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课件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件3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件 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 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件 湘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04393ee8fd0a79563d1e724b.png)
K12课件
25
主要依托于气候条件的旅游资源的分布则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
寒温带和中温带是冬季欣赏冰、雪、雾凇奇景,鉴赏冰雪雕塑艺术,从 事冰雪运动等旅游胜地的主要分布区。
K12课件
26
欧洲许多国家,以及我国的北方地区都在积极开发以欣赏冰 雪景观、从事冰雪运动为主的冬季度假型的“白色旅游”。
K12课件
1.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选修三
K12课件
1
目标展示
1.了解旅游资源的形成。 2.掌握旅游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 3.掌握我国的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
K12课件
2
预习反馈
1.旅游资源形成包括哪几个方面? 2.自然地理条件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如何? 3.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如何? 4.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5.我国的旅游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
组成: 五绝: 地貌:
由张家界、天子山、索溪峪三大风景区组成 奇峰、怪石、幽谷、溶洞、秀水 主要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天子山
K12课件
索溪峪
13
山地风光如果伴以湖泊、河流、海洋,山水相映,更具特色。
九寨沟
黄龙
长江 三峡
K12课件
玉龙 雪山
14
例题精讲
红三角”区域经济圈,包括湖南郴州、江西赣州和广东韶关三市,由于三市同是
K12课件
17
K12课件
18
众多的文化遗产,则是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所形成 的旅游资源。如我国古代建筑群。
K12课件
19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旨在保持共产主义革命传统,发扬革 命精神,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纪念地和标 志物,承载的革命历史、英烈事迹和献身精神,是宝贵的革命财富,也是“红色旅游” 的重要客体。
地理湘教版选修三 课件: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地理湘教版选修三 课件: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1b3703020242a8956aece413.png)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1)分布广泛。 (2)集中分布于_东__南__部__。 (3)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_片__状__或带状分布。 (4)旅游资源的分布和_交__通__状__况__密切相关。
【自我小测】 1.判断正误。 (1)黄山、华山、武夷山都是我国著名的花岗岩地貌 景观。 ( × ) 提示:黄山和华山是花岗岩地貌景观,武夷山则属于丹 霞地貌景观。
(2)体现。 ①宏观层面:人们往往选择_地__理__环__境__相对理想的地方 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 ②微观层面:人们在修建园林、寺庙、宝塔、陵墓时, 注重自然环境与_人__文__景__观__的协调统一,创造了旅游资 源。
二、旅游资源分布 1.影响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包括_地__质__基__础__和自然地理条件两 个方面。 ①构造地貌旅游资源的分布与构造格局密切相关。 ②依托于气候条件的旅游资源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 _地__带__性__。
2.火山地质地貌形态旅游资源是如何形成的,著名景区 有哪些? (1)形成:在内力作用为主的地质构造带上,岩浆活动强 烈,在岩浆出露地表的地方(火山喷发地),形成独特的 火山地貌景观。 (2)著名的火山地貌景观主要有:美国的夏威夷群岛、 冰岛、我国的五大连池等。
3.亚热带花岗岩中山山地景观形成。
4.我国著名的砂岩地貌景观有哪些,分别是哪类砂岩? (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石英砂岩风化的峰林和喀斯特 两种地貌融为一体形成独特景观。 (2)福建武夷山,是红色砂岩风化形成的丹霞地貌景观。
(4)自古是我国的经济重心,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 产。 (5)当代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旅游需求大。 (6)各种交通方式齐全,交通便利,为人们的出游提供了 方便的条件。
考点一 旅游资源的形成 【例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黄山属花岗岩峰林景观。在距今约1.4亿年前, 地下炽热岩浆在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上侵。在距今 6 500万年前后,黄山地区的岩体又发生了较强烈的 隆升,随着地壳的间歇抬升,这里的花岗岩体遭受
高中地理 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3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件 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 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3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件 湘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d6e8a109172ded630a1cb614.png)
约8
花岗岩山
表,经风化侵蚀作用,形成花岗岩
000
地形成
山地
万年
貌 地区 山地 花岗岩抗化学风化能力强,但自身 花岗岩地
形成 节理发育,在“球状风化”的物理 貌景观形
至今 风化下,形成花岗岩地貌景观 成
(3)砂岩地貌景观 ①砂岩地貌景观在旅游资源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砂岩地貌在中低山的旅游资源中占有突出地位;二是砂岩地貌构 成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旅游资源。表示为下图:
人类活动
对景观的影响
结果
选择地理环境相对理想的地 创造了大量流芳
宏观 构筑城市
方,如山前平原、江河之滨、千古的经典之
层面 和村镇的
植被繁茂之地等,以便营造 作,成为旅游资
看 过程
良好的人居环境
源
微观 层面 看
修建园 注重选择山清水秀之处,强
林、寺庙、 调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协
宝塔、陵 调统一
墓
创造了大量流芳 千古的经典之 作,成为旅游资 源
②砂岩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 在砂岩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旅游资源的两 个特性:一是物质景象组合性;二是审美属性;同时也正是由于多 种物质景象巧妙地组合,产生了审美价值。如下图所示:
(4)山水组合景观
九寨沟 黄龙 山水组合 ―形―成→ 旅游资源 ―举―例→ 长江三峡 玉龙雪山 虎跳峡
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2)人文地理因素 ①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附近拥有丰富的历__史__文___化__遗__存_。 ②人类一些重大行为所留下来的地理“痕迹”,本身就是旅游资 源。 ③人类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的审__美__活__动__,提升了旅游资源的价 值。 (3)社__会__认___知_因素:随着时代发展,旅游资源的具体分布和总体旅游 资源的分__布__密___度_会发生变化,如:休__闲__度__假__村__、农家乐等一系列新的旅 游形式产生和发展。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教学课件 (共33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教学课件 (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bdcb9c2af90242a995e560.png)
微观层面:修建园林、寺庙、 宝塔等强调自然和人文景观协 调
1、山东灵岩寺; 2、南岳衡山; 3、孔庙、孔府、孔林; 4、平遥古城;(视频) 5、我国“重点红色旅游区”。
1、影响分布的因素(3点)
1、影响分布的因素(3点)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4点)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4点) 分布广泛 集中分布于东南部 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 旅游资源的分布和交通状况密切相关
(2)花岗岩山地旅游资源
成因: 分布: 景观特色: 实例: 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浙江普陀山、
安徽九华山及黄山、山东崂山、浙江 天台山、辽宁千山、江苏灵岩山、江 西三清山、河南鸡公山、河北盘山等 。
(3)流纹岩和安山岩山地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
A. 流纹岩:浙江最多,有雁荡山、 天目山、会稽山、西湖附近的孤山及宝 石山等
地势的阶梯性
地势的阶梯性 地貌类型的复杂性
形成了我国地貌旅游资源的复杂性
地势的阶梯性 地貌类型的复杂性
形成了我国地貌旅游资源的复杂性 山地广布性
形成了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丰厚性
地势的阶梯性 地貌类型的复杂性
形成了我国地貌旅游资源的复杂性 山地广布性
形成了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丰厚性 高差的悬殊性
B. 安山岩:台湾岛上的大屯火山群 和附近海洋中的火烧岛红头屿、龟山岛、 彭佳屿、棉花屿等
(4)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
形成:石灰岩 流水溶蚀侵蚀 景观 分布:云南、广西 景观特色:地上:峰林、峰丛
地下:溶洞 实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广东肇庆七星 岩、四川兴文石海洞乡、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浙江桐庐瑶琳洞、江西彭泽龙宫洞、贵州 黄果树溶洞群等(200多处)。
(5)雅丹地貌旅游资源
1、山东灵岩寺; 2、南岳衡山; 3、孔庙、孔府、孔林; 4、平遥古城;(视频) 5、我国“重点红色旅游区”。
1、影响分布的因素(3点)
1、影响分布的因素(3点)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4点)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4点) 分布广泛 集中分布于东南部 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 旅游资源的分布和交通状况密切相关
(2)花岗岩山地旅游资源
成因: 分布: 景观特色: 实例: 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浙江普陀山、
安徽九华山及黄山、山东崂山、浙江 天台山、辽宁千山、江苏灵岩山、江 西三清山、河南鸡公山、河北盘山等 。
(3)流纹岩和安山岩山地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
A. 流纹岩:浙江最多,有雁荡山、 天目山、会稽山、西湖附近的孤山及宝 石山等
地势的阶梯性
地势的阶梯性 地貌类型的复杂性
形成了我国地貌旅游资源的复杂性
地势的阶梯性 地貌类型的复杂性
形成了我国地貌旅游资源的复杂性 山地广布性
形成了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丰厚性
地势的阶梯性 地貌类型的复杂性
形成了我国地貌旅游资源的复杂性 山地广布性
形成了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丰厚性 高差的悬殊性
B. 安山岩:台湾岛上的大屯火山群 和附近海洋中的火烧岛红头屿、龟山岛、 彭佳屿、棉花屿等
(4)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
形成:石灰岩 流水溶蚀侵蚀 景观 分布:云南、广西 景观特色:地上:峰林、峰丛
地下:溶洞 实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广东肇庆七星 岩、四川兴文石海洞乡、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浙江桐庐瑶琳洞、江西彭泽龙宫洞、贵州 黄果树溶洞群等(200多处)。
(5)雅丹地貌旅游资源
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名师课件 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名师课件 湘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a715250763231126fdb1112.png)
人类活动 对景观的影响
结果
从宏观 层面看
构筑城市 和村镇的 过程
从微观 层面看
修建园 林、寺 庙、宝 塔、陵墓
选择地理环境相对理想的 地方,如山前平原、江河之 滨、植被繁茂之地,以便营 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注重选择山清水秀之处,强 调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 协调统一
创造了大量流 芳千古的经典 之作,成为旅游 资源
花岗岩山 地形成
花岗岩抗化学风化能力强,而自身 花岗岩地 垂直节理发育,在“球状风化”的物 貌 理风化下,形成花岗岩地貌景观 景观形成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3)砂岩地貌景观。 ①砂岩地貌景观的地位体现。
问题引导 名师精讲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问题引导 名师精讲
②砂岩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 在砂岩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旅游资源的两个 特性:一是物质景象组合性;二是美学属性。同时也正是由于多种 物质景象巧妙地组合,产生了美学价值。如下图所示。
九寨沟、黄龙、长江三 峡、玉龙雪山和虎跳峡等
一二
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1)影响:认知优美的自然环境资源,提升其文化内涵,对一些旅游 景点、景区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2)体现。 ①宏观层面:人们往往选择地理环境相对理想的地方营造良好的 人居环境,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 ②微观层面:人们在修建园林、寺庙、宝塔、陵墓时,注重自然 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协调统一,创造了旅游资源。 ③文化遗产: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而形成 的旅游资源。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问题引导 名师精讲
(4)社会认知因素怎样影响旅游资源的分布? 提示: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认知因素对旅游资源的具体分布和 总体旅游资源的分布密度有很大影响。休闲度假村、农家乐等新 的旅游形式的出现就是近些年来随着旅游度假热的兴起,在城市外 围人口密度较小、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涌现出来的一系列新的旅 游形式。 (5)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提示:①分布广泛;②集中分布于东南部;③旅游点或旅游区呈 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④旅游资源的分布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件 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件 湘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b6eda315f0e7cd1842536a0.png)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2007年6月27日正式入选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读“喀斯特景观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的________(填岩石 名称)地区,它是可溶性岩石受到含有__________的水的 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 (2)该地貌包括地表和地下两部分。地表的类型多样,
课前预习·巧设计
设计1 设计2
第 一 章
第 三 节
知识点一 名师课堂·一点通
知识点二
创新演练·大冲关
1.理解旅游资源的形成。
2.简述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3.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并 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文化 与自然遗产”,举例说出其价值。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1)火山地貌景观:冰岛的火山、我国的五大连池等。
(2)花岗岩地貌景观:西岳华山、九华山等。
(3)砂岩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武陵源风景区等。 (4)山水组合景观:九寨沟、黄山等。 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对认知自然环境资源,提升其 文化内涵 的一些景点、 景区的形成起 主导 作用。
二、旅游资源分布 1.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 地质基础 、自然地理条件。 (2)人文地理因素:古代的 政治 、经济和 文化 中心、人 类一些重大行为留下来的地理“痕迹”、人类的 审美活动 。 (3)社会认知因素。
(3)砂岩地貌景观: ①砂岩地貌景观在旅游资源中的地位如下图所示:
②砂岩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 在砂岩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 旅游资源的两个特性:一是物质景象的组合性;二是 审美属性;同时也正是由于多种物质景象巧妙地组合,
产生了审美价值。如下图所示: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3.2旅游资源规划课件 (共27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3.2旅游资源规划课件 (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4fbe961ed9ad51f11df26f.png)
香格里拉受矿业侵蚀 黄山枯死的“奇松”用塑料树代替
一是对文物古迹的有意破坏(不文明旅游行为),对此 我们应予以谴责。再是对文物古迹的无意破坏(大规模 的文化、旅游活动),因为人们的呼吸、汗水等会对古 迹造成损坏,对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敦煌现在 在旅游高峰时,就限制入窟的人数。
【小结】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错题诊断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 境问题是________;图乙反映 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 ________;旅游活动中产生的 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为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可采 取的措施是(双选)( ) A.加强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 B.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应限 制发展旅游业 C.适当控制旅游规模,使其与 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D.旅游部门制订相应的措施和 规定
思考:为什么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黄牌 警告”?
答:旅游规模扩大,人为干预过多,对自
然遗产(美学价值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开 发性破坏。
思考:某亚热带丘陵地区一佛教名山,是著名的旅 游胜地,景区管理处为突出山林地区特色吸引游客, 准备修建一大型野味餐馆。你认为是否可行?简述 理由。
不行。理由:大量捕杀野生动物会造成当地生态结构失调, 导致环境功能减退。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1.3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教学课件 (共62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1.3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教学课件 (共6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ea0616a32d7375a41780e9.png)
黄山
庐山
雁荡山
恒山
泰山
衡山
华山
嵩山
在亚热带的花岗岩中山山地,球 状风化的花岗岩地貌、茂盛的亚热带 植被和常年不断的云雾,共同营造了 赏心悦目的自然之美,成为重要的旅 游资源,如我国的黄山和九华山等。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提起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人们自然会想 到四川峨眉山、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 徽九华山。 观光、拜佛、休闲、度假,丰富的旅游 资源,厚重的佛教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 舒适的旅游环境,极富个性的世界级旅游 景区,正是四大名山的魅力所在。
花岗岩球状风化
最常见的风化现象是岩石的球状风化, 这是因为岩石的外层易发生成层裂开和鳞 片状剥落的缘故,兼之岩石内常有相互交 错的裂缝,沿裂缝风化最深,棱角磨得最 圆。在悬崖陡坡上的岩石,因风化而发生 崩落,裂解下来的石块沿山坡流动,最后 在山坡脚下稳定的地方堆积下来,形成上 尖下圆的锥形体,称倒石锥。如果是一个 平缓的山坡,崩落下来的岩块杂乱地堆积 在那里,形成石滩或石海。 如西岳华山。
砂岩地貌在中低山的旅游资源中占有 突出的地位。比如红色砂岩山地风化形成 的丹霞地貌景观。 其杰出代表为广东丹霞 山和福建武夷山。
美丽的丹霞地貌
丹霞是地理学上很重要的名词。它是指红 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 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 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 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 缓倾的红色地层中,以中国广东省北部韶关 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故名。
在内营力为主的构造带上,岩浆活动 强烈,在岩浆出露地表的地方,形成独特 的火山地貌景观。比如我国黑龙江省的五 大连池,就是以近现代典型、完整的火山 地质地貌形态为主体的旅游资源。
美国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1章第3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共52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1章第3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4884090242a8956aece453.png)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12021/8/112021/8/11Aug-2111- 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112021/8/112021/8/11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材料二: 瑞金附近的沙洲 坝是一个干旱缺水的村庄, 为了解决当地群众饮水的困 难,1933年9月,毛泽东带 领红军战士在村前几十米的 地方进行了水源勘探,并破 土动工,开挖出一口水井, 这就是著名的“红井”。
(6)从传统民居方面说明长征 起讫地的文化景观的差异性 及其成因。(8分)
赣南民居多以竹(木)石为建筑材料(1分);房屋高大,利于夏季 通风散热(1分);屋顶坡度大(或“尖屋顶”),降水丰富(1分), 降水强度大(1分)。陕北传统民居多窑洞(1分);地处黄土高原 (1分);气候干旱(1分);黄土具有直立性(垂直节理发育)(1分)。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1、自然地理因素对旅游景观分布的影响
三S旅游
二、分布 (一)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对旅游景观分布的影响 2、人文地理因素对旅游资源北分京布、的西安影、响南京、杭
州、洛阳.开封、郑州、 安阳、
大雁塔
古都西安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1章第3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共53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1章第3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共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9ac2e75f0e7cd18525367e.png)
1. 自然地理因素 2. 人文地理因素 3. 社会认知因素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地理因素 2. 人文地理因素 3. 社会认知因素
——休闲度假村、农家乐等一系列新的 旅游形式的发展
旅游资源分布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旅游资源分布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1) 分布广泛
旅游资源分布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地理因素 2. 人文地理因素 (1) 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古都、古城) (2) 人类一些重大行为所留下的地理“痕迹” (古战场、古渡口、万里长城等) (3)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的审美活动, 提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夏威夷 地中海
加勒比海 海南三亚
练习
下列旅游景观具有地带性的是( C )
①火山地貌 ②峡谷地貌
③冰雕玉砌世界 ④午夜阳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地理因素 2. 人文地理因素 (1) 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古都、古城)
旅游资源分布
Ac. 火山地貌 B. 花岗岩地貌 C. 喀斯特地貌 D. 丹霞地貌
(2) 构成上述地貌的物质基础是( B )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地理因素 2. 人文地理因素 3. 社会认知因素
——休闲度假村、农家乐等一系列新的 旅游形式的发展
旅游资源分布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旅游资源分布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1) 分布广泛
旅游资源分布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地理因素 2. 人文地理因素 (1) 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古都、古城) (2) 人类一些重大行为所留下的地理“痕迹” (古战场、古渡口、万里长城等) (3)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的审美活动, 提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夏威夷 地中海
加勒比海 海南三亚
练习
下列旅游景观具有地带性的是( C )
①火山地貌 ②峡谷地貌
③冰雕玉砌世界 ④午夜阳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地理因素 2. 人文地理因素 (1) 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古都、古城)
旅游资源分布
Ac. 火山地貌 B. 花岗岩地貌 C. 喀斯特地貌 D. 丹霞地貌
(2) 构成上述地貌的物质基础是(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黄山位于我国 ________省南部山区,构成黄山秀丽风光的 物质基础——花岗岩,按成因分类属于________。 (2)说明形成黄山奇峰异石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表现 形式。 (3)请从水汽凝结条件的角度,简要分析黄山云雾多出现在雨 过天晴之时或日出前后的原因。
思维导图
答案 (1)安徽 岩浆岩(侵入岩) (2)内力作用:岩浆活动、 地壳运动(或地壳抬升);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3)雨过天晴,空气中水汽充足,气温升高,加上遇山地抬升, 空气上升作用明显,水汽遇冷凝结,易形成云雾;日出前后, 大气降温,水汽受冷凝结,形成云雾。
的分布。
②人类一些重大行为所留下来的地理“痕迹”,本身就是旅
游资源。 ③人类的 审美活动 提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 (3) 社会认知因素 : 随 着 时 代 的 进 步 , 旅 游 资 源 的
具体分布 和总体旅游资源的分布密度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1)分布广泛。 (2)集中分布于 东南部 。 (3)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 片状 或带状分布。 (4)旅游资源的分布和 交通状况 密切相关。
图表解读
本节教材插图从图1-9到图1-20多达12幅。
提示:图1-9到图1-13充分展示了“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 资源形成的基础”;图1-14到图1-17则体现了人类活动对 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影响;图1-18说明“白色旅游”资源 分布的“依托于气候条件的地带性”规律,图1-19说明 “海景旅游资源的分布明显受到海陆地形和气候因素的影 响”;图1-20说明“人类一些重大行为所留下的地理‘痕 迹' ,本身是旅游资源”。
探究点1 旅游资源的形成
格陵兰和 加拿大北部的爱 斯基摩人,住的 是雪屋,出门坐 的是狗拉雪橇。 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这里与众不同的旅游景观。
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位旅游者,站在茫茫雪海之中,你 是否在想这样的旅游资源是如何形成的呢?
探究导引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自然地理条件在旅游资源的形成中起什么作用?
(2)体现 ??形成:在内营力 为主的构造带上, 岩浆活动
①火山地? 强烈,岩浆出露地表而成 貌景观 ??典例:美国 夏威夷 的火山景观、冰岛的火山
?? 景观、黑龙江省的 五大连池
②花岗 岩地貌 景观
??形成:花岗岩具有较强的抗 化学风化 能力,而自身
? 互相垂直的裂痕?节理?的发育,导致特有的称为
? ?
“ 球状风化 ”的物理风化
??典例:西岳 华山 的峭壁、 安徽的黄山和 九华山 等
④ 山水组合 的旅游资源,如九寨沟、黄龙、 长江三峡 、
玉龙雪山和
虎跳峡 等。
?形成:坚硬的 石英砂岩 能够发育成千姿百态
③ 地 景砂 貌 观岩??????典例的一丹:“ 体霞的石地造湖英貌景南砂地西景岩貌部观张” 峰家;林界红和市色喀的砂斯武岩特陵山两地种源风地风化貌景形融名成为
? ?
胜区,丹霞地貌如福建的 武夷山
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1)宏观上看,人们往往选择 地理环境 相对理想的地方, 以便营造良好的 人居环境 。
(2)微观上看,人们在修建园林、寺庙、宝塔、陵墓时, 强调 自然环境 与人文景观的协调统一,创造了大量经
典之作。
(3) 国 家 正 在 大 力 发 展 “ 红 色 旅 游 ” , 旨 在 保 持 革命传统 ,发扬 革命精神 ,促进地方 经济发展。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件
情景导入
2013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将于 2013年10月24日至30日在昆明隆重举 办,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地 区和国际组织以及各省(区、市)近万 名海内外来宾参展,并到有关州、市 和景区(点)参观考察。每个参展的国家和地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 运用技术时尚来充分展示自己的旅游资源与产品,使得中外游客 充分感觉到旅游带给人的体验享受从任何时候和地点都可以开始。
③由于地表组成和结构不均,地势地伏不同,引起地理环境 产生非地带性差异,形成千姿百态的自然旅游景观。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旅游资源造成的影响 因为景观差异的存在,才有旅游者从一种景观地到另一景观 地的流动,才有旅游现象的产生。这些景观自身也因有差异 性的特点成为吸引旅游者的旅游资源。 实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条 件。
尝试探究: 旅游资源分布于世界各地,试分析影响旅游资源 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①自然地理因素 ②人文地理因素
目标导航
了解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 掌握 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及分布特征。 应用 运用表格归纳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结 合实际探究旅游资源的形成机制。
基础梳理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1. 自然地理 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影响: 自然地理条件 对旅游资源的景点、景区的自然 特征有 决定性 的影响。
二、旅游资源分布
1.影响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包括 地质基础 和 自然地理条件 两 个方面。 ①构造地貌旅游资源的分布与 构造格局 密切相关。 ② 依托于气候条件 的旅游资源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
带性。 ③海景旅游资源的分布明显地受到 海陆地形 和
气候因素 的影响。
(2)人文地理因素 ①古代的 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影响当代旅游资源
2.人类活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何影响?
【例证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黄山属花岗岩峰林景观。在距今约 1.4亿年前,地 下炽热岩浆在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上侵。在距今6 500万 年前后,黄山地区的岩体又发生了较强烈的隆升,随着 地壳的间歇抬升,这里的花岗岩体遭受风化、剥蚀,奇 峰耸立 (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 72座),怪石千姿百态, 由此而成黄山雄峻瑰奇的美景。黄山多云海,每当雨过 天晴,或在日出前后,山谷中就雾起云腾,铺天盖地而 来。黄山有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以 “四绝”著称 于世。
本节插图还充分体现了一个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是自 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成因: ①太阳辐射按纬度分布不均,引起地理环境产生纬度地带性 差异,形成不同的自然带。 ②水分因海陆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引起地理环境产生经度地 带性差异,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