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合集下载

肌肉收缩原理

肌肉收缩原理
第一章
肌肉活动
肌肉收缩原理
运动神经纤维兴奋(动作电位的产生) 兴奋的传导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兴奋-收缩耦联?
骨骼肌细胞的收缩?
肌肉的兴奋-收缩耦联
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 础的收缩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中介性过程把二者联系起来, 这一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兴奋-收缩耦联的主要步骤
兴奋传至三联管后,引起横管膜去极化,致使终池上钙离子释放通道大量开放,终池中的 钙离子顺浓度梯度迅速进入到肌浆中, 肌浆钙离子浓度升高约100倍。
细肌丝在肌肉收缩时也没有缩短,只是它们更向暗带中央移动,和粗肌丝发生了更大程度 的重叠。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
肌钙蛋白构型改变 ↓
原肌球蛋白构型改变 ↓
肌动蛋白位点暴露 ↓
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 ↓
ATP分解释放能量 ↓
横桥牵拉细丝向肌节中心滑动 ↓
肌节缩短,肌肉缩短
刺激(兴奋)停止 ↓
终池钙泵回收钙离子 ↓
肌钙蛋白复位 ↓
横桥与肌动蛋白分离,细丝靠弹性滑出
↓ 肌肉舒张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 肌肉兴奋-收缩耦联 肌细胞的收缩与舒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直接证据 肌肉收缩时暗 带长度不变,只有明 带发生缩短,同时看 到暗带中央的H带相 应变窄。
肌肉的收缩过程
主要与构成粗细肌丝的蛋白分子活动有关 。 只要肌浆中Ca2浓度不下降,横桥循环运动就不断进行下去,将细肌丝逐步拖向粗肌丝中
央,于是肌小节缩短,肌肉出现缩短。
由于横管膜实际上是肌膜的延续部分,当肌细胞兴奋时,动作电位可沿着凹入肌细胞内部 的横管系统传导,深入到三联管结构和肌小节的近旁。
01

人体解剖生理学08第4章 神经和肌肉

人体解剖生理学08第4章  神经和肌肉
兴奋性是细胞的一种内在能力或 特性,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 一。
反应
兴奋
刺激
反应
内在 特性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为人体所感受而产生反应的环境变 化。
种类:物理性刺激 化学性刺激 生物性刺激 社会心理性刺激
反应:由刺激而引起的机体细胞、组织、器 官或整体的活动状态的改变。 不同组织对刺激的反应速度差异很大。(see and memory) 其本质是:兴奋和抑制(动作电位 的产生)
(二)兴奋和抑制
兴奋和抑制:是反应具有的两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神经和肌肉等组织,受到有效刺激后在细胞膜上可以产生 一种快速的、可传导的电位波动,这称之为冲动 (impulse)。 生理学上把活组织因受到刺激而产生电冲动的反应称为兴 奋(excitation)。
如果受到刺激后组织的生理活动由原来的显著活动 状态转为相对静止状态、或者活动由强变弱,则称 为抑制(inhibition)。 抑制是组织不再活动? No!是兴奋程度的减弱。
RP: -90mV
极化
复极化
神经纤维
-100mV
超极化
二、动作电位
(一)动作电位的概念
当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之后,其膜电位会在静息电位 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可以沿着细胞膜快速传导的一过性的 电位波动,这种发生在细胞膜上的电波称为动作电位。 特点: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后处于兴奋状态的标志,脉冲式 产生。 动作电位是电位连续快速变化的过程,有 “全或无” 现象 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会沿着细胞膜向四周快速传播,呈 现不衰减性传导。
兴奋(Excitatory)
a b c d
兴奋(Excitatory
抑制(Inhibitory)

物理治疗学4第4章肌肉牵伸技术-精品文档

物理治疗学4第4章肌肉牵伸技术-精品文档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五、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 其他方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六、肌肉牵伸程序
(一)牵伸前的评估 (二)选择牵伸方法
– 让患者尽量保持在舒适、放松的体位 – 被牵伸部位处在易于牵伸的肢体位置 – 充分暴露牵伸部位,如有可能应去除绷带
、夹板或较多的衣服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六、肌肉牵伸程序
五、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 被动牵伸
1. 手法牵伸
– 治疗师徒手对紧张或挛缩的组织及活动受限的关 节进行牵伸,通过控制牵伸参数(体位、方向、 速度、强度和时间等),来消除组织紧张、增加 挛缩组织的长度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五、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 被动牵伸
2. 机械牵伸
– 由于手法牵伸的强度和时间局限性,临床 上常借助重量牵引、滑轮系统和夹板等机 械装置来持续增加小强度的外部力量,较 长时间作用于缩短组织,提高疗效
– 肌腱的生理特点 – 关节囊的生理特点
• 肌梭与腱器官
– 在牵拉时的作用:首先兴奋肌梭的感受装置发动牵张 反射,导致被牵拉的肌肉收缩以对抗牵拉;当牵拉力 量进一步加大时,则可兴奋腱器官,抑制牵张反射, 以避免被牵拉的肌肉受到损伤。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三、牵伸的临床价值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防止软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 调整肌张力、提高肌肉兴奋性 防治粘连、缓解疼痛 有效预防软组织损伤
• 关节活动或肌肉被拉长时出现剧烈疼痛,骨性因素 造成的关节活动受限
• 挛缩造成关节僵硬者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七、牵伸技术临床应用 注意事项
• 充分地固定好近端,牵伸动作宜缓慢可控制 • 治疗后出现肌肉酸痛,不能持续超过一天 • 避免跳跃性牵伸手法,尤其在关节活动末端 • 避免过度牵伸已长期制动的组织,特别是大强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名词解释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名词解释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名词解释肌肉是我们身体中至关重要的组织之一,它不仅使我们能够移动身体,还保护和支撑内脏器官。

然而,我们对于肌肉的兴奋与收缩的机制可能了解得不足。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肌肉的兴奋与收缩,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

首先,让我们来解释一下肌肉的兴奋。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肉纤维时,肌肉纤维中的神经末梢将释放出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通常为乙酰胆碱,被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处。

神经肌肉接头是肌肉纤维和神经末梢之间的连接点。

当神经递质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上时,它会与肌肉纤维上的受体结合。

这些受体称为乙酰胆碱受体,它们与神经递质结合后会导致肌肉纤维内部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

这些化学反应最终导致肌肉纤维内部的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肌肉纤维内部的离子浓度变化会引起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

具体而言,肌肉细胞内部的电位会变得更加负性,这个过程被称为去极化。

在去极化之后,肌肉细胞会发生兴奋,导致肌肉收缩的进一步进行。

接下来,让我们来解释一下肌肉的收缩。

肌肉收缩是通过一个称为滑丝理论的过程实现的。

肌肉由一条条并行排列的肌原纤维组成,这些肌原纤维内部又由肌纤维束组成。

在肌肉收缩的过程中,肌纤维束内的肌原纤维会发生收缩。

肌原纤维内部有许多纤细的结构,其中最重要的是肌兴奋收缩耦联。

在肌兴奋收缩耦联的作用下,肌原纤维会产生力量并缩短。

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涉及到肌纤维内的肌小管和肌浆网。

当肌原纤维收到来自神经系统的刺激后,肌小管内的钙离子浓度会增加。

这些钙离子会与肌浆网上的调节蛋白质相互作用,从而释放更多的钙离子。

释放的钙离子将与肌原纤维内部的肌纤维蛋白质结合。

这个过程使得肌纤维蛋白质产生构象变化,导致肌纤维间的滑丝过程。

滑丝过程进一步导致肌原纤维的缩短,最终实现肌肉的收缩。

在肌肉收缩的过程中,肌纤维的数目并没有改变,但是它们的长度发生了变化。

这个过程使得我们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从简单的抓握物体到复杂的跑步跳跃。

要想保持肌肉的健康和功能,我们需要通过适当的锻炼和饮食来满足肌肉的需求。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ppt课件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ppt课件
化学接收
电刺激神经纤维达阈值 神经纤维兴奋,产生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到神经末梢 Ca²+进入轴突末梢 轴突末梢量子式释放递质ACh 递质经过接头间隙与终板膜上N2受体结合
兴奋 收缩 耦联
收缩 过程
终板膜对Na+(还有K+)通透性增高而产生终 板电位
ACh被胆碱酯酶破坏 邻近肌膜去极化达阈电位而产生肌膜动作电位 肌膜动作电位沿横管传到细胞内部 肌质网终末池释放Ca²+入肌浆 Ca²+与肌钙蛋白结合,暴露肌纤蛋白上与粗肌 丝结合的位点 粗、细肌丝间形成横桥连接,细肌丝沿粗肌丝 向M线滑行,使肌小节缩短
2、肌管系统 (sarcotubular system)
横管系统(transverse tubule)
{ 纵管系统(longitudinal tubule) 肌质网 (sarcoplasmic reticulum)
三联管结构:由每一横管与来自两侧的纵管的 终末池组成的结构。其作用是把横管传来的电 信号与终末池Ca2+释放两个过程联系起来。完 成横管向肌浆网的信息传递。
舒张 过程
没有动作电位传来时 Ca²+被泵回肌质网
Ca²+脱离肌钙蛋白
粗、细肌丝间的相互作用停止, 细肌丝弹性回位
二、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1、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等张收缩( isotonic contraction)
2、单收缩和复合收缩
终板电位引 发动作电位
电压依从性 Na+通道开放
阈电位
Na+
3、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征
(1)单向性传递 (2)1对1传递 (3)兴奋传递有一定的时间延搁。 (4)易受药物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肌肉生理学了解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过程

肌肉生理学了解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过程

肌肉生理学了解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过程肌肉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具有收缩和松弛的能力,以支持人体的运动和维持姿势。

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过程是由肌纤维中的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本文将介绍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过程,并探讨其在运动中的重要性。

一、肌肉的收缩过程肌肉的收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种分子和细胞结构的相互作用。

其中最基本的单位是肌纤维,它由一系列重复排列的肌原纤维组成。

在肌纤维中,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是实现肌肉收缩的重要蛋白质。

当人体需要进行运动时,神经系统向肌肉发送信号,引发肌肉收缩的过程。

信号经由神经元传导到肌肉纤维的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刺激肌肉纤维收缩。

这个过程被称为肌肉兴奋-传导-收缩周期。

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是肌肉收缩的关键蛋白质。

当肌肉纤维受到刺激后,肌钙蛋白会与之结合,使其结构发生改变,暴露出肌动蛋白上的结合位点。

接着,肌动蛋白上的肌头部分会结合ATP(三磷酸腺苷),释放出能量,并与肌动蛋白上的结合位点结合,形成肌肉收缩的桥梁。

随后,ATP会被水解成ADP(二磷酸腺苷)和Pi(无机磷酸盐),并释放能量,使肌动蛋白发生构象变化。

最后,肌动蛋白会释放ADP和Pi,并重新结合ATP,进行下一轮的收缩。

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使肌肉纤维缩短。

当神经系统停止向肌肉发送信号时,肌钙蛋白会与肌动蛋白分离,肌动蛋白恢复到原来的构象,肌肉纤维则恢复到松弛状态。

二、肌肉的松弛过程肌肉的松弛过程是肌肉收缩过程的逆过程。

当神经系统停止向肌肉发送信号时,肌肉纤维中的钙离子浓度会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钙离子在松弛过程中被转运回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内。

在肌肉松弛过程中,ATP再次发挥关键作用。

ATP提供能量,使肌动蛋白与肌钙蛋白解离,使肌纤维回到松弛状态。

同时,ATP帮助肌浆网内的钙泵将钙离子从肌浆网内转运回去。

肌肉纤维中的钙离子浓度降低后,肌动蛋白上的结合位点被覆盖,肌肉纤维完全松弛。

动物生理学章节测试题

动物生理学章节测试题

3 关于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 它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电位
B 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
C 在不同的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
D 它是个稳定的电位
E 其大小接近钠平衡电位
4 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 细胞外的K+浓度小于细胞内的浓度 B 细胞膜对Na+有点通透性
A.易化扩散 B.主动转运 C.单纯扩散 D.继发性主动转运 E.通道中介易化扩散
3 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葡萄糖是通过:( )
A.吞饮 B.载体中介易化扩散 C.泵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E.通道中介易化扩

4 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重吸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通过: ( )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 E 出胞
强度时间变化率3关于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它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电位b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c在不同的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d它是个稳定的电位e其大小接近钠平衡电位4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外的k浓度小于细胞内的浓度b细胞膜对na有点通透性c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d加大细胞外k浓度会使静息电位值加大e细胞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外浓度5在静息时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稳定状态称为
B 其去极过程是由于Na+内流形成的
C 其复极过程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
D 膜电位去极到阈电位时, Na+通道迅速大量开放
E 该动作电位的形成与Ca2+无关
9 当达到K+平衡电位时: ( )
A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
B 膜外K+浓度大于膜内
C 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四章 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四章  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
第四章 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
第一节 神经肌肉的兴奋和兴奋性
1、刺激与反应
刺激: 引起机体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的任何环境变化
因子。
反应: 刺激引起的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
2、兴奋与兴奋性
兴奋: 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
兴奋性: 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的能力
3、引起兴奋的主要条件 一定的刺激强度 一定的刺激作用时间 阈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强 度 阈刺激——达到阈强度的有效刺激 阈上刺激——高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下刺激——低于阈强度的刺激
(二)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 ) 离子的易化扩散 浓度差 电化学梯度
电位差
通透性
(三)主动转运 ( active transport ) 1. 概念:通过细胞本身的耗能将物质从低 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跨膜转运 单纯扩散
被动转运 ( passive transport )
易化扩散
2. 分类: *原发性主动转运 (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 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钠泵)
*继发性主动转运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 同向转运(symport) 逆向转运(antiport)
细胞外 高钠,低糖
肌肉收缩的张力缩短长度
肌肉收缩的张力缩短开始的时间延后
* 张力-速度曲线
4、组织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绝对不应期——组织兴奋后,在去极之后到复极 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对任何强度的刺激均不产生反应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之后,随着复极化的 继续,组织的兴奋性有所恢复,只对阈上刺激产生 兴奋
超常期——相对不应期之后,兴奋恢复高于原有 水平,用阈下刺激就可引起兴奋 低常期——超常期之后,组织进入兴奋性较低时 期,只有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兴奋

兴奋-收缩耦联名词解释生理学

兴奋-收缩耦联名词解释生理学

兴奋-收缩耦联名词解释生理学
兴奋-收缩耦联是指人体肌肉收缩与神经兴奋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传递至肌肉纤维,引起肌肉收缩。

这种耦联机制是人体正常运动和动作产生的基础。

在神经和肌肉之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神经冲动会引起
肌肉细胞内释放钙离子,钙离子进一步促使肌肉纤维收缩。

这个过程被称为肌肉兴奋-收缩耦联。

兴奋-收缩耦联在生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使得我们可以
通过大脑指挥肌肉进行各种运动和动作,包括走路、跑步、举重等。

这个过程的正常进行需要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之间的密切协调。

同时,兴奋-收缩耦联也影响着肌肉的力度和力量。

通过调节
神经信号的强度和频率,我们可以控制肌肉的收缩速度和力量。

这使得我们能够进行精细的运动控制和适应性的肌肉反应。

总之,兴奋-收缩耦联是人体运动和动作产生的基本机制,其
正常进行对于生理功能的维持和运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

9.在神经—肌肉接头中清除ACh的酶是( C ) A ATP酶 B 单胺氧化酶 C 胆碱脂酶 D 腺甘酸环化酶
2.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单收缩
强直收缩
等长收缩条件下,强直收缩产 生的张力是单收缩的3~4倍。
生理条件下,支配骨骼肌的传出神经发放连续 高频冲动,在体骨骼肌的收缩都是强直收缩。
(六)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1. 前负荷——肌肉收缩前已存在的负荷
前负荷大小常用初长度表示
2. 后负荷——肌肉收缩后承受的负荷 3. 肌肉收缩能力
肌肉固有收缩能力,与肌肉本身功能状 态有关,与前、后负荷无关。取决于兴奋 -收缩耦联过程中胞浆内Ca2+水平和肌球 蛋白ATP酶活性。
张 最适初长时主动张力最大 力
合征(神经末梢钙通道) 胆碱酯酶抑制剂:有机磷毒剂,新斯的明
(二)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1. 肌原纤维与肌小节
肌小节(sarcomere):相邻两个Z线之间的区 域,肌细胞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 肌小节长度 = 1/2明带+暗带+1/2明带
2. 肌管系统
横管:T管。传导肌膜AP 至细胞内部。膜上有L型 钙通道。
4.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起作用的离子是( C) A Na+ B Cl- C Ca2+ D K+ E Mg2+
5.触发骨骼肌收缩的Ca2+来源于( E ) A 横小管 B 细胞外液 C 细胞丝 D 粗肌丝 E 终末池
6. 重症肌无力的病变部位在( D )
A 周围神经
B 横纹肌 C 脊髓前角细胞
D 神经肌肉接头处 E 大脑皮层运动
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Ca2+进入神经末梢 ↓
突触囊泡与接头前膜融合,ACh释放 ↓

肌肉收缩——精选推荐

肌肉收缩——精选推荐

2 .肌肉的收缩过程每条肌原纤维都有色浅的明带I带和色深的暗带A交替排列,明带中央有一条色深的线为Z线,暗带中央有色浅的H带,H带中央有一条色深的线为M线.相邻两个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包括1/2 I带+A带+1/2 I带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

从肌细胞兴奋开始,肌肉收缩的过程应包括三个互相衔接的环节:细胞兴奋触发肌肉收缩,即兴奋-- 缩耦联;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和收缩肌肉的舒张。

(1 )兴奋-- 收缩耦联兴奋-- 收缩耦联至少包括三个步骤:动作电位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三联管结构传递信息;纵管系统对Ca 2+ 的释放和再聚积。

(2 )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一般认为肌肉收缩的基本过程是:当肌浆Ca 2+ 的浓度升高时,细肌丝上对Ca 2+ 有亲和力的肌钙蛋白结合足够Ca 2+ ,引起自身分子构型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又传递给原肌球蛋白分子,使后者构型亦发生变化,其结果,原肌球蛋白分子的双螺旋体从肌动蛋白双螺旋结构的沟沿滑到沟底,抑制因素被解除,肌动蛋白上能与横桥结合的位点暴露出来。

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形成肌动球蛋白,后者激活横桥上ATP 酶的活性,在Mg 2+ 参与下,横桥上的ATP 分解释放能量,横桥获得能量,向粗肌丝中心方向倾斜摆动,牵引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央滑行。

当横桥角度发生变化时,横桥上与ATP 结合的位点被暴露,新的ATP 与横桥结合,横桥与肌动蛋白解脱,并恢复到原来垂直的位置。

紧接着横桥又开始与下一个肌动蛋白的位点结合,重复上述过程,进一步牵引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央滑行。

(3 )收缩肌肉的舒张,当刺激终止后,Ca 2+ 与肌钙蛋白结合消除,肌钙蛋白恢复到原来构型,继而原肌球蛋白也恢复到原来构型,肌动蛋白上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重新被掩盖起来,肌丝由于自身的弹性回到原来位置,收缩肌肉产生舒张。

(二)肌肉的收缩过程在完整机体内,肌肉的收缩是由运动神经以冲动形式传来的刺激引起的。

神经冲动经神经肌肉接头传至肌膜,首先引起肌细胞兴奋,继而触发横桥运动,产生肌肉收缩,收缩肌肉又必须舒张才能进行下一次收缩。

第四节肌肉的收缩功能 PPT

第四节肌肉的收缩功能 PPT
新形成位阻,阻断myosin与actin结合 • →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AP 从肌膜传到T管 L-钙通道构象改变,激活JSR膜上得ryanodine受体
内钙释放后进入胞质,胞质Ca2+浓度升高
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球蛋白构象改变,肌细胞机械收缩 耦联得关键物质——Ca2+ 耦联得关键结构——三联管
胞浆中Ca2+ 浓度升高 激活肌质网上得Ca2+泵 将胞浆中Ca2+泵回肌质网 胞浆中Ca2+ 浓度下降 肌肉舒张
(四)骨骼肌得收缩形式及影响收缩得因素
1. 收缩形式: • 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 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
2、 影响因素: (1)前负荷(preload),初长度(initial length)
两列肌纤蛋白得单体聚合成球状,形成细丝 得主干,每一个单体上具有一个与肌凝蛋白结 合得位点。
肌纤蛋白与肌凝蛋白为收缩蛋白。
原肌凝蛋白在安静就是疏松得附在肌纤蛋 白丝上,覆盖了其与肌凝蛋白结合得位点。
肌钙蛋白有与Ca2+结合得作用,调节原肌凝 蛋白得变构,暴露肌纤蛋白得结合位点。
肌钙蛋白与原肌凝蛋白为调节蛋白。
• 相关药物:
• 新斯得明、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 • 筒箭毒碱、 α-银环蛇毒等:阻断胆碱N受体。
(二)骨骼肌得收缩活动
1、 骨骼肌得超微结构:
•肌原纤维(myofibril) •肌管系统(sarcobutubular system) (1)肌原纤维得结构与分子构成: •粗肌丝与细肌丝及其排列:
横桥摆动及与细动蛋 白解离快,所以速度快。 瞬间处于产生、维持 张力状态得横桥少。

生理学实验第四章神经和肌肉

生理学实验第四章神经和肌肉

第四章神经和肌肉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的细胞和组织具有兴奋性,但在离体环境下要保持高等动物的兴奋性需要严格的环境条件,因此在研究组织的兴奋性时,常用较低等动物的组织作为观察对象,比如两栖类动物蟾蜍或蛙。

把蟾蜍的腓肠肌和支配它的神经由体内剥离出来,制成神经--肌肉标本,当神经游离端受到刺激时引起兴奋,传递到肌肉,可引起肌肉收缩。

由此可了解神经和肌肉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及肌肉收缩的生理特性。

本章挑选了以下六个实验:标本制作---------------------4.1: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的兴奋性---------------4.2:神经干的动作电位神经的传导性---------------4.3:神经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神经的兴奋性的变化------4.4: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骨骼肌收缩------------------4.5: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4.6: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4.1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目的】熟悉并掌握蟾蜍或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熟悉并掌握生理学实验常用器械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技术。

【原理】蟾蜍和青蛙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机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其离体组织、器官保持活性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所以生理实验中常选用蟾蜍或青蛙的离体组织或器官作为实验标本。

坐骨神经和腓肠肌属于可兴奋组织,给坐骨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可产生一可传导的动作电位,引起其所支配肌肉(腓肠肌)的收缩。

将蟾蜍或青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置于任氏液中,其活性可以在几小时内保持不变。

故制备蟾蜍或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可用于研究观察组织的兴奋与兴奋性、传导性以及刺激与肌肉收缩等基本生理现象和过程。

故制备坐骨神经腓肠标本是生理实验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和药品】蛙类手术器材一套:蛙板、固定钉、玻璃板、粗剪刀、眼科剪、眼科镊子、有齿镊、无齿镊、刺蛙针1根、玻璃分针2根;锌铜弓;滴管、培养皿、托盘、任氏液(Ringer’s Solution)。

《生理学》 细胞的基本功能——4肌细胞的收缩

《生理学》 细胞的基本功能——4肌细胞的收缩

张力 最大张力
初长度 最适初长
异长调节
最适初长度
最适初长度或最适前 负荷时, 负荷时 , 肌小节内的粗 细肌丝处于最理想的重 叠状态, 每一个横桥附 叠状态 , 近都有能与之起作用的 细肌丝存在, 细肌丝存在 , 可出现最 佳收缩效果。 佳收缩效果
2.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二、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
Relaxed state
Initiation of contration
肌凝蛋白 肌动蛋白 肌球蛋白 肌钙蛋白
收缩蛋白
调节蛋白
(一)肌丝滑行过程
肌浆中Ca 浓度↑→ ↑→Ca 与肌钙蛋白结合→ 肌浆中Ca2+浓度↑→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 构型变化→原肌凝蛋白构型变化→ 构型变化→原肌凝蛋白构型变化→肌纤蛋白上活性位点暴露 →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横桥ATP酶激活→分解ATP放出能量 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横桥ATP酶激活→分解ATP放出能量 ATP酶激活 ATP →横桥头部摆动并拖动细肌丝→肌丝滑行(肌肉收缩)。 横桥头部摆动并拖动细肌丝→肌丝滑行(肌肉收缩)
1. 粗肌丝 (thick filament)
肌凝蛋白(肌球蛋白,myosin)组成 肌凝蛋白(肌球蛋白,myosin)组成 bridge): 可逆性与细肌丝结合, 横桥 (cross bridge):1. 可逆性与细肌丝结合, 拖动细肌丝滑行;2.具有ATP酶活性。 拖动细肌丝滑行;2.具有ATP酶活性。 具有ATP酶活性
在一定范围内, 在一定范围内 , 随着前负 荷的增加, 荷的增加 , 肌肉收缩做等长收 缩时产生的张力也增加。 缩时产生的张力也增加 。 前负 荷过大, 荷过大 , 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 力反而减小。 力反而减小。 肌肉收缩时产生最大张力 的前负荷或初长度称为最适前 的前负荷或初长度称为 最适前 负荷或最适初长度。 负荷或最适初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不完全强直收缩
(incomplete tetanus)。 继续增大刺激频率, 使得 后一次 收 缩发生在 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中,
形 成 完 全 强 直 收 缩
(complete tetanus)。
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所需最 低刺激频率叫做临界融合频率。
• 强直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单收缩要高得多,它所 产生的最大张力约为单收缩的 4 倍,在正常机 体中,骨骼肌的收缩大都属于强直收缩。
• 肌肉的兴奋和收缩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在(不) 完全强直收缩中,收缩虽然(不)完全融合,但 肌肉的AP并不融合,而是各自分离的。
第六节 肌肉的杠杆活动
• 肢体弯曲或朝向身体的运动叫做屈曲(flexion) • 肢体伸直或离开身体的运动叫做伸展(extension) • 肢体的弯曲或伸展都是不同肌肉收缩的结果,图4-
特点: 具有自发性收缩,细胞间的连接多为缝隙连接, 各细胞可通过细胞间的电耦联进行同步性活动,对 牵拉刺激较敏感。
平滑肌这两种类型的划分并不严格,有些平滑肌兼 有两类平滑肌的特点。
8.3 平滑肌的电活动
多单位平滑肌:一般不产生AP,产生的是局部电位。
一单位平滑肌: (1) 基本电节律(basic electric rhythm,BER): 有节律地反复进行的去极化和复极化活动。 (2) AP:锋形或有平台的AP 机制:有钠内流但以钙内流为主。
概念:肌膜上的AP触发肌原纤维收缩的一系列 过程。(P74图4-13)
结构基础:三联管
3.1 三联管(肌管)系统
横管(transverse tube)系统: 肌细胞膜内陷(在Z线处) 纵管系统:滑面内质网融合 成侧囊(lateral sac)/终末池
三联管:每一横管和来自度、刺激频率
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5.1 刺激强度和肌肉收缩的关系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 引起肌肉作最小收缩反应的刺激强度。 顶强度(maximal intensity): 引起肌肉组织作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运动单位(motor unit): 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传出纤维所支配的纤维 组成。
暗带(A带) H带;
肌原纤维
肌小节:
1/2明带
暗带
1/2明带
1.2 粗肌丝与细肌丝
粗肌丝(thick myofilament):
由肌球蛋白(myosin)组成:
双球形头部(具有ATP酶活性)
颈部 尾部
细肌丝(thin myofilament): 球形肌动蛋白(actin)组成双螺旋肌动蛋白 组 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 成 肌钙蛋白(troponin)复合体
横 管: 传AP至肌细胞深部

管: 贮存、释放、再回收钙
三联管: 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
3.3 兴奋-收缩耦联全过程:
(1) 电兴奋通过横管传到肌纤维深部; (2) 三联管传递信息; (3) 肌浆网对钙的释放; (4) 肌丝滑行,肌肉收缩; (5) 肌质网对钙的再聚积,肌肉舒张。
3.4 神经肌肉兴奋的产生及过程
最适长度的生理意义:
体内绝大多数骨骼肌都附着在骨骼上,每块
骨骼肌的肌纤维的静息长度都接近于最适长度,
可产生最大张力。
另外,由于肌肉附着在骨骼上,骨骼肌长度
的变化很少超过最适长度的 30%,避免了骨骼肌 过度拉伸和紧缩。
一般的躯体运动都不是单纯的等张收缩或等 长收缩,而是两种收缩不同程度的复合。
第五节
(1)在一个肌C内横桥的活动是异步的;
(2)即使肌小节不缩短,也消耗能量;
2.4 Ca2+在肌丝滑行中的作用
肌钙蛋白是脊椎动物横纹肌肌丝中仅有的能 与Ca2+结合的蛋白质。 当肌浆中Ca2+浓度低于0.5×10-7mol时,肌 肉不能收缩。
第三节
兴奋-收缩耦联
(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等长收缩 (isometric contraction) :肌肉两端固定,
收缩时肌肉的长度几乎不发生变化,肌肉
的张力发生变化的收缩。
当一条肌纤维发生等长收缩时,其所处的长度
不同,产生的张力也不一样。肌纤维产生最大张力
的长度叫做这个肌纤维的最适长度 (optimal length)。
60%最适长度<肌纤维长度<最适长度<肌纤维长度<175% 张力 0 < 减小 < 最大 > 减小 > 0 解释:图4-9 肌丝滑行
5.2 刺激频率和收缩反应的关系
单收缩(single twitch): 肌肉受低频刺激而出现的独立收缩。 图4-18 单 收 缩 潜伏期(latent period) 收缩期(contraction period) 舒张期(relaxation period)
增大刺激的频 率, 使得 后一次 收 缩发生在 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中,
教科书P76 4.4章节、图4-16
前四章重点内容总结: • 一膜(细胞膜物质转运) • 二耦联(去极化-释放、兴奋-收缩) • 三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上的传导、突触传递、 兴奋在肌细胞上的传导就是兴奋-收缩耦联) • 四学说(膜、离子、钠钾泵、肌丝滑行)
第四节
肌肉的等张收缩与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 (isotonic contraction) :肌肉收缩时,肌肉 的张力不发生变化,肌肉的长度发生变化 的收缩。
肌丝的长度不变,所以暗带的
宽度不变,细肌丝的长度虽然 也没变,但粗细肌丝的重叠发 生了变化,所以代表纯粹粗肌 丝的 H 带变窄,甚至消失,代
表纯粹细肌丝的I带也变窄。
2.3 肌丝滑行学说的分子基理
(1) 横桥(cross-bridge) 水解ATP,储备了化学能,与
细肌丝垂直,但不能与肌动蛋白结合,因为细肌
平滑肌中没有肌钙蛋白,但有一种与肌钙蛋白相类 似的调钙素,钙与调钙素结合形成钙-调钙素。钙-调 钙素再与一种蛋白激E形成复合体,并使此蛋白激酶活化, 进而使肌球蛋白头部磷酸化,进而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
引发收缩。
平滑肌收缩的几个特点,即平滑肌的收缩和骨骼 肌的收缩相比有几个不同之处: ①潜伏期长 ②收缩期长 神经肌接点间隙大;肌质网不发达。 钙泵能力低。 肌丝少,ATP、CP少。
叫 运 动 单 位 平 滑 肌 (motor-unit smooth
muscle) ;
特点:各自独立,且每个肌纤维均接受一个或多
个神经元的传出神经末梢支配,几乎无自发收缩
活动。
(2) 一单位平滑肌(single-unit smooth muscle),
又叫内脏平滑肌(visceral smooth muscle);
第四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第一节 骨骼肌的结构与肌原纤 维的亚显微结构
骨骼肌(随意肌) 心肌 平滑肌 横纹肌
肌肉
骨骼肌的微细结构
图4-1
1.1 肌原纤维与肌小节
骨骼肌 肌纤维(muscle fiber) 肌原纤维 (myofibril) 肌纤维+C.T 肌原纤维+其它细胞质 肌小节(粗肌丝+细肌丝); 横纹 肌小节 (sarcomere) 1/2明带+暗带+1/2明带; 明带(I带) Z线;
22
• 这种使肢体产生相反方向运动的肌肉群叫做颉颃
(xiéháng)肌(antagonist muscles),也叫拮抗肌。
体内的肌肉、骨骼和关节构成了杠杆系统,
图4-24A。
这套杠杆系统虽然不省力,但却可以放大肌
肉的运动,图4-24B。
比较慢的肌肉收缩速度可以产生比较快的手
的运动。
第七节 肌肉的能量代谢
丝上的原肌球蛋白遮盖了肌动蛋白上能与横桥结
合的位点。(P73图4-12)
(2)胞浆中Ca2+升高时,肌钙蛋白与Ca2+结合,构象
发生变化,原肌球蛋白移动,横桥与肌动蛋白结
合。(P73图4-12)
(3) 横桥构象改变,向其尾部方向摆动,并拖动细
肌丝向H带中心滑动。横桥所储备的化学能用来
克服肌肉的外负荷。肌小节缩短, ADP 解离。
of muscle contraction)
基本内容: 肌肉收缩时没有肌丝或某些物质分子结构的 缩短,而只是发生了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的滑行, 也就是说由 Z线发出的细肌丝向暗带中央移动,结
果相邻的各 Z线相互靠近,肌小节长度变短,表现
为整个肌C和肌肉的收缩。
由于肌肉收缩时,只是细
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而粗
③速度慢,紧张度低
8.5 内脏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①具有自动性; ②对内外环境变化敏感; ③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④富有伸展性; ⑤紧张性收缩(tonic contraction)。
(P72图4-10)
(4)ADP解离后,横桥重新结合一个ATP,回到原来
的构象,又重新与细肌丝垂直,而此时由于细
肌丝已发生了滑动,横桥面对的是新的更接近Z
线的肌动蛋白的结合位点。(P72图4-10)
在横桥的一次摆动中,肌球蛋白将水解 ATP 所
释放的化学能转变为肌动蛋白的机械能。上述横桥 与 ATP 结合,摆动、复位、再结合的过程,称为横 桥周期(cross-bridge cycling)。
图4-7,4-11
第二节
肌肉收缩的原理
2.1 肌丝滑行学说的提出
证据 (1) 肌肉收缩与舒张时明暗带的变化
图4-8
(2) 粗细肌丝的重叠程度与肌小节收缩产生的张力有关
粗肌丝 1.6 (无突起0.2)
3.65 2.25
细肌丝 2.05 2.25 张力↑
图4-9
3.65
2.2 肌丝滑行学说(sliding-filament theory
就骨骼肌来说,有三种途经可以供应ATP: 磷酸肌酸CP(creatine phospha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