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3篇)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5ba6b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5.png)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3篇)教研工作管理制度(通用3篇)教研工作管理制度篇1镇小学教研组工作目标管理制度一、加强教研组基本建设1.争创优秀教研组。
2.开展教学基本功达标创优活动。
3.定期进行全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
二、指导教师提高有效教学能力1.有计划地学习有效教学的.先进经验。
2.开展有效教学的评比活动。
3.培养有效教学的典型。
三、教学质量管理规范化1.定期检查单元知识达标情况。
2.定期开展期中期末质量分析活动,提出教学改进措施。
3.学科统考、评比、竞赛成绩达普教前3名。
四、根据学科特点,增强教学德育功能1.掌握学科知识结构体系。
2.教学中自觉进行德育渗透。
五、落实学科学生特长培养工作1.做到活动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四落实。
2.第二课堂活动正常。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篇2一、教研室组织管理1、教研室由系教学副主任分管领导并共同对系主任负责。
2、教研室原则上设立正副主任,教研室主任负责全面工作,教研室副主任可根据工作需要分管相关工作。
3、教研室主任根据工作需要可安排其他教师负责一些具体专项工作,如实验室管理、实践教学、科研管理、资料管理等(以上工作作为系、教研室管理工作量)。
二、教研室的职责范围1、组织落实教学任务教研室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组织完成教学任务。
主要包括:落实课堂教学任务和课外辅导工作,准备和组织教学中的各种实验、实习环节;指导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及毕业答辩工作。
2、组织并实施课程建设工作教研室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主体,其主要的职责有:制定课程建设工作规划,根据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组织对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工作,引进或开发多媒体课件,负责与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和资料室等辅助教学设施的建设。
3、开展教育教学交流和改革研究结合课程组群的特点,制定教学研究的规划,并提出年度教学研究项目,主要提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研究和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手段和方法,研制或推广通用试题库和CAI课件。
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范文(3篇)
![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67bd7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8.png)
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小学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小学教科研工作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开展研究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活动。
第三条教科研工作应符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年级教学进度要求,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目标。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小学教师,包括班主任、学科教师和骨干教师等。
第二章教科研组织第五条学校设立教科研组织,由专职教科研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学校教科研工作。
第六条教科研组每学期开展一次工作计划会议,明确学期教科研工作目标和重点,制定具体工作计划。
第七条教科研组每周召开一次研讨会,交流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教科研工作成果。
第八条教科研组要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提升教科研工作水平。
第三章教科研工作流程第九条教科研工作流程包括教科研计划、教科研实施、教科研总结和教科研成果应用四个环节。
第十条教科研计划由教科研组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任务制定,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时间表。
第十一条教科研实施阶段,教师按照教科研计划要求,组织教科研活动,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第十二条教科研总结阶段,教师按照教科研要求,撰写教科研总结报告,进行自我评价、互评和专家评价。
第十三条教科研成果应用阶段,教师将教科研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章教科研成果评价第十四条学校每学年进行一次教科研成果评价,根据教科研总结报告和教师的教学实践,评选优秀教科研成果。
第十五条评价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晋升和培训的重要依据,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
第十六条学校定期组织开展教科研成果交流活动,展示教师的优秀教科研成果,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第五章监督与奖惩第十七条学校设立教科研工作专项督导组,对教科研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十八条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如存在不履职、不认真或违反教科研工作纪律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4篇)
![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60214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4.png)
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1. 目标和职责:- 建立和完善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业成绩。
- 负责指导和协调小学教科研工作,提供支持和资源。
- 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 组织结构:- 教研组:负责小学教科研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 学科组:按学科分类,负责指导和监督教师的教科研活动。
- 科研组:负责组织和开展教科研究,提供研究成果和教学资源。
3. 工作流程:- 确定研究课题:教研组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特点,确定需要研究的课题。
- 研究方案:教师提出研究方案,经教研组审核后确定。
- 实施研究:教师按照研究方案进行实施,并收集数据和材料。
- 数据分析和总结:教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
- 报告和交流:教师将研究成果报告给教研组和学科组,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
4. 资源支持:- 提供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和法规文件,指导教师的研究工作。
- 提供教师教研经费和教学资源,支持教研工作的开展。
- 提供参观交流和培训机会,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
5. 绩效评估:- 根据教师的教研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激励和奖励优秀教师。
- 定期进行教研成果展示和评比,推动教研工作的发展。
6. 监督和改进:- 建立监督机制,对教研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质量和效果。
- 定期进行教研工作的评估和改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2)是为了规范学校教师教科研工作而制定的一项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个由____字的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改进小学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小学教科研工作是指教师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的理论研究、教学经验总结和教育技术培训等活动。
第三条小学教科研工作的目标是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提供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第四条小学教科研工作应遵循科学、实用、研究性、系统性、创新性的原则。
小学教研工作制度(5篇)
![小学教研工作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9f5a4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2.png)
小学教研工作制度为加强我校教研工作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学、教研工作更科学、更有效、更规范、特制定本规范。
一、常规检查制度1.对教学计划规范的管理要求。
开学后各任课教师在规定时间内需交学科进度计划表(一式两份),编写课程说明书一份。
放学前要交学科工作总结。
教科室对教师制定的计划、总结实行审批、打分,量化分数纳入到教师的业绩考核档案中。
2.对教案、作业规范的管理要求。
(1)按照上课进度实行超前一节备课的原则,坚决杜绝简单备课、不备课上课现象的发生。
语文(一课两改)、数学(一天一改)、语、数课外作业、日记一周一查,作文间周一次,英语每周____次作业。
学校每周不定期的抽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总结、并指导教师修正。
教科室对检查的结果进行检查、量化,纳入到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中。
(2)学校要加强对作业的管理。
一是布置作业,做到少而精,注重效果,实行教研组长质量把关制;二是每周不定期地抽查等方式对作业的布置、批改情况进行程性检查、指导;三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家长的帮教作用。
(3)加强对双休日指导性作业的检查、指导,进行抽查和分层评价。
3.定期月查教科室定期月查,听课记录、教学反思、家访记录、后进生转化记录、会议记录____月三次,科学、思品____月四次作业,语、数每个单元一次考试,并且教师要坚持写好每次考试后的教学质量分析会,重点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以及下阶段教学工作的改进措施。
4.对上课规范的管理要求。
学校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严禁教师私自调课坐着授课教室吸烟走出教室闲聊,课堂上接听手机。
二、听课评课制度。
1.建立独立听课小组,推门听课,____月不少于____节。
2.定期____公开课、观摩课。
每学期每人举行一次公开课。
3.教师坚持听课评课。
每位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____节。
校干听课每周不少于____节。
____公开课后要及时评课。
评课时,要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发展变化等方面予以评价。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5篇)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4d6be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3.png)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为加强对全市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小学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学、教研工作更科学、更有效、更规范,特制定本规范。
一、教学办公会制度1.学校要定期召开教学办公会。
教学办公会要由校长主持。
(1)听取教研组长的工作情况汇报。
(2)为学科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3)加强与学科教师的沟通,听取学科教师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2.各学校要建立检查、监督机制。
包科领导和负责教学的学校领导要在学期初对教研组计划、备课组计划、课题研究计划和方案等进行检查、批阅,批阅领导要签名;在期中、期末检测前对教研组、备课组的过程性材料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思总结,通报情况。
学校要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员按学期进行业绩考核,特别是对在本校或在镇以上举行公开教学的教师,分为领导评议、群众评议、学生评议和硬件四部分进行综合打分,并将检查、评议情况纳入对教研组和个人的评价之中。
3.各镇(街、区)教管办要成立教科室,制定相应管理办法,负责对各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参与、管理、指导。
还要对各校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抽查、指导,纳入对所查学校的综合评价中。
4.教研室要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随机检查、参与各校的教研活动。
教研室在教育督导和教学视导中要对各校教研活动进行相应的检查,通过查材料、座谈了解、观摩专题研究课等形式,全面了解学校教研活动的真实状况。
教研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参与包靠镇(或街道、区)学校的教研活动,对教研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做法,不定时以简报的方式下发,推介各单位的好做法。
并将上述检查结果纳入到对学校的综合评价。
教研室将各单位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评选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的依据。
二、常规检查制度1.对教学计划规范的管理要求。
对教师制定的计划实行教导处、级部或包科领导审批制,(要求审批领导签名),对计划制定中的不足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修改批准后方可实施;开学二周内按照教学计划规范的要求由学校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检查、打分,量化分数纳入到教师的业绩考核档案中。
小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
![小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0d47d7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3.png)
一、总则为加强小学教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建立健全教研组织,明确教研职责,确保教研工作有序开展。
2.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研文化。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小学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研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2. 设立教研处,负责具体实施教研工作,协调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3. 各教研组由组长负责,负责本组教研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
四、教研内容1. 教学研究:开展教学研讨、观摩课、教学反思等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2. 课程研究:研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 教材研究:研究教材内容,挖掘教材资源,提高教材使用效益。
4. 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竞赛、教学观摩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5. 教学评价: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
五、教研活动1. 定期召开教研会议:每周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每月召开教研活动总结会议,每学期召开教研工作总结大会。
2. 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如:听课、评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
3. 开展教师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 教学竞赛:定期举办校内教学竞赛,选拔优秀教师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教学竞赛。
5. 教学反思: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六、教研成果1. 教学成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2. 教研论文: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提高论文发表率和获奖率。
3. 教学课件:开发优质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案例:收集整理优秀教学案例,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2024年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范例(六篇)
![2024年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范例(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ab594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6.png)
2024年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范例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与课程改革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相结合,力求实现形式的多样性,贴近教师的实际工作。
坚持每两周举行一次学科教研活动。
教师应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或提前离开。
如有特殊情况无法参加,必须请假,否则将按旷课处理。
教研组长需依照教研计划,确保每次活动的准备工作充分,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并确保活动具备“三个有”:即有明确的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1) 教育理论的学习,包括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以强化自我学习能力,并结合教学实践,用新的理念和观点分析典型案例和教学细节。
(2) 对公开课的系列研究,包括备课、说课、听课到评课的全过程;开展教学“三思”活动,即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和教学后的反思,以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分析、调控、应变、总结和评价能力。
(3) 每月针对学生学习水平进行一次质量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制定补救措施。
(4) 组织校内外教学经验交流和校外参观学习。
(5) 开展专题研讨和课题研究。
教师应主动承担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任务,认真上好每学期每人规定的研讨课。
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需解决的教学问题,并有计划地开展课题研究,务求取得实际效果。
教师需做好教学反思和积累检验工作,坚持每位教师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心得)的制度。
论文在期末教研组交流后提交给教导处。
详细记录每次教研活动的情况,并在期末将活动记录提交给教导处存档。
关于集体备课制度,坚持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全组教师必须准时参加并做好出勤记录。
集体备课前,组长需确保“四定”:即确定时间、地点、内容和主备人。
力求每次活动都能使教师有所收获。
集体备课应有计划地进行,在选择课节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选择本学期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章节,以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课节;(2) 选择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电化、多媒体等)进行教学的课节。
校本教研管理制度(18篇)
![校本教研管理制度(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07a5e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a.png)
校本教研管理制度(18篇)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精选18篇)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篇1高庙小学教研工作制度为提高学校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依法执教”和“科研兴校”方针,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大校本教研工作力度,以校本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目的,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把我校教研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1、围绕学校工作目标,以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使全体教师不断更新理念,开拓视野,转变方法,提高能力,确立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课程价值观。
2、不断探索切实可行地校本教研工作途径、方式、方法。
3、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4、全力抓好已立项课题的研究,努力使立项课题出成果结题。
5、开展好新课程的研究活动,学习新思想,实践新理念,建设一支适应新课改的新型教师队伍。
6、抓好校本教研的各项管理工作及资料建档工作。
三、方法措施1、为保证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机构,全力抓好教研工作。
2、制定教师业务学习制度,提高教师业务理论水平。
3、学校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公开课、研讨交流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总结、交流、提高活动。
4、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组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好学期活动计划,围绕课题开展研究活动,形式不拘,做好课题的月汇报工作,要通过不断的反思来调整课题实施计划,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鼓励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及电化教育设备),并及时地做好活动的记录工作和资料的整理工作,以便资料的归档。
5、着力推进新课程的研究活动。
课题组、教研组要做好课程的评价改革工作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工作,同时全面落实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工作。
6、严格考核,有效激励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建立教研骨干教师人才库,健全教研骨干教师管理档案,为教研骨干教师创造便利的学习、工作条件,给予优惠的待遇,同时要对教研骨干教师大胆地“给位子、压担子”,通过提干、教学技能大赛、学术研讨等活动搭建平台,展示他们的素质和风采。
实验小学教研工作制度
![实验小学教研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9b08c9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7.png)
实验小学教研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校教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据国家及地方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教研工作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团队协作。
第三条教研工作面向全体教职工,涵盖各学科、各年级,注重内涵发展,突出实效性,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二、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学校成立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等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教研工作的规划、指导、检查和评估。
第五条教务处设教研办公室,负责日常教研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和监督。
教研办公室设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职务,负责具体教研活动的策划和实施。
第六条各教研组按照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结合本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活动安排,确保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教研活动分为常规教研和主题教研两种形式。
常规教研主要包括备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等环节;主题教研围绕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三、教研活动与交流第八条教师要认真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校级及以上教研活动,每学年至少参与一个课题研究。
第九条教研活动要注重实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研质量。
活动记录要详细,活动成果要共享,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第十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竞赛、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活动,拓宽视野,增进交流,提升自身能力。
第十一条加强校际间教研交流与合作,定期组织教研联盟活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四、教研成果与评价第十二条教研成果包括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等。
教师要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积极参与教研成果的撰写和交流。
第十三条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对在教研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四条教研评价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注重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参与度、贡献度和成长度。
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范文(3篇)
![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5ac86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5.png)
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小学教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教科研工作是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学校要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建立和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营造积极的研究氛围,激励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
第三条学校要注重教育教学科研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鼓励教师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实用性研究,为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第四条学校要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明确责任分工,建立科研工作的主体责任制和绩效评价机制,促进教科研工作的科学管理和持续发展。
第二章教科研组织管理第五条学校应组织教科研组和教研团队。
教科研组负责全校教科研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教研团队负责本科目的教科研工作的具体开展。
第六条科研组的主要职责:1. 负责制订学科研究的年度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汇报。
2. 组织开展学科教研活动,促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3. 配合学校进行统一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4. 组织科研成果的评价和交流活动。
第七条教科研组应有一名专职教科研组长,教科研组长由学校教导处任命和管理。
教科研组长具体职责如下:1. 主持教科研组的日常工作,负责学科研究的计划制定和组织实施。
2. 组织教科研组成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研能力。
3. 协调学科之间的教科研活动,促进跨学科的教研合作。
4. 组织学科教材的编写和审定工作,保证教材质量。
第八条教研团队的主要职责:1. 负责制订学科研究的年度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汇报。
2. 开展本科目的教研活动,组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的研究和编制。
3. 负责本科目的教材选择、教材分析和教材改进工作。
4. 组织教师的培训和研修,提高教学水平。
第九条学校应建立健全教科研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评价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表现和研究成果,为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提供激励和保障。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b8fc7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3.png)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1. 教学计划编制:每学期初,由教研组成员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校发展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并按时上交教委备案。
2. 行课记录:每位教师每节课都要详细记录上课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表现等,并在每周教研会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3. 教学资源共享:教研组成员要定期整理和共享好的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试卷等,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 集体备课和教学观摩:每周至少安排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5. 评课评教:定期组织评课评教活动,教研组成员互相评价、互相学习,以推动教学改进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6. 教学研讨会: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学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进行讲座和指导,以提高教研组成员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7. 教学反思和总结:每位教师每学期末都要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包括教学成果、教学经验和教学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8. 教研成果展示:每年举办一次教研成果展示活动,教研组成员可以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以促进教研工作的交流和共享。
以上为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
小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小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e997f5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4.png)
一、总则为加强小学教研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小学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教研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工作。
2.教研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研办公室,负责具体教研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三、教研工作职责1.教研工作领导小组:(1)负责制定小学教研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教研工作质量。
(4)定期总结教研工作,提出改进措施。
2.教研办公室:(1)负责教研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2)收集、整理教研资料,为教研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3)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4)协助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教研工作。
3.教研组长:(1)负责本教研组教研工作的组织实施。
(2)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教研工作情况。
4.教师:(1)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认真备课、上课,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3)认真反思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四、教研工作内容1.开展学科教研活动:(1)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开展教学竞赛,激发教师教学热情。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1)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素质。
(3)开展教师论坛,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开展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2)开展学生竞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开展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教研工作制度1.教研活动制度:(1)定期召开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2)教研活动应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有总结。
(3)教研活动应注重实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教师培训制度:(1)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范文(5篇)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8046e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8.png)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范文一、校本教研规章制度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
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科研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各负责一个研究课题或子课题,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学习制度1、全体教师要提高参训意识,积极主动参加培训,每次培训要履行签到手续。
2、保证学习时间,按时参加培训,认真记笔记,认真完成培训任务;3、积极参与研讨活动,讲座时要主动发表意见和建议,切实提高自身能力;4、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不搞____,不搞突击,更不准弄虚作假;5、实行阶段性考核制度,每学完一部分内容都要进行阶段验收,对该阶段验收成绩不合格者,需继续学习,重新考核,直至合格为止。
6、端正学风和考风,自觉维护教师形象;7、校本培训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三、教研考勤制度1、教研不许迟到或者早退,迟到或早退按上班迟到早退处理。
2、要按要求签到,不许让他人代替签到。
3、有正当理由而请假者,要把本次学习内容自己找时间补上。
四、教研质量考评制度(一)优秀教育案例评析制度1、选取优秀教育论文、案例编辑成册。
2、学校范围内评析。
3、全员参与,共同评析。
4、评出等级,予以奖励。
(二)校本教研奖励制度1、物资奖励发表文章。
市级奖励____元、省级____元、国家级____元。
2、量化考核奖励发表文章。
小学教研管理制度
![小学教研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599b80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5.png)
小学教研管理制度一、教研组织架构1. 教研领导小组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教研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指导和监督教研活动的实施。
2. 教研组各学科设立教研组,由学科带头人担任组长,负责本学科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工作。
二、教研活动规划1. 定期教研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的教研会议,讨论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
2. 专题研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专题研讨会,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 教学观摩与交流定期安排教师之间的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鼓励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1. 教材研究组织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教材内涵,优化教学内容。
2. 教辅材料开发鼓励教师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教辅材料,如习题集、实验指导书等,并在教研组内进行评审和共享。
3. 网络资源利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同时鼓励教师分享优质网络资源。
四、教师专业发展1. 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 教学竞赛定期举办教学竞赛活动,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精神,提高教学水平。
3. 学术交流支持教师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
五、质量监控与评估1. 课堂教学评价建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定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学习评价完善学生学习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3. 教研成果评估对教研活动的成果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教研工作。
六、激励与支持1. 教研成果奖励对于在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
2. 教研经费保障确保教研活动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研资源和条件。
2024年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2024年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90924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0.png)
2024年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范文为满足新课程实践的需求,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以及响应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迫切要求,特制定本教学研究制度。
一、学习培训制度1.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知识学习,以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业务知识学习应在教导处的指导下,按语数组别进行,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集体学习应每周举行一次,内容涵盖集体备课、教育理论、法规、教改动态、教育热点问题、课程标准、教材教法,以及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教育知识和文章。
教导处每学期应组织两次校本教研研讨活动。
个人学习应结合教师所教授的科目和个人需求,每学期的学习笔记不得少于3000字。
学校鼓励教师合订业务刊物,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并提倡终身学习,致力于构建学习型校园。
2. 学校应采取措施,邀请专家进校指导,以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每学期至少邀请一次学区、县州级骨干教师到校开展专题讲座,并寻求指导。
同时,学校应在校内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教研水平高的教师,作为校级专家,定期在校内开展讲座,并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子等形式,加强教师间的互助学习与合作,实现校内外结合的发展道路。
3. 学校应利用各种机会,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外地外校的观摩学习和培训。
采取“走出去,带进来”的方式,让受训教师对本校其他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介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优秀经验,以促进全校教师的共同提升。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州、县级教研活动,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全校教师外出学习。
二、对话交流制度1.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案例分析、与骨干教师对话、交流自学内容、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实现教师间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
2. 学校应定期邀请教科研人员与优秀教师进行信息交换、经验交流和对话。
建立校际间教研交流机制,确保人员互访的常态化。
三、课题研究制度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即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来解决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5篇)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0c9d5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2.png)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是指小学校在教研活动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一、教研组织机构1. 设立教研组织机构,明确教研组长、学科组长等职责。
2. 教研组织机构由教导主任或校长负责指导,并配备专职教研员或教务处人员提供支持。
二、教研活动的安排和进行1. 制定教研计划,明确年度、季度教研重点和安排。
2. 常态化开展教研活动,包括教案研讨、课堂观摩、教学反思等。
3. 建立教研档案,包括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三、教研成果的评估和分享1. 对教研成果进行评估,包括教学效果、教师能力等方面。
2. 定期举办教学展示活动,分享教研成果和经验,促进互相学习和提高。
四、教研成果的考核与激励1. 设立教研成果考核机制,对优秀的教研成果进行奖励和表彰。
2. 建立教研成果的激励机制,对参与教研、取得优秀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或晋升。
以上是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地推动小学的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2)范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教研组织架构:明确教研组织架构,确定教研组组长及其他教研领导职务。
2. 教研目标及任务:明确教研的目标和任务,如制定年度教研计划、确定教研重点等。
3. 教研活动安排:制定教研活动的时间、地点及方法,如开展课题研究、备课讨论、观摩课等。
4. 教研成果评价:确定对教研成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如教案评审、教学观察评估等。
5. 教研信息共享:建立教研资源共享平台,使教师能够分享各种教研成果和教学经验。
6. 教研经费管理:确立教研经费的使用范围和管理制度,如教研材料购买、培训经费等。
7. 教研培训计划:制定教研培训计划,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8. 教研成果的应用:推动教研成果的应用,如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进、开展教学研究等。
小学学校校本教研制度(5篇)
![小学学校校本教研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91c4d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1.png)
小学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为实现教研行为自主、开创教研新模式、取得扎实的教研效果,根据新课程对教研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教研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制度:一、全校教研1、教研制度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____节,学校领导听课每学期不少于____节。
检查采用听课、评课、查看材料等形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备课、改作等工作进行研究、指导,获取第一手资料,做好记录,为教师进修提供素材,为学校发展提供保证。
2、教务人员负责制教务主任负责联系有关教研组。
刘靖负责语文组的教研,马玉青负责数学组的教研,卢文渊负责综合组的教研。
每次各教研组开展活动时,各教研组长积极参加,以更好地履行教员的“研究、指导、服务”职责。
3、教研组活动制度全校按学科建立教研组和____备课组。
通过改传统的备课为____备课,评课为组员互评,以体现“____问题、立足理念、倡导合作”的三种取向。
全校教研组分为“语文、数学、综合”三大类八个组,分别为语文组、数学组、音乐组、体育组、美术组、英语组、科学组、品德社会组。
各教研组组长和____备课组组长,都是学校骨干教师。
每学期初召开组员会议,制订相关计划;学期中____落实活动、交流活动成果;学期结束时,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
(1)____教研活动。
每学期开设教研活动,每位老师上一次公开课。
(2)校级公开课时,组长责无旁贷地发挥教研组组长的作用,____本组教师上好课,在课中、课后,将学科最前沿信息、教学中的疑难困惑等及时摆出,____解答。
组员上公开课或讲座时,组长必须提早一天书面通知全校老师,以便于听课教师调整课程。
(3)为更好地发挥教师团结互助的精神,凡参加片级或以上级别的各类比赛课或交流课时,由参赛者所在组的组长____备课、试教、讨论,由教务处的联系领导牵头协调其他骨干教师参加研讨。
具体流程为:第一轮课,组内课。
参赛者确定教学内容后,组员务必钻研教材,在此基础上,组长____家进行____备课,确定教学重难点,形成基本教学思路,而后由参赛者整理成教学预案进行第一轮上课。
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5篇)
![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40e52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b.png)
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学校的科研课题管理,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中的作用,强化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识,使我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二、选择课题。
1、学校教科室根据各级教科研主管部门确定的课题选题范围及教育改革的需要,列出课题选题指南,供教师选择。
2、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参照课题指南,确定研究课题。
3、本校教师均有资格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向校教科室提出课题申报意见。
4、学校教科室根据立项原则审核确定校级课题,并择优推荐申报区级、市级课题。
5、立项原则。
鼓励性原则,鼓励全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并通过科研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可行性原则,课题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能力和深入开展研究的精力,能制定出合理的、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案;实用性原则,强____育科研对本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现实指导作用,强____育科研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切实的促进作用;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正确,研究目标明确,理论根据充分,内容具体,方法步骤切实可行。
6、各立项课题的申报表,研究方案等所有档案资料由中心校教科室备案。
三、过程管理。
1、本校教师承担的各级各类课题均为教科室课题管理范围。
2、课题组长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
3、课题组每学期必须制定出本学期研究计划,期末写出本学期研究情况总结。
4、课题组所有成员必须按时写出阶段性研究总结。
5、课题组长要经常____实验教师研讨,积极开展研究活动,及时收集资料,记录研究进展情况,写出研究体会,主动、及时将有关材料上交教科室。
6、课题组应维护课题研究的严肃性,要依据研究方案、研究计划及时开展研究活动,保证课题按时结题。
同时,研究中可以做些改进和提高。
7、课题一经立项,不得随意变更或终止,因故不能按时结题或不得不中止的课题,须书面说明理由,由教科室审核确定。
无特殊原因而不按时结题的,不得申报新一轮课题。
四、课题结题与鉴定。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4篇)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5399a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9.png)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小学校本教研管理,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即日起本校建立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以规范教研活动的组织、实施和评估,确保教研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二、教研组织(一)教研组织的设置1. 全体教师构成教研组,每学科或年级设立一个教研组。
2. 根据学科特点,教研组可进行细分,设立教研专家组。
3. 教研组长由教务主任或相应年级主任兼任,负责组织和协调教研工作。
4. 各教研组每学期需提交教研计划及工作总结。
(二)教研组织的职责1. 制定学科或年级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目标、内容和方法。
2. 开展集中研讨和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同成长。
3. 定期组织教师观摩课,帮助教师相互学习与提高。
4. 分析各类教学数据,进行教学研究和评价。
5. 收集和整理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三、教研活动(一)教研形式1. 集中研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集中研讨,由教研组长或相应教研专家组成员主持。
2. 小组研讨: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小组研讨,由教研组长指定主题和组成小组。
3. 个人研究: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进行个人研究。
(二)教研内容1. 学科知识: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学技能: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手段和资源。
3. 教学评价:研究和探索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4. 教材解读:对新教材的内容结构和教学设计进行解读和研讨。
(三)教研方式1. 报告:教师可以通过报告形式,介绍自己的教学体会和研究成果。
2. 写作:教师可以以论文或文章形式,总结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
3. 演讲:教师可以通过演讲形式,分享教育教学的心得和思考。
四、教研成果评估(一)评估内容1. 教研报告:根据教研计划要求提交的学科或年级教研报告。
2. 教学实践:通过教学观摩、课堂访问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评估。
3. 教学资源:教研组长根据教研资源共享情况,对教研成果进行评估。
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5篇)
![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efdc5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e.png)
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教科室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机构,受学校行政的直接领导,业务上接受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管理和指导。
第三条学校科室应遵循“立足实践,服务教育改革”的原则推动和开展本校的教科研工作。
以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宗旨。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第四条学校教科室的组织:建立以“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校长负责)—教科室—教研组”为组织网络。
实行分层管理、分层指导,逐步形成完整的学校教科研管理网络,使教科研工作分层有序地开展。
第五条学校教科室的工作职责:1、制定本校教育科研工作规划及课题管理办法,推动本校群众性科研工作的开展。
2、组织本校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实施、阶段审议、结题验收及评奖,具体管理本校课题的研究全过程。
3、吸收、运用、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并尽快将其转化为教育效益。
4、指导本校课题承担者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为研究工作的良好运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5、组织本校教育理论的学习、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水平。
6、接受上级部门下达的研究任务,协助省、市级课题在本校的实施和管理。
第三章学校科研工作的组织第六条制定本校科研工作规划。
学校教科室应根据省、市教育科研远期、中期规划,结合本校教育工作实际,遵循“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工作规划,使本校科研工作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克服随意性、盲目性。
第七条搞好本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
学校教科室应参照省、市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制定出本校的教育科研管理办法。
使本校科研课题工作落实,任务明确,保证课题顺利实施。
第八条学校教科室应大力营造学校的科研气氛,在全校教职工中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
同时,通过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第四章学校科研课题的管理第九条成立课题组1、原则上全校老师应积极参与学校的课题,____周岁以上的老师可以相对放宽要求,课题组的成员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一人以上,但要有明确的分工,并确定课题负责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1、每学期每位教师应认真相应学科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要求,研究教材教法、
学法。
2、每学期每位教师应根据学校教改思路,于学期初制订好教研计划、并实施,期末
做好汇报,上交书面总结。
3、每位教师应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参与教改试验。
4、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
青年教师三年内应过好“五关”验收(即备课关、说课关、上课关、评课关、操作关)。
5、落实教师听评课,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15以上。
平时互听课,同级相同学科教
师应参加,其他教师没课的也可参加。
6、每次教研活动每位教师应做好活动记录,期末上交业务学习记录本和听评课记录表。
7、每位教师应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论文,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论文。
8、各教研组长要深入课堂听课,做好督导工作,协助教导处组织教学常规检查和定
期教研活动。
9、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活动计划组织学科竞赛活动。
10、各教研组期初制订教研,期末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