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表(实用20篇)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表(实用20篇)首先,数学课上的老师教学方法独特,深入浅出。
我记得有一次,老师讲解平行线的性质,他拿起两根铅笔,示意它们是平行线,然后把一根削尖,使其变为斜线。
通过这个简单的动作,老师生动地演示了平行线的性质。
这让我们立刻明白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大大提高了我们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其次,数学听课让我学会了思维的逻辑推理。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经常给我们一些推理题,要我们运用已知的条件进行逻辑推演。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观察、思考和推理,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练习,我逐渐养成了逻辑思维的习惯,不仅在数学上受益匪浅,在其他学科和生活中也同样受益。
再次,数学听课让我培养了一种严谨和细致的态度。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必须仔细观察条件,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推理,不允许有丝毫马虎。
即使在一道看似简单的题目中,稍有过失也会导致答案错误。
因此,数学课上我们需要有耐心和恒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解题,通过反复揣摩和思考,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个环节。
这种态度不仅在解题过程中有益,更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此外,数学听课帮助我理解了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我曾经对一些数学知识的用途感到困惑,觉得它们很抽象而且与现实生活没有太大关系。
然而,在数学课上,老师往往会给我们一些例子,让我们看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老师教授了平均数的概念后,举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考试成绩的平均计算、工作日的平均工资等等。
通过这些例子,我逐渐理解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必要性,也更加积极地学习数学。
最后,数学听课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数学课上,老师往往会布置一些课后习题,要我们自己独立完成。
通过这样的练习,我学会了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依赖老师的引导和提示。
此外,在一些难题上,我也学会了与同学们互帮互助、共同攻克难关。
我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相互补充知识,共同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通用5篇)
教师实习听课是⼀项必不可少的实习内容,听课记录是听课的第⼀⼿资料,是课后进⾏教学反思交流的材料和依据,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下⾯是店铺为⼤家收集整理的初中数学听课记录,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篇1 ⼀、导⼊新课 1.师⽣谈话,交流有关国旗的知识。
师:每周⼀,⽼师参加学校的升旗活动,⼼中都会感到⼀种神圣和激动,谁给⼤家介绍⼀下你所了解的关于国旗的知识? 2.引出国旗规格问题。
让学⽣读兔博⼠⽹站的内容。
3.估计学校所挂国旗的规格。
⼆、新课学习 1.结合学校所挂国旗的规格写出长和宽的⽐。
2.化简所写的⽐,并交流结果。
3.由长和宽的⽐类推宽和长的⽐。
长和宽的最简⽐是3:2,反过来,宽和长的⽐就是2:3了,他们是有关联的。
4.任选两种规格的国旗,分别求出长和宽或宽和长的⽐值。
师:对,同学们看⽹站中给我们提供了五种规格的国旗,我们现在就从中任选两种,分别求出长和宽或宽和长的⽐值。
学⽣在练习本上试作。
5.观察交流计算结果,汇报⾃⼰的发现。
交流中,教师把学⽣所求的⽐值按“长和宽的⽐值”“宽和长的⽐值”分类板书,⽅便引导学⽣观察计算结果 6.引导学⽣观察写出的⽐和⽐值,找出发现的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任选了两种不同规格的国旗,分别求出了长和宽或宽和长的⽐值,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7.认识⽐例,通过两个⽐的⽐值相等,把两个⽐⽤等号联起来,建⽴⽐例的数学模型。
我们就可以把⽐值相等的两个⽐⽤等号连接,写成下⾯的形式如: 240:160=144:96= 师:(板书)好,这样我们就接触到了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例(板书)你能具体说说什么是⽐例吗? 8.认识⽐例各部分的名称。
师:组成⽐例的四个数叫做⽐例的项。
两端的项叫做⽐例的外项,中间的项叫做⽐例的内项。
⽐例的基本性质: 1.提出试⼀试问题,让学⽣⽤计算器计算。
2.交流计算结果,说⼀说发现了什么。
认识⽐例的基本性质。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初中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第一篇:二元一次方程本课以解一元一次方程为基础,引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老师使用了实例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方程的含义和解题方法。
通过反复练,学生逐渐掌握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
第二篇:整式的加法与减法这堂课主要讲解了整式的加法和减法。
老师通过清晰的步骤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了整式的相加相减规则,并进行了大量的练。
第三篇:平行线的性质本课介绍了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老师通过画图和举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了平行线之间的关系以及平行线与转角的关系。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掌握了平行线性质的应用方法。
第四篇:相交线与转角这节课主要介绍了相交线与转角的关系。
老师通过绘制大量实例图,并讲解相交线的分类和性质,帮助学生理解了相交线与转角之间的规律,并通过实例问题进行了练。
第五篇:角的度量与角的分类这节课主要讲解了角的度量和分类。
老师通过使用角度量具和讲解基本术语,帮助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和角的分类规则。
学生通过练,提高了角度量和角度分类的能力。
第六篇:三角形本课主要介绍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老师通过多种实例,讲解了三角形的分类、边长关系和角度关系,并进行了相关题训练。
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提高了解题能力。
第七篇:四边形这节课主要探讨了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老师通过绘制图形和解题的方式,讲解了四边形各种特性,并通过实例问题进行了练,提高了学生对四边形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八篇:平行四边形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老师通过讲解和练,帮助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学生在练中提高了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的能力。
第九篇:相似三角形这节课主要讲解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
老师通过图形的比例关系和相似判定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了相似三角形的特点和应用。
通过大量练,学生提高了解决相似三角形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15篇及评析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15篇及评析摘要:1.引言:初中数学听课记录的重要性2.听课记录的内容和格式3.15 篇听课记录的概述4.评析听课记录的方法和标准5.15 篇听课记录的详细评析6.结论:听课记录对提高数学成绩的作用正文:数学是一门需要严谨思维和逻辑推理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好数学知识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听课记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
本文将介绍15 篇初中数学听课记录及评析。
一、听课记录的内容和格式听课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主题、重点知识点、老师讲解的例题和方法、自己的疑问和理解等。
听课记录的格式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也可以按照知识点分类记录。
无论采用哪种格式,都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二、15 篇听课记录的概述本文选取了15 篇初中数学听课记录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有理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图形等各个方面。
这些听课记录都具备较好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能够反映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评析听课记录的方法和标准评析听课记录的方法主要包括:检查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条理性和深度。
标准主要有:记录内容是否完整、记录是否准确、条理是否清晰、是否能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
四、15 篇听课记录的详细评析(此处省略,具体评析内容需要根据实际的听课记录进行分析)五、结论通过对15 篇初中数学听课记录的评析,我们可以发现,听课记录对提高数学成绩具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听课记录可以帮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其次,听课记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通过评析听课记录,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3篇
学校班级人数
授课
教师
题目18.2.2菱形
你选的
观
测点
观察点1,4
主要亮点记录说课分的环节:
1.教材分析
《菱形》紧接《矩形》一节之后,是我们研究的第二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纵观整个初中平面几何教材,它是学生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又学习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具备了初步的观察、猜想、证明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讲授的。
这一节既是对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延续和深入,同时也是后面学习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
为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在性质的教学方面,采用直观操作和几何论证相结合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即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采用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过程直观化、形象化。
3.教学程序
1)变换图形成概念,2)欣赏图形感受生活,3)猜想论证归纳性质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5)交流体会,布置作业
4.板书设计:
从你的观测点谈这一节课的优点缺点亮点:1.老师语言清晰,镇静的表示了自己的说课内容。
2.给学生安排充分的操作活动及练习时间。
3.学生自我操作过程中探究并归纳出课程重难点。
不足:无。
听课人听课
时间。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 (2)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第一节课:数学的基础概念在这一节课中,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数学的基础概念。
她强调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包含了数字、运算和几何图形等基本概念,还涉及到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好数学需要掌握这些基础概念,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
老师从最简单的数字开始讲解,如何读写整数、分数和小数,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
我之前对这些概念有些模糊,但通过老师的讲解,我逐渐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老师介绍了四则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我们通过课堂练习,熟悉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具体步骤和计算技巧。
老师还解释了运算符的优先级和括号的作用,这对我们后面的学习很有帮助。
最后,老师重点讲解了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
她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我们理解了这些概念的实际意义和运用方法。
我认为这部分内容很有趣,也加深了我对数学的理解。
第二节课:一元一次方程这节课,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元一次方程。
她告诉我们,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方程,其中只包含一个未知数和一次幂。
学好一元一次方程对我们后面的学习非常重要。
老师首先教给我们方程的基本形式和符号。
然后,她详细讲解了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化简、移项和相消。
她通过举例演示了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解题的方法。
在课堂练习中,老师提供了一些实际问题,并要求我们通过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问题。
这样的练习对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我在解题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
最后,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一元一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运动的速度问题,货币兑换问题等。
这些例子使我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三节课:三角函数初步这节课,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她告诉我们,三角函数是描述直角三角形中角度与边长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
学习三角函数,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与角度和边长相关的问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20篇
数学听课记录大家好,我是七年级上册数学的老师。
在这个学期里,我将为大家带来20堂精彩的数学课程。
以下是我为你们准备的听课记录,请大家一起来学习数学知识吧!第一节课:数学基础知识在这堂课上,我们复习了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学习了如何进行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此外,我们还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二节课:约分与简化在本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通过例题演示,我们掌握了如何约分以及简化分数的方法,并进行了一些练习题。
第三节课:分数的加法与减法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通过实例演练和练习题,我们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第四节课:分数的乘法与除法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通过示例分析和练习题,我们巩固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第五节课:百分数与百分比在此节课上,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概念和百分比的意义。
通过例题演示和实际问题,我们能够灵活地将分数与百分数相互转换,并能运用百分比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六节课:利率与利息在这堂课上,我们学习了利率和利息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例题的分析和应用,我们掌握了计算利息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第七节课:运算律与法则在本节课上,我们复习了整数和分数的运算律和法则,并通过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八节课:平均数与中位数此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练和应用,掌握了如何计算平均数和中位数。
第九节课:比例与比例问题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性质,并通过练习题掌握了求解比例的方法和应用技巧。
第十节课: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在这堂课上,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并通过练习题巩固了如何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第十一节课:三角形的性质在本节课上,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包括角的性质和边的关系,并通过实例演练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十二节课:正方形与长方形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性质,并通过实际问题来运用所学的知识。
初中数学教研听评课记录(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一次听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0日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内容1. 听课:本次活动共安排了4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课题分别为《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次函数》和《圆的面积》。
2. 评课:听课结束后,全体数学教师对所听的课进行了评课,针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学生参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四、活动记录1. 听课环节(1)李老师执教《勾股定理》一课,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清晰。
李老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勾股定理。
在课堂教学中,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
(2)张老师执教《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课,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张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让学生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王老师执教《一次函数》一课,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方法灵活。
王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画图、计算等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刘老师执教《圆的面积》一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紧凑。
刘老师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轻松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在课堂教学中,刘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2. 评课环节(1)针对李老师的《勾股定理》一课,老师们认为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课堂氛围活跃,但建议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时,可以适当增加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
(2)针对张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课,老师们认为张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建议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15篇及评析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15篇及评析【最新版】目录1.引言:初中数学听课记录的重要性2.详述 15 篇听课记录的内容3.对 15 篇听课记录的评析4.总结: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和听课记录的作用正文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学好数学可以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听课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听课记录对于提高数学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 15 篇初中数学听课记录,并给出评析,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这 15 篇听课记录涵盖了初中数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有理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图形等。
每篇听课记录都详细记录了课堂内容,包括老师讲解的重点、难点和例题。
同时,部分同学还在记录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这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然而,在 15 篇听课记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部分同学的记录过于简单,仅仅记录了老师的板书和解题过程,缺乏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总结。
其次,有的同学虽然记录了课堂内容,但在课后并未及时复习和巩固,导致课堂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吸收。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1.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要努力理解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并在记录中加以总结,以便课后复习。
2.注重课后巩固。
课后及时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可以尝试做课后习题,以及参加课外辅导等活动,以提高数学成绩。
3.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堂外要主动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学术活动等方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总之,做好听课记录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一个重要方法。
通过分析这 15 篇听课记录,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3篇
学校班级人数
授课
教师
题目18.2.2菱形
你选的
观
测点
观察点1,4
主要亮点记录说课分的环节:
1.教材分析
《菱形》紧接《矩形》一节之后,是我们研究的第二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纵观整个初中平面几何教材,它是学生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又学习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具备了初步的观察、猜想、证明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讲授的。
这一节既是对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延续和深入,同时也是后面学习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
为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在性质的教学方面,采用直观操作和几何论证相结合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即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采用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过程直观化、形象化。
3.教学程序
1)变换图形成概念,2)欣赏图形感受生活,3)猜想论证归纳性质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5)交流体会,布置作业
4.板书设计:
从你的观测点谈这一节课的优点缺点亮点:1.老师语言清晰,镇静的表示了自己的说课内容。
2.给学生安排充分的操作活动及练习时间。
3.学生自我操作过程中探究并归纳出课程重难点。
不足:无。
听课人听课
时间。
七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20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20篇1、听课记录:数的表示与数线图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充分认识数的含义及数的表示方式,其中包括正数、负数、零以及小数等。
同时还介绍了怎样利用数线图来表示数的大小,并通过练习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2、听课记录:分数的含义及分数的加减本节课讲解了分数的含义和相关概念,包括分子、分母、真分数和假分数等。
同时还介绍了基于相同或不同分母的加减法,并通过练习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3、听课记录:小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本节课重点讲解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包括小数点的读法、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
老师还给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例题进行讲解和实践,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小数的知识。
4、听课记录:算法与代数式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算法和代数式的概念与应用。
这些知识点在后续的代数学习中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老师在讲解时重点讲解了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特别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易错点。
5、听课记录: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应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图象,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老师在讲解时注重实例说明,给学生们带来了具体的感受和应用场景。
6、听课记录: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应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应用,包括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学生们通过模拟实际问题的场景进行计算,深入了解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7、听课记录:初步认识比例本节课主要介绍比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包括它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老师通过比例的实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8、听课记录:初步认识函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包括函数图像和函数方程。
老师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来解释和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函数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9、听课记录:解方程初步本节课讲解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并通过丰富的实例来进行演示和实践。
学生们通过实际问题的处理,更好地了解了解方程的方法和应用。
10、听课记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应用问题本节课以实际问题为背景,教授了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024年初中数学听课笔记记录(通用16篇)
2024年初中数学听课笔记记录(通用16篇)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并且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范文范本收集了许多经典的范文,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1)小数化分数,再说一说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0.21.50.3751.25。
问:要把小数扩大100倍(缩小1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指名说(目的:为后面的移动小数点作准备)。
(2)分数化小数,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课件出示题(指名化)(强调: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3)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课件出示课题(指名改写)。
启发思考观察:百分数有什么特点(分母都是100的分数可以直接转化成百分数)。
(4)填空。
指名说0.25=25/100=25%说明了什么?(说明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可以互化)。
初中数学听课笔记范文上午听了一节王老师的数学课,颇不理想。
尽管数学课知识方面我不够专业,无法评判,但是从课堂总的安排来看,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是备课不深入,没有结合课标和学生学习目标来备课,教师没有挖掘出教材深层次反映出来的数学规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肤浅,一知半解,尽管学习了,但仍然是懵懂的。
其次,教师没有关注学生课堂表现,本节课,学生集中精神听课不超过25分钟,个别学生甚至不到15分钟,而教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学生的课堂表现,从而加以要求。
所以在评课时我给这位老师讲,要时刻关注学生课堂表现,不断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这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能力,如果这一点做不到,那么自己的`教学效率就上不去。
第三,没有实现当堂完成作业。
近三年时间,我们结合学校实际,一直在践行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尤其是在理科教学上,最为关注的一点就是看这个教师能不能当堂完成作业,并以此来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效率。
遗憾的是,尽管这节课内容很简单,只有两个知识点:图形的展开和正方体的对应面和相邻面,讲完之后还有15分钟时间,而这15分钟时间,学生却无所事事,干等着下课。
初中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听课记录20篇
初中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听课记录20篇很抱歉,我只能为您提供单篇文档。
以下是一篇关于初中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听课记录的示例:听课记录:初中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第一课1. 导入:老师开始课程前,回顾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起了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 知识点介绍:老师介绍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平方根和立方根,并给出了示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3. 讲解平方根:老师详细讲解了平方根的概念、符号和求解方法。
他通过画图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意义和运用。
4. 求解平方根练习:老师给学生发了练习纸,让学生们在黑板上做题。
老师巡视教室,及时纠正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并表扬正确答案。
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他们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5. 讲解立方根:老师明确了立方根的概念和运用方法,并与平方根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6. 求解立方根练习:老师鼓励学生们举手发言,主动参与解题过程。
他还提供了一些困难的问题,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和求解问题的能力。
7. 知识总结:老师在黑板上做了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并强调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他鼓励学生们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8. 作业布置:老师布置了一些较为简单的作业,要求学生们独立完成,并在下节课交上。
9. 课堂反馈:老师请学生们将自己这节课的收获书写在纸上,并提供了课程反馈表,以便学生们评价这节课的效果。
这节数学课通过导入、讲解、练习、总结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们全面了解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课堂中掌握了相关知识。
初中听课记录30篇
初中听课记录30篇初中听课记录30篇1. 数学课听课记录:在数学课上,老师讲解了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并提供了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我学到了如何利用代数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这让我对数学更有兴趣了。
2. 科学课听课记录:在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有关光的传播和折射的知识。
老师用实验演示了光线在不同介质中弯曲的情况,这让我对光学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
3. 语文课听课记录:在语文课上,老师讲解了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
她提供了一些建议,如如何选择论点,如何组织论据等。
这对我提高写作能力非常有帮助。
4. 英语课听课记录:在英语课上,老师教我们如何正确使用动词时态。
她用一些例句来说明不同时态的用法,这让我更有信心在写作和口语中使用正确的动词形式。
5. 历史课听课记录:在历史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
他用图片和视频来展示,并让我们展开讨论。
这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6. 地理课听课记录:在地理课上,老师讲解了地球的运动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他用模型和动画来说明,这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地球与太阳的关系。
7. 音乐课听课记录:在音乐课上,老师教我们如何演奏乐器。
她用钢琴示范了一些基础的音阶和和弦,这让我对音乐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8. 美术课听课记录:在美术课上,老师教我们如何画静物。
她讲解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光影的处理和透视的运用。
这让我对绘画有了更深的理解。
9. 体育课听课记录:在体育课上,老师教我们如何进行正确的瑜伽动作。
她用视频和示范来指导我们,这让我学会了如何放松身心,并提高了身体的柔韧性。
10. 政治课听课记录:在政治课上,老师教我们如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她讲解了一些基本的参与方式,如参加社区活动和关注公益事业等。
这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11. 物理课听课记录:在物理课上,老师讲解了电路的基本原理。
他用实验演示了电流的流动和电阻的作用,这让我对电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12. 化学课听课记录:在化学课上,老师教我们如何进行酸碱中和反应。
七年级数学听课记录40篇
七年级数学听课记录40篇第一篇:数与式的认识在这堂课上,老师首先讲解了数与式的概念。
数是用来计数和度量的,而式则是由数、运算符号和字母组成的。
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我们了解到了数与式的区别和联系。
同时,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基本运算,并带领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的练习。
第二篇: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这堂课上,老师教给了我们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首先,她向我们解释了整数的概念,即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然后,她介绍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并通过一些实际例子进行了讲解。
最后,老师布置了一些练习题,让我们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篇:整数的乘法和除法在这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她首先讲解了整数的乘法规则,包括正数相乘、负数相乘和正负数相乘的结果。
然后,她讲解了整数的除法规则,包括正数除以正数、负数除以正数和负数除以负数的结果。
同时,老师还解释了除法中可能出现的余数和商的概念,并通过一些实例进行了讲解和练习。
第四篇:分数的认识在这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分数的概念。
她解释了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分子表示分割的份数,分母表示总的份数。
同时,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分数的相等、约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概念,并通过一些例子进行了讲解和练习。
第五篇: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这堂课上,老师教给了我们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她首先讲解了分数的加法规则,包括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和异分母分数的相加。
然后,她讲解了分数的减法规则,包括同分母分数的相减和异分母分数的相减。
同时,老师还通过一些实例进行了讲解和练习,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
第六篇: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在这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她讲解了分数的乘法规则,即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同时,她还讲解了分数的除法规则,即分子相除、分母相除。
并通过一些实例进行了讲解和练习,帮助我们掌握分数的乘除运算。
第七篇:小数的认识在这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小数的概念。
她解释了小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结合表示方式,并通过一些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小数的应用场景。
七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模板范文
七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模板范文一、听课基本信息。
1.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2. 授课时间:[具体时间]3. 授课地点:[教室地点]4. 授课班级:七年级[X]班。
5. 授课内容:[章节名称]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时长])1. 教师活动。
-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如温度计上的刻度、海拔高度等,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有理数的概念。
- 提问学生:“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你们能再举一些例子吗?”2. 学生活动。
- 学生积极思考,纷纷举手回答。
例如,收入和支出、前进和后退等。
3. 教学评价。
-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在数学中的表示方法,自然地导入新课。
这种导入方式贴近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时长])1. 有理数概念的讲解([时长])- 教师活动。
- 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数,如 +3, -5, 0, 1/2, -0.7等,然后讲解有理数的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 进一步解释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
并且通过举例,让学生判断每个数属于有理数中的哪一类。
- 学生活动。
- 学生认真听讲,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
在教师举例让学生判断时,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判断。
- 教学评价。
- 教师讲解清晰明了,从具体的数到抽象的概念,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定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但在讲解过程中,可以更多地让学生自己举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 有理数的分类([时长])- 教师活动。
- 在黑板上画出有理数分类的思维导图,将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整数下面再细分正整数、0和负整数,分数下面再细分正分数和负分数。
- 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对一些给定的有理数进行分类练习。
- 学生活动。
-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分类练习,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然后个别学生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 教学评价。
- 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有理数的分类,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20篇
数学听课记录一:整数运算本节课,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整数运算的基本知识。
首先,老师重点强调了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的原则。
我明白了同号相加是直接将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加,并在结果前面加上相同的符号;而异号相减是将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加,并在结果前面加上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让我对整数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数学听课记录二:小数的四则运算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四则运算。
老师先让我们回顾了如何将小数相加、相减,然后又教给我们如何将小数相乘、相除。
我发现小数的四则运算与整数的运算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要注意保留小数点的位置。
通过老师的详细讲解和示范,我对小数的四则运算有了更好的掌握,并且能够熟练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数学听课记录三:等式的性质在本节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等式的性质。
首先,老师教给我们判断一个等式是否正确的方法,那就是在等式的两边进行相同的变换,如果等式仍然成立,那么它就是正确的。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还给我们许多例子,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等式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数学听课记录四:倍数和约数今天我们学习了倍数和约数的知识。
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是倍数,倍数是指一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的数。
然后,老师又告诉我们什么是约数,约数是指能够整除一些数的所有正整数。
通过一些例子的演示,老师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倍数和约数的概念,并且教会了我们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一些数的倍数或约数。
数学听课记录五:分数的加减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老师先帮助我们回顾了分数的定义和化简方法,然后教给我们如何对分数进行加减运算。
在加法运算中,我们需要先找到分数的通分,然后将分子相加并保持分母不变;在减法运算中,我们需要先找到分数的通分,然后将分子相减并保持分母不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分数的加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关习题。
数学听课记录六:图形与面积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图形和面积的知识。
初中听课记录20篇
初中听课记录20篇标题:初中听课记录汇总1.数学课:解方程教师首先复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然后引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老师通过实例,帮助我们理解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并给出了求解的步骤和技巧。
课堂还进行了互动练习,加深了我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英语课:阅读理解老师先给我们讲解了不同类型的阅读理解题目,比如主旨题、推理题、细节题等。
然后,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分析和解答了几个例题,指导我们如何从文章中找到关键信息,并提炼有效答案。
最后,老师鼓励我们多加练习,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物理课:电路基础这节课主要学习了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和符号。
老师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模型,讲解了电源、导线、电阻器、电灯泡等元件的作用和特点。
我们还进行了实际操作,搭建了一些简单的电路来观察不同元件的变化和影响。
这样的亲身体验加深了我们对电路的理解和记忆。
4.历史课:中国古代科技本节课老师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
他以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为例,讲解了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和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
老师通过图片和故事,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的科技成就,激发了我们对科技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5.政治课:中国的首都教师首先介绍了中国的首都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然后,老师通过PPT和地图,向我们展示了北京的主要建筑和景点。
我们还了解了北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以及首都的特殊意义。
最后,老师鼓励我们访问和了解首都,增强民族自豪感。
6.数学课:平面图形这节课老师主要讲解了平面图形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老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介绍了点、线段、直线、射线、角度、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等概念。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测量和绘制这些图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7.地理课:气候与天气本次课程老师首先区分了气候和天气的含义和概念。
然后,老师通过图表和数据,给我们展示了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和分布。
我们还了解了气候因素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重要影响。
老师通过图片和故事,使我们对气候与天气更加了解。
七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大全
数学听课记录第一节课:本节课老师主要讲解了整数的概念和运算。
首先,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整数的例子,如取温度、表示海拔等等。
然后,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
接着,老师讲解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告诉我们同号相加取绝对值,异号相加取差。
最后,老师布置了一些练习题,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二节课:本节课老师开始讲解了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首先,老师讲解了整数相乘的规律,告诉我们两个数同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
接着,老师介绍了整数的除法运算,告诉我们除法的结果可以是整数、小数或无理数。
老师还教给了我们两个整数相除的方法,一种是用长除法,另一种是用分数除法。
最后,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些练习题,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三节课:本节课老师开始讲解了小数的概念和运算。
首先,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小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小数点的作用。
然后,老师讲解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告诉我们要对齐小数点,然后按位相加或相减。
接着,老师讲解了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告诉我们要注意小数点的移动。
最后,老师布置了一些练习题,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四节课:本节课老师开始讲解了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首先,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分数的表示方法,告诉我们分子是被分成的份数,分母是总份数。
然后,老师讲解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告诉我们要先找到相同的分母,然后按分子相加或相减。
接着,老师讲解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告诉我们要注意分子和分母的乘除运算。
最后,老师布置了一些练习题,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五节课:本节课老师讲解了关于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和运算。
首先,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然后讲解了它们的计算方法。
接着,老师教给了我们一些求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技巧,如通过近似法、列举法等。
最后,老师布置了一些练习题,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初中数学7年级听课记录
初中数学7年级听课记录初中数学7年级听课记录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很多人都不知道听课记录吧,没关系,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了解吧!初中数学7年级听课记录篇1一、导入新课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
(媒体操作:点击后出现:一个长方体的钢锭通过锻造形成一个与长方体高相等的圆柱体模具。
)师: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生:这两个物体的体积是一样的。
师:比较这两个物体,它们还有什么是相同的?生:这两容器的高也是相等的。
[设计意图说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初步感知圆柱的体积计算与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有关。
]师:这个圆柱的体积我们怎样来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揭示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新课学习1.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思考,怎样用我们已有的知识来计算圆柱的体积?(学生可能回答: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底面积×高得到,我想圆柱的体积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底面积×高得到呢?)师:对啊!我们是不是也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来推导圆柱的体积?(媒体操作:点击后出现:沿着圆柱底面扇形把圆柱切开,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拼成了一个近似长方体的演示过程。
)师:如果我们把这相等的16块分成32块,64块,或更多,,那么拼成的立体图形就……(学生回答: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
)(媒体操作:点击后出现: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更接近于长方体的演示过程。
)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媒体操作:点击后出现: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再点击出现: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教学例题。
(1)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师:为什么杯子的数据要从里面测量?(2)学生尝试完成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7年级听课记录【1】
听课课题《圆柱的体积》听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
(媒体操作:点击后出现:一个长方体的钢锭通过锻造形成一个与长方体高相等的圆柱体模具。
)
师: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两个物体的体积是一样的。
师:比较这两个物体,它们还有什么是相同的?
生:这两容器的高也是相等的。
[设计意图说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初步感知圆柱的体积计算与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有关。
]
师:这个圆柱的体积我们怎样来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揭示课题:圆柱的体积。
)
二、新课学习
1.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思考,怎样用我们已有的知识来计算圆柱的体积?
(学生可能回答: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底面积×高得到,我想圆柱的体积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底面积×高得到呢?)
师:对啊!我们是不是也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来推导圆柱的体积?
(媒体操作:点击后出现:沿着圆柱底面扇形把圆柱切开,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拼成了一个近似长方体的演示过程。
)
师:如果我们把这相等的16块分成32块,64块,或更多,,那么拼成的立体图形就……
(学生回答: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
)
(媒体操作:点击后出现: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更接近于长方体的演示过程。
)
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
(媒体操作:点击后出现: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再点击出现: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
2.教学例题。
(1)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
师:为什么杯子的数据要从里面测量?
(2)学生尝试完成例题。
①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答:502.4大于498,所以这个杯子能装下这袋奶。
三、结论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V=πr2h
听课评析:通过切割拼合的方法,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借助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能够运用圆柱的体积公式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
初步学会用转化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
初中数学7年级听课记录【2】
听课课题《圆锥的体积》听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引入
师:一个夏天上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到武汉动物园,那里的风景可真美,就是天气有点热,他们决定买冰淇淋。
大头儿子来到冷饮店,看见两种冰淇淋。
一种圆柱形的,2元一支;一种圆锥形的0.5元一支。
大头儿子摸摸脑袋,不知买哪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冰淇淋,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吗?
2.引入新知
(这时学生争论不休)
生1:他应该买圆柱形的,圆柱形容量多些。
生2:他应该买圆锥形的那种,因为那种经济些。
生3:我们不能盲目下决定,不要看其外形,圆柱形哪种虽然多些,但它比较贵,圆锥形那种少一些,但它经济,所以我们还要调查调查。
生4: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对,我们应该算出圆柱形那种和圆锥形那种的容量各是多少,也就是要算出它们体积是多少才能决定。
圆柱形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呢?
师:同学们都很棒,为了帮助大头儿子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体积”的计算好吗?(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1.猜想。
师:根据自己学习的内容,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我想圆锥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
生:不可能,因为圆柱的体积是“底面积×高”,而圆锥的形状与圆柱的形状虽然有相同的地方(底面是圆形,也有一定的高度),但圆锥的上部是尖尖的,而圆柱上部也是一个圆形。
生:我认为“圆锥的体积肯定与圆柱的体积”有一定的联系。
2.实验验证猜想。
师:好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全班一齐:想)现在老师请你们拿出各自准备的学具,每4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发一份实验报告,你们边实验,边填写报告单。
师:能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生1:我们用圆锥盛满沙子往与它等底等高圆锥里倒了三次才倒完,这说明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的三分之一。
生2:我们用圆锥盛沙子往与它等底不等高圆柱里倒5次才倒完。
生3:我们用圆锥盛沙子往与它等高不等底圆柱里倒7次倒完。
师:刚才几个小组汇报得很好,为了使大家刚才做的实验更清楚,更准确,老师用红色代替沙子进行实验,注意:老师拿的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
3.推导圆锥的体积。
(1)师:根据实验,你们一定有办法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生1:我们把圆锥体积用字母“V”表示,所以V= 1/3V
生2:这个公式中有两个字母“V”不能正确表示出来,由于圆锥的体积等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所以
V= 1/3sh(教师板书)。
师:这位同学真棒,下面还有同学看着这个公式用一句话叙述一遍吗?
(2)智慧老人眨着眼睛向小朋友提出一个问题:“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句话对吗?
生1:这句话是对的。
生2:不对,因为圆柱和圆锥不是等底等高(全班鼓掌表示赞同)师:我们知道了怎样求圆锥的体积,那么假如圆柱形冰淇淋和圆锥形的冰淇淋是等底等高,你们说大头儿子买哪种合算呢?(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答案)。
师:所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3)运用公式,出示例题
工地上有一堆沙子,近似于一个圆锥,这堆沙子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
三、结论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五、作业布置
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圆柱和圆锥:V圆锥=1/3V圆柱=1/3Sh
底面相同。
它们的高也相同
听课评析:使同学们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培养同学们的空间想象,动手操作,概括推理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同学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