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地球的运动课件-湘教版

合集下载

地球的运动PPT课件31 湘教版优质课件

地球的运动PPT课件31 湘教版优质课件

AB为 晨线
B
O B
AO为昏线 OB为晨线
晨昏线
N
夜弧 晨 线




线
线
昼弧
S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晨线)晨昏线晨昏线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偏转 规律
北半球—右偏 赤道上—不偏 南半球—左偏
(纬度越高,偏转越明显)
右手法则 :手心朝着自己,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拇指方向为物体偏转方向。 左手法则 :手心朝着自己,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拇指方向为物体偏转方向。
(或40°N)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世界上最雄伟的赤道纪念碑
•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以北24千米的 圣安东尼奥镇上的赤道纪念碑, 碑高30米,四方塔体坐落在一个 直径为100米的大圆盘上。碑的 四面刻有代表东、南、西、北四 个方向的西班牙文字母E、S、O、 N,并书有“这里是地球的中心” 字样。碑顶放置直径4.5米的铝 质大地球仪,北极朝北,南极朝 南,中间用白线标示的赤道从球 面一直延伸到碑底部的石阶上。 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喜欢两脚踏在 赤道线两侧,拍一张跨“世界之 半”的照片作纪念。
1个恒星日,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转过360º 3、自转周期:
1个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转过360º59ˊ
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15度/小时 4、自转速度:
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最大
思 考: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呢?地球不自转, 地球上会不会有昼夜?昼夜为什么交替?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2、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转

2024年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件)

2024年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件)

赤道—3月21日前后(春分日)和9月 23日前后(秋分日); 北回归线—6月22日前后(夏至日); 南回归线—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
说出极昼与极夜产生的原理及其特征。想一想,北极圈 及其以内的地区,哪一天全部出现极昼现象?哪一天全 部出现极夜现象?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 的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 之间移动,各地正午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 化。6月22日前后(夏至日)。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
在兴隆观测站拍摄的星轨照片
2011年11月一个晴朗无月 的夜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 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 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 固定好,通过长达6小时的曝光, 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根据太 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即把 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当地的12时, 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 方时间”(简称“地方时”)。
课堂 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及时差 活动 材料及工具:地球仪、彩色胶带及手电筒等。
演示过程:
在地球仪上任选一条经线,并用彩色胶带粘贴标记: ①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该经线两侧同一纬度越靠东的地方越
先见到太阳,表明时刻越早。
② 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中心射到粘贴彩色胶带的那条经 线上。我们会发现,这条经线到国际日界线之间的地方都过 了12时、其他地方还没到12时,从而感受到时差的存在。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想一想: ①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顺时针
还是逆时针方向转动?如果从南极 上空看,情况又会怎样?
逆时针。顺时针。
课堂 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及时差 活动 材料及工具:地球仪、彩色胶带及手电筒等。

湘教版七上-认识地球(地球运动)地理PPT精品课件

湘教版七上-认识地球(地球运动)地理PPT精品课件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两地( B )
A、跨纬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 B、跨经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 C、跨纬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 D、跨经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
14、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分别是( C )
A、自东向西、一年 B、自东向西、一天 C、自西向东、一年 D、自西向东、一天
1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的是( D )
先判断简单的南北半球
16、在图中数字所示的地点中,既属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
的是( C )
WW
EE
S
N
N
S
S
N
S
(名校课堂)湘教版七上-认识地球( 地球运 动)地 理共PP T-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名校课堂)湘教版七上-认识地球( 地球运 动)地 理共PP T-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N
__A___纬。度(大填于或代等号于)6(6.54°)C点位于A点的_正__南__ 方向,B点位于A点的_东__南__方向。 (名校课堂)湘教版七上-认识地球( 地球运 动)地 理共PP T-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名校课堂)湘教版七上-认识地球( 地球运 动)地 理共PP T-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P26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 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16世纪中叶,杰出的波兰天 文学家哥白尼经过30年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 误。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
绕转中心
地轴
自转方向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几个地点比较
P26
(名校课堂)湘教版七上-认识地球( 地球运 动)地 理共PP T-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16.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本小题12分)。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图中,C点在B点的___正__北____方向, E点在C点的___东__北_____方向。

新教材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 地球的运动 课件

新教材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 地球的运动 课件
D 3.林老师所持的地球仪上( )
A.所有的经线都是相交的
B.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最大
C.没有长度相等的纬线圈
D.共有180条经线
D 4.在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仪应( )
①顺时针围绕灯泡转动
②在与赤道平行的平面上运动
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④同时保持自转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一、地球的自转
计算 1:时区的计算(已知某地经度,求该地所在时区)
总结:某地经度/15°=时区 ①余数小于7.5,得数是几就是几时区 ②余数大于7.5,得数加1即所求时区 ③余数等于7.5,该地位于得数和得数加1的 时区分界线上。 小练习:某地经度为129°W,那么该地位于 哪一个时区?
129°W/15°=8……9 西九区
第二章 认识地球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课前导入
日升日落
四季交替
时差
你知道这些我们熟悉的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吗? 它们分别和地球的哪些运动形式有关呢呢?
地球的运动形式
观察动图,地球有哪两种运动形式?
自转 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 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 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随堂检测
D 5.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①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地球的公转方向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昼夜更替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6.造成北京、东京时间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①经度不同 ②纬度不同 ③地球自转 ④地球公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地球的运动PPT课件63 湘教版优质课件

地球的运动PPT课件63 湘教版优质课件

北 西风 风
南 东风 风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北 风
北半球
西风 北半球
南 东风 风
南半球 南半球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北 风
北半球
西风 北半球
南 东风 风
南半球 南半球
阅读: 地方时 (1) 什么叫地方时? (2) 地方时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3) 时间早晚与数字大小的关系? (4) 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
时间计算时要注意每个月的天数 大月31天,小月30天; 2月份平年28天,闰年29天。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相差1° , 地方时相差4分钟;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时间计算时要注意每个月的天数 大月31天,小月30天; 2月份平年28天,闰年29天。 原则上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 跨世纪的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
[例] 已知46°W的地方时为2009年4 月30日14点30分,求 98°E的地方时。
2009年5月1日0点06分
[例] 已知46°W的地方时为2008年2 月28日14点30分,求 98°E的地方时。
[例] 已知46°W的地方时为2009年4 月30日14点30分,求 98°E的地方时。
2009年5月1日0点06分
[例] 已知46°W的地方时为2009年4 月30日14点30分,求 98°E的地方时。
2009年5月1日0点06分
题型2: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和其中 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例] 已知济南(117°E)日影最短时, 成都的地方时为11时08分,求成都的经 度。
题型2: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和其中 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例] 已知46°W的地方时为2008年2 月28日14点30分,求 98°E的地方时。

地球的运动公开课课件(共18张PPT)

地球的运动公开课课件(共18张PPT)

当堂检测
1、与地球公转远日点最接近的节气(北半球)是 A.春分 B.冬至 C.夏至 D.秋分
当堂检测
2、地球公转时,地轴 A、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总是与赤道平面保持23.5°的夹角 C、不固定,在自由运动中 D、 总是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23.5°的夹角
当堂检测
3、当我们在欢度元旦时,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的移动情况是 A.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当堂检测
4、北半球某条小河边有一口200米深的水井,水井 中有一只青蛙,一年中青蛙能看见太阳有一次照射 头顶,该地可能位于:
A.赤道上 B.23.5°N C.22.5°S D.23.5°S
当堂检测
5、当太阳直射点由b向c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 叙述正确的是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慢-快-慢 D.快-慢-快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地理Ⅰ》第一章
包头二中 燕海飞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学习目标 1、能描述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 速度等特点 2、理解黄赤交角的含义,并分析 其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二、教学重难点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
感谢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感谢亲爱的同学们积极配合 谢谢
2017年9月25日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第三节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运动一学习目标第三节理解黄赤交角的含义并分析其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的影响能描述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点地球的运动二教学重难点第三节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恒星年在一个恒星年中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了多少度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二章 第1节 第二课时 地球仪(2) 地球的运动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二章 第1节 第二课时 地球仪(2) 地球的运动
返回首页
3.在学习了地球仪之后,几位同学对学习地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拿着 地球仪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你知道谁的说法是错误的吗?( B ) A.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地球的好帮手 B.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位于赤道上 C.地球仪上的地轴是地球上没有的 D.地球上的地物在地球仪上用不同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知识点二 地球的运动
1.定义 (1)地球自转:是地球绕 地轴 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 (2)地球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 太阳 向东转动,这种转动被称为地球公转。
自西
返回首页
2.特征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旋转中心
产生现象
自转 自西向东 一天 地轴 昼夜更替 的东升西落等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二课时 地球仪(2) 地球的运动
新知•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地球仪(2) 1.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 纬线 圈。从赤 道向两极,纬线逐渐 缩短 ,到两极缩为一点。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2.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纬线,分别为它们标定了度数,这就是 纬线 。赤道 的纬度为 0° 。赤道以北称 北纬 ,赤道以南称 南纬 。北极和 南极分别是 北纬90°(或90°N) 和 南纬90°(或90°S) 。 3.人们规定, 0°~30°为低纬度地区, 30°~60°为中纬度地区, 60°~90°为 高纬度地区。
答案: A、B、D正确,C不正确。大于160°的东经在西半球。
返回首页
探究问题三 地球的自转 【例3】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完成下列各题。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顺时 针还是逆时针方向转动? (2)观察地球仪,思考:当北京是中午 时,纽约是白天还是黑夜?

湘教版七年级 地球的运动(优质复习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 地球的运动(优质复习课件)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产生的现象
昼夜交替
时差
自西向东 一年
四季的变化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
五带
谢谢
(2)一年中,北半球白昼最长的节气是___夏__至__日____,白昼最短 的节气是___冬__至__日____;南半球白昼最长的节气是___冬__至__日____, 白昼最短的节气是___夏__至__日____;全球昼夜等长的节气是___春__分__日_ _和__秋__分__日_____。
4.四季和五带
(1)参加奥赛的小王凌晨起床,收看了在德国柏林(52°N,
12°E)当地下午举行的一场足球赛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
异是因为 A.地球的公转
B ( )
B.地球的自转
C.地轴指向北极星
D.地球斜着身子公转
(2)地理奥赛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A.①段
B.②段
( C)
C.③段
D.④段
B (3)地理奥赛期间,北京的昼夜状况是 ( )
北半球昼 最长夜最 短,北极 圈以内出 现极昼
北半球 昼渐长 夜渐短
全球昼夜 平分
北半球 昼渐长 夜渐短
北半球昼渐 短夜渐长
全球昼夜 平分
北半球昼渐 短夜渐长
北半球昼 最短夜最 长,北极 圈以内出
现极夜
3.太阳直射点和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1)一年中,太阳有___两___次直射赤道,时间是在__3_月__2_1_日__前 后和__9_月__2_3_日___前后,分别是24节气中的__春__分__日__和__秋__分__日__; 太阳直射最北的纬线是在___6_月__2_2_日____前后,即____夏__至____日; 太阳直射最南的纬线是在___1_2_月__2_2_日____前后,即___冬__至____日。

地球的运动PPT课件54 湘教版优质课件

地球的运动PPT课件54 湘教版优质课件
昼夜现象原因?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 也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交替的原因?
1、地球不发 光、不透明
2、地球自转
晨昏线-白天与黑夜的界线
晨昏线 北极
1、与太阳光垂直 2、平分赤道
南极 晨昏线
太阳高度(角)
规律: 昼半球: 太阳高度>00 夜半球: 太阳高度<00 晨昏线: 太阳高度=00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偏移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南左北右,赤道无
右偏
左偏
哪些是向左偏?哪些是向右偏?
右偏
左偏
想象:军训时向左转、向右转。
例题
某军舰在西经20°、南纬28°的海面上,沿经线方向向赤道 发射导弹,射程1000千米,导弹可能落在: ( D )
A. 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B. 东半球的低纬度地区 C. 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 西半球的低纬度地区
问:A在B的什么方向?
N
A B
答案:正西方向
0° S
标出经度符号
A在B的什么方向?
B
900 E
西南
A 450 E
0
0
地球自转的表示方法
N
判断A、B经度
0
40 E
A
1300E
B
0
140 W
有何规律? S
经线圈的2条相对经线的度数和为180°,符号相反。
A、B两点的地理坐标为: A:30°W,70°S B:125°E,30°N
+12 -12
今昨 天天
172.5E 1800 172.5W
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 地方时是根据太阳高度变化(或物体影子长 度变化)得出的,非常精确(全球有无数个地 方时-因为有无数根经线),但生活中不用。

2.2《地球运动》2024-2025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件(2024湘教版)

2.2《地球运动》2024-2025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件(2024湘教版)
思考分析:以我们学校为例,思考一年中学校的旗杆在哪一天正午影长最短?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整个南半球正 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北情况与夏至时相反。
—地球的公转—
探究:地球公转的意义
五带的划分
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
北温带: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 为什么太阳每天都是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到底是“天动”还是“地动”?

西
地球运动的形式
绕着太阳公转
绕着地轴自转
学 习 目 标
01 能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方向。 0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03 结合实例,说出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04 结合实例思考分析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part 01 地 球 的 自 转
—自转的特征— 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自转中心: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一天【约24小时】
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
➢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会怎样? 南极上空俯视图
北极上空俯视图
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
➢阅读下面不同方位看到的地球,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有什么不同?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
—地球的公转—
四季更替
探究:地球公转的意义 春分 3月20日前后
夏至
6月21日前后
9月22日前后
秋分
冬至
12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为90度的地点
太阳直射赤道
太阳直射点每时都在向西移动,每小时移过15度经度。太阳直射点 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2.2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2024)

2.2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2024)
XJ 新 教 材 地 理 · 七 年 级 上 册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②
第二章 认识地球
1
课标考点
1.地球的自转 ●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地球的公转 ●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1)手电筒的光照中心射到地球仪的赤道(0°)上,家乡昼夜平分,此时 为春秋季,不冷不暖 (2)手电筒的光照中心射到地球仪的北回归线(23.5°N)上,家乡昼长夜 短,此时为夏季,较为炎热 (3)手电筒的光照中心射到地球仪的南回归线(23.5°S)上,家乡昼短夜 长,此时为冬季,较为寒冷
2 地球的公转
教材P35活动
4.玲玲和贝贝的说法正确吗?说出你的判断理由。假如地球不运动,会 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如果地球不自 转,我们可能 就无法看到昼 夜更替了
如果地球不自转, 昼夜更替还会存 在,只是周期不 再是一天,而是 一年了。
玲玲说法正确,地球不自转,又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向着太阳一面 永远为昼半球,另一面永远为夜半球。
3.地球运动的应用 ● 能理解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划分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能用地理现象解释地球的公转 。
2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传
2 地球的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 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 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全球6点日出,18点日落。

2.2+地球的运动——公转++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

2.2+地球的运动——公转++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
「2024」湘教版地理新教材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
为什么一年中有四季春夏秋冬呢?
公转基本特征
自转中心:太阳 地 球 公 转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一年【365天】
任务一:认识太阳直射和斜射
1.直射和斜射哪个获得热量更多? A点获得热量更多 直射,单位面积获得热量最多
秋分
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地区昼夜平分
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地区昼短夜长 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 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
冬至
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 北温带:无太阳直射,一年四季分明 热带:一年都有太阳直射,终年炎热
五带划分
一年内太阳高度角变化
思考一年内,什么时候学校旗杆的影子最长?
北半球昼夜情况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有极昼 昼夜等长
昼短夜长,有极夜
Hale Waihona Puke —小 结 归 纳 —地球的运动 -公转
特征
中心: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约365天
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
—课 堂 练 习 —
课堂练习
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点火发射
90°
A
30°
B
太阳直射点
C
B
➢ A、B、C哪点为太阳直射点?
A
A点为太阳直射点
➢ 太阳直射点会一直位于点A吗?
不会,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任务二:公转产生怎样的地理现象?
四季更替现象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时间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一节第三课时《地球运动》共17张PPT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一节第三课时《地球运动》共17张PPT
昼短夜长
夏至
昼长夜短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
地面 太阳高度角示意图
变化规律
一天当中,正午12点最大,半夜12点最小 一年当中,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 全球中,南北回归线之间最多,南部北极 圈内最小
四季与五带
春季
夏季
3、4、5月 6、7、8月
冬季
秋季
12、1、2月 9、10、11月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北极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地球运动=自转+公转
END, THANKS
地 理 意 义
周期: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365天)
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高度角 四季与五带
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公转轨道平面
北极星
66。34’ 23。26’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3º26´N
夏至
0º 春分 23º26´S
秋分
次年春分 冬至
二分二至日
昼夜长短变化
春分/秋分
昼夜等长
冬至
经度差计算
1.两地在同一半球,经度数相减 2.两地在不同半球,经度数相加
(同“-”异“+”)
例.定西市与北京市相差 12 °,求两地时差 解析:
时差= 12 ° ×4=48(分钟)
步骤: 1.求两地经度差 2.求时差
地球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运动
公转方向
轨道
椭圆形轨道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及地理意义
现象
白天:能照上太阳的一面 黑夜:照不上太阳的一面
昼夜交替现象
晨昏线
白天与黑夜的分界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极圈上
D.本初子午线上
)。
16.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 A.上海(约31°N) B.北京(约40°N) C.海口(约20°N) D.厦门(约24°N)
17.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A.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
B.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 C.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
D.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
地球的公转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 23.5°之间有规律地 移动,所以称这两条 纬线为回归线。 23.5°N纬线叫北回 归线, 23.5°S纬线 叫南回归线,它们是 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 的最北和最南界线, 一年得到一次直射, 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 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 得到太阳直射,地面 获热就多。
地球五带
。如地轴
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90°,同一地区还
有没有四季变化?
有没有昼夜交
替?
8、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我 国正处在四季中是
A.冬季 季
B.秋季
C.夏季 D.春
9“五一”这一天( )。 A.北京昼夜等长
B.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7°W)没有黑夜 C.伦敦(0°,51°N)昼长夜短
►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哥白尼的宇宙体系是有局限的, 但他彻底推翻了千百年来承袭的错误的宇宙观念, 第一次透过表面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和其它行 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客观规律,发现了真正的太阳系。
哥白尼与日心说
地球的自转
观察讨论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 自转?
2.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 多长时间吗?
3.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 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 转?若在南极上空俯 视呢?
大多数月均温 春暖,夏热,秋凉, 大多数月均温在
在20℃以上 冬冷
0℃以下
热带地区
北温带
北寒带
爱斯基摩人的一家
南寒带
练习
1、(2003•淄博)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
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其
位置是(
)。
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动的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 替的变化 C、转动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5、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昼夜更替。 地球不同地方,产生时间差异——先看
到日出,东边时间早,西边时刻晚(如美国 早晨,则北京是晚上)。同一地方的人们, 每天也经历着清晨——正午——傍晚——子 夜——清晨的连续变化。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和公转的轨道平 面保持66.5°的夹角,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 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 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 化。
5、产生的现象: (1)形成春夏秋冬四季
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有规律 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 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 四季。 特点: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2)昼夜长短变化(北半球为例) 春分日(3.21):昼夜平分。 夏至日(6.22):昼最长,夜最短。 秋分日(9.23):昼夜平分。 冬至日(12.22):昼最短,夜最长。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主页
地球运动的认识过程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五带 练习题
地心说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 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 球旋转。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 出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地球位于水晶球的 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 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2世 纪,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亚里士多德等人的 基础上,做了系统的总结和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地 心说。由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声望,加上这种 理论迎合了后来罗马教廷的宗教思想,地心说整整 统治欧洲达1000多年之久。
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 叫做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观察讨 论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
太 阳
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
光 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
么现象?而地球自转又
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 的自转。 2、绕转的中心:地轴。 3、方向:自西向东。 4、周期:一天,或约24小时。
2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 B.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致
C.都围绕太阳转 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是自转的结 果
天道酬勤






路 勤
谢谢大家!
涯 苦




13.10月1日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 (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14.有关春分日时,我国各地学校昼夜情况是( A.我国各地所有学校昼夜等长
B.南方比北方学校所在地昼长 C.东部学校比西部学校所在地昼长
D.只有位于同纬度的学校昼夜等长
)。
15.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位于( A.回归线上 B.赤道上
3、将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A.昼夜交替
①地球自转
B.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地球公转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四季变化
4、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 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 正确的是( )
A、23.5°S 冬至日 B、23.5°N 夏至日
C、23.5°N 冬至日 D、 23.5°S 夏至日
)。
18.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极圈
19.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 58°55′W)位于( )。
A、西半球 B、南寒带 C、东半球 D、中纬度
20.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托勒密与地心说
日心说
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将近40年 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 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哥白尼认 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 行星一道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 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
5、我国南极考察队由上海出发到我国的南
极考察站——中山站(69°S,76°E),途
经地球五带中的几个。
A.5个
B.4个 C.3个
D.2

6、看地球公转图,当地球公转哪点时,北 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量最多?当地球公转 至哪点时,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最低?
7、若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为60°时,则
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变带
南、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 北极圈以北、南
之间
间,南回归线和南级 极圈以南地区
圈之间
有直射阳光 无直射阳光,也无极 有极昼极夜现象 昼极夜现象
获得热量多, 得到热量比热带少, 获得热量少,气 气候终年炎热 比寒带多,气候季节 候终年寒冷
变化明显
1、定义:地球绕太阳的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时间):一年。 4、重要特征: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地轴与 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规定倾角),且空间 指向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4、重要特征:公转时, 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 面成66.5°的规定倾角, 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 星附近。
D.悉尼(151°E,33°S)昼长夜短
10.当太阳直射23.5°N时,我们学校正处于 ( )。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春季
11.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 射的地区是( )
A.热带 B.北寒带 C.南寒带 D.北温带
12.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 )。 A.纬度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形地势状况 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