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异氟醚价格较高,且在吸入式麻醉过程中需配备专业的吸入器。

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麻醉静脉注射戊巴比妥是一种在动物实验中常用的麻醉方法。

它可以快速、有效地诱导小鼠进入麻醉状态,且对呼吸和心率的影响相对较小。

然而,注意戊巴比妥属于镇痛作用较弱的麻醉药物,若在手术操作中需进一步控制小鼠的疼痛感,需要配合其他麻醉药物使用。

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和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乙醚、异氟醚和戊巴比妥均为常用的麻醉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在选择麻醉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预期效果来综合考虑。

3.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小鼠的生命体征,确保麻醉效果良好且安全。

4. 麻醉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伦理规范和实验要求,确保动物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改进的建议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和讨论,可以提出以下改进的建议:1. 在长时间实验中,应考虑使用具有较长麻醉效果的麻醉药物,以减少频繁麻醉的需求。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0.5%~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1.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

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

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

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

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

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

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

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

万一呼吸停止,必须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待恢复自动呼吸后再进行操作。

2.苯巴比妥钠此药作用持久,应用方便,在普通麻醉用量情况下对于动物呼吸、血压和其它功能无多大影响。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实验动物麻醉方法一、动物实验中常用的麻醉剂1、挥发性麻醉剂这类麻药包括乙醚、氯仿等。

乙醚吸入麻醉适用于各种动物,其麻醉量和致死量差距大,所发安全度亦大,动物麻醉深度容易掌握,而且麻后苏醒较快。

其缺点是对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液体分泌增多,再通过神经反射可影响呼吸、血压和心跳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故在乙醚吸入麻醚时必需有人照看,以防麻醉过深而出现上情况。

2、非挥发性麻醉剂这类麻醉剂种类较多,包括苯巴比妥钠、戊巴比妥钠、硫喷妥钠等巴比妥类的衍生物,氨基甲酸乙脂和水合氯醛。

这些麻醉剂使用方便,一次给药可维持较长的麻醉时间,麻醉过程较平衡,动物无明显挣扎现象。

但缺点是苏醒较慢。

3、中药麻醉剂动物实验时有时也用到象洋金花和氢溴酸东莨菪碱等中药麻醉剂,但由于其作用不够稳定,而且常需加佐剂麻醉效果才能理想,故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得到普及,因而,多数实验室不选用这类麻醉剂进行麻醉二、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1、全身麻醉(1)吸入法(2)腹腔和静脉给药麻醉法2、局部麻醉(1)猫的局部麻醉一般应用0.5-1.0%盐酸普鲁卡因注射。

粘膜表面麻醉宜用2%盐酸可卡因。

(2)在眼球手术时,可于结膜囊滴入0.02%盐酸可卡因溶液,数秒钟即可出现麻醉。

(3)狗的局部麻醉用0.5-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

眼、鼻、咽喉表面麻醉可用2%盐酸可卡因。

3、麻醉注意事项(1)静脉注射必须缓慢,同时观察肌肉紧张性、角膜反射和对皮肤夹捏的反应,当这些活动明显减弱或消失时,立即停止注射。

配制的药液浓度要适中,不可过高,以兔麻醉过急;但也不能过低,以减少注入溶液的体积。

(2)麻醉时需注意保温。

麻醉期间,动物的体温调节机能往往受到抑制,出现体温下降,可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此时常需采取保温措施。

保温的方法有:实验桌装灯,电褥,台灯照射等。

无论用哪种方法加温都应根据动物的肛门体温而定。

常用实验动物正常体温:猫为38.6℃±1.0℃,兔为38.4℃±1.0℃,大鼠为39.3℃±0.5℃。

小鼠麻醉实验报告

小鼠麻醉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在动物实验中,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动物福利,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是必不可少的。

小鼠作为常见的实验动物,其麻醉方法的选择对于实验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小鼠的麻醉效果,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小鼠50只,体重20-25g,雌雄各半。

2. 麻醉药物: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异氟烷。

3. 仪器:小鼠麻醉机、体温计、注射器、针头、手术器械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A组(水合氯醛组)、B组(戊巴比妥钠组)、C组(异氟烷组)、D组(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组)、E组(水合氯醛+异氟烷组)。

2. 麻醉方法:- A组:腹腔注射水合氯醛(剂量为0.3ml/100g体重)。

- B组: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剂量为30mg/kg体重)。

- C组:采用异氟烷吸入麻醉,浓度为1.5%。

- D组:腹腔注射水合氯醛(剂量为0.3ml/100g体重)+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剂量为30mg/kg体重)。

- E组:腹腔注射水合氯醛(剂量为0.3ml/100g体重)+吸入异氟烷,浓度为1.5%。

3. 麻醉效果观察:- 观察各组小鼠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恢复时间。

- 观察各组小鼠的生理指标变化,如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 观察各组小鼠的手术操作过程中是否出现挣扎、抽搐等反应。

四、实验结果1. 麻醉诱导时间:A组(10.2±1.5分钟)、B组(8.1±1.2分钟)、C组(5.6±1.0分钟)、D组(9.8±1.3分钟)、E组(7.2±1.1分钟)。

结果显示,异氟烷组的麻醉诱导时间最短,水合氯醛组次之,戊巴比妥钠组最长。

2. 麻醉维持时间:A组(60.5±8.2分钟)、B组(52.3±7.8分钟)、C组(45.1±6.7分钟)、D组(57.9±8.4分钟)、E组(49.8±7.5分钟)。

动物麻醉药理实验报告

动物麻醉药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对实验动物的作用效果。

2. 比较不同麻醉药物的安全性及副作用。

3. 了解麻醉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代谢特点。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成年小鼠,体重20-25g,雌雄不限。

2. 麻醉药物:戊巴比妥钠、氯胺酮、苯巴比妥钠。

3. 仪器设备:电子天平、注射器、麻醉机、生理记录仪、手术器械等。

三、实验方法1.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

2. 第1组为对照组,不给予麻醉药物。

3. 第2组给予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剂量为50mg/kg。

4. 第3组给予氯胺酮腹腔注射,剂量为50mg/kg。

5. 第4组给予苯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剂量为50mg/kg。

6. 分别记录各组动物注射麻醉药物后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7. 在麻醉状态下,对动物进行手术操作,观察麻醉效果。

8. 记录手术过程中动物的挣扎程度、苏醒时间等。

四、实验结果1. 戊巴比妥钠组:注射后5-10分钟,动物出现嗜睡状态,呼吸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下降。

手术过程中,动物无明显挣扎,麻醉效果良好。

术后苏醒时间约20分钟。

2. 氯胺酮组:注射后5-10分钟,动物出现嗜睡状态,呼吸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下降。

手术过程中,动物挣扎程度较戊巴比妥钠组轻,麻醉效果较好。

术后苏醒时间约15分钟。

3. 苯巴比妥钠组:注射后5-10分钟,动物出现嗜睡状态,呼吸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下降。

手术过程中,动物挣扎程度较氯胺酮组明显,麻醉效果较差。

术后苏醒时间约25分钟。

4. 对照组:注射后5-10分钟,动物无明显变化,手术过程中,动物挣扎剧烈,无法进行手术操作。

五、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戊巴比妥钠、氯胺酮、苯巴比妥钠均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但戊巴比妥钠和氯胺酮的麻醉效果较好,苯巴比妥钠的麻醉效果较差。

2. 戊巴比妥钠和氯胺酮的麻醉效果较好,可能与它们的药理作用有关。

戊巴比妥钠属于巴比妥类药物,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以降低动物的兴奋性,从而起到麻醉作用。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0.5%~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1. 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

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

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

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

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

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

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

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

万一呼吸停止,必须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待恢复自动呼吸后再进行操作。

2. 苯巴比妥钠此药作用持久,应用方便,在普通麻醉用量情况下对于动物呼吸、血压和其它功能无多大影响。

通常在实验前半至一小时用药。

实验动物麻醉规范

实验动物麻醉规范

实验动物麻醉规范一、麻醉深度的监测(1)后足反射消失:方法---用镊子夹脚趾没有收缩反应(2)肌肉松弛失去张力(3)呼吸深,慢,但有节律*** 对于长时间的手术,整个手术过程中要不断检查麻醉深度***二、全身麻醉(1)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小鼠50-90 mg/kg;大鼠40-60 mg/kg;兔20-40 mg/kg 静脉注射)(2)同时术前给予皮下注射美洛昔康(小鼠1-2 mg/kg;大鼠 1 mg/kg;兔 0.3 mg/kg)或卡洛芬(小鼠 5 mg/kg;大鼠 5 mg/kg;兔 4 mg/kg)三、术后给予镇痛药(1)大鼠,小鼠:美洛昔康 (0.005 mg/mL 加入饮水瓶中) 或布洛芬(0.2 mg/mL 加入饮水瓶中),持续2-3天(2)兔:皮下注射美洛昔康(0.3 mg/kg)或卡洛芬(4 mg/kg),每天一次,持续2-3天*** 对于创伤大的手术(包括开腹,开胸,器官移植,骨科手术,烧伤模型,创伤模型,肠穿孔模型,皮下泵植入,永久性插管等)术后必须使用镇痛剂***四、局部麻醉用药(推荐)*** 对于创伤大的手术推荐局麻药和全身麻醉联合使用***方法:0.5% 布匹卡因→生理盐水稀释至 0.25%,皮下局部浸润(总剂量不超过8 mg/kg,大鼠、小鼠相同)如何溶解美洛昔康莫比可 0.5 片(含美洛昔康 3.75 mg), 加入 1.5 ml 90% 乙醇和 0.5 ml 0.1 M 的氢氧化钠,充分研磨溶解,用pH 7.5 的磷酸缓冲液稀释至 0.5 mg/ml 的原液。

将原液按 1:100 的比例加入饮水中(饮水中可适当加些蔗糖消除异味)。

可用于大鼠和小鼠。

*** 美洛昔康溶于DMSO,如注射可先用DMSO溶解再用生理盐水稀释 ***。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知识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知识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知识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致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0.5%~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1.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

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

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

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

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1~2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

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

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

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

并施行必要的人工呼吸。

待恢复自动呼吸后再进行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0.5%~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1. 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

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

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

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

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

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

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

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

万一呼吸停止,必须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待恢复自动呼吸后再进行操作。

2. 苯巴比妥钠此药作用持久,应用方便,在普通麻醉用量情况下对于动物呼吸、血压和其它功能无多大影响。

通常在实验前半至一小时用药。

使用剂量及方法为:狗腹腔注射80~100mg/kg 体重,静脉注射70~120mg/kg体重( 一般每公斤体重给70~80mg即可麻醉,但有的动物要100~120mg才能麻醉,具体用量可根据各个动物的敏感性而定)。

兔腹腔注射150~200mg/kg 体重。

3. 戊巴比妥钠此药麻醉时间不很长,一次给药的有效时间可延续3-5小时,所以十分适合一般使用要求。

给药后对动物循环和呼吸系统无显著抑制作用,药品价格也很便宜。

用时配成1~3%生理盐水溶液,必要时可加温溶解,配好的药液在常温下放置1~2月不失药效。

静脉或腹腔注射后很快就进入麻醉期,使用剂量及方法为:狗、猫、兔静脉注射30~35mg/kg体重,腹腔注射40~45mg/kg体重。

4. 硫喷妥钠为黄色粉末,有硫臭,易吸水。

其水溶液不稳定,故必须现用现配,常用浓度为1~5%。

此药作静脉注射时,由于药液迅速进入脑组织,故诱导快,动物很快被麻醉。

但苏醒也很快,一次给药的麻醉时效仅维持半至一小时。

在时间较长的实验过程中,可重复注射,以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

此药对胃肠道无副作用,但对呼吸有一定抑制作用,由于其抑制交感神经较副交感神经为强,常有喉头痉挛,因此注射时速度必须缓慢。

实验剂量和方法:狗静脉注射20~25mg/kg体重;兔静脉注射7~10mg/kg体重。

静脉注射速度以15秒钟注射2ml左右进行。

小鼠1%溶液腹腔注射0.1~0.3ml/只;大鼠0.6~0.8ml/只。

5. 巴比妥钠使用剂量及方法:狗静脉注射225mg/kg体重;兔腹腔注射200mg/kg体重;鼠皮下注射200mg/kg体重。

6. 氨基甲酸乙酯此药是比较温和的麻醉药,安全度大。

多数实验动物都可使用,更适合于小动物。

一般用作基础麻醉,如使用全部过程都用此麻醉时,动物保温尤为重要。

使用时常配成20~25%水溶液,狗、兔静脉、腹腔注射0.75~1g/kg体重。

但在作静脉注射时必须溶在生理盐水中,配成5%或10%溶液,及每公斤体重注射10~20ml。

鼠1.5~2g/kg体重,由腹腔注射。

以上麻醉药种类虽较多,但各种动物使用的种类多有所侧重。

如做慢性实验的动物常用乙醚吸入麻醉(用吗啡和阿托品作基础麻醉);急性动物实验对狗、猫和大鼠常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对家兔和青蛙、蟾蜍常用氨基甲酸乙酯;对大鼠和小鼠常用硫喷妥钠或氨基甲酸乙酯麻醉。

二、麻醉方法(一)全身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呈现神志消失,全身不感疼痛,肌肉松弛和反射抑制等现象,这种方法称全身麻醉。

其特点为抑制深浅与药物在血液内的浓度有关,当麻醉药从体内排出或在体内代谢破坏后,动物逐渐清醒,不留后遗症。

1. 吸入麻醉法麻醉药以蒸气或气体状态经呼吸道吸入而产生麻醉者,称吸入麻醉,常用乙醚作麻醉药。

吸入法对多数动物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其优点是易于调节麻醉的深度和较快的终止麻醉,缺点是中、小型动物较适用,对大型动物如狗的吸入麻醉操作复杂,通常不用。

具体方法是:使用乙醚麻醉兔及大小鼠时,可将动物放入玻璃麻醉箱内,把装有浸润乙醚棉球的小烧杯放入麻醉箱,然后观察动物。

开始动物自主活动,不久动物出现异常兴奋,不停地挣扎,随后排出大小便。

渐渐地动物由兴奋转为抑制,倒下不动,呼吸变慢。

如动物四肢紧张度明显减低,角膜反射迟钝,皮肤痛觉消失,则表示动物已进入麻醉,可行手术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动物的变化,必要时把乙醚烧杯放在动物鼻部,以维持麻醉的时间与深度。

2. 注射麻醉法常用的麻醉药有戊巴比妥钠、硫喷妥钠、氨基甲酸乙酯等。

大、小鼠和豚鼠常采用腹腔注射法进行全身麻醉。

狗、兔等动物既可腹腔注射给药,也可静脉注射给药。

在麻醉兴奋期出现时,动物挣扎不安,为防止注射针滑脱,常用吸入麻醉法进行诱导,待动物安静后再行腹腔或静脉穿刺给药麻醉。

在注射麻醉药物时,先用麻醉药总量的三分之二,密切观察动物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已达到所需麻醉的程度,余下的麻醉药则不用,避免麻醉过深抑制延脑呼吸中枢导致动物死亡。

(二)动物局部麻醉方法:用局部麻醉药阻滞周围神经末梢或神经干、神经节、神经丛的冲动传导,产生局部性的麻醉区,称为局部麻醉。

其特点是动物保持清醒,对重要器官功能干扰轻微,麻醉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麻醉方法。

适用于大中型动物各种短时间内的实验。

局部麻醉操作方法很多,可分为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以及神经干(丛)阻滞麻醉。

1. 表面麻醉利用局部麻醉药的组织穿透作用,透过粘膜,阻滞表面的神经末梢,称表面麻醉。

在口腔及鼻腔粘膜、眼结膜、尿道等部位手术时,常把麻醉药涂敷、滴入、喷于表面上,或尿道灌注给药,使之麻醉。

2. 区域阻滞麻醉:在手术区四周和底部注射麻醉药阻断疼痛的向心传导,称区域阻断麻醉。

常用药为普鲁卡因。

3. 神经干(丛)阻滞麻醉:在神经干(丛)的周围注射麻醉药,阻滞其传导,使其所支配的区域无疼痛,称神经干(丛)阻滞麻醉。

常用药为利多卡因。

4. 局部浸润麻醉:沿手术切口逐层注射麻醉药,靠药液的张力弥散,浸入组织,麻醉感觉神经末梢,称局部浸润麻醉。

常用药为普鲁卡因。

在施行局部浸润麻醉时,先固定好动物,用0.5~1%盐酸普鲁卡因皮内注射,使局部皮肤表面呈现一桔皮样隆起,称皮丘,然后从皮丘进针,向皮下分层注射,在扩大浸润范围时,针尖应从已浸润过的部位刺入,直至要求麻醉区域的皮肤都浸润为止。

每次注射时,必须先抽注射器,以免将麻醉药注入血管内引起中毒反应。

三、使用全身麻醉剂的注意事项给动物施行麻醉术时,一定要注意方法的可靠性,根据不同的动物选择合适的方法,特别是较贵重的大型动物。

1. 麻醉剂的用量,除参照一般标准外,还应考虑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而且体重与所需剂量的关系也并不是绝对成正比的。

一般说,衰弱和过胖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所需剂量较小,在使用麻醉剂过程中,随时检查动物的反应情况,尤其是采用静脉注射,绝不可将按体重计算出的用量匆忙进行注射。

2. 动物在麻醉期体温容易下降,要采取保温措施。

3. 静脉注射必须缓慢,同时观察肌肉紧张、角膜反射和对皮肤夹捏的反应,当这些活动明显减弱或消失时,应立即停止注射。

配制的药液浓度要适中不可过高,以免麻醉过急;但也不能过低,以减少注入溶液的体积。

4. 作慢性实验时,在寒冷冬季,麻醉剂在注射前应加热至动物体温水平。

四、实验动物用药量的确定及计算方法(一)动物给药量的确定观察一种药物对实验动物的作用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动物用多大的剂量较合适。

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又可能引起动物中毒致死。

可以按下述方法确定剂量:1. 先用少量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小于中毒量的剂量,或取致死量的若干分之一作为应用剂量,一般可取1/10~1/5。

2. 植物药粗制剂的剂量多按生药折算。

3. 化学药品可参考化学结构相似的已知药物,特别是化学结构和作用都相似的剂量。

4. 确定剂量后,如第一次用药的作用不明显,动物也没有中毒的表现,可以加大剂量再次实验。

如出现中毒现象,作用也明显,则应降低剂量再次实验。

在一般情况下,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作用常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

所以有条件时,最好同时用几个剂量作实验,以便迅速获得关于药物作用的较完整的资料。

如实验结果出现剂量与作用强度之间毫无规律时,则更应慎重分析。

5. 用大动物进行实验时,防止动物中毒死亡,开始的剂量可采用鼠类的1/15~1/2,以后可根据动物的反应调整剂量。

6. 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给药动物的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

一般说确定的给药剂量是指成年动物的,如是幼龄动物,剂量应减小。

如以狗为例:6 个月以上的狗给药剂量为1份时,3~6个月的给1/2份,45~89日的给1/4份,20~44日的给1/8 份,10~19日的给1/16份。

7. 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因给药途径不同,所用剂量也不同。

以口服量为100时,皮下注射量为30~50,肌肉注射量为20~30,静脉注射量为25。

(二)人与动物的用药量换算方法人与动物对同一药物耐受性不同,一般动物的耐受性要比人大,单位体重的用药量动物比人要高。

必须将人的用药量换算成动物的用药量。

一般可按下列比例换算:人用药量:1小鼠、大鼠:50~100兔、豚鼠:15~20狗、猫:5~10以上系按单位体重口服用药量换算。

如给药途径为静脉、皮下、腹腔注射,换算比例应适当减小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