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物与寄主互作机制
植物学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
植物病原微生物与寄主植物的互作机制研究摘要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演变,植物病害问题因病原微生物的活跃而日益严峻,对作物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
本研究深入剖析了植物病原与宿主植物间的精细互动机制,旨在解锁病害发生的深层原理,为科学防控病害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精心策划的一系列实验,我们揭示了病原微生物如何运用多样的感染策略穿透宿主的防御壁垒,以及宿主植物如何借助复杂的防御机制和精细的信号传导路径来反击这些入侵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研究中阐明了信号分子(包括植物激素、一氧化氮、活性氧等)在这一互动过程中的核心调节作用,这些分子不仅指挥着宿主的防御策略,还间接影响着病原的致病效力。
此外,我们观察到不同宿主植物在防御策略及信号传导路径上的显著多样性,为抗病品种的培育开辟了新路径。
本项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植物-病原相互作用机理的认知,也为病害管理策略的创新与抗病育种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通过细致解析信号传导途径及关键调控因子,我们有望开发出更为精准高效、减少化学农药依赖的病害防控策略,保障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抗病育种技术的突破将促成更多高抗性、高产高效的作物品种,有效缓解病害对作物产量的负面影响。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挖掘新型信号分子的调控机制,解码关键因子的功能,并加强跨物种的比较分析,力求全面解锁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动的奥秘,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加完备的技术解决方案。
关键词:植物病原微生物;寄主植物;互作机制;信号传导途径;病害防控;抗病育种目录摘要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5)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 (7)2.1 植物病原微生物学基础 (7)2.2 植物病理学基础 (8)2.3 植物免疫学基础 (9)第三章植物病原微生物与寄主植物的互作关系 (10)3.1 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机制 (10)3.2 寄主植物的防御反应 (10)3.3 互作过程中的信号传导与调控 (11)第四章实验方法与技术 (13)4.1 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培养 (13)4.2 实验设计与操作流程 (13)4.3 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14)第五章研究结果与讨论 (16)5.1 实验结果展示 (16)5.2 结果分析与讨论 (17)5.3 与前人研究的对比与联系 (18)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19)6.1 研究结论总结 (19)6.2 对农业生产的意义与建议 (19)6.3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20)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植物病原微生物对农业生产的威胁不容小觑,它们通过侵袭寄主植物引起减产和品质下滑,成为制约全球农业生产的一大障碍。
14病原物与寄主互作机制
非特异激发子诱发一般类型的防御反应, 非特异激发子诱发一般类型的防御反应,激发子 诱发一般类型的防御反应 包括寡聚糖、多肽及蛋白和脂肪酸的代谢物。 包括寡聚糖、多肽及蛋白和脂肪酸的代谢物。激 发子也可从其来源分为非生物源物质(银盐、 发子也可从其来源分为非生物源物质(银盐、汞 铜盐、碘代乙酸、蔗糖、水杨酸、 盐、铜盐、碘代乙酸、蔗糖、水杨酸、聚丙稀酸 )、生物源物质 蛋白类似物、复合糖蛋白、 生物源物质( 等)、生物源物质(蛋白类似物、复合糖蛋白、 泛酸、碳水化合物)、物理因子(紫外线、冻伤、 )、物理因子 泛酸、碳水化合物)、物理因子(紫外线、冻伤、 创伤等)和微生物(真菌、 创伤等)和微生物(真菌、细菌的细胞或细胞 壁)。 生物性激发子可能是与寄主植物外源凝集素的结 合而起作用。 合而起作用。 激发子属非专化性的, 激发子属非专化性的,它们能够诱导抗病和感病 品种合成植物抗毒素,单独不能决定小种- 品种合成植物抗毒素,单独不能决定小种-品种 间的相互作用。 间的相互作用。
蛋白质共聚学说( (五)蛋白质共聚学说(protein for protein copolymerization theory) ) 此假说是范氏(Vanderplank,JE)1978年提出的。 年提出的。 此假说是范氏 年提出的 认为在基因对基因的假说中, 认为在基因对基因的假说中,病原物和寄主的识 别来自蛋白质对蛋白质的识别, 别来自蛋白质对蛋白质的识别,这个识别基于蛋 白质和蛋白质之间的共聚作用。由于共聚的结果, 白质和蛋白质之间的共聚作用。由于共聚的结果, 病原物以寄主的该种蛋白质为食物, 病原物以寄主的该种蛋白质为食物,使得寄主对 该种蛋白质合成的自我调节被破坏, 该种蛋白质合成的自我调节被破坏,连续大量合 成该种蛋白,这样就促进了寄主的代谢, 成该种蛋白,这样就促进了寄主的代谢,也保证 了病原物的寄生,达到所谓的亲和,即感病现象。 了病原物的寄生,达到所谓的亲和,即感病现象。 若不能共聚,病原物蛋白质则起催化作用, 若不能共聚,病原物蛋白质则起催化作用,对寄 主呈异质蛋白起破坏作用,破坏了寄主的代谢, 主呈异质蛋白起破坏作用,破坏了寄主的代谢, 但同时病原物也得不到足够的食物, 但同时病原物也得不到足够的食物,甚至还要受 寄主酶系统作用的抵抗和伤害, 寄主酶系统作用的抵抗和伤害,最后导致出现不 亲和,即抗病现象。 亲和,即抗病现象。
第十一章 寄主植物与病原物的互作
号
致 病 手 段
交
换
识 亲和性分化(A) 别 作 寄主选择性(B) 用 无识别(C)
诱导酶(C) 毒素(A)
萎蔫型(B)
腐烂型(C)
固有酶(A)
基因整合(B)
专 化 性 水 平
侵 入 方 式
直接(D)
自然孔口(E)
伤口(F)
吸 附 性 质
生化性(D)
物理性(E)
(一)抗病性特点:
1、是植物普遍存在的、相对的性状; 2、是植物的遗传潜能,受病原物互作性质和环境条件影响; 3、病原物寄生专化性越强,寄主植物的抗病性分化越明显; (二)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
1、亲合性与非亲和性:病原物对植物成功侵染和致病与否
2、专化性与非专化性:病原物种、小种对寄主植物属、种、 品种的选择
(一)基本概念:由病原物分泌到细胞外的介质中的一类酶。
角 质 胶 酶 酶
病 原 物 胞 外 降 解 酶
细胞壁降解酶
果
纤 维 素 酶
半纤维素酶 蛋 白 粉 脂 酶 酶 酶
细胞内含物降解酶
淀 磷
(二) 胞外酶的致病作用
① 直接侵入:有些植物病原真菌产生角质酶,分
解角质层形成侵入孔而直接侵入植物组织。
②组织离析:果胶降解酶能使组织中细胞分离,导
3、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病原物小种对寄主品种的选择性
二、抗病性类型
(一)根据寄主与非寄主 寄主抗性:在病原物寄主范围内的植物对某种病原物的抗性 非寄主抗性:非寄主植物对某种微生物(病原物)的抗性 (二)根据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机制和抵抗能力 免疫性:在寄主范围内的某植物品种不受病原物侵染 避病性:从时间和空间避开病原物侵染 抗病性:抗病原物侵染、系列和扩展的组织结构或生化物质 耐病性:受病原物侵害无明显病变或损失小,抗损和耐害性强
寄主与病原间的互作关系
这项研究揭示了MLA10介导细胞死亡信号与抗病信号的亚细胞功能分区,并提出抗病蛋白可能通过整合来自不同亚细胞区域的多种信号途径,最终达到有效抗病的目的。
大麦白粉病免疫受体蛋白MLA在细胞核内介导抗病反应(Bai et al., 2012,PLoS pathogens),但MLA在细胞核中如何介导抗病有待深入研究。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沈前华课题组通过进一步对多个MLA的互作蛋白的筛选和蛋白互作的研究,发现多个MLA蛋白与R2R3-类型的MYB转录因子MYB6互作并增强后者的DNA结合能力,进而通过MYB6增强对白粉病的抗性。进一步研究发现,MYB6也能与阻遏蛋白WRKY1互作并被后者阻遏其DNA的结合能力,MLA通过与WRKY1互作解除其对MYB6正调因子的阻遏作用,又通过协同互作增强MYB6参与下游抗病相关基因转录表达的能力。研究结果揭示了免疫受体直接参与抗病转录调控的新机制。
3.植物与病原微生物间相互作用
关于植物天然免疫的研究,其实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早年并不清楚植物抗病与动物免疫有何关系。比如,人们在70年前就知道植物具有专门识别病原菌的抗病基因,并在90年代初期分离到这些基因,编码一类重要的免疫受体NLR。NLR在人和动物里发现是好几年之后的事。从那以后,人们认识到动物中的天然免疫与植物抗病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本质。
几丁质受体的作用机制
最新这项研究聚焦于真菌病原体,这种病原体细胞壁的主要组分几丁质是β-1,4连接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多聚物,可以作为一种病原分子相关模式刺激植物产生免疫反应。几丁质在拟南芥中的受体AtCERK1是一种LysM类型的受体样激酶,胞外含有三个串联的LysM结构域。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体外表达纯化的AtCERK1能直接结合几丁质,但是其识别几丁质的分子机制和结合几丁质后的激活机制却亟待阐明。
植物体内病原微生物与寄主的作用关系
植物体内病原微生物与寄主的作用关系摘要: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细胞接触并能够识别后,侵入寄主体内,与寄主发生了一系列的作用机制,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解释这些作用机理。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病原微生物、寄主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生物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
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
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
Abstract : Pathogenic microbes and host cell contact and able to identify, uncovered body, and host had a series of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from the Angle of molecular biology explain these mechanism.一、病原物与寄主互作机制(一)、病原微生物和寄主的识别识别是病原微生物与寄主接触后短时间便发生物质和信息相互作用,激发一系列生理生化及组织反应,从而决定最终感病或抗病后果。
两者接触部位包括胞壁和胞壁、质膜与质膜、吸胞与胞质、胞壁与质膜、胞内菌丝与胞质以及核酸与胞质(病毒)。
识别机制主要有外源凝集素、共同抗原、激发子、抑制子、蛋白质共聚学说等1、外源凝集素(lectin)植物中能够凝集红血球的蛋白质或糖蛋白称外源凝集素,也称植物凝集素。
它存在于植物细胞膜或细胞壁上,按化学组成分为简单蛋白和糖蛋白两类。
外源凝集素主要与碳水化合物进行结合,能够识别复杂碳水化合物上特定的糖残基,与糖发生可逆性结合而不改变糖苷键的共价结构。
2、共同抗原(common antigens)研究发现,在亲缘关系远但可以发生亲和互作的寄主植物和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或真菌等)之间存在共同抗原。
共同抗原在确立寄主与病原物之间基本亲和性上的作用可能是传递互作双方的信号,或抑制抗性反应。
寄主-病原物的相互作用
病原物的侵染产生不同的反应。这种反应大致可以分 为以下几类。
免疫 当病原物侵染时,植物表现出几乎完全 抵抗病原物称为免疫。
抗病 病原物侵染后,寄主植物表现较强的
感病 病原物侵染后,寄主植物发病较重,称为感病。 耐病 植物容忍病害发生的特性称为耐病。 避病 植物因避免接触病原物或接触机会较少而不发 病或发病减轻的现象称为避病。 (二) 被动抗病性和主动抗病性
二、病原物致病性的变异 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病原物的致病性
并非一成不变。通过有性杂交、无性从组、突变和适应等途 径,病原物的致病性可以经常发生变异。
(一) 有性杂交 病原物通过有性生殖阶段,基因进行从新组合,遗传
性发生改变,所产生的后代致病性就可能变异。 (二) 无性从组 常出现在真菌特别是许多半知菌中。指在无性繁殖或
(二) 植物抗病基因 至今已从不同植物克隆得到40多个针对不同类型病原
物的抗病(R)基因。大多数R基因编码产物具有保守的结构域。 这些结构域概括如下:
1、富含亮氨酸从复单元(LRR) 2、核苷酸结合碱(NBS) 3、果蝇Toll蛋白 4、卷曲螺旋碱(CC) 5、蛋白激酶域(PK) 6、WRKY结构域 7、PEST结构域和ECS结构域
光照也影响寄主的抗病性。通常情况下,光照强度不 足,植物生长弱,木质化不良,因而抗病性差。
2) 栽培管理 施肥严重影响植物的抗病性。多施或偏施氮肥,寄
主的抗病性明显下降。曾施磷、钾肥往往能提高植物的 抗病性。因此,在生产上,适时、适量的施肥是病害防 治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Thank you
(二) 生理生化方面 植物被动抗病性的生理生化因素主要为体内预存的对
病原物与寄主生物之间的交互作用
▪ 垂直抗性一般由主效单基因控制, 对植物提供高度但不稳定的保护;
▪ 水平抗性一般由微效多基因控制, 对植物提供一定程度而且稳定性的 保护。
24
特征:
非特异性,不完全性,滞后性,耗 能性。
用途: 保护品质好但感病的植物。
11
抗病机制: (1)结构性抗病 表皮:蜡层,角质层பைடு நூலகம்气孔多少、分
布等。 周皮与树皮:皮孔,次生周皮。
12
障碍区(层): 枝干受伤后形成层形成的独特细胞 所组成的保护组织,含木栓层,不 具输导性,对水气不通透。
侵填体: 堵塞导管,阻止寄生维管束的病原物
寄主范围:病原物所能寄生的寄主种类 (灰霉几千种,油茶叶肿病2种)。
生理小种:病原真菌种内遗传上基本一 致,形态相似的群体组成,它们之间 某些理化特性不同,对寄主植物不同 品种的致病性不同。
5
致病性:病原物引发病害的能力。
致病机制包括: (1)营养、水分及矿质元素的掠夺; (2)分泌各种酶分解寄主构成:果胶
3
活养生物:在活组织上完成其生活史的 生物(专性寄生物)
半活养生物:从活组织获其营养,在组 织死亡之后继续发育并产生孢子(兼 性腐生物)。
死养生物:从死的有机物上获取营养, 或侵入前先杀死寄主组织,然后进入 死组织内摄取营养物质的生物(专性 腐生物,兼性寄生物)。
4
寄生专化性:寄生物对寄主植物属、种、 品种及器官组织的选择性。
21
(5)抗病性的分化和变异 个体内:空间与时间上的分化与变异。 个体间:种内变异(单株、种源等) ; 无性系变异; 种间变异。 (6)抗病育种 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
22
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
反映同种病原物一系列致病性不同种群 (生理小种)与所侵染植物品种之间的 关系,有特异相互作用的称为垂直抗性, 没有特异相互作用的称为水平抗性。前 者指植物品种对病原物某些小种能抵抗, 对另一些则不能;后者指植物品种对所 有小种的反应都是一致的。
寄主-病原物互作的生理生化基础
• 一般性识别:指存在与非寄主植物和病原菌的互作以及其它不存在基 因对基因关系的接触早期阶段。
• 特异性识别:指发生在基因对基因病害系统中的特异性互作。
识别的机制
• 一般性识别在寄主和病原互作早期表面分子表现结构互补 并发生专化性识别。 • 特异性识别中存在寄主和病原物的基因互补和产物的特异
性互作。
度,同一种病原菌中不同菌系对不同寄主或品种的毒性有 所不同。(是一种定量的描述)
• 无毒性(avirelence):通常表示一菌株对一种植物的某些 品种是无毒性的,称无毒株。
• 致病性变异分量的变异和质的变异 • 量的变异分强致病力菌株和弱致病力菌株 • 质的方面变异称为致病性分化
• 可表现为专化型(forma speciales):
病原物致病性变异 pathogenicity variation • 几个概念 • 致病性(pathogenicity):描述一种病原物引起病害能力的。 (是一种定性的描述) • 无致病性(nopathogenicity):通常指该菌株对一种植物的
所有个体(品种)均丧失致病力。
• 毒性(virulence):指一定的病原物引起植物发病的相对程
• • • 指在不同植物上的致病性分化。 小种(race):一种病菌在同一寄主植物不同品种 上表现出的致病性差异。
3. 寄主和病原物的识别(Recognition)
• 识别:主要表现为寄主-病原互作过程早期在细胞表面发生的特定反 应,对寄主植物的病理过程和对病原物的致病作用起到不同程度的促 进和阻碍作用 (key step leading to resistance or susceptibility)。 • 识别的类型: • (1)接触识别(Recognition in touching)和接触后识别
病原真菌与植物互作的分子作用的机理
病原真菌与植物互作的分子作用的机理【摘要】:寄主植物与枯萎病菌互作的病理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 从病原菌接触寄主植物到寄主植物发病, 是病原菌识别寄主, 穿透寄主组织、生长和繁殖, 解除寄主防御以及植物抵抗病原菌的入侵和繁殖相互斗争的过程。
其间包含着各种信号的传递过程和寄主在细胞、组织、形态、生理、生化、分子等水平的变化过程。
仅仅研究两者间某一水平或某一状态下的互作机理是远远不够的, 应综合运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系统研究。
【关键词】:病原真菌(pathogenic fungi)信号传导(signal transduction) 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分子作用(molecular action)Abstract: The host plants and germs interaction pathology is a verycomplicated system. Contacting from pathogen host plants to host plant disease, the pathogen recognition is host, through the host organization,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remove host plants resist pathogens defense and the invasion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process against each other. It contains all kinds of signal transfer process and host in cells, organizing, form, physiology,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level of change process. Only between a level research or a state of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is not enough, so we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use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cell 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search means for the system.引言:当人类不断改良植物的同时,病原真菌与植物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化。
第八章 寄主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植物的抗病性
研究和学习植物抗病性的机制有助于揭示抗
病性的本质,合理利用抗病性,达到控制病
害的目的。
一、植物抗病性的概念和类别
植物的抗病性是指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 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 抗病性是植物与其病原生物在长期的协同进化中相互适应、相互选择 的结果。病原物发展出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 也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抗病性。 抗病性是植物普遍存在的、相对的性状。所有的植物都具有不同程度
无性重组
3)
4)
突变
适应性变异
第三节 植物病理生理学
植物被各类病原物侵染后,发生一系列具有共同特 点的生理变化。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透性改变和电解质渗漏是侵染初 期重要的生理病变,继而出现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核酸和蛋白质、酚类物质、水分生理以及其它方 面的变化。 研究病植物的生理病变对了解寄主-病原物的相互关 系有重要意义。
线虫则先利用口针(stylet)反复穿刺,最后穿透植物表皮细胞壁 ,头部或整个虫体进入植物细胞中。
一些病原真菌在植物表皮下的组织中形成了实体时,亦施加相 当大的机械压力,致使细胞壁角质层扩张、突起和破裂,子实 体外露。
二、夺取寄主的生活物质
各种病原物都具有寄生性,能够从寄主上获得必要 的生活物质。
1.
呼吸作用增强:呼吸强度提高是寄主植物对病原物 侵染的一个重要的早期反应。
2.
光合作用降低:病原物的侵染对植物最明显的影响
是破坏了绿色组织,减少了植物进行正常光合作用
的面积,光合作用减弱。
3.
核酸和蛋白质代谢改变: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核酸
植物病理学中的病原与宿主互作关系
植物病理学中的病原与宿主互作关系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的科学。
在植物病理学中,病原与宿主之间的互作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病原是引起植物疾病发生的原因,而宿主则是被病原侵害的植物。
病原与宿主之间的互作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病原与宿主之间的互作关系与病原特性密切相关。
一些病原具有高度的寄生性,能够迅速侵入宿主并引起疾病的发生。
例如,某些真菌通过分泌毒素或分解细胞壁来破坏宿主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病害的产生。
而另一些病原则通过寄生虫、昆虫传播或土壤传播等方式进入宿主植物。
因此,病原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与宿主之间的互作关系。
其次,宿主的抗病性是病原与宿主互作关系的重要因素。
抗病性是宿主对抗病原侵染的能力。
宿主的抗病性水平取决于其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一些植物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能够有效地抵御病原的侵害,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而另一些植物则缺乏有效的抗病性基因,容易被病原攻击和感染。
宿主的抗病性水平对于病原与宿主之间的互作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环境条件也会影响病原与宿主之间的互作关系。
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助于病原的生长与繁殖,增加宿主的感染概率。
例如,高湿度和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并且增加感染宿主的机会。
一些病原还对光照、土壤pH值等环境因素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在病害的防治中,控制环境条件也是一种重要的策略。
最后,病原与宿主之间的互作关系还受到其他生物的干扰。
例如,一些天敌、寄生虫和腐生菌等生物可以与病原竞争或寄生于病原体上,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这种生物相互作用对于病原与宿主之间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病原与其他生物的互作关系对于探索病害发生的机理和制定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植物病理学中的病原与宿主互作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病原特性、宿主抗病性、环境条件和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了解病原与宿主之间的互作关系对于预防和控制植物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保护农作物的安全和稳定生产。
第十一章寄主植物和病原物互作
植物被各类病原物侵染后,发生一系列具有共同特点 的生理变化。植物细胞的细胞膜透性改变和电解质渗 漏是侵染初期重要的生理病变,继而出现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核酸和蛋白质、酚类物质、水分生理以及 其它方面的变化。
研究病植物的生理病变对了解寄主—病原物的相互 关系 有重要意义。
第十一章寄主植物和病原物互作
第十一章寄主植物和病原物互作
(二)蛋白质
1.植物受病毒侵染后常导致寄主蛋白的变向合成, 以满足病毒外壳蛋白大量合成的需要。
2.在病原菌物侵染的早期,病株总氮量和蛋白质含量 增高,在侵染后期病组织内蛋白水解酶活性提高, 蛋白质降解,总氮量下降,但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明 显增高。受到病原菌浸染后,抗病寄主和感病寄主 中蛋白质合成能力有明显不同。病毒、细菌和真菌 侵染能诱导寄主产生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即病程相 关蛋白,据认为这种蛋白可能与抗病性表达有关。
第十一章寄主植物和病原物互作
寄主选择性毒素
寄主选择性毒素亦称寄主专化性毒素(host specific toxin),是一类对寄主植物和感病品种有较高致病性的毒 素。这类毒素只对一定的寄主或品种与产生毒性。 病原菌各菌系(小种)的毒性强弱与其产生毒素能力的高低 相一致; 感病的寄主品种,对毒素也很敏感,中度抗病品种对毒素 有中等程度的敏感,抗病品种对毒素则有高度的耐性。 现已发现了10余种寄主选择性毒素。
第十一章寄主植物和病原物互作
4 夺取寄主的生活物质 5 机械压力 6 病原物胞外多糖
第十一章寄主植物和病原物互作
第二节 植物的抗病性
植物寄主与病原物互作及抗病性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植物病原物 的致病性 是指 病原 物所 具有 的破 坏 寄主植
物、 诱发病 害的能力 。病 原物通过 机械穿 透作用 掠夺植 物营 养物质和水分 以及产生诸如酶 、 毒素 、 生长调节物质和胞 外多
糖等化学致病物质使植物寄主产生病害。这些致病因子是 由 病 原 物 的 致 病 相关 基 因 所 编 码 的 , 据 其 功 能 差 异 , 原 物 致 根 病 病 相 关 基 因可 分 为 与 侵 入 有 关 的 基 因 、 寄 主 范 围 有 关 的 基 与 因和 编 码 致 病 因 子 的 基 因 等 。
通 过 变 异 产 生 抗 性 来 抵 抗 病 原 物 的侵 人 以获 得 生 存 的机 会 , 而 病 原 物 也 是 不 断 地 通 过 变 异 以 获 得 对 抗 病 寄 主 的 致 病 能 力 , 而 达 到生 存 繁 殖 的 目的 。植 物 抗 病 或 感 病 表 型 的 变 异 从 取 决 于 寄 主 、 原 物 和 环 境 条 件 三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 随 着 进 化 病 过 程 各 自 向着 有 利 的方 向进 行 , 种 群 通 过 相 互 施 加 选 择 2个 压 力 、 应 和 反 适 应 竞 争 以及 随 后 的 遗 传 变 异 , 得 受 害 的寄 适 使
1 植 物 寄 主 与病 原 物 互 作 的机 制
( R P 、 质素、 H G )木 植保 素 、 R蛋 白等 , 以 抵抗 病 原 物 的 P 用
侵染 。 从 生 态 学 观 点 来 看 , 物 病 害 是 寄 主 与 病 原 物 2个 种 群 植
问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寄主 、 病原物长期 的斗争过程中 , 植物
中起重要作用 。植物的抗病信号传导途径是由特定 的信号传 导蛋 白和 内源信号分子 ( 水杨 酸、 茉莉 酸和乙烯 ) 组成 的链式
寄主病原物互作的生理生化基础PPT课件
• 致病性变异分量的变异和质的变异
• 量的变异分强致病力菌株和弱致病力菌株
• 质的方面变异称为致病性分化
• 可表现为专化型(forma speciales):
•
指在不同植物上的致病性分化。
•
小种(race):一种病菌在同一寄主植物不同品种
•
上表现出的致病性差异。
3. 寄主和病原物的识别(Recognition)
(是一种定性的描述) • 无致病性(nopathogenicity):通常指该菌株对一种植物的
所有个体(品种)均丧失致病力。
• 毒性(virulence):指一定的病原物引起植物发病的相对程 度,同一种病原菌中不同菌系对不同寄主或品种的毒性有 所不同。(是一种定量的描述)
• 无毒性(avirelence):通常表示一菌株对一种植物的某些 品种是无毒性的,称无毒株。
recognition )
(1)接触识别和接触后识别 • 接触识别:是指寄主与病原物发生机械接触时引发的特异性反应。 • 接触后识别:是病原物在寄主植物上定殖后发生的特异性反应。
• (2)亲和性识别和非亲和性识别 • 亲和性识别:能导致有效定殖和感病反应的识别 • 非亲和性识别:使病原物侵染受阻和寄主植物产生抗病反应的识别。
• (3)一般性识别和特异性识别 • 一般性识别:指存在与非寄主植物和病原菌的互作以及其它不存在基
因对基因关系的接触早期阶段。 • 特异性识别:指发生在基因对基因病害系统中的特异性互作。
识别的机制
• 一般性识别在寄主和病原互作早期表面分子表现结构互补 并发生专化性识别。
• 特异性识别中存在寄主和病原物的基因互补和产物的特异 性互作。
第二章 寄主-病原互作的遗传和生化基础
寄主植物与病原物的互作
二、抗病性类型
(一)根据寄主与非寄主 寄主抗性:在病原物寄主范围内的植物对某种病原物的抗性 非寄主抗性:非寄主植物对某种微生物(病原物)的抗性
(二)根据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机制和抵抗能力 免疫:在寄主范围内的某植物品种不受病原物侵染,完全不发病。 避病:从时间和空间避开病原物侵染 抗病:抗病原物侵染、系列和扩展的组织结构或生化物质,发病轻。 耐病:受病原物侵害无明显病变或损失小,抗损和耐害性强 感病: 发病重
植
物
病
的害
耿互 作
寄 主
月
植 物
华 与病 原 物
第4章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 第一节 病原物的致病性及其变异
一、病原物的致病性 1、定义: 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 特性
2、几个概念
同一种病原物由于致病力不同,在种以下又分为变 种、专化型、生理小种、生物型……,重点掌握生理小种 概念。
果胶酶、裂解酶、纤维素酶、蛋白酶…,主要是分解 植物细胞壁的一些酶。
2、毒素
病原物在致病过程中产生的对植物有害的物质。 3、生长调节剂 如吲哚乙酸、赤霉素等,与植物组织的瘤肿、徒长有 关。 4、胞外多糖
真菌、细菌、线虫等病原物可分泌不同的粘性物质— —如粘多糖。一些微管束系统病害的病原物,在木质部中 分泌的多糖大分子可引起维管束机械堵塞而使植物萎焉。
三、植物的诱发抗性
植物经病原物侵染或接种,物理、化学物质刺激或处理后 产生的抗病性。诱发抗性是一种针对病原物再侵染的抗病性。
(一)过敏性坏死反应(necrotic hypersensitive reaction) 是植物对不亲和性病原物侵染表现高度敏感的现象.植物受 病原物侵染的细胞及邻近细胞迅速死亡,病原物被遏制、饿死 或封锁在植物坏死组织中.是植物发生最普遍的一种防卫反 应. (二)植物保卫素(phytoalexin) 是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非生物因子刺激后产生或积累的一 类低分子量抗菌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有酚类、黄酮和类黄 酮、芪类、萜类、聚乙炔等。 (三)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in, PR蛋白)
植物宿主互作研究寄主植物与病原体互动关系的学科
植物宿主互作研究寄主植物与病原体互动关系的学科植物宿主互作是研究植物与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该学科主要关注植物作为宿主与各类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病毒等)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研究寄主植物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机制,可以为农业生产中的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从而增进作物产量和品质。
一、植物宿主互作的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植物病害问题日益突出,给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带来了严重威胁。
植物与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病害发生与发展的核心过程,因此研究植物宿主互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在植物宿主互作中,植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来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其中,植物免疫系统是最为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
植物免疫系统可以通过识别病原体的特定分子来触发一系列防御反应,从而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此外,植物还通过调控与病原体互作的信号通路、生成抗菌物质等方式来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
三、寄主植物与病原体互动的分子机制寄主植物与病原体互动的分子机制是植物宿主互作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揭示植物与病原体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可以深入了解宿主植物对抗病原体的机制。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植物中一些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与病原体的互作密切相关,这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植物抗病机制提供了线索。
四、植物宿主互作研究的意义植物宿主互作研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植物与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针对不同的病害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此外,植物宿主互作研究还可以为农作物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支撑,通过选育抗病品种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五、研究方法和进展在植物宿主互作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解析植物与病原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利用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手段,可以分析植物抵抗病原体的分子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转录组学等技术,可以揭示植物宿主与病原体互作的基因调控网络。
这些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和进展,推动了植物宿主互作研究的深入。
病原物与寄主相互作用的遗传学
四、基因对基因关系的作用和意义
1.小种鉴定(群体毒力研究)根据品种的抗性基因推断 病原物的毒力基因数和预见新小种的毒力;一套鉴别寄 主中各个鉴别品种的抗性基因数目越少鉴别能力越强。 (普遍提出所谓的单基因鉴别品种值得商量,因为要鉴 定品种的抗性基因是否单基因必须有完整一套病原物的 单毒力基因,病原物的单毒力基因仅在完整一套单抗性 基因的寄主品种存在下,才可能被鉴定出来—个人看 法) 2.基因鉴定:利用已知品种抗性基因鉴定病原物毒力基 因,反之可鉴定品种抗性基因。 3.抗性机制研究:使用含有和不含有某一抗病基因的拟 等基因系(除抗病基因外,其它遗传背景相同)和相应
3.病原物小种的鉴定
根据病原物不同小种是在不同种或同种寄主不 同品种间的致病性差异,即毒力的强弱不同。利用一 套对一种病原物不同小种抗性反应不同的品种(或抗 病基因类型作为鉴别品种(寄主),将分离的病原 物菌株分别接种在鉴别品种上,根据各个菌株对鉴别 品种的毒力进行归类。按预先设计的鉴别品种的反应 模式与鉴定结果进行比对,将供试菌株相应归为所属 小种。 如水稻稻瘟病、小麦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均有一套 国际和/或国内统一的鉴别品种与及各个小种在鉴别品 种上的反应模式。小种一般用编号来区分。
二、病原物致病性变异的途径(二)细菌、病毒、线虫 细菌——转化、转导、突变 转化:一种细菌解体或释放出遗传物质被纳入另一个 菌体内产生遗传物质的改变。 转导:噬菌体侵染或消解一个细菌后再侵染另一种细 菌,把前一个细菌的遗传物质携带到后一种细菌体内 而导致遗传物质的改变。 病毒:主要通过突变和同一病株体内不同病毒间的基 因重组 。 线虫:主要是突变、不同线虫间染色体的偶合和有性 过程基因重组。 *
S R R R R R
S R R R R
S R R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同抗原( (二)共同抗原(common antigens) ) 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在亲缘关系远但可以发生亲和互作的 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细菌、病毒或真菌等) 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细菌、病毒或真菌等)之间存 在共同抗原。 在共同抗原。 最早是弗洛尔(Flor)通过研究亚麻锈病提出的, 最早是弗洛尔(Flor)通过研究亚麻锈病提出的, 后来在其他寄主、病原物中也发现, 后来在其他寄主、病原物中也发现,且还发现致病 性强弱不同的致病菌之间也有相同的抗原。 性强弱不同的致病菌之间也有相同的抗原。 共同抗原在确立寄主与病原物之间基本亲和性上 的作用可能是传递互作双方的信号, 的作用可能是传递互作双方的信号,或抑制抗性反 应。 尽管发现病原物与非寄主之间无共同抗原, 尽管发现病原物与非寄主之间无共同抗原,但尚 未证明共同抗原对植物与非致病菌之间的特异性有 关。
(一)外源凝集素(lectin) 外源凝集素( ) •植物中能够凝集红血球的蛋白质或糖蛋白称外源 植物中能够凝集红血球的蛋白质或糖蛋白称外源 凝集素,也称植物凝集素。最初发现于蓖麻中, 凝集素,也称植物凝集素。最初发现于蓖麻中, 后来发现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后来发现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对植物本身有一定 的生物学功能。 的生物学功能。 •它存在于植物细胞膜或细胞壁上,是一类结构性 它存在于植物细胞膜或细胞壁上, 它存在于植物细胞膜或细胞壁上 表达的基因产物, 表达的基因产物,按化学组成分为简单蛋白和糖 蛋白两类。 蛋白两类。 •外源凝集素主要与碳水化合物进行结合,能够识 外源凝集素主要与碳水化合物进行结合, 外源凝集素主要与碳水化合物进行结合 别复杂碳水化合物上特定的糖残基, 别复杂碳水化合物上特定的糖残基,与糖发生可 逆性结合而不改变糖苷键的共价结构。 逆性结合而不改变糖苷键的共价结构。
2.寄生性类型 根据寄生性的强弱, 根据寄生性的强弱,植物病原物可分为三 大类: 大类: 活体寄生物( (1)活体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s)也称 ) 专性寄生物或严格寄生物, 专性寄生物或严格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 主组织或细胞中获取营养, 主组织或细胞中获取营养,不能在死亡的 组织或有机质上生长发育。除离体组织外, 组织或有机质上生长发育。除离体组织外, 这一类寄生物一般都难以人工培养。 这一类寄生物一般都难以人工培养。病原 物中的病毒、类病毒、锈菌、白粉菌、 物中的病毒、类病毒、锈菌、白粉菌、霜 霉菌、线虫和一些菌原体等。 霉菌、线虫和一些菌原体等。这些病原物 寄生能力强,寄主范围一般较窄, 寄生能力强,寄主范围一般较窄,有较高 的寄生专化性。 的寄生专化性。
共栖(commensalism)关系,即有关双方虽然共存 关系, ②共栖 关系 于同一环境中,但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益、 于同一环境中,但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益、害关 系。例如在植物的根围和叶围都有许多非病原微 生物,这些微生物可利用植物分泌的有机物, 生物,这些微生物可利用植物分泌的有机物,但 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拮抗关系,即双方共同存在时, ③拮抗关系,即双方共同存在时,一方的生活对另 一方的生活有不利的影响。 一方的生活有不利的影响。例如一些植物的根围 或叶围的分泌物可抑制某些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 繁殖。 繁殖。 寄生(parasitism)关系,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 关系, ④寄生 关系 生物体上,从活的生物上获取它的营养物质, 生物体上,从活的生物上获取它的营养物质,这 种现象叫寄生现象。 种现象叫寄生现象。提供营养物质的一方称为寄 主(host),得到营养的一方称为寄生物 ,得到营养的一方称为寄生物(parasite)。 。
(四)抑制子(suppressor) 抑制子( ) •抑制子是由病原物产生的能够抑制寄主 抑制子是由病原物产生的能够抑制寄主 防御应的化学物质。 防御反应的化学物质。 •抑制子可能通过阻塞激发子与外源凝集 抑制子可能通过阻塞激发子与外源凝集 素的结合而起作用, 素的结合而起作用,即与寄主细胞表面 互补结合位点的结合而起作用。 互补结合位点的结合而起作用。 •抑制子是小种专化性的,其在决定小种 抑制子是小种专化性的, 抑制子是小种专化性的 品种亲和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品种亲和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病害中, 在病害中,植物凝集素与病原物的吸附和识别有 关,能与病菌表面的碳水化合物或含碳水化合物 的其他分子特异性结合, 的其他分子特异性结合,使病菌被凝集固定而不 能侵染。 能侵染。 病菌与外源凝集素间的结合与病原菌的寄主范围 有一定的相关性, 有一定的相关性,如烟草和马铃薯外源凝集素能 选择地凝聚青枯假单胞杆菌的不亲和菌株, 选择地凝聚青枯假单胞杆菌的不亲和菌株,对病 菌胞外多糖(EPS)的结合能力比对脂多糖(LPS) 菌胞外多糖(EPS)的结合能力比对脂多糖(LPS) 的能力弱。由于亲和性菌株产生多糖多, 的能力弱。由于亲和性菌株产生多糖多,使脂多 糖被掩盖, 糖被掩盖,因而削弱了外源凝集素对菌体的凝聚 作用,使亲和性菌株得以侵入寄主。 作用,使亲和性菌株得以侵入寄主。 另外, 另外,外源凝集素可以作为激发子的受体参与植 物保卫素合成的激发,而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物保卫素合成的激发,而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半活体寄生物( ( 2 ) 半活体寄生物 ( hemibiotroph) 也称兼性寄 ) 生物或兼性腐生物, 生物或兼性腐生物,既可以从活的寄主组织或细胞 中获取营养,还可以在死的寄主组织或细胞中生活, 中获取营养,还可以在死的寄主组织或细胞中生活, 一般都可以人工培养。其寄生能力有强弱之分, 一般都可以人工培养。其寄生能力有强弱之分,如 一些螺原体、疫霉菌、 一些螺原体、疫霉菌、外囊菌及引起叶斑病的细菌 主要以活体营养为主,寄生性较强; 等,主要以活体营养为主,寄生性较强;还有一些 如多数真菌、细菌等, 如多数真菌、细菌等,虽然可以在活的组织和细胞 中生活, 中生活,但活细胞或组织死亡时仍然可以继续生长 发育,以死体营养为主,寄生性较弱。 发育,以死体营养为主,寄生性较弱。这类病原物 寄主范围一般较广。 寄主范围一般较广。
蛋白质共聚学说( (五)蛋白质共聚学说(protein for protein copolymerization theory) ) 此假说是范氏(Vanderplank,JE)1978年提出的。 年提出的。 此假说是范氏 年提出的 认为在基因对基因的假说中, 认为在基因对基因的假说中,病原物和寄主的识 别来自蛋白质对蛋白质的识别, 别来自蛋白质对蛋白质的识别,这个识别基于蛋 白质和蛋白质之间的共聚作用。由于共聚的结果, 白质和蛋白质之间的共聚作用。由于共聚的结果, 病原物以寄主的该种蛋白质为食物, 病原物以寄主的该种蛋白质为食物,使得寄主对 该种蛋白质合成的自我调节被破坏, 该种蛋白质合成的自我调节被破坏,连续大量合 成该种蛋白,这样就促进了寄主的代谢, 成该种蛋白,这样就促进了寄主的代谢,也保证 了病原物的寄生,达到所谓的亲和,即感病现象。 了病原物的寄生,达到所谓的亲和,即感病现象。 若不能共聚,病原物蛋白质则起催化作用, 若不能共聚,病原物蛋白质则起催化作用,对寄 主呈异质蛋白起破坏作用,破坏了寄主的代谢, 主呈异质蛋白起破坏作用,破坏了寄主的代谢, 但同时病原物也得不到足够的食物, 但同时病原物也得不到足够的食物,甚至还要受 寄主酶系统作用的抵抗和伤害, 寄主酶系统作用的抵抗和伤害,最后导致出现不 亲和,即抗病现象。 亲和,即抗病现象。
从营养方式看, ( 2 ) 从营养方式看 , 自然界生物营养方式可分为自 养生物和异养生物两类, 养生物和异养生物两类, 自养生物是自己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自养生物是自己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 一般 都具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 都具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 异养生物不能制造养料, 异养生物不能制造养料 , 依靠别的自养生物制造的 有机营养来生存。除少数外, 有机营养来生存 。 除少数外 , 绝大多数病原物都是 异养生物。 异养生物。 异养生物获得营养的方式又有寄生和腐生两种, 异养生物获得营养的方式又有寄生和腐生两种 , 腐 生是从其他生物尸体或其分解产物中获得营养物质; 生是从其他生物尸体或其分解产物中获得营养物质; 而寄生是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体上获取营养物 质 。 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体或活的寄主组织或 细胞中获取养分的能力称寄生性( 细胞中获取养分的能力称寄生性(parasitism),这 ) 里病原物的寄生性主要指其营养方式。 里病原物的寄生性主要指其营养方式。
非特异激发子诱发一般类型的防御反应, 非特异激发子诱发一般类型的防御反应,激发子 诱发一般类型的防御反应 包括寡聚糖、多肽及蛋白和脂肪酸的代谢物。 包括寡聚糖、多肽及蛋白和脂肪酸的代谢物。激 发子也可从其来源分为非生物源物质(银盐、 发子也可从其来源分为非生物源物质(银盐、汞 铜盐、碘代乙酸、蔗糖、水杨酸、 盐、铜盐、碘代乙酸、蔗糖、水杨酸、聚丙稀酸 )、生物源物质 蛋白类似物、复合糖蛋白、 生物源物质( 等)、生物源物质(蛋白类似物、复合糖蛋白、 泛酸、碳水化合物)、物理因子(紫外线、冻伤、 )、物理因子 泛酸、碳水化合物)、物理因子(紫外线、冻伤、 创伤等)和微生物(真菌、 创伤等)和微生物(真菌、细菌的细胞或细胞 壁)。 生物性激发子可能是与寄主植物外源凝集素的结 合而起作用。 合而起作用。 激发子属非专化性的, 激发子属非专化性的,它们能够诱导抗病和感病 品种合成植物抗毒素,单独不能决定小种- 品种合成植物抗毒素,单独不能决定小种-品种 间的相互作用。 间的相互作用。
第九章 病原物与寄主互作机制
一、病原物和寄主的识别 病原物和寄主的识别 识别是病原物与寄主接触后短时间便发生物质和信 息相互作用,激发一系列生理生化及组织反应,从而 息相互作用,激发一系列生理生化及组织反应, 决定最终感病或抗病后果。 决定最终感病或抗病后果。 两者接触部位包括胞壁和胞壁、质膜与质膜、 两者接触部位包括胞壁和胞壁、质膜与质膜、吸胞 与胞质、胞壁与质膜、 与胞质、胞壁与质膜、胞内菌丝与胞质以及核酸与胞 病毒)。 质(病毒)。 识别物质必须是变异潜能很大的信息物质和分子结 构上互补或结合,目前认为是蛋白质和多糖, 构上互补或结合,目前认为是蛋白质和多糖,组合有 多糖(寄主)-多糖(病原)、多糖-蛋白质、 )-多糖 )、多糖 多糖(寄主)-多糖(病原)、多糖-蛋白质、蛋白 蛋白质、蛋白质-多糖。 质-蛋白质、蛋白质-多糖。 识别结果为亲和( 识别结果为亲和(compatible)或不亲和 ) ),亲和导致感病, (incompatible),亲和导致感病,不亲和导致抗病。 ),亲和导致感病 不亲和导致抗病。 多数人认为识别导致不亲和和抗病性, 多数人认为识别导致不亲和和抗病性,但也有少数人 认为识别导致亲和性和感病现象。 认为识别导致亲和性和感病现象。 识别机制主要有外源凝集素、共同抗原、激发子、 识别机制主要有外源凝集素、共同抗原、激发子、 抑制子、蛋白质共聚学说等。 抑制子、蛋白质共聚学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