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二
专题十二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6)
【考点导图】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主干整合
专题十二
一、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49~1956 年) (一)政治建设和对外关系 1.新中国成立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 历史的新纪元。 2.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建立: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 志着新中国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主干整合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956~1976 年) (一)民主政治的挫折和外交突破 1.民主政治的挫折
专题十二
“文革”期间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 社会秩序混 乱。 2.外交突破 (1)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 年,第 26 届联合 国大会通过决议,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 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 联合公报》 ;1978 年,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1979 年 1 月,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 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主干整合
专题十二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2. 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①习俗:从 20 世纪 50~70 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 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②生活水平: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 划供应。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 (2)交通事业的进步 ①铁路: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 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②公路: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 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 (3)电视事业的发展 1958 年, 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问题探讨
请回答:
专题十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文明转型艰难 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现代 化进入新纪元”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解题思路 第(1)问中国近代化转型艰难的原因, 一定要联系 明清时期阻碍中国向近代转变的经济、政治和思想三方面的 因素来回答。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问题探讨
专题十二
2.经济上:1956 年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 经济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 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 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文化上: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 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 教训深刻; 毛泽东思想得到发展。 4.社会生活上: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 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 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
第(2)问联系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实回答即可。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问题探讨
专题十二
答案
(1)原因:政治上专制制度的阻碍;经济上资本主义发
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上传统思想文化的制 约和禁锢。 (2)表现:政治上,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核心 的民主政治制度,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经济上, 实施“一五”计划, 进行了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主干整合
专题十二
(4)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 年,新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 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5)万隆会议:1955 年,参加亚非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 “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主干整合
专题十二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53~1956 年) 1.1952 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2.工业化建设:1957 年,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 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 社会主义改造: 从 1953 年起, 国家进行三大改造。 到 1956 年底,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 基本建立起来。
主干整合
(三)文化教育的得与失
专题Baidu Nhomakorabea二
1.科技成果:“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 地位和国防实力;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2.“双百”方针提出:1956 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
本 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新中国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 专 展,后期遭到破坏。 题 栏 目 3.教育事业的发展 开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 关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主干整合
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专题十二
②发展: 1956 年, 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
①建立: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 ,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 ②地位: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 高权力机关。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建立: 1949 年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实 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完善: 1954 年宪法明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二中获取关键信息,将中国民 主政治建设与西方对比分析,归纳其特点;第二小问结合新 时期基层民主建设发展回答。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问题探讨
专题十二
答案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主干整合
3.法制建设
专题十二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宪法体现了人民 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 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建立后提出了“另 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中苏建交:1949 年,中苏建交;第二年初签订了《中 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 年,周恩来提出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既借鉴吸取西 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创新:颁布《村民 委员会组织法》 ,扩大基层民主。
问题探讨
专题十二
主题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
1.革命性 (1)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 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 (2)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 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原则 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 人才。 (2)动乱中的教育:1966 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70 年代初, 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主干整合
专题十二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三、选修内容 1.(选修四)毛泽东。 2.(选修四)李四光。
问题探讨
专题十二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问题探讨
【问题探究】 材料一 阅读下列材料:
专题十二
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 是这个民族不能
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 “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 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 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 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明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材料二 新中国的建立, 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 建专制政治、 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 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现代化从此进 入一个新纪元。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问题探讨
专题十二
主题二
建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在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中,把人民主权原则与中国实际 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符合我国国情, 既能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利,又有利于国家政 权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 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 物。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 政,是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主干整合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1.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与失误
专题十二
①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成功 探索 和主要任务; ②1960 年,提出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③1962 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发展 ①1958 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 失误 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 坏,严重挫伤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②“文革”使国民经济遭受劫难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发展。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 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 制改革, 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 民主形式日益丰富, 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 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 活力。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问题探讨
专题十二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有效解决我国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政 治制度。它的基本特点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符合中国国情 和历史传统。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问题探讨
专题十二
【问题探究】 材料一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 完善和
问题探讨
专题十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
材料二
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 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说, 中 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 “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的 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 年 2 月 7 日德国《新德意志 报》上的一篇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 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 洲 ‘ 社会主义民主 ’ 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 ‘孔 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主题一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的时段特征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 年)是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如何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 成了该时期的主题。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就,也有挫折、 失误,即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政治上:建国初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 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改变了中国被动、屈辱、不平等的外交局面,国际地位 大大提高。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问题探讨
专题十二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49~1956 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 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依据材料一、二,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 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的重大创新。 解题思路 第(1)问列举出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即可。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主干整合
(三)思想的发展与教育的奠基 1.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专题十二
(1)《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 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 民主专政》 ,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 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2) 《论十大关系》 和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 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在社会主义建设 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人民教育的奠基:1949 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召开,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 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