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思维教案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8c27a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b.png)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指通过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下面我将结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和思考。
一、教学初期在数学一开始的教学阶段,我们必须先为学生打好基础,并让学生学会初步的数学概念。
建立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教学重点:数的认读和数的组成以及大小比较。
1、认读数字并加深印象——数码图谱一年级学生最开始的数学教学内容就是认读数字,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例如数码图谱。
数码图谱就是用各种各样的物品组合成数字形状,让学生在寻找数字、识别数字过程中感到有趣,从而提高对数字的记忆和感知,同时锻炼学生的视觉辨别能力。
2、数的组成——数的分解数的认读之后,就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字是由一个个基数形成的,而基数又可以通过分解得到。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图形进行分解,或通过小班活动进行数的分解,并通过关联视频、教学游戏等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够灵活使用这些数字。
3、数的大小比较——数比大小游戏数的大小比较是一年级数学上册中重要的教学内容。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有趣、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数比大小游戏。
通过大写数字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在游戏中习得数字大小顺序,从而为后续的学习作好基础。
二、教学中期在学生基础打牢并对数字有了基本认识之后,我们就需要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思维的深度。
这个阶段,我们会在语言、视觉和触覉等各种方面,帮助学生培养全面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简单加减法的认识和运算。
1、数字排列和计数——数码排列在让学生认识数字的完整构架、并且数字运算的见解基础之上,可以通过数码排列,让学生了解字母之间的排列组合和数字之间排列和计数。
数码排列游戏是一款根据数码顺序排列的游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培养数字识别和数字计数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思维设计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思维设计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55465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8.png)
一年级数学思维设计教案(精选5篇)一年级数学思维设计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准备预设过程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一、激情引入1、师:小朋友们,上个星期我们学了哪些数学知识?生:上下、前后、左右师:谁来说说你的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还有吗?学生畅所欲言。
2、师:真不错,能记住自己的上下前后左右了。
那你能辨别别人的上下前后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副图。
(出示主题图)你看,这个班的每位小朋友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了,谁先来说说讲台在哪里?学生指出讲台的位置,在小朋友们的前面。
师: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叫小明,坐在第一组第二个,你能找到他吗?学生在图中找小明。
师:老师是从左边开始数的。
谁的左边?生:我们的左边。
(师:你认为呢?)师:说的真好。
这里一共有几个小组?第二小组在哪里?第5小组在哪里?师:现在老师指一个小朋友,他在第几组第几个,知道的小朋友举手,看谁反应快!老师指,学生说。
再老师说,请学生上来指。
这么多小朋友,你想认识哪一位,说说他的位置。
3、师:小朋友,你能告诉大家你的位置吗?第几组第几个?同桌两个人先互相说一说。
学生反馈,说自己的位置。
师:那你能说说你的前面的同学、左边的同学、右边的同学、后面的同学的位置吗?完成练习,你有什么发现?(前后同组,左右同个)4、师:有个小朋友在桌上摆了很多动物卡片,你看,(出示图片)他还说了猴子在哪里,看到这些动物卡片,你们能提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并回答。
二、发展练习1、情境说明课件展示一幢楼房(由P9第7题)师:这是一幢漂亮的新楼,数一数一共有几层,几个单元?每一楼都有两户人家,靠左的为左室,靠右的为右室。
教育孩子数学思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教育孩子数学思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4738c23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0.png)
教育孩子数学思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数学时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教育孩子数学思维,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数字7,并能正确书写 7 。
2.学生能够理解数数过程中的加法概念,初步掌握加法运算。
3.学生能够用生活中的实例解决小学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点1. 认识数字7,并能正确书写 7 。
2. 掌握数数过程中的加法概念,初步掌握加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1. 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
2. 以有趣的方式教学。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问答、游戏、观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1. 复习对上一课所学的数字进行复习。
老师: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了哪些数字?这次谁来回答一下?(学生回答)2. 学习数字7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数字是什么?请同学们看一下黑板上的数字。
这个数字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数字7是什么形状?请同学们用食指在空中画一下数字7的形状。
(学生画)老师:你们觉得数字7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回答)老师:那我们要怎样书写数字7呢?你们可以跟着我一起写。
3. 认识加法运算老师:我们来数数,数一下这张图片上有几个苹果。
(学生数数)老师:如果再加上这张图片上有几个梨子呢?我们可以用加号表示。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 2 + 3 = )老师:同学们,这个式子是什么意思?请你们自己想一下,回答。
(学生回答)老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算出 2 + 3 的结果呢?(学生回答)老师:非常好,现在,同学们站起来,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
我会问你们一些加法题,你们需要快速回答。
(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4. 应用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加法运算。
我们来看一下这道数学题。
(老师出示图片)老师:这里有三个苹果,小红又摘了两个苹果,现在一共有几个苹果呢?请同学们动手算一下。
一年级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思维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3f0c7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5.png)
一年级思维训练教案第十讲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教案这是一次综合训练。
通过对图形的仔细观察、反复比较、大胆推测、严格检查、不断修改,可以发现图形的以下变化规律,并得出正确答案。
例1下面的图片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
找出其变化规律后,试着补上缺失的数字。
解: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三个小图形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它们的排列顺序。
还可以发现,从第一行变到第二行,每个小图形都往右移动了一个图形的位置,而且第一行最左边的图形占了第二行最右边的位置。
所以第三行“?”处应填:例2 在下图的一组图形中,“?”处应填什么样的图形?解:仔细观察可发现,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最右边的完整图形是这样变来的:将最左边的半个图形,往右平移到中间图形位置,然后再去掉两个图形的重合部分。
按这个规律可知“?”第十一讲带着“+”、“-”号搬家教案例1计算1-2+3-4+5-6+7-8+9-10+11解:这题只有加减运算,而且1-2不够减。
我们可以采用带着加减号搬家的方法解决。
要注意每个数自己的符号就是这个数前面的那个“+”号或“-”号,搬家时要带着符号一起搬。
1-2+3-4+5-6+7-8+9-10+11=1+3-2+5-4+7-6+9-8+11-10=1+(3-2)+(5-4)+(7-6)+(9-8)+(11-10)[先减后加]=1+1+1+1+1+1=6在这道题的运算中,把“+3”搬到“-2”的前面,把“+5”搬到了“-4”的前面,……把“+11”搬到了“-10”的前面,这就叫带着符号搬家。
巧妙利用这种搬法,可以使计算简便。
人们利用获得的简单知识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是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
这就是补十凑整法的精髓。
可以看出,在计算中运用这种认知规律,可以使计算更快、更准确。
这里还有两个例子。
例2计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法:从例2和例3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从1开始的前10个单数的和,以及从2开始的前10个偶数的和,利用这些结果就很容易熟练地计算出这个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学中的思维拓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学中的思维拓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59402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b.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学中的思维拓展教案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中的思维拓展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 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拓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或趣味性活动向学生展示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2. 思考:提问和讨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探索: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 拓展:通过一系列延伸问题和拓展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步骤:第一节:数学思维训练的引入1. 老师可准备一些有趣的数学谜题或问题,如迷宫问题、数独等,并展示给学生。
2. 向学生询问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思路。
第二节:思考和讨论1.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第三节:问题探索1. 老师提供多种解题方法和思路,并引导学生试图解决问题。
2.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互相交流和学习。
第四节:拓展活动1. 老师提供一系列延伸问题和拓展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思维。
2. 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第五节:总结归纳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考和发现。
2. 鼓励学生分享解题心得和经验,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教学反思: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探索和创新,拓展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教学,相信学生的数学素养将得到全面提升。
一年级下册_数学思维训练_教案
![一年级下册_数学思维训练_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120c4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7.png)
一年级下册_数学思维训练_教案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运用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方法。
通过训练数学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的教案。
第一节: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逻辑思维训练中,可以使用一些游戏和活动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1. 数字迷宫游戏:在纸上画一个数字迷宫,迷宫中有一些数字,学生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找到正确的路径。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数字序列游戏:给学生一串数字序列,要求他们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继续序列。
例如,给出序列1,3,5,7,学生需要找出规律是每个数字加2,然后继续序列9,11,13,15。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二节:创造力训练创造力是数学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和应对各种挑战。
1. 数学故事创作: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学题目创作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
例如,给出一个加法题目“3+2=?”,学生可以创作一个故事,讲述三只小猪和两只小兔子一起去野餐的情景。
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数学图形拼贴:给学生一些彩纸和剪刀,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拼贴出各种数学图形。
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第三节:问题解决能力训练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思维的核心,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挑战。
1. 数学问题解决游戏:给学生一些数学问题,让他们分组合作解决问题。
例如,给出一个分苹果的问题,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计算每个人分到几个苹果。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数学建模:让学生选择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然后通过数学方法进行建模和解决。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e175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5.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初步认识数字0~10,掌握数字的大小、排列、组合和加减法的简单运算;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耐心、坚持和团队合作精神;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1、数字的认识和比较;2、数字的排列和组合,运用在各种算术题中;3、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游戏活动让学生掌握数字和算数的知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互相探讨和帮助,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3、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运算的技能。
四、教学步骤:1、数字的认识和比较实施方法:(1)展示数字卡片或数字图案,让学生按照大小或数量进行排列;(2)让学生观察两个数字,判断大小;(3)讲解和演示数字的大小比较,让学生练习。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的排列和比较方法,初步认识数字大小和数量。
2、数字的排列和组合实施方法:(1)通过实物、图案或数字卡片进行数字排列和组合的练习,让学生感受数字之间的联系和变化;(2)利用各种游戏和活动,让学生掌握数字排列和组合的运用,如找规律、拼图等。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字的排列和组合方法,能够在各种算术题中灵活运用。
3、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和运用实施方法:(1)通过实物、图案或数字卡片进行数字加减法的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运算;(2)通过算术题目和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练习和应用,提高运算的技能。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应用。
五、教学思考:1、采用情景教学和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2、通过游戏和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奥秘,提高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3、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创造,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提高学习效果;4、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16e22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6.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认识平面图形,并能区分和命名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
(3)培养学生理解序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序数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图形拼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序数描述物体排列顺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2. 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基本平面图形,能够区分和命名。
3. 序数的运用:让学生理解序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序数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平面图形的认识。
(3)序数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10以内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2)平面图形的命名和区分。
(3)序数的正确运用。
四、教学措施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 利用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分组合作,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命名平面图形。
3. 学生能够运用序数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
六、教学内容4. 量的比较: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长度、重量、体积等量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
5. 时间和日期的认识:让学生认识时钟的刻度,理解时间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日期表示事件的发生顺序。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4. 教学重点:(1)量的概念及比较。
小学思维数学教案
![小学思维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eab86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d.png)
小学思维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思维进行数学计算和推理;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综合运算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围绕数字游戏展开,通过多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思维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
学的数学知识,并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步骤:
1. 游戏介绍:首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数字游戏,让学生明白游戏的目的是通过思
考和计算来解决问题。
2. 游戏一:数字合并游戏。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随机给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将这些
数字进行合并,并求出最终结果。
比较各组的结果,看哪组能够得到最大的数字。
3. 游戏二:找规律游戏。
给学生一些数字序列,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继续该规律,求出下一个数字。
这个游戏旨在让学生锻炼寻找规律的能力。
4. 游戏三:数字迷宫游戏。
设计一个数字迷宫,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思考找到通往终点的正
确路径。
这个游戏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5. 结语和总结:总结今天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并强调数学思维对
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数字游戏的形式,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
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
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文5篇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1dd21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1.png)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文5篇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用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乐观的情感体验。
2生疏“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3通过探究活动,培育学生的实际观看力气、空间想像力气、语言表达力气、动手操作力气和初步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
教学预备:数学书、铅笔盒、练习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师:同学们,今日有那么多的教师来听课,就让我们用吵闹的掌声来欢送他们。
师:刚刚我们欢送教师是用什么鼓掌的?生:我鼓掌用的是左手和右手。
〔评析用鼓掌来引入左、右手,自然、不着痕迹。
〕师:对了,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
二、探究知,感知左右1、说一说教师:请大家把双手伸出来,看看自己的两只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教师:听教师的口令。
教师:左手在哪里?右手在哪里?〔学生依据口令做出动作〕教师:请举起你的右手〔教师和学生站在同一方向举起右手〕。
提问:说一说,你会用右手做些什么事?生1:我会用右手拿筷子吃饭。
生2:我会用右手写字。
教师:再举起你的左手,提问:你会用左手做什么事?生1:吃饭时我用左手端碗。
生2:写字时用左手压本子。
……〔评析把“左右”的生疏与生活阅历严密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今后的记忆。
〕2、找一找〔嘴巴〕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
请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生:左眼、右眼,左耳朵、右耳朵,左腿、右腿。
师:刚刚大家举了那么多有关左右的例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3、做一做摸鼻子玩耍鼻子鼻子,上面;鼻子鼻子,下面;鼻子鼻子,左面,鼻子鼻子,右面。
鼻子鼻子,左耳;鼻子鼻子,右耳;鼻子鼻子,左肩,鼻子鼻子,右肩。
4、摆一摆〔课件出示正确摆放图片〕教师:做完了玩耍,我们再来活动一下双手。
请把数学书放在桌上,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右边,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左边。
(完整版)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完整版)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781797227916888586d735.png)
一年级数学思维教案执教者:班级:第一课:介绍数学介绍自己了解学生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
2.学生了解数学,培养兴趣。
3.了解学生后,把学生分成2个队伍教学内容:介绍数学这门课。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主要以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为主。
2、讲趣味数学小故事。
《如果我输了,就做你的夜宵》“什么游戏?”,小猫很好奇,“快点讲!”“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老鼠说,“第一个人说一个1到10的数,第二个人再加一个1到10的数,先喊到100的人获胜”。
“我先说”,小猫嘿嘿笑道,“你这次输定了。
”第一次,小猫输了。
第二次,小猫又输了。
……最后,老鼠得意扬扬地跑了。
沮丧的小猫回到了家.“看吧!早都告诉过你”,猫妈妈说,“学好数学有多重要!”“那为什么老鼠总能获胜?”小猫疑惑地问到。
小朋友们,你知道答案吗?第二课:趣味故事一、故事《棒棒过生日》。
以故事内容激起学生对数的兴趣教学生认识1到10让学生学会点数即一一对应的识数方法。
二、游戏及练习。
1、正确认读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指导学生背诵式记数1102、能从周围生活中发现多种有趣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人们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3、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观察、思考的乐趣。
活动准备:1、反映故事内容的图片。
2、5组电话号码及5个不同动物的家。
三、活动过程1、故事《棒棒过生日》引出110的数字。
2、说数字歌找数字。
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
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
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
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
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3、做拍手歌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孔雀穿花衣你拍二我拍二,两只小鸭上河沿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大雁飞上天你拍四我拍四,四只熊猫吃竹子你拍五我拍五,五只小猫抓老鼠你拍六我拍六,六只小猴打悠悠你拍七我拍七,七朵红花真美丽你拍八我拍八,八只青蛙叫呱呱你拍九我拍九,九只公鸡齐步走你拍十我拍十,十只蜻蜓把蚊吃。
4、用打电话的方式引出不同数字的排列方式。
一年级上册数学思维拓展备课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思维拓展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904c9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f.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思维拓展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数的认识(1-10)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1-10的认识,会数数、识数、写数。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和相邻数的意义。
2. 第二课时:数的认识(11-20)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11-20的认识,会数数、识数、写数。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和相邻数的意义。
3. 第三课时:简单的加减法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和实际应用。
4. 第四课时:几何图形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辨别和运用几何图形进行创作。
5. 第五课时:位置和方向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位置和方向的概念,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位置和方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运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874754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e.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数学是一门优秀的学科,它是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抓住机会,让孩子们爱上数学,从而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开端,是儿童建立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成为极为重要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提高学生数学兴趣作为学生在学习小学一年级数学之前,可能会对数学抱有偏见,认为数学很难,不好玩。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增强他们对数学的了解和兴趣。
可以利用游戏、实验、探究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如剪纸、画图、拼图等。
在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数学概念,例如在课上可以利用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加以解释,这样孩子们就能更加真切地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
二、打造互动式课堂,寓教于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思维发展程度并不成熟,教师应该为他们打造一个互动式课堂。
教师可以多采用问题式教学,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问题式教学中,老师应该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在思考中找到正确的答案,从而掌握数学知识。
在互动式课堂中,还应该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群体合作等方式。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还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从小就能够发展出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资料和工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和方案。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全方位地理解数学知识,享受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对学习的自我意识。
四、采用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学习小学一年级数学中,由于个体差异性,存在着不同的学习难度和需求。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a9c11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6.png)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精选5篇)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篇1】教学内容:位置 (第5页)教学要求: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挂图投影课件座次卡教学过程:一、自我介绍,初步感知位置1、谈话引入师:小朋友咱们班今天来了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可想和你们交朋友呢(出示动物卡片)你想跟哪个动物交朋友,你就对它介绍一下你的位置,它好过去找你2、小朋友自我介绍,并拿到动物卡。
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1、找座位游戏师:每个小动物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打开看一看(动物卡背后有新座位号)师:先用你的眼睛找一找你的新座位在哪里,与你的同伴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师:在行动之前,你想提醒小伙伴们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互相谦让。
学生按卡找座位2、介绍方法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座位的? (指名回答)师:同学们在小动物的帮助下,找到了新座位,而且有的同学很乐于助人,看来同学们对前后左右掌握得较好,刚才你们的找座位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位置”板书课题:位置3、介绍新位置师:你们都有了新的座位,周围有了新的学习伙伴,现在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位置,然后请小朋友起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多说一些)4、点名游戏师: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 第6组第3个站起来! 第2组第1个拍拍手! __在哪里? 第3组第4个是谁?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5、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指名小组汇报生: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
三、练习反馈1、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我们就到电__去看看(1)课件出示第8页的第4题师:让我们好好看看电__的座号有什么特点?生: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设计与实践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设计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1a0d198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1.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设计与实践课题名称: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设计与实践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字、形状、大小和颜色。
-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 学生能够识别并比较不同的数量。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解决策略)1. 教学重点:- 理解数字和形状的概念。
- 学习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 加减法运算的准确性。
- 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
解决策略:- 使用实物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 通过重复练习和游戏,提高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熟练度。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 数字卡片、形状卡片、计算器、数学故事书。
2. 教具和设备:- 白板、彩色粉笔、计数器、数字拼图。
四、教学过程1. 学生互动环节:-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 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
2. 课堂管理:-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
- 鼓励学生提问,并及时解答。
3. 时间分配:- 导入新课:5分钟- 新知学习:20分钟- 实践活动:20分钟- 总结与评价:5分钟五、板书设计1. 关键内容:- 数字:1-10- 基本形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加法:+(加号)- 减法:-(减号)2. 逻辑结构:- 数字和形状的认知- 加法运算示例- 减法运算示例六、课后反思1. 评估标准:- 学生是否能正确识别和比较数字、形状。
- 学生是否能进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兴趣。
2. 改进措施:-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 设计更多富有创意的数学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定期进行学习效果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805dd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9.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通过对图形的仔细观察、反复比较、大胆猜测、严格检验和不断修正等思考程序,就能发现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得出正确的答案。
教学过程:例1下图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
找出它的变化规律后,试填出所缺少的图形。
解: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三个小图形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它们的排列顺序。
还可以发现,从第一行变到第二行,每个小图形都往右移动了一个图形的位置,而且第一行最左边的图形占了第二行最右边的位置。
所以第三行“?”处应填:例3下图的一组图形的“?”应填什么样的图形?解:每行的第一和第二个平移重叠后变成第三个图形。
可见第三行“?”处为:教学反思:课题:改变运算顺序教学目标: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计算显得非常巧妙教学过程:例1计算10-9+8-7+6-5+4-3+2-1解:这题如果从左到右按顺序进行加减运算,是能够得出正确结果的。
但因为算式较长,多次加减又繁又慢且容易出错。
如果改变一下运算顺序,先减后加,就使运算显得非常“漂亮”。
下式括号中的算式表示先算。
10-9+8-7+6-5+4-3+2-110-9)+(8-7)+(6-5)+(4-3)+(2-1)1+1+1+1+1=5教学反思:课题:速算与巧算(一)教学目标:1、改变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2、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一、凑十法:同学们已经知道,下面的五组成对的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1+9=102+8=103+7=104+6=10 5+5=10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计算又快又准。
例1计算1+2+3+4+5+6+7+8+9+10解:关于这道题,固然可以从左往右逐步相加:1+2=33+3=66+4=1010+5=1515+6=2121+7=2828+8=3636+9=4545+10=55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案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c7262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b.png)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材、作业本、奖励小礼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提问或者讲故事等方式引入今天的课题,让学生对数学思维训练产生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讲解什么是数学思维,为什么要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2.介绍数学思维的分类,如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三、实践(30分钟)
1.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思维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
2.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解题思路,并让他们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四、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学过的内容,强调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思维。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应的数学思维训练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可以在下节课讲解的时候进行讨论。
六、课堂活动结束。
以上是一个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本,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希望可以
帮助到您!。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认识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认识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6f39056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d.png)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认识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认识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中,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也要注重数学思维的锻炼和训练。
因此,制定一套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教案,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学目标1.认识逻辑推理的基础概念,如分类、顺序等。
2.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如试错法、逆向思维等。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逻辑推理(1)分类例如:“把下列图形分成两组,每组图形的形状相同。
”(2)排序例如:“按照大小顺序排列下列数字。
”(3)判断例如:“下面哪两个数字的和等于4?”2.问题解决(1)试错法例如:“小明手中有若干个球,小明数了一遍,数了15个,后来小明发现数错了,其实他手中的球一共有17个,请问小明至少错了几个球?”(2)逆向思维例如:“有三堆苹果,每堆有4个。
如果要让每堆苹果的数目相同,你需要把其中一些苹果放到哪堆?”三、教学方法1.游戏法例如使用各种数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2.小组合作学习法例如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数学思维训练的任务,相互配合和交流,提高思维能力。
四、教学步骤1.讲解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和概念。
2.通过课堂示范,引导学生完成数学思维训练任务。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行解决数学思维训练任务。
四、教学评价通过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并且根据学生的表现,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9b7aa4b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1.png)
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一到六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第一章:认识数学思维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在一到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1. 创造性问题解决: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解决数学问题,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
例如,在教授加法概念时,可以给学生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发散思维找到多个解决方案。
2. 探究性学习:提供给学生一些探究性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探索数学规律和关系。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图形的特征,并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3. 问题解析:教导学生如何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
引导他们阅读问题,理解问题所需要的数学知识,然后制定解决方案。
可以利用解决问题的步骤,如理解问题、计划解决方案、执行计划和检查答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章:一到六年级数学教案一到六年级数学教案需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兴趣来设计。
以下是一到六年级数学教案的一个范例:一年级教案:加法概念的引入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和加法的基本性质。
2. 教学内容:- 引入加法的概念,如将一些物品加在一起。
- 通过图形和实物演示加法的过程。
- 练习简单的加法运算。
3. 教学步骤:- 引入加法的概念,利用教具或图片展示加法的过程。
- 定义加法的符号和意义。
- 通过练习题巩固加法概念。
4. 教学评估:通过练习题和游戏评估学生对加法概念的理解程度。
五年级教案:分数的引入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2. 教学内容:- 引入分数的概念,如将一个物体分成几等份。
- 通过图形和实物演示分数的概念。
- 练习简单的分数运算。
3. 教学步骤:- 引入分数的概念,利用教具或图片展示分数的概念。
- 定义分数的符号和意义。
- 通过练习题巩固分数的概念。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教案培养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教案培养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ffbfbd7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f.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教案培养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的能力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教案培养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3. 通过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材准备:1. 一些小学一年级数学问题和题目。
2. 小学数学教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简单但趣味的问题,例如:“如果小明有3个苹果,他送给小红1个,还剩下几个?”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引导学生(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例如:“班级里有5个男生和3个女生,一共有多少学生?”通过让学生用图形、实物或其他方式进行计数和思考,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步:示范解决问题(20分钟)教师可以选取一道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问题,进行示范解决。
教师先解释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一起思考解决方法,并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第四步:学生合作解决问题(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来展示解决方法,并回答其他组的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第五步: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和解决过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过程。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六步:拓展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使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相关习题或其他适合的练习题。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了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
我们要继续引导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加自信和积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比较和数数
一、符号:<,>,=
二、比较方法
题目:△>○,□>△,○>☆
1、符号比较法:利用符号关系比较,□>△>○>☆
2、线段比较法:画线段,重□△○☆轻
3、排除比较法:排除在某个位置
三、比较数量:
1、看数位:位数少的数字小,11>7
2、从最高位以此比较:用于相同数位数字的比较,71>17
3、相同量可抵消:用于相同数位数字的比较,前面几位数字相同的,可不用关心,
54321>54123
四、数数:
1、分类数:按照大小、形状、颜色分类
2、分组数:找规律,将目标分组
五、排队问题:
认识基数(数量)和序数(顺序)
1、几个几个加自己
2、第几第几减自己
3、几个第几没关系
第二讲速算巧算
一、复习暑假班
1、加法:满10进1;拆小数补大数;7+8=15,拆7=5+2,2去补8成10
2、减法:退1得10;拆大数减小数;15-8=7,拆15=5+10,10-8=2,2+5=7
二、多个数加减混合计算(先审题)
1、直接算:用递等式
2、巧算:带符号搬家;方法:看尾数,加法凑10,减法找相同数
3、巧算:分组;1-2+3-4+5=1+(3-2)+(5-4)=3
三、记住5组凑10 的数字,1+9=2+8=3+7=4+6=5+5=10
四、解题方法
1、九宫格题,每行每列之和相等(本题已知=18)。
方法:从知道数字最多的行列开始
2、一个数组分成若干组,每组之和相等。
方法:公共数只能是头、尾或者最中间的数
字,公共数字找到后,剩下的数字头尾配对。
题:1、2、3、4、5、6分成3组,每组之和相等;解:1+6=2+5=3+4
题:1、2、3、4、5填入圆圈内,使每边之和=9
解:公共格填写3,剩下1、2、4、5数组,1和5配对,2和4配对
关于公共数的确定,可能是高年级的要求
第三讲平面图形图形计数()
一、线和角初步
1、线:直线、射线、线段、曲线、折线、弧线
2、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优角、周角
3、关系:平行、相交、垂直
二、平面图形
1、圆形、半圆、扇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
2、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3、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
直角三角形
三、图形计数(巧数)
1、两两搭配法:(握手题)
最多次数=总数-1;最多次数依次加到“1”为止
2、分类计数法
基本数=总数-1;最多次数依次加到“1”为止
3、以上2个方法可以总结为标编号法(标数法):先标出每个单元的编号,然后所有
编号相加
4、数正方形不能巧数
5、切记:
1+2=3
1+2+3=6
1+2+3+4=10
1+2+3+4+5=15
1+2+3+4+5+6=21
1+2+3+4+5+6+7=28
1+2+3+4+5+6+7+8=36
1+2+3+4+5+6+7+8+9=45
6、拓展:
1+3=4
8+9=17
7+9=16
7+8+9=24
6+7+8+9=30
四、图形计数(不能巧数情形)
1、分类数
方法:标数法
2、数圆形可以不要标数,因为圆形与圆形不能组成新圆形
3、正方形的数法:先数基本的正方形;接着数“田”字(田字可以找中心点);最后
看“九宫”(找“井”字)
第四讲立体图形
一、立体图形分类
1、分类:柱体、椎体、球体、台体(台体只需做了解)
2、柱体:三棱柱、正方体、长方体、五棱柱、六棱柱
3、椎体: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六棱锥
4、球体:
5、立体图形必须是封闭图形,比如垃圾桶就不能算立体图形
二、图形计数方法:
1、分层数:关键点是层数和每层看到的个数;第n层的个数加n次(即乘n);层数每
次减1,直到层数为1。
2、切记:每边2个小正方体组成大正方体需要8个;每边3个小正方体组成大正方体
需要27个
第五讲方向位置
一、方向:上、下、左、右、前、后、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二、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三、口诀:面对面,相反看;转过身,它不变
四、用数组标出位置:比如(2,3)表示第2列、第3行(就是x-y坐标)
五、方向的简写:上北(N)下南(S),左西(W)右东(E);东北(EN)、东南(ES)、西
北(WN)、西南(WS)
六、常识:辨方向
1、指南针
2、白天看天阳
3、晚上看北斗星(我觉得可以看月亮)
第六讲图形找规律
一、循环型:找出循环体是关键
二、增减型
三、组合型
四、递进型
五、旋转型:顺时针、逆时针
六、重要方法——找漏法:
1、某个图形在所有位置都有吗?
2、某个位置缺失哪个图形呢?(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