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

合集下载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资源建设部分详解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资源建设部分详解

数字档案馆宣贯提纲一、资源建设的意义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定规模的数字档案资源,就不能说是真正建成了数字档案馆。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的是为社会查阅利用档案信息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如果说系统平台建设为服务社会创造了条件的话,如果说系统平台建设为服务社会创造了条件的话,那么数字档案资源那么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就是数字档案馆服务社会的内在要求。

没有资源数字档案馆建设就失去意义。

资源建设也是衡量数字档案馆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指标之一,也是衡量数字档案馆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指标之一,资源规模越大、资源规模越大、资源规模越大、质量越高,质量越高,数字档案馆的地位、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就越高。

二、电子文件接收1、接收机制:电子文件接收数字档案馆资源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为了保证各单位所形成电子文件能依法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标准移交到数字档案馆,并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首先需要建立起科学、通畅的接收机制。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与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建立法定或者固定的移交、接收关系,从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形成单位、有利于社会大众的目标出发,为形成单位的电子文件确定归属与流向。

如同传统档案需经过形成单位档案人员整理归档后才能接收进馆一样,电子文件也应经过形成单位档案人员整理、鉴定、归档,然后系统地向数字档案馆移交,这样一种接收机制是我国档案工作的优势,也是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特殊环境。

2、接收范围数字档案馆接收电子文件的范围与传统档案应基本一致。

从单位范围看,凡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机构形成和保存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价值的档案,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机构形成和保存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价值的档案,都可都可列入接收范围。

由于数字档案所占用空间狭小,所以接收范围可以更大一些。

从档案范围看,接收电子文件也不仅仅限于电子公文。

数字档案馆建设要充分考虑电子文件的多样性,将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尽量依法接收进馆,包括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图像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数据库文件和网页文件等,今后还可能出现新的文件类型。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1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国家档案局二O—O年六月说明本指南山国家档案局提出并归口。

本指南起草单位:国家档案局技术部、福建省档案局、山东省档案局、青岛市档案局。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王良城、蔡学美、潘积仁、黄建峰、王宪东、郭玉东、冯剑波。

本指南主要审查人:李和平、姜之茂、方旳、韩李敬、黃玉明、何伍爱、赵国俊。

目录总体要求概述建设原则与要求建设日标建设内容建设步骤.管理系统功能要求收集功能要求管理功能要求保存功能要求2.3.1长久保存策略2.3.2存储架构选择利用功能要求.应用系统开发和服务平台构建运用系统开发服务平台建设软硬件设备配置3.3.1系统软件选择3.3.2硬件设备配置.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电子文件接收档案数字化资源整理建立数字档案资源库•保障体系建设安金保障体系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总体要求概述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造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事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设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口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建设原则与要求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LI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务求实效。

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本指南由XXX提出并归口,起草单位为XXX(室)业务指导司。

主要起草人包括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和XXX。

本指南旨在提供数字档案室建设的概念、基本特征、建设原则与内容、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指导。

1.概念与基本特征1.1 概念数字档案室是指基于数字化技术,以数字化形式组织、存储、管理、利用各类档案资源的一种档案管理机构。

数字档案室不仅具备传统档案室的基本功能,还具有数字化特点,如数字化存储、数字化检索、数字化传输和数字化展示等。

1.2 基本特征数字档案室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数字化:数字档案室采用数字化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数字化存储、数字化检索、数字化传输和数字化展示等功能。

共享性:数字档案室实现了档案资源的共享,不同机构和个人可以共同使用数字档案室中的档案资源。

安全性:数字档案室采用安全保障系统,确保档案资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开放性:数字档案室具有开放性,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实现信息互通。

2.建设原则与内容2.1 建设原则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满足用户对档案资源获取、利用和共享的需求。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应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系统集成、资源共享: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应实现系统集成,资源共享,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安全可靠、保密合规: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应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符合保密合规要求。

2.2 建设内容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内容包括以下方面:档案资源数字化:对档案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数字化采集、数字化编目、数字化修复、数字化存储等。

档案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建立档案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档案资源元数据管理、档案资源检索、档案资源浏览、档案资源下载等功能。

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建立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资源建设部分详解解析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资源建设部分详解解析

数字档案馆宣贯提纲一、资源建设的意义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定规模的数字档案资源, 就不能说是真正建成了数字档案馆。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的是为社会查阅利用档案信息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如果说系统平台建设为服务社会创造了条件的话, 那么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就是数字档案馆服务社会的内在要求。

没有资源数字档案馆建设就失去意义。

资源建设也是衡量数字档案馆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指标之一, 资源规模越大、质量越高, 数字档案馆的地位、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就越高。

二、电子文件接收1、接收机制:电子文件接收数字档案馆资源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为了保证各单位所形成电子文件能依法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标准移交到数字档案馆, 并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 首先需要建立起科学、通畅的接收机制。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与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建立法定或者固定的移交、接收关系, 从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形成单位、有利于社会大众的目标出发, 为形成单位的电子文件确定归属与流向。

如同传统档案需经过形成单位档案人员整理归档后才能接收进馆一样,电子文件也应经过形成单位档案人员整理、鉴定、归档,然后系统地向数字档案馆移交, 这样一种接收机制是我国档案工作的优势, 也是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特殊环境。

2、接收范围数字档案馆接收电子文件的范围与传统档案应基本一致。

从单位范围看, 凡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机构形成和保存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价值的档案, 都可列入接收范围。

由于数字档案所占用空间狭小, 所以接收范围可以更大一些。

从档案范围看, 接收电子文件也不仅仅限于电子公文。

数字档案馆建设要充分考虑电子文件的多样性, 将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尽量依法接收进馆,包括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图像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数据库文件和网页文件等, 今后还可能出现新的文件类型。

每一种类型的文件都有其特殊的利用价值,数字档案馆应广泛收集各种有价值的电子文件, 丰富自己的数字馆藏。

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1概念与基本特征1.1概念本指南所称的数字档案室,是指机关在履行职能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电子档案和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副本等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存储、管理,并通过不同类型网络提供共享利用和有限公共档案信息服务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平台。

1.2基本特征与传统档案室相比较,数字档案室具有独有的特点和功能:1)档案资源“数字”化。

数字档案室以统一的数字形式存储各种信息,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压缩了存储空间,改进了组织形式。

信息记录形式的“数字”化,是数字档案室的基本特征。

2)档案实体“虚拟化”。

通过对纸质档案、缩微胶片、照片、录音、录像等传统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实现档案实体“虚拟化”,使之能够与其他数字档案资源一并进行管理和规范。

3)档案管理系统化。

将档案业务流程、标准规范固化在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中,实现数字档案资源系统、规范管理。

<SPA, style="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n="">4)信息传递网络化。

数字档案室依附于网络而存在,通过不同类型的网络实现档案收集、管理和移交,用户不必亲自“登门造访”,就可以利用所需的信息,从而加快信息交流与反馈的速度。

5)档案利用知识化。

数字档案室将文书、照片、录音、录像等各类信息载体与信息来源在知识单元的基础上有机组织并链接起来,以动态分布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实现由档案的提供向知识的提供转变。

2建设原则与内容2.1建设原则数字档案室建设应当遵循“资源为先,标准规范,整体推进,确保安全”的原则,统筹规划,积极实施,务求实效。

1)资源为先。

资源建设是数字档案室建设的根本。

数字档案室应坚持“资源为王”,着眼于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着重于非数字档案的数字化和数字档案的及时、完整、有效归档,规划设计以最大限度保证数字档案资源建设质量为根本出发点。

档发20144号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

档发20144号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

档发20144号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档案室的建设已经成为许多机构和企业的重要任务。

数字化档案室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还可以更好地保护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因此,建设一所符合要求的数字档案室对于机构和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数字档案室的基本概念、建设需求、建设步骤、建设技术、安全保障和管理维护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一、基本概念数字档案室是指通过数字化技术将纸质档案转换为电子文件,并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管理和利用的档案室。

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可以使档案的存储、检索、利用和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数字档案室的建设目标是实现数字档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档案的产生到永久保存,实现档案信息的全面利用和保护。

二、建设需求1.进行档案全面整理和清点,了解档案的数量、种类和状态。

2.确定数字档案室的建设目标和需求,包括档案的存储、检索、利用和共享等功能。

3.选择合适的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包括扫描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等。

4.制定数字档案室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性。

三、建设步骤1.档案整理和清点:对纸质档案进行全面整理和清点,确定数字化的范围和内容。

2.数字化处理:使用扫描设备将纸质档案转换为电子文件,并对文件进行整理和分类。

3.存储和管理: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和管理系统,将数字档案进行存储和管理。

4.安全保障:建立安全保障系统,包括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设备安全等方面。

5.运行和维护:对数字档案室的运行和维护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建设技术1.扫描技术:选择合适的扫描设备和技术,确保扫描的质量和效率。

2.存储技术: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和技术,包括硬盘、光盘、磁带、云存储等方式。

3.网络技术:建立合适的网络系统,实现档案的远程访问和共享。

4.安全技术: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包括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设备安全等方面。

五、安全保障1.网络安全:建立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网络监控系统,确保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方案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方案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方案
第1篇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已成为提升档案馆工作效率、优化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我国在推进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本方案旨在结合现有资源和技术,打造一个合法合规、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档案馆,以满足广大用户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5.系统平台开发与实施
-设计开发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系统测试与优化。
-部署系统,组织用户培训,确保系统顺利投入使用。
6.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营
-开展档案馆线上线下服务,收集用户反馈,持续优化服务流程。
-定期评估服务效果,不断改进服务内容和方法。
五、项目保障
1.组织保障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决策与协调。
-进行设备调试,确保正常运行。
4.档案馆数字化资源建设
-开展档案数字化转换工作,确保质量与进度。
-建立档案元数据库,开展数据审核、校对等工作。
5.档案馆数字化管理系统开发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施
-设计并开发档案馆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系统测试与优化。
-部署系统,进行用户培训,确保系统顺利投入使用。
6.档案馆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营
二、建设目标
1.实现档案馆资源的全面数字化,提高档案检索、利用和管理的效率。
2.确保档案馆数据安全,保护用户隐私和知识产权。
3.提升档案馆服务质量,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4.促进档案馆与其他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
三、建设内容
1.档案馆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购置必要的硬件设备,如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确保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硬件需求。
-开展线上线下服务,收集用户反馈,优化服务流程。

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 解读

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 解读

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解读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是指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建设数字档案馆或数字档案室的具体指导和建议。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传统的纸质档案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和运营的需求,数字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

本文将从数字档案馆的定义、建设过程、管理模式和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1.数字档案馆的定义数字档案馆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企业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管理的机构或空间。

数字档案馆可以存储、管理和检索企业的电子文档和数据,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和安全性,为企业的决策和运营提供重要支持。

2.建设过程(1)确定建设目标:企业需明确建设数字档案馆的目标和需求,包括提高档案利用率、保障档案安全等方面。

(2)规划建设方案:制定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方案,包括建设预算、人员配备、技术设备等。

(3)选址设计建筑:选择适合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场地,进行设计和装修工作,确保满足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需求。

(4)采购技术设备:购买数字化档案管理软件、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技术设备,确保数字档案的高效管理和安全保存。

(5)建设和测试系统:进行数字档案馆系统的建设和测试工作,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6)培训和推广: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推广数字档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

3.管理模式(1)组织架构:建立数字档案馆的组织架构,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2)档案分类和编目:对企业档案进行分类和编目,建立标准的档案信息体系,便于检索和利用。

(3)数字化处理: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采用扫描和数字化技术,确保档案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4)安全管理:加强数字档案的安全管理,包括备份、加密、权限控制等措施,避免档案泄漏和损坏。

(5)定期审查和更新:定期对数字档案进行审查和更新,确保档案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防止信息陈旧和错误。

4.技术应用(1)数字化处理技术:采用先进的扫描和数字化技术,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提高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效率。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国家档案局发布2010年6月)1.总体要求1.1概述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1.2建设原则与要求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务求实效。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及时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区域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综合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技术力量、资源规模、基础工作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确定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支撑和带动数字档案馆整体建设和发展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分成若干子项目,以项目带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获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需求导向、保证安全。

数字档案馆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党政机关、社会公众在线利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应当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软硬件没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灾难恢复服务机制,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档案局发布2010年6月)1.总体要求1.1概述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1.2建设原则与要求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务效。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及时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区域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综合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技术力量、资源规模、基础工作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确定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支撑和带动数字档案馆整体建设和发展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分成若干子项目,以项目带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获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需求导向、保证安全。

数字档案馆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党政机关、社会公众在线利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应当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软硬件没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灾难恢复服务机制,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方案(一)

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方案(一)

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方案(一)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方案1. 背景和目标•传统档案室管理方法存在效率低下、容易遗失和破坏档案等问题。

•目标:建设一个高效、可靠、安全的数字化档案室,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 方案概述•采用数字化技术将纸质档案电子化,并建立可访问的数据库来管理和检索档案。

•设计和实施一套综合的档案管理系统,包括数字化档案捕获、存储、索引和检索等功能。

3. 方案细节3.1 数字化档案捕获•扫描纸质档案并转换成高清电子文件。

•采用OCR技术提取文字内容,并生成可编辑的文本文件。

•生成元数据信息,包括档案分类、日期、作者等。

3.2 数字化档案存储•建立可靠的服务器存储系统,采用冗余和备份措施确保档案数据安全。

•使用云存储技术,提供远程访问和支持多地点同步备份。

3.3 数字化档案索引•建立结构化的数据库,记录档案的关键信息。

•为每个档案建立唯一的标识符,方便检索和管理。

•设计分类系统和标签,便于档案的组织和分类检索。

3.4 数字化档案检索•提供用户友好的检索界面,支持关键字搜索和高级筛选功能。

•实现基于时间、作者、关键词等多维度的检索。

•支持全文搜索、模糊匹配和自动补全等功能,提高检索效率。

3.5 数字化档案安全•设计权限管理系统,设置不同级别的用户角色和权限。

•提供数据加密和防篡改措施,确保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风险。

4. 方案推进计划1.确定数字化档案室建设项目的目标、范围和时间计划。

2.调查和评估现有档案的数量和状态。

3.采购所需的扫描设备、服务器和软件等。

4.进行用户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成功实施和使用。

5.逐步实施数字化档案捕获、存储、索引和检索功能。

6.定期评估和改进数字化档案室的运行效果。

5. 项目成果评估•档案检索效率提升:提供更快速、准确的检索结果,节省用户的查找时间。

•安全性增强:减少档案的遗失和破坏风险,保证档案数据的安全性。

•空间节约:减少纸质档案的空间占用,节约档案室的存储成本。

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持续深入,企业数字档案馆已经逐渐成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

通过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企业可以快速高效地管理企业数据资料,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本文将针对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给出一些指南性的建议,旨在帮助企业高效地完成数字档案馆的建设。

1、建立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组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需要的人员和资源非常多,如果没有一个专门的项目团队来进行计划、设计和管理,很难保证数字档案馆的成功建设。

因此,企业应该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之初,建立一个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组,组织相关人员来进行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各项工作。

项目组应该包含信息技术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和业务相关人员,以确保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方案能够真正符合企业的需求。

2、确立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目标和范围数字档案馆建设必须先明确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目标和范围。

设计数字档案馆时需要考虑到企业的业务特点和档案管理需求,确保数字档案馆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业务和信息。

同时,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范围也应该明确,避免过度扩展或过于局限。

3、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数字档案馆软件系统数字档案馆软件系统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核心,企业应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软件系统。

选择数字档案馆软件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如功能、性能、安全性、稳定性等。

而且数字档案馆软件系统的操作性也非常重要,应该选择易于操作的系统,以便于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快速上手、高效使用。

4、确保数字档案馆的数据安全数字档案馆建设完成后,数字档案馆中包含的数据将是企业数据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之后,企业要确保数字档案馆的数据安全。

数字档案馆的数据管理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并严格控制数据的访问权限。

5、合理规划数字档案馆的存储方式数字档案馆中的数据量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之初,就需要合理规划数字档案馆的存储方式。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国家档案局发布2010年6月)说明本指南由国家档案局提出并归口。

本指南起草单位:国家档案局技术部、福建省档案局、山东省档案局、青岛市档案局。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王良城、蔡学美、潘积仁、黄建峰、王宪东、郭玉东、冯剑波。

本指南主要审查人:李和平、姜之茂、方昀、韩李敏、黄玉明、何伍爱、赵国俊。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1.总体要求1.1概述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1.2建设原则与要求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务求实效。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及时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区域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综合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技术力量、资源规模、基础工作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确定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支撑和带动数字档案馆整体建设和发展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分成若干子项目,以项目带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获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方案

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方案

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方案一、建设目标数字化档案室建设的首要目标是实现档案的数字化存储、管理和利用,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具体目标包括:1、实现纸质档案的数字化转换,建立完整的数字档案资源库。

2、构建高效的档案管理系统,支持档案的分类、检索、借阅、归还等操作。

3、确保数字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采取严格的访问控制和数据备份措施。

4、提供便捷的档案利用服务,满足内部员工和外部用户的查询需求。

二、需求分析在建设数字化档案室之前,需要对现有档案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

这包括:1、对现有档案的数量、类型、保存状况进行清查。

2、了解档案管理流程和业务需求,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3、收集用户对档案利用的需求和期望,例如查询的便捷性、检索的准确性等。

三、基础设施建设1、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选用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大容量的存储设备,以满足大量数字档案的存储和处理需求。

存储设备应具备冗余和备份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2、网络环境构建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保证档案数据的快速传输和访问。

内部网络应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配置,确保网络安全。

3、终端设备为档案管理人员配备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等终端设备,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四、档案数字化流程1、档案整理对纸质档案进行分类、编号和整理,确保数字化工作的有序进行。

2、扫描与录入采用专业的扫描仪将纸质档案转换为电子图像,并进行准确的文字录入。

3、图像处理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去污、纠偏、裁剪等处理,提高图像质量。

4、质量检查对数字化后的档案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图像清晰、文字准确无误。

5、数据挂接将数字化后的档案数据与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挂接,实现有效关联。

五、档案管理系统1、系统功能档案管理系统应具备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统计、鉴定等功能模块,满足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

2、用户权限管理设置不同级别的用户权限,确保档案的访问和操作符合规定,保护档案的安全和隐私。

3、检索功能提供强大的检索功能,支持多种检索方式,如关键词检索、分类检索、模糊检索等,提高档案查找的效率。

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方案

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方案

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方案一、建设目标1、实现档案的数字化存储,将纸质档案、音像档案等转化为电子文件,并进行有序分类和存储。

2、建立高效的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的快速检索、查阅和利用。

3、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采取严格的访问控制和数据备份措施。

4、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操作,降低管理成本。

二、需求分析1、对现有档案进行全面梳理,了解档案的类型、数量、保存状况等。

2、评估组织内部对档案利用的需求,包括查询频率、查询内容等。

3、分析现有档案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硬件设施建设1、服务器:选择性能稳定、存储容量大的服务器,以满足大量档案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需求。

2、存储设备:采用磁盘阵列、磁带库等存储设备,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存储。

3、网络设备:构建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保证档案数据的快速传输。

4、数字化设备:配备扫描仪、数码相机、录像机等设备,用于将纸质和音像档案数字化。

四、软件系统选择1、档案管理系统:选择功能齐全、操作简便、扩展性强的档案管理软件,具备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统计等功能。

2、数据库系统:选择适合大量数据存储和快速检索的数据库,如SQL Server、Oracle 等。

3、操作系统:根据服务器和客户端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如 Windows Server、Linux 等。

五、档案数字化流程1、档案整理:对纸质档案进行分类、编号、装订等整理工作,确保数字化前档案的有序性。

2、扫描录入:使用扫描仪将纸质档案逐页扫描为电子图像,并进行质量检查。

3、图像处理: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去污、纠偏、裁剪等处理,提高图像质量。

4、文字识别(OCR):对重要的档案图像进行文字识别,便于检索和利用。

5、数据著录:对数字化后的档案进行详细的著录,包括档号、题名、责任者、日期等信息。

6、数据审核:对著录的数据进行审核,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数据安全与备份1、访问控制:设置不同级别的用户权限,严格限制对敏感档案的访问。

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 解读

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 解读

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解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已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数字档案馆(室)是指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企业重要的档案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和利用的空间,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数字档案馆(室)的建设对于企业的管理、运营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的概念、必要性、建设步骤、建设指南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的概念企业数字档案馆(室)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企业的档案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和利用的空间。

它不仅是企业档案管理的新形式,更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通过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实现信息的数字化存储、检索、共享和利用,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1. 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提高档案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档案管理成本。

2. 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和利用:通过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企业知识管理和决策支持。

3. 加强档案信息的安全保护: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可以建立完善的安全控制机制,保护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泄露和不当使用。

4. 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管理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数字化档案管理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规划阶段: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的第一步是进行规划,包括确定建设目标、制定建设方案和计划、确定建设需求和投资预算等。

2. 设计阶段:在规划阶段确定建设方案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确定建设的空间布局、选择适合的技术设备、设计安全控制和备份机制等。

3. 实施阶段:在设计阶段确定好各项方案后,需要进行实施,包括购买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和培训管理人员等。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国家档案局暂行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国家档案局暂行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1数字档案馆建设概述1.1 概念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档案馆为适应本地区、本部门信息化和档案管理发展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及其网络平台建立的,具有“收集、管理、保存、利用”等基本功能,能够保证馆藏数字档案信息可靠和可用的信息管理系统。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开发、运行等诸多环节,需要档案管理各业务部门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

1.2 建设意义数字档案馆建设是国家和地区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要求已经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

建设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有利于繁荣社会文化,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的需要。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国家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各单位产生各种形式的数字信息,是信息时代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宝贵文化遗产,如果不及时收集、保存,记录将逐步消失。

建设数字档案馆将为保存、保护历史记录和文化遗产提供有效手段。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保存国家历史记忆的要求。

数字信息具有传播快捷广泛和对设备依赖等特点,对保存、管理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是每个单位都能具备安全保管条件,如不将重要数字信息重中保管,将造成国家信息资源丢失。

建设数字档案馆,将使国家重要信息资源得到安全有效管理。

各级档案馆分别保存了大量珍贵档案,长期以来,这些档案实体要靠手工管理,难以满足社会和档案发展要求。

建设数字档案馆,实现档案业务管理信息化,将大大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的要求。

1.3 建设内容数字档案馆建设主要包括构建数字档案馆系统管理平台、建设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和建立数字档案馆保障体系三方面内容。

构建系统管理平台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础工作。

系统管理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数字档案馆功能要求为指导,从本地区、本单位信息化发展和档案管理需要出发,为保证数字档案信息的可靠和可用,规划设计的数字档案馆软件系统;二是紧紧依靠国家、地方和部门网络建设的大环境,充分利用党政网平台、公众网平台等,构建数字档案馆网络平台和配套的硬件设施。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国家档案局发布2010年6月)1.总体要求概述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建设原则与要求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务求实效。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及时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区域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综合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技术力量、资源规模、基础工作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确定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支撑和带动数字档案馆整体建设和发展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分成若干子项目,以项目带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获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需求导向、保证安全。

数字档案馆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党政机关、社会公众在线利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应当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软硬件没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灾难恢复服务机制,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国家档案局发布2010年6月)1.总体要求1.1概述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1.2建设原则与要求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务求实效。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及时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区域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综合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技术力量、资源规模、基础工作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确定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支撑和带动数字档案馆整体建设和发展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分成若干子项目,以项目带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获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需求导向、保证安全。

数字档案馆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党政机关、社会公众在线利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应当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软硬件没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灾难恢复服务机制,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合理适用、稳步实施。

要重视前期调研,进行可行性研究,结合本部门业务工作实际,提出创新性高、应用性强的功能需求,以确保系统开发和项目建设的合理性、适用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档案部门的业务人员应全程参与,及时研究和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重大项目应当按照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要求,引入监理机制,对项目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理。

1.3 建设目标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是:紧紧依靠国家和当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政务网平台、公众网平台以及各类网络资源,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集成建设适应本部门本单位一定时期内数字档案管理需要的网络平台,开发应用符合功能要求的管理系统,推动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逐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分层次多渠道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

其中,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提供档案信息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是一项长期任务,应分阶段推进,有步骤实现。

1.4建设内容数字档案馆总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l )按照数字档案馆基础网络架构、主要技术路线与软硬件配置基本要求,集成建设适应馆藏档案基础数据和今后一定时期内数字档案增长规模的数据管理、满足数字档案馆各项管理与服务需求的基础设施。

( 2 )开发或应用具备“收集、管理、存储、利用”等功能要求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管理各业务环节的自动化、网络化。

( 3 )全面推进馆藏数字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优先建立馆藏档案的文件级目录数据库,逐步进行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转换,积极推进电子文件的接收和管理,建立各类数字档案资源库群。

( 4 )应用先进技术和相关管理手段,保证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可靠可信和长期可用,减少数字档案对软硬件的依赖性,从而使数字档案具备传统档案所具有的原始性、凭证性和长期可读性。

( 5 )运用多种技术手段,针对不同利用对象,通过不同渠道,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分层共享,方便、快捷满足各类用户利用需求。

( 6 )配套建设数字档案馆保障体系,确保数字档案馆系统安全和数字档案信息安全。

1.5建设步骤数字档案馆建设一般分项目规划与立项、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运行维护等几个步骤进行。

(1)项目规划与立项根据社会信息化和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研究提出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

成立由档案馆主要领导、信息化人员、相关技术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等参加的项目筹备小组,对本地区信息化现状和国内外数字档案馆建设现状等,特别是各立档单位产生电子文件状况、党委政府各部门和公众对档案利用需求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研究提出项目可行性报告,向当地主管部门提出数字档案馆立项申请。

在与相关主管部门充分沟通后,由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

(2 )项目招投标项目经立项批准后,应按照国家有关项目管理规定进行招标或邀标工作。

充分征求档案馆各业务部门、相关专家的意见,对数字档案馆的功能需求进行细化,形成功能需求方案。

功能需求方案应既符合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又便于计算机编程人员理解,能够在系统开发中实现。

(3 )项目实施按照数字档案馆建设目标、总体内容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批复的要求,制订详细的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建设的内容、进度和时间安排,有计划地推进系统开发与调试、软硬件集成、项目试运行与验收等项目实施工作。

项目建设中应当加强项目监理,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4 )运行维护项目验收后,应适时调整、明确数字档案馆各功能模块的管理职责,加强应用培训,建立数字档案馆业务工作与技术工作相互衔接、相互配合,以业务管理工作为主线、以技术保障工作为支撑的管理机制。

要重视人才培养,形成以档案馆人才自主管理为主体,社会外包服务保障为依托的运行与维护体系。

2.管理系统功能要求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应当具备“收集、管理、保存、利用”四项基本业务功能,以及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及其数据安全维护等功能。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还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馆藏数字档案信息,特别是由电子文件归档形成的电子档案信息的可靠和可用。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功能可以根据信息化发展和档案管理的要求而有所侧重并不断拓展。

2.1收集功能要求系统应当具备接收立档单位产生的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对传统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和采集重要数字信息资源等功能。

(1)系统能够根据相关要求接收立档单位产生的各类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并在建立一整套接收机制基础上,保证接收过程责权明确,杜绝安全隐患,从源头上保证数字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

(2 )系统应当提供选择在线接收和脱机接收方式。

(3 )系统应当能够批量导入或导出数据,保证数据的可靠和可用。

(4 )系统应能对在线或离线接收的档案数据进行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验证。

(5 )系统应具备目录数据和内容数据等多种信息资源的采集功能。

2.2 管理功能要求系统能够对所接收的各类数字档案信息进行整理、比对、分类、著录、挂接、鉴定、检索、统计等操作,使无序信息有序化,并实施有效控制。

系统应能:( l )按照设定的分类方案,将数字档案信息存储到系统中,或根据管理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2 )过滤重份数据和重新分类、编号。

( 3 )对档案内容进行抽取和添加元数据等操作。

目前档案管理都是基于目录数据库挂接方式来实现,将来不排除使用新的技术方法对数字档案进行有效管理。

( 4 )辅助人工完成档案的开放鉴定工作。

( 5 )对档案内容数据及其元数据等相关信息建立持久联系,形成长期保存档案数据包和利用数据包。

( 6 )对档案类型、数量大小等按照设定要求进行统计、显示或打印输出所需各类档案信息。

( 7 )辅助完成馆藏实体档案编目(著录、标引)、整理、出入库房管理等工作。

( 8 )定制档案业务流程或进行流程再造。

2.3 保存功能要求系统能够实现对数字档案长久的安全保存,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长久保存策略的确定,二是存储架构选择。

2.3.1 长久保存策略长久保存策略包括存储格式的选择,检测、备份和迁移等技术方法的采用等。

( l )应当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格式,暂时未制定标准的,选择开放格式或主流格式。

( 2 )定期对载体及其软硬件环境进行读取、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3 )根据数据重要程度以及管理和利用的需要,选择在线、近线、离线、异地、异质和分级存储等技术和方式。

( 4 )计算机软硬件以及技术或标准规范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重大事件时,为了保证数字档案信息可读,应采取迁移等手段对所存储的数据进行技术处理。

2.3.2 存储架构选择根据档案数据量和管理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存储技术及其相关设备。

安全性和稳定性是选择存储设备的首要因素。

在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应根据数字档案馆的数据量和利用并发用户数的需求,以保证数字档案馆合理安全的存储容量和较快的网络传输速度,适当选择采用单一应用平台,配备数据库服务器、文件存储器、备份服务器、备份软件等构成的存储服务平台,以及采用SAN 、NAS 、DAS、IP-SAN 或其他形式的存储技术方法。

2.4 利用功能要求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应当根据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和网络条件,分别通过公众网、政务网、局域网等建立利用窗口。

系统应能实现档案查询、资源发布、信息共享、开发利用、工作交流、统计分析等功能。

系统应当:( 1 )能够运用最新检索技术方法满足利用者在各种利用平台对档案数据进行快速、准确、全面的利用查询要求。

( 2 )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或特定载体发布档案信息和信息资源共享。

( 3 )能够辅助进行档案信息智能编研、深度挖掘。

( 4 )能够为档案管理者和利用者提供在线交流平台、远程指导、远程教育。

( 5 )能够辅助开展数字档案的增值服务。

( 6 )能够进行档案利用访问量统计、分布分析、舆情分析等相关工作。

( 7 )能够对用户、数据项、功能组件进行利用权限的角色授权处理,能够进行门类设置、结构没定、字典定义等系统代码维护工作。

3.应用系统开发和服务平台构建3.1 应用系统开发鼓励各地区统一开发或购置成熟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减少重复开发降低应用成本。

应用系统开发应当遵循整体性、开放性、稳定性等原则。

鼓励软件开发公司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对“收集、管理、保存、利用”各功能模块或子系统进行专业深度扩展、创新开发。

( 1 )整体性。

系统应考虑所配备和购置的软硬件及其网络平台环境,选择恰当的开发工具和技术路线,正确处理各子系统或模块的关系,形成一个整体。

( 2 )开放性。

系统应能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档案管理的最新要求而具有兼容性和拓展性。

( 3 )稳定性。

系统开发应采用先进、成熟、稳定的技术,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和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