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探析

合集下载

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选择性5- HT 再摄取抑制剂(SSRIs)舍曲林可抑制突触前膜对5- HT 的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5- HT 的含量而起到抗抑郁作用,能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神经功能。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神经科2008年1月-12月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器质性精神障碍抑郁状态的诊断标准和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项≥18分;无严重躯体疾病史及癫痫、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病史;意识清楚,无严重智能损害。

共64例,随机平分为两组。

舍曲林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61.2±6.8) 岁;平均病程(68±3.5)个月。

阿米替林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4±7.2)岁;平均病程(8.3±5.1)个月。

两组以上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

1.2 方法在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分别加服舍曲林或阿米替林。

清洗期1周。

舍曲林初始剂量50mg/d,最大剂量100mg/d,早晨顿服。

阿米替林初始剂量25mg/d,最大剂量150mg/d,分两次服用。

治疗中根据药物耐受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对失眠的患者予小剂量苯二氮卓类药物口服。

1.3 疗效评定以副反应量表(TESS) 评定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末各评定一次,各量表一致性检验r=0.86。

按HAMD 减分率评定疗效,≥75%为痊愈,74%~50%为显进,49%~25%为进步,<25%为无效。

治疗前及治疗后2、4 、6 周末各查一次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

1.4 统计分析采用t检查,χ2检验。

2 结果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阿米替林组3例因严重的心律失常而脱落。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探讨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探讨
其是 心理 治疗起 到极为重要 的作用 , 逐 年引起 国内外学者 的重视 。本 文就通 过对综合康 复疗法和 常规疗法 的 比较 ,探 讨不 同治疗 方式对 脑 卒 中后抑 郁症治疗 效果 的影 响 ,发觉优 势疗法 以期提高疗 效。现将研
究 结果报道如 下。 1资 料与 方法
1 . 1对象
岁 ,平均 ( 6 1 ±2 . 7 )岁 ,病 程2 . 5  ̄ 6 . 2 年 ,平均病 程 ( 3 . 9 ±0 . 7 )年 。 对 照组男性 l 4 例 ,女性 1 6 例 ,年龄4 2 - 7 7 岁 ,平 均 ( 6 0 ±1 . 2 )岁 ,病
经检验 ,两 组患者治疗 前前H MA D 评分 、B a r t h e l 指数 ,差异均无
异不 显著 ,基线稳定 ,有 可 比性。 1 . 2纳入 标准
显 著优于治 疗前 ,且观察 组效果 优于对 照组 ,差 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详见表1 。
表 1 两组 患者 治疗 前后各 项评 价指 标 比较 ’
符合 第 四届脑 血管 病学 术会 议所 制定 的诊 断要 点 ,并经头 C T 和 MR I 检查确 诊 ,采用 汗密尔顿抑 郁量表 ( H A MD)检测 ,得分 >1 6 分 者 ,可诊 断为卒 中后抑郁 ( P S D )。 1 . 3排 除标 准 脑 卒 中后病 情严重 或伴意识 障碍查体 不合作 者 ;伴 明显失语或认 知功 能 障碍 者 ;病程2 个月 以上者 ,有脑 卒 中病 史 ,精 神障碍 个人 史
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经系统治疗后 ,H MA D 评分 、B a  ̄ l a e l 指数均
程3 . 4 - 6 . 6 年 ,平 均病程 ( 3 . 8 ±0 . 5 )年 。相关责任 人随访2 年, 未 有脱 落 。两组受 试者在性别 、年龄 、病 程和 随访均无统计 学差异 ,组 间差

10例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分析

10例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分析

[ ]C et 1 8 , 4 9 1 J . h s, 9 8 9 : - 4
O A S 有 效 的 方法 ,从 中度 到重 度 的睡 眠 呼 吸暂 停 者 SH 最
的治 疗 有效 率达 8 8 %。 H ft n (9 2报 告 此 法 0% 5 o s i等 19 ) e
有 效 率 为 6 % 一8 % , 与 本 文 研 究 结 果 一 致 。 0 0 由 于 外 科 治 疗 是 一 种 有 创 伤 性 的 方 法 , 不 易 被 患 者
A S 治 疗 ,成 为 大 多 数 O A S 者 的一 线 治 疗 方 法 。 H 的 SH 患
C A 治疗 原理 是 指在 自主呼 吸时 ,不仅 在 呼气 末 而且 在 PP 整 个 呼 气 和 吸 气 过 程 中 ,人 为 施 以 一 定 程 度 气 道 内正
燥 、皮 肤 过 敏 等 副 作 用 ,但 未 发 现 其 它严 重不 良反 应 ,
4 An n. r c ie a a tr f r r a me t f OS o P a tc p r mee s o te t n o A i a u t S e p, n dl s. le 19 2 4 6 2 9 7, 0: 0 -4 2
接受 ,因此 对 不愿 接 受外 科 治 疗或 治 疗 失 败 的 中重 度 患 者 ( I3 ) AH > 0 ,或 合 并 有 甲状 腺 功 能 低 下 、肥 胖 等 原 发 病 治疗 无效 及 心血 管疾 病 ,应 首选 C A 治疗 或 作 为缓 解 症 PP
状 的 一 种 过 渡 性 措 施 。 美 国 睡 眠 医 学 会 ( m r a cd — A ei n A ae c
5 Mc de r N, evru , e a j H,t 1.o gtr s o a l D ree x G H i me d d a e a L n—em ue f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治疗


临 床 测 量
评定特定症状的量表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自评) 汉密顿焦虑量表 (他评) 汉密顿抑郁量表 (他评)
HADS HAMA HAMD
评定 量表 的应 用
影响卒中后抑郁发 生的因素
一:心理因素的作用
焦虑恐惧心理:当患者发病后出现肢体功能、语言功能
等障碍时, 他们不能适应由健康人向病人角色的转变, 担心自己不能康复,惧怕死,而面对现实时又无能为力, 就表现出焦虑、恐惧、悲观,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 无用感失落感和自卑感: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治疗后, 由于受目前治疗条件、治疗手段的限制,其疗效常达不 到患者的预期希望,想重新成为一个健康人的愿望落空, 对自身状况的不满和不能承担相应社会和家庭责任的 愧疚,常使病人产生无用感和失落感, 同时患者发现不 可避免的要需要家庭照顾时常使患者产生的自卑感,尤 其是一些平素好强的患者更是如此。 认同感和依赖心理:患者认为自己已然是一个废人,处 处以“我是残疾人、需要帮助”自居。患者此时意志 缺乏、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把自己看成生活的弱者,易 导致抑郁的发生.

抑郁症的识别现状
对抑郁性疾病的识别不足,是世界各国内
科医生的共同倾向
1993年WHO在15个国家和地区调查,到综
合医院就诊的患者被识别率为55.6%
上海市为21%,即4/5的抑郁障碍被漏诊或
误诊。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CCMD-3)
诊断标准: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 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 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症状标准: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DSM-Ⅳ)
A、在连续两周的时间里,病人表现出下列九个症状中的五个以上。这些症状必须 是病人以前没有的、或者极轻的。并且至少包括症状1和2中的一个: 1. 每天大部分时间心情抑郁,或由病人自我报告,或通过旁人的观察。 2. 每天大部分时间,对所有或者大多数平时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 3. 体重显著减少或增加(正常体重的5%),食欲显著降低或增加。 4. 每天失眠或者睡眠过多。 5. 每天精神运动亢进或减少。 6. 每天感到疲劳,缺乏精力。 7. 每天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或者自罪自贬(可能出现妄想)。 8. 每天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下降,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9. 常常想到死(不只是惧怕死亡),或者常常有自杀的念头但没有具体的 计划,或者是有自杀的具体计划,甚至有自杀行为。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综合治疗效果论文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综合治疗效果论文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综合治疗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271-01【摘要】目的:探讨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17例采了综合治疗措施,同时与同期收治的行常规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5例就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两组在治疗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15例采用帕罗西汀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1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系统的心理康复临床干预,具体操作为: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因对手术的担心及脑卒中引起病痛,使身心都承受着较大的痛苦,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健康宣教和生活指导,引导他们自我放松,消除焦虑、恐惧心理,建立康复的信心。

康复训练室干预:在患者者开展器械康复训练,如步行练习、套圈等,并鼓励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做器械康复,加强其与家属,与其它患者间的交流沟通。

中药饮服及针灸治疗:中药处方为:百合10g、柴胡10g、茯苓15g、白芍15g、菖蒲12g、郁金15g、半夏10g、栀子10g、枣仁10g、桃仁15g、丹参15g、薄荷6g等,水煎,1剂/d,分2次服,1个疗程为18剂,共服2个疗程。

针灸治疗:取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应用毫针直刺得气后行20min的留针,1次/d,1个疗程为15d,连用1-2疗程。

1.3疗效评定: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2周的nih-ninds 卒中评分、hamd评分进行效果评定。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数据采用均数±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hamd在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优于对照组hamd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8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28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28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状态调查分析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28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了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希望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首先,我们对这28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了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的评估。

结果显示,有147例(51.4%)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有96例(33.6%)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其中,有43例(15.0%)患者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

这说明在脑卒中患者中,焦虑和抑郁是比较常见的精神问题。

其次,我们对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家庭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女性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5);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高于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P<0.05);未婚或离异的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高于已婚的患者(P<0.05);病情严重程度和焦虑、抑郁存在相关性(P<0.05)。

这些结果提示在临床治疗中应该针对不同群体的脑卒中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策略。

最后,我们分析了焦虑和抑郁与患者康复的关系。

结果显示,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总体上表现较差,康复周期较长,康复效果较差。

这说明焦虑和抑郁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对身体康复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注重心理健康的干预,及时发现和处理焦虑和抑郁问题,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焦虑和抑郁心理问题,女性、年龄较大、教育程度低、家庭状况不稳定、病情严重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

这些心理问题会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加强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综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综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增强其战胜疾病 的信心 ; ④发泄与疏导 : 允许患者哭
的生活 乐趣 , 增 强 自我价值 感 , 不断 加 强 医患 间 良好 的感 隋交 流 ; 在 此基 础上 , 根据 不 同个 体特 点 相 继进 行轻音 乐欣 赏 、 古 诗 词 朗 诵 讲解 、 书法 绘 画欣 赏 、 脑
均 是 急性起 病 , 人 院后 分 别 出现 头 泣 、 发怒 , 以放松心理压力 ; ⑤沟通和交流 : 启发患者
脑 卒 中后抑 郁症 ( P S D) 是脑 卒 中后 常 见 的综 合 1 . 4 . 3 心 理 干 预治 疗
卒 中发 生 后 由 于 生 活 、 工
征, 其 发生 率 2 5 % 一6 0 %… , 严 重 影 响 患 者 神 经 功 作 、 经济 、 家庭 、 社 会地位 的突然 变化 , 必 然 给 患者 造
1 . 4 . 2 药物治疗
虑淡漠或急性情绪障碍 时, 及早予以药物治疗。轻 3 讨 论 度者一般给予 苯二氮革类 ( 阿普 唑仑 、 艾 司唑仑 ) ; 主要表现为卒 中后持续 的情绪 中重度者首 选选择 性 5一H T再摄 取抑制 剂 ( 氟西 征的精神障碍状态 , 悲 观厌 世 、 绝望 、 缺 乏 主 动性 、 焦虑 烦 躁 、 睡眠 汀、 舍 曲林等) ] , 次选三环类 、 四环类抗抑郁药 ( 多 低 落 、
人 选 病例经 非 对 照统 计 分析 , 抑 郁 卒 中后 康 复操 、 患者 间 的座谈 交流 、 适 当的生 活 技 能 争取 家庭 支持 和社 会支持 。
2 结果
症采 用汉 密 尔顿抑 郁 量 表 ( HA MD) 1 7版 评 定 , 各 项 训练和成果展览 、 组织小型文体活动等。其间 , 积极
均接受神经 内科系统 的脑卒 中 例。痊愈 2 1例 ( 3 2 . 3 1 %) , 显效 2 5例 ( 3 8 . 4 6 %) , 缓解 1 4例 ( 2 1 . 5 4 %) , 未愈 ( 自动 出 院 ) 5 例 人院后一旦发现有睡眠障碍 、 焦 ( 7 . 6 9 %) 。 脑卒 中后抑郁症是 以心境和情感低落为主要特

脑卒中后抑郁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探析

脑卒中后抑郁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探析
口固
2 0 1 4 N O . 0 4 一 删 州
临床医学
脑 卒中后抑郁 及其 对神经功能康 复的影 响探析
殷 萍 魏 亚芬
黑龙江省医院 。 黑龙江哈 尔滨
1 5 0 0 3 6
【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脑卒 中后抑郁( P o s t -S t r o k e D e p r e s s i o n , P S D ) 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 的影响 。 方法 该次研究选取该院在 2 0 1 2 年1 月一 2 O l 3 年1 月收治 的急性 脑卒 中患者 4 O 例作为研究对 象 。 在该组患者确诊后第 2 个 月、 第4 个月 、 第6 个月, 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 表、 抑郁 自 评量表评价患 者的抑郁 情况 , 应用 神经功能缺损评 分评价神经功能 康复情况 , 并对评价结 果进行 比较 、 分析 。结果 该 组患者治疗后 2 个月 的 H A M D 、 S S S 的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后 4 个 月及 6 个月时的评分( P < 0 . 0 5 ) ; 治疗后 2个月 的 A D L评分显著低 于治疗 后 4个月 、 6个月 的评分 ( P < 0 . 0 5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治疗 后 , 该组患者在 神经功 能恢复方 面 , 有2 5 %治愈 、 4 5 % 好转 、 2 0 % 进步, 总有效 率为 9 0 %; 在抑郁 情况方面 , 治愈 3 0 %、 好转 4 0 %、 进步 1 5 %, 总有 效 率为 8 5 %。结论 脑卒 中后抑郁会影 响神经功 能康 复的时间和速 度 , 临床上 建议进行抗抑郁 治疗 , 既可以缓解脑卒 中后 抑
脑卒 中的发生通 常都 为意外事 件 , 患者在 发生脑卒 中后 , 容 易发生 各种并发 症 , 如机能 障碍 、 神经 功能缺损及 抑郁症等 , 同 时也会导致患者生活 自理能力 的衰退。 脑卒 中后 , 大部分患者都

关于5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关于5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组 仅 给 予 一 般 抗 焦 虑 药 物 口服 ,如 多 塞
选择 性抑制 5 一 羟色胺再摄取 ,使突触 间 隙5 一 羟 色胺 含量 升高而达 到抗抑郁 的 日 的。对急性 期和长期 治疗 的疗 效 , 与其 他抗抑郁 药物 比较有 高度安 全性和耐受
性 ,对 心 脑 血 管 系统 的 安 全 性 高 ,对 抑
关键词
脑卒 中
抑郁症
治疗
脑 血 管 病 日前 在 我 闰 是 主 要 死 亡 与 致残原 因之一 ,其发病率逐年 } 升 ,而 抑 郁 症 是 脑 卒 中后 常 见 的 并发 症 ,发 病 率高达 4 0 %… 。由于脑卒中后抑郁症 的 期表 现不 典 型 , 【 j _ 并 发其他 内科疾病 ,
重视 对 卒 中后 抑郁 症 的预 防 和 治 疗 。
2 范 肖东, 汪 向东, 许 义新, 译. I C D— l O 精神与行 为障碍分类 临床 捕述 与诊 断要 点l M1 .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1 9 9 3 : 5 5 .
3 钱f 一 义, 李芝 萍.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风后焦虑 状态5 0 例『 J l 『 _ 中国中医急症, 2 0 1 0 , ( 1 2 ) : 2 1 3 2 . 4 王松 国. 脑卒 中后抑 郁症 的怖J 末分析| J I _ 中
平片 、阿普唑仑片 。两组疗程 均 8 周。 疗 效 判 断 标 准 :采 用 ’ 『 义密 尔 顿 抑 郁
量表( H A MD ) 评 分 于治 疗 前 后 对 两组 病 例
郁 症 的疗效 ,对 中老年患者 的疗效 、耐 受 性 、安 全 性 ,都 是 在 全 球 公 认 的 一线 抗抑郁药 物 。而舒肝解郁胶囊是南贯叶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治疗体会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治疗体会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及神经功能康复的治疗。

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也就是神经系统的药物与支持治疗,观察组使用氟西汀治疗,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抑郁症和神经功能康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症和神经功能康复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

结论氟西汀能够有效的控制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况,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中非常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抑郁症;神经功能;康复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57-02老年脑卒中不仅会使患者出现运动障碍,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产生抑郁症,脑卒中抑郁症会阻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院在临床使用氟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对患者抑郁症和神经功能的康复起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具体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诊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00例,都符合老年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

年龄60-80岁。

平均年龄(67.2±2.4)岁,脑出血患者19例,脑梗死患者31例;观察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8.3±3.1)岁,脑出血患者21例,脑梗死患者29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情等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先做神经内科的常规与康复治疗,对照组使用安慰剂茴拉西坦进行治疗,药物100mg/d,治疗持续2个月;观察组患者使用氟西汀进行治疗,药物25mg/d,持续2个月。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尿常规、血常规等相关检查,观察监控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药物反应。

1.3 疗效评定标准在治疗后对患者随访5个月,使用抑郁状态量表(sds)的评分标准与神经功能缺损(messs)的评分标准来评估患者治疗效果[1]。

拉莫三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共病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

拉莫三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共病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

拉莫三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共病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近年来,拉莫三嗪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作为抗抑郁药物,被广泛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拉莫三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10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治疗组患者口服拉莫三嗪8mg,每天2次;草酸艾司西酞普兰20mg,每天1次。

对照组患者口服安慰剂,每天3次。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12周。

治疗前后使用抑郁症状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使用脑卒中后抑郁症状评定量表(HAD)评估患者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抑郁症状治疗前后的比较显示,治疗组治疗后的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0%。

结论:拉莫三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拉莫三嗪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对患者的安全性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拉莫三嗪作为一种抗抑郁药物,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中枢5-HT2A受体和受体再摄取来发挥作用。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则是一种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两者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中具有互补作用,可以提高抑郁症状的缓解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本研究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拉莫三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方案。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该疗效,并研究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往往导致患者长期的瘫痪或导致其他严重后遗症。

在康复的过程中,患者也经常面临着抑郁症的困扰。

近年来,关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常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焦虑或是什么都不想做等类似症状。

据研究发现,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非常高,其主要原因是受损脑区的化学信号在脑内的不平衡。

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这两个方面。

在药物治疗方面,大部分医生选择使用抗抑郁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影响脑内的神经递质,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一些抗癫痫药物、镇静药物和睡眠药物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并且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指示来使用。

在心理治疗方面,有认知行为治疗(CBT)、白羊教育(SEE)、支持性治疗等治疗手段。

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心理治疗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通过受训的治疗师指导下的自我管理技能、认知重构和修补支持,患者可以逐渐重建自己的生活,并减轻他们的症状。

除了药物和心理治疗外,一些其他的治疗手段也会被应用到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中。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物理治疗也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

此外,音乐治疗、艺术治疗等非传统的治疗方式也被一些医生所采用,通过这些治疗方式,可以使患者感到更加放松和愉快,从而缓解他们的抑郁症状。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有望应用到脑卒中后抑郁症研究之中。

例如,一些基于脑刺激的治疗方式,如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已被证明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效。

此外,一些neurofeedback治疗方案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这些治疗手段都使用了神经调节技术,通过直接操纵脑部信号来调节脑内化学物质的平衡,有望能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

总之,脑卒中后抑郁症是常见的疾病,它会给患者造成重大的困扰,也需要我们更加严谨和科学地研究它的成因及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分析

(ots k e rs o S 是 脑 血 管 病 ps t e dpes n P D) o i
纳 入 标 准 :9 5年 全 国 脑 血 管 病 学 对 照 组 3 19 0例 采 用 常 规 给 予 氟 西 汀 及 心
治 3例 除 常 规 给 予 氟 西 汀 最 常伴 发 的 精 神 障 碍 之 一 ,其 发 病 率 占 术会 议 制 定 的诊 断 标 准 [ 其 中 出血 性 脑 理 治 疗 : 疗 组 7 2 1 .
4 02 ) 3 0 2
摘 要 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 中后抑郁症 的临床分析。方法 16例脑卒 中患者 中确诊 为脑卒 中后 抑 8
郁 症 的 患者 l3例 , 分 析 受 损 部 位 、 度 与 其 之 间 的关 系 , 随 机 分 成 两 组 , 照 组 和 治 疗 组 , 照 组 3 O 先 程 再 对 对 O例 , 治
维普资讯
< 海南 医学 )o7年 第 l 卷 第 7期 2o 8
文章 编 号 :0 3 6 5 (07 0 — 1 6 0 10 m 3 0 20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2
临床 研 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 中后抑郁症临床分 析
高晓峰
( 北省 武汉 市 第一 医院 , 北 武 汉 湖 湖
关键词
脑卒 中后抑郁症 ; 受损部位 ; 程度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 临床分析
中 图 分 类 号 : 4 ." 文 献 标 识 码 : R7 913 A
1 对 象 和 方 法
脑 血 管 病 是 目前 人 类 病 死 率 最 高 的 三 大类 疾 病 之 一 ,其 并 发 症 常 常 成 为 I 临
7分 ≥2 究 在 国 内 相 对 较 少 。 此 , 们 对 16例 评 分 ≥ 1 者 确 定 为 抑 郁 症 , 4分 者 为 我 8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调查研究和分析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调查研究和分析
生 的相 关 因 素进 行调 查 分 析 。 结 果 2 8例脑 卒 中患 者 全部 纳 入调 查 研究 , 6 出现 P D共 1 0例 , S 0 发生 率 3 .%。 73 脑卒
中后 抑郁 与 年 龄 、 别 、 性 文化 程 度 、 脑卒 中的位 置 、 并基 础 疾 病 如高 血 压 、 尿病 等 , 合 糖 以及 发生 脑卒 中的次 数 、 卒 脑
d a n s d i u o p tlf m a u r 0 9 t a u r 0 1 t ee wee 1 0 c s sP D,t ePS td f1 0 c sst e ig o e n o rh s i r a o J n a y 2 0 oJ n a 2 1 ,h r r 0 ae S y h D su yo 0 a e h
Re e r h a d a a y i o ee a tf co so e r s i n a t rs r k s a c n n l ss fr lv n a t r fd p e so fe t o e
】E Yu x a , e in
Itra Me iie h a gPoic in eCt T i e pe SH si lJa d 3 1 1 , hn nen l dcn ,Z  ̄i rvn eJad i hr P o l ’ opt , in e 16 2 C ia n y d a
方 法 选取 2 0 0 9年 1月 ~ 0 1年 1月 在 我院 确诊 的脑 卒 中 患者 2 8例 进行 调 查 , 中出 现 P D共 10例 , 研究 对 21 6 其 S 0 本
10例 P D患者 的 年龄 、 别 、 0 S 性 文化 程 度 、 病次 数 、 程 、 发 病 病变 性 质 、 变部 位等 指标 作 为 可 能影 响 脑卒 中后 抑郁 发 病

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
2。 )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 前后神 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例 I ± ) i s
岁 , 死 2 , 出血 8例 ; 脑梗 0例 脑 轻度抑郁 1 例 , 7 中度抑郁 8例 ,
重度抑郁 3例。两组 患 者在 年 龄、 性别 、 中类型 、 郁程 度 、 卒 抑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 , 明显差异 。 均无 12 治疗 方法 . 两 组 患者 都给予 神经 内科 常规 治疗 ( 括 营 包
中图分类号 : 7 9 1 R 4 .3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187 (0 6 0 -2 40 10 -14 2 0 )50 7 -1
评分都有不 同程度下降 ( 00 ) 两组 比较 , P< .5 ; 观察组 下降更 明显 ( 0O ) P< .1 。两组患者 治疗后神 经功 能缺损 评分 都有 综合治疗 比常规神 经 内科 和 康复治疗 对抑
密顿抑郁量 表( A D 1 H M )7版评定其抑郁程度 , 8 0~ 分为无抑郁
症状 、 6分 为轻度抑郁 、7~ 4分为 中度抑郁 、 5分 为重 9~1 1 2 ≥2 度抑郁 , 入选患者 H MD评分均 ≥9分 。随机 分为观察 组和 A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 神经 功能 缺损 的变化 .
脑卒 中后情感障碍是 脑卒 中的常 见并 发症 , 包括脑卒 中后 抑郁或 焦 虑。 国外 报 道 脑 卒 中后 抑 郁 的 发 病 率 多 在 4 %- 0 5% , 0 国内为 3. % , 中轻度 2 .% , 42 其 0 2 中度 1 .% , 度 3 04 重 .
7 … %

2 1 治疗前后两组 患者 抑郁 的变 化 .
两组 患者治 疗前 H M A D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00 )治 疗后 比治疗 前都 有不 同 P> .5 , 程度下降 ( 00 )两组 比较观察 组下 降更 明显 ( 00 ) P< .5 , P< .1 ,

奥氮平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

奥氮平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

奥氮平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究奥氮平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符合脑卒中后抑郁入选标准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人,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脑血管治疗下服用舍曲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加服用一定小剂量的奥氮平,治疗一个月后通过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巴氏指数量表(MBI)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评分情况以及各自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奥氮平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的HAMD、MBI、CSS评分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5)。

结论:奥氮平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在临床上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临床检测显示该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忧郁状况,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关键词】奥氮平;舍曲林;脑卒中后抑郁【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077-02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后并发症。

一般多指中风或脑血管患者在发病2月到1年内产生的器质性情感障碍[1],该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一般认为其发病是由于缺血性病变导致脑内生物胺的利用度有所降低,例如脑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分泌减少[2]。

PSD按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抑郁和重度抑郁两种类型。

如果该病不给予重视和及时治疗,将可能严重影响患者及周围亲戚的生活质量,该病也可能提高脑血管疾病的复发率以及降低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临床上及早诊断该疾病并给予相应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对我院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取奥氮平联合舍曲林的疗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从2016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符合脑卒中后抑郁入选标准的86例患者,其中男患者40例,女患者46例,年龄为50~80岁,平均年龄为(73.65±9.5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人。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素导致 脑卒 中后 的生理 及心理平 衡失 调从 而导致反
查不 合作者 。
1 2 病 例分组及 治 疗方 法 . 根据 治 疗方 案 的 不 同
分为对 照组 5 4例 , 给予脑 卒 中常规神经 系统药 物及 支 持治疗 ; 治疗 A组 6 6例 , 对 照组 基础 上 给予 金 在
应 性抑 郁状态 。P D可延缓 卒 中后 神经功 能缺 损 的 S 恢复 , 可导致患 者生存 质量 和生 活满意度 下 降 J 。 金纳 多为 银 杏 提 取 物 , 要 成 分 为 黄 酮类 、 主 萜
注: 与治疗前 比较 , P<0 0 ; . 1 与对照 组 比较 , P<0 0 ; . 5 与治
疗 C组 比较 , P< .5 0 0
院收治 的 2 3例 P D患 者 为研 究 对 象 , 中男 16 3 S 其 4 例、 8 女 7例 , 年龄 4 8 ( 0 3±4 2 岁 , 2~ 3 6 . . ) 均符 合第
采 用 H MD量表评 定抑郁 症状 。 A
0 0 ) 帕 罗 西 汀组 低 于 对 照 组 ( 0 0 ) 结论 .5 ; P< .5 。 中 图分 类 号 : 73 3 R 4 . 文献 标 志 码 : B
治疗 2周后 , 各组 H M A D评 分均较治疗前 降低 ( P<
00 ) 金纳多 + 五加组 和舍 曲林 +尼 莫地平 组治 疗后 无统 计 学差 异 , 均较 帕 罗西 汀组 和对 照组 降低 ( .5 ; 刺 但 P<
几 种 方 案 对 P D均 有 较 好 疗 效 。 S 文章 编 号 :0 22 6 2 1 )80 2 -2 10 — X(0 0 7 - 40 6 0
关键 词: 脑血管意外 ; 抗抑郁药 ; MD评分 ; HA 刺五加 ; 曲林 舍

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进展
对 5 0例 门诊 和住 院病人 进 行研 究 , 现 P D总 患 2 发 S 病率为 3 . 42 %。由此可 见随着 脑卒 中致 死率 的下 降 ,
引 起 社 会 足 够 的 重 视 , 就 P D 的 治 疗 研 究 进 展 综 现 S 述 如下 。
所 以也 为 S R 类 药 物 治 疗 P D 提 供 了理 论依 据 。 SI S
李 敏 雅
脑卒 中后抑 郁 ( ots o e d pes n S 是 替林 、 p s—t k ersi ,P D) r o 丙米 嗪 、 去郁 敏 、 甲替林 等 。此类 药物起 效 去 常见 的脑 血管病 并发 症之 一 不仅 影 响患 者 的功 能
时 间一般 在用 药后 2 4周 , ~ 治疗 范 围较 窄 , 毒性 主 其
恢复, 还在 一定 程度 上降低 康 复治 疗 的效果 。 生 活 使 质量 显著 下降 , 加 死亡率 【 增 l l 于脑 卒 中后抑 郁是 。关 否属 于抑郁 症 的争论 由来 已久 ,应 该说 这 种抑 郁更 应 该是 一种 抑 郁 障 碍 ,S P D的 患病 率 因与 其研 究 采
全科医学临床 与教育 2 1 年 1 第 九卷第 1 Ci cl d ct n f ee l r t e a . 0 o 9 N . 0 1 月 期 l i ua o n r a i J 2 1,V 1 , o n aE i o G a P cc n l . 1
脑 卒 中后 抑 郁 的治 疗进 展
要损 害心脏 和 脑 。 由于心脏 副作 用 ( 房室传 导 阻滞 ) 、
直立 性 低血 压 和过 度危 险 等 , 已不适 用 制 为 选 择 性 地 抑 制 突 触 神 经 . 2 S I
用 的病 例来 源 、 断标 准 、 估 时 间 以及 卒 中后 的 阶 元 对 5 H 诊 评 ~ T的摄取 , 而增 加 突触 间隙 中 5 H 从 一 T的浓 段不 同 , 病率差 别较 大 。国外 研究 报 道 , 卒 中后 度 而 发 挥 作 用 。P D患 者 的 脑 脊 液 5 羟 吲 哚 乙 酸 发 脑 S 一 抑郁 障碍 的发生 率在 2 %~ 0 0 5 %之 间l 国 内龙 洁 等_ ( 一 A 含量 减 少 ,一 I A是 5 H 2 l , 3 1 5 HI A) 5 HA 一 T的代 谢产 物 ,

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

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

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脑卒中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有学者经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有直接性的影响。

临床表明,脑卒中后抑郁属于急性脑血管病灶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在21%~47%。

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涵盖了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及生活期望值降低等,尤其是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尤为显著。

由于脑卒中患者在发生后抑郁之后会对神经功能产生影响,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便显得极为重要。

通常的治疗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治疗及药物对症治疗等。

为了进一步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对神经功能康复造成的影响进行探究,该课题笔者在分析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防治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标签:脑卒中;抑郁;神经功能康复[abstract ] Depression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after stroke,some scholars studies suggests that depression after stroke has a direct impact on neural function recovery. Clinical indicated that depression after stroke belongs to a relatively common complications in acute cerebral vascular lesions,the incidence was 21% ~21%. Clinical main symptoms covers the low mood,loss of appetite and a decreased life expectancy,especially the advers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such as anxiety,depression,particularly remarkable. Because after the depression after cerebral apoplexy patients affect neural function,so it becomes very important to take timely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he usual treatment measures including health education,psychological treatment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 drugs,etc. In order to further the neur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fter stroke rehabilitation,explore the impact of this topic,the autho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epression effect on neural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troke,on the basis of further related to depression after stroke prevention strategy has carried on the exploration,hopes for neural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to provide some valuable reference.[Key words] Stroke;Depression;Nerve function rehabilitation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来讲,属于一类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在脑卒中发病之后的2个月~1年中较为多发[1]。

脑卒中后抑郁的病理机制及干预措施

脑卒中后抑郁的病理机制及干预措施

脑卒中后抑郁的病理机制及干预措施脑卒中后抑郁是指在脑卒中发生后出现的情绪障碍,表现为情绪低沉、乏力、对生活失去兴趣等。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导致的神经损伤和功能障碍可能与抑郁的发生相关。

脑卒中后抑郁的病理机制虽然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认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包括神经损伤、炎症反应、神经递质紊乱以及生活质量下降等。

一、神经损伤和功能障碍脑卒中引起的神经损伤和功能障碍可能是诱发抑郁的重要因素。

脑卒中导致大脑出血、脑缺血或脑梗死,造成神经细胞的坏死和功能丧失,进而导致大脑功能受限。

这种功能限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进而引发抑郁的产生。

另外,神经损伤后还会导致体内一系列生物化学改变,如神经递质的异常分泌和神经炎症的发生,这些生物化学改变也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炎症反应脑卒中发生后,损伤的脑组织会引起炎症反应的发生。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损伤或感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神经细胞的进一步损伤。

炎症反应引起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情绪的调节。

炎症反应与抑郁的关系已被广泛研究,研究发现,炎症反应的激活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具有密切关联。

三、神经递质紊乱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可能与神经递质的异常分泌有关。

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

这些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脑卒中导致的神经损伤和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神经递质的异常分泌。

研究发现,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下降,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加,这些变化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

四、生活质量下降脑卒中后患者常因身体功能障碍、精神状况不佳和社会支持不足而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常感到自卑、无助和无望,这种消极情绪会使他们失去对康复的信心,从而加重抑郁的症状。

此外,抑郁还会影响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和认知功能,进一步加重生活质量的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探析
作者:雷雅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2年第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抑郁的药物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疗程为1-6周,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汉密顿评分。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汉密顿评分于治疗后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脑卒;文拉法辛;舍曲林;不良反应
脑卒中后抑郁是一种临床高发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病患后并发的疾病,如果对此病症的治疗不够及时彻底,影响的不仅是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也有极大的危害,增加了脑卒中的病死率[1]。

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是非常重要的。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是一种起效快,抗焦虑和抑郁的双重功能抗抑郁制剂,同时其有较好的依存性和安全性,对于脑卒中的预后及其后期康复都有重要意义。

本次的研究对比了脑卒中后期的综合治疗中的盐酸文拉法缓释片和舍曲林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旨在为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相应的合理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试验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患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

选定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平均年龄(75.89±11.55)岁;病程(18.45±7.56)个月。

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于所选取的患者的脑卒中均符合对这一病症的诊断标准,同时经CT或MRI证实,两组所选取的患者其抑郁障碍符合诊断标准,同时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总分大于17(P>0.05).排除了对药物敏感者,患病前存在行为过激者,肝肾功能受损以及对酒精和药物有心因性依赖的患者。

1.2 方法在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口服文拉法辛缓释片和舍曲林。

其中文拉法辛缓释片的初始剂量为37.5mg/d,舍曲林的初始剂量为25mg/d。

疗程中观察患者的各项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数据考察,并于6周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判断应用HAMD评定,评定时间为治疗前与治疗后的1周、2周、4周、6周末,在6周末,行HAMD减分率判定,减分率大于70%为治愈,大于50%有效,大于25%为进步,小于25%为无效,在治疗前与治疗后行血尿常规检查以及肝肾功能检查。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全部采用SPSS11.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卡方X2检验,对比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以P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HAMD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起始1周末,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因严重的不良反应退出试验的病例,观察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2例为头晕其中多例伴有口干,停药后相伴症状消失;对照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3例恶心、头晕,4例视物有轻微模糊。

停药后,相应症状消失。

3 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患病后所并发的情感障碍[2]。

其发病机制,现今多认同为中枢神经系统之中的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的代谢障碍。

患病后对于大脑皮层有极大的损伤,致使皮层下结构的丰富的神经细胞受损,进而对于脑卒中后期的康复极为不利,致残及致死率较高。

此外,对于脑卒中后的社会环境也给予病患一定的心理压力。

国内数据统计,脑卒后抑郁的发病率达到25%-49%[3],同时,国外数据的统计中其致病率为25%-76%,但多在35%-55%区间[4]。

对于患者的综合治疗不排除物理治疗方式,即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重组机能,调整其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可塑造性。

同时主要对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5-羟色胺(5-HT)两者的代谢率是否存在障碍具有密切的联系[5-6],对于脑卒后抑郁的药物治疗,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同舍曲林均为抗抑郁制剂,其中,舍曲林的临床表现为情绪兴奋、胃肠道有不适反应,些许激越状态,但是药物相对而言不十分稳定,安全性相对没有确定保证。

对于药物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别于舍曲林等抗抑郁剂,其在抗抑郁的同时,也具有抗焦虑的功效,经数据统计,观察组的用药,盐酸文拉法缓释片的安全性和治疗的依从性能要更好。

总之,对于脑卒后抑郁的治疗不仅仅能辅助患者提高其病后的生活质量,完善其身心健康,同时也对于患者的脑卒后的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治疗中,在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之外,还要结合药物及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在药物治疗的方案选择上,推荐对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这一一线用药的应用,在对比其同舍曲林的临床应用的疗效来看,其较好的抗焦虑和抗抑郁性,以及其较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从而降低脑卒后这一病症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Keller MB,Pinder RM.The role of mirtazapine in the pharmacotherapy of depression[J].J Clin Psychiatry,2008,61(3):609-610.
[2] 周盛年,于会艳,刘沥青,等.脑卒中后抑郁[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7,17(4):154.
[3] 杜海霞,郭芳,郭素琴,等.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儿童抑郁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1):70-71.
[4] 刘永珍,龙洁.卒中后抑郁状态对预后的影响及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2001,9(4):245-247.
[5] 贾艳滨.周迁璋.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24(6):66-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