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第7章)

合集下载

17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七章常见网络安全技术第十七周教案

17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七章常见网络安全技术第十七周教案
(2)客户端无法连接服务器(Ping不通服务器)
(3)在查看“网上邻居”时出现“无法浏览网络。网络不可访问。想得到更多信息请查看‘帮助索引’中的‘网络疑难解答’专题”的错误提示
(4)在“网上邻居”中只能看到本机的计算机名
(5)可以访问服务器,也可以访问Internet,但无法访问其他工作站
(6)可以Ping通IP地址,但Ping不通域名
5.IPSec技术
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是一种网络通信的加密算法,采用了网络通信加密技术。IPSec的主要特征在于它可以对所有IP级的通信进行加密和认证,正是这一点才使IPSec可以确保包括远程登录、客户/服务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及Web访问在内的多种应用程序的安全。
(2)服务访问策略
典型的服务访问策略是:允许通过增强认证的用户在必要的情况下从Internet访问某些内部主机和服务;允许内部用户访问指定的Internet主机和服务。
(3)防火墙设计策略
通常有两种基本的设计策略:允许任何服务除非被明确禁止;禁止任何服务除非被明确允许。
(4)增强的认证
增强的认证机制包含智能卡,认证令牌,生理特征(指纹)以及基于软件(RSA)等技术,来克服传统口令的弱点。目前许多流行的增强机制使用一次有效的口令和密钥(如SmartCard和认证令牌)。
(7)网络上其他的计算机无法与我的计算机连接
(8)安装网卡后计算机启动的速度慢了很多
(9)在“网上邻居”中看不到任何计算机
(10)别人能看到我的计算机,但不能读取我计算机上的数据
(11)在安装网卡后,通过“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查看时,报告“可能没有该设备,也可能此设备未正常运行,或没有安装此设备的所有驱动程序”的错误信息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第7章 身份鉴别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第7章 身份鉴别技术
(4)第四方是攻击者,可以窃听或伪装声称者骗取验 证者的信任。
实体鉴别与消息鉴别的差别
(1)实体鉴别一般都是实时的,消息鉴别一般不提供 时间性。
(2)实体鉴别只证实实体的身份,消息鉴别除了消息 的合法和完整外,还需要知道消息的含义。
(3)数字签字是实现身份识别的有效途径。但在身份 识别中消息的语义是基本固定的,一般不是“终 生”的,签字是长期有效的。
7.2 鉴别机制
鉴别机制主要有:非密码的鉴别机制、基于密码 算法的鉴别机制和零知识证明协议鉴别机制。
交换联系起来。
实体鉴别实现安全目标的方式
(1) 作为访问控制服务的一种必要支持,访问控制 服务的执行依赖于确知的身份,即访问控制服务 直接对达到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及合法使用 目标提供支持;
(2)当它与数据完整性机制结合起来使用时,作为提 供数据起源认证的一种可能方法;
(3) 作为对责任原则的一种直接支持,例如,在审 计追踪过程中做记录时,提供与某一活动相联系 的确知身份。
鉴别的目的是验明用户或信息的正身,就是验证 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和用户间传输信息的完整性与 真实性。
鉴别服务提供了关于某个实体身份的保证,所有 其它的安全服务都依赖于该服务。
鉴别是最重要的安全服务之一。
基于不同的认证目的,鉴别还可分为实体鉴别和 数据源发鉴别两种情形。
7.1.1 实体鉴别和数据源发鉴别 7.1.2 单向散列函数
第7章 身份鉴别技术
本章要求
了解数据鉴别的服务类型 掌握数据鉴别的基本方法 了解Internet中常见的数据鉴别技术,包括
KERBEROS系统、GSSAPIv2
本章主要内容
7.1 鉴别概述 7.2 鉴别机制 7.3 KERBEROS系统 7.4 GSSAPIv2

第7章网络计划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7章网络计划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计划评审方法与关键路线法1已知下表所列资料工序紧前工序工序时间(天数)工序紧前工序工序时间(天数)a - 3 f c 8b a 4 gc 4c a 5 h d,e 2d b,c 7 i g 3e b,c 7 j j,h,i 2要求:(1)绘制网络图;(2)计算各结点的最早时间与最迟时间;(3)计算各工序的最早开工、最早完工、最迟开工及最迟完工时间;(4)计算各工序的总时差(总机动时间);(5)确定关键路线。

2 已知建设一个汽车库及引道的作业明细表如下表所示。

要求:(1)计算该项工程从施工开始到全部结束的最短周期;(2)若工序l拖期10天,对整个工程进度有何影响;(3)若工序j的时间由12天缩短到8天,对整个工程进度有何影响;(4)为保证整个工程进度在最短周期内完成,工序i最迟必须在哪一天开工;(5)若要求整个工程在75天完工,要不要采取措施?若要的话,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工序代号工序名称工序时间(天)紧前工序a 清理场地开工10 -b 备料8 -c 车库地面施工 6 a,bd 预制墙及房顶16 be 车库地面保养24 cf 立墙架 4 d,eg 立房顶架 4 fh 装窗及边墙10 fi 装门 4 fj 装天花板12 gk 油漆16 h,i,jl 引道施工8 cm 引道保养24 ln 交工验收 4 k,m 3 已知下表所列资料:工序代号正常时间最短时间紧前工序正常完成的直接费用(百元)费用斜率(百元/天)A 4 3 — 20 5B 8 6 — 30 4C 6 4 B 15 3D 3 2 A 5 2E 5 3 A 18 4F 7 5 A 40 7G 4 3 B、D 10 3H 3 2E、F、G15 6合计 153工程的间接费用5(百元/天)求出该项工程总费用最低的最优工期(最低成本日程)。

4 已知某工程的网络图如下图所示,设该项工程开工时间为零,合同规定该项工程的完工时间为25天。

要求:(1)确定各工序的平均工序时间和均方差;(2)画出网络图并按平均工序时间照常网络图中的关键路线;(3)求该项工程按合同规定的日期完工的概率。

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第7章:使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第7章:使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VLAN间 路由方法 单臂路由器 第三层交换机
7.2.1 VLAN路由简介
1.每个路由器接口对应一个VLAN
传统路由要求路由器具有多个物理接口,以便进行 VLAN间路由。路由器通过每个物理接口连接到唯一的 VLAN,从而实现路由。各接口配置有一个IP地址,该IP 地址与所连接的特定VLAN子网相关联。由于各物理接口 配置了IP地址,各个VLAN相连的网络设备可通过连接到 同一VLAN的物理接口与路由器通信。
7.2.2 使用第三层交换机进行VLAN间路由
2. 第三层交换IP路由选择类型 (2)使用动态路由协议生成的路由 三层交换机通过动态路由协议来计算转发报文的最佳 路径。 动态路由协议有两种类型: 距离矢量协议(如RIP协议)通过距离值维护路由表, 并且周期性的将路由表向他们的相邻设备传送。距离矢量 协议通过跳数单位计算出最佳路由。特点是易于配置和使 用。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如OSPF协议)维护了一个网络 拓扑图结构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基于路由器之间链路状态 通告(ISA)的交换。
7.2.1 VLAN路由简介
3.第三层交换机
S1 F0/1 F0/2 VLAN接口: VLAN10:192.168.10.1 VLAn20:192.168.20.1 VLAn30:192.168.30.1 F0/3:中继 F0/1-f0/2:中继 交换机S2端口: F0/3:VLAN10 F0/7:VLAN20 F0/13:VLAN30 F0/1-f0/2:中继
7.2.1 VLAN路由简介
2.单臂路由器
Trunk S1 F0/1 F0/2 Trunk F0/1 F0/2 F0/3 F0/1 R: F0/3:中继 F0/1-f0/2:中继 交换机S2端口: F0/3:VLAN10 F0/7:VLAN20 F0/13:VLAN30 F0/1-f0/2:中继 路由器R1子接口 F0/0.1:VLAN10 F0/0.2:VLAN20 F0/0.3:VLAN30

第7章-AS-I

第7章-AS-I
AS-i电缆既传送信号,也是电源线。 最初AS-i主要是为处理二进制开关量信号而开发的,所以它被称为位式总线,现
在经扩展后它也可以处理模拟量信号了,但它的主要处理对象还是开关量信号。
2007.2 V2.0
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教程 Copyright by Wang Yanfen
4
7.1 AS-i技术概述
● AS-i技术及其 应用
2007.2 V2.0
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教程 Copyright by Wang Yanfen
9
7.1 AS-i技术概述
● AS-i技术及其 应用
7. AS-i的基本组成
网络部件
主要网络部件有电缆、中继器和测试诊断工具。
2007.2 V2.0
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教程 Copyright by Wang Yanfen
13
7.2 AS-i技术解析
● AS-i技术及其 应用
1. AS-i的行规 从站行规 目前被AS-i组织定义的从站行规 ✓ 上表中:I:输入,O:输出,B:I/O,R:保留,V:新状态。第3列表示的是从站对应 的I/O情况。 (下面的X代表0~E中的任一字符) ✓ S-X.0:远程I/O行规; ✓ S-0.1:双重信号传感器行规; ✓ S-1.1:单传感器行规; ✓ S-3.1:双传感器/执行器行规; ✓ S-7.1:模拟量输入/输出行规(6~18位); ✓ S-7.2:扩展模拟量输入/输出行规(6~21位); ✓ S-7.3:集成的扩展模拟量输入/输出行规(16位,需集成的主站支持); ✓ S-7.4:集成的扩展模拟量输入/输出行规(16位); ✓ S-7.B:安全型传感器(工作安全型); ✓ S-X.A:为扩展的A/B从站保留(AS-i V2.1);X为0~E,不包括2和A。 ✓ S-7.D:电机控制继电器行规; ✓ S-7.E:固态电机控制继电器行规; ✓ S-8.1:双重信号执行器行规; ✓ S-B.1:有反馈的双执行器行规; ✓ S-D.1:有监控的单执行器行规; ✓ S-X.F:自由设备行规,如未定义的设备,用于制造商的一些特殊设备。

第7章网络计划技术习题

第7章网络计划技术习题

第7章网络计划技术习题1 、用双代号网络图的形式表达下列逻辑关系:( 1 ) A 、B 的紧前工作为C ;B 的紧前工作为 D 。

( 2 ) H 的紧后工作为 A 、 B ; F 的紧后工作为 B 、 C 。

( 3 ) A 、B 、C 完成后进行 D; B 、 C 、完成后进行 E 。

( 4 ) A 、 B 完成后进行 H ; B 、 C 完成后进行 F ; C 、 D 完成后进行 G 。

( 5 ) A 的紧后工作为 B 、 C 、 D ; B 、 C 、 D 的紧后工作为 E ; C 、D 的紧后工作为 F 。

( 6 ) A 的紧后工作为 M 、 N ; B 的紧后工作为 N 、 P ; C 的紧后工作为 N 、 P 。

( 7 ) H 的紧前工作为 A 、 B 、 C ; F 的紧前工作为 B 、 C 、 D ; G 的紧前工作为 C 、 D 、 E 。

2 .根据表3 - 1 ~ 3 - 3 中的逻辑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4 .已知某单位工程施工过程的逻辑关系如表 3-4 所示,试绘制双代号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并指出关键线路。

表 3-4 某单位工程施工过程逻辑关系表5 .已知网络计划各工作的逻辑关系和持续时间如表3-5 所示。

如果该计划拟于6月24日(星期二)开始(每星期日休息),试绘制带有绝对坐标、日历坐标和星期坐标的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表 3 - 5 某单位工程施工逻辑关系6 .试在如图 3 - 2 所示单代号搭接网络图上计算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并确定关键线路和工期。

8 .已知网络计划如图 3 - 4 所示。

图中话线下方括号外数据为正常持续时间,括号内数据为最短持续时间;话线上方括号外数据为正常持续时间下的直接资,括号内数据为最短持续时间下的直接费。

费用单位为千元,时间单位为天,若间接费率为 0 . 8 千元/天,试对其进行费用优化。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第7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第7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8
第 7 章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基 础
实验7-2 资源搜索与下载
四、练习பைடு நூலகம்验
(3)在第1题查询到的网页中,选择其中一段文
字,复制后,利用“选择性粘贴”,以“无文本 格式”的方式粘贴到E盘的“考研信息”文件夹的 “考研.doc”文档中。 (4)在网络上搜索“网际快车”的安装文件,使
用实验中介绍的“迅雷”软件下载“网际快车” 的安装文件。
9
第 7 章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基 础
实验7-3 电子邮件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会注册免费电子邮箱。 (2)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会收发电 子邮件。 (3)会使用专业软件对电子邮件进行管理。
10
第 7 章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基 础
实验7-3 电子邮件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7-2 资源搜索与下载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查询需要信息的方法 与技巧。 (2)会保存网页内容。 (3)掌握利用下载工具下载文档、音频、视 频、软件等资源的方法。
5
第 7 章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基 础
实验7-2 资源搜索与下载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利用搜索引擎查询所需要的信息 ——搜索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获奖牌情况 2.按要求保存页面信息 3.使用下载工具下载资料 ——下载QQ安装文件
四、练习实验
(1)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 “/”,查 看其网页内容。 (2)将第1小题中显示的网页设为浏览器主页。 (3)将第1小题中的网址收藏到“收藏夹”的 “教育”文件夹中(若“教育”文件夹不存在, 请创建一个新文件夹并命名为“教育”)。
4
第 7 章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基 础

第7章网络计划技术习题

第7章网络计划技术习题

第7章网络计划技术习题1 、用双代号网络图的形式表达下列逻辑关系:( 1 ) A 、B 的紧前工作为C ;B 的紧前工作为 D 。

( 2 ) H 的紧后工作为 A 、 B ; F 的紧后工作为 B 、 C 。

( 3 ) A 、B 、C 完成后进行 D; B 、 C 、完成后进行 E 。

( 4 ) A 、 B 完成后进行 H ; B 、 C 完成后进行 F ; C 、 D 完成后进行 G 。

( 5 ) A 的紧后工作为 B 、 C 、 D ; B 、 C 、 D 的紧后工作为 E ; C 、D 的紧后工作为 F 。

( 6 ) A 的紧后工作为 M 、 N ; B 的紧后工作为 N 、 P ; C 的紧后工作为 N 、 P 。

( 7 ) H 的紧前工作为 A 、 B 、 C ; F 的紧前工作为 B 、 C 、 D ; G 的紧前工作为 C 、 D 、 E 。

2 .根据表3 - 1 ~ 3 - 3 中的逻辑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4 .已知某单位工程施工过程的逻辑关系如表 3-4 所示,试绘制双代号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并指出关键线路。

表 3-4 某单位工程施工过程逻辑关系表5 .已知网络计划各工作的逻辑关系和持续时间如表3-5 所示。

如果该计划拟于6月24日(星期二)开始(每星期日休息),试绘制带有绝对坐标、日历坐标和星期坐标的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表 3 - 5 某单位工程施工逻辑关系6 .试在如图 3 - 2 所示单代号搭接网络图上计算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并确定关键线路和工期。

8 .已知网络计划如图 3 - 4 所示。

图中话线下方括号外数据为正常持续时间,括号内数据为最短持续时间;话线上方括号外数据为正常持续时间下的直接资,括号内数据为最短持续时间下的直接费。

费用单位为千元,时间单位为天,若间接费率为 0 . 8 千元/天,试对其进行费用优化。

移动通信技术——第7章LTE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技术——第7章LTE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技术——第7章LTE移动通信系统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LTE 移动通信系统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为我们带来了更快速、更稳定、更高效的通信体验。

LTE,即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是 3GPP 组织制定的全球通用标准。

它主要用于提升无线通信网络的性能,以满足人们对于高速数据传输和优质通信服务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LTE 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众多,其中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OFDM 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流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

这一技术有效地对抗了多径衰落,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而且,它使得每个子载波的带宽较小,降低了符号间干扰。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也是 LTE 系统中的一大亮点。

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天线,MIMO 技术可以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系统信道容量和频谱利用率。

例如,通过空间复用,多个独立的数据流可以同时在相同的频率资源上传输,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

LTE 系统还采用了自适应调制与编码(AMC)技术。

根据无线信道的实时变化情况,系统动态地调整调制方式和编码速率,以在保证传输可靠性的同时,尽可能提高传输速率。

当信道条件较好时,采用高阶调制和高编码速率;而信道条件较差时,则采用低阶调制和低编码速率。

在网络架构方面,LTE 采用了扁平化的架构,减少了网络节点的层次,降低了传输时延和运营成本。

以往复杂的网络结构被简化,核心网与接入网之间的接口更加简洁高效,从而实现了更快速的数据传输和更低的延迟。

LTE 系统的频谱资源管理也十分重要。

由于频谱资源有限,如何高效地利用频谱成为了关键问题。

LTE 支持灵活的频谱分配,包括连续频谱和非连续频谱,能够适应不同的频谱环境。

同时,通过频谱聚合技术,可以将多个离散的频谱片段组合起来使用,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

2015-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王协瑞-第七章网络安全与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2015-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王协瑞-第七章网络安全与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网络安全与管理
1.外部环境安全、网络连接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应用系统安全、
管理制度安全、人为因素影响。

2.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记账管理。

3.为满足用户解决网络性能下降和改善网络瓶颈的需要,根据用
户网络应用的实际情况,为用户设计并实施检测方案,从不同
的角度做出分析,最终定位问题和故障点,并提供资源优化和
系统规划的建议。

4.SNMP的网络管理模型由三个关键元素组成:被管理的设备(网
元)、代理(agent)、代理(agent)。

5.略
6.①控制进出网络的信息流向和信息包;②提供使用和流量的
日志和审计;③隐藏内部IP地址及网络结构的细节;④提供
VPN功能。


7.网络故障诊断排除的过程一般是:重现故障,分析故障现象,定位故障范围,隔离故障和排除故障。

8.
“Ping”不通服务器,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IP地址不在同一网段或子网掩码不同;物理链路不正常。

对物理链路问题,需要检查网卡与网线的接触问题、网线与交换机的接触问题、交换机与服务器的连接问题。

第7章_无线宽带网络

第7章_无线宽带网络
第7章 无线宽带网络
内容提要
无线宽带技术
覆盖范围较广,传输速 度较快,为物联网提供 高速可靠廉价且不受接 入设备位置限制的互联 手段。
本章将以Wi-Fi和WiMAX 为例讨论无线宽带技术。
本章内容
7.1 概述:无线网络
7.2 Wi-Fi:无线局域网 7.3 WiMAX:无线城域网 7.4 展望:无线物联世界
– 应用层协议并不是无线网络的重点,只要支持 传统的应用层协议即可,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的 网络和特殊应用,也要对其进行一定的规范化
无线局域网概述
• 无线局域网是指在一个局部区域内计算机通过无 线链路进行通信的网络
• 按照拓扑结构可分为 ✓ 带基站的无线网络(基础结构无线网络) ✓ Ad Hoc 网络(自组织网络)
–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限制了可用频率的数量, 使一个服务区最多只能同时进行23个电话交谈
– 相邻信道干扰也使通话质量非常糟糕
– AT&T公司只能把部分申请人暂时放在等候名单上
• 1976年,纽约市只有不到600名移动电话用户,申请 者超过了3500人
• 整个美国有45000名用户,但仍有20000个申请者在 等待,其中最长的已经等了10年之久
• 蜂窝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之路:
– 早期使用800MHz频率来传递模拟信号 – 随后出现的个人通信服务(PCS)使用
1850MHz的频率
• Sprint公司是PCS服务的主要提供商
– 一些移动运营商也开始使用数字技术:
• TDMA—时分多址 • CDMA—码分多址 •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 3G —(WCDMA、CDMA2000、TD-SCDMA) • 4G?!……
Networks

网络技术习题第七章习题

网络技术习题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习题7.1 习题解析7.1.1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例2 以下关于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B)数据链路层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无差错的数据链路C)数据链路层必须实现链路管理、帧传输、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等功能D)数据链路层向网络层屏蔽了帧结构的差异性7.1.2差错产生与差错控制方法例1 以下关于差错产生的原因和差错类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

A)通信信道噪声是产生传输差错的主要原因B)通信信道的噪声分为两类:热噪声和冲击噪声C)冲击噪声会产生随机差错D)随机差错与突发差错共同构成了传输差错例2 以下关于误码率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不是异常是应该有的)。

A)误码率是指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B)它在数值上近似等于被传错的比特数与传输的二进制比特总数之比C)误码率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异常工作状态下传输可靠性的参数D)只有被测量的传输二进制位数越大,才会越接近真正的误码率值例3 以下关于检错码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不容易)。

A)自动检测出错误并进行纠正的方法称为差错控制方法B)为每个传输的分组加上一定的冗余信息,接收端可以发现传输差错,但不能纠正C)为每个传输的分组加上足够多的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能发现并自动纠正差错D)纠错码方案工作原理简单,实现起来容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4 以下关于循环冗余码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有国际标准;相同为“0”;不同位“1”)。

A)CRC检错方法使用了双方预先约定的生成多项式G(x)B)生成多项式G(x)可以随机生成C)CRC校验码采用二进制的”异或”操作D)C RC校验码能够检查出来离散错与突发错例5如果发送数据比特序列为110011,生成多项式比特序列为11001.请回答以下问题:1)计算CRC校验序列。

2)给出发送方发送到接收方的比特序列。

答:7.1.3面向字符型数据链路层协议例1 以下关于面向字符型数据链路层协议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属于停止等待协议)。

网络第七章练习题

网络第七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1、SNMP的中文含义是______________,它是TCP/IP协议簇的一个应用层协议,它是随着TCP/IP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SNMP的网络管理模型由3个关键元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网络管理协议中,采用的概念来描述被管网络元素的属性。

网络资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支持设备。

3、一个网络管理系统从逻辑上可以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防火墙通常有两种基本的设计策略,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

5、RAID的中文含义是______________,这种技术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网络管理的5大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防火墙是在被保护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竖起的一道安全屏障,用于增强____________的安全性。

8、大多数网络层防火墙的功能可以设置在内部网络与Internet相连的______________上。

9、防火墙总体上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大类型。

10、数据包过滤是一种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防火墙技术。

11、对于一个大中型网络,需要一个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当前流行的各类网管平台软件都支持协议。

驻留在_______________的网管平台软件可以通过该协议调阅被管的网络结点__________________中的内容。

12、网络管理从技术角度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章 IPv6协议-网络技术与运维

第7章 IPv6协议-网络技术与运维
第22页
五、IPv6地址结构
1、IPv6地址结构
IPv6的地址的结构为:网络前缀+接口ID,网络前缀:相当于IPv4中的网络位,接口ID:相当于IPv4中 的主机位。 IPv6中较常用的网络大小是64位前缀长度的网络。
|
n Bits
|
子网前缀(Subnet prefix)
128-n bits
|
接口ID (Interface ID)
第24页
五、IPv6单播地址
3、链路本地地址
链路本地地址(Link-local)只在同一链路上的节点之间有效,在IPv6启动后就自动生成,使用了 特定的前缀FE80::/10,接口ID使用EUI-64自动生成,也可以使用手动配置。 例:使用EUI-64将MAC地址为A1-B2-C3-D4-E5-F6的主机的IPv6地址生成过程如下:
(1)先将MAC地址拆分为2部分:【A1B2C3】、【D4E5F6】; (2)在MAC地址的中间加上FFFE变成:【A1B2C3FFFED4E5F6】; (3)将第7位求反:【A3B2C3FFFED4E5F6】; (4)EUI-64计算得出的接口ID为:【A3B2:C3FF:FED4:E5F6】。
第25页
第19页
四、IPv6地址的配置
案例7-1验证1
在路由器上通过【display ipv6 interface brief】命令查看路由器接口的IPv6地址信息。
[R1]display ipv6 interface brief
*down: administratively down
(l): loopback
| Version | Traffic Class |
Flow Label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巩固——第7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巩固——第7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1
7.2 信息安全技术概述 7.2.1 信息安全的概念 信息安全要实现的目标有:真实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可控制性、可 审查性。 7.2.2 信息安全策略 ① 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是网络安全的根本保证。 ② 严格的安全管理。 ③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 7.2.3 信息安全性等级 ① 第一级为自主保护级 ② 第二级为指导保护级 ③ 第三级为监督保护级 ④ 第四级为强制保护级 ⑤ 第五级为专控保护级 7.3 网络安全问题与安全策略 7.3.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部件、程序、数据的安全性,它通过网络信息的存储、传输和 使用过程体现。 确保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是网络安全的目标,对网络系统而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 息的存储安全和信息的传输安全。需要防止出现以下状况:①对网络上信息的监听 ②对用 户身份的假冒 ③对网络上信息的篡改 ④对发出的信息予以否认 ⑤对信息进行重放 一个完整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至少包括三类措施: ①社会的法律政策、 企业的规章制度 及网络安全教育 ②技术方面的措施 ③审计与管理措施 7.3.2 OSI 安全框架 国际电信联盟推荐方案 X.800,即 OSI 安全框架。OSI 框架主要关注三部分:安全攻击、 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 安全攻击分两类:被动攻击(又分信息内容泄露攻击和流量分析两种)和主动攻击。主 动攻击包括对数据流进行篡改或伪造数据流,可分为 4 类:伪装、重放、消息篡改和分布式 拒绝服务。从网络高层的角度划分,攻击方法可以概括为两大类:服务供给与非服务攻击。 安全机制:用来保护系统免受侦听、组织安全攻击及恢复系统的机制成为安全机制。这 些安全机制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在特定的协议层实现的, 另一类不属于任何的协议层或 安全服务。 7.3.3 网络安全模型 任何用来保证安全的方法都包含两个方面: 对发送信息的相关安全变换; 双方共享某些秘密 消息。 7.4 加密技术 7.4.1 密码学基本术语 原始的消息成为明文,加密后的消息成为密文,聪明文到密文的变换过程称为加密,从 密文到明文的变换过程称为解密。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统称为密码学。 1. 密码编码学 密码学系统具有以下三个独立的特征: ①转换明文为密文的运算类型 ②所用的密钥数 ③处

第7章 网络计划技术

第7章    网络计划技术

第7章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组织生产和进行计划管理的科学方法。

网络计划技术也称为统筹法,它是综合运用计划评核术和关键路线法的一种比较先进的计划管理方法。

7.1网络图网络图又叫箭头图或统筹图,它是计划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内在逻辑关系的综合反映,是进行计划和计算的基础。

也就是说,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是网络图。

7.1.1网络图的分类网络图分为箭线式网络图(见图7—1)和结点式网络图(图7—2)两种。

箭线式网络图以箭线代表活动(作业),以结点代表活动的开始和完成,结点式网络图以结点代表活动,以箭线表示各活动之间的先后承接关系。

箭线式网络图需要引进虚活动(以虚线表示的),它的布图清晰明朗,使用十分广泛。

7.1.2箭线式网络图的构成〔选择、填空、名解〕箭线式网络图是由活动、结点和线路三个部分组成。

1. 活动。

活动是指作业或工序,用箭线表示,符号为“→”箭线的方向表示活动前进的方向,从箭尾到箭头表示一项活动的开始到终结的过程。

活动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占用一定的时间。

虚活动即虚设的活动,它不消耗资源,不占用时间,用“ ”符号表示。

虚活动的引进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后两个结点之间的工作过程只代表一项活动。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动具有同一个始点和终点时,需要引入虚活动,予以区别另一种是为了正确表示各个活动之间的先后承接关系,有引入虚活动的网络图。

2.结点。

结点是指事项。

在网络图中,就是两个活动之间的交接点,用圆圈“ ”表示。

结点指明某一项活动的开始或完成,它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一项规划一般地只有一个总开始(开工)结点和一个总结束(完成)结点。

除整个网络的始点与终点以外,处在网络中间的结点都具有两重性,即对结点前面的活动来说,它是终点;对后面的活动来说,它是终点。

结点编号原则:箭尾结点(i)小于箭头结点(j),而且一般采用非连续编号,即可空出几个号,如1,3,5,…这样。

编号的方法是:去点去线编号法第一步,给没有箭线进入的结点定为I级,给予编号为①,然后去掉I级结点,及由I级结点引出的所有箭线。

计算机网络概论第七章TCPIP协议

计算机网络概论第七章TCPIP协议

3、IPv6地址的零压缩 某些类型的地址中可能包含很长的零序列,为进一步简化表示法,IPv6
还可以将冒号十六进制格式中相邻的连续零位进行零压缩,用双冒号“::” 表示。
例如链路本地地址FE80:0:0:0:2AA:FF:FE9A:4CA2可压缩成 FE80::2AA:FF:FE9A:4CA2;多点传送地址FF02:0:0:0:0:0:0:2压缩后,可表 示为FF02::2。
六、网络地址翻译(NAT)
CIDR技术的应用使现有的IP地址得到了更有效的使用,而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翻译)技术可以将网络内部的私有地址翻译成 Internet上使用的合法公有IP地址,这样便可以解决内部网络大量主机访问 Internet的需求问题,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公有IP地址的注册需求。
四、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子网掩码(Subnet Mask)技术可以实现将一个大的网络划分成若于子网, 且各子网大小相同,也就是各子网所能容纳的主机数相同。而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 可变长子网掩码)技术可以实现将一个大的网络分成多个不 同大小的子网,也就是说各子网所能容纳的主机可以不同。VLSM技术对IP地址的高 效分配及减少路由表大小都非常重要,但必须路由协议支持VLSM技术才能发挥作用。 能够支持VLSM技术的路由协议主要有RIP2,OSPF,EIGRP和BGP。
子网编址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子网掩码(Subnet Mask),子网掩码与IP 地址一样,其长度也是32位(4个字节),可以用二进制形式,也可以使用十进制 的形式。例如:255.255.252.0就是一个有效的十进制子网掩码,其对应的二进制 形式的子网掩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子网掩码中用1代表网 络部分,0代表主机部分。通常A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B类地址的默 认子网掩码为255.255.0.0,C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利用子网 掩码可以确定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并可以判定网络中的主机是否属于同一子 网。若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按位与,便可以得出网络号;若将IP地址与子网掩 码的反码(即将子网掩码按位取反所得的二进制数)进行按位与,便可以得出主机 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3 IP数据报分片与重组(略)
2、IP数据报分片 数据报分片示例
20B
20B

7.2.3 IP数据报分片与重组(略)
因此,分片必须满足2个条件: 1)各片尽可能大,但片长≤MTU; 2)片大小(B)必须为8的倍数。 3、片重组 在目的站进行重组。缺点:可能浪费带宽;一个 分片丢失,全部不能重组。 4、分片与重组控制 分片和重组控制有关的字段有3个,即标识字段、 标志字段和片偏移字段。 重组定时器:收到第一个分片后启动,倒计时。
net-id
net-id
127
任意
本地软件回送测试,Internet上不能出现这种地址
7.2.1 分类IPv4地址及子网划分
2、划分子网
子网划分技术可以将一个大型网络分为由若干个 相互连接的子网构成,这些物理网络统称为子网。 划分子网的好处?有利于IP地址的充分使用,也 便于整个网络的管理和提高网络性能,增强网络的安 全性。 划分子网思想:将主机号中的前若干位划分出来 作为子网号,在本网络内使用路由器将各子网互连。 子网号使用多少位,根据需要决定。划分的子网和子 网中的主机,不使用全0和全1的子网号和主机号,称 为变长子网划分,相当于使用了三级地址。
7.2.4 IP数据报转发
路由表中目的地址只使用网络前缀(网络号) 的信息,这使路由表大大减小。 路由表中还包括一些其它信息,如转发数据报 的端口,到达目的网络的跳数。 3、默认路由与指定主机路由 IP在路由表中查找目的网络,若没有,则把数 据报发到默认路由。 路由表中一般使用目的主机所在的网络,但也 允许特定主机路由。

有3块私有的IP地址空间(1个A类地址段,16个B 类地址段,256个C类地址段)
类别 A
地址块 1
地址范围 10.0.0.0 ~ 10.255.255.255
B C
16 256
172.16.0.0 ~ 172.31.255.255 192.168.0.0 ~ 192.168.255.255
7.2.2 IP数据报格式
64KB

7.2.3 IP数据报分片与重组(略)
1、IP数据报封装中的问题

IP数据报(最大64KB)是封装在底层网络的帧中传 送的,最大传输单元 MTU。不同网络,MTU不一样大 小。如以太网 1500B , X.25 是 576B ,光纤分布数据 接口4500B。
IP的做法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初始数据报大小,使 其在源站所在网络上能进行最大限度的封装。 IP 协议提供一种分片机制,在路径中如果经过 MTU 较小的网络,就将数据报分片进行传输。分片 总是出现在网络的交界处,由路由器负责。分片到 达目的站后,IP协议将分片重组。
7.2.1 分类IPv4地址及子网划分


IP地址分为五类:A,B,C,D,E 。 二级的IP地址有如下特点: net-id 可用于将数据报路由到目的网络; host-id可用于将数据报交付到本网络上的主 机; 简化了路由表。 采用点分十进制记法。
7.2.1 分类IPv4地址及子网划分 IP地址格式
7.4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略) 7.5 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略)
7.6
路由协议
7.6.1 路由协议简介
7.2.4 IP数据报转发
1、直接交付和间接交付:前者是指直接交到目的站, 如在同一个网络,或者是最后一个路由器。 2、路由表: 最基本的IP路由表包含了如下的序偶: (目的网络IP地址,下一跳IP地址) 路由表仅仅指明了到达目的网络路径上的下一跳, 转发结点并不知道到达目的网络的全部路径。 IP的数据报转发机制是基于路由表的下一跳转发 , 整个传送过程是逐跳进行的。每个结点只负责转 发到下一跳。
7.2.4 IP数据报转发
6、统一的IP数据报转发流程:子网IP数据报转发处 理可以兼容基本IP数据报转发处理。 需对子网掩码形式进一步规定: · 划分了子网的网络,子网掩码规定不变; · 不划分子网的网络,其子网掩码形式规定为IP地 址的host-id部分对应的比特为“0”,其余为 “ 1 ”; · 指定主机路由,子网掩码规定为全“1”; · 默认路由,其IP地址记为0.0.0.0,子网掩码则 规定为全“0”。

统一的IP数据报转发流程: for 每一个路由表的表项 do 把目的站IP地址D与该项子网掩码进 行“与”得到目的网络地址N 将N和该表项中的目的网络地址进行 匹配测试 if 匹配成功 then 把数据报发送到该表项下一跳 地 址指定的结点 else 循环进入下一个路由表表项 if 在路由表中找不到匹配成功的表项 then 宣布数据报转发出错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举例:
设某公司需要创建内部的网络,该公司包括 工程技术部、市场部、财务部和办公室等四大部 门,每个部门约有20~30台计算机。 (1)若要将几个部门从网络上进行分开。如果分配 该公司使用的地址为一个C类地址,网络地址为 220.168.1.0,如何划分网络,将几个部门分开? (2)确定各部门的网络IP地址和子网掩码,并写出 分配给每个部门网络中的主机IP地址有效范围。
7.2.1 分类IPv4地址及子网划分

私有地址:私有IP地址是一段保留的IP地址。只 是使用在局域网中,在Internet上是不使用的。

私有地址也能和公有地址在企业内混合使用。 私有地址网络上的主机需要访问 Internet服务, 私有地址网络需要通过网络地址转换 NAT路由 器连接到Internet。


IP定义了网际层的PDU,规定了它的格式;

IP 软件实现数据报转发功能,选择发送的路由并 转发;
IP 还包括了一组体现了不可靠、尽力分组传送的 规则。

7.2 网际协议
7.2.1 分类IPv4地址及子网划分
1、分类IPv4地址 32比特(4字节)长度的二级地址,包括 3个 字段: 类别字段; 网络号字段net-id; 主机号字段host-id。
B
16382
128.1~191.254
65534
0.1~255.254
C
2097150
192.0.1~ 223.255.254
254
1~254
判断以下IP地址的类型:

特殊形式的IP地址
IP地 址 网络号 主机号 全为0


全为0 表示本主机,只作源地址,启动时用,之后获得了IP 地址不再使用
全为0 host-id 本地网络上主机号为host-id的主机,只作源地址 全为1 全为1 本地网络上有限广播,各路由器都不转发,只作目的 地址 全为1 向net-id标识的网络定向广播,只作目的地址 全为0 标识一个网络
A类、B类、C类IP地址默认的子网掩码
地址类型
点分十进制表 示 255.0.0.0 11111111
子网掩码的二进制位
A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B
255.255.0.0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C
255.255.255.0
11111111
划分子网的方法是:
两级IP地址在本网络内部就变为三级IP地址, 即网络号、子网号和主机号。 通过网络号确定了一个网络,通过子网号确定 一个物理子网,而通过主机号则确定了与子网相连 的主机地址。
网络号 主 机号
网络号
子网号 图7-12 子网划分
主机号
7.2.1 分类IPv4地址及子网划分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串,将对应于IP地 址中网络地址(网络号和子网号)的所有位都设置 为1,对应于主机地址(主机号)的所有地址都设 置为0。
7.3 地址解析协议
7.3.1

IP地址与物理地址
IP层及以上使用IP地址寻址,数据链路层使用物 理地址(MAC地址,硬件地址)寻址。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使用
7.3.2 ARP地址解析机制
地址解析协 议ARP用动态绑 定方式进行IP地 址到物理地址的 转换。 ARP缓存:存 放最近获得的IP 地址和物理地址 的映射。
第7章 网络互联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概述 网际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无类别域间路由 路由协议 IP多播 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 IP主干网
7.1.1 Internet构造基础-网络互联

跨越使用不同标准的异构的网络进行通信,即实现 网络互联,是构造互联网的基础。 实现网络互联是网络层的核心功能,网络层的协议 实现了分组跨越互联网的传输。

4、基本的IP数据报转发流程
从数据报中提取目的站 IP 地址 D ,并计算其网络前缀 N , 查找路由表。 if N与任何直接相连的网络的地址匹配 then 通过该网络把数据报交付到目的地 D (其中涉及 到把D转换成一个物理地址、封装数据报并发送该帧) else if 路由表中包含一个到D的指定主机路由 then 把数据报发送到表中指定的下一跳 else if 路由表中包含到网络N的一个路由 then 把数据报发送到表中指定的下一跳 else if 路由表中包含一个默认路由 then 把数据报发送到表中指定的默 认路由器 Else 宣布数据报转发出错
路由器的结构
NIC:网络接口即端口。
转发引掣:根据IP数据报首部的信息,查路由表,决策 转发路径。
交换结构:实现分组从输入端口到输出端口的转发。
路由选择:路由器间交换信息,动态更新优化路由表。
7.1.3 网际层的服务和协议

网际层负责将分组从源主机传送到目的主机,提供无 连接的、不可靠的但尽力而为的分组传送服务。 网际层实现这种服务的分组传送机制为网际协议,通 常称为IP协议,它主要提供3个方面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