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班主任能力大赛情景答辩题目及答案
班主任能力大赛情景答辩题及答案
1、小雨是一个漂亮的女孩。
进入高年级后,明显看出她喜欢和男孩子接触,经常和男生说说笑笑、打打闹闹。
一些品质不好的男孩子常拿他开玩笑,她不但不反感,反而觉得他们都是自己的好朋友。
对于这样的高年级女孩子,你将如何引导她呢?我认为这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的正常表现做教师的不应该大惊小怪,反而应该耐心细致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应该主动和案例中小雨这样的女孩接触交朋友,在课后或者通过QQ聊天了解她内心深处的想法,并对她表示尊重和理解。
使她知道应该怎样和男同学交往,注意把握分寸,避免引起别人的误解。
告诉她喜欢某个男孩是正常的,但一定不能要把它埋藏在心里,并与她一起分析现在男女交往的利弊,以长远的目光来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让她知道春天有春天的事情,夏天有夏天的事情,不要把夏天的事情提前到春天来做,耐心疏导,培养自制力,正确引导,适时适度。
2、王莹同学父母体质不好,家庭条件差,因此她有自卑感,很少与同学交往。
但有一段时间她却在班内追求穿着的时髦,衣服买了一件又一件。
父母向班主任刘老师诉说了这一苦衷,让刘老师教育王莹学会勤俭,不要爱慕虚荣。
假如你是刘老师,你将怎么处理这件事?答:王莹存在的是心理问题,不是品质问题。
穿时髦的衣服是为了让老师同学注意她,重视她。
作为老师,可以运用历史中的人物,比如国家领导人在解放初期还穿打补丁的衣物,这说明外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颗积极上进,拼搏进取的心;同时家庭条件差不也不重要,作为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将来改变家里贫穷的面貌,让父母过上好的生活。
3、班主任布置学生写生活随笔《我的家庭》,结果一个写作很好的女生留给老师一张纸条,写着:父亲是个酒鬼、烟鬼兼赌徒,在遥远的新疆工作。
我问过母亲为什么与父亲结合。
母亲无言。
后来我自己搞清了,母亲是为了生存,而父亲是为了逃避家长安排的婚姻。
原来我是他们随随便便结合的产物,我鄙视他们。
问题:1、请分析这个学生的心理?2、如何帮助这个学生走出目前的状态?答:1、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对父母失望;埋怨父母,因此也不爱父母。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现场答辩【题目+参考】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现场答辩【题目+参考】(一)情景答辩题【案例1】小明今天早晨又迟到了,并且一副精神萎靡的样子,他这学期已多次迟到了,成绩也不好,班主任也多次和他交谈过,也与家长联系过,小明也在家长和班主任面前也作过保证,但一段时间后,老毛病会复发。
最近具同学和家长反映,小明迷恋网络游戏,也经常有厌学情绪,家长也对他没有办法。
问题:1.作为班主任,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小明这件事?2.学生上网成瘾,应采取怎样的教育对策?参考答案:1.(1)对待像小明这样的学生应该有耐心和热心,要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还是关心、信任他的。
耐心就是老师找了家长后,学生可能还会犯,这就需要教师对他耐心一点,不要粗暴处理,否则,学生会变本加厉。
热心,就是班级里不管有什么事情,尽量请他帮忙,让他觉得,除了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以外,他还是个有用的人,至少老师有什么事情求他帮忙,让他有一种自豪和自信。
(2)学生违反纪律,找家长谈话也是必要的,但是,谈话中,还应该让家长明白,责骂、暴打孩子是错误的,不仅不能让孩子回心转意,还会让他对老师的教育更排斥。
因此,因为迷恋网吧而家长,班主任首先应该告诉家长不能责骂、打骂学生,应该教给家长一些教育理念,然后再针对孩子的情况,和家长商量如何管理,比如限制他的零花钱,上下学接送孩子,晚上放学回家后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管理,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正确的认识网络游戏,正确认识网络以及正确利用网络等等。
2.(1)帮助学生找到爱和归属感。
班主任要有耐心和爱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使他们找到归属感,与他们一道建立生活的信心,积极面对人生。
(2)用有意义的活动,安排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充实他们的生活,转变学生生活的重心。
(3)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教育的配合。
中小学生迷恋游戏机或网络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学生在成长发育时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着变化,恰当的家庭教育和和谐的家庭环境能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和成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班主任应努力与家长沟通,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
班主任能力大赛情景答辩题及答案
班主任能力大赛情景答辩题及答案1、学生林森,喜欢下象棋,在六年级下学期初经常利用课间十分钟与同桌在楚河汉界上厮杀。
由于课间休息时间短,如此这般必将分散上课的注意力。
多次看到这种现象后,作为班主任该怎样做?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有自己的爱好是积极向上的一面;但学生的主要精力应用在学习上,应让爱好促进学习(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与之谈心,指出其不足,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2、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尊重是教书育人的起点,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和信心(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宽容其不足,在不断激励和赏识中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3、邓旭同学是在本学期才转入新班的,由于家庭环境特殊,父亲和母亲外出打工,经常转学,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涣散。
刚来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
作为班主任你该如何转化邓旭同学。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二)方法措施:1、找他心平气和的谈话,让他承认自己的不足,下定改正错误的决心。
2、为他确定小目标,根据目标完成情况适时表扬,不断激发他的上进心。
3、做好家访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4、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教育局提出的特别要关注后1/3的学生”的理解。
(完整版)最新班主任能力大赛情景答辩题目及答案.doc
班主任情景答辩题目1、学生林森,喜欢下象棋,在六年级下学期初经常利用课间十分钟与同桌在楚河汉界上厮杀。
由于课间休息时间短,如此这般必将分散上课的注意力。
多次看到这种现象后,作为班主任该怎样做?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有自己的爱好是积极向上的一面;但学生的主要精力应用在学习上,应让爱好促进学习(意思对即可,10 分)(二)方法措施: 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与之谈心,指出其不足,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意思对即可,12 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 分)2、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尊重是教书育人的起点,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和信心(意思对即可, 10 分)(二)方法措施: 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宽容其不足,在不断激励和赏识中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
(意思对即可,12 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 分)3、邓旭同学是在本学期才转入新班的,由于家庭环境特殊,父亲和母亲外出打工,经常转学,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涣散。
刚来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
作为班主任你该如何转化邓旭同学。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二)方法措施: 1、找他心平气和的谈话,让他承认自己的不足,下定改正错误的决心。
2、为他确定小目标,根据目标完成情况适时表扬,不断激发他的上进心。
3、做好家访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意思对即可,12 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 8 分)4、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教育局提出的特别要关注后1/3 的学生” 的理解。
班主任技能大赛情景答辩题目(汇总)
班主任情景答辩题目1、学生林森,喜欢下象棋,在六年级下学期初经常利用课间十分钟与同桌在楚河汉界上厮杀。
由于课间休息时间短,如此这般必将分散上课的注意力。
多次看到这种现象后,作为班主任该怎样做?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有自己的爱好是积极向上的一面;但学生的主要精力应用在学习上,应让爱好促进学习(二)方法措施: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与之谈心,指出其不足,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2、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尊重是教书育人的起点,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和信心(二)方法措施: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宽容其不足,在不断激励和赏识中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
(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3、邓旭同学是在本学期才转入新班的,由于家庭环境特殊,父亲和母亲外出打工,经常转学,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涣散。
刚来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
作为班主任你该如何转化邓旭同学。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二)方法措施:1、找他心平气和的谈话,让他承认自己的不足,下定改正错误的决心。
2、为他确定小目标,根据目标完成情况适时表扬,不断激发他的上进心。
3、做好家访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4、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教育局提出的特别要关注后1/3的学生”的理解。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的宗旨。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
班主任能力大赛情景答辩题目
2号题 小冬学习成绩比较差,上了三年级 以后就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经常旷 课不来,经常不回家。他经常偷自家的 钱,还偷别人的钱来打游戏,家长由开 始的着急,经常以打来教训他,可是都 没有效果,他依然不上学,依然偷东西, 现在家长都放弃他了,他不回家也不去 找他了。作为班主任的你,怎么处理此 事?为什么?
4号题 放学后,一位平常学习成绩很 一般的女学生兴高采烈走进办公室, 高兴地对你说:“老师,我数学考 了97分!”坐在旁边的数学老师却 对你说:“她考了97分,是瞎猫碰 上了死耗子。那位女生难堪极了。 此时,你怎么做?为什么?
5号题 不少科任教师纷纷向你反映, 说你班的学生上课喜欢讲闲话,搞 小动作,发言不积极,作为老师真 是越教越没劲,要求你要好好抓抓 班风学风,不然,向学校反映不想 上你班的课。作为班主任,此时你 怎么做?为什么?
14号题 班上一女生身高1.4米,体重 有120斤,她一直为自己的肥胖所 困扰,她把学习中、生活中的一切 不如意都归结了自己胖,这天她找 来你倾诉,作为班主任的你,怎么 处理此事?为什么?
专家点评
不 同,班上有5、6个学生上课迟到, 课堂不听,作业不做,问题不问, 整天玩耍聊天,他们说,反正我考 不好的了。作为班主任的你,怎么 处理引事?为什么?
9号题
小张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思想也 比较成熟,最近小张写了申请书交给了 你,推荐她自己做班长,奇怪的是,有 的同学不再亲近她,还传出了一些风言 风语,“自高自大”、“不懂得谦虚”、 “就想当官”,弄得小张有些茫然,她 向你投诉,作为班主任的你,怎么处理 此事?为什么?
3号题 为了确保1自1号号己题题成绩名列前茅的 地位小,小强一强平学平时生时淘在淘气期气,未,自考自私试私,前,多把多手学手多习多 成脚脚绩,,好上上的课课几爱爱位讲讲同闲闲学话话的,,教同同科学学书们们、不不笔胜胜记其其 本烦烦偷,,来本本,学学自期期己的的复秋秋习游游用,,,你你结让让果同同害学学得们们几自自 位由由同组组学合合学小小习组组效,,果但但受没没到有有影一一响个个,小小自组组己愿愿也意意 终小小日强强忐加加忑入入不。。安作作,为为事班班情主主暴任任露的的后你你,,,该怎怎学么么 生处处坚理理决此此不事事承??认为为,什什作么么为??班主任的你, 怎么处理此事?为什么?
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素质大赛情景答辩题6篇(附参考答案)
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素质大赛情景答辩题6篇(附参考答案)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素质大赛情景答辩题6篇(附参考答案)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素质大赛情景答辩题(附参考答案)1题目:1、案例简述:自从作了班主任,他不敢有所松懈,平时从早上的早读课开始他就到班检查,中午还经常跟班上学生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晚上也要等学生全部回家后自己オ回家,遇到事情总要对学生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没做到自己该做的事情。
"满以为尽到了做班主任的责任,可是有些同学不理解,认为老师跟得太紧,象监督他们一样,甚至有些同学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问题:(1)请你分析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2)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办?参考答案: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严格管理,都希望老师与他多接触。
并不是老师的“跟得紧”让学生不理解,应该从老师的工作方法上寻找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比如师生的交流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怎么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等。
2、评委提问:作为班主任的你,你认为平日里该如何于学生相处呢?请用简短的字回答。
选手答案:心、爱心和诚心题目:1、案例简述:数学老师反映班上有一个姓赵的同学不知何故连续3天不交数学作业。
班主任把小赵叫到办公室问他:"你为什么不交作业?"他低头不语。
给他讲研究的意义,做作业的重要性他还是一言不发。
"作为班主任的你火了,大发雷霆,责令小赵:必须当天把所缺作业补齐。
否则你原以为这最后通牒一定起作用,谁知,第二天小赵不但没有把作业补上,反而不进教室上课了。
这下你没辙了,可是若让他开了先例,再有效仿的,那以后教学还怎么进行?问题:(1)请你分析该班主任的做法?(2)对不交作业的学生该如何处理?参考答案:(1)班主任把小昭叫到办公室,告诉他研究的意义和做作业的重要性。
这些做法都没问题;大发雷霆,下最后通牒,是不可取的。
容易生气会激化师生矛盾,不利于解决问题。
这种做法也容易让老师为难。
(2)了解学生不交作业的原因。
班主任能力大赛情景答辩题及答案
班主任能力大赛情景答辩题及答案1、学生林森,喜欢下象棋,在六年级下学期初经常利用课间十分钟与同桌在楚河汉界上厮杀。
由于课间休息时间短,如此这般必将分散上课的注意力。
多次看到这种现象后,作为班主任该怎样做?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有自己的爱好是积极向上的一面;但学生的主要精力应用在学习上,应让爱好促进学习(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与之谈心,指出其不足,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2、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尊重是教书育人的起点,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和信心(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宽容其不足,在不断激励和赏识中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3、邓旭同学是在本学期才转入新班的,由于家庭环境特殊,父亲和母亲外出打工,经常转学,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涣散。
刚来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
作为班主任你该如何转化邓旭同学。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二)方法措施:1、找他心平气和的谈话,让他承认自己的不足,下定改正错误的决心。
2、为他确定小目标,根据目标完成情况适时表扬,不断激发他的上进心。
3、做好家访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4、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教育局提出的特别要关注后1/3的学生”的理解。
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情景答辩小学组真题及答案
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情景答辩小学组真题及答案题目: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情景答辩小学组真题情景描述:小明是班级里的一名小学生,他最近在课堂上经常走神,不认真听讲,还经常和同学讲话。
班主任发现这一情况后,与小明进行了沟通,但效果并不明显。
现在,小明又因为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发生争执而被你叫到办公室。
以下是答辩题目:真题一:请你针对小明的情况,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一、原因分析:1. 家庭因素:小明可能在家中缺乏关注和陪伴,导致他在学校寻求关注。
2. 兴趣缺失:小明可能对当前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导致无法集中注意力。
3. 习惯养成:小明可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在课堂上无法自律。
4. 同伴关系:小明可能与同学的关系较好,容易受到同伴影响,导致在课堂上分心。
二、解决措施:1. 加强与小明的沟通:了解小明的家庭情况,关注他的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
2. 调整教学方法:针对小明的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他的学习兴趣。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小明制定学习计划,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加强同伴教育:鼓励同学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真题二:请你针对小明在课堂上与同学发生争执的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答案:一、解决策略:1. 了解争执原因:首先了解小明与同学发生争执的原因,以便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 引导情绪:安抚小明的情绪,让他冷静下来,以便更好地处理问题。
3. 教育引导:针对小明在争执中的不当行为,进行教育引导,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4. 强化规则意识:加强班级纪律教育,让小明明白遵守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二、具体措施:1. 开展主题班会:以“和谐相处,共创美好班级”为主题,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强化班级公约:制定和完善班级公约,让同学们共同遵守,共同维护班级秩序。
3. 增强团队协作:组织同学们开展团队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 营造良好氛围: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同学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
【班主任大赛】情景答辩10题(有详解)
【班主任大赛】情景答辩10题(有详解)1、开学第一天,班上一位学生家长向您请病假,上课过程中您发现这个家长领着孩子在校门口“罚站”原因是孩子作业没有完成,家长想给她一个“教训”,孩子出现明显的情绪应激反应,家长却说,她做不完作业老师您就打她,千万不要客气。
作为班主任,您会怎么处理?详解:尊敬的各位评委,在场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是1号选手,抽取的是8号题,从题干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双减背景下,家长对教育的要求更高,部分家长已经陷入了一种焦虑的情绪。
根据冰山理论,我们知道问题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更深层的原因。
从这个题目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的家校沟通的问题,亲子关系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业困难问题。
那么我们要引导家长做教育的陪伴者,而不是管理的胁迫者。
要帮助学生树立成长型的思维误,回避困难的正确的学习观。
为此,我将从三个维度展开行动。
首先第一步,控现场,理纠纷。
从题目当中我们已经发现了孩子已经存在的应激反应,基于儿童立场保护儿童的需要,教育效果这个时候已经是大打折扣了。
所以首先我会让孩子跟家长分开做冷处理,我们会一对一的和孩子做交流,让他消除对作业的焦虑,让他能够放心回到课室里去上课。
同时我们要跟家长做一个谈话承诺,我们会关注学生的学业问题,帮助他解决作业困难。
请家长冷静,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在学校门口来刺激,来激化矛盾,而且也对教育的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其次,我会第二步划心结冷处理。
首先,这位家长没有意识到他自己其实已经越近了学生的作业问题,应该是学生的问题,作业批改的问题是老师负责的问题,而家长不应该也没有必要越位而滥字,使用教育惩戒的方式代替班主任发号指令。
根据课题分离的原则,这一块家长应该要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当中的积极作用,而使用正强化的方式来鼓励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而不应该在上学的第一天采用富强化的惩罚措施来逼迫孩子。
那么教育惩戒条例当中也不允许老师随意地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学生。
那么第三是最重要的一步,养习惯易终生。
班主任大赛情景答辩题及答案
班主任大赛情景答辩题及答案1.王莹同学父母体质不好,家庭条件差,因此她有自卑感,很少与同学交往。
但近段时间间她却在班内追求穿着的时髦,染指甲、化浓妆、衣服买了一件一件。
父母向班主任刘老师诉说了这一苦衷,让刘老师教育王莹学会勤俭,不要爱慕虚荣。
问题:假如你是刘老师,你将怎么处理这件事?2.班里过半的同学反感班主任家访,认为老师家访就是向家长告自己的状。
问题:1、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纠正学生的这一认识误区。
2、你认为应该怎样开展家校合作。
3.上午第四节下课,你走进教室,看到教室地面垃圾较多,尤其是教室后面垃圾桶附近垃圾更多,垃圾桶里的垃圾也没有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分类。
你随手指定一位学生清扫,这位学生说,今天不是我值日,你找值日生吧。
问题:1、作为班主任,你觉得应该怎么做?2、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教育学生?4.班上有“四大金刚”,一个班干部,三个课代表。
有的同学反映,他们四个很团结,个个都很牛,谁给他们提意见,不仅听不进去,还可凶了。
问题:1、你认为该怎么做?2、班主任如何看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5.班长是个重要角色。
选谁当班长啊?最后我把目光停留在小华身上,小华的品性、威信……都合适。
我向小华讲了我的想法,她默默无语。
直到最后,也没有回答我。
当天晚上,我又接到小华妈妈的电话,小华妈妈说了许多理由,拒绝了我。
问题:1、如果是你接下来怎么做?2、你怎样建立班委会的?6.女生小刘,各项内向,平时沉默寡言。
父母离异后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她,变的郁郁寡欢,渐渐疏远同学和朋友,不愿与人交往,不说话,甚至有一次在晚自修期间自己躲在校园角落,你和同学们花费了整晚时间才找到她。
问题: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处理?这样做的理由是?7.同学们议论纷纷,说张林和李诗正在谈恋爱,但你怎么都不相信,因为他们俩在各方面的表现是那么的优秀。
可是,那个下雨天的傍晚,在公交车站,你竟与搂腰共伞并向对方嘴里送巧克力的张李二人不期而遇了。
问题:1、此时你会怎么做?2、你这样做的理由?8.你打算通过调整座位来解决班上几个纪律差的学生,你召集几位主要班干商量。
班主任能力大赛情景答辩题及答案
班主任能力大赛情景答辩题及答案1、学生林森,喜欢下象棋,在六年级下学期初经常利用课间十分钟与同桌在楚河汉界上厮杀。
由于课间休息时间短,如此这般必将分散上课的注意力。
多次看到这种现象后,作为班主任该怎样做?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有自己的爱好是积极向上的一面;但学生的主要精力应用在学习上,应让爱好促进学习(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与之谈心,指出其不足,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2、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尊重是教书育人的起点,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和信心(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宽容其不足,在不断激励和赏识中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3、邓旭同学是在本学期才转入新班的,由于家庭环境特殊,父亲和母亲外出打工,经常转学,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涣散。
刚来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
作为班主任你该如何转化邓旭同学。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二)方法措施:1、找他心平气和的谈话,让他承认自己的不足,下定改正错误的决心。
2、为他确定小目标,根据目标完成情况适时表扬,不断激发他的上进心。
3、做好家访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4、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教育局提出的特别要关注后1/3的学生”的理解。
班主任能力大赛情景答辩题及答案
班主任能力大赛情景答辩题及答案1、学生林森,喜欢下象棋,在六年级下学期初经常利用课间十分钟与同桌在楚河汉界上厮杀。
由于课间休息时间短,如此这般必将分散上课的注意力。
多次看到这种现象后,作为班主任该怎样做?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有自己的爱好是积极向上的一面;但学生的主要精力应用在学习上,应让爱好促进学习(意思对即可,10分)(二)方法措施: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与之谈心,指出其不足,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2、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尊重是教书育人的起点,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和信心(意思对即可,10分)(二)方法措施: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宽容其不足,在不断激励和赏识中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3、邓旭同学是在本学期才转入新班的,由于家庭环境特殊,父亲和母亲外出打工,经常转学,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涣散。
刚来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
作为班主任你该如何转化邓旭同学。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二)方法措施:1、找他心平气和的谈话,让他承认自己的不足,下定改正错误的决心。
2、为他确定小目标,根据目标完成情况适时表扬,不断激发他的上进心。
3、做好家访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4、班主任张老师为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当学生犯错误时,立刻通知家长来校,向家长诉说学生的种种不足,让家长与自己一起教育学生。
班主任工作技能比赛现场答辩题目及参考答案
班主任工作技能比赛现场答辩题目及参考答案第一篇:班主任工作技能比赛现场答辩题目及参考答案班主任工作技能比赛现场答辩题目及参考答案1)案例简述:班主任布置学生写生活随笔《我的家庭》,结果一个写作很好的女生留给老师一张纸条,写着:父亲是个酒鬼、烟鬼兼赌徒,在遥远的新疆工作。
我问过母亲为什么与父亲结合。
母亲无言。
后来我自己搞清了,母亲是为了生存,而父亲是为了逃避家长安排的婚姻。
原来我是他们随随便便结合的产物,我鄙视他们。
问题:1、请分析这个学生的心理?2、如何帮助这个学生走出目前的状态?参考答案:1、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对父母失望;埋怨父母,因此也不爱父母。
2、A.让学生理解父母当初也许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B、婚姻虽然不幸福,但是,最终没选择离婚,是为了孩子的幸福。
C、想想生活中父母对他的付出,理解父母对他的爱。
D.学会感恩父母,作为子女,尽量去弥补父母之间的间隙。
2)案例简述:学生每天中午都吃学校的盒饭,一天,班主任发现垃圾桶附近饭盒扔得到处都是,就请在场的同学清理。
可在场的同学却说:“这事一直都是小东在做,我们不管!小东是刚从外校转来的,家境很贫寒,人也很老实。
问题: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教育学生?参考答案:老师与在场的同学一起清理干净。
事后再找机会与学生谈心,或以班会或其他形式,让学生明白:A.要保护环境卫生。
B.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工作应该是大家分着做。
C.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爱。
3)案例简述:班上张强和汪波打了起来,被值日老师抓到班主任处。
班主任问原因,张强和汪波异口同声的指责对方,强调自己的道理。
问题:1、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2、你如何认识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参考答案:1.先耐心听学生谈事情的经过,弄清楚事情真相,从中判断各自承担什么责任。
再让学生谈打架的害处;之后让学生讨论他们各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2.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具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情景答辩试题及答案
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情景答辩试题及答案一、情景描述:情景一:在上课期间,你发现班上一位名叫小明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在课堂上走神,与同学窃窃私语,影响了课堂秩序。
情景二:在一次班级活动中,你发现班上两位同学小明和小红因为争抢一个玩具而发生争吵,双方情绪都很激动。
情景三:班上一位家长向你反映,她的孩子最近回家后经常抱怨课堂气氛压抑,同学关系紧张,影响了学习。
二、答辩试题:1. 针对情景一,你作为班主任,将如何处理小明上课走神的问题?2. 针对情景二,你将如何调解小明和小红之间的争吵?3. 针对情景三,你将如何改善班级氛围,缓解同学之间的紧张关系?以下为各试题的答案:1. 答案:针对小明上课走神的问题,我会采取以下措施:(1)课后找小明进行沟通,了解他上课走神的原因。
是因为课程内容不感兴趣,还是因为其他原因?(2)针对小明的问题,给予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为他提供一些有趣的课外资料,引导他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3)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小明的家庭状况,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4)在课堂上,关注小明的表现,适时提醒他集中注意力,培养他良好的学习习惯。
(5)定期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估,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对表现不佳的学生给予关爱和帮助。
2. 答案:针对小明和小红之间的争吵,我会采取以下措施:(1)及时制止争吵,让双方冷静下来,避免事态扩大。
(2)分别与小明和小红进行沟通,了解他们争吵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
(3)引导小明和小红认识到争吵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教会他们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4)组织一次班级活动,让同学们共同参与,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减少矛盾。
(5)加强对班级纪律的管理,严肃处理违反纪律的行为,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的班级氛围。
3. 答案:针对家长反映的班级氛围问题,我会采取以下措施:(1)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孩子的具体感受,以便找到问题的根源。
(2)开展一次班级座谈会,让同学们畅谈自己对班级氛围的感受,共同寻找改善的方法。
班主任情景答辩题目及参考答案
班主任情景答辩题目及参考答案班主任情景答辩题目及参考答案问题一:有同学反映生活费不够用,和同学相处不够融洽,心情低落,这个时候大家应该怎么做?参考答案:当学生遇到个人问题时,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扮演好家长的角色,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关注。
在这个情况下,我会采取以下措施:1、与学生个别谈心,了解他的具体情况。
我会倾听他的烦恼,尽可能地帮助他解决问题。
2、提供建议和帮助。
如果学生因为生活费用不足而感到困扰,我可以帮他制定一个消费计划,合理规划生活费用的支出。
3、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
如果学生情绪低落,我会及时与他沟通,鼓励他积极面对困难,保持良好的心态。
4、开展主题班会。
我会组织一次关于“人际交往”的班会,通过集体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5、加强家校沟通。
我会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问题二:有任课老师反映某位同学经常在课上捣乱,影响课堂教学秩序,你应该怎么做?参考答案:当听到有任课老师反映学生捣乱的情况时,我会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与任课老师沟通,了解具体情况。
询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的行为对其他同学和课堂教学的影响。
2、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了解他的想法和动机。
尝试理解他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或惩罚。
3、与家长沟通。
我会与学生家长联系,向他们反映学生课堂上的行为,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
4、制定改进计划。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他一起制定一个行为改进计划。
明确他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5、加强课堂管理。
我会与其他任课老师协商,共同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
同时,也会对学生进行课堂规则的教育和引导。
问题三:有同学向你反映班级中存在考试作弊的现象,你应该怎么做?参考答案:当听到有同学反映班级存在考试作弊的现象时,我会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与反映问题的同学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具体情况。
向他表示感谢,并鼓励他提供更多的证据和信息。
班主任技能大赛情景答辩题目
班主任技能大赛情景答辩题目1、小林同学从小受宠,由于父母总是迁就他,使得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性格,孩子自身自己也惯自己,以自己为中心,不在乎周围人的感受,惹得周围的同学很反感。
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答:这是目前独生子女家庭学生的普遍现象。
所以,对于教育该类学生走出唯我意识形成集体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老师的多方位的引导、耐心的鼓励和不断的赏识。
首先,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
站在为孩子好,有利于孩子人际交往、为人处事、终身发展的角度,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与家长达成共识,形成互动。
和家长一起教育孩子逐渐具备与人交往中必备的品质。
从融入班集体开始,培养融入社会的情商。
其次,加强对该学生的换位思考教育,教师可以就典型事例特定场景替他分析别人的感受,使学生逐渐学会替人着想。
同时,加强集体教育,构建班集体群体正气,杜绝班级自私自利的风气。
弘扬集体对于每一个学生的重要性和每一个学生对于集体的重要性。
再次,信任学生,鼓励他为集体做一些简单的工作,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有进步及时公开表扬。
赏识学生“可以做得更好”。
如果做得不对,私下进行交流和教育引导。
2、正式上课铃已响过5分钟了,班主任已经在讲课,几位学生满头大汗,急匆匆跑回课室,喊了一声“报告”,未等老师反应过来,就快步往自己座位走去。
请问:如果您是这位班主任,该如何去妥善处理这种偶发事件?答:班主任在课堂上应当完全是科任老师的角色,应尽量保证课堂少受偶发事件的影响,正常推进教学。
所以,我对于此事中学生迟到的影响会当即点拨,而迟到的原因则课后处理。
学生没等老师反应就朝自己座位走去,说明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不强,这方面应该及时提醒。
可以让他们重新打报告,老师允许后进来。
请他们下课后向老师说明原因。
学生满头大汗、急匆匆,说明学生因迟到而内心急切,说明学生能约束自我,有纪律观念,这是教师应该欣赏学生的。
课后了解迟到原因后,要给以是非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最新班主任情景答辩题目和答案
1、某班主任家长反映其孩子在学校经常欺负一些弱小的同学,这位家长不高兴,说自己的孩子根本没有欺负人,班主任说,孩子撒谎了。
这位家长反驳,说孩子是不会撒谎的。
此时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1)教师一定要心平气和地约家长到学校来一次,三方到场,还原事件真相,要让当事学生明白是非终有公断。
(2)做好家长工作。
要选择不同的谈话策略,灵活有效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让家长认识到孩子具有两面性,对家长讲解宣传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3)加强日常家校沟通。
密切彼此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好孩子。
(4)私下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尊重别人。
(5)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以友谊,尊重等为题目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之间要团结友爱。
(6)平时认真做好这个孩子欺负别人的事件记录,以便再发生类似事件时提供有力的证据。
2、一位后进生的家长恨铁不成钢,动不动就拳脚相加,孩子越打越顽皮,与家长产生对抗情绪。
家长叫你对她的孩子不要客气,即使打也无所谓。
此时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首先我们不能按照家长说的去做,那样就违法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做好家访工作。
要求家长控制情绪,正确教育。
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提出合理要求。
告诉家长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会使孩子形成说谎、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亲子感情。
指导家长对待孩子应当多鼓励多表扬多沟通,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向家长介绍一些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或教育书籍,让其学习借鉴。
(2)找机会与学生进行沟通,让他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要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让家长开心放心。
(3)平时对该生多给予关心爱护帮助,使其取得更大的进步。
3小红是个好学生,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但小红不知什么原因,不少同学疏远她,其中有些还非议她。
小红百思不得其解,很苦恼,此时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1)引导小红进行自我剖析,分析自己哪个地方做的不够好,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这是一个自我管理的过程。
班主任大赛情景答辩题与答案
班主任大赛情景答辩题及答案2、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尊重是教书育人的起点,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和信心(意思对即可,10分)(二)方法措施: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宽容其不足,在不断激励和赏识中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3、邓旭同学是在本学期才转入新班的,由于家庭环境特殊,父亲和母亲外出打工,经常转学,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涣散。
刚来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
作为班主任你该如何转化邓旭同学。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二)方法措施:1、找他心平气和的谈话,让他承认自己的不足,下定改正错误的决心。
2、为他确定小目标,根据目标完成情况适时表扬,不断激发他的上进心。
3、做好家访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4、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教育局提出的特别要关注后1/3的学生”的理解。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的宗旨。
(意思对即可,10分)(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5、班主任李老师为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制定了班规,其中对随地吐痰做了明确要求,在教室吐一口痰,罚款1元,作为班费。
请对班主任李老师的做法给予评价。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违反义务教育法。
免费性是义务教育法特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情景答辩题目1、学生林森,喜欢下象棋,在六年级下学期初经常利用课间十分钟与同桌在楚河汉界上厮杀。
由于课间休息时间短,如此这般必将分散上课的注意力。
多次看到这种现象后,作为班主任该怎样做?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有自己的爱好是积极向上的一面;但学生的主要精力应用在学习上,应让爱好促进学习(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与之谈心,指出其不足,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2、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尊重是教书育人的起点,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和信心(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宽容其不足,在不断激励和赏识中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3、邓旭同学是在本学期才转入新班的,由于家庭环境特殊,父亲和母亲外出打工,经常转学,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涣散。
刚来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
作为班主任你该如何转化邓旭同学。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二)方法措施:1、找他心平气和的谈话,让他承认自己的不足,下定改正错误的决心。
2、为他确定小目标,根据目标完成情况适时表扬,不断激发他的上进心。
3、做好家访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4、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教育局提出的特别要关注后1/3的学生”的理解。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的宗旨。
(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
(8分)5、班主任李老师为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制定了班规,其中对随地吐痰做了明确要求,在教室吐一口痰,罚款1元,作为班费。
请对班主任李老师的做法给予评价。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违反义务教育法。
免费性是义务教育法特点之一。
(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弊端。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
(8分)6、班主任张老师为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当学生犯错误时,立刻通知家长来校,向家长诉说学生的种种不足,让家长与自己一起教育学生。
请对张老师的做法给予评价。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教师应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动辄叫家长,不利于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容易使孩子自尊心受挫。
(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危害性。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
(8分)7、五年级王红同学星期日在同学家玩,很晚未回家。
王红的父亲很着急,向王红的几个同学打听,都说不知道王红的去向。
王红的父亲无奈打通了班主任蔡老师的电话,报告了这一情况。
蔡老师也说不知道王红的去向,并且批评王红的父亲没有履行好家长的职责,之后挂掉电话。
蔡老师对这件事处理的方法是否恰当,试做分析。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教师在校内和校外都有教育和管理学生的义务。
(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危害性。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
(8分)8、六年级班主任王老师星期日遇见了本班学生张鹏的母亲,张鹏的母亲告诉王老师张鹏被几个小伙伴拉去上网吧了,请求张老师管管这些孩子,张老师为难的说:“我们老师没有权利管网吧,等明天上学我在找王鹏做做他的工作,让他远离网吧。
”张老师对这件事处理的方法是否恰当,试做分析。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拒绝未成年人上营业性网吧,使其远离网吧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张老师确认张鹏确实与小伙伴上网吧了,应及向与工商、文化部门报告,查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
(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危害性。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
(8分)9、李桦同学家庭贫苦,个别同学向她炫耀吃穿,使她产生担忧、自卑等心理问题,她向班主任求助。
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应对这一问题。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告诉李桦同学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必太在意。
(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第一、增强自信心,找到闪光点;第二、转变认知,对自身、对自己家庭的正确认识。
学会感恩。
淡化对家庭因素的担忧。
第三、与家长沟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第四、组织班会。
主题:“我们都是一样的”或“如何对待挫折与贫穷”。
(答对三点得12分,意思对即可)(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
(8分)10、陈明学习刻苦,早来晚走,想尽快地提高成绩,但现实与理想总有差距,每次考试都不遂人愿,造成陈明心理的重大负担,几次向班主任表示“走不出考试的阴影”。
如果你是班主任,该怎样帮助陈明走出阴影。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告诉陈明同学谁都有过失败,失败后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不必太在意。
(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第一、转变认知和评价,不要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应对自身有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第二、增强自信心,找到闪光点。
第三、与家长沟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12分,意思对即可)(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
(8分)11、李娜同学是单亲家庭,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段时间她感到十分孤独,总觉得缺乏爱!不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同学之间都缺乏爱的温暖。
如果你是班主任,该怎样帮助李娜走出困境。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告诉李娜同学爱无处不在,人间处处有温暖,贵在发现,贵在感受。
(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第一、通过主题班会或集体活动,让其参与到同学之中,以积极的心态与同学相处,有一颗宽容的心和感恩的心。
第二、增强自信心,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快乐的生活和学习。
第三、与家长沟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12分,意思对即可)(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
(8分)12、王莹同学父母体质不好,家庭条件差,因此她有自卑感,很少与同学交往。
但有一段时间她却在班内追求穿着的时髦,衣服买了一件又一件。
父母向班主任刘老师诉说了这一苦衷,让刘老师教育王莹学会勤俭,不要爱慕虚荣。
假如你是刘老师,你将怎么处理这件事?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王莹存在的是心理问题,不是品质问题。
穿时髦的衣服是为了让老师同学注意她,重视她(意思对即可, 10分)。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
(意思对即可,12分)(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
(8分)13、王卓同学很顽皮,经常给同学起外号,闹的同学之间很不融洽,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阻止这一行为,建设好和谐班集体。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让他认识到给人起外号是不文明的表现。
(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第一、通过主题班会或集体活动,让其参与到同学之中,以积极的心态与同学相处,有一颗宽容的心和感恩的心。
第二、开展“我与同学比文明”演讲、讲故事、手抄报评比活动,在活动中增强自律意识和关爱他人意识。
第三、开展“我与同学结对子”实践活动,让同学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激励。
(12分,意思对即可)(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
(8分)14、有些同学反感班主任家访,认为老师家访就是向家长告自己的状,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纠正学生的这一认识误区。
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才能收到较好的育人效果。
(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第一、通过班会告诉同学们,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发现学生在学校没有表现出来的优点和潜质,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
第二、邀请家长到学校,与学生一起听课,一起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家庭是不可分割的。
(12分,意思对即可)(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
(8分)15、班主任甄老师患了感冒,但他照常上班,为了增强育人效果,她抓住“有病”这一教育契机,实施了教育的创新。
请推想甄老师是如何抓住“有病”这一教育契机的?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教育契机无处不在,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第一、抓住“有病”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学会感恩。
第二、抓住“有病”这一教育契机,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12分,意思对即可)(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
(8分)16、四年级的李强同学由于父母溺爱,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来不干家务。
但在学校他像换了一个人,班级卫生抢着干,还报名参加竞争生活委这一职务,部分同学对李强校内校外不一致的做法表示反感。
作为班主任你将如何做好对李强和其他同学的教育工作?答题要点:(一)理论支撑:要善于抓住闪光点,因势利导,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意思对即可, 10分)(二)方法措施:第一、开展“多关注别人的闪光点”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放大同学的亮点,多学习别人的优点。
第二、找李强同学谈心,引导他校内校外一致,表里如一,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12分,意思对即可)(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
(8分)班主任工作技能比赛现场答辩题目及参考答案1)案例简述:班主任布置学生写生活随笔《我的家庭》,结果一个写作很好的女生留给老师一张纸条,写着:"父亲是个酒鬼、烟鬼兼赌徒,在遥远的新疆工作。
我问过母亲为什么与父亲结合。
母亲无言。
后来我自己搞清了,母亲是为了生存,而父亲是为了逃避家长安排的婚姻。
原来我是他们随随便便结合的产物,我鄙视他们。
"问题:1、请分析这个学生的心理?2、如何帮助这个学生走出目前的状态?参考答案:1、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对父母失望;埋怨父母,因此也不爱父母。
2、A.让学生理解父母当初也许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B、婚姻虽然不幸福,但是,最终没选择离婚,是为了孩子的幸福。
C、想想生活中父母对他的付出,理解父母对他的爱。
D.学会感恩父母,作为子女,尽量去弥补父母之间的间隙。
2)案例简述:学生每天中午都吃学校的盒饭,一天,班主任发现垃圾桶附近饭盒扔得到处都是,就请在场的同学清理。
可在场的同学却说:"这事一直都是小东在做,我们不管!"小东是刚从外校转来的,家境很贫寒,人也很老实。
问题: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教育学生?参考答案:老师与在场的同学一起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