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漫谈

合集下载

坚持每天站桩,一定可以成功!秘诀要点

坚持每天站桩,一定可以成功!秘诀要点

坚持每天站桩,一定可以成功!秘诀要点一、初级阶段、基本原则:第一,不要过多考虑细节,就舒舒服服的站去。

体会一下站在辽阔的平原上,一眼望出去,心胸开阔,杂念俱销的感觉。

站桩就是休息是滋养,不是体能锻炼,更不是思考!!心态上要保持轻轻松松。

别把练功夫当负担,宋世荣老先生说“要玩而求之”,这是内家拳入门的钥匙。

大家要往轻松愉快里练,往神清气爽里练。

最开始站桩的时候可以听轻松的音乐,可以看风景。

刚开始诸事不问,累也不管,错也坚持!先在姿势大概正确的前提下保持时间。

最起码冲到三十分钟,然后再往里面转。

第二,重心在涌泉穴上,保持下肢三节(胯、膝、踝)的弹性,千万不要把腿站死了。

不要把重心压在脚跟上,不然容易伤后脑。

因为脚跟联着后脑的神经。

第三,颤抖是好事,出汗是好事,不用担心。

长辈说“出完大汗出臭汗,出完臭汗出细汗”,到了只细细出汗,但不疲不喘才算进门。

刚开始大汗淋漓的关是一定要过的。

第四、肩的问题不要问,先站去。

松肩涉及的要素太多,说不明白,越说越糊涂。

其实就是耗的肌肉没劲了,筋就抻开了,筋一开就不用别人给讲了,自己就明白了。

第五、调整桩架的时候可以用点劲,站桩的时候不要用劲了!调整桩架,肯定是要用点力气的。

但是调完之后,要在保持桩架的基础上,把肌肉慢慢放松下来,一丝丝的放松。

刚开始一放松,桩架就散了,又恢复原状了。

不要急,也不要怕,这是正常的。

千万别为了保持桩架,把肌肉绷得死死的。

那就失去桩法的灵性了。

怎么办?架散了?再调。

又散了?还调!一遍一遍,来它个千百遍就这么跟自己做游戏,找找到底是哪的肌肉还紧张着,碍着自己桩架定型?把它松下来。

就这么一遍一遍的碰。

碰来碰去,咔嚓一下,骨头对上了,肉一下就松下来了,血也就通了。

二、练功时间与强度:初学者开始训练松静桩,一定要贯彻放松的要点,以舒适内养为主,要求保证每天练习一次,多则不限。

松静桩的根本是松、静二字,松则血脉畅通,静则心神滋养,关键是要站的舒舒服服。

此功法具有非常良好的养生内壮功效,练后应感觉到精力充沛,虽身体稍有疲惫,是为疲劳关未过之故。

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站桩是一种传统的武术功夫,自古以来就有传人。

在当今社会,站桩已经广为流传,成为武术和拳击表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站桩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

我从事站桩三十多年,在这期间体会到了太多太多,也收获了不少快乐和满足感,从而让我不断进步和成长,以下就是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首先,站桩的训练能够培养人的耐力和力量。

我们通过站桩的训练,耐力明显提高,而力量也逐渐增强。

站桩的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耐受能力,使身体强健,比一般的身体锻炼要有效的多。

其次,站桩的训练能够强化自身把控力。

站桩的训练意味着要保持一定的姿势,尤其是身体的把握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从而使我们更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功夫水平。

第三,站桩的训练能够改善心理素质,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境。

站桩的训练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身体和情绪,使我们更有耐心,更有容忍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困境和挑战。

最后,站桩的训练能够帮助人们提升气功水平。

因为站桩训练有助于增强腹部核心肌肉的力量,从而增强气功,能够更好地应用气功,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三十多年来,经历了站桩的训练,我有很多感受。

站桩的训练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强健,也有利于心理的健康,能够更好地改善气功水平,从而提高我们的功夫水平。

当然,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还要坚持不懈,才能够真正地获得好的收获,才能够有所进步。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练习,只有拥有毅力和坚持才能够取得成功,也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练站桩几十年的快乐和满足感。

站桩的感受和体会

站桩的感受和体会

站桩的感受和体会站桩是一种常见的身体训练方式,通过保持特定姿势,锻炼身体的力量和耐力。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站桩给我带来了许多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起初,站桩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

我发现保持同一个姿势对我的身体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我的肌肉开始颤抖,我感到疲倦,甚至有些痛苦。

但是,我决心坚持下去,并且逐渐适应了这种新的训练方式。

通过站桩,我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力量的潜力。

我能够感受到我的肌肉在不断的发力,我的身体在不断地变得更加稳定。

我感到自己的腿部肌肉变得更强壮,我的核心力量也得到了提升。

这使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

站桩也教会了我如何集中注意力。

在站桩的过程中,我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我的身体上,专注于保持正确的姿势。

我学会了屏住呼吸,聚焦于自己的感受。

这样的专注能力不仅在站桩时有用,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站桩还让我体会到了身体和心灵的平静。

当我站在那里,专注于我的呼吸和姿势时,我感到自己的心情变得宁静和平静。

这种平静感使我能够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

站桩成为了我舒缓压力的一种方式。

站桩的过程中,我还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时候,当我感到疲倦或者不舒服时,我会想要放弃。

但是,我学会了通过意志力和决心来克服这些困难。

我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这种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在我日常生活中帮助了我。

通过站桩,我还发现了身体和心灵之间的联系。

当我站在那里,静静地感受着自己的呼吸和身体的变化时,我感到自己与自然和谐相融。

我开始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并且更加注重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总的来说,站桩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身体训练方式。

通过站桩,我不仅锻炼了身体的力量和耐力,还获得了许多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我通过站桩学会了坚持不懈、集中注意力、控制情绪,同时也获得了身心的平静和和谐。

站桩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将继续坚持下去,享受这种训练方式带来的益处。

站桩的感受和体会

站桩的感受和体会

站桩的感受和体会站桩是一项非常有趣和有挑战性的运动,它可以锻炼人的耐力和意志力,同时也能够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在站桩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许多感受和体会。

站桩能够让我感受到身体的力量和稳定性。

当我站在地面上,双脚紧贴地面,身体放松,意识集中在脚底,我能够感受到地面传来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感到身体的稳定性。

同时,我也能够感受到身体的力量,尤其是腿部和腰部的力量,这些力量让我能够保持站立的姿势,不被外界的力量所摧毁。

站桩让我感受到身体的放松和平衡。

在站桩的过程中,我需要放松身体的肌肉,让身体自然地保持平衡。

这种放松让我感到身体的舒适和轻松,同时也让我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感受身体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在站桩的过程中,我会感到身体的微微晃动,这是身体在调整平衡的过程中产生的,我需要通过调整身体的重心来保持平衡。

站桩让我感受到身体的耐力和意志力。

站桩是一项需要坚持和持久的运动,在站桩的过程中,我需要承受身体的不适和疲劳,但我不能轻易放弃,我需要保持意志力,坚持到最后。

在站桩的过程中,我会感到腿部的酸痛和乏力,但我会告诉自己,我可以坚持下去,我可以战胜疲劳。

这种坚持和意志力的培养也会让我在生活中变得更加坚强和有毅力。

站桩还让我感受到了身体和心灵的和谐。

在站桩的过程中,我需要集中注意力,让身体和心灵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我可以通过调整呼吸和放松身体来达到这种和谐状态。

在站桩的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身体和心灵的连接,我会感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这种感觉让我感到非常愉悦和放松。

总结起来,站桩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有挑战性的运动,它能够锻炼人的耐力和意志力,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同时也能够让人感受到身体的力量和稳定性,放松和平衡,耐力和意志力,身体和心灵的和谐。

通过站桩,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也更加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够取得成功。

希望通过站桩这项运动,我能够在生活中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

论站桩的健身功效

论站桩的健身功效

论站桩的健身功能站桩是中华武术特有的一种特别训练,也是中华武术最重要的基本功,正确的站桩能够成立一种弹力条件反射。

这弹力条件反射反响表现为:肌肉内大批不同运动单位的肌纤维进行激烈地交替性缩短,产生弹性势能。

利用这弹性势能发力能够增添出拳、出腿的速度和力量。

传统武术将站桩成立的弹力条件反射称为“内劲”、“劲”、“整劲”、“浑圆力”等。

此为一项高级的发力技术,也是中华武术的中心。

发力是站桩的技击作用。

但站桩除了有技击作用外,还有必定的健身作用。

这一点被广大站桩喜好者接受。

甚至在有的门派中,将站桩划分为技击桩和养生桩。

以前,我写文章的要点,都在介绍站桩培养内劲的技击意义,而没介绍过站桩的健身作用,致使好多读者以为我只对站桩的技击方面有独到的研究。

其实不是这样,作为学习临床医学身世的我,对站桩的健身成效向来有思虑和研究。

我的领会和研究以为,站桩是拥有很好的健身价值的,并且其原理是科学的。

人体在训练站桩的过程中,处于一种适量放松,用小力的运动状态。

并且,人的注意力集中,精神放松,呼吸平均。

这是一种平和的有氧运动。

做这类运动时,能够促令人体的体内循环和内分泌,同时人体免疫系统的活动会明显增添。

而坚持训练就能够增添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挡力,还可以够令人体脏器的各项机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人体自己的免疫系统是人体疾病的最好的“预防者和医生”。

经过站桩加强自己的免疫力,进而达到预防一些疾病和治疗一些慢性疾病的目的。

并且,站桩有利于心血管,对改良情绪、减少压力也很有利处。

我和我的学员深有领会,我们长久站桩从不感冒,抵挡力显然加强,而极少患病。

还有,站桩练出内劲,即成立弹力条件反射后。

在练习站桩时,浑身主要肌肉内的大批肌纤维进行激烈的交替缩短,大批的化学能不停地转变成机械能。

这样,能够焚烧好多脂肪。

而坚持训练者,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减肥成效。

所以,正确的站桩练出“内劲”,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减肥运动。

还有,站桩练出内劲后,人体在一些特定的姿势能够引出弹力条件反射,令人体处于一种弹性状态,这类弹性状态让人感觉到很舒畅、轻松,是一种特别美好的特别体验。

我站桩8个月的亲身体会

我站桩8个月的亲身体会

我站桩8个月的亲身体会引言站桩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受欢迎的健身方法,对于改善身体健康、提升内力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我本人也是桩友中的一员,并且坚持每天进行桩功练习。

在过去的8个月里,我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许多变化和收获,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我的亲身体会。

桩功的定义和特点站桩,顾名思义是指以站立的方式进行的站桩功练习。

其主要特点是姿势简单,动作缓慢,以静态为主。

通过固定姿势,调整呼吸,以意念驱动气血行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我的桩功练习经历在保证每天坚持练习站桩8个月之后,我发现了以下变化:身体上的变化1.姿势调整:最开始站桩时,我的姿势往往不够正确,身体也不够舒展,但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我学会了正确的站立姿势,让身体能够自然而轻松地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上。

2.肌肉力量增加:随着不断的桩功练习,我的肌肉力量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增强,尤其是腿部和腰背部位的肌肉,明显变得更加有力和紧实。

3.脊柱调整:长期以来,我一直有背痛的问题,但经过8个月的桩功练习,我的脊柱逐渐得到调整,背痛情况有所缓解。

内心上的变化1.放松和冥想:桩功练习需要保持专注和良好的呼吸控制,这使得我在练习桩功的过程中能够达到一种放松和冥想的状态,这对于缓解压力和焦虑非常有效。

2.心理意志力增强:站桩需要持久的坚持和耐心,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我的意志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不仅在站桩中受益,也在生活中表现出更强的毅力。

3.自律性提高:每天坚持练习站桩需要一定的自律性,而我通过这个过程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自律和规划能力。

我的建议和体会1.姿势要正确:站桩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这需要借助教学视频或找到一位资深的桩友帮助你纠正姿势。

2.坚持时间和频率:每天坚持练习站桩,最好的时间是早晨和晚上,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练习时间和频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注意呼吸控制:在站桩过程中,保持深呼吸和均匀的呼吸非常重要,这有助于身心放松和能量的流动。

4.注意适度运动:在桩功练习之外,适度的有氧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血液循环和气血的调节。

漫谈站桩:大成拳养生桩入门指南

漫谈站桩:大成拳养生桩入门指南

漫谈站桩:大成拳养生桩入门指南中华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既博大精深,又至简至易,奥妙无穷。

这就是历史悠久、朴实无华,同时又奥妙无穷的站桩。

从古至今,凡是真正实践了益寿延年之目的的养生专家,大都获益与此。

站桩功的发展历史,可远远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篇》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

站桩受到历朝历代养生家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站桩具有极高的治疗疾病及健身价值,强身健体作用明显。

经数千年的发展,站桩功已成为内调、温养、祛病、防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健身法留传于世。

近代著名的武术家、养生家、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晚年还专门推出一种祛病强身的养生桩。

养生桩是通过松静自然使形体和精神同时得到锻炼,因其心静而无思无虑,固能养气安神;因其身静,而舒适、浑圆、气血通达;因其心静无过大消耗,使肌体得到补养而储能。

所以站桩者由静到松,由松到整,松中有紧,以达松静、沉实,而气血通达、祛病强身、身心康健,使习练者神明、体健、充盈、气达四梢而调身养性,锻炼高级神经中枢,促进血液循环,发挥体内燃烧,加速各系统的新陈代谢,达到调节呼吸,通畅血脉,舒和筋骨,温养肌肉,疏通经络,使神经系统得以调整,增进脏腑器官之间的协调,加强躯干四肢的坚固性及柔韧性,从而达到调节体质,祛病健身,增强人体机能的目的。

用现代科学理论分析实际练功效果来进行验证,大成拳养生桩,完全符合现代科学理论,达到了传统养生学与现代科学理论的统一。

大成拳养生桩站法有许多种,许多姿势都是因病设势,最为常用的是混元桩。

现简述该桩站法如下:首先神态自然,平心静气,双足分开,脚尖向前,平行站立,身体左右重心放于两足之间,前后重心置于脚掌与脚跟之间。

双膝微屈,小腹松圆,尾闾中正,头顶项竖。

下颚微收,臀部似坐非坐,背部似靠非靠,面部表情似笑非笑。

而后双手抬起,置于胸前,约与乳平,两手指之间距离与肩基本相同,两手手心向内,双肘左右微向外撑,同时又有向下松垂之意。

养生桩一代宗师王芗斋先生遗著《站桩漫谈》全文

养生桩一代宗师王芗斋先生遗著《站桩漫谈》全文

养生桩一代宗师王芗斋先生遗著《站桩漫谈》全文【导语】:王芗斋先生堪称史上“站桩”和“武术”的集大成者,他集各桩之长、去繁就简而创“浑圆桩(混元桩)”。

此桩颇具技击和养生之效,无屈膝折腰之苦。

时至今日,诸多武术门派用这一桩法来“筑基”和“换劲”——通过虚灵顶劲、含胸拔背等要领,将周身之力合为一体,养成中华传统武术要求的发力习惯;同时,越来越多的大众也开始站桩,体验到“一站通经血、一抱健康来”的奇妙!本文分两个部分:一是王芗斋先生简介;二是先生遗著《站桩漫谈》全文。

请相信:人体自有大药,站桩是启动自我疗愈的开关,绝非虚言!王芗斋先生简介:一代宗师——意拳(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1885-1963),名政和,又名尼宝,字宇僧,晚年自号'矛盾老人',先生生于河北深县魏家林村。

自1894年从郭云深大师学习形意拳。

因其终年苦修苦练,寒暑不辍,深究拳理,倍受郭老青睐,故尽得郭老毕生拳学之精髓。

弱冠之年,已成为一代名师。

解放前,蒋维乔、周潜川等气功名家不但敬佩王芗斋精湛的拳学,并且也深知他是具有上乘功夫的气功专家。

气功名家胡耀贞、刘贵珍等都曾经常求教于王芗斋。

王芗斋曾指出,气功并不神秘,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脏腑机能失去了平衡所致,而站桩气功的理论就是通过练功来调整人体的平衡,增强人体的调节平衡与控制平衡能力,以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

1960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聘请王芗斋为顾问,在广安门医院推广站桩功,开辟我国独特的站桩疗法,后来站桩功在全国广为流传,成为卫生部推广普及的五大气功功法之一。

王芗斋晚年在北京中心公园,以教站桩为主。

他广收各类病人,治愈者无计其数。

《站桩漫谈》全文:养生桩是内在锻炼的一种基本功夫,是一种养生健身之术,同时,因为它的姿势动作都是和人身的生理组织相配合,一方面使高级中枢神经得到充分的休息与调整,一方面使机体得到适宜的锻炼,兼有防病和治病之效,这是经验已经证实了的,因而也可以说是一种医疗学术,又可以说是艺术的锻炼,这本小册子,原为同学们人手一篇,领略较易,不同于问世之文,故不详解。

站桩漫谈:坐式桩法

站桩漫谈:坐式桩法

站桩漫谈:坐式桩法今天是2019年11⽉22⽇,农历⼗⽉廿六,⼩雪。

⼀⼤早,⼴东肇庆的温同学就给我发来微信报喜,他说:感恩东哥指导站桩和坐桩,我夫⼈很快就把娃⽣出来了。

恭喜温同学,恭喜温夫⼈,喜得千⾦,母⼥平安温夫⼈早些时候跟我学习站桩,怀孕后也⼀直在坚持,后来我教她坐式桩法,怀孕后期都是练坐式桩法,她每天都在群⾥报功课,从来不懈怠,记得9⽉底我去肇庆的时候,她还跟着⼤家⼀起参加集训,⽤练拳⾥的话讲,既肯听话,⼜能坚持。

坐式桩法对于孕妇的帮助⾮常⼤,我向来都是提倡孕妇要多站桩,尤其是练习坐式桩法。

因为坐式桩法,不仅对孕妇的精神、⼼理和⽣理各个⽅⾯都有不可思议的好处,更重要的还有这样两点:⼀是坐式桩法⾮常有助于母体⾥的胎⼉健康发育,之所以对胎⼉的健康发育有好处,是因为练习坐式桩法的孕妇⽓⾎都⽐较旺盛,胎⼉的营养很容易得到均衡。

⼆是坐式桩法能够有效缓解母亲在⾃然分娩时的痛苦,之所以能够缓解母亲⾃然分娩的痛苦,是因为坐式桩法能够让母亲⽣产时放松,即便就是剖腹产,产后恢复练习坐式桩法,也有助于母亲的⾝体康复。

借着⼩雪这个节⽓,还有这样⼀个好上加好的因缘,我就在这⾥简单讲⼀讲坐式桩法的问题。

所谓坐式桩法,顾名思义,就是坐着练习的桩法。

⽐较典型的坐式桩法有这样两种:⼀是坐式踩棉,⼆是坐式勾挑。

【坐式踩棉】动作要领:端坐在床上或椅凳上,⼤腿放平,⼩腿直⽴与地⾯约呈直⾓,两脚平⾏分开或向外略呈⼋字形,与肩同宽,全脚着地,两⼿置于⼤腿根部,⼿⼼向上,⼿指斜向前⽅,臂成半圆,腋下虚涵,要求⾝体放松、精神集中、呼吸⾃然。

意念活动:设想双脚像是踩在软软的棉絮上⾯,两⼿各握有⼀个棉花球,松紧控制是我们两⼿的棉花球如果握紧了要瘪,握松了要脱落。

意念双脚下踩,棉絮即有微微下陷之意,⼀踩即⽌,体会这时两⼿、两脚及⾝体的感觉,初习时如果⼿脚难以顾及,也可以专注体会两⼿握棉花球的感觉。

【坐式勾挑】动作要领:坐在床上或椅凳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平⾏或约呈外⼋字形,向前伸,⾜跟轻轻着地,膝关节微屈,⾜尖微向回勾。

站桩给身体带来的好处一般经历三个阶段:讲的非常透彻!

站桩给身体带来的好处一般经历三个阶段:讲的非常透彻!

站桩给身体带来的好处一般经历三个阶段:讲的非常透彻!第一阶段是对抗疼痛几乎所有中年以上的人站桩,肩颈腰背某处都会酸疼得难受。

但必须坚持下去。

站到不疼了,便是局部瘀滞在气血的不断冲击下终于疏通了。

随着全身气血的通畅,全身各处的顽疾会自然痊愈。

第一阶段对抗疼痛的关键是站桩时间要长。

站桩时间越长,疼痛的化解越快。

好比每天站4小时,1个月站通,疼痛化解。

每天站1小时,4个月站通化解。

对治病而言,自然都愿好得快,所以长痛不如短痛。

站几次时间短的,不如站一次时间长的。

打通身体的瘀滞也是量变到质变,只有累积到一定的量才会产生质变,自然多次的散量不如一次整量有利于促成质变。

第一阶段的消除疼痛是自己给自己治病,有四大好处:第一、安全。

不吃药不输液,没有吃错药和过度治疗的风险,自己治病首先是安全。

第二、管用。

每个人的血管连起来能绕地球两周,人的绝大多数疾病尤其是恶性病,都是血液病或由血液引起的疾病。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血液病基本上都是血液淤阻变质产生。

通淤阻最好的法子是站桩。

站桩对活血化瘀、治疗顽疾尤为有效。

第三、可靠。

为了治好亲人的病,人们倾家荡产寻名医,能不能消灾还不一定。

站桩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既不花钱,也不靠运气,完全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能不能治好自己的病,只靠自己的决心和毅力,自己救自己,是最可靠的福报。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

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

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

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

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

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站桩这项武术,由中华民族的智慧所创造,具有悠久的历史。

我认为,它是一种特质的武术文化,结合了松散的身体和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从而实现健康与调节的完美结合。

由于它具有较高的保护效果,所以被广泛用于武术训练中。

我已经学习站桩三十年了。

由于少年时代生活的限制,我只能每周一次在训练的时候进行站桩练习,每次练习只有不到半小时,却依然能够感受到练习站桩的快乐和舒缓。

站桩是一种运动训练,它以站立的姿势发展成为一种控制自身力量的训练。

它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拳击的特定行动,这种运动不仅增强了我体质,还完善了我的肌肉结构,磨练了我的意志。

练习站桩,我渐渐学会了控制自身动作,并能够毫不费力地移动,甚至在空气中保持自己的重心。

我的敏捷性和耐力也得以提升,我的身体也变得更加坚实。

站桩的特殊优势,尤其是在战斗中,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平衡,抗冲击性及伸缩性。

我不仅学会了在空气中保持平衡,也学会了在蓝石、岩石上徒步攀登,在练习中掌握了许多高难动作,如跳起、后空翻等。

站桩不仅仅是一种肌肉力量训练,它也是一种心灵训练,让我懂得了面对困难,要把握机会,不要放弃任何一分努力,并且要把握大局,灵活处理变数。

这三十年来,我从练习站桩中获得了很多,它教会了我勇于迎接困难、毅然决然、进取不息的精神,使我更加坚强、更加坚韧,永不
言败。

我相信练习站桩也能给其他人带来更多有益的影响,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全面的健康。

站桩,等于“傻站”?不能入静,就没有效果吗

站桩,等于“傻站”?不能入静,就没有效果吗

站桩,等于“傻站”?不能入静,就没有效果吗很多有经验的同修都说,站桩,就是傻站。

乍听之下,有几分道理。

可初学入门者,一定要注意,人家说的“傻站”,与你认为的'傻站”并不是一个意思,很多人“傻站”,就站成了死桩。

站桩,一定要站“活桩”,才能见效果。

什么叫活桩,什么叫死桩,我之前解释过很多遍。

这里简要的提一下:站桩,看似不动,实则内动。

通过我们的意识,引导我们的神,神驱使体内的气血流动,运动越强、越快,效果就越好。

我们的身体,犹如一棵立定的大树,不断地往底下扎根,越扎越深;上身躯干枝叶,不断的往上长,整体生机勃勃。

站桩,最大的难点,就是入静和身体酸疼难受的问题。

酸疼难受,只要见效果,一般人能够忍受,这也只是在初期适应的过程。

入静,说是最基础的,恰恰也是最难的。

通过入静的程度,可以评判,我们练习桩功的境界。

初级的静,只要意念专一即可。

就是在站桩的时候,只想一件事,念头单一,就算初入门了。

当然,这个专一的念头,最好是想与自身有关的,比如感受自己的呼吸,觉察自己的身体的麻胀感,最好还能体会到自身气血的流向。

师父一直教我们意想,自身仿佛在温水中,微微地,慢慢地荡水,像春天的微风吹拂柳条一样,特别的柔软,特别的舒服......其实,就是让我们意念专一,只想身体的感觉,在意想的过程中,身体一点点全面地放松下来,更便于我们快速地真入静。

有朋友说,我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控制不住不断冒出来的念头,就静不下心来,怎么办?首先,控制不住,就不要控制。

对抗,其实是最错的做法。

恢复本神,就是恢复自然本能的过程,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知识科技发展到今天,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大脑从小开始就被我们强度开发,甚至到已成为了我们沉重的负累,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加上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噪音污染,光污染,电子辐射,大棚果蔬,各种饮食添加剂,你想不浮躁,不焦虑,可能吗?但是,我们就真的甘心被奴役了吗?我们如何摆脱这种宿命?对,难,正是修道的意义,正是人与人区别所在。

站桩漫谈

站桩漫谈

站桩漫谈养生桩是内在锻炼的一种基本功夫,是一种养生(健身)之术,同时,因为它的姿势动作都是和人身的生理组织相配合,一方面使高级中枢神经得到充分的休息与调整,一方面使机体得到适宜的锻炼,兼有防病和治病之效(这是经验已经证实了的),因而也可以说是一种医疗学术,又可以说是艺术的锻炼,这本小册子,原为同学们人手一篇,领略较易,不同于问世之文,故不详解。

大家都知道口传心授尚不能在很短时日领会到,因此,我绝不敢认为这是完整无缺的,就算对的,也还须要逐渐改进。

我幼时多病,医药无效,于是弃读投师,寻求养生之术,既长外游各地,访名师寻益友,凡有关健身养心的学术和技艺,无不用心钻研,采其精华,舍其糟粕,博采广收,以期于养生一道有所成就,平生师友最多,皆各有所长,在教益和切磋琢磨中,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体会,并结合《内经·素问篇》的要义和拳学的基本功夫,参互为用,终于获得养生术的梗概,因此术的姿势,行站坐卧皆可用功,但以站桩为主,故名为养生桩(又名浑元桩)。

我年逾七十,身外无他物,仅对养生一道稍有心得,深愿贡献给广大人民,作为健身治病的一种方法,但我国养生之学,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除了片断点滴地散见于古人遗著外,仅凭口传心授流传下来,加之个人天性愚鲁,学识浅薄,用文字来详细而正确的说明养生桩的具体内容是不可能的,因此这段说明文字,不但失之于简单,有挂一漏万之处,而且缺点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深望海内同好多加指正,并盼同学们在学习中体会改进。

养生桩的来源和变迁我国养生之术历史悠久,但乏书籍稽考,也无文字记录,偶获片纸,也多残缺不全,根据先辈传述和多方的参考,个人认为,应是古代人类在大自然界同毒蛇猛兽竞争生存时,由争斗经验中,逐渐积累演变,不知经过多少千年多少万人的参加研究探讨中得来。

相传二千余年前,即有《内经》一书,为中医宝库,对防病治病之法记载甚多,其中素问一篇,就是专讲养生的,原文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站桩漫谈|摇法和旋法的练习(二)

站桩漫谈|摇法和旋法的练习(二)

站桩漫谈|摇法和旋法的练习(二)师父示范平步扶按桩前面,我们在《摇法和旋法的练习(一)》里讲到了「微风吹柳」和「风摆荷叶」的意念活动,如文所说,这就是摇法和旋法的一种基本练习,只不过我们更多的侧重于养生健身的锻炼,实际上,在实战技击训练中,我们在练习技击桩的时候同样需要进一步强化这样的意念活动。

比如摇法,我们可以采用任意一个站式桩法,设想自己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好像身外四周都有水的存在,这个假借一定要真,不真则难得其妙。

然后,我们用身体微微向左或向右靠去时,一定要用意不用力,刚开始靠的时候要慢一点,尽可能做得匀一点,细细去体会身体与水之间的那种阻力感,身体一有感觉即回。

回到哪里呢?回到我们身体最初的起始状态,简单地讲,感觉自己靠去多少就要回来多少,然后,我们再向同一个方向或者其他任意一个方向靠去,这里的任意一个方向,就是方向不确定的意思,也可以说是万变不离其中的道理。

当我们体会比较切实后,就可以适当把速度加快一点,意念的动作要激烈一点,比如我们只要朝某个方向一靠,就能激荡起层层浪花。

如果这时我们设想自己如巨人一般的站在大海里,甚至一动就会掀起惊涛骇浪,但切记一样是用意不用力。

初练的时候,身体稍有出形没有什么关系,锻炼既久,最好就不要再显形。

必须再三强调的是,不管我们设想身体是朝哪一个方向靠去,都是怎样靠去,就要怎样回来,一定要回到最初的起始状态,正如前人所说「存意检身,稍觉吃力,便要挽回,一动便觉,一觉便转,久之归于自然」。

再比如旋法,同样采用任意一个站式桩法,也是设想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好像身外四周都有水的存在。

然后,我们用身体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围绕着自身上下的这条中线做不同方向的旋转,这里的中线,就是从我们的头顶经过尾闾再到两脚中心的一条垂线,所谓上至于顶,下贯于足,要在尾闾正直,此即身体正直站立时重心之所在。

刚开始时,我们意念中的动作要慢一点和匀一点,待体会比较深入了,就可以适当地加快一点速度,动作也可以激烈一点,好像因为身体的旋转能够使四周浪花飞溅,甚至形成了漩涡,但也一样是用意不用力,以身体不显形为最好。

站桩漫谈|站桩不是神功,坚持自有神奇

站桩漫谈|站桩不是神功,坚持自有神奇

站桩漫谈|站桩不是神功,坚持自有神奇贤满法师:习劳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一段她发自内心的站桩感悟:站桩的效果,不是加油站,是一个存钱罐,一分一分的积攒;站桩的效果,不是喝参汤,是一碗香稠的小米粥,营养不伤人;站桩的效果,不是玉液琼浆,是一杯清茶,沁人心脾……站桩,给我精气神,给我对生活的把握,热情的承担生活,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好的享用这民族的瑰宝,完美自己。

田冬梅和我是同龄人,她是大姨的女儿,大姨就是我师母的姐姐。

记得我刚跟师父学拳没有多久就认识了她,还有她的爱人,屈指算来也快三十年了。

后来大姨多数时间都是在山上,所以,她们一家人经常在周末的时候开车上山看望大姨。

她接触站桩应该是很早的,但具体什么时间开始站桩的,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近几年,她上山的次数较为频繁,站桩自然也就成为了生活的一种常态,在山上的时候她每天都要站桩,而且还不只站一次,所以,她对站桩有这样的感悟,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不管是意拳,还是站桩,说到底都是体认功夫,既然是体认功夫,那就有一个体认的时间和体认的过程,需要像田冬梅那样去切实体认,着急不得,急也没用。

意拳不是呼之即出的屠龙术。

站桩也不是立竿见影的神功。

然而,意拳正是要通过站桩这一极为简单的相对静止的运动形式,去探索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精义要旨。

从养生健身的角度讲,站桩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身心状况,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进而通过站桩锻炼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站桩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养生健身功法,也可以说是经得起科学反复检验的一种体育医疗手段,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各种慢性病,丝毫不必夸张地讲,站桩对于几乎所有的慢性病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和意想不到的疗效。

我们之所以讲是不同程度的作用,因为同样都是站桩,哪怕就是一个老师教的同一样的站桩内容,对于不同的站桩个体,也就是每一个站桩锻炼的人,其领悟的程度和具体的锻炼都会有所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站桩是自己的事情,可以参考,不好比较,所谓各人饮水,冷暖自知,在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站桩漫谈(1)

站桩漫谈(1)

站桩漫谈(1)在中国传统修身练养文化中,对站桩的修持,在大部分功派里面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养生还是修炼武术,站桩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武术谚语就有百炼不如一站之说,还有:要把骨髓洗,先从站桩起,可见,古人对站桩所起的功用,功效是非常重视的。

自从上世纪气功养生热兴起,原本作为武术基本功的站桩逐渐从武术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时尚的健身,养生方式,并以其简单易行的方式和对许多类型疾病有着显著的康复疗效而逐渐受人喜爱,但是不可否认,由于站桩脱胎于武术内功,而武术内功,从刚开始入门,到身形的校正,到练习产生效果,再到强化,深入的练习,都是有严格的练功次序的,尤其是练功到一定层次产生功效,如排病反应,长功反应时身体疾病都会有一个螺旋反复的过程,而产生这些反应时,都需要有老师的指点和及时跟进,否则很容易因不明白其中的机里而产生畏惧,退缩的心理,而这种现象,在我们这几年的教功实践中并不少见,此外,站桩中,由于形体的姿势掌握不正确,导致不但收不到应有的功效。

反而因此练出毛病的也不少,在此,笔者不攢冒昧,愿将这几年教功经验和心得和盘托出,希望以此作为引玉之砖,与广大功友及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共同探讨站桩健身的奥秘,由于站桩的体式很多,而且武术站法和养生练法有一定的区别,而绝大部分人练功都以强生健体为目的,包括笔者练的也是属于这一范畴,因此本文探讨也局限在这一范围,为方便叙述,本文以最常见的太极混元桩为叙述蓝本,分为身形调整,呼吸调整,功效反应等几个部分(一)太极混元桩的各部身形调整1 下肢的调整下肢,包括脚掌,踝关节,膝关节,大腿,跨关节(1)脚掌一般而言。

站养生桩,脚掌大都要求两脚平着左右分开,与肩等宽或略宽于肩,两脚整个脚掌平铺于地,在练习时,宽度不必太严格要求,以自己感觉舒适即可对于脚掌的方向,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讲法,总汇起来有三种。

外八字,两脚平行,内八字外八字,脚分开站定后,两脚跟原地旋转,两前脚掌微微往两恻外撇,使得前脚掌比脚后跟略宽,两脚平行。

关于站桩的看法

关于站桩的看法

关于站桩的看法武学修炼至中乘功夫,必须要站桩,还是没有错的。

然而桩法的源流、门径及修习的方法与利弊,真要有个说法。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关于站桩的看法。

关于站桩的看法一、立禅法与住法修炼20世纪80年代,社会上盛行一种“铜钟气功”,健康治病确有疗效,功深可助技击,据说源于少林功夫。

1982年,我拜访了罗汉门和韦驮门的师傅,前辈告诉我:本门确有这种功夫,不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没人敢练,因为有宗教色彩,练功时要念咒语,弄不好,会被打成“反革命”的。

铜钟气功原本称之为立禅法,是少林寺开宗后至唐朝才传出来的功夫。

铜钟气功练习时手上讲究分挣劲,而立禅法则求自然放松,功至深入自有多种效应。

比铜钟气功影响更大的是少林一指禅,据说源于南少林,也是佛门的立禅法。

我有幸窥其全貌,与寺院里的五百罗汉造像很有渊源,显然是印度的瑜伽手印东渐中土后的演变。

当年少林一指禅在上海曾制动一时,因为有人练出了凌空打穴和隔空制动的功夫,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演。

可惜近年来少林一指禅也随着各种气功一起消声灭迹了,先哲有云:“正道不以神通度人”,真是至理。

住法修炼是道家的内丹功夫,沈寿先生曾发表过“内家八桩”的文章,我以为这八种桩法不仅是内家拳的基础,也是内丹功夫的源流。

住法修炼之初的验效是“朱肠”,“朱肠”一词源于《周易参同契》,意如丹经《诸真内丹集要》所载:“前后俱升,炼丹如银膏弹丸相似。

肠胃中炼出恶物,臭秽不常,次漩下如酥酪油腻。

”这在丹道学亦上称之为“内解”:“内解者,是从大便泄出肠胃之污秽。

外解者,是生疮痍等症,攻出皮肤之疾,随人平日所受何等病耳。

”如果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站桩,仍没有出现“内解”现象,就应该修炼一些加行功夫。

本门的五行功是以内转四象而带动外五行,鼓荡肾间动气,由肾向肝传导,再由肝向心转换,从心到脾,由脾转到肺,最后再由肺返回肾。

如此形成内五行的循环,在内丹学中称之为“小河车”,周而复始,由龙虎相交而转化成黄芽。

桩法有云: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

桩法有云: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

桩法有云: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站桩,简单来讲就是一种锻炼方式,一种对场地无要求,适合各类人群的一种运动,站桩的方法只是站立不动,实则其内部筋肉细胞已开始工作,完全在于求得身体内部细胞的发展与血液循环之适当,即所谓身体内部呈活动状态,以使身体各器官平均发展,减少心脏扩大后的不良现象,桩法有云: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

站桩是完全与其他运动相反的方法来锻炼身体,桩法是筋肉气血的运动,更可说具体细胞的运动,在运动中全身各种细胞器官同时平均发展为原则,即使全身筋肉疲劳状态,而心脏的搏动并不影响,相反地在运动后尚能感觉到较运动以前的呼吸轻松舒畅,因没有任何招式,所以在运动时脑神经不受刺激,不紧张。

站桩很多人主观的认为,这么简单的一个姿势,一动也不动,如何能长力,如何能练好身体,那是根本没有认识,桩站着不动,不但能很快地增长力量,还可以治好许多在医学上治疗不好的多种慢性疾病,也可调和人体各个经络,还有很多优点就不细说了。

佛家、道家以及数百种气功均以站桩为其基本功,站桩锻练而产生的功能及效验兹例如下:1、身体发热初站桩后,初步感觉热气弥漫逐渐及与腰胯、小腹盎于背以及周身四肢,继使自身之元气充及五梢(五梢者舌为肉梢,齿为首梢,为筋梢,为血梢,十指为神经末梢。

)充沛之热以关元、气海最明显。

2、周身发汗体温增高,热能可通达全身,畅及四肢,周身皮肤毛孔开,透出微汗,出汗不宜过多,以汗透毛皮为度,初步可治疗伤风感冒,经常练功者能遍烧全身,汗流如雨,湿透衣裤,可永绝感冒。

3、唾液增加站桩入静嘴似笑非笑、齿微叩、舌往上微卷、唾液自然增加,自如泉涌,其味清洌,久则甘甜,具生长荷尔蒙及助消化之功效,唾液增加时,可缓缓吞下,不生津时可用舌满口搅动,使之再生,称为“神龙搅海”。

4、健全脾胃站桩放松入静,锻炼肝胃脾,健全脾胃,增进食欲,强固整个消化系统机能,可使胃肠蠕动功能加快产生肠鸣,发动胃气,如打噎呵气等现象,久之可永绝肠胃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桩漫谈序言养生桩是内在锻炼的一种基本功夫,是一种养生(健身)之术,同时因为它的姿式动作都是和人身的生理组织相配合,一方面使高级中枢神经得到充分的休息与调整,一方面使机体得到适当的锻炼,兼有防病和治病之效(这是经验已经证实了的),因而也可说是一种医疗学术,又可说是养生的艺术,这本小册子,原为同学们人手一篇,领略较易,不同于问世之文,故不详解。

大家都知道口传心授尚不能在很短时日领会到,因此,我绝不敢认为这是完整无缺的,就算对的,也还须要逐渐改进。

我幼时多病,医药无效,于是弃读投师、寻求养生之术,既长外游各地,访名师寻益友,凡有关键身养心的学术和技艺,无不用心钻研,采其精华,舍其糟粕、博采广收,以期于养生一道有所成就,平生师友最多,皆各有所长,在教益和切磋琢磨中,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体会,并结合《内经.素问篇》的要义和拳学的基本工夫,参互为用,终于获得养生术的梗概,因此术的姿势,行站坐卧皆可用功,但以站桩为主,故名为养生桩(又称为浑元桩)。

我年逾七十,身外无他物,仅对养生一道,稍有心得,深愿贡献给广大人民,作为健身治病的一种方法,但我国养生之学,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除了片断点滴地散见于古人遗著外,仅凭口传心授流传下来,加之个人天性愚鲁,学识浅薄,用文字来详细而正确的说明养生桩的具体内容是不可能的,因此这段说明文字,不但失之于简单,有挂一漏万之处,而且缺点错误也是不可避锡的,深望海内同好多加指正,并在学习中体会改进。

养生桩的来源和变迁我国养生之术历史悠久,但乏书藉稽考,也无文字记录,偶获片纸,也多残缺不全,根据先辈传述和多方的参考,个人认为,应是古代人类有大自然界同毒蛇猛兽竞争生存时,由争斗经验中,逐渐积累演变,不知经过多少千年多少万人的参加研究探讨中得来。

相传二千余年前,即有《内经》一书,为中医宝库,对防病治病之法,记载甚多,其中《素问》一篇,就是专讲养生的,原文是:[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文虽简单笼统,意义深厚,先哲把它列入《黄帝内经》,一方面视作防止疾病的养生术,另一方面凡药石刀针不能奏效的多种疾病,就根据这种道理,使患者锻炼休养,作为体育医疗并和《灵枢》互相为佐,其主要内容是养静,就是[独立守神]。

东汉以前,很多文人武士兵都会静养,行站坐卧皆可用功,成为一种普通的健身术,后梁武帝时,达摩行教游汉土(此时达摩年六十七岁,是天竺国王第三子番王之子,见高僧传、东流小传、梁武帝、诏文、祭文),传来洗髓易筋等法,唐代有临济、密宗两派,相继传出插条、柔杠、三折、四肢功、八段锦、金刚十二式,罗汉十八法--印度统名之曰柔杠,后又有岔派,派别迭出,不可枚举,居士尤多,标新立异,花样繁多,方法极乱,异论杂出,遂使此术没有发展反而有分裂情况,早在五百年前,已形成抱残守缺。

宋代之后,多变为禅坐等法,也是门户迭出,互有异同,而且坐法多不够自然,也不够具体,舍精华而取糟粕,不仅达摩师传湮没已尽,而我历代先哲遗产出随之俱废,大好学术无形销毁,殊为可惜。

日本相近此术者不少,每在用功之前首先凝神站立以定神思,并得到各方面的提倡支持,也确有深造独专精持久的功夫,但亦系支离破碎,只鳞片爪。

我生平对祖国遗产——养生术、拳学、特别爱好(这和幼年多病是有关系的)。

由青年时代略识养生门径之后,就一方面求师访友,认真学习,一方面博览古书,细心体会,同时按照师友的指导,和《内经.素问》篇所载的道理,朝夕不辍的练习,虽受个人知慧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存在着不少缺点,但五十余年的经验,证明他不仅有健身防病之效,而且对很多医药无效的慢性病,确有不可想像的治疗作用。

养生桩的意义和作用养生桩是一种学术,也是一种医疗体育运动,参加这种运动的人,不限年龄性别,不拘身体强弱,亦无任何局限,有病者治病,无病者防病,运动时不尽在姿式方面着想,也不在式之繁简上注意,更不在姿势的前后秩序,主要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使肢体得到适当的锻炼,即静中生动,动中求静。

这种运动能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发挥体内燃烧,且能加强各种系统的新陈代谢作用,因而能调整、恢复和加强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机能,对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具有显著的待效,五十年来从无一人出流弊,且百分之九十几都有效果。

这种运动能加强人体的吸收和排泄作用,古人说:“提炼精华,洗净糟粕。

”其意义就在于此。

这是自力更生的运动,就是说,它对于人身及其部分机体,具有生生不已的效能,比如体弱的通过锻炼可使身强,人体某一系统或器官组织有毛病的,通过锻炼可使毛病消除,恢复健康,健康者更健康,且容易体会到无穷的理趣。

这种运动和一般体育运动不同,它是把锻炼和休息统一起来的一种运动,是在锻炼中休息,又在休息中锻炼的运动方法,因此它具有调整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的功能作用,从而使人体各部分在高级中枢神经支配下密切协作。

养生桩应注意的问题养生桩不仅是健身治病的运动,也是一种锻炼意志的功夫,所以学习养生桩的人必须注意这种锻炼。

粗暴、浮燥、气愤、忧虑、悔惧、得失之念和侥幸思想等,都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学者切要禁忌。

对于治病的人来说,凡是学养生桩治病的大半都是久病不愈,药石刀针不易奏效者,但须要气不自馁,应该积极的锻炼,积极的治疗,精神要焕发,蓄有弹力,时时作反覆斗争的准备,才能战胜病魔,恢复健康,如果悲观失望、生气着急,毫不振作,一曝十寒,时作时辍是不起作用的。

医生常说病人的心情要愉快,学习养生桩的人首要心情愉快,虚心体会站桩的意义,耐心地、持久地锻炼,使精神焕发,久而久之,自可功到病除。

练养生桩必须心神安祥,摒除杂念,“神不外溢,力不出尖,意不露形,形不破体。

”神态要轻松自如,蓄意要深戆雄浑,力量要稳准虚灵“无动不机,无机不趣,虚灵守默,而应万物”,虽是平易近人的道理,但初学不易理解,主要是以神意为主,不是枝节片面形式问题,意在整体与内部,不要使局部破坏整体的统一,不要使外部动作影响内部推敲,要浑身轻松自如,心旷神怡,好像沐浴在大自然之内似的,要做到这样,在运动前就必须作到心安神定,摒除杂念,还要注意四容五要,四容是头直、目正、神庄、声静;五要是恭、慎、意、切、和。

对人对事都要恭敬谨慎,意思周密而切实,任何事不说硬话、不作软事,这是学者内心和外貌应具备的养生条件,从个人意念来说,应具善意,最好是以子女的行为,父母的心肠对人,在练功方面来说,就是“只要神意足,不求形骸似”,这样才是练功应有的要义。

养生桩是因病设式,因人而异的,病症不同,其有关的神经和肌肉系统自然就不相同,患者的生活条件、习惯、修养、性情以及其他各种特点,对于设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况,考虑适当的姿势和运动与休息的时间长短,以及身体负担的轻重等,教者对此自应充份了解情况,作适当的安排,学者应注意掌握,慎重锻炼,不可忽断忽续,任意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收效快,并防止在锻炼中发生不正常的现象。

修养不够的人,初学时多有幻想或任意活动或拘泥执着等现象,须细心体验,待实验充实之后才能解决,主要是师古不泥古,谨守师法未易有得,不要浮聪明,不要笨用功,精神要愉快,肌肉常劳动。

离开已身,无物可求,但执着已身,都是错误。

力量在身外求取,意念在无心中来操持,若本着以上的所谈切实用功,细心体会,自不难得到万变无穷,奇趣横生之妙。

“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修养锻炼“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修养锻炼,关于《内经*素问篇》的“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大医师们早已说过。

我对于“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修养锻炼稍加补充。

“独立守神”在用功之前,思想先准备一下,应首先着想游于物初,静会全机之意。

视同植物外形不动,内里却起着根生发展、顺逆横生的变化,万不可走入招式断续的方法,那就破坏无余了,局部运动纵然有益,长久也有害,是慢性的戕生运动。

锻炼时要永远保持意力不断的虚灵挺拔,轻松规章整以达到舒适、得力为原则。

锻炼时,要凝神定意,默对长空,内要清虚空油,外要中正贺和,同时要脱换一个心目欢喜的状态,洗涤一切杂念,扫除一切情缘,寂静调息,内外温养,军身毛孔放大,有如来回过堂风之感,使肌肉群不期然而然的成了一条空灵口袋,挂在天空,上有绳吊紧,下有木支撑,有如躺在天空地阔的草地上,又像立在悠悠荡荡的水中,如此肌肉不锻自炼,神经不养自养,这是锻炼的基本要义。

怎样才能凝神定意呢?要使意念如洪炉大冶,无物不在陶熔中,并尽量吸收一切杂念,来则熔之,不久杂念自可消除,倘若故意拒绝杂念头,则一念未去,万念齐来,精神分散神意外驰,就不能做到意定神凝。

锻炼时还要有这样的意态,使肢体和大气相呼应,自然而自在的发挥整体和本能的作用,如果有丝毫的矫柔造作和局部方法,就破坏了整体和本能的作用,所谓这种运动是一种人体本能学术和[一法不立,无法不备]的意义,就在于此。

锻炼方法虽简实难,初步锻炼是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由不动才能体认到四肢百骸的一动而无不动之动,如此神经始易稳定,热力才易保持,自然的增强新陈代谢,有了这个基础,才能逐渐学动,才容易体会不动之动,动犹不动,一动一静,互相为根之动,然后才能体会到大气的压迫,松紧力的作用,也就不难控制一切平衡中的不平衡,以及动荡枢纽之动,不动而动,动而不动,同时起着刚柔、虚实、松紧错综,表里为用之动(至于假借一切之动,言之太繁,姑不谈叙),全体就自然的发挥了上动下自随、下动上自领、上下动中间攻,中间攻上下合,内外相联,前后左右都相应之动,以上是试验各种力的功能作用,盖力由试而得知,由知而得其所以用。

锻炼是在无力中求有力,在微动中求迅速,一用力身心便紧,百骸失灵,并有注血阻塞之弊。

这种力量是精神的、是意念的,有形就破体,无形能神聚。

先由不动中去体会,再由微动中求认识,欲动又欲止。

欲止又欲动,有动中不得不止,止中不得不动之意,要注意从拙笨里求灵巧、平常中求非常、抽象中求具体,用功时浑身大小关节都是形曲力直,神松意紧,肌肉含力,骨中藏棱,神犹虎豹,气若腾蛟,而神意之放纵有如巨风卷树,拔地欲飞,其拧摆横摇之力,有撞之不开,冲之不散,湛然寂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之势,外形拙笨,意力灵巧,大都平凡,反是非常,不由抽象中求根本,找不到具体,学理自通,自然明了。

“肌肉若一”是特别重要的一步功夫,这一步功夫表面好像另一种,其实和以上所述是有密切关联的,没有这步功夫作基础,任何动作也没有耐劳持久的能力,这虽是肌肉锻炼,但仍是以形为本,以意为用,因形取意,意注全身,以精神内敛为主。

这种运动,加强运动也是减低疲劳,减低疲劳正是加强运动,锻炼和休息是一件事,要在调配适当,使患者在不觉中就增强了耐劳持久的能力,并尽量减免大脑和心脏的负担,以达到舒适得力为止。

(按:筋肉锻炼是进一步的研究,大都是筋肉伸展、骨节提纵、形曲力直,神松意紧,自然的筋肉捋卷,相互若一,更进一步的研究求力的功能多系超以象外,接近拳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